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流恒压充电器

手机充电器原理分解和图

USB用电池充电器电路图 如图是USB用电池充电器电路。它是在5.25V/500mA最大额定功率时,使用通用串联总线(USB)以最大电流对锤离子充电的电路。电路中,LM3622为锤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设计的充电电路使USB具有最大功率工作的能力,为了满足USB的技术指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最大功率工作能力从总线中取出的电流不能大于5OOmA。通过限流电阻R1将其最大充电电流设定为400mA,而剩下的100mA电流供给充电器控制电路等。在系统启动期间,LM3525电源开关使电池充电器与总线保持隔离状态,充电电流不会超过总线提供的最大电流。 在总线输出口经过适当的计算后,USB控制信号将USB电源通过LM3525与充电电路连接起来。在开关通/断工作时,LM3525具有过电流与欠电压防止功能。在设计充电电路时,应认真考虑总线电源与充电电路之间的电压降,因此,VT1和VD1要选用低电压降的器件,使输入电压较低时电路也能有效地对电池进行充电。在优选元件的情况下 LM3525输入与电池正极之目的电压降的典型值为53OmV,或对电池的充电电流大于400mA。最佳充电时间为从以最大电流对电池开始充电直到电池达到满充电电压为止。 对于4.2V锤离子电池,要求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典型值为4.7V。USB规格规定的最小输出电压为4.75V,但USB电缆和接线电阻上电压降为35OmV,因此,在最坏情况下,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低至4.4V,而在USB规格中充电电路仍然有效。要说清楚的是,要防止USB电压规格下限的系统对电池进行慢充电,或防止对满度电池充电。4.2V电池的最佳充电电压是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其典型值为4.7V。当电路的输入电压低到4.6V以及电池电压接近满充电4.2V时,VT1和VD1的电压降使电路不能有效地提供充电电流。 在VT1和VD1的电压降仅为400mV时,电路为电池提供的充电电流不大于2OOmA。在低输入情况下,充电电流降为50%对电池恒压充电。当输人电压低到4.5V时,电池不能满充电到4.2V。在设计USB电源时,要采用低阻抗电缆和低电阻接线,使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足够高,确保不会出现慢充电或不完全充电的情况。

数控恒压恒流电源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是任何电子电路试验中不可缺少的基础仪器设备,基本在所有的跟电有关的实验室都可以见到。对于一个电子爱好者来说,直流稳压电源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得到一个电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购买一台成品电源,这样最为省事:二是自己制作一台电源(因为你是电子爱好者),当然相比于第一种方法会麻烦很多。很显然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去选购一台直流稳压电源…… 基本的恒压恒流电源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由电压基准源、调整管、误差放大、电压取样以及电流取样组成。电压基准源的作用是为误差放大器提供一个参考电压,要求电压准确且长时间稳定并且受温度影响要小。取样电路、误差放大和调整管三者组成了闭环回路以稳定输出电压。这样的结构中电压基准源是固定的,电压和电流的取样电路也是固定的,所以输出电压和最高的输出电流就是固定的。而一般的可变恒压恒流电源是采用改变取样电路的分压比例来实现输出电压以及最高限制电流的调节。 图1 基本恒压恒流电源框图 图2 基本稳压电源简图

图2中所示的是一个基本输出电压可变的稳压电源简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电路就是一个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同相放大器,输出端加上了一个由三极管组成的射极跟随器以提高输出能力,因为射极跟随器的放大倍数趋近于1,所以计算放大倍数时不予考虑。输入电压V+通过R1和稳压二极管VD产生基准电压Vref,然后将Vref放大1+R3/R2倍,即在负载RL上的得到的电压为Vref(1+R3/R2),因为R3可调范围是0~R3max,所以输出电压范围为Vref~Vref(1+R3max/R2)。这不就和我们常用的LM317之类的可调稳压芯片一样了,只是像LM317之类的芯片内部还集成了过热保护等功能,功能更加完善,但是也有它的弊端,主要因为它是将电压基准、调整管、误差放大电路都集成在了一个芯片上,因此在负载变化较大时芯片的温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而影响半导体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温度,所以使用这种集成的稳压芯片不太容易得到稳定的电压输出,这也正是高性能的电压基准都是采用恒温措施的原因,比如LM399、LTZ1000等。 图3 一只正在FLUKE 8808A 五位半数字万用表中“服役”的LM399H 图3是我从FLUKE 8808A五位半数字万用表中拍的恒温电压基准LM399H。扯远了,言归正传(欲了解更多关于电压基准源的知识,请参看以前《无线电》杂志2008年第7期中张利民老师有关电压基准的文章)。这种以改变取样电阻阻值来改变输出电压的稳压电源应用是比较普遍的,图4照片中是我们实验室中大量使用的稳压电源,就是使用调节取样电阻阻值来调节输出电压的,电压电流的显示是使用一片专用的电压测量芯片ICL7107实现的,这种电源价格低廉易于普及,但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因为进行电压调节的可变电阻经过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这导致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假设你正在将电压从5V慢慢地向6V调整,因为某个点电位器接触不良,相当于电位器开路,从图2可以看出,R3开路的话,输出电压就是能输出的最高电压,那么你心爱的电路板就可能会回到文明以前了。

电压控制恒流充电电路设计讲解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电压控制恒流充电电路设计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 系别 指导教师 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13年12月

一、设计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 1、充电电流为100mA; 2、控制电压为4.5V和6.5V,当充电电压上升到6.5V时自动断电,当用电电 压下降到4.5V时自动通电; 3、由交流220V市电供电; 4、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 5、画出总体电路图; 6、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图,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图,在通用版上焊接。焊 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 7、调试电路; 8、电路性能指标测试; 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 三、总体设计

(1)在恒流源部分,我们通过利用9012NP硅管其发射级-基极导通电压0.7V 和6,8Ω电阻输出100mA电流。 (2)在充电电路的控制电压部分,接入12V电压,调节Rw1,大约调到4K 左右,经过10k电阻的分压以后,在上部电路中的电位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的电压为 4.5V。同理,调节Rw2的大小,使下部电位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电压为6.5V。当电压在0-6.5V之间时,上部电路中的电位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下部电路中的电位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电源电压为U0=12V>>1.4V,晶闸管导通,继电器的线圈J1中有电流流过,由电磁感应,常断开关触点导通电源开始给电池充电。当电压增加到超过6.5V时,上面的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三极管导通,所以J2中有电流流过,常闭开关触点断开,导致晶闸管下端断开,截止工作,J1的常断触点打开,电源停止给电池充电。用电容和电阻组成的充放电回路消耗电压,使电压低于6.5V,但在电压低于4.5V时,上部电路的电位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继电器的触点接在J1-2和J2-2上,电路又处在充电状态,如此循环,这样就实现了电压控制恒流充电了。

恒压电源与恒流电源的定义与区别

恒压电源与恒流电源的定义与区别 大家可能偶尔会听到,我的电源是恒压的,我的电源是恒流的,电源适配器不都一样吗,这两个到底是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联运达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恒压电源是指在允许负载的情况下,输出电压是恒定的,不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比较常见的是为小功率LED光条就是用的恒压电源,也是大家常说的稳压电源。蓄电池、干电池都可以看做是恒压电源,只不过因为转化的原因,稳压性能比较差一些。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果一个恒压电源的空载输出为12V,电阻为12Ω,将电阻接到电源正负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为1A。这个时候我们将电路中的电阻增加一个,电阻变成了24Ω,如果不是电源不是恒压的,那么正常情况电路中的电流应该是0.5A,那么是恒压电源呢,根据电阻的增加,电压一直保持不变,始终是12V,电流会相应增加,这个时候电流变为了2A。 大家平时的家庭用电也是差不多的一个情况,恒压电源相当于家里的市电220V。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来说明,比如看着电视、开着灯、用着电暖炉,它们的电流可能不一样,但是外接的电压都是220V。大家每增加一个用电器就相当于增加了电流,电压不变,功率也会相应增高,用电度数自然不会少,所以大家在家用电的时候可以尽量少开一些电器,节约电力资源。 二、恒流电源是指在允许负载的情况下,输出电流是恒定的,不会随着负载变化而变化。相对来说恒流电源应用没有恒压那么广,咱们平时广场或者酒店采用的那种大功率LED泛光灯就是恒流电源驱动的。恒流电源主要用于保护电子产品不会因为电压变化而损坏。 举个例子:一个恒定电流1A,最高输出达到12V的一个恒流电源,电路中的电阻可以从0~12Ω变化,但是它的电流始终会保持不变,为1A。当电阻超过12Ω时,进入限压保护,恒流电源会认为是非工作保护区而拒绝工作。 大家平时可能恒流电源情况比较少不好理解,联运达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比喻,方便大家理解。台式电脑大家都见过,恒流的情况就是在大家使用台式电脑的时候用USB连接手机、MP3等电子产品的时候,电脑主机的电流和大家电子产品的电流是一样大小的。如果台式电脑的电流是1A,那么此时和台式电脑连接的电子产品的电流也是1A。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大家玩游戏、听音乐同时进行的时候,电流会稍微大一些,平时不要把电子产品和电脑连接充电,而用配套的电源适配器会对电子产品好很多。 平时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电源适配器的参数知道它是恒压的还是恒流的。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电压都会写在参数里面,拿LED电源做参考,如果这个标称电压是恒定值,比如12V,那么可以知道它是恒压电源,如果这个标称

恒流+恒压+浮充的PC电源充电器

恒流+恒压+浮充PC电源充电器 PC电源有AT、ATX两种,结构大同小异。它都是基于PWM开关电源的原理,标称功率都在200W以上,都有12V8A的稳压输出。所以,用它来改造12V电瓶的充电器,是比较容易的。ATX电源将输出排线(接电脑主板的那个插头)上的“蓝”线和“黑”线短接(使开关电源工作). 大部分的PC电源都是基于TL494+LM339芯片的。本文就以此结构为例。 下面先认识一下TL494,下图就是它的内部结构图。 (此图内部有几个小差错,但基本不影响对TL494的认识。) TL494是一种定频PWM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各式开关电源之中。 主要特征: 集成了全部的脉宽调制电路。 内置锯齿波振荡器,外置振荡元件仅阻容各一。 内置两组误差放大器。 内置5V基准电压源。 可调整死区时间。 内置双功率晶体管可提供双500mA的驱动能力。 推挽或单端两种输出方式。

下面开始改造。 改造时,改动越少,越容易成功。下面是“改动最少”的方案。 首先,旧PC电源应当是无故障的。一般风扇转动正常,电源就基本正常。如果能以12V的汽车灯泡(常见的是21W)测试,就更加准确。 TL494的12#(表示12脚,以下同)是电源端,7-40V都是正常的。7#是“地”端。14#是5V基准电压端。5#、6#是外接振荡阻容端。8#、9#、10#、11#、13#是输出部分。 所以,5#-14#各司其职,功能明确,接法相对固定,一般不用改动。 2#、3#一般也不用改动。 4#一般是接“保护电路”的。保护电路一旦工作,电源就会处于“故障”状态。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除去保护电路”,将4#直接“接地”。如果调整输出电压至13V6-13V8时保护电路不动作,或如果你能确认4#没有与“保护电路”相“勾结”,就可以不动4#。 15#、16#一般是分别接14#、地,此时就不用改动。 15#、16#也有接“保护电路”的,一般也不用改动。为防止“保护电路捣乱”,“分别接14#、地”就可“去掉保护电路”。 1#是取样输入端,原电路一般是比较复杂的。改造时,保留1#接地的“下取样电阻”R35.。1#与12V输出之间连接“上取样电阻”R68,1#上的与5V的电阻断开。 “上取样电阻”增大时,输出电压应当增高。一般情况下,“上取样电阻”的初始值以“原1#与12V输出之间连接“上取样电阻””的2倍为宜。可用原取样电阻R68串可

手机充电器原理与维修

手机通用充电器及诺基亚手机充电器原理与维修 图片: 这是一种脉宽调制型充电电路,220V交流电压经R1限流,D1~D4桥式整流,C1滤波得到300V 左右的直流电压,此电压经主绕组L1给开关管V1集电极供电,经R4给V1偏置。刚加电压时V1开始导通,L1产生感生电动势,反馈绕组L2的感生电动势经反馈回路C4、R6加到开关管V1的基极,构成正反馈,从而使V1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此时V1的发射极电流很大,电阻R2上压降很大,此电压经R3 加到控制管V2的基极,使其导通,V1基极电压降低,集电极电流减小,L2感生与前反向的负电压经C4、R6加到V1基极,使开关管V1迅速进入截止状态。就这样,开关管不断导通截止,变压器B次级绕组L3就可获得脉冲电压。改变R6、C4的值可改变脉冲宽度从而达到调节充电电流的目的。不充电时,无负载,没有电流经过R20,V6截止,变色发光二极管D8不亮。当接上负载时,绕组L3的电压经D13、D15整流,C7滤波给负载供电,R20产生左负右正的电压,使V6导通,发光管D8导通发红光,

指示开始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充电电流越来越小,当充满电时,流过R20的电流变小,其上压降变小,V6 导通程度降低,流过D8电流变小,发绿光,表示充满电。其常见故障为开关管因功率过载而损坏和限流电阻R1损坏。 图1为一款诺基亚手机通用充电器实绘电路。AC220V电压经D3半波整流、C1滤波后得到约+300V电压,一路经开关变压器T初级绕组L1加到开关管Q2 c极,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3加到Q2 b极,Q2进入微导通状态,L1中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则L2中产生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动势。L2中的感应电动势经R8、C2正反馈至Q2 b极,Q2迅速进入饱和状态。在Q2饱和期间,由于L1中电流近似线性增加,则L2中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动势。此电动势经R8、R6、Q2的b-e结给C2 充电,随着C2的充电,Q2 b极电压逐渐下降,当下降至某值时,Q2退出饱和状态,流过L1中的电流减小,L1、L2中感应电动势极性反转,在R8、C2的正反馈作用下,Q2迅速由饱和状态退至截止状态。这时,+300V 电压经R3、R8、L2、R16对C2反向充电,C2右端电位逐渐上升,当升

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原理与设计

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原理与设计

本电路实际上是一个恒流源。核器件是集成三端可调稳压器LM317T。 LM317T在电源电压足够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其+Vout端比其ADJ端电压高 1。25V。请看图中的接法,ADJ端直接与待充电池相连。但ADJ端的内阻很 大(正常情况下ADJ端的电流不会超过50μA),可近似看作开路,但它可以对电 压进行取样。LM317T将+Vout端的电压提高到比ADJ端高1.25V,那么跨 接在+Vout端与ADJ端的电阻上将有1.25V/25.5Ω=0。05A=50mA 的电流流过(25.5Ω为开关打开时,R1与R2并联后的总阻值)。这个电流便流 过电池,对电池进行了恒流充电。 公式与计算、 普通充电电池充电时间计算 一、充电常识 在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充电是使用充电电池的重要步骤。适当合理的充电对延长电池寿命很有好处,而野蛮胡乱充电将会对电池寿命有很大影响。上一篇曾说过,目前的锂电池基本都是根据各个产品单独封装,互不通用的,因此各个产品也提供各自的充电设备,互不通用,在使用时只要遵循各自的说明书使用即可。所以本篇对电池充电的介绍主要是指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 对镍隔电池和镍氢电池充电有两种方式,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快充”和“慢充”。快充和慢充是充电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了解了快充和慢充才能正确掌握充电。 首先,快充和慢充是个相对的概念。有人曾问,我的充电器充电电流有200mA,是不是快充?这个答案并不绝对,应该回答对于某些电池来说,它是快充,而对于某些电池来说,它只是慢充。那我们究竟怎样来判别快充还是慢充呢? 例如一节5号镍氢电池的电容量为1200mAH,而另一节则为1600mAH。我们把一节电池的电容量称为1C,可见1C只是一个逻辑概念,同样的1C,并不相等。 在充电时,充电电流小于0.1C时,我们称为涓流充电。顾名思义,是指电流很小。一般而言,涓流充电能够把电池充的很足,而不伤害电池寿命,但用涓流充电所花的时间实在太长,因此很少单独使用,而是和其它充电方式结合使用。 充电电流在0.1C-0.2C之间时,我们称为慢速充电。充电电流大于0.2C,小于0.8C则是快速充电。而当充电电流大于0.8C时,我们称之为超高速充电。 正因为1C是个逻辑概念而非绝对值,因此根据1C折算的快充慢充也是一个相对值。前面例子中提到的200mA充电电流对于1200mAH的电池来说是慢充,而对于700mAH的电池来说就是快充。

关于LED驱动电源恒压与恒流区别的解析

关于LED驱动电源恒压与恒流区别的解析 1.恒流电源是电源电压发生变化,而流过负载的电流不变。 恒压电源是流过负载的电流变化时,电源电压不发生变化 不要简单的用欧姆定律来理解,电源不是直接接负载,中间都有个电路。 2.所谓恒流/恒压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输出电流/电压保持恒定。“恒定”的前提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恒流”就是输出电压要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恒压”就是输出电流要在一定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恒定”就无法保持。因此恒压源会设定输出电流档(最大可输出)的参数。其实电子世界里根本没有“恒定”这个东西,所有电源都有负载调整率(load regulation)这个指标。以恒压(电压)源为例:随着你负载的加大,输出电压一定是下降的。 3.恒压源和恒流源在定义上的区别: 1)恒压源在允许的负载情况下,输出的电压是恒定的,不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应用于小功率LED模块,小功率LED灯条用的比较多。恒压源就是我们常说的稳压电源,能保证负载(输出电流)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电压不变。2)恒流源在允许的负载情况下,输出的电流是恒定的,不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应用在大功率LED和高档小功率产品上。 *如果从寿命上考良的话,恒流源LED驱动比较好一点。 恒流源是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能相应的调整自己的输出电压,使输出电流保持不变。 我们见到的开关电源基本上都是恒压源,而所谓的“恒流型开关电源”则是在恒压源的基础之上,在输出上加一个小阻值的采样电阻,通过反馈到前级去控制来进行恒流控制。 4.如何从电源参数上识别是恒压源还是恒流源呢? 可以从电源的label上看:如果他标识的输出电压是一个恒定的值(如Vo=48V),就是恒压源;如果标识的是一个电压范围(如Vo为45~90V),可以确定这是个恒流源了。 5.恒压源与恒流源的优缺点:恒压源能够为负载提供恒定的电压,理想的恒压源内阻为零,不能短路:恒流源可以为负载提供恒定的电流,理想的恒流源内阻为无穷大,不能开路。 6.LED作为恒流工作的电子元器件(工作电压比较固定,其稍加偏移,就会使电流有很大的变化),只有采用恒流方式,才能真正保证亮度的一致和长寿命。恒压式驱动电源在工作时,需要在灯具上加恒流模块或限流电阻,而恒流式驱动电源只是把恒压源的的恒流模块内置了。

手机充电器电路原理图分析

专门找了几个例子,让大家看看。自己也一边学习。 分析一个电源,往往从输入开始着手。220V交流输入,一端经过一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经过一个10欧的电阻后,由10uF电容滤波。这个10欧的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如果后面出现故障等导致过流,那么这个电阻将被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的故障。右边的4007、4700pF电容、82KΩ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13003为开关管(完整的名应该是MJE13003),耐压400V,集电极最大电流1.5A,最大集电极功耗为14W,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之间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停的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由于图中没有标明绕组的同名端,所以不能看出是正激式还是反激式。 不过,从这个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这个电源应该是反激式的。左端的510KΩ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13003下方的10Ω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其值为10*I),这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约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从而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其实这是一个恒流结构,将开关管的最大电流限制在140mA左右)。 变压器左下方的绕组(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二极管4148整流,22uF电容滤波后形成取样电压。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取三极管C945发射极一端为地。那么这取样电压就是负的(-4V左右),并且输出电压越高时,采样电压越负。取样电压经过6.2V稳压二极管后,加至开关管13003的基极。前面说了,当输出电压越高时,那么取样电压就越负,当负到一定程度后,6.2V稳压二极管被击穿,从而将开关13003的基极电位拉低,这将导致开关管断开或者推迟开关的导通,从而控制了能量输入到变压器中,也就控制了输出电压的升高,

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原理与设计

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原理与设计 2009-09-22 09:26 随着高新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类充电电子产品不断上升,为此云峰电子为朋友们提供些相关恒流充电器的制作与原理分析,请仔细阅读!详情咨询https://www.360docs.net/doc/999077643.html, 第一类、lm317恒流源电路图 图1、图2分别是用78××和LM317构成的恒流充电电路,两种电路构成形式一致。对于图1的电路,输出电流Io=Vxx/R+IQ,式中Vxx是标称输出电压,IQ是从GND端流出的电流,通常IQ≤5mA。当VI、Vxx及环境温度变化时,IQ的变化较大,被充电电池电压变化也会引起IQ的变化。IQ是Io的一部分,要流过电池,IQ的值与Io相比不可忽略,因而这种电路的恒流效果比较差。对于图2的电路,输出电流Io=VREF/R+IADJ,式中VREF是基准电压,为1.25V,IADJ是从调整端ADJ流出的电流,通常IADJ≤50μA。虽然IADJ也随VI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且也是Io的一部分,但由于IADJ仅为78××的IQ的1%,与Io相比,IQ可以忽略。可见LM317的恒流效果较好。 对可充电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用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构成恒流充电电路具有元件易购、电路简单的特点。有些读者在设计电路时采用78××稳压块,如《电子报》2001年第2期第十一版刊登的《简单可靠的恒流充电器》及今年第6期第十版的《恒流充电器的改进》一文,均采用7805。78××虽然可接成恒流电路,但恒流效果不如LM317,前者是固定输出稳压IC,后者是可调输出稳压IC,两种芯片的售价又相近,采用LM317才是更为合理的改进。 LM317采用T0-3金属气密封装的耗散功率为20W,采用TO-220塑封结构的耗散功率为15W,负载电流均可达1.5A,使用时需配适当面积的散热器。由于LM317的VREF=1.25V,其最小压差为3V,因此输入电压VI达4.25V就能正常工作。但应注意输出电流Io调得较大时,输入电压VI的范围将减小,超出范围会进入安全保护区工作状态,使用时可从图3的安全工作区保护曲线上查明输入—输出压差(VI-Vo)的范围。 78××与LM317内部均有限流、过热保护功能,后者还有安全工作区保护功能。78××不允许GND端悬空,否则器件极易损坏。LM317即使ADJ端悬空,各种保护功能仍然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恒压恒流的原理: 根据U=IR,R=U/I: 如果R>(U/I),则电源正常工作。 如果R<(U/I),I是恒定不变的,则电源恒流部分保护,输出电压下降,直到满足条件R=(U/I)。 特性: 所谓的恒压,即电压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压,即这个恒定的电压值是可调的。 所谓的恒流,即电流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流,即这个恒定的电流值是可调的。 使用: 可调恒压恒流电源在使用前需要先设置恒流保护值,再设置输出电压,然后开始工作。 首先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到你需要的值,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需要值,接上实验设备开始工作。 例如:一个电路的工作电压是12V所需电流约0.3A,操作如下。

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0.5A(要比工作电流略大),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12V,接上电路开始实验。 如果试验过程中电路板放到金属上部分电路短路了,使电流剧增,当电流上升到0.5A时,电源恒流保护部分工作随即使输出电压下降以保护试验设备。 常识了解: 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是交流电压的1.414倍。 例如10V的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等于14V。 继电器切换点的选择: 交流输入电压减去5V等于切换电压。 例如变压器抽头0-15V-25V-35 那么第一级的切换电压是15V-5V=10V,即在10V 时切换到25V的抽头上。 第二级的切换电压是25V-5V=20V,即在20V时切换到35V的抽头上。 关于继电器切换与否可以测R17两端的电压来判断,R17电压(直流)除以1.414约等于当前的抽头电压(交流)。

基于LM317的恒流恒压充电电路

基于LM317的恒流恒压充电电路 本组认为LM317比MC34063A芯片更常用更简易。固权衡后,以为设计本身服务为原则,采用LM317芯片搭建模块一的恒流恒压主电路。 模块一: 用恒流充电以时间来控制通、断电,易造成充不足或过充电;而用恒压充电,当开始充电时,由于电池电压比较低,充电电流过大会对电池有害。此恒流-恒压充电器对两者取长补短,开始时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升到某一值时变为恒压充电。 如图电路,开始充电时电池电压较低,不能使VS导通,LM317接成恒流充电形式,充电电流I=1.25/R。充电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压上升到某一值时,VS导通,LM317 1脚通过RP1和VS接地,此时变成恒压充电,充电电压U=1.25[1+(R2/R1)-0.7],式中R2--RP1取值,R1—(R+R1)取值。充电电流若很大,可在VD2上并联二极管。R 承受功率W》1.6/R。VS尽量选用导通电阻小的单向晶闸管。 使用时选择R阻值,从而确定恒流充电电流,然后调RP1得恒压充电电压,最后调RP2,使VS导通时电池电压应比充电电压低0.2V 左右。

模块二: 利用指示灯显示充电电量多少,即利用多谐振荡器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使得发光二极管有相同频率的闪烁。经过筛选我们选择了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的NE555来搭建振荡电路,而且由于其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以及它的操作电源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电路配合,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使得其相对于其他振荡电路更具有优势。 NE555多谐振荡电路如下: 多谐振荡器的放电时间常数分别为

PS-305D恒压恒流电源

PS-305D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技术参数: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A 源效应:≤0.01%±1mV 负载效应:≤0.01%±5mV 纹波和噪音:≤1mVrms 显示:双3 1/2位LED显示 显示精度:电压(Voltage)±1%±2 电流(current)±1.5%±2 外形尺寸:291×158×136mm 恒压/恒流自动转换型, 它能随负载的变化在恒压与恒流状态之间连续转变, 恒压与恒流方式之间的交点称为转换点。 一个直流电源有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恒压状态,按照恒压电源的特征在工作,一种是恒流状态,按照恒流电源的特征在工作。这种电源内部有两个控制单元,一个是稳压控制单元,在负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努力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前提是输出电流必须小于预先设定的恒流值。实际上在恒压状态时,恒流控制单元处于休止状态,它不干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当由于负载电阻逐步减小,使得负载电流增加到预先设定的恒流值时,恒流控制单元开始工作,它的任务是在负载电阻继续减小的情况下,努力使输出电流按预定的恒流值保持不变,为此需要使输出电压随着负载电阻的减小而随之降低,在极端情况下,负载电阻阻值降为零(短路状态),输出电压也随之降到零,以保持输出电流的恒定。这些都是恒流部件的功能,在恒流部件工作时,恒压部件亦处于休止状态,它不再干预输出电压的高低。这种既具有恒压控制部件,又具有恒流控制部件的电源就叫做恒压恒流电源。 试举一例说明:某恒流恒压电源,通过调节面板上电压调节和电流调节两旋扭,使电源空载输出电压定在30V ,恒流值调在1A ,电源是如何随着负载电阻的变化而自动改变电源工作状态的呢?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当输出电流小于1A 时,电源处于恒压工作状态,努力保持输出电压为30V ,而输出电流是随着负载的大小变化而变化,而当电流值趋向大于1A 时,电源处于恒流工作状态,努力保持输出电流为1A ,而输出电压是随着负载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当输出电压为30V 时,负载电阻洽好为30 欧,输出电流洽好为1A 时,是电源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折点,电源既可以说是恒压状态,亦可以说是恒流状态。为此我们可以对这一具体事例,得出下述结论: 当负载电阻R =30 欧时为恒压恒流状态的转折点( 此时电压30V,电流1A) 当R >30 欧时,电源处于恒压状态(此时电压30 伏,电流<1 安) 当R <30 欧时,电源处于恒流工作状态(此时电压<30 伏,电流=1 安) 在恒压状态时,电压稳定,电流随着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稳压控制单元工作,稳流控制单元休止。在恒流状态时,电流稳定,电压随着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稳流控制单元工作,稳压控制单元休止。

三星手机充电器原理与维修

星手机充电器原理与维修 图片: 这是一种脉宽调制型充电电路,220V交流电压经R1限流,D1~D4桥式整流,C1滤波得到300V 左右的直流电压,此电压经主绕组L1给开关管V1集电极供电,经R4给V1偏置。刚加电压时V1开始导通,L1产生感生电动势,反馈绕组L2的感生电动势经反馈回路C4、R6加到开关管V1的基极,构成正反馈,从而使V1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此时V1的发射极电流很大,电阻R2上压降很大,此电压经R3 加到控制管V2的基极,使其导通,V1基极电压降低,集电极电流减小,L2感生与前反向的负电压经C4、R6加到V1基极,使开关管V1迅速进入截止状态。就这样,开关管不断导通截止,变压器B次级绕组L3就可获得脉冲电压。改变R6、C4的值可改变脉冲宽度从而达到调节充电电流的目的。不充电时,无负载,没有电流经过R20,V6截止,变色发光二极管D8不亮。当接上负载时,绕组L3的电压经D13、D15整流,C7滤波给负载供电,R20产生左负右正的电压,使V6导通,发光管D8导通发红光,

指示开始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充电电流越来越小,当充满电时,流过R20的电流变小,其上压降变小,V6 导通程度降低,流过D8电流变小,发绿光,表示充满电。其常见故障为开关管因功率过载而损坏和限流电阻R1损坏。 图1为一款诺基亚手机通用充电器实绘电路。AC220V电压经D3半波整流、C1滤波后得到约+300V电压,一路经开关变压器T初级绕组L1加到开关管Q2 c极,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3加到Q2 b极,Q2进入微导通状态,L1中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则L2中产生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动势。L2中的感应电动势经R8、C2正反馈至Q2 b极,Q2迅速进入饱和状态。在Q2饱和期间,由于L1中电流近似线性增加,则L2中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动势。此电动势经R8、R6、Q2的b-e结给C2 充电,随着C2的充电,Q2 b极电压逐渐下降,当下降至某值时,Q2退出饱和状态,流过L1中的电流减小,L1、L2中感应电动势极性反转,在R8、C2的正反馈作用下,Q2迅速由饱和状态退至截止状态。这时,+300V 电压经R3、R8、L2、R16对C2反向充电,C2右端电位逐渐上升,当升

某恒压恒流电源的电路图及解释

图解电源(转贴,讲得非常好) 电源是最常用的电器,作用是把220V交流转变成需要的直流电,供各种电器使用。除了商品上各种独立的电源外,我们常见的各种适配器、充电器、机箱里用的模块化的(比如计算机用的),都可以认为是电源。对于动手一族(DIY族),电源不仅是最常用的工具,往往也是DIY的对象。也就是说,电源本身构造相对简单,往往可以DIY。 按照类别,电源可以分成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两类。线性电源是先采用工频变压器降压,然后整流滤波,再用线性调整管进行稳压的方式,性能可以做得比较好。开关电源是先整流滤波,然后高频振荡,再变压,再整流滤波。由于初始滤波电容电压比较高,因此比能量比较大所以体积比较小,更因为高频振荡频率比工频高得多,因此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再加上可以采用PWM反馈调节的方式,使得开关电源的效率很高,因此也不需要大体积的散热片,这样,开关电源的体积、重量与同功率的线性电源比大大减少。但是,由于采用高频振荡,其谐波很可能向外发射或通过输出电源和输出电源传 到外部,对通讯设备造成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干扰并非是全频段的,而是在一些频率上(主要是谐波)有干扰。同时,由于开关电源频率的不确定性,因此干扰频率也是不确定的,大多是变化的。因此,不能简单的用收音机或者电台检查几个频点没有发现有干扰,就能确定某开关电源对通讯设备没有干扰。正规的检查方法是要用频谱仪。 另外,有些电源是固定输出的,有些电源的电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还有一些电源可以从0V起调。可调的线性电源要解决好低压输出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可调的开关电源 要解决大范围占宽比变化的问题。 大部分电源具备输出显示。一般至少有一个电压表,也有的具备电流表,也有的是电压电流可以转换。根据电压、电流表的类型,可以分成模拟显示电源和数字显示电源,前者用模拟表头显示,而后者用数字表显示。数字显示电源有的是3位显示,也有高精度一些用4位表头显示,甚至更高的位数。高分辨的数字显示电源可以很方便的测量各种电器在不同电压下和不同状态下的耗电,或者可以很方便的测量各种元器件的V-I特性曲线,比如二极管、稳压管的正反向特性,FET、VMOS管的转移特性等。 现在有很多数字电源,即不仅电流和电压表是数字的,而且输入也是数字的。当然,并非数字电源一定是开关的,二者是不相干的,因为数字电源也可以是线性的。数字电源的优势是可以精确的设置电压电流值,多组设置值可以存储起来,甚至可以程序控制(程控电源),完成自动时序输出或者自动测量功能。 还有一类电源,本身带有充电功能,而且在交流电停电后,可以自动转为电池输出,这

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恒压恒流的原理: 根据U=IR,R=U/I: 如果R>(U/I),则电源正常工作。 如果R<(U/I),I是恒定不变的,则电源恒流部分保护,输出电压下降,直到满足条件R=(U/I)。 特性: 所谓的恒压,即电压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压,即这个恒定的电压值是可调的。 所谓的恒流,即电流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流,即这个恒定的电流值是可调的。 使用: 可调恒压恒流电源在使用前需要先设置恒流保护值,再设置输出电压,然后开始工作。 首先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到你需要的值,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需要值,接上实验设备开始工作。 例如:一个电路的工作电压是12V所需电流约0.3A,操作如下。

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0.5A(要比工作电流略大),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12V,接上电路开始实验。 如果试验过程中电路板放到金属上部分电路短路了,使电流剧增,当电流上升到0.5A时,电源恒流保护部分工作随即使输出电压下降以保护试验设备。 常识了解: 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是交 流电压的1.414倍。 例如10V的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等于14V。 继电器切换点的选择: 交流输入电压减去5V等于切换电压。 例如变压器抽头0-15V-25V-35 那么第一级的切换电压是15V-5V=10V,即在10V 时切换到25V的抽头上。 第二级的切换电压是25V-5V=20V,即在20V时切换到35V的抽头上。 关于继电器切换与否可以测R17两端的电压来判断,R17电压(直流)除以1.414约等于当前的抽头电压(交流)。

30V3A 恒压恒流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30V3A 恒压恒流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电路特点 (1)数字电压表电压上图电流显示,显示精度0.1 V上图0.01A (2)过流保护功能,限制电流通过电流表设置。即具有恒流功能。此功能在维修、调整有短路故障的电路时可以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线路板或稳压电源本身。 (3)具有自动风扇控制电路,电源调整管散热片超过55℃时自动启动散热风 扇。 工作原理 主电路:图1由1M31 7、Q1、Q2组成。是1M31 7的典型扩流应用电路。未采用目前流行的大功率稳压集成电路1M338,是因为它的过流保护功能太灵敏,

瞬间超过5A即进入保护状态,而小型电动工具(如小电钻、直流电机)的启动电流往往超过5A且不能带感性负载,这一点我已经试验过。电流表取样电阻R6如果采用康铜丝绕制,由于阻值太小,即使事先用电桥精密测好,加上接点(焊点)电阻也会超出误差范围。这里采用0.12Ω水泥电阻,电流产生的压降经RP3调整后送至满度为2V的电压表头,电流满度为20.00A。 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恒流控制电路由电压比较器1M393的一个比较器构成,RP4为电流调整电位器,由IC5产生的精密电压基准(约2.5-2.6V)经RP3分压后送至IC6的反相输入端。由RP4分压后产生的电流取样电压送至IC6的同相输入端。如果实际电流超过设定的恒流值,IC6输出高电平,Q4导通,1M317调整端电位下降→输出电压下降→输出电流下降,直至实际电流等于设定电流值。同时Q3导通,发光二极管VD6显示处于恒流状态。 短路保护功能:1M317本身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但输出短路时并不能保护 扩流功率管。 短路时输出电流远大于设定的电流值使Q4完全导通,1M317的输出为最小值(约1.2V)此时实测显示的短路电流值约4-5A。虽然限制了短路电流,但由于扩流功率管的耗散功率较大,时间长还是有危险最好加装输出短路保护保险管 (5A)。

手机万能充电器电路原理与维修

手机万能充电器电路原 理与维修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手机万能充电器电路原理与维修 由于各型号手机所附带的充电器插口不同,以造成各手机充电器之间不能通用。当用户手机充电器损坏或丢失后,无法修复或购不到同型号充电器,使手机无法使用。万能充电器厂家看到这样的商机,就开发生产出手机万能充电器,该充电器由于其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便宜,适合机型多,深受用户的欢迎。下面以深圳亚力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四海通S538型万能充电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该充电器在市场上占有率较高,又没有随机附带电路图,给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实物测绘出其工作原理图,见附图,供维 修时参考。 四海通S538型万能充电器在外观设计上比较独特,面板上采用透明塑料制作的半椭圆形夹子,透明塑料面板上固定有两个距离可调节的不锈钢簧片作为充电电极。面板的尾部并排有1个测试开关(极性转换开关)和4个状态指示灯,用户根据需要可以调节充电器电极距离和输出电压极性,并通过状态指示灯可方便看出电池的充电情况。 一、工作原理 该充电器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充电电路、稳压保护电路等组成,其输入电压AC220V、50/60Hz、40mA,输出电压DC4.2V、输出电流在150mA~180mA。在充电之前,先接上待充电池,看充电器面板上的测试指示灯是否亮若亮,表示极性正确,可以接通电源充电;否则,说明电池的极性和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极性是相反的,这时需要按一下极性转换开关AN1(测试键) 才行。具体电路原理如下。 1.振荡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T2及开关变压器T1等组成。接通电源后,交流220V经二极管VD2半波整流,形成100V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电压经开关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加到了三极管VT2的c极,同时该电压经启动电阻R4为VT2的b极提供一个正向偏置电压,使VT2导通。此时,三极管VT2和开关变压器T1组成的间歇振荡电路开始工作,开关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由于正反馈作用,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电压通过反馈电阻R1和电容C1加到VT2的b极,使三极管VT2的b极导通电流加大,迅速进人饱和区。随着电容C1两端电压不断升高,VT1的b极电压逐渐降低,使三极管VT2逐渐退出饱和区,其集电极电流开始减少,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产生的磁通量也开始减少。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负反馈电压,使VT2迅速截止,完成一个振荡周期。在VT2进入截止期间,变压器T的1-3绕组就感应出一个5.5V左右的交流电压,作为后级的充电电压。 2.充电电路

LM317制作简易恒压恒流充电器

LM317制作简易恒压恒流充电器 上传者:mmcqd2010浏览次数:188888分享到: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EEPW微博 一直想做一台高级而复杂的全功能智能充电器,最后发现简单可靠实用才是真理,怎样实现简单可靠?串联充电比并联充电简单,缺点是电池要求容量比较一致,线性降压比开关降压简单,缺点是效率比较低发热大,大电流充电节约时间但是发热大电池寿命影响也不小,负斜率或者零增量侦测电池是否充满的缺点是电路复杂并且因为电池性能的关系并不可靠,目前电池的充电方式大多数推荐是恒流。 所以一台简单可靠的充电器要完成的功能特点应该有:能充多节电池,有恒流充电功能,有防止过充功能。实现方法其实很简单:串联,恒压,恒流。如果用稳压电源来充电的话,初期电流太大,若串入限流电阻的话,当电池电压升高后电阻就限制了充 电电流使充电时间过长。恒流恒压只是相对的,具体来说应该是前期恒流后期恒压,顺便说一下,这种方式非常适合给锂电池充电。 在网上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满意的线路,猛的发现在LM317规格书内就有这个充电线路,原名叫做恒压限流充电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稍作修改就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可以做成万能充电器。 按照上图,我做的是一台一次充4节镍氢或者镍镉电池的充电器,经测试发现很理想,并且前期限流基本是恒流,后期恒压。调试很简单,只要调整R2设置输出电压在你需要的电压上,比如镍氢电池充满是1.45v一节,4节就是5.8v,R2建议用那种精密可调电位器,多圈小型那种既稳定又能微调,R3的选择你需要的充电电流,现在充电电池容量都不小,不想充电速度太慢或太快,充电电流可以取适中,比如我取的2.2欧姆根据三极管导通电压约0.6v计算电流在270ma。为了减少LM317的损耗,输入电压设置在比输出电压高3V,如1.45×4+3 约9v,如果你觉得LM317上3v损耗还是太大,可以把LM317换成1117这种1v的低压降IC(没试过), 如果你觉得串联充电不够好,可以只充一节电池,多做几组就可以了,其实对于一直成组使用的电池串联充电没有什么不好,充放电电流都是一致的。前面也说了,这电路用来充单节锂电池,单节磷酸铁锂电池很合适。只需要把输出电压设置在电池的截止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