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课件

实验 变化前 序号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
1-1 液态的水 逐渐减少,玻璃片上 液态的水 无
出现小水珠
1-2
蓝色块状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 蓝色粉末 的胆矾 细小的蓝色粉末 状胆矾

1-3
蓝色的 胆矾溶液
蓝色溶液中有蓝色 沉淀出现
蓝色的氢 氧化铜沉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 小水珠。
【实验1-2】
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
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 块状
粉末状
实验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变化后有
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 变化的一组是( D )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 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 牛奶变酸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 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C、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D、既是物理变化又文化,古诗
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
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D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练习6]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汽油挥发B、粉碎矿石C、水变成冰D、木材燃烧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钢铁生锈C、瓦斯爆炸D、锅炉爆炸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空气液化C、光合作用D、海水晒盐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A、气体生成B、沉淀生成C、新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7.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瓷碗摔碎C、食物腐烂D、面粉发酵8.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D、有其它物质生成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煤的燃烧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钢铁生锈C、钢锭轧成钢条D、蜡烛熔化11.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12.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燃烧B、爆炸C、熔化D、冷凝1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蒸发水B、干冰升华C、水变成冰D、煤炭燃烧14.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D、镁带消失1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不一定, 比如气球,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而火药爆炸,煤气爆炸是化学变化
随着学习的深入,你又产生了哪些
新的物疑理惑变,化或与者化又学有变化了的什区么别新与的联发系 现,请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共同探
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本质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同时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沉淀,放出气体,颜色改变,发光,放热,吸热
电灯通电发光是什么变化?
× 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总结: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 看“是否生成新物质”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展1,口头)
3、完成表格实验1-1(3)(4) (展3,口头) 4、根据实验1-1(3)(4)概括这类变化的特征?伴随的现象?
(展4,口头)
小组交流,解决以下问题,组长做好笔记(5min)
1、完成表格实验1-1(1)(2) (展2,评价5)
2、根据实验1-1(1)(2)概括这类变化的特征?伴随的现象?
4、根据实验1-1(3)(4)概括这类变化的特征?伴随的现象?
还有哪些相似的变化?
(展4,评价3)
1.概念: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_化__学_反__应__
举例 如: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蜡烛燃烧等
2. 特征:有其他(新)物质生成
3.伴随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 沉淀;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
还有哪些相似的变化?
(展1,评价6)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把 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 移进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 生成
液态的水 无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固态的石蜡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石蜡熔化成液态
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 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
(1)定义:___生__成__其_他__物__质_的__________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化__学__反_应________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2)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喝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水的沸腾 水(液态)变为水蒸气(气态)
木材的燃烧 木材变为木炭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 凝结成液态的水
【答案】C 【解析】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课堂练习
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ppt课件

教材分析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教材特点
4.体现了“注重学科渗透”的理念 蜡烛融化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和物理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 什么?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化学来 源生活,化学服务社会”的理念。
教材分析
氧气制取 和性质
空气成分 和用途 化学反应 类型
五个主题
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 催化剂 1、3、4、6、7、9、11、13、15、17 、20 理变化是 , 硬水和软 2、5、8、10、12、14、16、18、19。 、21、22 地球周围的空气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水
水的组成
学 物 质
谈一谈:
组成 表的运用 常见符号 元素 分类
教材分析
五个主题
学完了本课题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质 元素周期
碳单质
1冰雪融化、 水的净化
2白磷自燃、 3电灯发光、 4玻璃破碎、 碳和碳的 5钢铁生锈、 6汽油挥发、 7石蜡熔化、 8煤气爆炸、 二氧化碳制 水 取和性质 9湿衣服晾干 10食物腐败、11干冰升华、 12燃放爆竹、 化合物 身 13海水晒盐 14火药爆炸、 边 15铁铸成锅、16镁带燃烧、 物质分类 17水结成冰、18酒精燃烧、 的 19锅炉爆炸、20铁矿石粉碎 一氧化碳 21木材燃烧、22石蜡燃烧 化 甲烷
教材分析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常伴随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内容组成
应 讨 情 实 2.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用 论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境 验 常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结 交 引 探 论 流 入 究

2020-2021下半学年初中化学八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2020-2021下半学年初中化学八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总结)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物
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有水蒸气放出遇冷 变液体
液态的水

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的 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 . 两种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联系:化学变化中 一定 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uSO4 + 2NaOH = Na2SO4 +Cu(OH)2↓
实验四: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那少量的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现象:石灰石逐渐减少, 表面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CaCO3+2HCl=CaCl2+H2O+CO2 ↑
CO2+Ca(OH)2=CaCO3 ↓ +H2O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 有无新物质
序号
的物质
生成
实验13
胆矾、氢氧化 钠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实验1- 石灰石、稀 产生气泡,石灰水
4
盐酸
变浑浊
二氧化碳等

2.4化人学小组变讨化论::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随堂练习
4 . 下列古代生成工艺中,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B ) A.瓷器烧制 B.井水煮盐 C.钢铁冶炼 D.火药发明
5 . 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B ) A.吸附 B.爆炸 C.升华 D.蒸馏
6 . 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看到的现象是 __变_浑__浊__,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_ 化_学__变__化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 化”),判断的依据是 _有_新物质__生__成_。
观察生成物的 颜色、状态
实验1-1 水的沸腾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遇到冷的玻璃片, 液化成小水珠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2 胆矾研碎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块状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研 磨成粉末
粉末状胆矾 无新物质生成
(C)
A.光合作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制作碳酸饮料
2.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下列关于正
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
A.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
B.易燃
C.沸点为95.8℃
D.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等
物质
变化





用途
随堂练习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C.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D.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1.1.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最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1.1.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最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的概念。 2.能运用概念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 1-1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 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 直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 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 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生成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通常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举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矿石粉碎等。
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举例:燃烧、变质、呼吸、光合作用等。
【思考】这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之后还和原来的物质一样吗? 它们属于什么变化?
氢氧化铜 沉淀等
有新物质生 成
实验1- 4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并记录实 验现象。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序号
1-4
变化前的 物质
块状的 大理石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大理石表面产 生气泡,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有新物质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是什么? 化学变化发生时,一定发生着物理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A_B__D__E_J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C__F_G_H__I_。
A.水结冰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鞭炮爆炸 D.车胎爆炸
E.玻璃破碎 F.纸张燃烧
G.食物腐烂 H.铁生锈
I.植物光合作用
J.氧气经过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气
序号 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瓷碗被打碎
折纸艺术
天然气燃烧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本质是否相同?
食物腐烂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要从哪些方面观察?
实验前
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物质的颜色、 状态、气味 等
实验过程中
实验记录与分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 生成蓝色 酸铜溶液等 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1-1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一: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 学 变 化
木柴燃烧
物 理 变 化
灯泡通电发光
结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二: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思考: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是 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蜡烛熔化,即化学 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教材第一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是学生走入化学世界的第一步。

本课题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例出发,通过老师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揭示物质变化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学会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学科,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是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

如何将生活中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重点。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归纳能力不足,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让他们敢于张嘴,也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化学变化那些是物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四、教学重点、难点(1)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2)能正确的区分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五、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学生动手进行试验探究,进行讨论分析,判断是否产生新物质,深层次的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试验仪器与药品等七、教学过程【引入】魔术“大象牙膏”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碘化钾、洗涤剂混合,学生看到大量泡沫像牙膏一样喷涌而出,特别震撼,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铁制品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生锈了,纸燃尽后就成了灰,一到秋天,大量树叶发黄,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九年级化学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分析,体会化学就在你我身边。

(2)通过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化学的兴趣。

(3)体会、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根本素养之一。

【学习重点】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学习难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雪是如何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产生?雪的形成与蜡烛的燃烧这两个变化有何不同?2.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阅读课本P6~P8“实验1-1〞的内容,完成课本P7的表格。

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探究实验: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实验4:石灰石和盐酸反响。

投影:这四个实验的视频。

学生:观察,进一步比拟实验现象。

课堂讨论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

先对学,再群学。

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

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检测反响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二、课后提升三、家庭作业《精英新课堂》完成学生用书的“夯根底分点练〞局部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整合练〞局部稳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名师测控》完成学生用书的“根底闯关〞局部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局部稳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
还可演示其它试验现象:酸和镁条反应、硫酸铜溶液和氢 氧化钠溶液。
第11页
阅读书本归纳出化学反应中常见现象:物质颜色改变、 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等。
让学生学习观察、描述试验现象及统计试验结果,深入 培养学生观察试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12页
第13页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第9页
学生分组讨论:(1)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概念和区分。 独立思索或小组讨论:(2)比较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及例 子 让学生学习观察、描述试验现象及统计试验结果,从而培 养学生观察试验能力和统计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建立新概念,引导认识新概念。
第10页
【讲述】怎样判断物质之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其实 化学反应不但生成了新物质,同时往往伴随有一定现象。
化学 九年级上册 人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改变和性质
第1课时 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
第1页
了解化学改变和物理改变概念,了解物质两种性质。
物理化学改变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第2页
我们生活世界是物质,人们呼吸空气、喝水,厨房 里柴米油盐,盖房木料、水泥、织布棉花、制造汽车钢 铁、农田施用化肥等都是物质。世界上千千万万种不一 样物质,它们颜色、状态、气味都一样吗?改变情况又 是怎样?相关物质这些问题正是这索自然界中物质改变形式。
第5页
【过渡】物质是怎样发生改变,物质改变有几个形式?做 试验,要学会观察试验现象,怎样观察?
【讲述】可从三方面观察。 改变前观察:有几个物质参加反应,物质色态味。 改变时观察:反应条件(加热、点燃等),现象(发光、 发烧,生成沉淀或气体等)。 改变后观察:有几个物质生成,生成物色态味等。 思索并统计 让学生认识观察时统计是十分必要。详细、 准确而又真实地统计是分析思索,得出结论前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19张PPT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19张PPT

蓝色固体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 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思考:根据前面的观察,你能总结出硫 酸铜晶体有哪些性质吗?
1、硫酸铜晶体是能溶于水的蓝色固体
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3、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
4、遇水又重新变成蓝色 在这些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 性质?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1、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2KI
无色溶液
=
PbI2↓+ 2KNO3
黄色沉淀
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小结:在这个变化中,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是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
2、绿叶的变化 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
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 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 形成而造成的
2 、 物 质 的 金属活动性、非金属 性 化学 只在化学变 活动性、氧化性、 质 性质: 化中表现出 还原性、酸性、碱
来的性质
性、稳定性、可燃 性、化合价
颜色、状态、气味、 光泽、导电性、导 不需要发生 物理 化学变化就 热性、延展性、熔 点、沸点、硬度、 能表现出来 性质: 密度、溶解性 的性质
物理变化 宏观区 别 微观区 别
无 新物质生成 ————
————新分子、
化学变化
有 新物质生成 ————
有 新分子生成 ———

新原子生成
原子重新组合
相互联 系
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物 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伴随化学变化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⑵铜器生绿锈 化学变化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变化 ⑷酒精挥发 物理变化 ⑸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物理变化

第一单元课题1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
× 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总结】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 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玻璃破碎 水的蒸发 石蜡融化 冰雪消融 干冰升华 汽油挥发 海水晒盐
木材燃烧 铁生锈
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变化前
葡萄酒的酿造
变化后
变化前
湿衣服晾干
变化后
变化前
馒头的发变课桌
变化前
变化后
变化前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 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实验1
物理变化
实 验 1 水 的 沸 腾
实验2
物理变化
定义
物 理 特征 形状发生改变或状态发生改变


汽油挥发
例如
配制溶液
蜡烛受热熔化
实 验 1 水 的 沸 腾
实验3
化学变化
实验4
化学变化
定义
化 特征


颜色改变

变 常表现为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常伴随现象 吸热 放热 发光

例如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化学是在分 子、原子层 次上研究物 质的性质、 组成、结构 及其变化规 律的科学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共14张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共14张PPT)
第一单元 ·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我们周围的物质处在不断地变 化过程中。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 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的白 云,白云又可以变成雨滴重新降落 到地面。那么,在这些变化过程中 ,有新物质生成吗?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 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化学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 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等现象
判断依据 相互联系
__是__否__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 时伴随化学变化
12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1-1:把盛有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 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 生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液态水
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 成水珠
液态水 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思维拓展】
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请尽可能多地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发热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共19张PPT素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共19张PPT素材)

5.通过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⑴水和白酒 ; 气味 ⑵白醋和酱油 ; 颜色、气味 ⑶白糖和食盐 ; 味道 ⑷氧气和二氧化碳 。
是否有助燃性
课后巩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方法
4.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课前知识积累】
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三种。

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

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情境导入】
木条的破碎和燃烧的分析,什么发生了改变?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
【思考与交流】
(1)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列举的例子进行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
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教你一招】化学变化韵语
化学变化,颇有特征;新的物质,伴随而生;
发光放热,沉淀生成;放出气体,颜色变更;
奇异现象,五彩缤纷;物理变化,同时发生。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思考)
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激凌融化
B.苹果腐烂
C.玻璃打碎
D.海水晒盐
2. 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3.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生成新物质 B.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 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5.人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燃气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6.2010年5月18日,广州体育馆的爆破成为“中国爆破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城市控制爆破”,被称为“中国第一爆”。

数次爆破共使用炸药300多千克,其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请例举两例你知道的属于物理变化的爆炸:、。

7、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______变化,如点燃蜡烛,石蜡熔化是________变化;同时石蜡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是________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_____________变化
【中考直通车】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白玉做床,金做马
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业布置】 P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