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辊可逆冷轧机装配体的模态分析

合集下载

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可逆四辊冷轧机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冷轧的设备,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高质量的特点。

为了提高冷轧机的控制效率和精度,目前采用先进的自动级配AGC系统已经成为冷轧机的主流选择。

本文将就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进行深入探讨。

一、可逆四辊冷轧机及其控制系统概述可逆四辊冷轧机是一种用于冷轧金属材料的设备,它由上下两组辊子组成,通常采用钢辊和铸铁辊相间排列,以实现对金属材料进行冷轧。

可逆四辊冷轧机主要用于对金属薄板进行轧制,如不锈钢、铝板、铜板等材料。

在传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中,通常采用机械式控制系统,通过人工调整机器参数来实现对轧制过程的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冷轧机大多采用了先进的自动级配AGC系统来进行控制。

AGC系统(Automatic Gauge Control,自动厚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检测轧制过程中金属板材的厚度变化,并通过调整辊子间隙来实现对板材厚度进行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

AGC系统可以根据轧制过程中金属板材的实际厚度变化自动调整辊子的间隙,从而实现对板材厚度的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冷轧机的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

1. 高精度控制采用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能够实现对金属板材厚度的高精度控制。

传感器不断监测板材的厚度变化,AGC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辊子间隙,保证金属板材的厚度在规定范围内,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高生产效率AGC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调整辊子间隙的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AGC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厚度变化,大大缩短了轧制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 多功能性AGC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金属板材厚度的控制,还可以实现对板材的横向拉伸和纵向平整的控制。

通过调整辊子间隙和辊子的位置,AGC系统可以实现对板材的多项参数的控制,满足不同规格板材的生产需求。

济钢双机架四辊可逆式冷轧机组简介

济钢双机架四辊可逆式冷轧机组简介
vicelives ofth ese gnaent s arefund out:oneist hetolerance pr oblem oftlIe roll gap valuein bow segments,t he ot heroneist he poor cooSng pr oblem of horizontal segment rollers.By taking some me瞻u瑚 .such聃 improving adjusting precision and means an d measuring method of the ca ̄tinggap,cha ngingthe arrangementan d structure ofthe nozzlesa ndimprov ingt he sprayc edingform,t he segments’servicelivesis prdong ad notably:thebow segment s ’servicelives Breimprovedfrom 200,000tonto840,000 ton a n dt h ehor izon ̄l segments’髓 rviceli,r es areimproved from lessthan400,000t ont0 1,260,000ton. 1 WD :cont inuous castingmachine(CCM);segment;servicelife;influence fator,countermeasure;castinggap
擅 耍 :介绍 了济钢双机架冷轧机组 ,该机组 由 SMS进行 技术总 承 ,采用 四辊可逆 式冷轧机 ,装备先进 的测厚 、测速 、测张
等澍量系统 ,采用 了 CVC窜辊 、弯辊 、多区冷却 、轧辊倾斜 等多种板形控 制手段 ,前馈 、后馈 、流量控制 等多种高精度厚 度控

650HCW四辊可逆冷轧机列价值工程分析 关键词 工作辊横移,工作辊自动脱钩,自同步式横移机构

650HCW四辊可逆冷轧机列价值工程分析  关键词 工作辊横移,工作辊自动脱钩,自同步式横移机构

650HCW四辊可逆冷轧机列(Z1438)价值工程分析摘要从价值工程分析角度出发介绍了650HCW 四辊可逆冷轧机列开发设计的技术进步点。

关键词工作辊横移,工作辊自动脱钩,自同步式横移机构HCW轧机是国外八十年代末期开发的最新机型。

它在扳带热轧机上得到较多的应用,并在改善板面质量和提高轧机产能方面反应出明显的经济效果。

我厂为西安带钢厂设计、制造的650HCW四辊可逆冷轧机列系国内首次开发;其“弯辊-横移”和“接轴自动脱钩”两项关键技术在缺少参考资料和使用现场的情况下,从方案设计到技术设计审查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并获得用户的认可和好评。

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为我厂1993年主要轧钢合同产品设计任务的提前完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也为陕压厂的技术进步揭开新的一页。

其设计成本较目标成本有很大的节省;兹作价值工程分析如下:1.社会效益1.1功能之增加A.工作辊横移(HCW):改善弯辊板形调节效果,分散轧钢磨损;减少工艺性换辊次数和轧辊消耗;提高轧机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B.具有液压AGC和电动压下两种轧制方式:为用户生产安排创造了很大方便;尤其对国内轧机液压压下技术还不过硬的状况及老产品技术改造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1.2技术进步点A.工作辊自动脱钩:这是HCW轧机的必备技术环节。

本设计机构简单,工作可靠;还具有接轴周向定位误差的功能,为工作辊的成对插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B.带数字显示的自同步式横移机构:本轧机横移机构自身保证了上下工作辊成反向同步移动;不但省掉了合同技术协议中要求的专用同步缸,而且同步精度较高,结构紧凑;横移量用数字显示。

C.新型钩式换辊:本轧机采用了新型钩式换辊装置。

不但解决了两种轧制方式的换辊难题,而且同进口同类设备(如武钢1700冷连轧机)的钩式换辊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两大优点:(1)换辊小车与机内轨道的连接结构简单,无需专用油缸;操作方便,不占时间。

(2)换辊动作简化;工作辊换辊时,锁板移动次数减速两次;支承辊换辊时,下支承辊移动次数减少4次;可使全套换辊时间缩短10分钟。

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可逆四辊冷轧机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制作的设备,通常用于轧制薄板和薄带,例如不锈钢、铝、铜等材料。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现代的可逆四辊冷轧机通常采用先进的AGC系统进行控制。

AGC是自动板形控制的缩写,它能够实现对轧机的自动调整,以确保产品的准确尺寸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的特点、优势和应用。

一、AGC系统的特点1. 自动控制:AGC系统能够根据生产需求和材料特性,自动调整轧辊的位置,使得轧制产品的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2. 高精度:AGC系统具有高精度的控制能力,能够实现对轧机的微小调整,保证产品的尺寸和表面质量达到客户要求。

3. 高效能:AGC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生产需求的变化,提高轧机的生产效率和性能。

4. 可编程性:AGC系统具有灵活的编程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实现生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3. 减少生产成本:AGC系统能够降低材料损耗和能耗,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成本。

4. 提高工作环境:AGC系统能够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改善工作环境。

5. 提高设备可靠性:AGC系统能够实现对轧机的精确控制,减少设备的运行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AGC系统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四辊冷轧机,例如不锈钢轧机、铝合金轧机、铜合金轧机等。

它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厚度和宽度要求的产品。

AGC系统还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工艺参数,例如冷轧、热轧、精轧等。

AGC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自动控制系统结合使用,例如负荷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实现对轧机的全面控制和优化。

通过对轧机控制系统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满足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

采用先进AGC系统的可逆四辊冷轧机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控制、高精度、高效能和可编程性等特点,能够优化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设备可靠性。

四辊冷轧机 结构分析报告

四辊冷轧机 结构分析报告

四辊冷轧机结构分析报告四辊冷轧机结构分析报告2010级冶金设备应用与维护(8)班周亮波20号学习任务:(1)了解四辊冷轧机的主动机、主机座、主传动。

(2)掌握主动机的铭牌了解其性能。

(3)分析主机座的零部件结构组成及作用。

(4)分析主传动的零部件结构组成及作用。

(5)图例展示四辊冷轧机的各个部分。

(6)通过自主学习对四辊冷轧机有初步认识。

冷轧机主要由主机座、主电机、主传动三大装置组成。

主机座主要由轧辊、机架、压下装置(这里用的是电动压下装置)、平衡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机座分为开式机架和闭式几架。

机架的主要作用用来安装轧辊、轧辊轴承、轧辊调整装置和导卫装置等工作机座中的全部零件,并承受全部轧制力的轧机部件,下面我们对主动机、主机座、主传动进行分析。

一、主动机主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是Y225m-4,功率是45千瓦,用电电压是380V,频率50HZ,用电电流是84.2A,电阻是0.88有效功率92.5%,中心距600mm,重量是725千克,转动比是45。

三相异步电动机二、主传动主传动是指由主电机的伸出轴(高速轴)连接减速机连接联轴节到齿轮箱通过连接轴(万向节轴)到主机座的传动轧辊,连接轴用于将转动从电动机或齿轮机座传递给轧辊,或从一个工作机座的轧辊传递给另一个工作机座的轧辊,联轴节的作用是将主机列中的传动轴连接起来,有连接电动机轴与减速箱轴的电动机联轴节与齿轮机座轴的主联轴节之分,减速箱是将高速轴通过齿轮的配比转换为低速传动轴。

主传动机构减速器连接轴齿轮箱联轴节三、主机座主机座主要包括机架、轧辊、轴承座、平衡装置、调整装置等。

机架是由组装轧辊用的两个铸铁或铸钢的牌坊所组成,它承受金属作用在轧辊上的全部压力,因此在强度和刚度上都对其有较高要求,机架有闭口式和开口式两种,闭口式机架的牌坊为一整体框架,其特点是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常用于轧制力较大或对轧件尺寸要求严格的轧钢机上。

整个机架通过八个螺栓固定在轨座上,轨座的两端支撑在上辊平衡装置上,两轨座的中间部分直接放在基地上并用螺栓固定,轨座在平衡支座上的位置可用斜槭进行调整,在整个机架窗口高度上都有合金钢耐磨滑板,保护力主表面。

四辊冷轧机辊系改造及特性分析

四辊冷轧机辊系改造及特性分析

四辊冷轧机辊系改造及特性分析随着世界钢铁总产量的日趋饱和,钢铁企业发展的着重点悄然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强调产品总量转变到现在的产品精度的提高,而板带材产品的轧制又是钢铁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轧制设备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到板带材产品的质量。

本课题以山西省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辊可逆冷轧机改造项目为依托,以结构模态和动态响应分析理论为依据,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四辊可逆冷轧机的机架、辊系及轧机机座的整体强度、刚度和动态特性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模拟仿真。

针对中心四辊可逆冷轧机存在的问题,首先对轧机机架进行了改造,将机械压下改为液压压下,大力提高了四辊可逆轧机轧制压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由于在轧机窗口高度不变的基础上安装了液压压下装置,造成机架窗口空间不足,不能正常安放工作辊和支撑辊,故采取减小支撑辊辊径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造。

本文首先利用三维实体软件Solidworks对四辊可逆冷轧机机架、支撑辊和工作辊装配体及机座整体进行了几何实体建模,将得到的实体模型分别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中,对四辊轧机的动态特性及刚度进行了较系统的模拟研究分析。

通过对机架的强度、刚度和模态分析,得到了机架在承受最大轧制力时的应力集中部位,即容易发生破坏的地方;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机架的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为避免轧机机架发生共振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对轧机辊系的静力分析,对支撑辊辊径改造之后能否满足轧制需求进行了校核。

通过对四辊可逆冷轧机整体模型的静力分析,得到了轧机机座整体刚度,分析了轧机刚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模态分析,得到轧机机座的前十五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得出了对轧机垂直方向振动影响最大的模态阶数,为避免轧机发生共振提供了科学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的研究为中小型钢铁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轧机设备改造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成功案例,为中小型企业小成本改造、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辊可逆轧机工作辊稳定性分析及实现

四辊可逆轧机工作辊稳定性分析及实现

一+ 一+
在 四辊 轧机工 作 过 程 中 , 响轧 辊 的稳 定 性 的 影 因 素很 多 , 最 主要 的 是 由 于轴 承 座 与 滑 板 之 间存 但 在 间隙 , 可 逆 轧 制 时 会 产 生 冲 击 , 轧 材 厚 薄 不 在 使
11 可 逆 轧制 时工 作辊轴 承座 与 滑板 的冲 击 F . 由于 四辊 轧 机 工 作 辊 与 轴 承 间 以 及 工 作 辊 轴
部分 :
1 影 响 四辊可逆 轧机轧 辊稳定性 的 因素
对 于影 响 四辊 轧 机 辊 轧 辊 的 稳定 性 因 素 , 了 除 辊 系周 围 的轴 承座 、 辊轴 承 、 辊 、 板 等 部 件 间 轧 轧 滑 的相 互摩 擦 与 冲击 外 , 轧机 从 主 电机 到 工 作 辊 的 主 传 动系统 各 部 分 对 工 作 辊 的稳 定 性 都 会 产 生 不 同 程度 的影 响 。这里 , 动 系统 对 工 作 辊 的附 加 力 和 传
12 传 动 系统对 工作 辊 的附加 力 F .
逆 轧机轧 辊 的稳定 性 因素 , 于提 高 轧 制 精 度 和 改 对 善轧 辊部 件 的工作 条 件 十 分 重 要 , 企 业 的 生 产顺 对 利进 行也 是 至关重 要 的 。
传 动 系统 对 工 作 辊 的 附 加 力 矩 主 要 包 括 两 个
— — 一
四辊 轧 机 工 作 辊 稳 定 性 分 析 简 图 ( 作 辊 驱 工 动 ) 图 l所 示 。正 向 轧 制 ( 作 辊 偏 向 出 口侧 ) 如 工 时, 由工作 辊力 的平 衡条 件 可得 : F l=P o ̄ tn cs [a ̄ a ( +0 ] p p+tn )¨ 其 中 :— — 轧 制力 ; P 工作辊 与 支承辊 连 心线 与垂 直线 夹角 ; 轧辊 连心线 与反 力夹 角 ;

冷轧机机架模态分析

冷轧机机架模态分析

2019年2期研究视界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冷轧机机架模态分析朱亚辉(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引言机架是轧机中最为重要的部件,机架的振动必然影响其强度,同时,机架的强度也是轧机能否长期安全、有效工作的前提条件。

有限元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值仿真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机架的数值分析[1-5]。

本文针对某型机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了机架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验证表明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最大误差在9%以内,说明计算结果可靠。

1机架的模型简化1.1机架物理性能机架材料为ZG270~500碳素铸钢,机架的杨氏模量[6]为202GPa ,泊松比为0.3,密度为7800kg/m 3。

1.2模型建立通常情况下,网格划分得越细计算精度越高,与之相应的是计算量也就越大,导致计算时间将会大大增加。

由于分析的机架在模型简化后可以作为对称结构,所以在建立模型时充分利用了对称条件,即先建立平面网格(四节点QUAD4和三节点TRIA ),之后沿Z 方向等距拉伸成体元(八节点HEX 和六节点WEDGE );对于上下圆面以及地脚螺栓孔也是在平面单元下通过拉伸形成体元的,侧梁和上下梁交接点是通过交接边的点作为硬点来实现的[7]。

该有限元模型共划分为9342个单元,11993个节点。

机架有限元模型见图1,机架约束示意图见图2。

1.3约束条件为了防止机架移位和振动,通过螺栓对机架进行固摘要:应用Patran 软件对某冷轧机机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Nastran 程序进行模态分析。

从数值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机架的整体刚度分布比较均匀,其动态性能比较好。

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的误差在9%以内,可以为机架结构的设计改进提供指导。

关键词:机架;有限元;模态分析中图分类号:TG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19)02-0069-03Abstract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rolling stand of a chiller is established using Patran software,andthe mod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Nastran program.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verall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frame is relatively uniform,and its dynamic performance is better.The error between the calculated value and the test value is less than 9%,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improvement of the rack structure.Keywords :frame;finite element;modal analysis作者简介:朱亚辉(198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全尺寸飞机结构静力/疲劳试验设计和研究工作。

四辊轧机弹性变形解析模型的研究

四辊轧机弹性变形解析模型的研究

四辊轧机弹性变形解析模型的研究
龚寄;王艾伦
【期刊名称】《轻金属》
【年(卷),期】2007()4
【摘要】在四辊轧机的轧制过程中,辊系的弹性变形、轧制压力分布等都很复杂,现有的辊缝形状解析模型一般都计算繁琐,不能直接应用于板凸度的在线控制。

针对轧制过程中轧辊的弹性变形和轧辊与轧件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四辊轧机辊系变形和具体的受力状况分析,从理论上详细推导了直观的辊缝形状函数,明确了其与相关因素的对应关系。

同时,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该模型对某“1+4”铝热连轧机的精轧末机架的出口板凸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在线所测得数据进行比较,其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精度高,误差在15%以内。

因此,该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板形的预报和控制提供基础。

【总页数】6页(P50-55)
【关键词】四辊轧机;弹性变形;数学模型
【作者】龚寄;王艾伦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31;TG339
【相关文献】
1.四辊轧机有载辊缝解析模型研究 [J], 龚寄;王艾伦;骆拓
2.冷轧四辊轧机弹性变形在线模型 [J], 陈树宗;彭良贵;王力;张殿华
3.配备组合式支承辊的四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数学模型 [J], 董永刚;苏玉龙;张岩岩
4.四辊轧机弹性变形解析模型的研究 [J], 龚寄;王艾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辊冷轧机垂直振动仿真与分析

四辊冷轧机垂直振动仿真与分析
直 位 移 响应 的轴 向分 布 。
关 键 词 : 四辊 轧 机 ;垂 直 振 动 ; 固有 频 率 ;仿 真 中 图 分 类 号 :T G 3 3 3 . 7 :TP 3 9 1 .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0 引 言
在板带 轧 制过 程 中轧机 常常会 出现 多种形 式 的振 动, 其 中最 常见 的是 机 座 的垂 振 和 传 动 系统 的扭 转 振 动L 1 ] 。轧机 的振 动 , 尤 其是 其在 垂直方 向上 的振 动 , 往 往直 接影 响辊 缝 的开 口度 , 对 带 材 的 尺 寸精 度 造 成 影 响, 导 致轧 件表 面 出现或 深或 浅 、 等距或不 等距 的条 纹 状 振 痕 。这不 仅 降低 了产 品 的产 量 和质 量 , 还 会 加 速 轧机 设备 的损 坏 。 因此 , 全 面 了解 轧 制 设备 的 固有 特 性 和 响应 特性 , 对 改善 轧 机 结构 设 计 和 预 防轧 机 振 动 具有 重要 的作 用[ 2 - 4 ] 。
2 0 9 2 0 0 2 1 8
0 . 2 6 9 O . 2 8 O . 2 9
2 基 于 Wo r k b e n c h的 四辊 轧机 动力学 分析
2 . 1 四 辊 轧 机 有 限 元 模 态 分 析
图 1 四辊 冷 轧机 三维 结 构 模 型
Wo r k b e n c h中提 供 了 B o n d e d 、 No S e p a r a t i o n 、 F r i c t i o n l e s s 、 R o u g h 、 F r i c t i o n a l 五 种 接 触 类 型 。其 中
第 2期 ( 总第 1 7 7期 )
2 0 1 3年 4月

650四辊可逆轧机性能

650四辊可逆轧机性能

650全液压四辊可逆轧机技术协议1 设备主要工艺参数1.1 原料:经酸洗后的热轧卷板、热轧中宽带钢材质: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厚度:δ≤4.5 mm最大强度极限:бb=610 N/mm2最大屈服极限:бs=360 N/ mm2宽度:≤650 mm卷径:Φ508/Φ900~Φ1650 mm最大卷重:8 T1.2 成品成品厚度:≥0.2 mm带钢宽度:≤520 mm卷径:Φ508/Φ900~Φ1650 mm最大卷重:8T成品厚度公差:0.01~0.02 mm(去掉头尾各8米)1.3 主要技术参数:最大轧制力:5000 KN最大轧制力矩:35 KN . M最大轧制速度:8 m/s穿带速度:0.3 m/s开卷最高速度:3.3 m/s卷取最高速度:8.2 m/s卷取张力:0~60 KN工作辊规格:Φ220/Φ190×650 mm支撑辊规格:Φ650/Φ680×600 mm开卷机卷筒直径:Φ480~Φ520 mm卷取机卷筒直径:Φ488~Φ508 mm轧制线标高:+1000 mm最大弯辊力:400 KN冷却液类型:乳化液工艺润滑系统流量:1000 L/min稀油润滑系统流量:250 L/min稀油润滑系统压力:0.4 Mpa稀油润滑系统介质:中负荷No20机组进料方向:液压系统压力:压下、弯辊液压系统:3~25Mpa一般液压系统:0~10Mpa设备总重量:约140 T传动方式:工作辊传动年产量:传动电机:主机电机Z560-2A 440V 600KW n=600~1400rpm 1台卷取电机Z4-355-11 440V 180KW n=500~1500rpm 2台开卷电机Z4-250-41 440V 75 KW n=500~1500rpm 1台2 设备组成2.1 机械设备2.1.1 开卷机1台悬臂机构,由传动装置和卷筒组成,传动装置为二级减速箱,卷筒为四棱锥结构,主要参数为:卷筒工作直径:Φ500 mm卷筒涨缩范围:Φ452~Φ544 mm开卷速度:≤3.3 m/s开卷张力:4~30 KN对中移动范围:±50 mm对中横移缸:缸径Φ125 mm,活塞杆直径:Φ70mm减速机:i =11.6362.1.2 五辊直头机1台具有夹送、矫直、对中、转向工能,主要参数为:出口转向辊:Φ170×620 mm对中装置立辊:Φ120×120 mm矫直辊:Φ120×650 mm夹送辊:Φ170×650 mm2.1.3 机前、机后卷取机各1台本机为四棱锥结构,由传动装置和卷筒装配组成,并设有压辊和推板装置。

四辊冷轧机设计之轧辊系统设计说明书(1)剖析

四辊冷轧机设计之轧辊系统设计说明书(1)剖析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小型四辊冷轧机,其特点是工作稳定、操作简单、轧制本轧机为190/500450板形好。

本设计主要是针对此轧机的轧辊系统,考虑到产品的稳定性、结构布局、使用寿命,进行轧辊的尺寸计算、刚强度校核、弯曲变形校核、轧辊轴承的选择和使用寿命校核。

同时采用了工作辊传动,这种形式对轧制过程比较有利。

设计中运用斯通公式计算轧制力,由于轴承座的固定性,轴承座要承受偏负荷,轴承磨损严重不但减小使用寿命而且影响轧辊的外形进而对轧制板形产生极大的影响,轧制力大时影响更明显。

因此轧辊的尺寸设计、材料选择很重要而且必须对轧辊和轴承进行必要的校核。

关键词:四辊冷轧机、轧辊、轧辊轴承、轧制力Abstract∅∅⨯small four-high cold rolling mill, characterized by The mill is 190/500450stability、simple in operation and good shape by rolling. This design main for the mill’s roller system, take the mill’s stability、configuration and the service life, it’s necessary to checkout the intensity、barely and distortion by bending of the rollers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earing besides calculate the sizes of the rollers and choosing the bearings. At the same time, drive work roll is the main drive mode for this mill, which form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rolling process.It’s well-off during the design. In the design I have found that due to the fixity of the bearing chock, the biased load will appear in the bearing chock, and the bearings will fray badly, which leads to the short service life of the bearings and influences the rollers’ shape , and then influence of the sizes of the rolling steels, the infection will be strictness under the heavy roll force. Therefore, it’s important to design the rollers’ size and choose of the material, it is must to checkout the rollers and the bearings.Keywords:4-high cold rolling mill、roller、roller bearing、roll force前言50年代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轧钢生产是将钢锭或钢坯轧制成钢材的生产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四辊冷轧机压下系统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四辊冷轧机压下系统设计[管理资料]

四辊冷轧机压下系统设计摘要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主要是调整轧辊在机架中的相对位置,以保证要求的压下量、精确的轧件尺寸和正常的轧制条件。

压下装置也称上辊调整装置,它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轧辊调整装置,安装在所有的二辊、三辊、四辊和多辊轧机上,就驱动方式而言,压下装置可分为手动的、电动的、和液压三类。

本论文介绍了轧机的发展历史和未来,介绍并分析了轧机的几种压下形式,列举了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各种压下形式的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实习和所查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评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电动压下方式。

其次根据所给定的基本参数计算轧制力以及选择电动机容量,设计压下螺丝和压下螺母并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选择轴承并进行寿命校核,设计蜗杆传动和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并进行环保性和经济性分析等。

关键词: 冷轧机;电动压下;压下螺丝;蜗杆传动;齿轮Design on Pressure System of Four-roller coldrolling millAbstractThe role of roller adjustment device to adjust roll mainly the relative position in the rack to ensure that the requirements reduction, precise size and normal rolling Rolling. Reduction device, also known as the roller adjustment device, whic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s a roller adjustment device, installed in all of the two rollers, three rollers, four rollers and multi-roll rolling mill, the drive mode, the pressure device divided manually, electric, and hydraulic thre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mill, rolling mill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several pressure form, listed with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various forms of pressure works. First of all, to find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ed practice and the design and conduct programs review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ay to choose a power reduction.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f basic parameters of a given choice of rolling force and motor capacity, design pressure once again screws and screw down nuts and check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choice for life bearings and check the design of the worm drive and gear box transmission, an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Key words:cold rolling mill; electric pressure; pressure nut; worm; Gear目录1 绪论 (1)选题背景 (1)国内外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的内容 (3)2总体方案设计 (4)3 压下电机的选择 (6)轧制力的计算 (6)第一道次的轧制力计算 (6)第二道次的轧制力计算 (7)第三道次的轧制力计算 (9)第四道次的轧制力计算 (10)第五道次的轧制力计算 (12)压下螺旋传动设计 (14)材料选择 (14)压下螺丝和螺母主要尺寸的确定 (14)驱动压下螺丝的力矩 (15)压下螺丝的强度计算 (16)螺母的强度计算 (17)压下电机的容量选择 (18)速比分配 (19)4. 圆柱齿轮的设计 (20)选定齿轮相关参数及工作情况 (20)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20)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22)几何尺寸计算 (23)5 蜗杆传动的设计 (25)选择蜗杆传动类型 (25)选择材料 (25)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25)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26)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7)受力分析 (28) (28)6.设备可靠性与经济评价 (32)结论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1 绪论选题背景钢产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为了生产更多的钢材就要有更先进的炼钢轧钢技术,现代轧机发展的趋向是连续化、自动化、专业化和大型化,产品质量高,消耗低。

冷轧机中辊系装置关键问题分析

冷轧机中辊系装置关键问题分析

冷轧机中辊系装置关键问题分析以结构模态和动态响应分析理论为依据,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四辊可逆冷轧机的机架、辊系及轧机机座的整体强度、刚度和动态特性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模拟仿真。

为钢铁企业轧机设备改造提供了小成本改造、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随着对轧制板材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的提高,对轧机系统高精度和高动态性能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四辊轧机作为板带材生产的主要设备,对产品精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四辊轧机设备的改造,需要钢铁行业各界的大力支持,高等学府与设计院作为主要的科研机构承担的无法推卸的重任。

中小钢铁企业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很难进行轧机的改造和产品精度的提高等矛盾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设备改造提高产品质量这一实际问题,本文以实验室四辊可逆冷轧机为基础,进行了辊系改造,以便安放自动液压压下装置,提高轧机的压下精度和效率。

1.四辊冷轧机辊系改造分析1.1.轧辊尺寸及材质的选择1.2.辊系结构的设计辊系包括工作辊、支撑辊、轴承和轴承等组成,它是四辊压机的主要部件,辊身、辊径和轴头组成了辊子。

在确定轧辊尺寸,西安确定轧辊直径D,然后再考虑辊径等参数;工作辊直径可由最大咬入角α和轧辊的强度要求来确定;轧辊的强度条件是由轧辊各处的计算应力小于许用应力决定的。

轧辊的许用应力是指其材料的强度极限除以安全系数。

根据轧机的最大宽带依次确定工作辊辊身长度L以及工作辊与支撑辊的辊身直径。

对于四辊轧机,要尽量减少工作辊直径,这样可以减小轧制压力。

2.四辊冷轧机强度及刚度的有限元分析2.1.轧机机架载荷与边界约束条件的施加四辊可逆冷轧机在实际轧制过程中,轧机机架的受力情况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力作用在机架上:作用在机架横梁上的轧制力、轧机机架立柱上引起的反力、机架立柱上的水平拉力对机架立柱的水平惯性力、对机架上下横梁引起的附加力、机架立柱的周向冲击力、在机架下支撑面上引起的反力。

900四辊可逆冷轧机压下规程设计及机架设计与分析

900四辊可逆冷轧机压下规程设计及机架设计与分析

1200四辊可逆冷轧机压下规程设计及机架设计与分析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09级轧钢2班组员:岳猛超付振冲张刚廉慧祁福亮指导教师:许秀梅王健燕山大学专业综合训练(论文)任务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冶金系一、 原料及设计技术参数1.1、原料:08F 来料尺寸4.2mm ×1050mm 成品尺寸0.6mm ×1050mm Q235 来料尺寸4.2mm ×1050mm 成品尺寸0.6mm ×1050mm Q195 来料尺寸3.5mm ×1050mm 成品尺寸0.65mm ×1050mm1.2、成品出口速度v=8m/s 。

1.3、开卷机最大张力6吨,卷取机最大张力35吨。

二、 轧辊尺寸的预设定设计课题为“1200四辊可逆冷轧机压下规程设计及机架设计与分析”,则工作辊的辊身长度 L=1200mm ,辊身长度确定后即可根据经验比例值法确定轧辊直径,冷轧板带轧机1L / 2.3~3.0D = 常用比值为2.5 ~ 2.9;2L /0.8~1.8,D = 常用比值为0.9~ 1.4;21/ 2.3~3.5,D D =常用比值为2.5 ~ 2.9;对于支撑辊传动的四辊轧机,一般取21/3~4,D D =其中L 为辊身长度,1D 为工作辊直径,2D 为支承辊直径。

取 L/1D =2.5,12/3,D D =L=1200mm , 1D =480mm , 2D =1440mm三、 压下规程制定3.1、压下规程制定的原则及要求压下规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由一定来料厚度的板坯经过几个道次后轧制成为用户所需求的,满足用户要求的板带产品。

在此过程中确定所需采用的轧制方法,轧制道次及每个道次压下量的大小,在操作上就是要确定各道次辊缝的位置和转速。

因此,还要涉及到各道次的轧制速度,轧制温度,前后张力及道次压下量的合理分配。

在此过程中,主要考虑设备能力和产品质量,设备能力主要包括咬入条件,轧辊强度和电机功率三个要素,而产品质量主要包括几何精度和力学性能。

可逆式四辊轧机异常弹跳分析及对策

可逆式四辊轧机异常弹跳分析及对策

可逆式四辊轧机异常弹跳分析及对策赵山绩,盛桂军,唐贤军,许文(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针对济钢中板厂可逆式四辊轧机异常弹跳导致的设备故障多、轧机刚度降低、板型控制难度加大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换辊托盘产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是轧机异常弹跳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改进托盘制造工艺防止不均匀的超量塑性变形、调整托盘受压区尺寸防止发生弓形结构等措施。

关键词:可逆式四辊轧机;轧机弹跳;塑性变形中图分类号:TG33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20(2003)03-0017-03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ingular Springingon Four High Reversing Plate MillZHAO Shan-ji, SHENG Gui-jun, TANG Xian-jun, XU Wen(Jinan Iron and Steel Group,Jinan 250101,China)Abstract:Analyzes the problems such as more device stoppages,lower mill rigidity value,more difficulties on plate shape controlling etc.,which caused by singular springing on the four high reversing plate mill of Jigang.Thus, the basic reason is thought to be the inhomogeneous plastic deformation on the bracket of roll changing.To make the bracket better,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prevent extra inhomogeneous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adjusting the size of deformed area to guard against bow structure etc.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four high reversing plate mill;plate mill springin;plastic deformation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中板厂(简称济钢中板厂)生产的产品厚度为4.5~22mm,宽度为1500~2000mm,长度为6000~12000mm,采用双机架组织生产,2000年钢板产量达到78万t。

四辊热轧钢板轧机的结构及板形控制 毕业论文

四辊热轧钢板轧机的结构及板形控制  毕业论文

四辊热轧钢板轧机的结构及板形控制摘要:中厚钢板大约有200年的生产历史,一个国家的中厚板轧机水平也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装备水平的标志这之一。

通过对四辊可逆式轧机的结构及影响板形的一些因素的分析,例如:轧机的压下平衡装置,AGC液压弯辊技术以及矫直机的机理等。

进一步加深了对四辊可逆式轧机的结构及板形控制的分析和了解并且对中厚板生产和钢板质量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从两个问题分析中得出大多数四辊可逆式中厚板轧机的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辊系、机架部件、压下平衡装置、轧辊的轴向固定装置等。

在板形控制方面控制板形的方法大致包括:设定合理的轧辊凸度,合理的生产安排,合理制定轧制规程以及通过调温控制等。

但随着近几年液压弯辊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四辊可逆式轧机在原来轧机的基础上运用了液压弯辊技术,进而VC辊,CVC系统,PC轧机,HCW 轧机,AGC轧机,CVC轧机这些新一代运用液压弯辊技术的设备应运而生,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对中厚板的板形控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机架;压下装置;辊系;平衡装置;轴向固定装置;液压弯辊一、前言板带轧机自18实际初正式诞生至今,已有210年的发展历史。

由于板带钢是应用最广泛的钢材,所以提高板带钢在钢材生产中的比例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趋势。

一般将单张钢板和成卷带钢统称为板带钢。

板带材是一种厚度与宽度、长度比相差较大的扁平断面钢材,也称扁平材。

新标准产品分类:其中薄板的厚板界限为3mm,窄带钢与宽带钢的宽度界限为600mm。

特厚板(厚度≥50mm);厚板(20≤厚度<50mm);中板(3mm≤厚度<20mm);热轧薄板(厚度<3mm,单张);冷轧薄板(厚度<3mm,单张);中厚宽钢带(3mm≤厚度<20mm,宽度≥600mm);热轧薄宽钢带(厚度<3mm,宽度≥600mm);冷轧薄宽钢带(厚度<3mm,宽度≥600mm);热轧窄钢带(宽度<600mm);冷轧窄钢带(宽度<600);镀层板(带);涂层板(带)、电工钢板(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和适 合计 算机 实 现 的 高效 性 等 特 点 , 现在 已发 展 成
C AD和 C AM 的重要 组 成部分 之 一L 1 ] 。本 文针 对 3 5 0 四辊可 逆冷 轧机 进行 模 态分 析 , 确 定 轧 机 的 固有 频 率 及 其相应 的振型 , 通 过 适 当地调 节 轧 制 速度 和 工 艺参 数来 避 免对 轧机 影 响较 大 的模 态 , 达 到 减小 或 消 除共 振、 提高 板带 材轧 制 产 品质量 和增加 经济 效益 的 目的。
四辊可逆冷 轧机装 配体 的模 态分析
高 月 圆 ,张 小平 , 张津 铭
( 太 原 科 技 大 学 山西 省 冶 金 设备 设计 理 论 与技 术 重 点实 验 室 , 山 西 太 原 0 3 0 0 2 4 )
摘 要 : 固 有 频 率 和 振 型 是 承 受 动 态 载 荷结 构设 计 中 的 重 要参 考 指 标 ,模 态分 析 可 以 确定 一个 结构 的 固有 频 率
第 6期 ( 总第 1 8 1期 ) 2 0 1 3年 1 2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 ECHANI C AL ENGI NEE RI NG & AUT( ) M ATI ( ) N
NO .6 De c .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6 4 1 3 ( 2 0 1 3 ) 0 6 — 0 0 4 1 — 0 3
0 引 言
在 Me c h a n i c a l 模 块 中求 以 上 方 程 式是 在 一定 的
目前 , 在 轧机 的改 进和 研发 工程 中 , 轧机 的振 动问 题 已成 为企 业关 心 的关 键 问题 , 因 此对 轧 机整 体 的振 动 特性 分析 就显 得 至关 重要 。有 限元法 是一种 常用 的 高 效 能计 算 方法 , 它 具 有对 复杂几 何结 构 的适 用性 、 对 各 种物 理 问题 的可 应 用 性 、 建 立在 严 格 理论 上 的可 靠
1 有 限元模 态分 析 理论

由于 Wo r k b e n c h自身 对 复 杂 模 型 的创 建 还 存 有 定 的不 足 , 因此 本 文 应 用 S o l i d Wo r k s软 件 进 行 建
模 。再 通 过 S o l i d Wo r k s的无 缝 接 口导入 Wo r k b e n c h
效地 避 免 了数 据 的丢 失 ,求 出 了 3 5 0 四辊 轧机 装 配 体 模 态 的 固有 特 性 。 关 键 词 :模 态 分 析 ;W o r k b e n c h ;有 限元 ; 四辊 轧 机 中 图分 类 号 :TG 3 3 3: T P 3 9 1 . 7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中进行 有 限元 分析 , 以有 效提 高工作 效率 , 缩短用 户建 模 的时间 , 简化 分析 工作 。 为 确保导 入 Wo r k b e n c h后模 型 能 正 确 有效 , 在 简 化 处理 时应 注意 以下几 点 : ① 忽略对结构模态 影响很 小的凸 台、 倒 角和 圆角 等 ; ②机 架 作 为支撑 各部 分 的载 体, 其 上螺栓 孔众多 , 在机架 的实际工作状态 下 , 由于螺 栓孔装 上螺栓后 , 刚 度得 到相 应 的加 强 , 故 在模 态分 析 中忽 略其 孔型 结构 的影 响 ; ③ 轧机 附件 ( 如平 衡压 下装 置) 品种繁 多 、 形 状复 杂 , 且对 轧机 整 体影 响不 大 , 故 在 建立模 型中忽 略 ; ④ 将装 配 体导 入 Wo r k b e n c h之前 , 需 要进行干 涉检查 , 保证 各个 零件 之 间不 存在 干 涉 ; ⑤在 S O l i d W0 r k s 中创 建 的 实 体 模 型 不 能 直 接 导 人 wo r k — b e n c h进行 分 析 , 需 要将 模 型保存 为 P a r a s o l i d( * . x _ t )
[ M] { ) +[ K] { U } 一{ 0 )。… …… ……… … ( 1 ) 其 中. [ M] 为质 量矩 阵 ; [ K] 为 刚度 矩 阵 ; E u 3 为位 移 向
量。
当发 生谐振 动 , 即u =Us i n ( w t ) 时, 方程( 1 ) 变为 :
( [ K] 一叫 [ 蛔 ) { } 一0 。 …… …… ……… ( 2 ) 其 中: 和 分别为结构的第 阶固有圆周频率和振型 。
模态 分 析是 动力 学 分 析 的 基 础 内容 , 工 程 上进 行 模态 分析 主要 用 于[ 2 ] : ①对设 备 改造进 行模 态分析 , 可 预知 对轧 机影 响较 大 的 模 态 ; ② 模 态分 析 是 其他 动 态 特性 分析 的基础 , 如 瞬态分 析 、 谐 响应 分析等 。 假定 物体 为 自由振动并 忽 略阻尼 时 , 其 方程 为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假定 条 件下求 解 的 , 即[ K] 和[ M] 都 是 常量 , 且: ① 假
设材 料是 线 弹性材 料 ; ② 使用 小挠 度理论 , 不考 虑非线 性特 性 ; ③ 不包 含 阻尼 ; ④ 假设 结构 没有激 励 。
2 某3 5 0四辊轧 机装 配体 有 限元模型 的建立 2 . 1 S o l i d Wo r k s 三 维 实体模 型的建 立
和振 型。基于 S o l i d Wo r k s对 四辊 轧 机进 行 三 维建 模 。采 用 无 缝 连 接 的技 术 .利 用 绘 图 软 件 S o l i d Wo r k s 和 有
限元分析软件 Wo r k b e n c h d的 专 用 接 口 ,将 S o l i d Wo r k s 建 好 的 三维 实 体 模 型 导 入 到 W o r k b e n c h界 面 中 .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