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液压系统初步设计是在某些估计参数情况下进行的,当各回路形式、液压元件及联接管路等完全确定后,针对实际情况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各项性能分析。对一般液压传动系统来说,主要是进一步确切地计算液压回路各段压力损失、容积损失及系统效率,压力冲击和发热温升等。根据分析计算发现问题,对某些不合理的设计要进行重新调整,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
5.1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包括管路的沿程损失△p1,管路的局部压力损失△p2和阀类元件的局部损失△p3,总的压力损失为
△p=△p1+△p2+△p3(32)
(33)
(34)
式中 l——管道的长度(m);
d——管道内径(m);
υ——液流平均速度(m/s);
ρ——液压油密度(kg/m3);
λ——沿程阻力系数;
ζ——局部阻力系数。
λ、ζ的具体值可参考第2章有关内容。
式中 Q n——阀的额定流量(m3/s);
Q——通过阀的实际流量(m3/s);
△p n——阀的额定压力损失(Pa)(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到)。
对于泵到执行元件间的压力损失,如果计算出的△p比选泵时估计的管路损失大得多时,应该重新调整泵及其他有关元件的规格尺寸等参数。
系统的调整压力
p T≥p1+△p(36)式中 p T——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或支路的调整压力。
5.2 液压系统的发热温升计算
5.2.1 计算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
液压系统工作时,除执行元件驱动外载荷输出有效功率外,其余功率损失全部转化为热量,使油温升高。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液压泵的功率损失
式中 T t——工作循环周期(s);
z——投入工作液压泵的台数;
P ri——液压泵的输入功率(W);
ηPi——各台液压泵的总效率;
t i——第i台泵工作时间(s)。
(2)液压执行元件的功率损失
式中 M——液压执行元件的数量;
P rj——液压执行元件的输入功率(W);
ηj——液压执行元件的效率;
t j——第j个执行元件工作时间(s)。
(3)溢流阀的功率损失
(39)式中 p y——溢流阀的调整压力(Pa);
Q y——经溢流阀流回油箱的流量(m3/s)。
(4)油液流经阀或管路的功率损失
P h4=△pQ(40)式中△p——通过阀或管路的压力损失(Pa);
Q——通过阀或管路的流量(m3/s)。
由以上各种损失构成了整个系统的功率损失,即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
P hr=P h1+ P h2+ P h3+P h4(41)
式(41)适用于回路比较简单的液压系统,对于复杂系统,由于功率损失的环节太多,一一计算较麻烦,通常用下式计算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
P hr=P r-P c(42)式中P r是液压系统的总输入功率,P C是输出的有效功率。
其中 T t——工作周期(s);
z、n、m——分别为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的数量;
p i、Q i、ηPi——第i台泵的实际输出压力、流量、效率;
t i——第i台泵工作时间(s);
T Wj、ωj、t j——液压马达的外载转矩、转速、工作时间(N·m、rad/s、s);
F Wi、si——液压缸外载荷及驱动此载荷的行程(N·m)。
5.2.2 计算液压系统的散热功率
液压系统的散热渠道主要是油箱表面,但如果系统外接管路较长,而且用式(41)计算发热功率时,也应考虑管路表面散热。
P hc=(K1A1+K2A2)△T(45)
式中 K1——油箱散热系数,见表12;
K2——管路散热系数,见表13;
A1、A2——分别为油箱、管道的散热面积(m2);
△T——油温与环境温度之差(℃)。
表12 油箱散热系数K1(W/(m2·℃))
冷却条件K1
通风条件很差8~9
通风条件良好15~17
用风扇冷却23
循环水强制冷却110~170
表13 管道散热系数K2(W/(m2·℃))
风速/m·s-1
管道外径/m
0.01 0.05 0.1
0 8 6 5
1 25 14 10
5 69 40 23
若系统达到热平衡,则P hr=P hc,油温不再升高,此时,最大温差
环境温度为T0,则油温T=T0+△T。如果计算出的油温超过该液压设备允许的最高油温(各种机械允许油温见表14),就要设法增大散热面积,如果油箱的散热面积不能加大,或加大一些也无济于事时,需要装设冷却器。冷却器的散热面积
表14 各种机械允许油温(℃)
液压设备类型正常工作温度最高允许温度数控机床30~50 55~70
一般机床30~55 55~70
机车车辆40~60 70~80
船舶30~60 80~90 冶金机械、液压机40~70 60~90
工程机械、矿山机械50~80 70~90
式中 K——冷却器的散热系数,见本篇第8章液压辅助元件有关散热器的散热系数;
△t m——平均温升(℃),
T1、T2——液压油入口和出口温度;
t1、t2——冷却水或风的入口和出口温度。
5.2.3 根据散热要求计算油箱容量
式(46)是在初步确定油箱容积的情况下,验算其散热面积是否满足要求。当系统的发热量求出之后,可根据散热的要求确定油箱的容量。
由式(46)可得油箱的散热面积为
如不考虑管路的散热,式(48)可简化为
油箱主要设计参数如图3所示。一般油面的高度为油箱高h的0.8倍,与油直接接触的表面算全散热面,与油不直接接触的表面算半散热面,图示油箱的有效容积和散热面积分别为
图3 油箱结构尺寸
V=0.8αbh(50)
A1=1.6h(α+b)+1.5αb(51)
若A1求出,再根据结构要求确定α、b、h的比例关系,即可确定油箱的主要结构尺寸。
如按散热要求求出的油箱容积过大,远超出用油量的需要,且又受空间尺寸的限制,则应适当缩小油箱尺寸,增设其他散热措施。
5.3 计算液压系统冲击压力
压力冲击是由于管道液流速度急剧改变而形成的。例如液压执行元件在高速运动中突然停止,换向阀的迅速开启和关闭,都会产生高于静态值的冲击压力。它不仅伴随产生振动和噪声,而且会因过高的冲击压力而使管路、液压元件遭到破坏。对系统影响较大的压力冲击常为以下两种形式:
1)当迅速打开或关闭液流通路时,在系统中产生的冲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