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方程的种解

合集下载

偏振激光雷达

偏振激光雷达
偏振激光雷达
偏振激光雷达是通过探测非球形粒子后 向散射光的退偏振比来研究它们的形态的, 是一种研究卷云和沙尘气溶胶等大气非球 形粒子形态的有效工具。 同时,偏振激光雷达还具有一般米散射激光 雷达的功能,仍然可以利用探测的大气后向 散射光的平行分量来反演卷云和大气气溶 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廓线以及大气气溶胶光收 到的大气后向散射回波功率的平行分量和 垂直分量的激光雷达方程分别用下式表示
• 退偏振比D(z)定义为:

对于随机取向的卷云和大气气溶胶粒 子,Ap(z) =As(z),若令K=kp/ks,则(3)式可以 写成:

激光雷达方程推导

激光雷达方程推导

激光雷达方程推导1. 引言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传播时间和反射强度来获取目标物体位置和形状信息的主动光学遥感技术。

在自动驾驶、环境感知、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激光雷达方程是描述激光雷达测距原理的数学模型,本文将对激光雷达方程进行推导。

2.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激光雷达发射器发出一个短脉冲的激光束,该束经过大气层并与目标物体相互作用后被接收器接收。

通过测量激光脉冲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以及反射回来时的强度,可以确定目标物体与激光雷达之间的距离和位置。

3. 推导过程为了推导激光雷达方程,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激光束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衰减;•目标物体会反射一部分入射到其表面的激光束;•接收器只能接收到反射激光束的一部分。

3.1 衰减因素激光束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衰减,主要有两个原因:吸收和散射。

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激光束的衰减:I=I0e−αd其中,I是接收到的激光强度,I0是初始激光强度,α是吸收系数,d是激光传播距离。

3.2 反射因素目标物体会反射一部分入射到其表面的激光束。

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反射激光强度:I r=ρI其中,I r是反射激光强度,ρ是反射系数。

3.3 接收因素接收器只能接收到反射激光束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接收到的激光强度:I recv=A⋅I r其中,A是接收器探测效率。

3.4 测距原理根据测距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d=c⋅t 2其中,d是目标物体与激光雷达之间的距离,c是光速,t是激光脉冲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

3.5 激光雷达方程推导将上述公式整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激光雷达方程:I recv=A⋅ρI0e−αd将测距公式代入上式中,可以得到:I recv=A⋅ρI0e−αct 24. 总结本文对激光雷达方程进行了推导。

通过考虑衰减因素、反射因素和接收因素,并结合测距原理,我们得到了描述激光雷达测距原理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并为相关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机动车颗粒物的激光雷达监测

机动车颗粒物的激光雷达监测

机动车颗粒物的激光雷达监测张春光;张玉钧;韩道文;刘文清;陈臻懿【摘要】为了用激光雷达遥测机动车排放颗粒物的浓度分布,从理论上分析了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和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激光雷达测量的后向散射系数以及黑碳仪测量的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与浓度以及后向散射系数与车流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激光雷达测量的后向散射系数能够很好地反演机动车颗粒物质量浓度,它们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激光雷达探测的气溶胶颗粒物浓度和车流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用来研究机动车排放颗粒物的水平分布和扩散特性;这对于机动车的管理以及大气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激光技术》【年(卷),期】2009(033)002【总页数】4页(P130-133)【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雷达;最小二乘法;后向散射系数;气溶胶质量浓度;车流量【作者】张春光;张玉钧;韩道文;刘文清;陈臻懿【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1引言大气气溶胶是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散布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其粒径范围一般为0.001μm~100μm。

大气气溶胶是观测城市对流层空气质量的天然载体[1],是衡量大气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悬浮在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还会直接影响到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2],进而影响气候变化,而且会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探测城市大气中污染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3-4],以及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和湍流场的规律,更深入地了解气溶胶的扩散、沉降、稀释等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雷达原理笔记之雷达方程推导

雷达原理笔记之雷达方程推导

雷达原理笔记之雷达方程推导参数符号雷达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为P t 目标距离R目标的雷达截面积发射天线增益G t 接收天线增益G r 天线的有效接受面积A e 电磁波波长接收机最小可检测功率S imin 雷达原理笔记之雷达方程的推导H1雷达作用距离跟雷达方程的各个参数关系紧密。

雷达作用距离的改善往往需要利用雷达方程的各项影响参数进行改善。

1,基本方程H2参数列表:公式推导:首先假设,发射天线为无方向性天线,即各向同性。

那么空间中任何一点的电磁波功率密度为:然后加上天线增益系数G t :空间中,被目标截获并产生二次辐射的电磁波功率:被目标二次辐射到空间的电磁波功率密度:目标二次辐射的电磁波功率,被雷达接收天线截获得到的功率:雷达接收机能检测的回波信号最小功率为S min ,因此应满足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进而,最大作用距离R max :参数符号玻尔兹曼常数k 接收机噪声带宽B n /B s 环境温度(噪声温度)T 0接收机噪声系数F 0检测因子(未相参积累)D 0信号处理增益G sp 损耗衰减因子L 相参积累脉冲个数N脉冲宽度脉冲雷达发射期间的平均功率P t 信号积累有效总时宽T s 对于脉冲体制雷达,常用收发共用天线,则G t =R r ,可得R max 的其他两种形式:2,雷达方程的其他形式H22.1考虑相参积累增益H3将S imin =kT 0B n F 0D 0代入雷达基本方程,得到:s信号处理后:D 0=D 0/G sp ,信号处理后:2.2考虑各种损耗H32.3用信号能量表示的形式H3根据,得到:,式14可化简为:,最终得到能量形式的R max表达式:2.4脉冲体制雷达的雷达方程H33,雷达方程对设计的指导意义H2根据不同情况下对应的雷达方程的具体形式,可以对雷达的设计提供指导性的方案。

1. 提高接收机灵敏度2. 降低损耗3. 增大信号能量4. 降低噪声系数5. 提高天线增益6. …………。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距离测量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来测量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是用来计算目标物体距离的数学表达式,它是激光雷达测量的基础。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可以表示为:距离 = (光速× 时间延迟) / 2其中,光速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 km/s。

时间延迟是从激光束发射出去到接收到反射信号所经过的时间。

激光雷达发射激光束后,它会记录下发射时刻的时间戳,并在接收到反射信号后记录下接收时刻的时间戳。

通过计算发射和接收时间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到时间延迟。

然后,将时间延迟代入激光雷达测距公式,即可计算出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的推导是基于光的传播速度恒定不变的原理。

由于光速非常快,激光雷达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到反射信号。

因此,激光雷达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距离测量。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自动驾驶领域,激光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感知和定位,用来检测周围环境中的障碍物,并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导航。

此外,在工业测量、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激光雷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的精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激光束的发射和接收质量、环境条件、目标物体的反射特性等。

为了提高测距精度,激光雷达通常采用多点测距、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

总结一下,激光雷达测距公式是用来计算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距离的数学表达式。

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激光雷达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距离测量。

激光雷达测距公式在自动驾驶、工业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测距精度,激光雷达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优化。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相信激光雷达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fmcw激光雷达距离计算公式

fmcw激光雷达距离计算公式

fmcw激光雷达距离计算公式
FMCW(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激光雷达是一种常用的激光雷达系统,它通过连续改变发射激光的频率并测量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的频率差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和速度。

FMCW激光雷达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当激光雷达发射一束激光信号时,该信号会在遇到目标物体后被反射回来,然后被激光雷达接收。

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与目标物体与激光雷达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对于FMCW激光雷达,距离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距离 = (光速×时间差) / 2
其中,光速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 x 10^8 米/秒;时间差是从激光发射到接收到反射信号所经过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激光雷达系统的工作环境和目标物体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校准和修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另外,FMCW激光雷达还可以同时测量目标物体的速度。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速度。

这种速度测量方法与多普勒效应有关,可以进一步扩展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

slam的运动方程和观测方程

slam的运动方程和观测方程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它是指在未知环境中,通过移动机器人进行感知和运动控制,实现机器人自身位置的估计和地图的构建。

SLAM问题可以用一组运动方程和观测方程来描述。

下面是常见的基于激光雷达的2D SLAM的运动方程和观测方程:
1. 运动方程:
- 里程计运动模型:通常使用简化的运动模型(如平移运动模型或增量式旋转运动模型),将机器人的运动表示为里程计度量值。

具体形式如下:
x_t = x_{t-1} + delta_x
y_t = y_{t-1} + delta_y
theta_t = theta_{t-1} + delta_theta
2. 观测方程:
- 激光雷达观测模型:通过激光雷达测量环境中的障碍物,可以获得一系列距离和角度观测值。

观测模型将这些观测值映射到机器人坐标系或世界坐标系中,以获得障碍物在地图中的位置信息。

具体形式如下:
z_t = h(x_t) + epsilon
在上述方程中,x_t、y_t和theta_t分别表示机器人在时间t的位置和姿态(方向),delta_x、delta_y和delta_theta表示机器人的增量运动,z_t表示激光雷达的观测值,
h(x_t)表示观测模型将机器人位置映射到地图坐标系中的函数,epsilon表示观测误差。

需要注意的是,SLAM问题是一个非线性的问题,通常需要使用滤波器(如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或粒子滤波器)来进行状态估计和地图构建。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引入其他传感器数据和环境模型,以提高定位和地图构建的精度与鲁棒性。

%80%82用于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雷达方程

%80%82用于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雷达方程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01046)项目作者简介:王天骄(1988-),男,山东蒙阴人。

Email :hellotianjiao@导师简介:孙剑峰(1978-),男,山东平邑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激光雷达目标识别跟踪等方面的研究。

Email :hit_sunjianfeng@适用于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雷达方程王天骄,孙剑峰,王雪峰,王骐(哈尔滨工业大学 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要:本文推导了一个适用于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雷达方程。

该方程以传统的激光雷达方程为基础,使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描述目标,可以更准确的反应目标上各点的光反射情况。

并且讨论了新的雷达方程与原有理论方法之间的关系。

根据得到的雷达方程编写了仿真程序对成像结果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难以给出解析表达式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使用Phong 光照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认为该雷达方程能够较好的反应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雷达方程;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 中图分类号:NT958.98 文献标识码:AApplicable Lidar Equation to Focal Plane Imaging LidarWANG Tian-jiao, SUN Jian-feng(School of Astronautic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Abstract :An applicable lidar equation to focal plane imaging lidar is derived. Based on traditional lidar equation, th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target, which is more accurate to reflect the reflection of the target surfac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is new lidar equation and the existing theory and method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new lidar equation, a streak tube imaging lidar simulation program is implemented. The Phong lighting model is used to parameterize th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analytically expresse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ew lidar equation can better reflect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focal plane imaging lidar.Keywords :Lidar equation; Focal plane; Imaging lidar0 引 言激光雷达方程是描述激光雷达系统工作的过程的重要方程。

激光雷达原理

激光雷达原理

激光雷达原理------读书笔记99121-佃邓洪川一•概念: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位置的电子设备.电磁波其功能包括搜索目标和发现目标;测量其距离,速度,角位置等运动参数;测量目标反射率,散射截面和形状等特征参数。

传统的雷达是微波和毫米波波段的电磁波为载波的雷达。

激光雷达以激光作为载波.可以用振幅、频率、相位和振幅来搭载信息,作为信息载体。

激光雷达利用激光光波来完成上述任务。

可以采用非相干的能量接收方式,这主要是一脉冲计数为基础的测距雷达。

还可以采用相干接收方式接收信号,通过后置信号处理实现探测。

激光雷达和微波雷达并无本质区别,在原理框图上也十分类似,见下图微波雷达显示控制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由发射,接收和后置信号处理三部分和使此三部分协调工作的机构组成。

激光光速发散角小,能量集中,探测灵敏度和分辨率高。

多普勒频移大,可以探测从低速到高速的目标。

天线和系统的尺寸可以作得很小。

利用不同分子对特定波长得激光吸收、散射或荧光特性,可以探测不同的物质成分,这是激光雷达独有的特性。

目前,激光雷达的种类很多,但是按照现代的激光雷达的概念,常分为以下几种:(1)按激光波段分,有紫外激光雷达、可见激光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

(2)按激光介质分,有气体激光雷达、固体激光雷达、半导体激光雷达和二极管激光泵浦固体激光雷达等。

(3)按激光发射波形分,有脉冲激光雷达、连续波激光雷达和混合型激光雷达等。

(4)按显示方式分,有模拟或数字显示激光雷达和成像激光雷达。

(5)按运载平台分,有地基固定式激光雷达、车载激光雷达、机载激光雷达、船载激光雷达、星载激光雷达、弹载激光雷达和手持式激光雷达等。

(6)按功能分,有激光测距雷达、激光测速雷达、激光测角雷达和跟踪雷达、激光成像雷达,激光目标指示器和生物激光雷达等。

(7)按用途分,有激光测距仪、靶场激光雷达、火控激光雷达、跟踪识别激光雷达、多功能战术激光雷达、侦毒激光雷达、导航激光雷达、气象激光雷达、侦毒和大气监测激光雷达等。

光学中的激光雷达方程

光学中的激光雷达方程

光学中的激光雷达方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检测手段,激光雷达在测绘、自动驾驶、机器人探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光学中的激光雷达方程则是这一技术实现的核心,它包括了激光信号的传播、反射、接收等多个环节,是激光雷达的理论基础。

一、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激光雷达是利用激光束对目标进行测距、测速、测量物体形状等的技术,主要包括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三个部分。

在发射端,激光器将一束激光束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激光束被目标反射回来,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回来;在信号处理方面,数字信号处理器将原始数据处理成所需的目标信息。

激光雷达通过光电转换方式实现对目标的测量。

当激光碰撞到物体表面时,会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来,形成一条反射光束,这个过程称为“散射”。

激光雷达通过接收到的反射光束计算出目标的距离、方向和形状等信息,进而完成对该目标的测量。

二、光学中的激光雷达方程为了更好地理解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需要了解光学中的激光雷达方程。

这个方程描述了激光束在空气中传播、反射和接收的过程。

激光雷达方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 传播方程激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方程描述:d = ct其中d表示距离,c表示光速,t表示时间。

通过这个方程,可以计算出激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需的时间。

要想计算出激光的传播距离,需要知道激光器发出激光到激光束返回的时间。

2. 反射方程激光束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

反射方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描述:E_r = R_v E_i其中E_i表示入射激光束的电场强度,E_r表示反射激光束的电场强度,R_v表示垂直入射时的反射系数。

3. 接收方程激光束接收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方程计算:P_r = (E_r^2 R_c A)/(2 R_l^2)其中P_r表示接收功率,E_r表示反射激光束的电场强度,R_c 表示激光器、接收器和天线之间的点到点传输的损失系数,A表示目标的散射面积,R_l为目标到激光雷达的距离。

雷达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雷达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雷达方程及其推导过程雷达方程是雷达工程中的重要概念,用来描述雷达系统中的回波信号强度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通过雷达方程,可以计算出目标的反射截面积、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以及目标的速度等重要信息。

雷达方程的推导过程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目标的散射特性,最终得到雷达方程。

下面我们来逐步推导雷达方程。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可以得到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方程:∇²E - με∂²E/∂t² = 0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μ和ε分别表示自由空间的磁导率和电容率。

这个方程描述了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行为。

接下来,考虑雷达系统中的目标,假设目标是一个小球体,其直径远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目标的散射特性可以用散射截面积σ描述,σ表示目标对电磁波的散射能力。

当电磁波照射到目标上时,一部分能量将被目标散射,形成回波信号。

假设入射波的电场强度为Ei,目标产生的散射场为Es,回波场为Er。

根据叠加原理,总场强可以表示为:E = Ei + Es + Er其中,入射场和散射场可以看作是波源,它们的传播方程可以写为:∇²Ei - με∂²Ei/∂t² = 0∇²Es - με∂²Es/∂t² = 0而回波场是由目标散射场产生的,可以表示为:Er = αEs其中,α为雷达截面积的比例因子。

将上述三个场强代入电磁波的传播方程中,可以得到:∇²E - με∂²E/∂t² = 0将总场强E展开,可以得到:∇²(Ei + Es + Er) - με∂²(Ei + Es + Er)/∂t² = 0进一步展开并整理,可以得到:∇²Es - με∂²Es/∂t² - αμε∂²Es/∂t² = -(∇²Ei + με∂²Ei/∂t²)根据散射场的传播方程,可以得到:∇²Es - με∂²Es/∂t² - αμε∂²Es/∂t² = 0将上述方程进一步化简,可以得到:(1 + α)∇²Es - (1 + α)με∂²Es/∂t² = 0继续化简,可以得到雷达方程:∇²Es - με∂²Es/∂t² = 0其中,Es表示目标产生的散射场,也就是回波场。

激光雷达原理(2)

激光雷达原理(2)
(3)激光外差探测具有良好的窄带滤波性能。在直接探测中, 光探测器除接收信号光以外,杂散背景光也可同时入射到光探 测器上。为了抑制杂散背景光的干扰,提高信噪比,一般都要 在光探测器上加窄带滤光片。在外差探测中,只有落在中频带 宽以内的杂散背景光才能进入探测系统。而且,杂散背景光不 会在原来信号光和本振光所产生的相干项上产生附加的相干项。 因此,对激光外差探测来讲,杂散背景光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激光外差探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
激 光 束 的 物 理 描 述
I A (r)
U A (r)
2
I
0
2
J
1(
)
2
-光波波长; F-光学天线的有效焦距; D-光学天线的有效孔径; F-光学天线系统的“F”数, F=(f/d); J1()-第一类贝塞尔函数, =(r/F); UA(r)-爱里斑振幅分布函数;
I P (r) U P (r) 2 I00
P
1
Re(
E
A2
E
)dA
1 2
S
Us
2 dS
若光探测器的负载电阻RL,则光探测器输出的电功率为:
i e P e
U
(r ,
t
)
2
dS
h 2h S
式中:S为光探测器光敏面积。光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为:
PS
i 2 RL
(
e h
)
2
P
2
RL
光探测器输出的电功率正比于入射光功率的平方
直 接 探 测 理 论
考虑到信号和噪声的独立性,则有: S p (e / h )2 RL Ps2
N p (e / h )2 RL (2Ps Pn Pn2 )
根据信噪比的定义,则输出功率比为:

基于Geiger-mode APD的激光雷达性能分析

基于Geiger-mode APD的激光雷达性能分析

基于Geiger-mode APD的激光雷达性能分析方照勋;张华;李海廷;路英宾;高剑波;陈德章;卿光弼【摘要】针对基于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Gm-APD)阵列的激光雷达,提出一种分析其探测性能的方法.以分析单个Gm-APD像元产生的初始光电子和暗计数噪声为基础,对Gm-APD像元的探测概率、虚警概率和漏警概率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一种多脉冲阚值探测法,并对其探测概率、虚警概率进行了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对2~10 km外的目标,采用128×128像元面阵探测器,单脉冲能量小于200 mJ 时,探测概率随脉冲能量提高而提高;单脉冲能量大干200 mJ时,探测概率保持不变;当采用多脉冲阈值探测、信号较弱时,探测概率总是随脉冲能量提高而提高,虚警概率总是随脉冲能量提高而降低.%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of laser radar based on Geiger-mode avalanche photodiode(APD) array.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false-alarm probability and miss alarm probability are researched by analyzing the creation of primary photon electronics and dark count rate noise. Further more,the method of threshold detection with multiple-pulses are proposed, of which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and false probability are researched and simulated. For a target at a distance of 2 km to 10 km and the 128 x 128 Geiger-mode APD array,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the ladar system can be improved as the pulse energy increasing, while the pulse energy should less than 200 mJ. When the pulse energy is above 200 mj,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is constant. For the threshold detection with multiple-pulses,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the ladar system can be improved asthe pulse energy increasing, and the false-alarm probability can be reduced as the pulse energy increasing.【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1(041)010【总页数】6页(P1092-1097)【关键词】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探测概率;虚警概率【作者】方照勋;张华;李海廷;路英宾;高剑波;陈德章;卿光弼【作者单位】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9;TN958.981 引言相比于传统的二维强度图像,三维激光成像雷达能提供更多的目标信息,比如距离、位置、姿态等,这在地形匹配、直升机避障、激光制导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析偏振米散射微脉冲激光雷达的原理与应用

简析偏振米散射微脉冲激光雷达的原理与应用

简析偏振米散射微脉冲激光雷达的原理与应用作者:谷金峰来源:《价值工程》2016年第09期摘要:随着人类活动和工业排放的增加,气溶胶数量在不断增加。

研究气溶胶与云形成和发展的关系、交互模式,特别是垂直分布关系、间接效应、辐射关系等,对大气降水、气象预报、气象灾害研究等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些年来大气气溶胶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已经被大量的研究,激光雷达为气溶胶的垂直结构,成分和动力探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industrial emissions, the amount of aerosol is increasing. It has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rosol and clou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eraction patterns, especiall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 indirect effect, radiation relationship for studying the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weather forecast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recent years the impact of atmospheric aerosol on the global weather and climate has been researched. Laser radar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for aerosol vertical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dynamic detection.关键词:激光雷达;气溶胶;光散射Key words: laser radar;aerosol;light scattering中图分类号:TN95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9-0219-020 引言气溶胶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不很高,但却对大气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激光雷达能量模型公式

激光雷达能量模型公式

激光雷达能量模型公式激光雷达(Lidar,全称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以光为能量的主动感知技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来获取目标物体的距离、位置、形状等信息。

激光雷达能量模型公式是描述激光雷达能量衰减与接收信号强度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本文将介绍激光雷达能量模型的基本原理,并推导出其数学公式。

激光雷达传播过程中,激光束在空气中会发生衰减。

这种衰减可以通过激光雷达的接收信号强度来表示。

衰减过程中,激光能量会遭受散射和吸收等损耗,导致信号强度减弱。

为了描述激光雷达能量衰减规律,我们可以使用雷达方程来建模。

激光雷达的能量衰减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空气衰减和目标散射。

1.空气衰减:激光在空气中传播会遭受散射和吸收两种损耗。

空气散射导致激光能量在空气中的各个方向上均匀分散,从而使其强度减弱。

而吸收则是因为空气中的分子会吸收激光的光子,从而转化为热能。

空气衰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_air = I_0 * e^(-α * d)其中,I_air是传播距离d处的衰减后的信号强度,I_0是起始信号强度,α是空气衰减系数,通常根据激光波长和空气特性进行估计。

2.目标散射:当激光束照射到目标物体上时,一部分能量会被目标物体所吸收,而另一部分能量则会被目标物体散射出来。

目标的散射能量称为目标反射率,记为σ。

目标散射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_ref = σ * I_air其中,I_ref是经过目标散射后的信号强度。

综合空气衰减和目标散射,可以得到激光雷达接收到的信号强度:I_recv = I_ref * (A_rx / A_tx) * G_tx * G_rx其中,I_recv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A_rx是接收器有效接收面积,A_tx是发射器有效发射面积,G_tx和G_rx分别是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增益。

综上所述,激光雷达能量模型的数学公式为:I_recv = σ * I_0 * e^(-α * d) * (A_rx / A_tx) * G_tx *G_rx这个公式描述了激光雷达能量衰减与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

激光雷达方程的三种解

激光雷达方程的三种解

1.3.3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激光雷达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与普通雷达类似,即由发射系统发送一个信号,与目标作 用产生的返回信号被接收系统收集并处理,以获得所需信息。

不同的是激光雷达的发射信 号为激光束,与普通无线电雷达发送的毫米波相比,波长要短得多。

无线电雷达由于波长 长,无法探测小型或微粒型目标,而用于激光雷达系统的激光波长一般在微米量级,因而 能用于探测极细小的微粒和分子。

图1-3激光雷达原理 Figl-3 Principle of lidar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如图1-3所示,由激光器发出一束波长为λ0,宽度为t P 的脉冲,经准直扩束后垂直射入大气,光脉冲在通过大气时受到散射和衰减,其后向散射光被接收面积为Ar 的望远镜系统接收,高度z 处的后向散射信号功率可用雷达方程表示[36]:()()()()z T z zAr2t c z Y P z P 22p 0,,,λλβλ⋅⋅⋅⋅⋅⋅= (1.1) 式中,λ为接收到的散射信号的波长,P 0为发射的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Y(z)为发送 器与接收器光路的几何重叠系数,c 为光速,()z ,λβ为大气体积后向散射系数,()z T ,λ 为大气的透过率,由朗伯定律可知:()()⎥⎦⎤⎢⎣⎡=⎰’’’,,z 0dz z -exp z T λαλ (1.2)式中,()z ,λα为大气的消光系数。

从理论上,()z ,λβ为大气数密度N (z)与散射截面Ωd d σ的乘积,即 ()()Ω⋅=d d z N σλβz , (1.3) 如前所述,大气中与激光雷达脉冲相互作用产生的后向散射信号成分包括了大气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由于分子尺寸小,所产生的散射光相对较弱,瑞利散射截面与激发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大气气溶胶粒子对激光的散射光为米散射。

对某一激光雷达的特定波长,分子散射直接随着大气分子的浓度而发生变化,但气溶胶散射却很复杂,取决于粒径分布以及气溶胶粒子的折射率。

这些气溶胶粒子随地域、时间变化明显,所以无法对其准确估算与预测。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1. 激光雷达通用方程激光雷达方程用来表示一定条件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功率,其形式如下: r P 为回波信号功率,t P 为激光雷达发射功率,K 是发射光束的分布函数,12a a T T 分别是激光雷达发射系统到目标和目标到接收系统的大气透过率,t r ηη分别是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的透过率,t θ为发射激光的发散角,12R R 分别是发射系统到目标和目标到接收系统的距离,Γ为目标的雷达截面,r D 为接收孔径。

方程作用:激光雷达方程可以在研发激光雷达初期确定激光雷达的性能。

其次,激光雷达方程提供了回波信号与被探测物的光学性质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探测的回波信号,通过求解激光雷达方程获得有关大气性质的信息。

2. 激光雷达测距基本原理2.1 脉冲法脉冲激光雷达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在测距点向被测目标发射一束短而强的激光脉冲,激光脉冲到达目标后会反射回一部分被光功能接收器接收。

假设目标距离为L ,激光脉冲往返的时间间隔是t ,光速为c ,那么测距公式为L=tc/2。

时间间隔t 的确定是测距的关键,实际的脉冲激光雷达利用时钟晶体振荡器和脉冲计数器来确定时间t ,时钟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电脉冲震荡∆T=1/f ,脉冲计数器的作用就是对晶体振荡器产生的电脉冲计数N 。

如图所示,信息脉冲为发射脉冲,整形脉冲为回波脉冲,从发射脉冲开始,晶振产生脉冲与计数器开始计数时间上是同步触发的。

因此时间间隔t=N ∆T 。

由此可得出L=NC/2f 。

图1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图2.2 相位法相位测距法也称光束调制遥测法,激光雷达相位法测距是利用发射的调制光和被目标反射的接受光之间光强的相位差包含的距离信息来实现被测距离的测量。

回波的延迟产生了相位的延迟,测出相位差就得到了目标距离。

假设发射处与目标的距离为D ,激光速度为c ,往返的间隔时间为t ,则有:图2 相位法测距原理图假设f 为调制频率,N 为光波往返过程的整数周期,∆ϕ为总的相位差。

激光雷达原理

激光雷达原理

激光雷达原理-------读书笔记99121-19 邓洪川一.概念:“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位置的电子设备.电磁波其功能包括搜索目标和发现目标;测量其距离,速度,角位置等运动参数;测量目标反射率,散射截面和形状等特征参数。

传统的雷达是微波和毫米波波段的电磁波为载波的雷达。

激光雷达以激光作为载波.可以用振幅、频率、相位和振幅来搭载信息,作为信息载体。

激光雷达利用激光光波来完成上述任务。

可以采用非相干的能量接收方式,这主要是一脉冲计数为基础的测距雷达。

还可以采用相干接收方式接收信号,通过后置信号处理实现探测。

激光雷达和微波雷达并无本质区别,在原理框图上也十分类似,见下图微波雷达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由发射,接收和后置信号处理三部分和使此三部分协调工作的机构组成。

激光光速发散角小,能量集中,探测灵敏度和分辨率高。

多普勒频移大,可以探测从低速到高速的目标。

天线和系统的尺寸可以作得很小。

利用不同分子对特定波长得激光吸收、散射或荧光特性,可以探测不同的物质成分,这是激光雷达独有的特性。

目前,激光雷达的种类很多,但是按照现代的激光雷达的概念,常分为以下几种:(1)按激光波段分,有紫外激光雷达、可见激光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

(2)按激光介质分,有气体激光雷达、固体激光雷达、半导体激光雷达和二极管激光泵浦固体激光雷达等。

(3)按激光发射波形分,有脉冲激光雷达、连续波激光雷达和混合型激光雷达等。

(4) 按显示方式分,有模拟或数字显示激光雷达和成像激光雷达。

(5) 按运载平台分,有地基固定式激光雷达、车载激光雷达、机载激光雷达、船载激光雷达、星载激光雷达、弹载激光雷达和手持式激光雷达等。

(6) 按功能分,有激光测距雷达、激光测速雷达、激光测角雷达和跟踪雷达、激光成像雷达,激光目标指示器和生物激光雷达等。

(7) 按用途分,有激光测距仪、靶场激光雷达、火控激光雷达、跟踪识别激光雷达、多功能战术激光雷达、侦毒激光雷达、导航激光雷达、气象激光雷达、侦毒和大气监测激光雷达等。

激光雷达数据解算原理

激光雷达数据解算原理

激光雷达数据解算原理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通过激光束测量目标物体距离和形状的设备。

激光雷达数据解算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发射激光:激光雷达发送一束激光脉冲到目标物体上。

2. 接收回波:激光束在与目标物体相交时会发生反射,激光雷达接收到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激光回波信号。

3. 时间测量:激光雷达通过测量激光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来计算目标物体与激光雷达之间的距离。

4. 角度测量:激光雷达使用旋转的光束或多个激光发射器/接收器对目标物体进行扫描,以获取目标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信息。

5. 数据处理:激光雷达将距离和角度测量结果转化为点云数据,每个点包含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和反射强度等信息。

6. 重建模型: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配准和建模等处理,可以生成目标物体的三维模型或场景。

激光雷达数据解算原理的关键在于准确测量激光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和目标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信息。

通过高精度的时间测量和角度测量,激光雷达可以获取到目标物体的距离、形状和位置等关键信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地图绘制、机器人导航等领域。

激光雷达物理参数的反演及其应用

激光雷达物理参数的反演及其应用

激光雷达物理参数的反演及其应用[摘要]目前,激光雷达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大气和气象环境监测的仪器。

它在大气的垂直结构和成分构成观测方面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

通过对激光雷达信号的物理参数的反演,可以得到一系列我们需要的物理量。

在气象方面,可以应用在气溶胶,大气边界层,云物理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中。

[关键词]激光雷达后向散射气溶胶大气边界层0前言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是传统雷达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50多年来,激光雷达技术从最简单的激光测距技术,逐步发展了激光跟踪、测速、扫描成像、多普勒成像等技术,陆续开发出不同用途的激光雷达,使激光雷达成为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系统。

激光雷达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具有极高的角分辨率、具有极高的距离分辨率、速度分辨率高、测速范围广、能获得目标的多种图像、抗干扰能力强、比微波雷达的体积和重量小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下降,其他领域陆续引进了激光雷达,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激光雷达的结构和原理一般情况下,激光雷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激光发射单元,信号探测控制单元和光学接受单元。

激光发射单元发射出激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粒子会产生一个向后的反射信号,光学接受单元接受到这个信号并进行处理,把光信号放大转化成电子信号输出。

根据反馈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所研究粒子的浓度,粒子所处的高度可以由从发射到接受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确定。

激光雷达的方程为:P(Z)为激光雷达接收到的高度Z处的大气后向散射回波信号的能量,E 为激光雷达的发射能量,C是激光雷达常数,和发射频率,接收灵敏度等有关;Z是到激光雷达到目标粒子的距离;βtotal是总的后向散射系数,βmol是空气后向散射系数,βpart是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ζtotal是总的消光系数,是激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衰减产生的,ζsmol是空气散射系数,ζspart是气溶胶散射系数,ζAmol是空气气吸收系数,ζApart是气溶胶吸收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激光雷达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与普通雷达类似,即由发射系统发送一个信号,与目标作 用产生的返回信号被接收系统收集并处理,以获得所需信息。

不同的是激光雷达的发射信 号为激光束,与普通无线电雷达发送的毫米波相比,波长要短得多。

无线电雷达由于波长 长,无法探测小型或微粒型目标,而用于激光雷达系统的激光波长一般在微米量级,因而 能用于探测极细小的微粒和分子。

图1-3激光雷达原理 Figl-3 Principle of lidar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如图1-3所示,由激光器发出一束波长为λ0,宽度为t P 的脉冲,经准直扩束后垂直射入大气,光脉冲在通过大气时受到散射和衰减,其后向散射光被接收面积为Ar 的望远镜系统接收,高度z 处的后向散射信号功率可用雷达方程表示[36]:()()()()z T z zAr2t c z Y P z P 22p 0,,,λλβλ⋅⋅⋅⋅⋅⋅= (1.1) 式中,λ为接收到的散射信号的波长,P 0为发射的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Y(z)为发送 器与接收器光路的几何重叠系数,c 为光速,()z ,λβ为大气体积后向散射系数,()z T ,λ 为大气的透过率,由朗伯定律可知:()()⎥⎦⎤⎢⎣⎡=⎰’’’,,z 0dz z -exp z T λαλ (1.2)式中,()z ,λα为大气的消光系数。

从理论上,()z ,λβ为大气数密度N (z)与散射截面Ωd d σ的乘积,即 ()()Ω⋅=d d z N σλβz , (1.3) 如前所述,大气中与激光雷达脉冲相互作用产生的后向散射信号成分包括了大气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由于分子尺寸小,所产生的散射光相对较弱,瑞利散射截面与激发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大气气溶胶粒子对激光的散射光为米散射。

对某一激光雷达的特定波长,分子散射直接随着大气分子的浓度而发生变化,但气溶胶散射却很复杂,取决于粒径分布以及气溶胶粒子的折射率。

这些气溶胶粒子随地域、时间变化明显,所以无法对其准确估算与预测。

而分子散射却可以相对较准确地估计出,只要通过标准大气信息或观测点上空的大气温度、压力分布数据即可获得。

因此,实际大气体积后向散射系数和大气消光系数就包含了两个部分:分子散射部分和气溶胶散射部分,即:()⎪⎭⎫ ⎝⎛+⎪⎭⎫ ⎝⎛=z z z m a βββ (1.4) ()()()z m ααα+=z z a (1.5)下标a 表示气溶胶,m 表示大气分子。

接收信号如图1-4所示,在0-A 段,发射光束还没进入接收视场,接收不到后向散 射信号,探测到的信号强度为0。

在A-B 段,发射光束逐渐进入视场,发射器与接收器的 重叠系数逐渐增大,接收到的后向散射信号也逐渐增强,至B 点时,重叠系数Y(z)=1 接收到的信号最强。

此后尽管视场内继续充满发射光束,但由于光速在大气中传输时按-2z 规律发散,因此回波信号也将按此规律减小,如图中B-C 段,直至遇到气溶胶密集的介质。

在遇到气溶胶密集的介质时,回波信号增强,在某一距离点(图中D 点)处达到最大, 随后又会逐渐衰减至系统无法探测为止。

图1-4激光雷达接收的信号 Fig.l 一4Lidar received signal1.3. 4激光雷达方程的解激光雷达方程提供了激光回波信号与被探测物的光学性质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可以 根据激光雷达探测到的回波信号,通过求解激光雷达方程,获得有关大气性质的信息。

但 从前面激光雷达方程可知,除了激光雷达系统的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大气回波信号功率, 以及激光器参数和系统常数以外,方程中还有四个未知量:分子和气溶胶粒子后向散射系数()z m β,()z a β以及它们的消光系数()z m α,()z a α。

由于分子散射较稳定,其散射系数()z m β和消光系数()z m α可以通过标准大气模型或观测点上空的大气温度、压力分布数据获得,因而雷达方程中就剩下气溶胶的两个系数()z a β和()z a α为未知。

为了求解这个方程,人们 想出许多办法,激光雷达方程的求解方法主要有:斜率法、Klett 法和Fernald 法。

a.斜率法在均匀的大气层中,整个后向散射系数()z β和消光系数()z α在该范围内是常数,在这 种情况下,()z α可以用简单的斜率法求得。

将雷达方程((l. 1)简化如下:()()()⎰⋅⋅⋅=-zdzz e z z C z P 02-2αβ (1.6)将P(z)乘以2z ,再取自然对数得:()()()()⎰-⋅=⋅=zdz z z C z z P z D 022ln ln αβ (1.7)对D(z)求导得:()()()()z dzz d z dz z dD αββ21-⋅= (1.8)如果大气均匀,则()z β和()z α均为常数,()0=dzz d β, ()z α由下式给出:()()dzz dD z ⋅-=21α (1.9)即对曲线D(z)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求出曲线的斜率即可求出均匀大气的消光系数。

斜率法由于要求均匀大气作为条件,实际是很难做到的,因为()z β和()z α在某一高度 上通常并不是常数,因而这种方法很难达到很高的精度,但它适合于水平探测。

b. Klett 法为了精确求解雷达方程,必须知道()z β与()z α之间的关系。

Klett 提出,对于弹性散射, 假定两者之间满足如下关系:k B αβ⋅= (1.10)这里,B 和k 是与激光雷达波长和气溶胶的折射率以及粒径分布有关的系数。

根据经验值, k 的取值范围为:3.167.0≤≤k ,一般情况下,取k=1,将其代入((1.8)式,得:()()()()z dzz d z dz z dD ααα21-⋅= (1.11) 取远方某一边界值高度z c ,对应的边界值为()c z D , ()c z β, ()c z α Klett 求得了该方程的稳定解为:()()()()()⎰+=c c c z zdzz D z z D z D z 2αα (1.12)()()()()()⎰+=cc c z zdz z D B z z D z D z 2ββ (1.13)上两式中,由于分母中积分项的符号为正,随着积分数值的增加,边界值和噪声等的影响会减少,因此方程的解很容易保持稳定。

这种解法的优点在于只要在边界值高度附近大气透过率()c z T 较小,对于较粗略估算出的()c z α也可反演出相对较精确的()z α。

一般情况下,()c z α必须以较精确的方法估算出,才能得到精确的()z α值,通常边界值的灵敏度会随大气的浑浊度和边界值的取值位置改变而变化很大。

c. Fernald 法当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要受到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共同作用,因而雷达方程中 的()z β和()z α实际应包括两部分,即分子散射部分和气溶胶散射部分。

Klett 法求解得出的是大气总的消光系数,由于米散射信号的强度与辐射波长的一(1 ~2)次方成比例,瑞利散射信号的强度与辐射波长的一4次方成比例,在波长较长或有云或气溶胶浓度较大的情况下,大气回波信号中米散射信号占据主要成分,而瑞利散射信号相对很弱,可以忽略,在这种只需考虑单一成分的情况下,使用Klett 法求解最有效。

然而,在波长较短,对流层中气溶胶浓度不大,或观测高层卷云和气溶胶时,瑞利散射信号的影响就不能忽略了。

Fernald 法在雷达方程中将分子散射和气溶胶散射分开来考虑,即:()()()z z z a m βββ+= (1.14)()()()z z z a m ααα+= (1.15)下标a 表示气溶胶,m 表示大气分子,代入激光雷达方程:()()()()[]()()[]{}⎰+-⋅+⋅⋅⋅=⋅z a m a m p dz z z z z zA t c z Y P z P 02002exp 2ααββ (1.16)对于气溶胶引起的米散射,其消光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的比设为()()z zS a a βα=1;对于分子引起的瑞利散射,其消光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之比满足如下关系:()()S z z S m m 382πβα==(1.17) 代入雷达方程式((1. 16 ),并将方程两边同乘以2z ,得到:()()()()()()()()()()()⎥⎦⎤⎢⎣⎡---⋅⋅⋅⋅⋅=⎭⎬⎫⎩⎨⎧⎥⎦⎤⎢⎣⎡⋅+⋅-⋅⋅⋅⋅⋅=⋅⎰⎰⎰ZZm pz a m p dz z S S dz z S z A ct z Y P dz z S z S z A ct z Y P z P z 001210001200222exp 22exp 2ββββββ (1.18)()()()()()()()()dz dz z S d S A ct z Y P dz z S z A ct z Y P dz z S S z P z zp Z pZm ⎭⎬⎫⎩⎨⎧⎥⎦⎤⎢⎣⎡-⋅⎥⎦⎤⎢⎣⎡-⋅⋅⋅⋅=⎥⎦⎤⎢⎣⎡-⋅⋅⋅⋅⋅=⎥⎦⎤⎢⎣⎡-⋅⋅⎰⎰⎰01100010001222exp 2122exp 22exp ββββ (1.19) 将上式两边取积分,得:()()()()()()()()⎭⎬⎫⎩⎨⎧-⎥⎦⎤⎢⎣⎡-⋅⋅⋅⋅=⎭⎬⎫⎩⎨⎧⎥⎦⎤⎢⎣⎡-⋅⋅⋅⋅=⎭⎬⎫⎩⎨⎧⎥⎦⎤⎢⎣⎡-⋅⋅-⎰⎰⎰⎰⎰12exp 202exp 22exp 20100010000''1221Z p Z p ZZm dz z S A ct z Y P dz dzz dz z S d A ct z Y P dz dz z S S z P z S βββ (1.20)再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得:()()()()()()()()()dzz z S A ct z Y P dz z S A ct z Y P dz dz z S S z P z S A ct p Z p Z Z p ⎰⎰⎰⎰-⎥⎦⎤⎢⎣⎡⋅⋅⋅=⎭⎬⎫⎩⎨⎧⎥⎦⎤⎢⎣⎡-+⎥⎦⎤⎢⎣⎡⋅⋅⋅=⎭⎬⎫⎩⎨⎧⎥⎦⎤⎢⎣⎡-⋅⋅-⋅⋅⋅⋅022ln 2exp ln 2ln 2exp 22z Y P ln 100010000''122100βββ(1.21)上式两边对Z 求导,得:()()()()()()()()⎰⎰⎰⎭⎬⎫⎩⎨⎧⎥⎦⎤⎢⎣⎡-⋅⋅-⋅⋅⋅⎥⎦⎤⎢⎣⎡⋅-⋅⋅=z dz dz z S S z z P S A ct z Y P z S S z z P z Z m pZ02exp 22dz 2exp 0''1221000122βββ (1.22)选取边界点高度c z ,假设已知c z 处的后向散射系数()c z β和消光系数()c z α,代入上式,并设()()2z z P z D *=,()()20c c c z z P z D *=,得到:()()()()()()()()()⎰⎰⎰⎭⎬⎫⎩⎨⎧⎥⎦⎤⎢⎣⎡-⋅-⎥⎦⎤⎢⎣⎡⋅-⋅=Z Z dzZ Z dz z S S z D S z z D dz z S S z D C C m c Zm ''12100122exp 22exp z ββββ (1.23)则气溶胶的后向散射系数为:()()()()()()()()()()⎰⎰⎰⎭⎬⎫⎩⎨⎧⎥⎦⎤⎢⎣⎡-⋅-⎥⎦⎤⎢⎣⎡⋅-⋅+-=Z Z dzZ Z dz z S S z D S z z D dz z S S z D z C C m c Zm m a ''12100122exp 22exp z βββββ (1.24)根据气溶胶消光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气溶胶消光系数:(1)边界点c z 以下高度的气溶胶消光系数为(后向积分): (1.25)()()()()()()()()()⎰⎰⎰⎥⎦⎤⎢⎣⎡⎪⎭⎫ ⎝⎛-⋅+⋅+⎥⎦⎤⎢⎣⎡⎪⎭⎫ ⎝⎛-⋅+⋅-=c z C m c m c a c C m m a z dz Z z dz z S S z D z S S z z D Z z dz z S S z D z S S z ''21210212112exp 212exp αααααα(2)边界点z c 以上高度的气溶胶消光系数为(前向积分): (1.26)()()()()()()()()()⎰⎰⎰⎥⎦⎤⎢⎣⎡⎪⎭⎫ ⎝⎛--⋅-⋅+⎥⎦⎤⎢⎣⎡⎪⎭⎫ ⎝⎛--⋅+⋅-=z c z c m c m c a c c m m a z dz z dz z S S z D z S S z z D z z dz z S S z D z S S z ''21210212112exp 212exp αααααα若雷达信号中气溶胶信号可以忽略,上两式的边界值(分母第一项)则由瑞利散射信 号和大气密度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