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染色体制片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去壁低渗法中,既要使细胞壁完全被消 化,又要使染色体完好无损,掌握好酶解条 件,使之恰倒好处,便成为该步骤的技术难 点,为此,应注意如下几点:
(1)酶液浓度应控制在2.5%-5%,根 尖2.5%,幼叶、幼芽5%。
(2)酶解时间应视材料老嫩、大小和 种类而作变动,一般以3小时为基准。
(3)温度要恒定,通常用25-27℃ 。
➢ 8-羟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e),多用 0.002mol/L水溶液。适宜中、小染色体,离 体处理好。优点在于显示缢痕清晰,缺点在 于中期分裂相不如其他的多,但总体优于其 他药物。
➢ α-溴萘(α-Bromonaphthalene ),饱和液 现配最好,适于禾本科及水生植物,活体处 理。100ml加2滴即可。
原因:
a.Hcl解离时,浓度太高或温度太高或 时间太长。
b.酶处理时,酶本身不纯,杂有蛋白 酶或DNA酶。
(7)染色体周围发须,呈解螺旋状。
原因:常见于去壁低渗法制片中。
a.烤片太久。
b.烤片时,其上的固定液燃烧,导致高温所 致。
Thank you!
1910年摩尔根研究果蝇的染色体以来,染色体研究 进入了鼎盛时期。
染色体的制作方法和技术始终是一大难关。在 E.B.Wilson的巨著((The Cell)的1947年版本中, H.de Winiwarter于1912和1921两次定的人的 二 倍 体 染 色 体 数 是 4 7 和 4 8 , T.S.PainLer 于 1921和1922定的数目,单倍体是24,二倍体是48。
wenku.baidu.com
2.2.7再固定、涂片
后低渗之后,可直接涂片。但因材 料膨胀软化,不易操作,故需再固定 使材料硬化。时间从十分钟至数小时 不等。
涂片时用冰冻洁片。(涂片后自然 风干或用吹风吹干片)
2.2.8染色 一.压片法染色剂: 压片法的几种染色程序:
取材→预处理→固定
2%地衣红+1mol/L Hcl 1M Hcl 1M Hcl 1M Hcl (9:1) 60±1℃ 加热或室温 加热或室温
8-羟基喹啉+放线菌酮
预处理方法 A、离体处理
即将器官、组织从母体上切割下来处理。 注意事项 1、材料要少,大≤10,小≤15 2、材料要小,切口邻近分生区,2-3mm 3、经常振摇 4、处理期间,更换预处理液 5、尽量避光处理 6、温度在20℃左右为佳,最忌高温。
B非离体处理 主要指根尖材料。 许多蔬菜和花卉的种子小、根也小。 染色体较大的植物,
原因:
为预处理不足的明显标志。即预处理 液未能阻止纺锤丝的形成和活动,使 细胞分裂过程能顺利进行到底。这主 要是预处理液变质或处理时间太短所 致。
(5)染色体发生粘连或聚集成团而 不分散。
原因:
a.预处理液浓度太高或温度太高。
b.固定时间太短。
c.软化或酶解时间太长,染色体过度 膨胀。
(6)细胞核或染色体完全解体,而 只能看见细胞壁或细胞核与染色体 只见染色成淡、残缺不全的轮廓, 有时可见到细胞核碎裂成大小不等 的碎块。
之后将酶液浓度及处理温度恒定, 只要变动处理时间便可以找到合适的 综合条件。
2.2.6后低渗
所谓后低渗即水清洗,水溶液相对于酶 溶液而言可认为是低渗液。其目的有两方 面:
(1)洗除残留酶液。
(2)使细胞进一步膨胀而有利于染色体 铺展。
一般10分钟左右,太短:不利于铺展。 太长:可能导致无细胞壁束缚的细胞因过 度膨胀而破裂,使染色体丢失。
1%地衣红压片 Feulgen反应 铁矾苏木精染 酶解
45%乙酸压片 45%乙酸 再固定 分色和压片 卡宝品红 染色和压片
1.地衣红染色压片法
该法国外应用普遍,特点:将解离与染色结 合,同步操作,很简便。
程序:地衣红+HCL于试管中→材料与染色 液加入→酒精灯加热→染色液将沸而未沸时→ 静置染色30分钟→取出材料用不含HCL的1% 乙酸地衣红压片。
缺点:细胞质易着色而影响反差。
优点:地衣红比洋红的着色力强,易于显示染色体细 微结构变化。
3.卡宝品红(石炭酸品红)染色
卡宝品红是80年代创用的一种优良的染 色体染色剂,也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一 种植物染色体染色剂。
程序:与乙酸洋红或地衣红染色法相同。
注意:
(1)Hcl水解时间不足时,细胞质也着色, 反差降低、过长,染色体浅淡。
➢ 幼小花蕾
比茎尖有价值,因处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之前,有用的部分是花药和子房。纵切为二 或四进行处理。
➢ 愈伤组织
因为老化和分裂的细胞混杂,所以较困难, 应以转至新的培养基,愈伤组织大量增殖时 取为适宜。
2.2.2预处理(关键)
预处理作用
➢ 抑制微管蛋白组装成纺锤丝,但并不抑制前 期的细胞分裂,因此,凡进入中期的均被阻 而不能进入后期,积累大量中期分裂相。
C、其他方法(低温处理)
适当低温,也可抑制微管蛋白的合成与组 装成纺锤体,与药物有相同功效。但适用的 作物类别少,麦类常用。
2.2.3前低渗
0.075mol/L kcl,20-30min,严格控制浓度。 作用:
利用细胞内外溶液的渗透压加大,促使细胞 膜充分膨胀,利于染色体的自由铺展。
2.2.4固定 目的:将细胞杀死,并保持染色体的固有形 态和结构,可增强细胞的透性和易于染色。 时间:>1h。 配方: 无水乙醇:冰乙酸=3:1 甲醇:冰乙酸=3:1 95%乙醇:冰乙酸:三氯甲烷=5:3:2
(对两种方法)
1.一张优良的体细胞染色体制片的要求
(1)在一张制片上有较多的中期分裂相, 见不到后期和末期的分裂相,说明材料生 长正常,预处理也适合。
(2)染色体分散而不重叠,或少数染色体 重叠,但单个染色体的形态可以辨认,一 个没有经验的人也可准确计数。
(3)染色体不扭曲,不断裂,主缢痕和次 缢痕以及随体都清晰可见。
原因:
a.植物生长条件不良,即:无细胞分裂。
b.预处理液浓度太高,产生严重危害。
c.根尖很小,操作时把分生区当作根冠而 切除掉。
d.材料具染色体,但因染色体极小,在低 倍或中倍显微镜下观察不仔细,不善识别 等产生观察错误(初学者易犯)
(3)细胞不易分离
原因:
主要是解离时间或温度不够。
(4)虽经过预处理,制片中仍可见到 后、末期分裂相。
甲、乙醇可迅速透入细胞而使细胞失活、 硬化,并可溶解部分脂类物质。但不能沉 淀核蛋白。
冰乙酸能凝固核蛋白,为固定染色体的主 要成分。并可使细胞膨胀和软化。
这两种成分均具有防腐和保存剂作用。单 独用一种不能有优良的固定效果。
三氯甲烷的目的是提高固定液的溶脂性能。
2.2.5酶处理
压片法一般只需纤维素酶处理即可, 必要时也只需加纤维素用量的1/5-1/10。
第一章 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
郭启高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由DNA、蛋白质和少 量RNA组成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丝 状或杆状物。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可 被苏木精、蕃红、结晶紫、吉姆萨、醋酸 洋红、地衣红和孚尔根染液等染色。染色 体为细胞中最重要的遗传结构。对染色体 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细胞学、遗传 学中的重大课题。
(2)材料经Hcl水解后,务必将Hcl用水彻 底洗净,方可染色,否则将不易染色。
优点: (1)分色清晰,操作简便、快速。 (2)染色剂耐保存,稳定性好,制片后颜
色耐久不褪色。 (3)可滴染,也可整体预染。 (4)适用于各类植物染色体染色。
二、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染色
通常用2%-5%Giemsa(PH6.8-7.2) 染色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染色后, 用蒸馏水洗净、空气干燥。
2.染色体形态比较完整:染色体各组 成成分—长臂、短臂、着丝点、随体、 染色体单体的显示都比较清楚,有利 于染色体的测量与分析。
3.方法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不需压 片,揭盖片等程序,且Giemsa染色 后,不用树胶封片,可在显微镜下直 接观察,方便,长期保存不褪色。
2.4 制片过程中的问题及可能原因
➢ 可诱导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直,便于染色体 分散和使染色体形态更清晰。
预处理药物的种类、特点及选择
➢ 秋水仙素(colchicine),常用浓度0.050.2%水溶液,易溶于冷水,有剧毒;高温与 照光易失效,现配现用。适用于大、中、小 染色体。
➢ 对二氯苯(p-Dichlorobenzene pDB),常 用饱和液,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适用于大、中、小染色体,尤其适合染色体 计数;使染色体易于分散较好,但显示缢痕 较差。
原则:进行细胞分裂的分生器官、 组织或单个细胞均可。
➢ 根尖:取材方便,分生区集中 易判断。
禾本科,单子叶0.5-2cm; 双子叶,2-4cm(大),0.5-
1.5cm(小) 裸子植物,2-4cm。 提高分裂指数:同步化处理、变
温处理(4-10℃)
➢茎尖
效果比根尖差,受季节限制,分裂指数 低,不适宜用压片法。芽长0.5cm内。
农学家要了解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不 能不掌握有关农作物的知识,而对于农作 物育种学家来说,掌握和研究植物染色体 则是工作的基础。
经过众多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植物染色 体的研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为育种 学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染色体研究技术的发展历史
1888年瓦尔德第一次提出了染色体这一名词。
注意:
(1)染色时间据材料而变,材料大或硬,延长至1小 时或更长。但不能太长,因HCL过度处理反而使染 色体着色困难。
(2)若染色太深,用45%乙酸压片,可达到适当分 色的效果。
(3)无论用1%乙酸地衣红或45%乙酸压片,之前均 不宜在酒精灯上加热,否则将褪色。
(4)若压片之后,反差不好,细胞质着色太深,则 可在酒精灯上微热以适度褪色,增加反差。
2、染色体制片技术
2.1制片方法的选择
国内外通用的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基本方 法是压片法和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前 者为传统技术,后者为70年代末由陈瑞阳创 用的新方法。
国外,仍以压片为主;
在国内,两种方法都普遍应用,只是个人有 偏爱而已。
其具体的染色体制片方法如下图:
2.2制片程序
2.2.1取材(基础)
2.2.9显微摄影 采用草绿色滤镜以滤去细胞质干扰。
注意事项:
(1)前低渗植物一般不用,可动物和人都 必须。
(2)固定后固定液一定要清洗干净才能酶 解。
(3)酶解标准是看切口褐变至材料的1/2 处即可。
(4)后低渗必须采用新鲜的去离子水。
2.3 去壁低渗法的优点
1.效率高:用根尖压片法观察染色体 并不困难,但获得染色体分散好, 能供核型分析用的细胞频率较低, 特别是对染色体数目多、形态又小 的植物,用压片法是较难的。而去 壁低渗法有时一次就能得到近百个 能数清染色体的细胞。
1 9 5 6 年 J.H. 与 A.1evan 在 瑞 典 的 Hereditas 上发表‘人的染色体数’时,确切是46。
而技术上加以突破性改进的两人竟都是搞植 物细胞遗传的,而且第一作者, Tjio是一位 中国人,名字叫蒋有兴。其发表的照片质量高, 它可以使任何未经专门训练的人,不但能数清 染色体数目,而且还能给每个染色体找到它的 同源伙伴。
➢ 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适宜早中期染 色体供核型分析和G-带研究。20-50ppm, 小染色体用低浓度,大染色体用高浓度
➢混合处理液
对二氯苯+α-溴萘,100ml对二氯苯饱 和液加1-2滴α-溴萘,对大、中染色体 作用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明显缩短。
秋水仙+8-羟基喹啉,等量混合。适做 核型。
(4)染色体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 (5)染色体着色较深,细胞质无色或只染
上极为浅淡的颜色。 要达到以上高标准要求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取材,二是操作技术。
2.制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制片中的细胞极少。 原因: a.材料本身很少。 b.材料软化或酶解不够。 c.材料软化或酶解过度。
(2)制片中极少甚至没有中期分裂相。
Belling(1921)创用的乙酸洋红染色压片法,带动了 以研究染色体数目、结构和行为变异与遗传的细胞遗 传学和细胞分类学的建立和发展;
Caspersson(1969)首创的染色体分带技术,揭示了 染色体的内部结构分化,使对染色体的鉴别和分析更 为准确;
同年,Gall等创建的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及其以后的 不断改进,现已发展可以对单拷贝基因、重复序列以 及整个基因组DNA进行准确定性、定位和相对定量的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