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视觉障碍的分类
我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 准把视觉障碍分为盲和低视力两类:
类别 盲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一级 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
≥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 三级
≥0.05-<0.1
四级
≥0.1-<0.3
三、视觉障碍的出现率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 资料推算,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视觉残疾 人为123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4.86%。 2006年,我国在校接受教育的视觉障碍儿童 (6-16岁)有41520人。
(三)个性特点 视觉障碍学生的独立意向较差,自制力
较好。在与人交往方面,他们一般不主动和 别人交往,显得比较孤独。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学习环境 (一)教育安置
我国现行的听觉障碍学生教育安置有普通学校随 班就读、特殊班和盲校或低视力学校就学等形式。
上海市教委于1997年8月在《关于在本市普通中小 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优眼 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3的儿童少 年可以纳入随班就读范围。
凸线图示法是一种改变视觉感受途径为触 觉感受途径的教学策略。
四、技术(1) (一)定向行走
定向是指个体借助视觉以外的感觉,确 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及和其他物体间关系 的活动。行走是指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活 动。两者密切结合,便构成视障儿童的独立 行走能力。
四、 技术(2) (二)辅助技术 (三)计算机的应用
四、视觉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先天原因 家族遗传 近亲婚配 孕期原因 其他不明原因
(二)后天原因
眼疾 心因性疾病 眼外伤 全身性疾病
(三)常见的视觉器官疾病
白内障 青光眼 角膜病 沙眼 视神经萎缩 视网膜色素变性 屈光不正
五、视觉障碍儿童的特征
(一)感知活动特点 视障儿童的感知特点主要表现为听觉和触
(二)视觉障碍儿童教学的通用原则 1.具体的体验 2.结合经验 3.做中学
二、课程 (一)盲校课程(1)
1. 视觉障碍学生的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
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 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 应现代生活需要。
(一)盲校课程(2) 2、盲校课程设置原则
(一)视觉障碍的鉴定(1)
有关视觉障碍的征兆
经常揉眼睛 经常睁开和闭上眼睛,抬头伸脖子 学习时有困难,玩游戏时需要眯着眼睛 当做精细的工作时,显得急躁不安 不能清楚地看见一定距离的东西 斜视、常挤压和揉眼睛 不断地从一个眼睛到另一个眼睛地向外揉 红眼圈、眼睑肿胀 眼睛发炎、感染和含有泪水 痒、刺痛 视物不清 头昏眼花 模糊不清
第七章 视觉障碍儿童
第一节 视觉障碍概述
一、视觉障碍的概念 我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
查残疾标准中规定:视力残疾,是指由于 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 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 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二、视觉障碍的鉴定与分类 (一)视觉障碍的鉴定(1)
儿童视力是否正常,需经过中心视 力和视野的检查。中心视力的检查又分 为远视力检查和近视力检查。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2)继承、借鉴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面向全体与照顾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4)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
(一)盲校课程(2) 3. 盲校课程设置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 育课程,包括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与学校安排 课程两部分,以国家安排课程为主,地方、学 校安排课程为辅;既开设普通学校的一般性课 程,也设置必要的特殊性课程。
觉十分灵敏,但在形状知觉、空间知觉以及知 觉与动作的统和等方面都表现出比正常儿童困 难得多,尤其对距离的准确知觉和深度知觉比 较弱。
(二)语言和思维特点 视障儿童使用的词汇缺乏感性的基础,
缺少视觉形象,常出现词与视觉形象相互 脱节,不能准确把握一些视觉性词汇的内 涵的现象。视障儿童在概念形成方面往往 存在较大困难。
(二)盲生随班就读课程 随班就读视觉障碍儿童的课程与普通
教育的课程一致,小学按照国家和地区规 定的小学课程进行教授,初中和高中也按 照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进 行教授。如果随班就读学生有特别的需要, 可以提供特别帮助。
三、教学策略(1) (一)用印刷体
和盲文交流
三、 教学策略(2) (二)听读法
听读法利用盒式录音带或CD将各类教材 及业余读物制成有声教材,以代替点子书籍 和大字课本。 (三)多重感官法
又称感官并用法,是盲校普遍采用的教 学策略。
三、百度文库学策略(3)
(四)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法是运用盲童已熟悉的或用其他
感官能够感受的类似事物,进行比较推理,使 其认识事物的方法。 (五)凸线图示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