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适用范围和离子对试剂的选择
▪ 适用范围:有机酸、碱、盐,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化 合物的混合物。
▪ 分析酸类或带负电荷物质:用季铵盐,如四丁基铵 磷酸盐(TBA)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 等
▪ 分析碱类或带正电荷的物质:用烷基磺酸盐或硫酸 盐,如正戊烷基磺酸钠(PICB5)、正己烷基磺酸 钠(PICB6)、正庚烷基磺酸钠(PICB7)。
14
(三)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paired ion chromatography;PIC ion pair chromatography;IPC
▪ 把离子对试剂加入到含水流动相中,被分析的组分 离子在流动相中与离子对试剂的反离子(或称对称 离子,counter ion)生成不荷电的中性离子对, 从而增加溶质与非极性固定相的作用,使分配系数 增加,改善分离效果。
NaOH 洗脱反应:R+-X- + NaOH→R+-OH- +
NaX 抑制柱: 与组分反应:R--H+ + NaX→R--Na+ + HX
18
三、其他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由离子交换色谱法派生出来的 一种分离方法。 离子色谱法可分为两大类:抑制型(双柱型) 和非抑制型(单柱型) 以分析阴离子X-为例: 分离柱:填有低交换容量的阴离子交换剂 抑制柱:填有高交换容量的阳离子交换剂 (称为阴离子抑制柱)。
19
两柱上的反应: 分离柱: 交换反应:R+-OH- + NaX→R+-X- +
流动相的pH降低,弱酸k增大,tR增大; 弱碱k变小。
13
▪ 离子抑制色谱法(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ISC )
▪ 用少量弱酸、弱碱或缓冲溶液,调节流动相的pH, 抑制有机弱酸、弱碱的离解,增加疏水缔合作用,
使k变大。
▪ 适用于3≤pKa≤7的弱酸、7≤pKa≤8的弱碱
▪ 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流速快,分析速度快; ▪ 高灵敏度检测器,灵敏度大大提高。紫外检测器
最小检测限可达109g,而荧光检测器最小检测 限可达1012g。
3
与气相色谱法相比
▪ 不受试样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应用范围 广;
▪ 可选用各种溶剂作为流动相,对分离的选择性有 很大作用,选择性高;
▪ 一般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分离,不需要高柱温。
A
m
EBA
A
m
16
影响保留因子的因素
➢ 离子对试剂的种类和浓度: 在反相离子对色谱中,离子对试剂碳链长度增
加,溶质的k增大; 在一定范围内试剂的浓度升高,溶质的k增大
➢ 流动相的pH:有利于组分和离子对试剂离子化时
(离子对的形成),组分的k值最大
➢ 固定相 、流动相性质(同一般RP-HPLC)。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1
▪ 经典液相色谱法为基础; ▪ 引入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和实验技术; ▪ 高压输送流动相; ▪ 高效固定相及高灵敏度检测器;
▪ 现代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2
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相比
▪ 颗粒极细(一般为10m以下)、规则均匀的固 定相,(键合相)传质阻抗小,柱效高,分离效率 高;
▪ 用于分Hale Waihona Puke Baidu可离子化或离子型化合物。
15
▪ 离子对模型
流动相
B + H+ ↔ BH+ +
RSO3Na↔RSO3- + Na+
固定相
通式
(BH+·RSO3-)m
(BH+·RSO3-)s
离子对 Bm+ + Am-↔(B+·A-)m↔(B+·A-)s
KB
[B A [B ]m
]s
[B A ]s [B ]m[A ]m
➢ 2、固定相
键合烷基的疏水性随碳链的延长而增加,溶质的k
也增大。
硅胶表面键合烷基的浓度越大,则溶质的k越大。
12
➢ 3、流动相
极性越强,洗脱能力越弱,使溶质的k越大
溶剂种类:水为弱溶剂,醇为强溶剂
溶剂比例:水的比例增加,使k增大 中性盐的加入:使中性溶质的k增大
pH:影响弱酸、弱减的离解
▪ 以化学键合相为固定相的色谱法,简称键 合相色谱法(bonded phase chromatography;BPC)
▪ 化学键合相: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官能 团键合在载体表面所形成的固定相
6
➢ 优点: 固定相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好,在使用过程中不易 流失,使用周期长; 柱效高;重现性好; 能使用的流动相和键合相的种类多,分离的选择 性高
4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 要类型和原理
➢一、主要类型 四类基本类型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法(IEC) ➢分子排阻色谱法(SEC)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5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溶质的保留主要是溶质分 子与极性溶剂分子间的排 斥力,促使溶质分子与键 合相的烃基发生疏水缔合。 不是溶质分子与键合相间 的色散力,
11
▪ 保留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 1、溶质的分子结构(极性)
极性越弱,疏水性越强,k越大,tR也越大。 同系物碳数越多,极性越弱,k越大; 引入极性取代基,降低疏水性,k值变小。
▪ 适用范围: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 子型化合物
8
正相键合相色谱法
分离机制: 分配:把有机键合层作为一个液膜看待,溶质 在两相的溶解 吸附:溶质与键合极性基团间的诱导、氢键和 定向作用
▪ 分离选择性:
➢ 极性强的组分k大,后洗脱出柱。 ➢ 流动相的极性增强,洗脱能力增加,使组分k
减小,tR 减小。
正相(normal phase,NP)和反相(reversed phase,RP)键合相色谱法:
根据化学键合相与流动相极性的相对强弱
7
(一)正相键合相色谱法
▪ 固定相:极性键合相 ➢ 如氰基(-CN)、氨基(-NH2)或二羟基 键合硅胶。(经典:水饱和的硅胶)
▪ 流动相: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加极性调整剂 ➢ 如烷烃加醇类。(与水不混溶的溶剂)
9
(二)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 固定相:非极性键合相 ➢ 如十八烷基硅烷(C18,ODS)、辛烷基(C8) 键合硅胶
▪ 流动相:水为基础溶剂,加入一定量与水混溶的 极性调整剂 ➢ 常用甲醇-水、乙腈-水等 应用:最广。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组分,(还有 有机酸、碱及盐等)
10
保留机制 疏溶剂理论(solvophobic theo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