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与推广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介绍
配套标准对用户的影响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实施,提高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为 用户提供了更加清晰、稳定的画面和音质。
配套标准的实施还推动了数字电视业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频道选择和内 容服务,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配套标准的实施还提高了数字电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 私保护。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 DTMB: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具有高传输效率、高图像质量、高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它采用 OFDM调制方式,支持多种传输模式。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比较
DVB-T与DTMB
两者都采用OFDM调制方式,具有 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主要 区别在于频谱利用率和调制参数等方 面。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采用了高效的信道编码 和调制技术,可以在同一频道内传输更多 的节目和数据,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促进多媒体业务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 如高清电视、互动电视、视频点播等,满 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 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 和完善。
ATSC与DTMB
ATSC采用单载波方式,而DTMB采用 OFDM调制方式。两者在调制方式和 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03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
发射机标准
01
02
03
发射机功率
规定发射机的功率范围, 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 质量。
发射频率
规定发射机的频率范围, 确保与接收机匹配,避免 干扰。
影响
配套标准的实施情况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是国家为了 规范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而制定的一 系列标准,包括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传输帧结构、信道传输速率等方面的规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摘要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一种传输速度很快的系统,它对性能的要求较高、便于移动和固定接收、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且工作的环境较复杂。
本文就是从当前国外发展的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系统的特点、优势和创新,确立国家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意义等方面对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系统特点1当前国外发展的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一种传输速度很快的系统,它对性能的要求较高、便于移动和固定接收、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且工作的环境较复杂。
目前美国的ATSC、日本的ISDB-T和欧洲的DVB-T是国外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标准。
为了使高清电视能够固定接收,在1996年美国拟制出ATSC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这种标准依托8VS单载波调制技术,在频谱利用方面效果显著。
但是它在移动或固定接收及单频网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有效地解决移动接收、固定接收和单频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欧洲制定了C-OFDM多载波技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VB-T。
但是这个地面数字传输标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因为C-OFDM多载波技术是以循环前缀等为核心技术,这样不仅降低频谱的效率,还延长了同步的时间,因而对频谱的效率及门限接收的指标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1998年日本公布地面数字采用ISDB-T标准,这种标准是依托BST-OFDM频域多载波技术,也就是在C-OFDM技术上糅合了特殊的频带分段形式,把一个频道划分成一些子段频带,达到取其中任何的一个子段都可实现便捷接收的效果。
2系统的特点、优势和创新在2006年8月,国务院决定把GB20600-2006(DTMB)作为国家标准的数字电视传输,这项数字电视标准是依据清华大学的DMB-T和上海交通大学的ADTB-T的方案融合而成的,且在2007年8月正式实施。
为了完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C-OFDM),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与时域相同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TDS-OFDM),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的帧头和帧体结构的巧妙设计,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信号在时、频域的组合、交换及使用方面的问题。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详]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一、什么是数字电视来自.szfuwa./bbs/数字电视(Digital TV)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利用MPEG标准中的各种图像格式,把现行模拟电视制式下的图像、伴音信号的平均码率压缩到大约4.69―21Mbps,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胶片质量水平,图像水平清晰度达到500―1200线以上,并采用AC―3声音信号压缩技术,传输5.1声道的环绕声信号。
二、数字电视的分类按清图像晰度分类,数字电视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三种。
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其图象质量为演播室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三、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
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浅析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国际推广
浅析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国际推广作者:邵晶来源:《卷宗》2016年第01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要在未来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拥有国际标准无疑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力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要大力将我国标准推出国门。
本文简要描述了DTMB进行国际推广的背景,国际推广的进程和前景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意义;启示;推广进程;推广前景1 引言电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接收信息和享受娱乐的一个重要媒介之一已有百余年历史,从第一台电视问世到如今进入数字化电视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相应有了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DTMB尚未被国际电联认定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国际标准前,国际上已有三大标准分别是:分别是美国标准(ATSC)、欧洲标准(DVB-T)和日本标准(ISDB-T),同时这三个标准正在进行商业化推广和商业广播,这方面的历史和详细进展情况见参考文献。
2006年8月18日,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GB20060-2006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颁布,并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诞生。
从20世纪末我国就已对数字电视进行自主研发,在国家标准颁布后,2011年12月6日,中国DTMB标准成为国际上第4家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认定的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2 DTMB提出的背景(1)国内背景1.国家战略政策和实施中国是一个电视产销大国,早在1999年朱镕基总理提出,由国家纪委牵头,国标委、经贸委、科技部、信产部、广电总局等六部委联合成立国家数字电视领导小组,明确指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颁布,并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
另外,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相继成立国家数字电视工程中心和实验室。
2.国内市场简述根据2003年广电总局发布了《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数字电视将在国内进行大力推广并将全面取代原有模拟广播电视。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组成 发端调制技术
数字信号源 有线/卫星节目源
本地节目 数据业务
数字发射系统
编码器
地 面
地 面
复用器
调
发
制
射
天馈、发射塔
数字电视显示 独立显示 一体显示
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地
信源
面
解码
解
调
收端解调技术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国标中其它选项有:交织深度、载波模式、帧头循环、导频插入。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我们已实现的国标参数介绍
总体思路: 继承单载波系统在固定覆盖上的优势,突破单载波系统支持移动接收、单频网的技术瓶颈,进一步 考虑多模一体机的实现完成多载波系统的研发。
• 帧体数据处理:C=1 或C=3780 • 典型帧头格式为PN595,该种格式结构简单,更适合快速同步与均衡,并且保证了低的峰均比 • 三种信道编码码率(0.4、0.6、0.8)均可支持,同时也提供了仅使用0.8码率编码就可以支持高、中、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本标准采用了时域符号卷积交织技术以提高抗脉冲噪声干扰能力。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国标发端系统框图
本标准采用了WALSH序列扩频保护的系统信息传输方式,用于识 别载波模式、LDPC码率、映射方式、交织深度
4个帧体模式符号
32个调制和码率等模式符号
3744个数据符号
国标支持的传输数据率(Mbps)
PN420 PN595 PN945
内码码率 4QAM-NR 4QAM
16QAM 32QAM 64QAM 4QAM-NR 4QAM 16QAM 32QAM 64QAM 4QAM-NR 4QAM 16QAM 32QAM 64QAM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介绍
将推动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国际化和标准化进程。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
03
各国之间的数字电视技术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促进数字
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 准介绍
2023-10-27
目 录
• 引言 •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概述 • 配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核心内容 •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推广和应用 • 未来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引言
背景介绍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传输系统应支持灵活的节目传 输和数据广播,满足不同业务 需求。
传输系统应具备灵活的组网能 力和可扩展性,方便后期升级 和扩容。
传输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标准
传输信号应具有高 质量、高清晰度和 高可靠性,满足用 户需求。
传输信号应具备稳 定的传输性能,保 证信号不丢失不失 真。
传输信号应采用先 进的调制解调技术 ,提高信噪比和抗 干扰能力。
传输设备的性能和兼容性标准
传输设备应具备高性能、高可 靠性和高稳定性,保证传输系
统的正常运行。
传输设备应支持多种接口和协 议,方便与其他设备连接和互
通。
传输设备应具备可维护性和可 维修性,方便后期维护和管理
。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 推广和应用
推广策略和方法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社交 平台等,向公众普及地面数字 电视传输配套标准的重要性和
兼容性问题
不同厂商和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协 议,导致兼容性问题,需要加强技术交流和合 作,促进标准化发展。
安全和隐私保护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1. 引言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和更多的娱乐选择。
而数字电视地面传输作为数字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用户接收数字电视节目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为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解读和分析。
2.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概述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是由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协会制定和发布的,旨在规范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和设备,提高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 信号传输 - 频率规划 - 传输格式 - 错误修正 - 信号压缩 - 解调与解码3. 信号传输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采用了调幅和调频两种传输方式。
调幅传输适用于近距离传输,而调频传输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传输距离、传输媒介等因素,以确保传输质量。
标准中提供了不同距离下的信号传输参数,例如信号频段、传输速率等。
4. 频率规划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对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频率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定义。
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电视节目的需求,制定了合理的频率分配方案,以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和频道间的干扰。
频率规划方案中考虑了不同地区的需求差异,并结合现有的地面传输设施,确保数字电视节目可以覆盖到更广泛的地域。
5. 传输格式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格式,包括视频编码格式、音频编码格式和数据传输格式等。
标准对于各种编码格式的要求和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以确保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质量。
在传输格式的规定中,标准还考虑了不同分辨率和画质要求下的数据压缩算法,以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6. 错误修正为了提高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引入了一定的错误修正机制。
标准通过引入纠错码和差错校验等技术手段,能够在传输过程中自动检测和修正部分传输错误,减少传输产生的误码率。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一、什么是数字电视来自/bbs/数字电视(Digital TV)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利用MPEG标准中的各种图像格式,把现行模拟电视制式下的图像、伴音信号的平均码率压缩到大约4.69―21Mbps,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胶片质量水平,图像水平清晰度达到500―1200线以上,并采用AC―3声音信号压缩技术,传输5.1声道的环绕声信号。
二、数字电视的分类按清图像晰度分类,数字电视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三种。
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其图象质量为演播室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三、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
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音频编解码技术与视频编解码相同,音频编解码主要功能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管理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特别工作组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播科学研究院、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 学、国防科技大学)
Framing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System
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DTMB)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
PN
DFT
PN
DFT
序列
序列
(减掉已知的 PN 序列)
PN 序列
PN 序列
零填充
DFT
零填充 11
DFT DTMB DTV Technology R&D Center
特点2. LDPC+BCH纠错编码技术
继Turbo码之后又一种可以逼近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 前向纠错编码由外码(BCH 码)和内码(LDPC,Low Density
➢ 具有信号覆盖半径不少于16/35公里的单频组网能力;
➢ 整体性能指标应优于或相当于相应的国外现有标准的性能。
➢ 支持传输HDTV、SDTV、音频、数据、短信息等多媒体业务;
➢ 具有实现定时接收和双向交互业务以及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等系 统功能的可扩展性。
产业要求:
➢ 自主性:能自主的传输标准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技术壁垒。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的国际化进展探究
2200 引言目前,关于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提出者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前三者所提出的标准在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我国在这方面建设相对较弱。
但是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前景良好,具有广大的消费市场,相关技术也日趋发展成熟,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国际化态势良好。
1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实施背景、国际推广模式与面临的困难1.1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实施背景中国是一个电视消费大国,具有广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在电视生产年量超过1亿台,我国生产的电视机具有高性能、低价格等优势,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广播电视常见的方式是地面电视广播、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以及IPTV电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及一些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电视传输方式仍旧是地面电视广播[1]。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其终端产品的成本也不断下降,全球范围内的广播电视日益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给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收视体验。
现在很多国家都积极实施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其在转换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就是标准选取,标准选定及终端产品生产制造与电视机的出口销售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其是非常重要的。
2006年之前,国际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主要是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T及日本的ISDB-T,三者都是国际电联的标准,当某国选取其中的一个标准时,都我国电视终端产品就会形成技术壁垒及专利壁垒,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是非常不利的。
由于这一挑战,国际上一些国家及组织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标准,由此在国际上形成一种标准竞争的现象。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各行各业也都加快产业调整的步伐,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转变。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也随之取得了较快发展,该产业技术门槛高、产业链较长、带动的就业人口及持续时间较长等,因此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的推广与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能够拉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核心专利及技术标准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
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地面数字电视是指通过地面传输信号的数字电视系统,它使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可以提供更清晰、更稳定的电视信号。
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是指在数字电视传输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它对于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主要包括信号编码、调制方式和传输协议等方面。
在信号编码方面,地面数字电视采用了一系列的数字信号编码技术,如MPEG-2、H.264等,这些编码技术可以将视频、音频等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了信号的压缩率和传输效率。
在调制方式方面,地面数字电视通常采用QAM调制技术,它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特定的调制信号,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地面传输环境。
此外,地面数字电视还需要采用一定的传输协议,如ATSC、DVB等,这些协议规定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格式和传输规范,确保了信号的稳定传输。
其次,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对于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采用合适的信号编码和调制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使得电视节目能够以高清晰度、高保真度的形式传输到用户家中。
同时,采用统一的传输协议可以确保不同地区、不同电视台的数字电视信号能够在地面传输过程中保持一致的传输格式和规范,避免了信号的混乱和干扰,保障了用户观看电视节目的体验。
最后,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优化。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更先进的信号编码、调制方式和传输协议,以适应用户对于高清晰度、多样化节目的需求。
同时,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地面传输环境的变化和挑战,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确保数字电视信号能够在地面传输过程中保持稳定、清晰的传输质量。
综上所述,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是数字电视传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对于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标准背景与意义•标准技术解析•标准应用场景•标准产业化现状与趋势•标准解读对产业的启示•标准解读对研发的指导目录标准背景与意义01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推动数字化进程地面传输标准的空白需要填补标准制定的背景标准实施的意义推动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提高电视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促进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标准推广的难点与挑战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经济成本及市场接受度标准技术解析02该标准支持多路径接收,以适应复杂的地形和建筑物遮挡等环境。
传输技术的特点多路径接收为适应快速移动的接收设备,该标准采用了时间分片技术,允许在单个传输时间间隔内传输多个数据包。
时间分片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和空间分集技术,标准提高了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空间分集标准采用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前向纠错编码多载波调制时域跳频该标准支持多载波调制技术,以适应不同的传输环境和需求。
通过在时域上跳频,标准增加了对多径干扰的免疫力。
03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0201该标准支持空时自适应调制(ASTDMA),这是一种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根据信号环境和接收设备条件动态调整传输速率和调制方式。
空时自适应调制通过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标准实现了空间复用,增加了频谱利用率。
空间复用智能天线技术同步技术该标准采用同步技术,确保接收设备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包。
时间戳技术标准支持时间戳技术,用于同步和定时处理。
同步与定时技术标准应用场景03城市覆盖网络是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该网络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的收视需求。
在城市覆盖网络建设中,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采用了先进的调制技术和高效编码方式,使得电视信号能够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稳定传输,并且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清晰的图像质量。
农村覆盖网络是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和传播途径全解析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和传播途径全解析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三大核心解析根据地域性、传输方式以及调制方式的不同,所以传输方式需要搭配不同的调制才能够有最佳的效果首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世界上目前都有哪些主要的传输标准其中卫星传输的是DVB-S标准,数字有线电视是DVB-C标准而在往上一层,也是普及度最广的地面数字广播系统,例如美国采用的是ATSC(AdvancedTelevisionSystemCommittee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标准,欧洲的标准是DVB(DigitalVideo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日本的标准是ISDB(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调制和传输方式/中国采用DMB-TH传输标准中国在2006年8月18日确定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GB20600- 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并将于2007年8月1日起强制实施,标准名称则为DMB-TH,为清华同方推进的DMB-T与上海交大的ADTB-T融合方案。
模拟与数字电视的视频音频编码区别解析传统的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最大的不同是视频编码的改变,数字电视通过传输数字化编码的视频与音频,而模拟则是混合式的模拟传输,在信息损失量方面,数字信号有着绝对的优势。
目前的数字视频编码主要以成熟的MPEG2为主,这也是DVD视频的编码较为热门的编码还有H.264、WMV等,音频编码还是主要以AC3、AAC、MPEG2等为主而各种编码的好坏是以相同带宽下所传输图像的清晰度好坏的表现为判定,例如H.264就要比MPEG2要好,可以在更小的带宽上实现更高的图像质量而在数字电视方面,这就很重要,因为新的编码可以。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相关配套标准” 介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Academy of Broadcasting Planning, SARFT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相关配套标准”介绍
2007年8月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地面配套标准的特点
17个标准项目的内容较多,内容很复杂
7、完成送审稿
6、形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5、提出标准草案
4、提出标准系统建议
3、性能比较测试阶段
2、测试准备阶段
1、国内外技术方案的分析研究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六、规划院工作
利用规划院国家数
字电视实验室的有利条件。
配合标准
起草小组进行针对
性标准符合性测试
和试验:。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主要标准和技术概述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主要标准和技术概述作者:王家乐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9期摘要: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是国家广播电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分析现有的国内外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基础上,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GB20600-2006进行分析,重点对于整个系统结构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字电视标准地面传输目前国外三个数字电视标准(DTTB)标准都是基于各自当时的设计目标、使用环境、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DTTB的需求由最初的室外固定接收,到强调室内接收、便携接收和移动接收,直至最近强调和通信的结合;传送内容由最初的HDTV到SDTV,再到最近的多媒体信息[1]。
本文论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GB20600-2006以及三大国标数字电视标准的技术特点。
1.现有的国内外地面数字电视标准1.1 美国ATSC数字电视标准ATSC数字电视标准是1996年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 ATSC )针对高清晰电视固定接收需求制定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采用格形编码的八电平残留边带(Trellis-Coded 8-Level Vestigial Side-Band,8-VSB)调制系统,能可靠地在6MHz的电视信道中传输19.4Mbit/s,经RS编码达到21.35Mbit/s。
其图像分辨率为普通电视的5倍。
加入0.3d8导频(用于系统辅助载波恢复)和段同步(用于系统时钟同步和信道编码,纠错保护措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噪声门限(14.9dB ) 。
1.2 欧洲DVB-T数字电视标准欧洲电信协会ETSI于1997年6月正式提出欧洲数字电视视频地面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 DVB-T)标准,即欧洲标准(EN),是二者中应用最为广泛和灵活的。
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FDM)技术。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文章标题:深度解析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1. 介绍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作为数字电视技术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质量。
要深入了解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需要从其历史、技术要点和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2. 历史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的历史需要被关注。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数字电视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终于于2004年颁布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该标准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现已成为我国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基石。
3. 技术要点需要从技术要点的角度深入探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
该标准采用了何种传输技术和频率划分?在信号编码、调制和传输过程中又有哪些关键参数和指标?通过对这些技术要点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的特点和优势。
4. 发展趋势随后,我们需要关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的发展趋势。
数字电视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未来,随着5G、8K等新技术的兴起,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也将影响到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的发展方向。
5. 总结和回顾通过对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重要的技术标准。
与此也能够更好地把握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为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坚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对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的深度解析,我们对这一重要的技术标准有了深刻的了解。
希望我们的文章可以让您对这一主题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技术要点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的技术要点包括传输技术、频率划分、信号编码、调制和传输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科技大学
电视原理
结课论文
题目: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与目前流行的三大制式的比
较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信14-1班
指导教师:李宝山教授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与目前流行的三大制式的比较
摘要
地面数字电视是数字电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本文介绍并对比了国内外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重点阐述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比说明了采用DTMBD国际的优势及必要性,最后介绍了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TMB在国际化推广方面的相关情况。
关键词:国际化推广传输DTMB 地面数字电视
Comparison of the ground transmission standards of digital TV in China and the three popular formats at present
Abstract
Terrestrial digital televis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digital TV system. It has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satellite digital TV and cab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compar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cusing on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China's terrestrial digital TV transmission standard DTMB, by comparing with DTMBD international advantage and necessity, final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situation of terrestrial digital TV transmission standard DTMB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motion, transmission, DTMB, terrestrial digital TV
1 引言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
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
其中地面数字电视成本较低,更容易普及,它和有线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相比,有着不容易受到自然灾难、施工建设等客观因素影响的特点。
在我们国家,现在只有三分之一的电视用户完成了无线覆盖。
地面电视服务可以充分利用现在大量闲置的频谱资源来创造效益,广播运营单位还可以用无线频谱资源来实现移动便携式接收。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地面数字电视项目能够给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机会,能够用较少的投资实现较大的成果,它还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2 国际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目前国外地面数字传输标准主要有 ATSC(美国)标准、DVB-T(欧洲)标准和 ISDB-T (日本)标准。
2.1 美国 ATSC 标准
美国在 1996 年制定了 ATSC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该标准的信源编码在视频方面采用MPEG-2压缩编码,音频方面采用AC-3压缩编码,信道编码采用残留边带调制,支持地面广播模式和高速率模式 2 种方式。
2.2 欧洲 DVB-T标准
欧洲的 DVB-T 标准基于 8MHz带宽,采用COFDM调制方式,使用2k或8k个载波。
其中2k模式适用于普通网,支持移动接收,8k 模式适用于单频网。
DVB-T 为 8MHz 频道而开发,但也能用于任何频道带宽(6、7、8MHz),欧洲还于 2008 年公布了DVB-T2 标准,该标准相对 DVB-T,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
2.3 日本 ISDB-T 标准
ISDB-T 是日本于 1998 年公布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该标准规定的传输模式不仅仅能够传播数字电视信号,还能够独立传播数据广播。
信源编码在图像方面采用 MPEG-2 的压缩标准,音频方面采用 AAC 的压缩方式。
3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DTMB 简介
3.1 发展历程早在2001年4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展开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测试工作,同时也开放了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规格建议书的提交,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率先测试完成后,于 2006 年 8 月份颁布了 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简称 DTMB。
国家标准委员会在 2009年安排清华大学作为《DTMB 国家标准修订及国际标准研制》项目的承接单位,清华大学在 DTMB 标准的基础上率先取得技术突破,完成了软硬件验证平台和仿真系统的研制与搭建,推出了演进版的DTMB标准DTMB-A(DTMB Advanced)。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DTMB 于 2011 年 12 月 6日成为了国际电联第四个地面数字电
视标准。
与此同时,DTMB-A 应用示范系统公开展示,并于2013年向国际电联提交DTMB-A 的标准方案。
国际电联在2015年正式宣布DTMB标准的演进版本DTMB-A被列入了国际电
联的正式标准。
DTMB-A也成为了国际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3.2 技术简介
DTMB标准吸收了另外三大国际标准的经验和教训,其频段定义为 48.5MHz~862MHz,带宽 8MHz,符号率为 4.7Mbps~32.486Mbps,支持传输33种系统数据。
DTMB标准具有以下技术特点:采用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TDS-OFDM)调制方式;采用原创的帧结构;采用基于 PN序列扩频技术的高保护同步传输技术,频谱利用率高;采用快速信道估计技术,移动接收性能佳;采用前向纠错编码和相位映射结合纠错技术,显著改善信噪比门限。
DTMB 标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采用的
标准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使用自有专利技术体系,快速的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信息传输容量。
(3)提高了信道估计速度,降低了信号捕获延时,支持单天线高清电视移动接收,并且具有很好的移动接收性能。
(4)改善了信噪比门限,扩大了同等发射功率下的接收范围,有更好的广播覆盖性能。
(5)单频网设备更简单可靠。
4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DTMB 的国际化推广
地面数字电视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
很多国家甚至还没有完成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换,标准选取是这些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选取什么样的标准,对终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关标准的主导国家和组织正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各自的标准,形成了一种标准竞争的局面。
到目前为止,DTMB 在我国的推广进程比较快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TMB 需要成为国际标准,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相关产业和技术在世界上的推广广和发展。
我国数字电视相关企业和机构也在不懈努力以达成这一目标,近年来,相关企业和机构在推广工作上取得了重要的工作成果。
国际电联在2011年12月认定 DTMB 标准为第四个地面数字电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