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
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智力残疾儿童是指由于大脑发育异常、遗传因素、产伤等原因导致的智力障碍,他们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这些儿童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社交技能、提高学习成绩等。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知康复训练1.1 视觉康复训练视觉康复训练是针对智力残疾儿童视力障碍的一种训练方法。
可以教他们识别简单的图形、颜色和字母等,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学会阅读。
还可以通过拼图游戏、找物品等活动锻炼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进行视觉康复训练时,要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儿童能够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
要保持耐心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2 听觉康复训练听觉康复训练是针对智力残疾儿童听力障碍的一种训练方法。
可以教他们识别简单的音调、节奏和语言,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学会说话。
还可以通过唱歌、讲故事等活动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进行听觉康复训练时,要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儿童能够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
要保持耐心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情感康复训练2.1 情绪管理训练智力残疾儿童往往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教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然后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帮助他们释放情绪。
在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时,要注意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2.2 社交技能训练智力残疾儿童往往缺乏社交技能,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因此,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教他们如何与人打招呼、握手等基本礼仪。
然后,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分享等社交技能。
在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时,要注意引导儿童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三、运动康复训练3.1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智力残疾儿童往往生活自理能力较弱,需要家长或护理人员的照顾。
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
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智力残疾儿童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和关爱的群体。
他们在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面临着各种挑战,但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他们的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生活质量也能够得到改善。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实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认知训练认知能力是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基础。
对于这类儿童,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进行认知训练。
1、图形认知准备各种形状、颜色的卡片,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红色、蓝色、黄色等,让孩子指认、配对。
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图形的复杂程度和数量。
2、数字认知从简单的数字 1、2、3 开始,通过实物对应,如 1 个苹果、2 个香蕉、3 个橙子,让孩子理解数字的概念。
之后逐渐进行数字的书写、计算练习。
3、分类训练将不同的物品,如水果、蔬菜、文具等放在一起,让孩子按照类别进行区分。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归纳和分析能力。
4、记忆训练可以通过玩记忆卡片的游戏,先让孩子观察一组卡片,然后将卡片翻面,让孩子凭记忆找出相同的卡片。
二、语言训练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智力残疾儿童来说,语言训练至关重要。
1、发音练习从简单的元音、辅音开始,如“a”“o”“e”“b”“p”“m”等,让孩子观察口型,模仿发音。
可以借助镜子,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发音动作。
2、词汇积累通过图片、实物,让孩子学习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如“苹果”“跑”“漂亮”等。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和运用这些词汇。
3、句子表达从简单的短句开始,如“我要喝水”“这是书包”,鼓励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逐渐增加句子的长度和复杂度。
4、故事讲述给孩子讲简单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复述。
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编故事,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和创造能力。
三、社交技能训练智力残疾儿童往往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需要专门的训练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1、情绪认知通过表情图片或角色扮演,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如高兴、生气、悲伤等,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的训练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的训练智力障碍是指个体智能水平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的标准。
智力障碍儿童是指智能发育时期(出生至18岁)的儿童智力得分在常模下2个标准差及以上的人群。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因其智力水平受限,常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学习、语言、社交、行为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困难。
手指操是一种比较简单、易操作和实用的训练方式,可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灵活性、精细动作和手部力量。
此外,手指操还有利于儿童认知和神经系统发育。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的手指操训练。
1.揉面团揉面团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手指操训练方法。
准备一份适量的面团,让儿童拿起面团在手心中压搓,以增强手指力量。
然后可以让儿童将面团揉成不同的形状,如球状、长条状等,以锻炼手指灵活性和精细动作。
2.涂颜色让儿童涂颜色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指操训练方法。
在一张白纸上画出各种形状,然后让儿童使用蜡笔、彩笔、水彩颜料等涂上各种颜色。
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
3.穿针引线准备数条不同颜色的线和一些大颗粒的珠子,让儿童将线穿过珠子,制作自己喜欢的项链或手环。
这种训练可以锻炼儿童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儿童的耐心和专注力。
4.拼图拼图是一种经典的儿童玩具,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指操训练方法。
给儿童提供各种不同难度的拼图,让他们将拼图拼成完整的图案。
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儿童的空间认知和手指灵活性。
5.手指操最后,还可以让儿童进行一些专门的手指操,通过不同的指法和动作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例如,让儿童做“沙和尚”、比出“剪刀手”等动作。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儿童手指的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
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
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第一篇: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采用协同教学的形式近些年来,弱智教育迅速发展,人们对弱智儿童教育的课程设臵、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随着轻度弱智学生随班就读的增多,培智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源对象已从过去的轻、中度学生逐步转向中、重度弱智儿童,这些学生由于大脑先天发育不全或者因为后天脑伤,造成心理发展迟滞,智力落后,感知觉与动作不协调,接受知识缓慢,记忆能力差;所以他们在认知能力方面明显地表现在语言、动作、行为、精神、肢体等多方面的不同程度的障碍,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
为了提高中重度弱智儿童的认知能力,对他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经常性的补偿训练。
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势必突破原来的班级传统模式,将触角延伸出去,跨越班级的界限,进行专业合作,以团队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即所谓的协同教学。
一、协同教学的基本概念协同教学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及教学助理人员以一种专业的关系,组成教学团队,彼此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和执行某一单元、某一领域或主题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态。
其特征如下:(一)教师在同样学生群组的共同学习当中具有紧密的协同关系。
(二)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教师所构成。
(三)在学生的分配、时间的分配、分组的调配或空间的配臵等是多样性、多变化的。
二、实施协同教学的意义采用协同教学,从学生个体来说:提供并增加了个别学习机会,充分发挥与活化每个弱智儿童的能力和个性,教师在一次活动中能照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障碍,减少个别差异,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学习和训练的机会。
同时,不论是单科还是跨学科,教师将片段、零星知识、概念予以整合,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完整的教学内容,使一次教学活动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从教师团队来说:协同教学提升教師群组的教育力量,充分运用教师的个别能力、专长、兴趣及活化教师的个性,为适应儿童的能力和个性,教师也应发挥能力与个性;也使得某一教师团队应运教学的需要而共同备课、共同商讨、互相合作,增加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能互补不足,取长补短,发挥每一位老师的所长,优化解决学生问题的最佳方案。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的训练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的训练智力障碍是指智力迟缓、学习困难以及社交和适应能力低下等问题的总称。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存在各种困难,其中手指操的训练对他们的发展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通常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能力等方面发育较慢或迟缓。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存在语言交流困难、社交问题、自理能力不足等各种困难。
在学习方面,他们可能无法完成正常儿童的学习任务,需要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支持。
手指操是指通过手指的灵活运动,进行各种手指动作的训练。
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来说,手指操的训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提高手指灵活性。
通过手指操的训练,可以增强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手指灵活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精细动作,如书写、拼图等。
3. 提升认知能力。
手指操的训练需要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集中注意力,理解和执行指导动作,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认知和执行能力。
4. 增强自信心。
通过手指操的训练,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可以逐渐掌握一些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对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手指操训练,教师和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指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手指操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1. 选择适合的手指操项目。
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和运动能力,选取适合的手指操项目进行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手指操动作,如捏泥球、转珠子等,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
2. 温和耐心的指导。
在进行手指操训练时,教师和家长需要以温和耐心的态度指导孩子,不能强迫孩子完成动作。
可以采用示范、模仿、引导的方式,慢慢地引导孩子进行手指操动作。
3. 强化训练。
对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来说,需要反复强化手指操的训练,以巩固动作技能。
可以将手指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在玩具、游戏、手工活动中进行手指操训练。
4. 创意激励。
在手指操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激励孩子,如使用小礼物、表扬鼓励等,帮助他们保持兴趣和情绪积极,提高动作训练效果。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1.认知训练:认知训练通过多种方法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等。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游戏化训练: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认知训练,如拼图、迷宫等。
游戏可以增加儿童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简单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儿童掌握基本技能,如扔球、握笔等。
这些技能对于增强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非常重要。
-非言语交流训练:对于一些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智力障碍儿童,可以通过非言语交流方法进行训练。
例如,使用图表、图片、信号等方式进行交流。
2.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旨在通过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手段,如按摩、热敷、理疗等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运动训练:开展适合儿童的运动活动,如游泳、跑步、球类运动等,以增加他们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同时,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运动方案。
-肌肉训练:通过肌力训练,帮助儿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耐力。
这可以通过使用器械、进行体操等方式来实现。
3.社交技能培训:社交技能培训有助于智力障碍儿童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合作和交往。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帮助儿童学习正确的社交行为,如问候他人、交流等。
-合作游戏: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儿童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能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社交技巧训练:通过教授一些社交技巧,如表情、肢体语言等,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认知训练、运动康复训练和社交技能培训。
这些方法是综合性的,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同时要与专业医疗人员密切合作,并在家庭和学校中得到全方位的协助。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智障儿童训练教案
智障儿童训练教案教案标题:智障儿童认知能力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智障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包括观察、注意力、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2. 培养智障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促进智障儿童的社交交流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提升。
教案步骤:1. 引入活动(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玩具,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
- 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鼓励他们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认知能力训练活动(20分钟)- 观察训练:给智障儿童呈现一些图片,要求他们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如“这幅图片中有几只动物?”或“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记忆训练:给智障儿童展示一些物品,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记住这些物品的名称。
然后拿走一个物品,让他们说出缺失的物品。
- 思维训练:通过给智障儿童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情景,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你的玩具掉进了水里,你会怎么办?”或“如果你的朋友生气了,你会怎么安慰他?”3. 逻辑思维训练活动(15分钟)- 利用拼图、积木等教具,让智障儿童进行拼图或搭建活动,培养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引导智障儿童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则进行排序活动,例如按照大小、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
4. 社交交流能力训练活动(15分钟)- 利用角色扮演或小组合作活动,让智障儿童与其他孩子互动交流,学习合作、沟通和分享。
- 鼓励智障儿童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 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让智障儿童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 对智障儿童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教案评估:1. 观察智障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记录智障儿童在认知能力训练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记忆、思维等方面的进步。
3. 观察智障儿童在逻辑思维训练活动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
4. 观察智障儿童在社交交流能力训练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内容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内容智障儿童是指由于遗传、感染、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受损的儿童。
他们需要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下是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内容:一、认知训练。
1. 认知能力是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重点,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言语训练。
1. 智障儿童往往存在言语表达能力差的问题,需要进行言语训练。
包括发音、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三、运动训练。
1. 运动训练对智障儿童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体育、康复训练和游戏等方式,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提高肌肉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四、社交训练。
1. 智障儿童往往存在社交能力差的问题,需要进行社交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团体活动等方式,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提高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五、情绪训练。
1. 智障儿童往往存在情绪管理困难的问题,需要进行情绪训练。
通过情绪调节、情绪表达等方式,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
六、生活自理训练。
1. 生活自理能力是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重点内容。
包括自我照顾、个人卫生、饮食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七、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合。
1. 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合是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
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智障儿童充分的关爱和支持,社会也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结: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认知训练、言语训练、运动训练、社交训练、情绪训练、生活自理训练以及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合。
这些训练内容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正常的生活。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智障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儿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
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相处能力训练建议:能够逐渐努力做到可以用目视、摇头、摇摇头、微笑、动作等则表示认知他人的骂人,并会用别人能够认知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去抒发自己的心愿和建议。
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含穿衣、排便、个人洁净、入厕等自理能力),应当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挑选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显著。
建议:能够逐渐努力做到可以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够协调环境,运用尚无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须要。
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展开训练和自学。
"游戏"就是儿童自学的媒介,它能够加深儿童身体的发育;减少受到教育的机会;鼓舞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1、肌张力异常:肌张力过低,持物不稳,或肌张力过高,手指不能自如开合;2、细致动作发展缓慢:从一种动作的掌控发展至第二种动作,所需的时间比正常儿童多几倍;3、双手协调能力差:需要双手协调才能完成的技巧很难掌握,即使掌握也不能自如应用,看起来动作笨拙,其中也有手眼协调差的原因;4、手眼协同能力差:视觉无法有效率掌控调节手的行动,或是手无法按视觉的建议行动;动作速度缓慢,动作反应迟钝;5、手部本体感觉较差,在做精细动作时需要视觉辅助。
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
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一、认知训练:1.图形认知训练:通过给儿童展示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图形,鼓励他们辨认、记忆和分类图形。
2.颜色辨认训练:使用不同颜色的物品、图片等进行训练,帮助儿童区分颜色,并进行颜色命名和分类。
3.记忆游戏:使用卡片或物品让儿童记忆,并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回忆出被展示的卡片或物品的顺序和内容。
4.排序和比较训练:通过比较大小、长短、重量等属性,让儿童练习排序和比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二、语言训练:语言训练对于智力残疾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语言训练方法:1.听力训练:通过声音辨认和辨别不同语音的能力,培养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
2.语音训练:通过声音模仿、简单的发音练习和语音游戏等,帮助儿童发展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
3.词汇和句子训练:通过使用图片卡片、单词卡片和简单的句子卡片进行辨认、记忆和表达,锻炼儿童的词汇量和句子构造能力。
三、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智力残疾儿童的身体发展和协调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1.基本运动技能训练:如跑步、跳跃、爬行、滚动等,帮助儿童提高基本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平衡训练:通过平衡绳、平衡板等工具,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提高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3.球类运动训练:如打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帮助儿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4.功能性训练:针对儿童的日常生活需求,如自理能力、穿衣、洗脸、洗手等,进行功能性训练,帮助他们独立完成这些活动。
四、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是智力残疾儿童发展自信、自立和与他人交往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社交技能训练方法:1.情绪管理和情感交流训练:教导儿童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供相应的情绪管理策略,如通过绘画、游戏和角色扮演来进行情感交流。
2.社交技巧训练:例如礼貌用语、问题解决、分享和合作等社交技巧,通过模仿、角色扮演和实际情境练习,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相处。
弱智儿童教案
弱智儿童教案教案标题:帮助弱智儿童发展认知能力的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弱智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促进弱智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
3. 培养弱智儿童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认知训练:通过各种认知活动,如观察、分类、比较等,帮助弱智儿童提高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2. 语言和沟通训练: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弱智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社交技能训练:教授弱智儿童基本的社交技能,如与他人交流、分享、合作等。
4. 自我管理训练:培养弱智儿童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如个人卫生、时间管理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激发学习动力,如展示有趣的图片或故事。
2. 认知训练:以简单的认知活动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个性化指导。
3. 语言和沟通训练: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语言和沟通能力。
4. 社交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分享和交流。
5. 自我管理训练: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方法:1. 多元化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通过小组活动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4. 情景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包括注意力、记忆、语言表达、社交技能等方面。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评估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故事书等视觉材料。
2. 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具。
3. 小组活动的任务卡片和材料。
智障儿童认知训练教案
智障儿童认知训练教案教案标题:智障儿童认知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智障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2. 培养智障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3. 促进智障儿童的社交互动和情感发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各种认知训练活动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和展示创造力。
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交互动并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1. 注意力和集中力的训练。
2. 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3.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培养。
4. 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的促进。
教学准备:1. 认知训练材料,如拼图、迷宫、记忆卡片等。
2. 社交互动活动材料,如角色扮演卡片、情感表情卡片等。
3. 认知训练活动记录表和评估工具。
4. 认知训练活动指导手册。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鼓励他们观察和描述。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认知训练活动:1. 注意力和集中力训练:a. 使用拼图或迷宫等活动,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
b. 利用音乐、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2. 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训练:a. 使用记忆卡片游戏,要求学生记住卡片上的图案或数字,并找到相匹配的卡片。
b. 进行思维训练活动,如解决简单的逻辑问题、推理游戏等。
3.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培养:a.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情景,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
b.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4. 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促进:a. 使用角色扮演卡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对话。
b. 使用情感表情卡片,让学生通过选择卡片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结活动: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2. 提供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扩展: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调整和拓展认知训练活动的难度和内容。
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
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智力残疾儿童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和关爱的群体,他们在认知、语言、社交、运动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然而,通过科学、系统且实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这些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以下是一些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实用康复训练方法。
一、认知训练认知能力是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基础。
对于这类儿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认知训练:1、注意力训练智力残疾儿童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
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如“找不同”“听口令做动作”等,逐渐延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2、观察力训练让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
3、记忆力训练通过重复、联想等方式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例如,展示一组图片,然后让孩子回忆并说出看到的内容。
4、思维能力训练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游戏,如拼图、分类等,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二、语言训练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智力残疾儿童来说,语言训练至关重要。
1、发音训练从基础的拼音开始,纠正孩子的发音错误,通过口型示范、模仿练习等方式,让孩子能够清晰地发出声音。
2、词汇积累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孩子认识更多的词汇,并理解其含义。
3、语句表达训练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从简单的短句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长句。
4、语言交流训练创造各种交流场景,如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提高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社交能力训练社交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智力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1、情绪认知与管理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如高兴、生气、悲伤等,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人际交往技巧教导孩子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如打招呼、道谢、道歉等,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3、合作与分享通过小组活动,让孩子体验合作的过程,学会分享自己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4、适应不同环境带孩子去不同的场所,如公园、超市、图书馆等,让他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群。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智力障碍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表现为智商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达到与同龄人相当的认知能力。
这些儿童通常面临着学习、交流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挑战。
为了帮助这些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是一种系统的康复治疗,旨在通过各种认知训练和干预方法,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
认知康复的目标是通过强化认知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认知康复通常包括一系列的训练和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教育干预、认知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儿童认识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教育干预是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儿童逐步提高学习技能和学习效果。
认知训练是通过各种认知任务和游戏,锻炼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
社交技能训练则是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适应社会环境。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的效果取决于康复师的专业技能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康复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正确评估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设置合理的目标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儿童的潜力。
除了专业的康复治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也是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成员应提供爱和关心,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参与日常生活和学习。
社会环境应提供包容和支持,消除歧视和偏见,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家庭、社会的支持,我们相信每个智力障碍儿童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融入社会,享受幸福的生活。
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
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智障儿童大多数存在认知水平低下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如何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直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将分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如何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
一、视觉直观教学视觉是儿童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视觉直观教学就是通过视觉方式快速、直观地向智障儿童传递知识,这对于他们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十分有效。
比如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实物比较等方式,来让智障儿童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
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智障儿童的视、听、触、嗅、味等感官,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操作性直观教学操作性直观教学就是通过实践操作来帮助智障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手工制作、操作实验、游戏等方式来让智障儿童积极参与互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情境性直观教学就是通过创造情境来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戏剧等方式,让智障儿童置身于一个现实的情境中,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的设置和组织,要让智障儿童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
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直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对于喜欢音乐的智障儿童,可以以歌曲的形式来传递知识;对于喜欢动画的智障儿童,可以利用卡通动画、形象化的教学来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
通过个性化直观教学,可以让智障儿童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并且更加容易掌握知识。
总之,利用直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中,要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的个性化特点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视觉、操作、情境等方面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
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直观教学是一种通过视觉和实物直接示范的教学方法,对于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如何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
利用视觉辅助工具。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他们往往对抽象的概念感到困惑。
通过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可以让他们看到和触摸到真实的物体,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可以使用图片、模型、实物等辅助工具,让智障儿童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运用游戏和互动形式。
智障儿童通常对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缺乏兴趣。
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可以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和互动中。
在学习数字时,可以设计数字拼图游戏,让智障儿童通过拼图的方式认识并记忆数字。
在学习语言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的形式,让他们参与到情境中,提高学习效果。
建立实际生活联系。
直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智障儿童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技能。
在知识教学中,可以引导智障儿童通过观察和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学习内容的应用点,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在购物活动中,可以教授他们如何辨别不同货币,计算商品价格等技能,使其能够在实际购物中运用所学知识。
与家长和社会资源的合作。
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需要家长和社会资源的配合。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活动,如和孩子一起烹饪、种植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社会资源,如特殊教育机构、社区组织等,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为智障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运用直观教学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提高认知水平。
通过视觉辅助工具、游戏互动、实际生活联系和家长社会资源的合作,可以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的训练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的训练
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训练是一个重要的肢体运动训练,它能有效地改善儿童的凝视,动作反应和注意力集中等,因此,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首先是运动能力训练,通过简单的动作训练,如揉拳曲腿形式的手势、像捏小球子、
甩掉小物件等,能够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肢体运动能力;其次是灵敏训练,可以借助一些可
移动的物体,如把小物件放在桌子上,让儿童用指尖夹住;第三是动作变换或增强,以加
强练习的效果,比如:让儿童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捡起小物件,或用不同的肢体夹起小物件;最后是训练关节活动,让孩子做手指形成画圆、点,或将小玩具组装起来等,都是提高关
节动作的不错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手指操训练中,除了专业的指导,教师还需要
采用合理的策略,借助乐趣有趣的形式,持之以恒地给予儿童鼓励和赞扬,以增强他们的
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训练效果。
上述是针对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手指操训练的基本思路,建议老师要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个性化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收效。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智障儿童是指智商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孩子,通常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一旦孩子被诊断为智障,他们会非常关注孩子的康复训练方法。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
1、感知能力训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能力,让孩子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并能将这些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训练要求孩子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运动训练则要求孩子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从大到小,从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方式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上
厕所等自理能力的训练。
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
要求孩子能逐渐做到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以上就是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方法。
家长需要关注各种治疗方法,同时也要做好孩子的康复锻炼方法。
由于智障是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练,争取逐渐改善孩子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采用协同教学的形式近些年来,弱智教育迅速发展,人们对弱智儿童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随着轻度弱智学生随班就读的增多,培智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源对象已从过去的轻、中度学生逐步转向中、重度弱智儿童,这些学生由于大脑先天发育不全或者因为后天脑伤,造成心理发展迟滞,智力落后,感知觉与动作不协调,接受知识缓慢,记忆能力差;所以他们在认知能力方面明显地表现在语言、动作、行为、精神、肢体等多方面的不同程度的障碍,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
为了提高中重度弱智儿童的认知能力,对他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经常性的补偿训练。
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势必突破原来的班级传统模式,将触角延伸出去,跨越班级的界限,进行专业合作,以团队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即所谓的协同教学。
一、协同教学的基本概念协同教学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及教学助理人员以一种专业的关系,组成教学团队,彼此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和执行某一单元、某一领域或主题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态。
其特征如下:(一)教师在同样学生群组的共同学习当中具有紧密的协同关系。
(二)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教师所构成。
(三)在学生的分配、时间的分配、分组的调配或空间的配置等是多样性、多变化的。
二、实施协同教学的意义采用协同教学,从学生个体来说:提供并增加了个别学习机会,充分发挥与活化每个弱智儿童的能力和个性,教师在一次活动中能照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障碍,减少个别差异,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学习和训练的机会。
同时,不论是单科还是跨学科,教师将片段、零星知识、概念予以整合,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完整的教学内容,使一次教学活动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从教师团队来说:协同教学提升教師群组的教育力量,充分运用教师的个别能力、专长、兴趣及活化教师的个性,为适应儿童的能力和个性,教师也应发挥能力与个性;也使得某一教师团队应运教学的需要而共同备课、共同商讨、互相合作,增加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能互补不足,取长补短,发挥每一位老师的所长,优化解决学生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协同教学的具体实施(一)协同教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纪律,使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实施协同教学,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备良好的教学品质,既有爱心和责任心,又能互相配合、协调的教师团队,并且了解协同教学的目的、功能及有关的专业知识,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建立协同教学的观念,进而共同商讨、策划协同教学活动。
在我班首先采用协同教学的模式对弱智儿童进行认知能力的训练,并且已经有两年的时间,我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林老师互相配合,分别教授数学和语文。
由于弱智儿童的自制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容易养成,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他们往往也会在课堂上会做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时会随便说话或离开自己的座位在教室中任意走动,也会不服从教师的命令而随心所欲,还会有突发事件发生。
如果一位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维持纪律就要浪费许多时间,教学任务不能够正常完成。
如果有两位教师协同上课,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比如:我在上数学课时,先给全体学生讲授新知,林老师就在一旁时刻注意着每一名学生的听课状态,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就马上提醒他;在进行分组训练时,我和林老师就分别辅导A组和B、C组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训练。
在语文课上也是这样,林老师先讲授新知,我在一旁维持纪律,在分组训练时我们就进行个别指导。
每节课都能够在三十五分钟之内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听课状态也很好,从而养成了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二)协同教学使教师逐步向探究型转变。
为了保证“协同教学”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团队成员要共同商讨,对每一个学生确定一个比较具体的个别化教学计划(IEP),以使在教学过程中,能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可行的、明确的学习内容。
协同教学主要体现在每节课的分组训练上。
在班级中,学生按照认知能力的高低分为A、B、C三个训练小组。
在进行分组训练时,三个小组训练内容在难易程度上及量上有所不同,就要有大量的训练内容进行填充。
这就要求我和林老师在准备每一节课时都要互相研究,共同探讨给每一个小组设计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够达到充分训练的目的,让A组学生能够使训练难度有所提高,B、C组学生能够在完成基本训练的同时其难度也要有所提升。
我们虽然分别教授数学和语文,但每一科都要去参与,所以我们必须把两个学科的课都备好,尤其是备好分组教学的内容。
这样才能使每一节课都能充分利用,使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得到更多更全面的训练。
(三)协同教学使每节课的训练内容大量增加,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并且提高记忆力。
数学课上,从整体上来看来内容似乎比较简单,前一阶段是“认识图形”;后一阶段是围绕“20以内的数”而展开的,可是却没有一道计算题,都是概念性的问题。
比如:“认识、读、写20以内的数”,“认识数序”,“比较大小”,“认识十位、个位”,“认识单数、双数、相邻数”。
这些对于弱智儿童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很难理解,更不要提记忆了。
在分组训练时还要有大量的内容进行填充,比如在“数数”时,要训练B、C组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一至二十之间的数,让他们数一些实物进行练习,比如:小棒、玩具、图片等,以提高熟练程度,林老师就在一旁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辅导,有问题及时纠正。
而A组学生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从一数到二十,于是我就给他们设计了一个走迷宫的游戏,无论走多少步都要一步一步点数出来,让他们在游戏中既完成了数数的训练,又使他们对方向加深印象,使寓教娱乐融为一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记忆力。
在填写“20以内数的数序”时,学生们必须借助数数或特制的数序表才能够完成。
通过分组训练,A组的学生吕彦霖、孙磊、曲强接受得比较快,可以直接用倒数的方法正确地完成类似“()17()”、“()()15”这样三个连数的习题,于是我又给他们增加了难度,让他们完成“()()8()()11()”这样更多连数的习题,他们同样也会完成得很好。
B、C组学生在能够完成“14()()”、“5()()()9()()”这样习题的前提下,林老师还辅导他们试着完成“()6()”、“()10()12”这样基本训练。
在每次分组训练的同时,都要求每一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及时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也锻炼了说话的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语文课上重点就是识字,每学期学生们都要认识近百个生字,对于正常学生来说是非常容易的,可是对于这些中重度弱智学生来讲,那是他们在每节课上一个字一个字积累来的。
林老师首先教全体学生学会一个新字,包括字形、读音、简单的字义和扩词,然后进行分组练习时,她辅导识字速度快、说话发音清楚的A组学生,指导他们给这个字扩词或者用这些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例如:王涵可以用“……和……”说“我和王楠是好朋友”;吕彦霖可以用“洋娃娃”说“赵秋雨有一个洋娃娃”这样简单的语句。
通过训练他们还可以说出许多完整的句子,也能够按照课文进行简单的对话。
我辅导识字速度慢、说话发音吐字不清楚的B、C组学生,让他们在识记生字的同时也要学会给生字扩词。
但往往是我说出一些现成的词语,让他们反复地练习从而加深记忆,同时还要训练说话有困难的学生。
(四)协同教学真正做到个别化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进行协同教学,真正做到了个别化教育,使教师在有可能有效的时间里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C组的王楠说话能力是比较弱的,当他自己连贯地说一段话时,老师和同学们基本上是听不懂的,所以很难交流。
但当你教他说话时也只能一个音一个音地教,三个音连在一起时,他就很难模仿。
所以就必须让他得到充分地训练,在课堂上分组时,无论是组词或讲题时都要求他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学会模仿,鼓励他要说完整话,并且尽量把每一个字的音都说清楚。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王楠可以通过模仿别人的发言,可以自己把一道题讲清楚,虽然发音上有些不清晰,但已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在数学课上,使学生能够认识钟面上的整点时刻,A、B组的学生接受能力快,可以很熟练地读出钟面上的整点时刻,这时我就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在自制的学具钟面上正确拨出相应的整点时刻,从而使时间在学生的头脑中再次强化;而C组的学生还不能准确区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这时林老师就继续使之强化,把这个知识点垒实,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铺垫。
在语文课上,每一节课都要锻炼学生们读课文。
在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指读。
但由于弱智学生的感知觉和动作不能协调一致,往往眼、口、手的动作不能统一,即使读到了课文的这一句话,可是手还停留在前一句话上,甚至是上一自然段。
于是林老师就和学生们一起读课文,并且一边读一边用手指做示范,虽然这样也有的学生不能完全跟上其他人读课文;于是我就在学生中不断地进行巡视,及时纠正。
通过不断地训练,孙磊、吕彦霖、王涵,曲强能把书中的20篇课文读得很流利,其他学生也能够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读出来。
班里有一名后来的学生王楚逸,他还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学生。
他刚来时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自制能力很差,在课堂上注意力最多能保持五分钟,然后就随便地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或者蹲在桌子底下爬来爬去,有时也会趴在桌子上。
但是在他注意听讲的情况下,可以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并且会模仿;虽然不会写字,却可以看着板书上的生字和习题读下来。
根据他的这个特点,每节课我和林老师都要分别站在他的旁边,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使他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无论是数学课还是语文课,都要对他进行一对一的训练。
这样,王楚逸能够坚持坐在座位上二十分钟,能认识百分之八十的生字,并且一些习题也能够看着板书独立地讲出来。
通过近两年的学习,王楚逸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例如他现在可以写1到10个数字,认识钟面上的整点时刻,还可以写“王”、“土”、“工”等简单的汉字,总之,通过实施协同教学,使每名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真正做到了个别化教育,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吉林市船营区特殊教育学校国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