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说到底要靠高素质的教师。
一个有素质的优良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会以自身的素质深深吸引学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敬重、钦佩、喜爱和依赖,当他像一块磁铁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凝聚力的时候,他就能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了。
教育工作的规律告诉人们,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办好学校的根本大计,在学校对受教育者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会教,学生才能学得会;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于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的好。因此,加强基础教育,大面积提高质量,根本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强将手下无弱兵”“学生是教师的镜子”,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外力——教师在学生成长所起巨大作用。可以说教师的素质决定者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首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与学生交往,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吸引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呢?我以为最起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品行吸引——具备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
师者,人之模范。和社会上其他职业相比较,“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风范不是土地、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和品行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队伍。“无德不以为师”。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就是学生的“师范”,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多的则是道德风范,健康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师德修养不高,不仅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使学生从心理上疏远老师,并在行为上排斥教师,使得教师的说教在学生心目中“贬值”。所以,要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2.能力吸引——具备学高才能为师的业务素质
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的要求更高了。
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对所教学的基础知识,要掌握准确,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熟练。
要有精神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所有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有宽厚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要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等学科有较高的造诣,能深入理解和熟练动用教育科学理论,根据教育规律,知识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深入钻研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未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融合,必然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广博的知识。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和谐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要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旧的教法,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进修,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让学生为你的才干所吸引,心悦诚服地“跟你学”。
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教育预见的能力。宏观上,要对科技、生产、社会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有所预见,及时采取对策,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按照客观的需要造就人才。微观上能预见未来社会复杂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影响,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志趣、追求和学习,思想状况的发展要有所预见。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案,从而有效地教育学生。
2.2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未来社会信息的获得、加工、处理和运用是教师的基本功。因此,教师要有较高的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使学生逐步培养和形成这种能力。
2.3表达能力。要求教师口头表达准确、简洁、通俗、生动、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文字表达概括、严谨、流畅、并善于将文字表达于必要的绘画、图示、表格融为一体,加强表达效果。
2.4教育指导能力。未来教师的职责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激励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指导能力,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选择生活道路的指导。
2.5教育应变能力。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教育对象和条件的变化,抓住最佳时机,运用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突变情况,能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进行正确的处理,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转机。
2.6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应在教育中研究和探讨教育理论,吸取古今中外的教学经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和创新,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2.7控制教育环境的能力。教师能设计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能使教育效果明显提高。
3.感情吸引——具备热爱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学会宽容,当孩子离开了百般呵护的父母,进入了陌生的环境中,在各方面都需要老师的关心,每一位老师应本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去爱护学生,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要有信心,不能因为班里有几个成绩差的学生而对班级失去信心,有句俗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所以教师要培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激发他们努力学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要提倡“教师忌事忌语”,当学生在认识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不能对学生进行斥责、讽刺、挖苦、甚至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事实证明,体罚或变相体罚或许能换来学生表面的暂时的服从,但这是以伤害师生感情为代价的,而教师的循循善诱,亲切地教诲却必然带来学生持久的心服口服的遵从。
4.形象吸引——具备以身作则的审美素质
任何一位教师,自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你便置身于学生的众目之下,他们最先看到的是你的“形象”。从此你的服饰打扮,你的一举一动就要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树立美好的教师形象,培养以身作则的审美素质,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服饰打扮,“形象包装”是马虎不得的。
首先,身体素质要有强健的体魄,具备体育运动的机能。其次是心理素质,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性格。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勇于进取;勤奋向上;面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情绪稳定,善于自解;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乐于交流,有较强的适应性。三是审美修养。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