最新汉字的演变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专题论文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知识
论文题目:汉字的演变及其意义
学号:2011700226
姓名:尹学威
学院: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班级:1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班
日期:2013年5月14日
汉字的演变及其意义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后来有作改进。汉字的确切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然后是金文、六国古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到汉朝时才被取名为“汉字”,唐代时汉字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即楷书。它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一样,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形体的演变体现了汉字体系的发展变化,不同时代的文字资料中,同一个字的形体都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变得面目全非。然而,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直受到两条规律的约制,一个是简易律,另一个是区别律。
简易律是对汉字形体进行简化。是指将原来结构繁复的字变为相对简单、易写易认的字。即由图绘变为线条、由象形变为不象形、由较繁复的符号变为较简单的符号。它是汉字发展演变的主流。因为人们发明创造文字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实际的使用。
在汉字形体的简化过程中,最重大的变革有两次:一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命李斯等人作小篆,废弃六国异文,这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规范化运动,
也是第一次由政府主持的文字简化运动。二是在汉字完成了隶变之后。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关键,同时也是汉字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简化过程。
简化可分为三种情况。1、将原来形体复杂的图形文字线条化、符号化,降低了写实性,增强了抽象性,便于书写。这种简化方式常用在古文字里。一些描绘事物实体形状的字,本来就象那个客体对象的形状,如马、羊、鱼、雀等字,后来也都线条化了,成为纯粹的文字符号了。又如年字,甲骨文从禾人声,象人抱禾回家,正是丰收之象,因而有年成、成熟的意思。
2、删去一些装饰性的符号,或删去用来表示多数的相同的形体,只保留能体现文字本义的基本部分。这种简化方式也常用在古文字里。例如甲骨文和早期金文“车”字,就象一辆车子的形状,结构很复杂,后来简省为只用一个车轮和辖来代表车。又如小篆“集”字,上部本从三个隹,下从木,以表示群鸟积聚的意思,后来也简省为集。金文雷字,下部本从三个“”,后来也简省为雷。
3、用一些形体简单的构件替换形体复杂的部分,从而达到简化的目的。这种简化的方式主要用在隶变楷化以后的汉字简化中。这种简化方式的结果,常会导致汉字形体结构的改变。例如,小篆从辵的字,如造,隶变以后绝大部分简化为从辶;小篆左边从心的字,如快,隶变简化为从忄。焦字上部本从龜,下从火,简化后用结构简单的隹代替龟。巖,本来是形声字,简化作岩,是会意字。淚,本从水戾声,是形声字,简化后从水目,是会意字。
区别律是对汉字形体进行繁化。汉字作为符号当然要越来越简单。但是字这么多,如果都要求简单,就没有办法区别了。所以为使汉字的形体明确,音义明确,以达到表达功能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要对汉字形体进行繁化。
汉字形体繁化的目的:第一,强化字形间的区别度。在一个文字系统内部,
一个文字只有具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特征,才易于被人识别。如果某一个字符区别特征不明显,造成相似,就会增加认知难度,不利于使用。第二,巩固汉字形义统一的关系。据义统形,形义统一是汉字构形的原则。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字符的形义关系逐渐淡化,甚至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繁化可以让汉字的形义关系得以重建。第三,增强匀称美。出于审美的需要,适度的繁化可以使那些缺乏平衡感对称感的汉字拥有匀称美。
繁化的手段有:1、添加笔画。2、附加字符。如“箕”字在古文字阶段就写作“其”,但后来它常被假借作虚词用(“他的”的意思)。为了区别字义,原先代表“簸箕”意义的“其”,反而要加上一个“竹字头”,写成笔画较多的“箕”。3、改异字形。
当然,汉字形体演变规律中的简化与繁化是对立统一的。在区别律后,简易律又开始起作用。汉字就是在这两条规律的作用下达到相对的平衡。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于秦朝。秦统一六国,不仅吸收了原六国已融合的各民族,而且吸收了许多外来民族。汉承秦制,武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以至隋唐统治时期中国出现了空前强盛的多民族统一局面。到宋元明清时,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发展,特别是元、清等以少数民族为主所建立的政权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清朝统治时期,中国已成为一个拥有五十多个民族,疆域广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国历代王朝所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民族共和国成为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代王朝之所以能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
家,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经济文化联系是政治统一的先导,是民族融合的基础。其中,汉族文化的发达,是一些部族被汉族同化的基本原因。而文字则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工具,是联系各民族的精神纽带。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了北魏王朝,孝文帝元宏颁布了一系列强制鲜卑拓跋部族汉化的政策,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与汉人通婚,禁止穿胡服,提倡说汉语。元宏本人“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自太和十年之后,诏册皆帝文也。”,“诏册皆帝文”用的是汉字。因此,汉族的形成,汉字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古代文字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分歧,而且这些千变万化的文字写法也没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规律。这就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造成重重阻碍,对统一以后的国家十分不利。到秦统一以后,诏书至桂林一带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以秦文为依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是对秦文进行整理,使“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行于天下。此外,秦始皇出巡所到之处都要立碑刻字以示天下,如泰山石刻。后来狱吏程逸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为简明易行的新书体---“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推广。隶书的出现是我国文字由古体转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隶书就是今天通用楷书的前身。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大一统之下的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全
版1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