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合集下载

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房室阻滞可以是一过性、 间歇性或持久性的。持久 性房室阻滞一般是器质性 病变或伤损所致。
根据传导障碍的轻重程度 可分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传导延缓)
二度(部分激动不能下 传)、
三度(传导完全中断)。
一度房室阻滞
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均可 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0.21s(14岁 以下儿童为0.18s),每个P波之后有QRS波群。
Ⅱ型:亦称莫氏Ⅱ型表现为P波规则的出现、P-R间期固定 不变、发生周期性的QRS波群脱漏。
凡出现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QRS波脱漏者(如4:1、5:1、 6:1等)称为高度室阻滞。
三度房室阻滞
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至心室而引起房 室脱节、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分别由各自的起搏点 控制。
一般说来,阻滞程度越高,心肌损害越重。它的 预后取决于病因、心功能状态、阻滞部位、持续 时间等因素,其中阻滞部位尤为重要。一度或二 度Ⅰ型房室阻滞的阻滞部位多在房室束分叉以上、 程度轻、多可恢复;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阻滞的 阻滞部位大多在房室束分叉以下,予后较差。
任务20—识别各种心律失常 心电图(二)
资讯:学生自学心电图的相关知识 决策:指导学生学习
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 实施:学生独立识别心电图 检查:心电图诊断是否正确
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你认识这幅图吗?
房室传导阻滞
定义:是指由于房室传导 系统某个部位(有时两个 以上部位)的不应期异常 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 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传导速 度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 动不能下传的现象。
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时间超过0.12s。 (2)QRS波群形态改变:

心电图显示碎裂QRS波,有问题吗[004]

心电图显示碎裂QRS波,有问题吗[004]

心电图显示碎裂QRS波,有问题吗[004]心电图显示碎裂QRS波,有问题吗碎裂QRS波是指心电图上QRS波在形态或幅度上出现了不连续或断裂的现象。

它可能是某些心脏疾病的表现,但也可能是正常现象。

如果碎裂QRS波伴随着心电图上其他异常,如ST段改变、T波倒置等,可能会提示存在心脏病变。

治疗方法需要针对患病原因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一、碎裂QRS波的原因1.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RBBB)和左束支阻滞(LBBB)是最常见的导致QRS波碎裂的原因。

2.顺序分支传导时延:顺序分支传导时延(QRS时延)是指心脏起搏信号经过心室内传导系统时间延长,使QRS波的宽度增加,形成碎裂的QRS波形。

3.肌肉疾病:如肌病、肌营养不良、多系统萎缩等。

4.冠心病:特别是左前降支或右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左束支传导延迟或阻滞时。

5.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心肌制动剂等可以引起QRS波的变化。

二、治疗方法1.针对原发疾病:治疗碎裂QRS波的关键是要确定其潜在的病因。

如果碎裂QRS波是由某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病变等,则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2.康复训练:对于因肌肉疾病引起的碎裂QRS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并可能需要使用外部心脏起搏器。

3.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是碎裂QRS波的潜在原因,则需要针对具体药物进行调整以消除QRS波的影响。

三、注意事项1.注意遵医嘱用药:如果诊断出是药物引起的碎裂QRS波,则需要注意遵从医生的建议来调整药物。

2.定期复查心电图:对于有QRS波碎裂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QRS波的变化情况。

3.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适度饮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能够对心脏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4.保持心情稳定:心情稳定也是心脏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减少精神压力。

总之,QRS波碎裂是心电图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治疗方法。

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一. 心肌梗塞1.基本图形:①坏死Q波,时间>0.04秒,深度>1/4R。

②损伤性ST段抬高,弓背向上。

③缺血性T波改变。

2.心电图演变过程:起病数小时之内,可无异常或仅出现高耸T波。

起病数小时之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

数小时至两天左右,出现病理性Q波,此为急性期改变,病理性Q波永久存在(偶可见Q波消失)。

抬高的ST段可持续数天至两周左右后,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可以低平或倒置,此为亚急性期的改变。

起病数周数月之后,T波呈V行倒置,倒置的T波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正常。

3.心电图定位:二.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1. T波变化,最早TV1>TV5,然后T波低平(T<1/10R)、双向、甚至倒置(QRS波群不以R为主可以倒置,如Ⅲ,AVR,V3R,V1,V2可倒置)。

2. ST段下移超过0.05mv(除AVR)。

3. 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4. QT间期延长(正常心率者QT间期0.36~0.44秒)。

三. 房性早搏:1. 提早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P’-R间期≥0.12秒。

2. 房性P’波之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T波与QRS波的主波一致。

3. 不完全代偿间歇。

四. 交界区早搏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 P’波有三种可能:①先有逆行P’波(即倒置的P波),再有QRS波群,但此P’-R间期<0.12秒②先有QRS波群然后有逆行P’波,此R’-P间期<0.20秒③只有QRS波群而无P’波。

3. 交界区早搏的T波与QRS波群主波一致。

4. 完全代偿间歇。

五. 室性早搏1.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无P波。

2. QRS波群时间≥0.12秒。

.3.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 完全代偿间歇。

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 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早搏或交界区早搏(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多数为15 0~250次/分,节律一般绝对规则。

左束支传导阻滞(束支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束支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束支阻滞)【病因】(一)发病原因左束支阻滞极少见于健康人,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男女之比约为2∶1。

发病年龄为3个月~83岁,平均年龄为(56.7±3.2)岁。

据国内报告三组137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的病因,冠心病占45.3%,高血压病占19.7%,心肌病占8.7%,心肌炎占3.6%,肺心病占5.2%,风心病占5.8%,先天性心脏病占0.7%,主动脉病变(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占1.5%,其他(如白塞病、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外伤、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炎等)占9.4%。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有心脏扩大者占72.5%,伴左心室扩大者占41.9%,左右心室均扩大者占2.6%,心房扩大者占8.1%:伴有心力衰竭者占51.6%,心脏扩大不伴有心力衰竭者占20.9%。

其他病因尚有Lev病、Lengere病、心脏创伤、心内直视手术以及高血钾和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大剂量利多卡因等的毒性作用。

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左心室肥厚缺血、左心室扩张牵拉使左束支损伤或断裂可导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理意义相似,只是病变较轻,左束支受损较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束支阻滞远较并发其他分支阻滞为少。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束支阻滞的发生率仅为0.9%,较右束支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在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束支阻滞中,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也仅占9.5%。

左束支阻滞几乎全部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者(而大多在心肌梗死前已经存在),但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较右束支阻滞少。

(二)发病机制左束支的主干很短,两组纤维从希氏束一经分出后即在左侧室间隔内膜下呈扇面形展开,到达左心室各部内膜下分为浦肯野纤维,所以左束支发生阻滞常提示受损范围较广。

这是由于左束支粗短、分支早,其主干前部及后部分别接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后降支的供血,受损机会较少,病变比较广泛时才能使其全部受损。

rbbb临床鉴别标准

rbbb临床鉴别标准

RBBB,即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异常。

其临床鉴别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心电图特征:RBBB的典型心电图特征包括V1至V3导联出现qR、Rs或rS型波,QRS波群时限≥0.12秒,I、aVL导联呈rS型,aVR导
联呈QR型,S波在V1导联深而宽,V5、V6导联S波宽大。

2.病因鉴别:RBBB可能是由于心脏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也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肺部疾病、甲状腺疾病
等。

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

3.症状鉴别:RBBB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乏力等,但也可能无明显症状。

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鉴别。

4.其他检查: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RBBB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心电图的一种表现。

因此,在诊断RBBB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心电图表现等多个方面,以确定其病因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10例心电图分析

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10例心电图分析

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10例心电图分析李媛媛【摘要】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同侧或异侧完全性束支阻滞(BBB)的心电图特征、形成机制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0例WPW伴BBB心电图的PR间期、PJ间期及QRS波群形态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A型WPW合并RBBB5例,PJ间期>0.27 s,其中3例为体检中发现;B型WPW合并LBBB3例,其中2例PJ间期<0.27 s,1例PJ间期>0.27 s,为体检中发现;间歇性A型WPW合并LBBB 1例PJ 间期<0.27 s;间歇性B型WPW合并RBBB 1例PJ间期<0.27 s.结论预激旁道位于BBB异侧时,PJ间期>0.27 s,肯定同时有束支传导阻滞;PJ间期<0.27 s时,不能排除也不能肯定是否有BBB,此种情况与预激旁道位于BBB同侧的确诊都需依据无预激旁路下传时的ECG.【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3(031)001【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预激综合征;束支阻滞;QRS波群形态;PJ间期【作者】李媛媛【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电图室,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R541.76预激综合征(WPW)是一种以异常房室传导途径(房室旁路)为病理基础,以异常心电生理表现和(或)易并发多种快速型心律失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由于2条通道的并存,提供了折返的途径,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折返激动,导致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快速型的心律失常[1]。

完全性束支阻滞(BBB)指一侧心室肌传导时间较对侧延迟0.04~0.05 s以上,延迟侧心肌由对侧激动通过室间隔心肌来兴奋产生宽大的超过0.12 s的QRS波群[2]。

本文对10例WPW合并BBB心电图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院心电图室近年来接诊的10例WPW伴BBB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为33.4岁。

心电图诊断8[1]

心电图诊断8[1]

(2)QRS波在II、III、aVF导 QRS波在II、III、aVF导 波在II 联呈rS 联呈rS型,SIII>SII,I、aVL rS型 SIII>SII, 导联呈qR 导联呈qR型,aVL导联的R波大 qR型 aVL导联的 导联的R 于I导联的R波;(3)QRS时限 导联的R ;(3 QRS时限 无明显增宽。 无明显增宽。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表现:
(1)QRS时限≥0.12s; QRS时限 0.12s; 时限≥
(2)I、V5、V6导联q波减小或 V5、V6导联 导联q 消失,V1,2导联常呈QS形 导联常呈QS 消失,V1,2导联常呈QS形,或 有一极小r 有一极小r波,主波(R或S波) 主波( 增宽,顶峰粗纯或有切迹,后 增宽,顶峰粗纯或有切迹, 支较前支为迟缓, V5,6导联 支较前支为迟缓,I、V5,6导联 常无S 常无S波,心电轴有不同程度的 左偏趋势; 左偏趋势;
(3)V1,2导联ST段轻度压低, V1,2导联ST段轻度压低, 导联ST段轻度压低 T波倒置。 波倒置。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 左束支粗而短, 脉分支供血, 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 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 如有发生, 变所致。 变所致。
(3)ST-T方向与QRS主波方 ST- 方向与QRS QRS主波方 向相反。 向相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3、前分支传导阻滞(LAH): 前分支传导阻滞(LAH):
其心电图特点是: 其心电图特点是: (1)心电轴 明显左偏达-30° 明显左偏达-30°~-90°,超过 90° -45°者诊断价值更大; 45°者诊断价值更大;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专家讲座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专家讲座

0.13s 。符合分支型室速。(男,23岁)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23页
交界性早搏: 提前出现QRS-T波群, QRS为室上性(偶伴差传), 可见其前后无P
波( 心房与心室同时除极) ,也可前后有逆行性P-波, P-波在QRS前时, P- -R
间期< 0.12s, P-波在QRS后R- P- < 0.16s ,代偿间歇多完全。
第13页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 1传导: 本图见两阵频率为205次/分连续P`波,每 2个P`波有1个下传心室,即呈2: 1下传。前1个P`波因为落在T波顶 峰之前(前1心动周期绝对不应期上),故不能下传。(此图房性P波 在III导联清楚)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14页
短阵多源性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II长条统计心
房性早搏: 提前 出现P`-QRS波 群,P`波与窦性 P波不一样,P`R大于0.12s, QRS为室上性, 偶见宽大畸形 (差传),代偿 间歇不完全(配 对时间+代偿间 歇<2P-P)。本 图可见2个提前 P`-QRS-T波群, 前一个QRS为室 上性,后一个宽 大畸形(伴室内 差异传导)。提 前出现P`波为主 要判别点。
第6页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P-P显著不整, P-R间期大于0.12s, P-P短时P波
稍高, P-P长时P波稍矮小, 同导联P波仅有电压差异, P波极性未发生
显著改变。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7页
窦房结至心房游走心律。 P-P不整, P-R大于0.12s, III导联 P波由正
向逐步转到正负向, aVL导联由负正双向转为正向, P波极性发生了
2、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3.逆钟向转位。 (大于交界 性自主心率时称加速性交界 性自主心律或加速性交界性 逸搏心律)。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

• 分类:
窦房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阻滞 室内阻滞
• 分度: Ⅰ度: Ⅱ度:莫氏 Ⅰ型,莫氏Ⅱ型 Ⅲ度:
编辑ppt
4
心脏传导阻滞-程度
• 一度 传导时间延长,所有冲动仍能传导。 • 二度 冲动部分被阻滞。
Ⅰ型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直至受阻。 Ⅱ型 间歇性出现阻滞。 • 三度 冲动全部被阻滞。
编辑ppt
RBBB
LPFB
L编A辑FBppt
18
室内传导阻滞
• 右束支阻滞 • 左束支阻滞 • 左前分支阻滞 • 左后分支阻滞 • 双分支阻滞与三分支阻滞
编辑ppt
19
室内传导阻滞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右束支细而长,易于受损。也见于健康人 。左 束支阻滞常提示心肌弥漫性病变,多见于左心 室负荷过重的心脏病变
➢ 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阻滞:以左前分支阻滞多 见,常见于冠心病
7
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
• 症状:
– IºAVB:可无症状。 – IIºAVB:心悸与心脏漏搏感。 – IIIºAVB:疲乏,晕厥,抽搐,心绞痛,Adams-
Stokes综合征
• 体征:
– IºAVB:s1减低 – IIºAVB:s1逐渐减低,并有心脏漏搏。 – IIIºAVB:s1经常变化,偶听到大炮音。
编辑ppt
29
左前分支阻滞ECG
ECG: 电轴左偏 - 30º ~ - 90º (< - 45º 较为肯定 ); II、III、aVF rS 型,SIII > SII, I、aVL qR 型,RaVL > RI ; QRS 轻度增宽,但< 0.12 sec 。
编辑ppt
30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 心电轴显著右偏超过+90° • Ⅰ导联呈rS型 • Ⅱ、Ⅲ、avF呈qR型 • QRS<0.12s

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是一种心电图波形异常,表现为QRS波群时间延长,QRS波群形态改变。

RBBB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但大多数情况不会引起严重疾病。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RBBB的定义、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定义1.定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是心内膜下的一束神经组织在病理状态下传导受损所致。

正常情况下,心脏右心室的冲动经右束支传至心肌,激动右心室收缩。

当右侧束支传导受损时,右心室收缩时会有延迟或异常,从而导致QRS波形改变,出现右束支阻滞表现。

2.临床表现完全性RBBB大多数情况下为无症状的,不需要治疗。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头晕等症状。

但是,这些症状通常与其他疾病有关,而不是直接与RBBB相关。

RBBB的发现通常是一次心电图检查的结果。

3.心电图表现完全性RBBB的心电图特点是QRS波群时间延长,且QRS波群形态改变,表现为:(1)QRS时间>0.12s(2)V1和V2导联中的QRS波形:a. QRS波群无S波b. QRS波群R波高峰时间>0.03s(3)V5和V6导联中的QRS波形:a. QRS波群有R′波b. QRS波群R波高峰时间>0.03s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需要特殊治疗,因为它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

如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维持心脏功能正常。

同时,也要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心脏疾病:1.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2.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的情况应及时控制。

3.定期检查对于有心脏疾病或其他相关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如心脏超声、CT、核磁共振等。

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注意事项1.不需要特殊治疗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不需要单独的治疗,但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健。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实用版 )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实用版 )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

(要答严重的)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波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有P'(大多代偿不完全)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下移或T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改变。

诊断简答题

诊断简答题

1.病理性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答:一、各种炎症性疾病:急性细菌性炎症时,炎症发生后2—3天即可见血沉增快。

二、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则无变化。

三、恶性肿瘤: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糖蛋白、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或贫血等因素有关。

四、各种原因导致血浆蛋白相对相对或绝对增高时,血沉均可增快。

五、其他:部分贫血患者,血沉可轻度增快。

2.试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答:成人白细胞总数:(4~1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

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1)急性感染;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3.何谓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其临床意义是什么?答: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核象可发生变化,出现核左移或核右移现象。

1)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2)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

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4.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有哪些?答:1)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菌减少;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及其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

5.简述各种病理性尿蛋白形成原因及常见疾病。

答:1)肾小球性蛋白尿: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

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等。

心血管内科学-第2节同步练习(4)

心血管内科学-第2节同步练习(4)
27.一患者听诊心率70次/分,律齐。如作心电图检查不可能出现以下何种改变
A.窦性心律
B.心房颤动伴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扑动4:1传导
D.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E.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1传导
【答案】B
【解析】听诊心率与心室率相同,心房颤动伴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出现交界区或者室性逸搏心律,心律整齐,心室率小于60次/分。
A.PP间期不等
B.长的PP间期与短的PP间期之间有成倍数的关系
C.窦性PP间期逐渐延长,最后发生房性期前收缩脱漏
D.长的PP间期与短的PP间期之间不成倍数的关系
E.窦性PP间期逐渐缩短,最后发生房性期前收缩脱漏
【答案】B
【解析】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是指由于传导阻滞使窦房结的冲动按一定比例传导到心房,但传导时间固定,因此心电图上表现长的PP间期与短的PP间期之间有成倍数的关系。
A.高侧壁心肌梗死
B.前间壁心肌梗死
C.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D.右室心肌梗死
E.下壁心肌梗死
【答案】E
【解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缺血性代谢产物的释放有关。
【题型】A1A2型题
4.阿托品对下列哪种房室传导阻滞有效
A.阻滞区位于房室结区
B.阻滞区位于希氏束以下
【答案】D
【解析】二度Ⅰ型窦房阻滞是指冲动从窦房结到心房传导的时间逐渐延长,最后脱落,由于延长的程度逐渐减少,并且体表心电图无法记录窦房结本身的电活动,因此心电图上表现为PP间期逐渐缩短,最后发生心房搏脱漏,P波脱漏后出现长PP间期,其长度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
【题型】A1A2型题
24.下列哪项符合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共分几类,其发病机理是什么?心脏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肌的不应期呈病理性延长,使本来能正常传导的激动出现延缓或传导中断的一种异常状态。

心肌不应期可仅有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也可两者均有延长。

传导阻滞持续的时间可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

持久性传导阻滞是心肌器质性损伤的结果,而一过性、间歇性阻滞,除器质性因素外,尚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某些药物引起。

心脏传导阻滞按其传导的部位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及室内阻滞。

其中以房室阻滞及室内阻滞最常见。

心脏传导阻滞按其阻滞的程度可分为三度:即一度传导阻滞、二度传导阻滞、三度传导阻滞。

一、二度传导阻滞合称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

一度是指仅有传导时间延长,但激动均能通过阻滞部位;个别激动被阻滞,使激动不能全部通过阻滞部位为二度;连续两个以上的激动被阻滞,称为高度传导阻滞;若只有个别激动通过阻滞部位,称为几乎完全性传导阻滞。

若所有的激动都不能下传则称为三度传导阻滞,又称为完全性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机理就在于心肌的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也可两者均延长。

病理性延长的不应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脏本身的因素中主要是心率的影响。

心肌的不应期随心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当心动周期缩短时,不应期相应的缩短,心动周期延长时随之延长。

在心外因素中主要是指神经及体液两大因素,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不应期缩短。

何谓心脏传导阻滞,有哪几类?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强间接地引起,也可因疾病或药物对心肌的直接作用所致。

其传导阻滞可呈暂时性、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

前两者提示心脏有可能有器质性病变,后者表示肯定有心脏病。

心脏传导阻滞可发生于心脏的任何部位,按传导障碍发生的部位不同,一般可将心脏传导阻滞分为下列几类:(1)窦房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窦房连接组织内;(2)心房内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心房内;(3)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房室连接组织内;(4)心室内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心室内。

【推荐】完全性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

【推荐】完全性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高位起搏点延迟或停止发放冲动时,低 位起搏点代之发放冲动而激动心脏的现象

早搏
冠状窦心律
P波规律出现,但在II、III、avF导联P 波倒置。
心房内游走心律
P波形态各不相同, P波直立和倒置出现在同一导联内
房性早博
房性早博

逸搏
房性心动过速
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心率常在100-150次/分之间。
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
频率在 40-130 bpm
单源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快于130 bpm
心室扑动
当心室率达到150-250 bpm,且QRS与ST-T无从分辨, 但尚有一定的波形(正弦波)
心室颤动
频率达到250-500 bpm,波形及振幅均不规则,呈混乱 的波动(根据波形振幅的大小可分为粗颤和细颤)
窦性心律

正常窦性心律时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高 于10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
分时称窦性心动过缓,P-P或R-R间期的差值大 于0.12s时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博

在规律的窦性P-P中,突然有一长间歇无P波 (常>2秒),长的P-P与短 P-P不成倍数关系
逸搏:
亚急性期 异常Q波+缺血型T波损伤型ST段已回至基线
急性心梗ECG演变过程
陈旧期 急性期后三个月大多数有异常Q波,少数Q波变小或消失, 缺血性ST-T部分可恢复正常部分ST-T改变,不能恢复正常。
其中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等者称为"多形 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完全性LBBB左束支传导阻滞[行业专业]

完全性LBBB左束支传导阻滞[行业专业]

行业专业
44
右心房肥大
行业专业
45
左心室肥大
1、电压改变:
RV5>2.5mV
RV5+SV1>3.5m V (女 )>4.0mV (男)
行业专业
RⅠ+SⅢ>2.5m V
Ra VL>1.2mV
46
右心室肥大
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
比例异常
V1R/S≥1 或/及
V5R/S≤1
3、RV1>1.0mV
相反,频率在30-40 bpm
行业专业
25
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
频率在 40-130 bpm
行业专业
26
单源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
行业专业
27
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快于130 bpm
行业专业
28
心室扑动
当心室率达到150-250 bpm,且QRS与ST-T无从分辨, 但尚有一定的波形(正弦波)
行业专业
行业专业
10
正常心电图
(6)ST段:是自 QRs波群终了的J点开始至T波 开始的一段,ST段平行的压低或斜向下的压低 不正常,轻度抬高可见于正常人,应与临床情 况结合判断正常与否。 (7)T波:除在 avR导联是例置外,余在R波高 于0.5 mv时均应直立。(如在I,II导联应直立, avR中应倒置,胸前导联自V4-6均直立)。 (8)U波:T波后的小波,在V2-3中易见,正常 应直立,其它导联可不明显。 (9)Q-T间期:自QRS波开始至T波终了的间期。
行业专业
37
房室分离
心房和心室分别由一 个独立的起搏点所控 制,又译作房室脱节
行业专业
38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诊治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诊治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诊治发表时间:2009-06-17T16:56:16.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8年11月第21期供稿作者:邱少英[导读] 室上性激动沿右束支下传,使室间隔右侧面及右室先要除极,前者向量指向左,后者指向右前。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诊治邱少英 (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院黑龙江青冈 151600)【中图分类号】 R540.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21-0104-02 室上性激动受阻于左束支而不能下传者,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绝对不应期病理性持续延长或左束支断裂(如心脏手术损伤左束支)时,室上性激动沿右束支下传,使室间隔右侧面及右室先要除极,前者向量指向左,后者指向右前。

由于右室壁较薄,综合QRS向量指向左前或左后。

随后激动通过室间隔传向左室。

在左室壁内迂回而缓慢传导,左室除极时间明显延长,最大QRS 向量指向左后方。

在横面改变最具有特征性:QRS环呈狭长型, QRS起始向量是逆钟向运转,其余部分呈顺钟向运行。

常呈“8” 字型,如不合并其他束支传导障碍及心肌梗死,其起始0.01~02s 向量指向左方,多向前,呈逆钟向运转,0.03s向量转为顺钟向运行。

最大QRS向量指向-45°~-80°。

QRS环宽时间大于0. 12s。

投影在心前导联上,V1、V2呈rS或QS型,V5、V6呈单向宽钝R波。

在额面,因空间QRS环与额面接近垂直,环体较小,最大向量多在+30°~-30°。

反映在肢体导联上QRS时间增宽,电轴正常或轻度左偏。

1.心电图特征1.1典型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典型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特征:①QRS时间大于等于 0.12s,多在0.14s左右(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间0.10~0. 12s)。

②V1、V2导联呈rS或QS型,V5、V6呈平顶、宽钝、切迹的R波,I、aVL波形与V5、V6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有以下几点:
①QRS波群的时限≧0.12秒;
②QRS波群的形态的改变:V5导联呈宽大、平顶或有切迹的R波。

凡是在v5或v6导联R波之前出现q波,则应排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③V1、V2呈宽大、较深的S波,呈现QS或rS波。

(Ⅱ、Ⅲ、aVF与V1相似)。

④继发ST—T波改变,凡QRS波群向上的导联(如Ⅰ、aVL、V5等)ST段下降,T波倒置。

在QRS波群主波向下的导联(如Ⅱ、aVR、V1等)ST段抬高、T波直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①QRS波群时间≥0.12s;②V1或V2导联QRS呈rsR′型或M型,此为最具特征性的改变;Ⅰ、V5、V6导联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0.04s;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③V1导联R峰时间>0.05s;④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Ⅰ、V5、V6导联T波方向一般与终末S波方向相反,仍为直立。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