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孤立性纤维瘤MRI表现

合集下载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表现【5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表现【5页】

鉴别诊断: 1、SFTP主要与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恶性 间皮瘤病程短 ,临床症状重 ,常表现为多发 胸膜结节或弥漫增厚 ,极少为单发局限性病 变 ,常合并同侧大量胸腔积液。 2、血管周细胞瘤,动脉期明显强化,多囊 变,但不呈地图样强化。 3、SFTP还需与胸壁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神 经源性肿瘤多囊变坏死,可有钙化, 分富细 胞A区、疏细胞B区,后者含有丰富的细胞内 及细胞外基质,强化不均匀,但动脉期粗大 迂曲肿瘤血管影少见。
Hale Waihona Puke 组织学表现为: 可见肿瘤细胞疏密相间分布 , 疏松区瘤细胞稀少伴胶原纤维化及黏液样 变性,肿瘤组织内血管较丰富,有的呈狭 长鹿角样分支,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的结构, 有的为扩张厚壁玻变的血管。
CT影像表现: ①肿块多为孤立的、类圆形或椭圆形、浅分 叶软组织肿块,境界光整。 ②多具有明显的假包膜,文献报道包膜出现 率约为50%。 ③ 肿块一般体积较大 ,文献报道肿瘤的中位 最大径为 6~8 cm ,80 %胸膜 SF T 为良性 病变 ,慢性临床病程 ,早期发现较少。 ④肿瘤平扫密度均匀或其内可见不规则形低 密度区,但少见钙化。增强扫描呈中度至高 度不均匀“地图样”强化,延迟扫描呈渐进 性强化模式,部分病灶内可见条形迂曲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solitary fibrous t umor s ,SF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间叶源 性肿瘤 ,起源于 CD34 阳性的树突状间叶 细胞 ,具有向纤维母细胞、 肌纤维母细胞 分化的特征。可发生于全身多种组织,以 胸膜最常见 ,发病率约 2.8/100000 ,生物 学特征为良性或交界性,恶性罕见。多发 生于20-70岁成人,无性别差异。
走形的强化血管影 。平扫病灶内低密度区可 能与黏液样变性、囊变坏死有关 。此肿瘤为 富血供肿瘤,强化程度一般较明显。“地图样” 强化的原因可能与肿瘤内部囊变坏死灶有关, 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密集区与血管外皮瘤样区域 强化明显,而细胞稀疏区与胶原纤维束玻璃样 变区域强化相对较弱 ,二者混杂存在导致的。 持续性强化的方式可能与黏液样变及细胞疏松 排列造成细胞外间隙扩大 对比剂在细胞外间 隙内进行性聚积,但廓清缓慢有关 。 ⑤恶性的直接证据为肿瘤对周边结构的侵犯及 远处的转移及胸腔积液等。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单位:650118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王关顺、高得培、董兴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刘云霞)作者简介:王关顺(1971-),男,云南会泽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影像的诊断工作。

通讯作者:刘云霞,E-mail:liuyxia2010@163.com·骨骼肌肉影像学·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王关顺,刘云霞,高得培,董兴祥【摘要】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SFT的CT和MRI表现,21例均行CT扫描,其中8例行MRI扫描。

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及强化方式。

结果:SFT最大径线3.0~22.6cm(平均9.8cm)。

CT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CT平扫肿块呈等密度19例,呈高密度2例,增强动脉期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延迟期明显强化,所有病例增强后均强化不均,16例病灶内见斑片状出血坏死区,3例病灶内有钙化,2例可见病灶周围水肿表现,2例侵犯邻近骨质。

MRI上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中等、高信号或不均匀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结论:CT能够很好地显示SFT病灶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MRI的信号变化能够反映病灶组织学成分的不同,CT和MRI对于SFT病灶的早期发现、诊断与鉴别、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445.2;R445.3;R73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313(2013)04-0455-04CT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solitary fibrous tumor WANG Guan-shun,LIU Yun-xia,GAO De-pei,et al.Department ofRadiology,Yunnan Tumor Hospital,Kunming 650118,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T and MRI features of 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Methods:21cases ofSFT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ll 21patients underwent CT,and 8patients under-went MRI scanning.The location,size,shape,density,signal intensity and enhancement pattern of tumor were studied.Results:The largest dimension of SFT ranged from 3cm to 22.6cm(mean 9.8cm),showing oval,round or irregular inshape,with ill-or well-defined margin soft tissue mass,iso-attenuated(19cases)and hyper-attenuated(2cases)on unen-hanced CT.After contrast administration,tumor showed mild-moderate enhancement in the arterial phase,marked enhance-ment in the parenchymal phase and delayed phase.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could be seen in all patients,with patchy,hemorrhagic and necrotic foci in 16cases,calcification in 3cases,peri-lesional edema in 2cases and bone destruction in 2ca-ses.Huge soft tissue mass could be revealed on MRI,showing hypo-or iso-intensity on T1WI and intermediate to hyper-in-tensity or heterogeneous intensity on T2WI,hyper-intensity on DWI and marked enhancement of solid components after con-trast.Conclusion:The mass lesion of SF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rrounding tissue could be clearly displayed on CT.Dif-ferent histological components of the tumor could be revealed by the signal intensities on MRI.CT and MRI are valuable inearly detection,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FTs,as well as estim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and adja-cent structures.【Key words】 Solitary fibrous tumor;Me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1931年由Kemperer和Robin首次报道,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1]。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诊断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诊断
MR在SF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MR T1WI多呈等 低或等信号,T2WI信号变化多样,分别表现为高 信号、略高信号和低信号区。T2WI高信号反映肿 瘤黏液样变区,略高信号反映肿瘤细胞密集区。 低信号区反映致密胶原纤维。由于肿瘤以细胞密 集区为主,因此,绝大多数SFT或SFT大部分区域 表现为略高信号,同一种肿瘤可存在两种以上信 号形式。文献认为,T2WI等或略高信号中存在片 状或结节状低信号是大多数SFT典型MR表现。 T2WI呈略高信号和低信号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 值,有利于缩小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范围,因为绝 大多数恶性肿瘤T2WI为高信号。
b.Cell block H&E stain from the fine needle aspirate specimen showed bland appearing spindle cells (40x).
c. Vimenti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of the cell block specimen with tumor cells that have strong positivity (40x).
肌肉淋巴瘤:来源于单一细胞的肌肉淋巴瘤,细胞排列密 集,MR T2WI一般呈略高或等信号,肿瘤内可见血管流 空,因此,与SFT容易混淆。但肌肉淋巴瘤境界多不清楚。 边缘常见“羽毛征”。淋巴瘤内血管为包绕的体内正常血 管,而非真正的肿瘤血管,故血管形态多正常。
精品课件
总之,SFT肿瘤密实,境界清楚,瘤内可见 两种不同密度的软组织成分,T2WI多表现 为略高信号信号中夹杂片状低信号区,密 度或信号相对均匀,动态增强多呈中等程 度强化。
精品课件
男 21岁 主诉:自己扪及上腹包块一周余 现病史:活动后气短,无发热、消瘦,睡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程增辉;戴飞;栾丽娟;王佩芬;武刚【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CT和MR表现特征,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ISF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位置、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及程度、邻近颅骨改变).结果:ISFT最常见症状是头痛头晕(3/4),4个病灶皆起源于硬脑膜,其中幕上2个,幕下1个,跨天幕生长1个,分叶状3个,类圆形1个,最大径3~8.5cm,平均5.6cm,CT平扫呈不均匀稍高及高密度,无明显钙化;MR TlWI等稍高信号,T2WI混杂等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4),1例出现典型“阴阳征”,2例出现“脑膜尾征”,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2例.结论:当颅内脑外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尤其出现典型“阴阳征”及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时应考虑到ISFT的可能性.【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5(021)003【总页数】4页(P215-218)【关键词】脑;孤立性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作者】程增辉;戴飞;栾丽娟;王佩芬;武刚【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早在1931年由Klemperer和Rabin描述为脏层胸膜来源的一种原发性梭形细胞肿瘤[1]。

此后,随着认识不断提高,胸腔外其他组织器官SFT相继被发现描述,但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SFT非常罕见,自1996年首次报道至今,文献统计约220多例,大部分为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ISFT)[2]。

《2024年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范文

《2024年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范文

《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篇一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一、引言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和血管外皮细胞瘤(Extravascular Cell Tumor, EVCT)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类型。

这两类肿瘤的病理分级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MRI(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在肿瘤诊断和分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MRI纹理分析在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经病理证实为Ⅱ级和Ⅲ级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患者。

2. MRI扫描及参数使用1.5T或3.0T的MRI设备,获取所有患者的颅内平扫序列和对比序列。

3. 纹理分析方法对MRI图像进行纹理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如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等。

三、MRI纹理分析在肿瘤鉴别中的应用1. 特征参数的提取与比较通过MRI纹理分析,我们提取了多种特征参数,如肿瘤的形态、大小、边界清晰度、内部结构等。

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在MRI图像上具有不同的纹理特征,这些特征在统计上具有显著差异。

2. 鉴别准确率的评估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MRI纹理分析在鉴别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讨论MRI纹理分析能够提供丰富的肿瘤信息,包括形态、大小、边界清晰度、内部结构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区分不同病理级别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

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我们发现MRI纹理分析在鉴别Ⅱ级和Ⅲ级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MRI纹理分析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例如,对于部分边界模糊或异质性较高的肿瘤,其鉴别难度较大。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特征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特征

C H E N Y u a n , C H E N G J i n g l i a n g , B A I J i e , X U E K a n g k a n g, B E I T i a n x i a , Z H A N G C h u n  ̄ a n
D e p a r t me n t o f MR I , t h e F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5 2
c a s e s o f I - S FT c o n f i r me d b y s u r g e r y a n d p a t h o l o g y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Al l p a t i e n t s un de r we n t c o n v e n t i o na l a nd
例 呈 混 杂信 号 , 2例 呈 等 信 号 , 1例 呈 稍 高 信 号 , 其 中 7例 可 见 短 T 2信 号 , 6例 合 并 囊 变 ; 3例 可 见 迂 曲 流 空 血 管 影 。
增强扫描 1 2例均 明 显 强 化 , 8例 呈 不 均 匀 强 化 ; 短r I ’ 2信 号 区可 见 强 化 ; 5例 可 见 脑 膜 尾 征 。 D WI 上 7例 呈 等 信 号 ,
常脑 白质的 A D C值 。结 果 : 肿 瘤 发 生 在 幕 上 7例 ( 其 中侧 脑 室 内 1 例) , 幕 下 2例 , 跨幕上 、 幕 下 3例 ; 2例 与 静 脉 窦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戴旖;龙莉玲;叶伟【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FT的MRI及病理学资料.结果:肿瘤发生在幕下2例,幕上3例(其中侧脑室内1例),跨越幕上及幕下2例,鞍区1例.1例鞍区肿瘤在T1WI、T2 WI 上呈均匀等信号,其余7例信号不均,T1WI、T2 WI上以等、稍高信号为主,其中5例T2 WI见小斑片状低信号区,3例见囊变灶,5例病灶内可见粗大流空血管影.MRI 增强扫描示8例均明显强化;鞍区肿瘤强化均匀,其余7例强化不均;5例T2 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3例囊变区未见强化,2例可见脑膜尾征.除侧脑室内1例周围脑实质水肿明显外,其余7例无或轻度水肿.病理显示8例均见丰富的小梭形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D34(++~+++),CD99(+),Bcl(+),Vimentin(+),EMA(一).结论:I-SFT的MRI 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当脑膜肿瘤呈等、较高信号,增强呈明显强化,其内出现粗大流空血管、T2WI低信号区时,可考虑该病诊断,但其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5(030)002【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作者】戴旖;龙莉玲;叶伟【作者单位】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445.2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属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的中间型(偶尔有转移),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在所有软组织肿瘤中的比例不足2%[1]。

SFT发生在颅内称为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ntracranial SFT,I-SFT)。

《2024年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范文

《2024年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范文

《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篇一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一、引言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类型,其根据病理学特征可分为不同级别。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MRI纹理分析技术已成为鉴别肿瘤良恶性及评估肿瘤分级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MRI纹理分析在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SFT/HPC中的价值。

二、MRI纹理分析技术概述MRI纹理分析是一种基于医学影像的高端技术,通过提取肿瘤内部结构的空间频率、强度、纹理等信息,从而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肿瘤特征。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微观结构、组织异质性及血流动力学等特性,从而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三、Ⅱ级与Ⅲ级SFT/HPC的MRI特征Ⅱ级和Ⅲ级SFT/HPC在MRI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Ⅱ级肿瘤通常表现为边界较清晰、信号均匀的实质性肿块;而Ⅲ级肿瘤则常表现为边界模糊、信号不均匀的实质性或囊实性肿块。

MRI 纹理分析可以进一步量化这些差异,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四、MRI纹理分析在鉴别Ⅱ级和Ⅲ级SFT/HPC中的应用通过MRI纹理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出肿瘤的多种特征参数,如熵、对比度、异质性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肿瘤的微观结构、组织异质性和血流动力学等特性,从而有助于鉴别Ⅱ级和Ⅲ级SFT/HPC。

具体而言,Ⅲ级SFT/HPC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异质性和更复杂的纹理特征,而Ⅱ级肿瘤则相对较为均匀。

因此,通过对比分析这些特征参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鉴别出Ⅱ级和Ⅲ级SFT/HPC。

五、MRI纹理分析的价值MRI纹理分析在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SFT/HPC中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良恶性及分级,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024年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范文

《2024年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范文

《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篇一MRI纹理分析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MRI纹理分析在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摘要: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成像手段,已经成为鉴别和诊断颅内肿瘤的重要工具。

本篇文章通过分析MRI的纹理特征,深入探讨其在鉴别颅内Ⅱ级和Ⅲ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

一、引言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和血管外皮细胞瘤(Extravascular Pericytic Tumor, EPT)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类型。

这两种肿瘤的病理分级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在肿瘤的检测和分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Ⅱ级和Ⅲ级SFT/EPT的鉴别,仅依靠传统的形态学分析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MRI纹理分析在鉴别这两种肿瘤中的价值。

二、MRI纹理分析技术MRI纹理分析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技术,通过对MRI图像中的纹理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得到肿瘤的内部结构和生长模式信息。

这些特征包括灰度、对比度、均匀性、结构性和多种统计参数等,对于鉴别不同性质的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本研究选取了近三年内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颅内Ⅱ级和Ⅲ级SFT/E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高分辨率的MRI扫描,并进行了纹理特征的提取和分析。

我们采用了一种先进的纹理分析算法,对MRI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

四、MRI纹理分析结果通过对提取的纹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Ⅱ级和Ⅲ级SFT/EPT在MRI纹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而言,Ⅲ级肿瘤的纹理更加复杂,灰度不均匀性更高,结构性和对比度参数也有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为鉴别Ⅱ级和Ⅲ级SFT/EPT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颅内孤立性纤维肿瘤

颅内孤立性纤维肿瘤

68孤立性纤维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 )是一种起源于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叶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肿瘤,具有向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特征[1]。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 ,HPC )是一种来源于毛细血管Zimmerman 细胞的肿瘤,为紧贴毛细血管网状纤维排列的变异梭形平滑肌细胞[2]。

SFT 与HPC 可发生于全身各个不同的部位,多见于四肢、胸膜、腹膜后、鼻腔等,较少发生于颅内。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SFT/HPC 几乎均来源于脑膜,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4%,占脑膜肿瘤的2%~4%[3]。

由于脑组织中缺乏结缔组织,SFT/HPC 通常发生在以硬脑膜为基础的幕上位置,如颅底、矢状窦旁、小脑膜幕、大脑镰附近,其次是额叶凸面、桥小脑角、脑室、大脑镰和后窝[4]。

临床研究发现HPC 和SFT 在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方面有一定的重叠性,两者的发生均是由 STAT6这个相同位点基因突变导致[5],2016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两者合并为同一类型即SFT/HPC [6]。

颅内SFT/HPC 容易复发及远处转移,最佳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SFT/HPC 化疗的指南,相关的文献资料报道的多为其手术切除及病理、影像学等讨论及分析。

因此,本文就1例颅内SFT/HPC 术后复发伴肝、肺、骨等多处转移后,经验性化疗及靶向药物多线治疗后的结果进行报道;同时对其病理学、影像学特征、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治疗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2019年5月因“左耳胀痛、听力下降3个月,左下唇部感觉麻木1周”就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完善颅脑增强MRI 提示颞下窝占位,于2019年5月13日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左唇颅内孤立性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复发伴肝、肺、骨多发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李慧民1,依荷芭丽·迟2*,许晓英3,谭慧晶2(1. 聊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山东聊城 252004;2.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北京100021;3.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老年科,北京 102200)摘要颅内孤立性纤维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MRI诊断PPT课件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MRI诊断PPT课件
相邻颅骨 可有侵蚀, 增生少见
36
血管周细胞瘤
分叶状的脑外肿块,窄基底与脑膜相连, 颅骨侵蚀,无颅骨增生及钙化,增强扫描 明显强化,肿块内及周边可见多发增粗迂 曲的血管,坏死出血多见。
T2WI 上呈稍高信号,缺乏SFT 由致密胶 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
17
实体型:典型表现为等T1、等或短T2为 主混杂信号,增强扫描T2WI低信号区明显 强化。
多囊型:表现为多发囊状长T1、长T2信 号病灶,增强扫描呈多囊环形强化。
囊实型:具有实体型及多囊型信号特点。
18
病例1:(201007843)
男性,48岁,发现肿瘤27天。
19
20
病例2:(200246110)
胞轻度异型,富于血管,结合免疫组化, 考虑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低度恶性 潜能)。
25
T1WI
T2WI FLAIR
26
增强
27
病例4:(100381936)
病史:患者女性,44岁,头晕、 头痛、消瘦1月。
病理:<左枕叶及窦镰旁>梭形细胞肿
瘤,结合免疫组化,形态符合孤立性纤 维性肿瘤(低度恶性)。
YC Weon,EY Kim,HJ Kim,et al.I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Imaging
Findings in 6 Consecutive Patients.AJNR,2007,9(28):1466-1470.
16
而另一部分肿瘤表现为稍高、低混杂信号 改变,被学者命名为特殊的“阴-阳”信号 改变。其病理基础是胶原纤维部分对应的 是T2低信号区域,而粘液变性区域及血管 间质区域对应的是T2高信号区域。
大坪医院放射科 -lch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听神经鞘瘤:位于桥小脑区肿块,内听道的扩大。 三叉神经鞘瘤:跨越中后颅窝,呈哑铃状。 囊变坏死多见,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增强后,囊性部
环形或分格状强化。
男,28岁,左耳听 力下降2年余 。
(左桥小脑角区) 神经鞘瘤。
女,26岁,右耳听力下降1年余。(右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
小结
颅内脑外孤立性肿块。 T2WI高低信号相间(富细胞区+少细胞区——致密胶原纤
CT表现
无特异性。 孤立性肿块,边缘清楚,无分叶或浅分叶。 平时肿瘤呈等或略高密度(肿瘤细胞排列紧密且富含胶质
纤维),囊变坏死区呈低密度。 CT增强扫描实性部分通常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
MR表现
T1WI 上通常呈等信号(相对脑皮质)。 T2WI 呈高、低混杂信号相间(“阴阳征”)。
原化。 血管丰富:肿瘤间质富于血管(薄壁分支
状);部分有“鹿角状”血管类似 于
“血管外皮瘤”组织学。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Vimentin 阳性,CD34 弥漫阳性或强阳性, Bcl-2 阳性。 EMA 阴性,S-100 阴性。
CD34被认为是较特异和准确的免疫标志物。 常以CD34和Vimentin阳性作为ISFT诊断依据。
CASE 3[2]
[2]刘衡,等.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 和MRI 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J],2011,30(9):1265-8
CASE 4[2]: A 39-year-old female patient, SFT。
[2]Chan-Young Choi, et al. An intracranial 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 Neuropathology 2011; 31, 177–182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1例病例报道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1例病例报道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4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4·短篇及个案报告·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 ,SFT )多见于胸膜,但也见于头颈部的部位,包括眼眶、鼻腔、副鼻窦、甲状腺、腮腺、颊部和咽旁间隙。

最初,由lempere 和Rabin 在1931年将其描述为纵隔和内脏胸膜的原发性肿瘤[1]。

Carneiro 等[2]于1996首次报道了涉及中枢神经系统(CNS )的原发性SFT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中枢神经系统SFT 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大多数病例位于脊髓。

关于颅内的病变相对较少,据报道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不到1%[3]。

颅内SFT (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 ,ISFT )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

1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因视物重影2月余伴头痛一周入院。

入院头颅CT 平扫提示:头颅骨显示完整,大小、形态正常,右侧蝶骨大翼局部骨质吸收、破坏,局部见团状稍高密度影,截面大小约6.4cm ×5.7cm ,边界尚清,邻近脑实质受压(图1)。

磁共振成像(MRI )示右侧额颞部见团块状混杂信号影,以等T1、等T2为主,大小约5.7cm ×5.8cm ×6.9cm (左右×前后×上下),T2-FLAIR 呈高信号,DWI 呈等、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内见不规则未强化坏死区,侵及右侧眼眶外侧壁,局部外直肌、视神经分界欠清。

紧贴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对称性条片状稍长T1、T2信号影,T2-FLAIR 呈稍高信号,DWI 呈等信号(图2)。

查体:神志清楚,视力视野受损,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术前诊断:右侧蝶骨嵴脑膜瘤。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

• 起源: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既往长期被认 为是脑膜瘤的一个亚型,即血管母细胞型 脑膜瘤,但它并不是起源于脑膜上皮的蛛 网膜粒细胞,而是起源于毛细血管的 Zimmerman氏细胞(又称血管周细胞)。 Zimmerman氏细胞是紧贴毛细血管网状纤 维、断续排列的梭形细胞,具有多分化潜 能。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位于颅内脑外,好发 于颅底、窦旁、镰旁及小脑幕等硬脑膜及 静脉窦附近,多呈分叶状,肿瘤囊变和坏 死多见,与脑膜可宽基底或窄基底相连。 由于肿瘤内血运丰富,易发生局部侵袭及 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肺、 肝。手术后复发率高。
基础知识
• 蛛网膜衬于硬脑膜内面,也有硬膜下隙和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大 成为蛛网膜下池。
• 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脑的表面并 深入脑的沟裂之中,对脑起着重要的营养 作用,脑室壁一定部位的室管膜上皮与软 脑膜及其血管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好 发于任何年龄段,男性比女性多见,以中 年人稍多见。肿瘤病程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但较脑膜瘤病程短。常见症状是头痛以 及因肿瘤发生部位不同而逐渐出现的颅内 压增高和脑受压体征。颅内血管外皮细胞 瘤在组织学上相当于WHO 2级或3级。
基础知识
• 1. 星型胶质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中数量最多、 体积最大的一种。胞体呈星型,有很多突起,末 端膨大,包围在毛细血管周围。 星型胶质细胞的 功能主要是:构成神经组织网架,起支持作用; 具有分裂能力。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细胞及其 突起之间的空隙几乎全部由星形胶质细胞填充。 CNS受创后能进行有丝分裂,形成胶质瘢痕。参 与构筑血脑屏障,从血液中摄取物质,供给神经 元。参与神经递质代谢,维持神经元周围K+平衡 。
颅内硬脑膜孤• 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和外周神经胶质

[影像笔记]颅内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影像笔记]颅内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影像笔记]颅内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来源:影像学园作者:***病史·女性 50岁·主诉:反复头晕1年余,间歇性头痛2月影像诊断影像所见MR颅脑平扫+增强+脑功能全套示:左侧额部近大脑镰旁见一团块状异常信号影,最大层面范围约3.6cm×3.5cm×4.7cm,病灶形态欠规则,可见浅分叶,境界尚清,信号欠均匀,T1WI主体呈等信号,中央见斑片状低信号区,T2WI主体呈等信号,中央见斑片状高信号影,T2-Flair呈周边等信号,中央见斑片状高信号,病灶周边可见片状水肿带影,邻近左侧脑。

室前角局部受压变窄,经右肘静脉以2.5ml/s速率,按0.2ml/Kg计算造影剂用量,注入Gd-DTPA造影剂,连续增强扫描采集图像,病灶大部分呈明显强化,中央见斑片状无强化低信号区,且病灶与邻近左侧额部脑膜及大脑镰旁脑膜关系密切,邻近脑膜稍增厚并可见明显强化,并似见“脑膜尾”征。

MRS:病灶区未见明显NAA峰(N-乙酰天门冬氨酸)。

Cho峰(胆碱)稍增高DTI示:病灶区白质纤维束轻度破坏、受压推移。

颅脑灌注:诸参数图显示双侧额叶灌注明显不均,左侧额部病灶区CBF及CBV较对侧增高,MTT及TTP值较对称延长。

病理诊断病理结果“左侧额叶肿物切除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支持孤立性纤维瘤(WHOⅡ级)概述颅内孤立性纤维瘤l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较罕见,国内报道较少l最早报道于1996,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SFT多源于脑膜;2007年WHOCNS将其列入脑膜肿瘤中间叶肿瘤中的一类,将其认为脑膜瘤亚型; 2016年WHOCNS将其及血管周细胞瘤一同归为间叶组织来源、非脑膜上皮性肿瘤l 好发年龄40-55岁,发病无性别差异l好发部位:颅底、矢状窦、大脑镰旁、小脑幕和静脉窦附近l良恶性:交界性肿瘤,大部分被认为是良性,10%~20%为恶性或潜在恶性l病理学特征: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疏密相间,无特殊组织蛋白,细胞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及胶原化。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征象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征象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征象崔静;韩立新;曹惠霞;杜渭清;张丽;王俊;陈耿【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 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征象.结果:7例患者中,3例位于额部,1例位于颞部,2例位于枕部,1例位于顶部.肿瘤边界清楚,5例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囊变、坏死,瘤周水肿不明显;2例边缘呈分叶状,内见囊变、坏死,灶周水肿明显.7例病变均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1例见“脑膜尾征”,2例内见流空血管征象.肿瘤实性成份T1WI为等信号,T2 WI为等、低信号,囊变部分T1WI为低信号,T2 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T2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MRI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4页(P224-227)【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颅内;磁共振成像【作者】崔静;韩立新;曹惠霞;杜渭清;张丽;王俊;陈耿【作者单位】510010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510010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510010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510010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510010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510010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510010 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磁共振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9.41【Key word】 Solitary fibrous tumor;Intracrani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MRI f e a t u r e s o f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s o l i t a r y f i b r o u s t u mo r s( I - S FT) . Me t h o d s : MRI
肿 明显外 , 其余 7 例 无 或 轻 度 水 肿 。病 理 显 示 8例 均 见 丰 富 的 小梭 形 细 胞 ; 免 疫组化显 示 C D 3 4 ( + 十 ~卅 ) , C D9 9 ( +) , B c l ( +) , Vi me n t i n ( +) , E MA( 一) 。 结论 : I - S F T 的 MR I 表现 有一定的特点 , 3脑 - 膜 肿 瘤呈 等 、 " 较 高信 号 , 增强呈明显强化, 其 内 出现 粗 大 流 空血 管 、 T z wI 低信号 区时, 可考虑该病诊断 , 但 其 确诊 仍 需依 靠 组 织 病 理 学 。 【 关 键 词 】 孤 立 性 纤 维 瘤 ;磁 共 振 成 像 ;病 理 学 【 中 图分 类 号 】R 7 3 9 . 4 1 ;R 4 4 5 .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0 3 1 3 ( 2 0 1 5 ) 0 2 — 0 1 2 7 - 0 4
实践 2 0 1 5 年2 月第 3 o 卷第 2 期
R 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 , F e b 2 0 1 5 , V o l 3 0 , N o . 2
l2 7
中 枢 神 经 影 像 学
颅 内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立 性 纤 维 瘤 的 MRI 表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结果:
<胼胝体镰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 管周细胞瘤 (SFT/HPC)。
免疫组化:GFAP(-)、CD99(+)、bcl2(+)、CD34(+)、S-100(-)、Ki-67(80%)、 Claudin-1(+)、EMA(-)、PR(-)。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MRI诊断
(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
四 鉴别诊断
良性SFT 尽管肿瘤巨大,坏死亦 少见,即使出现坏死区,范围多 较小。
恶性SFT 坏死相对多见,但坏 死区范围亦较小。
鉴别诊断:
脑膜瘤 其他间质来源肿瘤(如血管周细胞瘤) 淋巴瘤
脑膜瘤
病史:头痛10月,加重1月, 右侧肢体无力。
病理:左额叶血管瘤型脑膜 瘤。
YC Weon,EY Kim,HJ Kim,et al.I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Imaging Findings in 6 Consecutive Patients.AJNR,2007,9(28):1466-1470.
而另一部分肿瘤表现为稍高、低混杂信号 改变,被学者命名为特殊的“阴-阳”信号 改变。其病理基础是胶原纤维部分对应的 是T2低信号区域,而粘液变性区域及血管 间质区域对应的是T2高信号区域。
分叶状的脑外肿 块,窄基底与脑 膜相连,颅骨侵 蚀,无颅骨增生 及钙化,增强扫 描明显强化,肿 块内及周边可见 多发增粗迂曲的 血管,坏死出血 多见。
淋巴瘤
肿瘤多位于幕上。 实性肿块、边界 较清晰、瘤周轻 中度水肿,占位 效应轻,无囊变、 出血及钙化。 MRI扫描为低或等 TIWI、长T2WI信 号,增强均匀团 状或手握拳样强 化。
概述
发生于颅内较少见。 颅内常见发生部位:后颅窝和脊髓。 1996 年首次报道发生于脑膜的SFT。 2007 年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将其归为脑膜间叶组织肿瘤(WHOI级)。
二 临床及病理
临床及病理
SFT发病年龄为19~85岁,发病高峰在 40~60 岁之间,女性略多见。
胞轻度异型,富于血管,结合免疫组化, 考虑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低度恶性 潜能)。
T1WI
T2WI FLAIR
增强
病例4:(100381936)
病史:患者女性,44岁,头晕、 头痛、消瘦1月。
病理:<左枕叶及窦镰旁>梭形细胞肿
瘤,结合免疫组化,形态符合孤立性纤 维性肿瘤(低度恶性)。
大坪医院放射科 -lch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1
概述
2
临床及病理诊断
一 概述
概述
DFT是一种临床上罕见肿瘤。本科室
2010-2015总共4例(201007843;100381936;
200253143;200246110)。
SFT现一致认为是间质源性肿瘤,起 源于树突状间质细胞。
强均匀团状或手握拳样强化。
淋巴瘤
小结:
孤立性纤维瘤
脑膜瘤
血管周细胞瘤
实体型:典型表 现为等T1、等或 短T2为主混杂信 号,增强扫描 T2WI低信号区明 显强化。 多囊型:表现为 多发囊状长T1、 长T2信号病灶, 增强扫描呈多囊 环形强化。 囊实型:具有实 体型及多囊型信 号特点。
大脑凸面多见, 可出现“脑膜尾 征”,T2WI 上大 多呈等信号,信 号相对较均匀, 钙化相对多见, 增强扫描明显均 匀强化。
肿瘤细胞排列的典型表现为富细胞区和少 细胞区共存,被纤维性间质分隔,具有血管 外皮细胞瘤样分支状血管。
富细胞区由梭形细胞构成,呈相互交织的 短束状排列,形成“人”字或者席纹状排列。
少细胞区可高度纤维化,或呈不常见的黏 液样变。
三 MRI表现
国外文献研究发现,SFT的MRI表现具有其特 异性,并将其作为区别其他肿瘤的重要依据。 SFT因起源于成纤维细胞,镜下多以致密的 梭形细胞为主,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在 MRI上信号与肌肉信号相似,T1、T2上多表 现为等、稍低信号,而这种T2WI的低信号并 在增强后显著强化被认为是颅内SFT的特征 性表现;并且肿瘤可见粗大的流空血管。
脑膜瘤
孤立性纤 维瘤
脑膜瘤好 发于中年 女性,大 脑凸面多 见,
SFT 无明 显性别差 异,大脑 凸面相对 少见
T2WI 上 大多呈等 信号,信 号相对较 均匀,增 强扫描明 显均匀强 化
T2WI 上 信号常不 均匀,稍 高信号内 可见小片 状低信号
钙化相对 多见
钙化少见
相邻颅骨 增生较常 见
相邻颅骨 可有侵蚀, 增生少见
概述
该肿瘤1931年由Klemperer和Rabin 首先命名。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SFT 于1996年被Carneiro等首次报道, 其将这类发生于脑膜的SFT与脑膜瘤、 血管周细胞瘤在形态学及免疫组化 上进行了区别。
概述
常见发生部位:以胸膜最常见。 胸膜外SFT:
除胸膜腔外,其他的好发部位有上呼 吸道、眼眶、腹腔和肢体软组织,也有 发生在口腔、头面部、咽喉部、中枢 神经系统、纵隔、肝脏、肺、肾脏、 膀胱、甲状腺及输卵管等处。
Nawahiro H,Nagakawa S,Osada H,et al.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mininges in the posterior cranialfoss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histological correlation-case report.Neurol Med Chir,2007,7(47):269-272.
男性,63岁,无明显诱因下突发 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8h。
病理:(右侧额后部)孤立性纤维性肿
瘤(低度恶性)
病变位于右额叶区,T1WI呈低信号,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较明显,与脑膜关系密切
病例3:(200253143)
病史:患者女性,56岁,记忆 力下降1年。
病理:<左颞枕部>梭形细胞肿瘤,细
实体型:典型表现为等T1、等或短T2为 主混杂信号,增强扫描T2WI低信号区明显 强化。
多囊型:表现为多发囊状长T1、长T2信 号病灶,增强扫描呈多囊环形强化。
囊实型:具有实体型及多囊型信号特点。
病例1:(201007843)
男性,48岁,发现肿瘤27天。
病例2:(200246110)
血管周细胞瘤
分叶状的脑外肿块,窄基底与脑膜相连, 颅骨侵蚀,无颅骨增生及钙化,增强扫描 明显强化,肿块内及周边可见多发增粗迂 曲的血管,坏死出血多见。
T2WI 上呈稍高信号,缺乏SFT 由致密胶 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
淋巴瘤
肿瘤多位于幕上。 实性肿块、边界较清晰、瘤周轻中度水
肿,占位效应轻,无囊变、出血及钙化, MRI扫描为低或等TIWI、长T2WI信号,增
临床上常无症状,多见于中年人,没 有性别差异,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 肿块。临床表现上与肿瘤的大小、部 位、良恶性有关,主要为肿瘤占位症 状和颅内高压。
临床及病理
大体:
SFT 形态不规则,多数有包膜,界限清 楚,常有蒂。多发者罕见。切面较坚硬、 灰白色、常具有编织状、漩涡状外观。
镜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