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练习卷: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卷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目前在超市中无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欢迎。这些无公害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药、杀虫剂和化肥等。
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使用杀虫剂的剂量不断加大,害虫向抗药性能力增强方向定向变异
D.害虫全部消失,最终导致某些害虫的物种灭绝
3.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使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4.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 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捕食斑马
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投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C.草原上猫头鹰的灭绝造成鼠的数量激增
D.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种群的基因库可不发生改变
B.自然选择对同种生物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C.若某性状有三种表现型,则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各等位基因频率之和大于1
D.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往往都会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即共同进化
7.桦尺蛾的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1870年,某一区域的桦尺蛾以浅色为主,浅色占70%,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20%。由于工业污染,该区域的桦尺蛾每年浅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30年后该区域的桦尺娥个体以黑色为主,几乎看不到浅色个体,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域的桦尺蛾个体间存在体色的差异,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
B.30年期间桦尺蛾种群形成了新物种
C.1871年该区域的桦尺蛾群体中,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77%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8.在阿拉斯加地区,棕熊生活在树林里,北极熊生活在雪原和浮冰上,它们适合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但在动物园两者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棕熊和北极熊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北极熊白色皮毛是雪原和浮冰环境诱导发生突变的结果
C.棕熊与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基因无法交流
D.北极熊和棕熊都是长期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9.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白线天蛾和8月中旬将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
B.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
C.8月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
D.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
10.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11.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学&科*网
(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
12.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图11显示太平洋某部分岛屿上几种鸟类的分布及迁徙情况。图12 显示其中的S鸟不同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其中n代表种群的个体数。
1.图11显示,相对于X岛,Y岛上的鸟_______多样性减小。
2.S鸟有黑羽(AA)、杂羽(Aa)、灰羽(aa)三种表现型,当S鸟迁至Y岛后,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统计发现灰羽个体只占1%,Y岛S鸟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估算Y岛S鸟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
3.经过多个阶段的迁移,在各岛上发现源于S鸟的14种鸟,此类现象称为________。
4.据图12判断,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群体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几率越大
B.群体越小,种群基因越偏离原始种群
C.群体越大,种群遗传多样性越易消失
D.群体越大,种群纯合子越倾向于增加
5.除自然因素外,影响鸟类群体数量的人为因素有______(多选)。
A.栖息地开发B.烈性病毒的出现
C.栖息地污染D.栖息地因地震被岛屿化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