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学话语蕴藉属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话语蕴藉 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 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 话语形态之中。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 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三)文学作为话语蕴藉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
四、文学的定义
•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 美意识形态。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 赵翼《瓯北诗话》评李白诗:“皆酝藉吞 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 • 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评苏轼的两首词: “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 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 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属性 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一)含蓄 • 所谓含蓄,是指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 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 味无限。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 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正可谓化情 思为景物。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客从何处来?”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本质论(三)
一、文学与话语
(一)话语、语言、言语和文本 •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
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两种成分,前者指
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 行为。
• 福柯的话语理论
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
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 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伊格尔顿:文学是一种“话语实践”
• 我的观点是,最为有用的是把“文 学”视为一个名称,人们在不同时 间出于不同理由把这个名称赋予某 些种类的写作,这些写作则处在一 个米歇尔· 福柯称之为“话语实践” 的完整领域内;如果有什么应该成 为研究对象的话,那就是这一完整 的实践领域,而不仅是那些有时被 颇为模糊地标为“文学”的东西。 •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理论》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 刘勰《文心雕龙· 定势》:“综意浅切者, 类乏酝藉。”意即那些命意浅显直切的作 品,大都缺乏“酝藉”。何谓“酝藉”? “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意即意义深刻 的文章总是显得文采丰盛,而把不尽的意 味曲折地包藏其中。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 宋元之际的张炎在《词源》中评元好问的 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 不减周、秦。” • 清初文学家贺贻孙《诗筏》:“诗以蕴藉 为主。”可谓开宗明义。 • 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江淹诗:“寄意在 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
*大家都感觉你的话有力量。(话语)
*这些话让人回味再三。(文本)
一、文学与话语
• 二、话语的定义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
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 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一、文学与话语
• 三、文学是一种话语 • 文学是一种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有具体 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有紧密联系。
文本与作品
• 德国学者伊瑟尔认为,“作品”与“文本” 的区别在于,“文本”属于作者一极, “作品”属于读者一极,“文本”是未完 成状态,“作品”是完成状态。 作品=文本+读者的解读 • 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特定言语系统。
四种“话”的区分
*诗人朗诵诗应该用普通话。(ຫໍສະໝຸດ Baidu言) *轮到你发言你才说话。(言语)
一、文学与话语
• 四、文学话语五要素
说话人 受话人 文本 沟通 语境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一)“蕴藉”(yùnjiè)的涵义 • “蕴藉”一词来自中国古代诗学,在古代 又常常写作“酝藉”或“蕴籍”。 • “蕴”原义为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 奥;“藉”原义为草垫,有依托之义,引 申为含蓄。 • 在古代诗学中“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 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 况。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二)含混 • 含混,又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指看似 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 的意义。 • 如杜甫《江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 欲苏。”有三种解释 • 莎士比亚诗:“那些在凛冽寒风中摇动的 树枝”有两种解释。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三)含蓄与含混 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 含混偏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 一致性:话语蕴藉特性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三)文学作为话语蕴藉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
四、文学的定义
•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 美意识形态。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 赵翼《瓯北诗话》评李白诗:“皆酝藉吞 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 • 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评苏轼的两首词: “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 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 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属性 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一)含蓄 • 所谓含蓄,是指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 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 味无限。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 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正可谓化情 思为景物。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客从何处来?”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本质论(三)
一、文学与话语
(一)话语、语言、言语和文本 •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
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两种成分,前者指
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 行为。
• 福柯的话语理论
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
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 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伊格尔顿:文学是一种“话语实践”
• 我的观点是,最为有用的是把“文 学”视为一个名称,人们在不同时 间出于不同理由把这个名称赋予某 些种类的写作,这些写作则处在一 个米歇尔· 福柯称之为“话语实践” 的完整领域内;如果有什么应该成 为研究对象的话,那就是这一完整 的实践领域,而不仅是那些有时被 颇为模糊地标为“文学”的东西。 •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理论》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 刘勰《文心雕龙· 定势》:“综意浅切者, 类乏酝藉。”意即那些命意浅显直切的作 品,大都缺乏“酝藉”。何谓“酝藉”? “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意即意义深刻 的文章总是显得文采丰盛,而把不尽的意 味曲折地包藏其中。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 宋元之际的张炎在《词源》中评元好问的 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 不减周、秦。” • 清初文学家贺贻孙《诗筏》:“诗以蕴藉 为主。”可谓开宗明义。 • 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江淹诗:“寄意在 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
*大家都感觉你的话有力量。(话语)
*这些话让人回味再三。(文本)
一、文学与话语
• 二、话语的定义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
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 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一、文学与话语
• 三、文学是一种话语 • 文学是一种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有具体 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有紧密联系。
文本与作品
• 德国学者伊瑟尔认为,“作品”与“文本” 的区别在于,“文本”属于作者一极, “作品”属于读者一极,“文本”是未完 成状态,“作品”是完成状态。 作品=文本+读者的解读 • 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特定言语系统。
四种“话”的区分
*诗人朗诵诗应该用普通话。(ຫໍສະໝຸດ Baidu言) *轮到你发言你才说话。(言语)
一、文学与话语
• 四、文学话语五要素
说话人 受话人 文本 沟通 语境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一)“蕴藉”(yùnjiè)的涵义 • “蕴藉”一词来自中国古代诗学,在古代 又常常写作“酝藉”或“蕴籍”。 • “蕴”原义为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 奥;“藉”原义为草垫,有依托之义,引 申为含蓄。 • 在古代诗学中“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 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 况。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二)含混 • 含混,又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指看似 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 的意义。 • 如杜甫《江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 欲苏。”有三种解释 • 莎士比亚诗:“那些在凛冽寒风中摇动的 树枝”有两种解释。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三)含蓄与含混 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 含混偏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 一致性:话语蕴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