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进展(新、选)
不同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青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492024.4·0 引言青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也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因其鱼肉紧致鲜美,成为我国人民餐桌上重要的美食之一。
鱼粉营养全面且适口性好,是水产饲料中优质的蛋白源,也是水产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1]。
近年,随着世界范围内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价格飞涨但仍旧供不应求[2]。
因此,寻求合适的替代性饲料蛋白源迫在眉睫。
目前,已有学者表明,在水产饲料中用适量的植物蛋白,如豆粕[3]、菜粕[4]、棉粕[5-6]和花生粕[7]等来替代收稿日期:2024-01-26基金项目: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计划(LGN18C190009);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22R431A01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347057)作者简介:王秀丽(200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通信作者简介:杨霞(1982-),女,汉族,浙江湖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新型饲料开发。
王秀丽,杨霞,李浩,等.不同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青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J].现代畜牧科技,2024,107(4):49-52. doi :10.19369/ki.2095-9737.2024.04.013. WANG Xiuli ,YANG Xia ,LI Hao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Protein Sources Replacing Fish Meal on the Growth and Immunity of Mylopharyngodon piceus [J].Modern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107(4):49-52.不同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青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王秀丽1,杨霞1,2*,李浩1,顾秉南1,刘辉1,孟禹哲1(1. 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2. 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湖州 313000)摘要:该试验聚焦青鱼的饲料创新方法,通过应用不同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青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化学成分组成、肠道及肝胰脏酶活的影响。
蛹肽蛋白:替代鱼粉的新型饲料蛋白源
产品蚕蛹呢?以往多是采用除臭 、烘 干 、脱 脂 、再烘干和粉碎几个步骤后 把蚕蛹加 工制成蚕蛹粉 。蚕蛹粉 的蛋
白 质 含 量 高 达 6% ,可 消 化 蛋 白 达 5 5. 2 %,粗 脂 肪 2. 5 8 %,并 含 有 钙 、磷 、 8
能产 生独特 天然的蛋 白香味 ,适 口性 极佳 ,能直 接刺激动物摄食 ,在罗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鱼 养 殖 上诱 食效 果 非 常 明 显 ;四 、与
蛹 肽 蛋 白 ,具 独 特 优 势
叶明强博 士告诉记 者 ,经过几年
传统药物一 同使 用具有增效协同的作
用 ,可 降 低 抗 生 素 药 物 的 使 用 量 。 蛹
3 海洋与渔业21.1 0 01. 35
大家都 知道家蚕合成蛋 白质的效 率很
高 ,那 么蚕 蛹 的 蛋 白含量 也应 该 很 高 , 是 一 种 很 好 的 动 物 蛋 白源 。该 如 何 利
用这 些干体 蛋 白质 含量 高达 5 0~6 % ̄ 5 0
出这种富含虫蛹蛋 白、植物蛋 白 、菌 疾病 的发生 ,在水产养殖 中使用对虾 体蛋 白的复合蛋白产品 命名为 “ 蛹肽 抗应 激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而诱食肽
者一直潜心寻找新 的鱼粉替代蛋 白源。 脂 等 一 系 过 程 制 成 蚕 蛹 粉 ,而 是 直 接 因 子 在 多 种 菌 和 酶 的作 用 下 得 以消 除
近 日 ,记 者 就 听 闻一 种 进 口鱼 粉 的 极 将蚕蛹与豆粕等植物 蛋白混合 ,加 入 或 转 化 脱 毒 , 昆虫 和 植 物 大 分 子 蛋 白 佳 替 代 品— — 利 用 蚕 蛹 发 酵 制 成 的 蛹 不 同 的菌种 在 适 当的 条件 下 进 行 发酵 , 降 解 为 短 肽 类 小 分 子 物 质 ,并 产 生 大
水产料配方中替代鱼粉相关原料的研究进展
鱼粉 的依 赖性 非 常大 。但 随着水 产养 殖业 的发展 ,
鱼粉资源越来越紧张 ,且饲料行业利润越来越薄 , 必 须通 过 降 低 高价 位蛋 白源 的使 用 , 因此 , 找 鱼 寻 粉替代物 的研究 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 课题 。 文就是 通过对 鱼粉 替代 物相关 研究 的综 述 本 来 分析 不 同原料 对 于不 同对象 的使 用效 果 , 希望 能
[ 摘要】 : 鱼粉作为水产料 中应用最广泛的优质蛋 白源 , 近年来价格攀升 , 寻找优 质饲料蛋 白原料成 为行 业热点。本文综述
了水产 饲 料 中鱼粉 的替 代 物 植 物 性 蛋 白 源 、 物性 蛋 白原 和 单 细胞 酵母 等 , 动 并就 其 替 代 问题提 出 了建议 。
[ 关键词】 : ; 鱼粉 水产饲料 ; 替代原料
W , 9 3) 18 。
化率 、 脏体 比及肥 满度 也无 显著 影 响 。鱼 体 肌 肉氨 基 酸 中除 了甘氨 酸随替 代水 平 升高 显著 升 高外 , 其 他 无 显 著差 异 。王雷 等 (0 9实 验 用 S C替 代 鱼 20 ) P 粉研 究对虹 鳟稚 鱼生 长及 饲料 利用 的影 响 , 结果 表
基酸 的情况 下 ,虹鳟 幼鱼 增重 率 没有 明显 下 降 , 回 归方 程得 出替 代 2 . %鱼粉 增 重率 最 大 。替代 水 31 5 平在 2 %~0 t 蛋 白质效 率显 著提 高 , 0 4 %f  ̄, 但在 6 % 0
明 : 替代 比例不 超 过 6 %, 且 没有 补 充必 须 氨 当 0 而
15玉米蛋 白粉 /小 麦蛋 白粉 .
玉米 蛋 白粉 和小麦 蛋 白粉蛋 白质 含量 高 、 富含 B族 维生素 、 生素 E和蛋 氨酸 , 维 纤维 素含 量低 , 不
罗非鱼低鱼粉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
1 2 饲 养 管理 .
均体 重 为 5 )7 0g 2 0尾 , 随机 分成 3组 ( 每组 设 3个 重复 , 每个 重 复 3 0尾 ) 其 中饲 喂 替 代 水 平 为 0的 ,
试 验 鱼 选 用 当年 培 育 的 雄 性 吉 富 罗 非 鱼 ( 平
l 2期
林 仕梅等 : 罗非鱼低鱼 粉饲料 中脱 酚棉 籽蛋 白替代鱼 粉的研究
动物 营养 学 报 2 1 ,3 1 )2 3  ̄38 0 1 2 (2 :3 1 3
C i s o r a o nm l t t n hn e un l fA i a r i e J Nu io
d i O 3 6 /. s .0 62 7 .0 1 1 .2 o: .9 9 ji n 1 0 -6 x 2 1 .2 0 8 l s
罗非 鱼低 鱼 粉 饲 料 中脱 酚 棉 籽 蛋 白替 代 鱼 粉 的研 究
林仕梅 毛述宏 关 , 。 勇 潘 瑜 罗 琳。 罗 莉 。
(. 1 西南 大学动物科技 学院 , 重庆 4 0 1 2 淡水 鱼类资源与生殖 发育教育部 0 76;.
重 点实验室 , 重庆 4 0 1 3 北 京市水产科学研究 所 , 京 1 0 6 ) 0 76;. 北 0 0 8
whe tm i dln 4. a d i gs1 09 g。
矿 物 质 预 混 料 为 每 千 克 饲 料 提 供 Miea pe x po ie h ol n e k fd tK 1 0 , I6 , nrl rmi rvdd tefl wigp r g o i : C 0 mg K 0 mg o e 2
摘 要 :在 实 用饲料 ( 鱼粉 60 , 粉 粗 蛋 白质 含 量 为 6 .% ) 基 础 上 , 含 .% 鱼 45 的 用脱 酚棉 籽 蛋 白 分 别 替代 0 5 % 和 10 的 鱼粉 , 、0 0% 配制 成 3种 等 氮 等 能 的 试 验 饲 料 , 以研 究 罗非 鱼 低 鱼 粉 饲 料 中脱 酚棉 籽蛋 白替代 鱼 粉 的 可行 性 。 将 20尾 平 均体 重 为 5 7 0g的雄 性 吉 富 罗非 鱼 随机 分 成 3 组 ( 组设 3个 重复 , 个 重 复 3 每 每 0尾 ) 其 中饲喂 替 代 水 平 为 0的试 验饲 料 的组 为 对 照 组 。试 验 , 期 为 8周 。 结果 表 明 :0 5 %替 代 水平 组 罗非鱼 的 末重 显 著 高 于对 照组 ( P<0 0 ), . 5 而与 10 0 %替
复合动植物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对青鱼幼鱼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减少,且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同时全鱼中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含
量也逐渐下降。4) 随着饲料中鱼粉被替代比例的增加,肌肉中饱和脂肪酸( SFA ) 含量逐渐减
少,各试验组肌肉中 C22∶6n-3、PUFA 和 n-3PUFA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05) 。5)
D0、D20、D40、D60、D80 和 D100) 。选取平均体重为( 8.50±0.11) g 的青鱼幼鱼 720 尾,随机分
成 6 组,每组 4 个重复,每个重复 30 尾鱼。每组分别投喂以上 6 种试验饲料,并在室内循环水系
统中进行 60 d 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1) 各试验组肥满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
ceus) 幼鱼形体指标、全鱼和肌肉常规营养组成、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形态的影
响。将肉骨粉和酵母发酵 豆 粕 按 重 量 1 ∶ 1 的 比 例 组 成 复 合 蛋 白 质 源,分 别 替 代 0 ( 对 照 组) 、
20%、40%、60%、80%和 100%的鱼粉蛋白质,并配制成 6 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 各组分别记为
但是单一的植物性蛋白质源替代鱼粉仍然存 在氨基酸不 平 衡 等 不 利 影 响,而 使 用 混 合 蛋 白 质 源可以改善单一植物蛋白质源的不足。肉骨粉因 粗 蛋 白 质 含 量 高 、氨 基 酸 较 平 衡 、磷 和 钙 含 量 丰 富 成 为 了 合 适 的 鱼 粉 替 代 蛋 白 质 源[11]。 目 前 以 肉 骨
2期
林一帆等: 复合动植物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对青鱼幼鱼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 733
益高的青鱼配合饲料。鱼粉因其营养全面成为了 水产饲料中 重 要 的 蛋 白 质 源,是 饲 料 的 主 要 组 成 部分[2]。近年 来 鱼 粉 的 需 求 量 越 来 越 高,但 是 渔 业捕捞量 有 限,这 使 得 鱼 粉 价 格 不 断 上 升[3]。因
介绍几种鱼粉替代物
介绍几种鱼粉替代物鱼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有效营养成分丰富。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鱼粉供需日趋紧张且价格昂贵。
经实践证明,不用鱼粉也同样可使畜禽获得与使用鱼粉相似的生产效果。
下面简述几种鱼粉代替物及其用法。
畜禽产品废弃物替代鱼粉。
上海市崇明县饲料营养源厂利用动物的毛、羽、蹄、角等角质蛋白制成复合氨基酸,经过5077羽蛋鸡试验结果表明:以8.5%复合氨基酸替代8.5%进口鱼粉,可降低单位畜产品成本8.16%;江西省鹰潭肉联厂利用猪毛、人发、猪肉及屠宰废弃物,经化学处理制成复合氨基酸,通过对育肥猪、仔猪、产蛋鸭使用试验表明:在同一基础日粮中,单独添加3%或6%复合氨基酸替代10%进口鱼粉,畜禽每增重1千克,分别比使用进口鱼粉降低成本0.3元左右。
肉骨粉代替鱼粉。
江西省饲料公司用肉骨粉代替进口鱼粉,对4000羽肉鸡饲喂试验表明:用5%肉骨粉全部替代5%进口鱼粉,肉鸡增重和饲料报酬与后者相同。
蛋氨酸、赖氨酸替代鱼粉。
据上海饲料公司报道,在蛋鸡饲料中不加鱼粉而添加0.15%~0.2%蛋氨酸,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达或超过16.5%~17%。
该公司又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1%~0.2%的蛋氨酸,代替鱼粉用量10%的试验,获得相同的增重效果,降低单位饲养成本26%,提高经济效益35%。
北京饲料研究所,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1%的赖氨酸,获得与日用10%鱼粉、16%粗蛋白日粮的相似效果。
其它代替鱼粉的物质。
某渔业机器仪器研究所对屠宰场排放的大量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及脱水,提取物污泥与鱼粉比较,其粗蛋白含量为46.75%,高于含粗蛋白45%的三级鱼粉,用于喂畜禽,畜禽增重、产蛋率同喂鱼粉效果比较相似。
这种污泥广泛存在于工业、农业的废弃物中,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蛋白饲料资源。
饲料原料疯涨原料替代之进口鱼粉
饲料原料疯涨原料替代之进口鱼粉近段时间以来,氨基酸、鱼粉尤其是进口鱼粉价格疯涨,并且是高价之下也很难拿到货,给配方师、老板们和猪场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惑和不方便。
特意搜集一些类似替代进口鱼粉饲料原料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1. 膨化大豆膨化大豆是整个大豆经过膨化的饲用产品,保留了大豆本身的营养成分,去除了大豆的抗营养因子,具有浓郁的油香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在畜禽及水产料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众多的大豆饲用类产品加工方法中,从抗营养因子的角度讲,热处理法是大豆产品加工的最佳方法,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脂肪外露富含油脂,氨基酸平衡,且高温高压杀死了病菌,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常用蛋白原料,且对于目前高位运行的鱼粉具有一定替代性。
膨化大豆与豆粕+油脂对比膨化大豆品质检验膨化后的大豆色泽要新鲜一致,具有其固有的气味,无异味、酸味等,无结块、无发霉变质。
大豆脂肪含量高,且多属不饱和脂肪酸,故应注意脂肪变质问题,脂肪劣化后降低适口性,且造成腹泻。
生大豆熟化的目的,就是有效地破坏大豆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其利用率,使畜禽采食后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但是如果熟化过度,又会引起一些氨基酸的破坏。
如过度加热时,对赖氨酸、精氨酸和胱氨酸的破坏较大,还会引起蛋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消化率下降,进食量减低。
如果熟化程度不够,大豆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脲酶等,不能得到有效的破坏,严重影响其利用率,所以必须对大豆的熟化程度做出检测。
一般是测定大豆粉中的脲素酶活性来决定其熟化程度。
目前有多种检测方法,较常用的有pH增值法和酚红法。
我国饲料标准规定脲酶活性的pH值法的测定值不得超过0.3,在生产现场,最好用尿素-苯酚红定性法来检测脲酶的活性,此法简便快速易学,适合生产现场使用。
2. 大豆浓缩蛋白大豆浓缩蛋白(Soy protein concentrate,简写SPC)是用高质量的豆粕除去水溶性或醇溶性非蛋白部分后,所制得的含有65%(干基)以上蛋白质(N×6.25)的大豆蛋白产品。
替代鱼粉的新型饲料蛋白源
替代鱼粉的新型饲料蛋白源中国是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自两汉开始的丝绸之路便是每个国人的骄傲。
历史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如今科研人员发现:蚕抽丝剥茧后剩下的副产品蚕蛹大有用处。
在水产饲料重要蛋白原料之一的鱼粉价格猛涨的今天,许多科研工作者一直潜心寻找新的鱼粉替代蛋白源。
近日,记者就听闻一种进口鱼粉的极佳替代品———利用蚕蛹发酵制成的蛹肽蛋白。
发酵:蚕蛹蛋白处理新方法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养蚕业也在成熟和壮大,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蚕茧被厂家收购并送到工厂进行抽丝加工,蚕蛹是蚕茧抽丝后剩下的副产品。
大家都知道家蚕合成蛋白质的效率很高,那么蚕蛹的蛋白含量也应该很高,是一种很好的动物蛋白源。
该如何利用这些干体蛋白质含量高达50~65%副产品蚕蛹呢?以往多是采用除臭、烘干、脱脂、再烘干和粉碎几个步骤后把蚕蛹加工制成蚕蛹粉。
蚕蛹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5%,可消化蛋白达52.5%,粗脂肪28.8%,并含有钙、磷、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 及12 种氨基酸。
营养价值如此之高,理所当然被科研工作者开发用作鱼粉的替代物用于饲料中了。
在动物源昆虫蛋白饲料研究上,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不走传统路线:抽丝后剩下的蚕蛹在这里不必经过物理化学除臭、烘干、脱脂等一系过程制成蚕蛹粉,而是直接将蚕蛹与豆粕等植物蛋白混合,加入不同的菌种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再烘干粉碎制成新型的饲料蛋白源。
叶明强博士是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负责此项课题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经过新技术处理的蚕蛹,一方面能及时处理湿蚕蛹,以免其产生异(臭)味及引起蛋白酸败;另一方面用豆粕等植物蛋白与蚕蛹等昆虫动物蛋白混合发酵后,得到的产品是动、植、微生物三者混合蛋白源,比单一蛋白源营养更均衡。
他们把开发出这种富含虫蛹蛋白、植物蛋白、菌体蛋白的复合蛋白产品命名为“蛹肽蛋白”。
蛹肽蛋白,具独特优势叶明强博士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研究发现蛹肽蛋白是一种极佳的高档鱼粉替代蛋白源,其粗蛋白含量超过50%,总氨基酸含量达48%以上,不饱和脂肪酸丰富,是营养复合平衡的多蛋白源。
水产饲料中鱼粉的替代物
水产饲料中鱼粉的替代物水产动物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一般是畜禽的2~4倍,通常占配方的25%~50%,甚至更多。
水产动物蛋白饲料的来源主要依赖于鱼粉。
国际渔业协会的调查表明,近十几年来全球鱼粉需要量连年逐步上升,仅1996年就比 1991年上升了46.7%(平远摘译,1998)。
单纯依靠鱼粉,将难以满足水产业发展对鱼粉的需求。
这就促使人们去用价格低廉而又来源丰富的其他蛋白源来替代鱼粉,以满足水产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
1、动物性蛋白源动物性蛋白源蛋白质含量高,糖含量低,矿物元素与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价值一般比植物蛋白高。
1.1畜禽类副产品我国每年可产200多万畜禽类副产品。
Steffens (1994报道,虹鳟饲料中用27%的家禽副产品代替约50%鱼粉,对其增重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影响,但完全用家禽副产品和羽毛粉代替鱼粉时,虹鳟增重和饲料效率会降低。
Steffens(198,1994)又指出,可将添加氨基酸后的家禽废弃物作为虹鳟饲料的唯一蛋白源。
有资料报道,大鳞大马哈鱼饲料中用20%的家禽副产品代替鱼粉对鱼的生长无不利影响,但家禽副产品含量达到30%时鱼的生长下降;饲料中含47%的低灰分家禽副产品和12%的鱼粉,投喂尖吻鲈,鱼的生长与投喂含鱼粉47%饲料的鱼相比无显著差异。
梁发光(1997报道,用家禽副产品经加工处理得到的CI蛋白按20%的比例代替约1/3鱼粉,长吻鮠的净增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肉骨粉蛋白质含量为45%~50%,铁、钙、磷等矿物质含量很高,吴新民等(1997)报道,用肉骨粉做饲料的动物性蛋白源饲养对虾,不仅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有效地促进了虾生长发育,而且明显降低了养虾成本。
血粉是家禽的清洁新鲜血液经干燥制成的,用血粉代替鱼粉养殖虹鳟,经12周饲养,发现虹鳟的特定生长率(2.23~2. 35g)和饲料转化率(1.04~1.09)与鱼粉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虹鳟对血粉组饲料中磷的表现消化率(45.2%)显著高于对照组(31.6%),可使饲料中的总磷量降低38%(任维美摘译,1997)。
水产动物饲料中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
水产动物饲料中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水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业之一,而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动物蛋白源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直以来,鱼粉一直被视为是饲料中的绝佳蛋白来源,但是鱼粉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来源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当前水产动物饲料中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进展。
一、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来源的重要性鱼粉一直以来都是水产动物饲料中的重要蛋白来源,随着渔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鱼粉的价格不断攀升,且供应量也逐渐减少。
对此,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来源成为了当前水产饲料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寻找替代品种或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改善水产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动物饲料的品质,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 禽畜动物副产品禽畜动物副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包括动物内脏、骨头、皮毛等,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适合作为饲料的蛋白来源。
禽畜动物副产品作为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来源,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替代品种。
2. 昆虫蛋白昆虫蛋白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氨基酸组成优越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
目前有关昆虫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成果表明,昆虫蛋白作为饲料的替代品种具有很大潜力,不仅可以满足水产动物对蛋白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因此备受青睐。
3. 植物蛋白植物蛋白是另一种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资源,且价格相对较为低廉。
植物蛋白中普遍存在着赖氨酸、蛋氨酸等关键氨基酸含量偏低的问题,因此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挑战。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针对植物蛋白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可利用性,预计未来植物蛋白将成为重要的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来源。
1. 生物技术改良生物技术改良是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来源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禽畜动物副产品、昆虫蛋白和植物蛋白等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酶解或蛋白质分离等技术处理,可以降低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蛋白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替代品种的营养价值和可利用性。
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源利用的研究进展
世界 饲料 蛋 白原 料产量 仍可 以保 证 利 用 以及通过 生 物技 术手段 提 高其 利用 率 已成 为动 体供应情 况来看 , 物 营养 学家们 关注 的热点 问题 之一 , 文就该 方 面的 饲料工业 增长 的需求 ,并处 于供 略大 于求 的局 面 , 本 但 研 究作 一概述 。 就各地 区而言 , 同地 区产需差异较 大。 不 在我 国 , 随着 1 饲 料 蛋 白源 开发 的 现 状 饲料工 业 的迅 猛发展 , 国产 蛋 白原料 , 其是 鱼 粉 其 尤 近二十年 , 界水 产养殖业 已成 为人类食 物供 给 和豆粕优 质蛋 白源早 己供 不应求 。 意味着我 国饲 料 世 这 行业 中发展最快 的行 业 。自 18 9 4年 以来 , 界水产 养 蛋 白原料 的供 应对 国外 的依赖性将逐 渐加强 。 世 开发 和
亟待解决 的重 大问题 。 于替代鱼粉 的蛋 白源 主要有 预示着 快速发 展水产 配合饲 料 , 用 开发 饲料蛋 白源是迫 两类 , 即动物蛋 白源和植物 蛋 白源。相 对 动物蛋 白而 切 的 、 要 的 。 必
言 , 物蛋 白源价 格低 廉且 来源 广泛 , 植 是替 代鱼 粉 的 蛋 白原料是 水产饲 料重要 的组成部分 , 品种 主 其 理想 蛋 白源 。近年来 , 有关水 产动物对 植物 蛋 白源 的 要 包括 : 鱼粉 、 豆粕 、 棉粕 、 菜粕 和花生 粕 。 目前 , 整 从
脂肪肝 、 肝损 伤 的潜 在风 险 , 并引起 免疫 力下降 ; 在实 际生 长 中要控制 淀粉 饲料 原料 在草 鱼 饲料 中的使 用 量 , 试验 的1 %使用量相 对较为 安全 。 本 5
参考 文献
[1 李 爱 杰 . 产 动 物 营 养 与 饲 料 学 【 . 京 : 国农 业 出版 社 ,9 6 1 水 M] 北 中 19 :
鱼粉替代——精选推荐
对此,上海海洋大学的陈乃松教授在近日举行的“广州信豚2010水产技术与企业管理高层论坛”上就提出,在高价鱼粉下水产饲料应该重点加强鱼粉替代品的研发,逐渐改变我国饲料生产对鱼粉的“刚性需求”。
这下您也许会疑问了:鱼粉是饲料中重要的蛋白来源,能随便减少它的使用量吗?如果可以减少的话,用些什么物质来替代它呢?这样会不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本文将根据陈教授的观点,为您揭晓答案。
鱼粉可以被替代吗?蛋白质是鱼类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水产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是畜禽的2~4倍,通常占配方的25%~50%,甚至更多。
陈教授介绍,鱼粉含有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海水鱼和虾蟹类尤其重要,另外,鱼粉中脂溶性维生素A、D和E,及B族维生素含量高,矿物质含量丰富和全面,是最好的水产饲料蛋白源,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鱼粉有助于促进水产动物摄食和生长。
鉴于鱼粉对水产动物生存和生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饲料中完全替代它是不可行的,不过,用其它蛋白原料替代少量鱼粉并非行不通。
研究表明:用低廉而丰富的动植物蛋白源及单细胞蛋白源代替部分鱼粉是可行的。
目前,我国水产动物蛋白饲料主要依赖于鱼粉,还没有摆脱“以鱼养鱼”的状态,以致饲料企业在遇到鱼粉涨价时便显得手足无措。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通过合成蛋白质替代鱼粉,大大降低了饲料生产过于依赖鱼粉的现状。
各种饲料中鱼粉被替代多少比较合适?陈教授提道,各种水产饲料因对鱼粉要求量不同,所以在鱼粉应该替代多少比较合适这个问题上,需要根据各种养殖品种进行研究试验。
如经研究表明,在白对虾饲料中替代1/3~1/2鱼粉是可行的,即鱼粉用量变化15%~20%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在肉食鱼类饲料中替代1/4~1/2是可行的;在杂食性鱼类饲料中替代1/2~2/3是可行的。
而据有关文献报道,虹鳟鱼饲料中用27%的肉骨粉代替约50%鱼粉,对其增重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影响,添加氨基酸后的肉骨粉还可以作为虹鳟饲料的惟一蛋白源。
不同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进展
不同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进展周 凡 邵庆均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鱼粉是水产饲料中不可缺少的优质蛋白源。
但随着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鱼粉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及厄尔尼诺等现象的影响,世界鱼粉的总产量正逐年下降,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找到能部分或完全替代鱼粉的蛋白源已成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文章综述国内外在水产养殖中用不同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水产饲料的科学配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水产动物对动物蛋白源的利用畜禽类加工副产品,如肉骨粉、鸡肉粉、羽毛粉及血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可部分替代鱼粉,在水产养殖上使用。
1.1 肉粉和肉骨粉肉粉粗蛋白含量较高,灰分和磷含量较低,肉骨粉则相反。
R obaina等(1997)用肉骨粉替代金头鲷饲料中鱼粉的试验表明,连续90d摄食含28%肉骨粉饲料与摄食含60%鱼粉对照饲料的鱼在体增质量、摄食量、蛋白质效率、蛋白质生产效价、肝指数和鱼体组成等收稿日期:2007-02-14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前者肝细胞部分极化甚至坏死。
Nengas等(1999)用高脂肉粉替代金头鲷饲料中42%鱼粉后,鱼生长显著增加,而用高蛋白肉粉替代75%鱼粉后,鱼生长、饲料效率、蛋白转化效率和表观净蛋白利用率都显著降低。
Bureau(2000)等用肉骨粉替代虹鳟饲料中24%鱼粉发现,虽然饲料效率有所下降,但在生长方面并没影响。
另外,用肉粉可替代澳洲银鲈饲料中52%鱼粉,肉骨粉可替代鱼免状黄姑鱼饲料中30%鱼粉。
1.2 鸡肉粉国内外也进行了一些鸡肉粉代替鱼粉的试验。
用鸡肉粉可成功替代平鲷饲料中25%鱼粉;金头鲷饲料中50%鱼粉;杂交鲈鱼饲料中36%鱼粉;鱼免状黄姑鱼饲料中30%鱼粉;大口黑鲈饲料中30%鱼粉;大菱鲆饲料中25%鱼粉。
Steffens等(1994)用鸡肉粉和羽毛粉的混合物成功替代虹鳟饲料中44%鱼粉;在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条件下,甚至可完全替代鱼粉。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类机体氧化胁迫的研究进展
合成 , 进而保障神经系统功能与 白细胞新陈代谢的
重要 物质 基础 。此外 , 氨酸 还 能够 直接 或 通 过 蛋 其 代谢产 物参 与机 体 抗 氧化 调 控 。L 等 _ 以眼 斑 i 1 拟 石首 鱼 的肌 肉和 晶体 氨基 酸混合 物 为基础 饲 料 的
承受 的氧化胁 迫加 剧 , 进而造成机体损伤 , 响鱼类 对植物 蛋 白源 的利用效率 。文章对 已开展 的研究结果 进行归 纳 、 析与 影 分 讨论 , 旨在为提高鱼类对植 物蛋 白源利用研究 开拓新 的思路 。 关键词 : 物蛋 白源 ; 植 鱼粉 ; 鱼类
中 图分 类 号 : 9 33 ¥6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07—17 (0 2 0 0 6 0 44 2 1 )4— 0 6— 3
氧化 胁迫 是指 机 体 受 到 内在 或 外 在 的刺 激后 , 体 内 的活 性 氧 ( O ) 活性 氮 ( N ) R S和 R S 剧增 , 内抗 体 氧化 系统 无法 及 时将其 还原 , 从而 导致 机体 内脂 质 、 蛋 白质 和核 酸等生 物 分 子 造成 损 伤 , 坏 细 胞 的新 破
的趋势 J i 。Ln等 报 道 , 豆 粕 、 籽 粕 、 粕 和 用 菜 棉
花 生粕 4种植 物蛋 白源分 别替 代部 分 鱼粉投 喂 罗非 鱼, 豆粕 替代 组 的 生 长 情 况 最 佳 , 同时 该 组 肝 脏 中 S D活性 同样 显 著 高 于 其 它各 组 。这 一 方 面是 由 O
究 中, 多采 用生 长性 能 、 料利 用与机 体 营养成 分组 饲
成作 为评 价指标 , 针 对 水 生 动 物机 体 的免 疫评 价 而
大豆蛋白替代鱼粉在水产中的研究概述
大豆蛋白替代鱼粉在水产中的研究概述作者:毛盼胡毅李金龙等来源:《湖南饲料》 2013年第3期毛盼胡毅* 李金龙罗方兴(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 410128)摘要:近年来,渔业资源日益紧缺,鱼粉价格不断上涨,寻找新的优质廉价蛋白源替代鱼粉成为当务之急。
大豆蛋白因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平衡、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等特点成为替代鱼粉的最佳选择。
本文就水产饲料中大豆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做简要概述。
关键词:鱼粉;替代;大豆蛋白;水产饲料蛋白质是维持鱼类生长和生命的主要功能物质。
鱼粉因蛋白含量高(通常高于60%)、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ANFs)少、必需氨基酸(EAA)组成平衡,被认为是水产饲料不可缺少的优质蛋白源。
然而近几年,受到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及厄尔尼诺现象等不良气候的影响,野生鱼粉资源日益减少,加上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鱼粉的需求量急速上升,世界鱼粉的供应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殖需求。
因此,用来源广泛的植物蛋白源部分或者全部替代水产饲料中的鱼粉作为蛋白源的研究,已成为有关学者关注的热点。
其中,大豆蛋白因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平衡、廉价且供应量充足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1 大豆蛋白的特点及种类大豆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为36%~40%,除含糖量较低外,其它人体必需营养素均高于一般谷类,大豆蛋白还富含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是理想中的优质植物性蛋白源。
虽然大豆蛋白是最常用的鱼粉替代物,但是大豆蛋白中还存在多种对水产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因子,影响了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利用。
1.1 传统大豆蛋白种类及特点大豆蛋白种类丰富, 20世纪60年代初, 发达国家对大豆蛋白作了深入研发, 大豆蛋白粉、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组织蛋白等相继问世。
大豆蛋白粉(Soy Protein Flour, SPF)是大豆经加压榨或溶剂提取脱脂后得到的蛋白质含量为50%~65%的粉状大豆制品。
大菱鲆饲料中鱼粉替代蛋白源的研究进展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属肉食性海水鱼类,对饲料蛋白质需求较高,近年来其养殖在我国已形成了较好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鱼粉一直以来是大菱鲆饲料中主要的优质蛋白源,但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衰减,全球水产饲料中对鱼粉的需求量却持续增加,供需的不平衡导致了鱼粉价格不断上涨,大菱鲆养殖成本也随之增加。
因此,从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当务之急是开发并利用能部分或完全替研究进展■刘敏孙广文张海涛*王卓铎(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华南水产与畜禽饲料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524000)作者简介:刘敏,硕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通讯作者:张海涛,硕士。
收稿日期:2021-03-06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专项资金项目[2019A04010];湛江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项目[2020A0612];饲料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20KJ115];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摘要: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水鱼类,目前以北方的海水工厂化养殖为主,且多投喂高蛋白商品饲料。
鱼粉是大菱鲆商业饲料的主要蛋白源,但近年来渔业资源紧缺导致鱼粉供需矛盾加剧,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是解决该矛盾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文章主要就多种动植物蛋白源以及单细胞蛋白源单一或混合替代饲料中鱼粉对大菱鲆生长、体成分、饲料利用、生理生化指标、肠道健康、养殖水环境指标等的影响以及适宜替代水平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菱鲆高效低成本环保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有效参考,从而推动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菱鲆;配合饲料;鱼粉;蛋白源;替代doi:10.13302/ki.fi.2021.10.004中图分类号:S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1X (2021)10-0023-08Research Progress on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Different Protein Sources in Turbot Feed LIU Min SUN Guangwen ZHANG Haitao *WANG Zhuoduo(Guangdong Evergreen Feed Industry Co .,Ltd .,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Livestock and Poultry Feed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uth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00,China )Abstract :The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L.is a marine fish species with important economic value,and it is mainly cultured in north China and fed with high-protein commercial feed in factory at present.Fish meal is the main protein resource of turbot commercial feed.However,in recent years,the shortage of fishery resources has aggravat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fish meal.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is to develop and utilize other protein resources to re⁃place fish meal.The effects of dietary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body composi⁃tion,feed utilization,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intestinal health and indicators of aquaculture water environment of turbot with other protein resources single or mixed,such as a variety of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resources and single cell protein resources,as well as the consensual level of replacement were summarized.It could be hoped that this review could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t,low cost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formula feed,and thus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urbot aquaculture industry.Key words :turbot;formula feed;fish meal;protein source;replacement23代鱼粉的蛋白源。
豆粕替代鱼粉在鱼类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1 粕替 代 鱼粉 对鱼 类 生长 的影 响 豆
23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 豆 粕替 代 鱼 粉 对鱼 类肠 道 微 生态 系 统 的影 响 国外 研究 较 多 。
被称为 “ 白之王”。但是 ,目前鱼粉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存在 影 响其 形 态 。 蛋 着 一些 问 题 ,主要 表 现在 以下 几 个方 面 , ( ) 境 等 因素导 致 鱼 22 对 肠 道及 肝胰 脏 组 织 学 方 面 的 影 响 1 环 .
国 内外 在 这 方 面 的研 究 比较 多 ,肠 道 组 织 学 研 究 的开 始 标 粉 供 应 不 稳定 ; ( )鱼 粉 价 格 上涨 ,水 产 饲料 成 本 提 高 ; ( 2 3) 过 多使 用 鱼粉 增加 养 殖环 境 负担 ; ( 4)以 “ 渔养 鱼 ”终 究不 是 长 志 着 豆 粕 替 代 鱼 粉 的研 究 又深 入 了 一 步 。 豆 粕 替 代 鱼 粉 比例 升 久 之计 。这些 问题 严 重 制 约着 水 产养 殖 业 的 进一 步 发 展 。所 以 , 高 时 , 鱼 类 肠 道 的 影 响越 明 显 , 要 表 现 为: 坏 肠 道 完 整性 , 对 主 破 微 观 结 构 发 生 变 化 ,肠 道 皱 襞 高 度 显 著 降 低 ,进 而 会 引起 鱼类 寻找 植 物 蛋 白源 替 代鱼 粉 成 了 当务 之 急 。在 众 多 的植 物 蛋 白 中 , _ 。大 豆 凝 集 素 和大 豆抗 原蛋 大 豆 蛋 白 的粗 蛋 白和必 需 氨基 酸 含 量 与组 成 较 为完 善 ,为所 有植 肠 道 出 现 类 似 肠 炎 的形 态 变 化 ”_】 株 性 蛋 白 源之 冠 。大 豆 蛋 白价 格 合 理 ,供 应 稳定 ,而且 鱼 类 对其 白 是 大 豆 蛋 白源 引发 鱼类 肠 道 病 理 变 化 的主 要 诱 因 。有 的学 者 r dl H ln s e a 磷 的 利用 率 较 高 。在 鱼类 养 殖 中 ,豆 粕 替代 鱼 粉 的 研究 概 括 起来 认 为 豆 粕 对 肠 道 无 显 著 影 响 ,G i a — el d等 研 究 大 西 洋 比 目鱼 时 ,不 添 加 和 添 加 l % 、3 % 豆 粕 肠 道 形 态 学 上 未发 8 6 分 为 体 内 和体 外两 方 面 。 多数 研 究都 集 中在体 内 ,包括 探 索 适 宜 替 代 水平 ,分 析 豆粕 对 鱼 类 生长 、健康 、 肉质等 方 面 的 影 响 ,不 现 明 显 不 同 。 投 喂 斑 点 叉 尾 鲴 4 0 /g未 曾 热 处 理 过 豆 粕 饲 料 5 gk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黄可;杨雨虹;王玉裕;陆阳【摘要】本文从鱼类的蛋白质需求、植物蛋白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植物蛋白源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0(000)019【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植物蛋白源;鱼粉;配合饲料【作者】黄可;杨雨虹;王玉裕;陆阳【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4蛋白质是鱼类饲料中最重要的营养组分。
相对于畜禽而言,鱼类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需求较高,鱼用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一般30%以上,有的高达55%以上。
鱼类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因种类、食性、年龄和发育阶段、水温、水质、饲料蛋白源和日投饲量等因素而异(林鼎,1994)。
鱼粉以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平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等优点,成为鱼类配合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源。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鱼粉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同时受自然渔业资源衰减和过渡捕捞限制,目前鱼粉资源供应出现严重不足,成为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寻找部分或全部替代鱼粉的蛋白源成为鱼类饲料营养与饲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植物蛋白源以其价格低廉且供应稳定,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程成荣和刘永坚,2004;Luo 等,2004;符广才,2004;Robinson和 Lim,1994)。
1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养殖鱼类的影响1.1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养殖鱼类生长的影响植物蛋白源对水生动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有3种方式。
一是随着饲料中植物蛋白源比例的提高,水生动物的生长直线下降。
这在虹鳟、斑点叉尾、鲂和美洲龙虾的研究中曾有过报道(Floreto等,2000;Xie 和 Jokumsen,1997;Sheng 和 He,1994;Mohsen 和 Lovell,1990);二是当植物蛋白添加量在一定范围内时,水生动物的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等均未出现显著变化,但当添加量超过该范围时,水生动物的生长急剧下降(Reigh和 Ellis,1992);三是当饲料中动植物蛋白达到一定比例时,水生动物的生长及饲料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艾庆辉和谢小军,2002a、b;陈乃松等,1998),这主要是因为添加一定量的植物蛋白源后,改善了饲料的氨基酸平衡,使之更能满足水生动物的需求量。
介绍五种可替代鱼粉的植物蛋白原
介绍五种可替代鱼粉的植物蛋白原
岳继海
【期刊名称】《农友致富月刊》
【年(卷),期】2001(000)005
【摘要】水产养殖中,饲料约占生产总成本的40%-60%,而饲料中鱼粉的成本占到三成以上。
美国大豆协会近几年在中国的试验结果表明:对大多数常规养殖鱼类品种而言,用植物性原料替代鱼粉,可以达到同样的养殖效果。
【总页数】1页(P24)
【作者】岳继海
【作者单位】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7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
【相关文献】
1.介绍五种可替代鱼粉的植物蛋白原料 [J], 岳继海
2.可替代鱼粉的“酶化鱼粉” [J],
3.植物性成分可替代鱼粉用于球墨鱼幼鱼饲料 [J],
4.虾屑可替代鱼粉作为肉鸡饲料蛋白质来源 [J], 俞燕
5.酶化鱼粉可替代进口鱼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进展1 鱼粉1.1 鱼粉的特点由于鱼粉具有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以及能够被养殖动物很好的消化吸收等特点,一直以来是水产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
鱼粉在饲料中的营养作用主要是提高氨基酸平衡性和利用效率,与其它蛋白原料相比,有比较显著的优势。
但鱼粉的作用不仅在于其蛋白、氨基酸的作用优势, 还在“未知生长因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方面具有营养作用优势。
1.2 无鱼粉或低鱼粉饲料技术对策在所有的饲料原料中,鱼粉在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方面的效果是最为明显的。
在配合饲料中,是否使用鱼粉及使用量不同所获得的养殖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即饲料中鱼粉的使用量与养殖鱼产品的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鱼粉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对配合饲料的质量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如在草鱼、武昌鱼饲料中基本不用鱼粉,但是使用1% ~2%的鱼粉后,鱼生长速度可以提高10%以上,同时鱼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得到改善。
因此,在不使用鱼粉或低鱼粉饲料中考虑的技术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2.1 配合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性和有效性蛋白质的营养实际上是通过氨基酸的营养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在无鱼粉或低鱼粉饲料中优先考虑的技术处理是氨基酸的平衡性。
由于鱼类对单体氨基酸的利用效果很差, 在部分种类鱼中使用单体赖氨酸、蛋氨酸是没有效果的。
对于饲料氨基酸的平衡就只能依赖于饲料原料中氨基酸的互补作用来实现, 在设计无鱼粉或低鱼粉饲料配方时可以选择肉粉、肉骨粉、豆粕、菜粕、棉粕等通过比例调整来实现必需氨基酸的平衡。
氨基酸平衡效果的评判可以采用必需氨基酸模式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定,即以养殖对象鱼肌肉必需氨基酸模式作为标准模式, 将配方中必需氨基酸模式与此进行比较, 计算两组模式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越大, 表明配方中必需氨基酸的平衡效果越好。
但要考虑氨基酸的利用率问题, 即必需氨基酸的有效性问题。
有些原料虽然蛋白含量很高, 但消化利用率很低, 如羽毛粉、皮革粉蛋白含量可以达到80% 以上, 但消化率只有30%左右, 无论是单独使用或是加人鱼粉(掺假鱼粉)中, 均会使配方中必需氨基酸的有效性显著降低。
因此,在计算必需氨基酸平衡效果时, 尽可能选择消化率高的饲料原料组成配方来进行必需氨基酸的平衡。
1.2.2 增加油脂的使用量, 实现对蛋白质的节约效果鱼类对于碳水化合物利用效果没有陆生动物显著, 主要利用氨基酸和脂肪作为能量来源; 鱼类与其它动物一样, 对于能量的满足始终是第一位的。
在鱼粉使用量很低或没有使用鱼粉时, 必须增加油脂的使用量, 以满足鱼类对能量的需要, 以此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
可以选择的油脂包括猪油、牛油、动植物混合油、豆油、菜油等。
有资料表明, 使用大豆、油菜籽、新鲜米糠提供的油脂较纯油脂具有更好的养殖效果, 因此, 有条件(油菜籽的粉碎、米糠新鲜度的保持等)的企业可以选择这些油脂油料作为饲料油脂的来源, 效果会更好。
由于硬颗粒饲料中油脂达到7%以上时,颗粒的粉化率会显著增加, 因此, 饲料中的油脂水平应该控制在7%以下。
在要求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用油脂, 如控制在6%~7%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养殖效果。
当然,饲料油脂水平提高后, 为了保障饲料油脂被充分利用, 减少氧化油脂对鱼体的伤害, 应该使用一些添加剂才能有效保证养殖效果和鱼体健康。
1.2.3 提高维生素的使用量鱼粉中含有“未知生长因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 在饲喂无鱼粉或低鱼粉饲料的情况下要保障鱼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可以在这类饲料中增加维生素的使用量。
通过几年的养殖试验发现, 其在保护鱼体健康、保护鱼体粘液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原有水平上再增加20%~30%的维生素使用量, 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 动植物蛋白源2.1 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背景水产饲料中鱼粉的添加量远远高于畜禽的用量, 在一些海水养殖品种如对虾及海水鱼类的饲料中, 鱼粉的添加量一般均高于30%。
据报道, 全球渔获量的35%被用来作为生产鱼粉(Tacon andDominy, 1999)。
一方面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上升, 而导致全球鱼粉的供应量下降(Starkey,1994);另一方面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 对鱼粉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导致鱼粉的价格迅速飚升(Tacon,1998)。
有鉴于此, 找到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鱼粉的蛋白源成为养殖业者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2.2 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畜禽类加工副产品如肉骨粉、鸡肉粉以及血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 可以部分替代鱼粉。
Millamena在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实验中用肉粉和血粉(4:1)按0 ~100%比例替代鱼粉, 结果表明这种复合物替代80%的鱼粉对石斑鱼的生长、成活以及饲料转化率均未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者认为在黄尾鲫( Seriola lalandi )(Shimeno et al., 1993)、虹鳟(Watanabeet al;,1993)和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Davis et al;,1989)等鱼类的商业饲料中, 肉粉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30%~70%。
更高的替代比例会降低鱼类的生长,这是由于肉粉等畜禽类加工副产品的必需氨基酸诸如蛋氨酸、赖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不足; 同时这些动物蛋白源中脂肪的饱和度较高, 从而影响了鱼类的适口性。
肉粉等动物副产品中高含量的灰分降低了鱼类对一些营养素的利用, 从而导致鱼类的生长下降。
2.3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2.3.1 豆饼(粕)类豆(饼)粕类具有消化吸收率高、氨基酸组成较好、价格合理和资源量丰富等特点, 一直以来是水产饲料利用最多的植物蛋白源之一。
同鱼粉等动物蛋白源相比, 豆粕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 适口性较差, 存在抗营养因子等而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如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因子、热稳定并具有免疫活性的球状蛋白如大豆球蛋白等往往导致大西洋鲑和虹鳟生长下降,肠粘膜发生病理变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 由超敏和炎症反应引起的肠粘膜病变而导致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上升(Van etal;,1991; Burrells et al;, 1999)2.3.2 棉籽饼(粕)类棉籽饼(粕)类蛋白质含量高, 氨基酸较为平衡, 可以作为水产饲料中的蛋白源。
饲料中棉籽粕的适宜添加量主要和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和赖氨酸的含量有关, 这是由于游离棉酚同赖氨酸结合而导致赖氨酸的活性降低。
铁可以在动物小肠中同棉酚作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从而阻止棉酚被吸收进入血液。
有鉴于此, 在添加棉籽粕的饲料中补充高浓度的铁是有必要的(Wedegaertner,1981)。
2.3.3 菜籽粕(饼)类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大菱鲆(Burel etal, 2000)、虹鳟(Gomes etal;, 1993; Teskeredzic et al;, 1995)、大西洋鲑(Higgs et al;, 1982)和斑点叉尾鮰(Webster et al;, 1997)等鱼类饲料中菜籽粕可以部分替代鱼粉, 然而菜籽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如芥子油苷等限制了其在水产动物中的添加量, 一般认为菜籽粕在鱼类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0%~30%。
由于菜籽粕中存在的致甲状腺肿素原(progoitrine)、白芥子酸(sinapine)或鞣酸(tannins)等影响了饲料的适口性,从而导致大菱鲆和虹鳟饲料摄人量的降低而引起生长下降(Burel etal, 2000;Gomes etal;, 1993)。
菜籽粕中的芥子油苷代谢物如异硫氰酸酯、硫氰酸盐阴离子等对鱼类具有致甲状腺肿的作用。
在甲状腺代谢中,硫氰酸盐阴离子和碘竞争底物, 从而导致碘的缺乏, 但是通过在饲料中补充碘可以减少这种作用, 饲料中补充碘或来源于海水环境中的碘对虹鳟利用未经热处理菜籽粕的能力高于利用热处理的菜籽粕(Gomes etal;, 1993)。
2.3.4 玉米蛋白粉和小麦蛋白粉玉米蛋白粉和小麦蛋白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蛋氨酸高、纤维含量较低、不含抗营养冈子等特点, 是较好的植物蛋白源。
2.3.5 土豆蛋白土豆蛋白是生产土豆淀粉的副产物,具有蛋白质含量高(75%~85%) ,氨基酸较为平衡等特点,有较大的蛋白利用潜力(oyano etal;, 1992)。
解绶启和Jokumsen认为影响土豆蛋白利用率的主要原因是:(1)适口性差, 因而降低了养殖动物的摄食率和饲料效率; (2)土豆碱和其它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的存在, 降低了土豆蛋白的生物利用率; (3)必需氨基酸不平衡。
2.3.6 单细胞蛋白由于蛋白质含量高, B族维生素和色素以及多糖如葡聚糖等含量丰富, 包括细菌、微藻和酵母在内的单细胞蛋白可以作为部分替代鱼粉的蛋白源使用(Sandersonand Jolly,1994; Tacon,1994)。
同鱼粉相比,单细胞蛋白往往是一种或多种氨基酸含量不足, 或者是氨基酸不平衡(Oliva andGonncalves,2001)。
而酵母是水产饲料中用的最多的单细胞蛋白。
一些研究表明, 酵母特别是啤酒酵母多糖和核酸含量丰富而具有免疫增强剂的作用(KiesslingandAskbrandt,1993)。
在以酵母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补充某种必需氨基酸能够促进鱼类的生长(Andersonet al;, 1995)。
在实际生产中,酵母的适宜添加量为15%~30%,相当于可以替代25% ~50%的鱼粉。
酵母蛋白中含硫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一些研究者在饲料中补充蛋氨酸能够显著改善鱼类的生长(Metaillerand Huelvan,1993; Schulz and Oslage,1976; Tuse,1984)。
Rurnsey 等认为鱼类利用高含量酵母能力较差的原因是由于完整的酵母细胞无法使胞内的营养成分释放出来而被鱼类利用。
3 展望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在保证养殖动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 以廉价的动植物蛋白源替代昂贵的鱼粉可以节约饲料成本,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其二,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限制鱼粉的产量, 确保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护海洋生物的生态多样性。
有关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文献较多,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淡水养殖品种的饲料中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比例要高于海水养殖品种。
同时动植物蛋白源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如动物副产品加工产物氨基酸不平衡, 植物蛋白源中普遍存在的抗营养因子等, 限制了其在水产饲料中的添加量。
今后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通过发酵和酶工程等技术对动植物蛋白源进行加工处理, 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必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