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案
【篇一: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能辨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教案设计——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刻感受着价格的变动对我们生活
的影响。

前段时间,同学们曾经利用周末,做过一份《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

同学们组成实践小组,或者走
访各大超市,或者走进居民家庭,或者在街头巷尾,采取访问、笔录、问卷等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

综合各实践小组的调查
结果,我把两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展示给大家:
(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
价格上涨的影响:
①肉类销量有所减少。

②鸡蛋、海产品销量有所增加。

③米、面、蔬菜销量没有太大变化。

④特价活动期间,销量增加。

(二)调查对象:行人、
价格上涨的影响:(原话实录)
①加不起油,吃不起肉。

②每月花费增多,但食品类商品不得不买,一些贵重商品消费减少。

③使用私家车次数减少。

④用海产品、鸡蛋代替猪肉,尽量使用电器做饭。

⑤减少对价格上涨商品的购买。

⑥对生活的影响不大。

通过以上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价格的变化对生活
的影响。

一、价格的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咱班有两个同学根据我们的调查,模仿电视正在热播的家庭喜剧
《家有儿女》,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段小品——《家有儿女之价格篇》。

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请特别注意其中有关价格的情节。

人物:妈妈一一刘梅儿子一一刘星
地占、:客厅内
妈妈:(提着满满两大袋东西,累得气喘吁吁,推门进来)刘星刘星,快来接东西!
可累死我了!
儿子:(快步过来,接过妈妈的袋子):呵,真沉呢!咱家中大奖了?您
这么可着劲儿
的往家买?
妈妈:哎,刘星,今天我可遏上好事了。

今天商场在搞优惠大展销呢,要让利消费者。

心动不如行动,我就赶紧行动了。

对了,刘星,我给你买了件羽绒服,快试试。

儿子:啊??这大夏天的您买羽绒服干啥啊??
妈妈:(有点得意)你看哪,这些羽绒服,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我给你和,j、雨、小
雪各买了一件。

儿子:我看啊,您是被人给忽悠了。

妈妈:小孩子你懂什么啊。

儿子:那这一包呢,这包东西也是优惠商品?
妈妈:哪是优惠啊?那价格,嘿,涨得比商场的电梯还快呢!
儿子:(有些困惑)我就奇了怪了,上次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您非要等
降价再买,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呢?
妈妈:你就看吧,这猪肉、鸡蛋、大米、白糖价格虽然都在涨,可
也总得买呀,总不
能把脖子扎起来吧。


儿子(噘着嘴):哎呦妈啊,告诉你买点儿猪肉回来做红烧肉,你怎么就买了这么点啊?
妈妈:你就别提这猪肉了。

那价格涨得都快赶上火箭了!这猪肉没法
吃了,以后就吃
鸡蛋吧,鸡蛋也很有营养阿,我给你做蒸鸡蛋,炒鸡蛋,煎鸡蛋,
鸡蛋汤??
儿子:好了好了,您快别说了,说得我都恶心了。

妈妈:嘿,你还恶心呢,这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人也多了,这
鸡蛋的价格也在涨呢。

儿子:(有点疑惑)看这两大包东西,降价的买,涨价的也要买,真是想不通。

探究问题:
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2、刘星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却非要等降价再买。

”你能给他解释一下么?
3、“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买牛肉的人都多了。

”为什么呢?能
否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学生分组讨论)
1、一般规律
探究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学生分析:??
总结:羽绒服在夏天处于销售的淡季,供过于求,价格较低,消费
者此时购买可以得到价格上的实惠,因此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我们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

当2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我们会增加
对它的购买。

一般来说,也就是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
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
减少对它的购买。

这是价格影响需求的一般性规律。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探究2:刘星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
个笔记本电脑、mp4,您却非要等降价再买。

”你能给他解释一下么?分析:小品中涨价也买的商品:猪肉、鸡蛋、大米、白糖。

这类商品,价格往往相对较低,而且对于生活是必需的,属于生活必需品。

这类商品的需求量也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但是受到价格变动的影
响较小。

价格涨了,也不能把脖子扎起来不买;价格跌了,也不能
买很多放在家里,因为会变质。

可以等降价再买的商品:汽车、高档家电、笔记本电脑、名贵首饰等。

这类商品价格昂贵,并不是生活必需的,属于高档耐用品。


价格上涨时,人们往往显著减少对其的需求,甚至暂时不需求:而
在价格下降时,人们也会显著增加对其的需求。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而高档耐用品的需
求量受到价格的影响较大。

3、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探究3:“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也多了。

”为什么呢?能否举出生
活中其他的例子.
分析:猪肉和鸡蛋都很有营养,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部分需求。

两种商品功能相同或者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_需要,这两种商
品称之为互为替代品。

猪肉和鸡蛋属于互为替代品。

在互为替代的
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人们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

我的生活体验:很多家庭主妇,包括我,在肉价上涨之后,就经常
用鸡蛋炒菜了。

类似的商品还有哪些?请同学们举例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举例:??
教师举例:汽油和汽车——引出疑问:汽油和汽车属于互为替代品吗?
分析:对照含义,汽油和汽车不是互为替代品,而是互补商品。


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
是互补商品。

作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会使该商
品需求减少,也会使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随之减少。

我的生活体验:我家买了汽车,油价上涨之后,如果没有特殊事情,就骑自行车上班,健身环保又省钱。

学生举例:?? 、
可见,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
变动的影响。

把我们刚才共同探究学习的成果总结一下:
一、价格影响生活
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生活是门艺术,消费是门学问,如何利用消费的学问,创作生活的
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把握和运用价格影响需求的这些知识,有
助于我们把自己有限的收入,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价格的上涨,
生活的压力之下,仍然可以活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经济生活中,价格的涨落是最正常的一种现象了。

对于商品价格的上涨,我们应
该理智地看待,积极面对,乐观生活。

大家一定也感受到了,最近
物价已经开始逐渐下降,一直备受我们家庭关注的猪肉的价格,在
持续上涨的势头下也开始有所回落了。

二、价格影响生产
猪肉价格下降之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反响呢?让我们继续来关注《家有儿女》,倾听来自生活的声音——《家有儿女之价
格篇(续集)》。

【篇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政治
第三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二)主要学习内容: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
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
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
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三、设计思想
内容
(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
交流学习成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与
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
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
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六、教学过程:
【篇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方法
桂东一中胡建新
一、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原理,应用系统的方法,
在把握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意等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根据
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过程诸
要素有序、优化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和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三个部分
组成。

教学设计方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

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是提高课
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和前提。

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和评价,
又为科学修订教学设计方案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使教学设计方案
更臻完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对教学过程诸要素进行系统的规划,以求得教学过程这一系统的整体优化。

教学设计实现了工艺化、范式化,因此,教学设计方案规范,可操作性强,便于交流。

而传
统意义上的备课则不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优点,往往表现出不规范、随意性强、以备知识内容为主线的缺陷。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精心设计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
得到尊重、展现和发展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

教师在学段学期、
学年教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单元 (或章节)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最终形成课时施教方案 (教案)。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教师教得怎么样和学生学得怎么样?第一个问题是解
决教学目标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问题,即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第三个问题是解决教学评
价问题。

因此,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
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设计。

这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其任务是通过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了解学生已有水平,确定学习的起点;②根据教学的总目标,决
定阶段性教学目标;③围绕目标差选择、组织教学内容。

“教什么”
和“学什么”的设计的核心是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决定解决问题的目标,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是研究学
生的需求.及教学内容的状况以便编制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如何教”和“如何学”的教学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教学质量的核心部分。

“如何教”和“如何学”才能有效的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首先涉及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然后在
某些教学策略指导下,合理安排课的教学顺序,组织教学内容,选
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这些都
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三部分,“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的教学设计。

如果说,教
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
用回答了“如何教学”的问题。

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问题是
“教学得怎么样”。

它要求回答:阶段的或最终的教学结果是否已经
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是教学设计的反馈——调控环节。

其任务是测量、评判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教学的反馈调控获取详实
的信息。

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教学设计工作将得到不断反馈、矫正
而更趋完善。

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形成性评价和一定阶段的总结性
评价组成。

我们认为,新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它不是对课堂情境进行面面俱到
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

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
事件作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开展的契机。

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
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
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之光与创新精神,是教师教
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

它不是一部已经定稿的剧本,而像是一部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
一直处于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否定的动态发展之中。

它是课
前的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
反思和提升,至少,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详细教案,而
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

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

唯其如此,
它才能与教学现实实现真正的融合,并因此而丰富自己,获得旺盛
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凝练为愉悦的、可供对话的文本。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有明确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
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
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
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
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
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学作为课程
实施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也就自然要以此为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
法等都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设计具体环节的操作要求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是预期学生在认知、技能、情
感行为等方面应产生变化的具体的、明确的规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
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
活动有共
同的指向,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方向。

在教学过程制约着教学策
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作用。

教学目标设计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关注
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的起点要求是什么?(起点,即学习的起点能
力要求);②教学的最终要求是什么?(终点,即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③从起点到终点的差距是什么?(目标差,即使能目标);④要使学生
由起点到终点,需要教什么?(哪些内容)。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教学
目标设计应包括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分析、制定教
学目标等基本内容。

1.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即分析学生。

包括学生的态度分析、起点能力分析、心理状态分析、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等等。

通过分析,把握住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

(1)学习态度的分析。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学习的每一种形
式都发展为一种有关的态度系列,这种副产品常常比正式教给个人
的初步技能更有调节的意义”。

当学生对学习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时,将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人感
知敏锐、观察细致、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记忆效率高涨。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学习态度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

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二要分析不
良学习态度产生的原因;三要考虑在教学设计中发展学生积极主动
学习态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学习态度属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
面,应引起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真切的、必要的关注。

教师要在实
践中找到最佳的、最有效的方法,去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激
活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智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学习起点能力的分析。

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技能之前,原有的知识技能准备水平。

研究表明,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
对新的学习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

起点能力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
部前提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

布鲁姆的掌握学
习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的85片以后
才能进人下一步骤的学习。

其目的就是确保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已
具备适当的起点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测验,平时作业批改和提
问等方式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学生具备
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起点能力。

(3)心理状态分析。

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一些同学喜爱这些学科,一些同学喜欢那些学科,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后,对理
科学习感兴趣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而女生又普遍对语言类学科充
满兴趣 (当然不是绝对的)。

在同一学科的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如重难点、部分章节内容等等,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或特别感兴趣,或不喜欢;或因为理解起来很因难而表现出信
心不足,产生心理障碍;或自认为知识简单,易于掌握而学习时粗
心松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都应细心分析至究。

(4)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要与旧知识发
生联系,即背景知识发生联系来理解和获取新知识。

学生有利的旧
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而不利的旧知识则妨碍获得新知识。

因此,在分析学生背景知识时,既要注意分析有用的旧知识,又要
重视分析那些不利的旧知识。

不利的旧知识有:①妨碍正确知识获
得的错误知识 (错误的概念、观念等)
②给新知识的学习带来困难的被遗忘的知识。

③对新知识产生干扰混淆的不清晰、末分化的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积极采用那些有用的背景知识,学生实现新
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要尽量排除不利的背景知识。

2.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分析
这里要根据教学的总目标和学习的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
容分析的要点包括:
(1)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揭示教学内容、技能的相互关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智力因素、情意因素、德育因素,确
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内容和相应的学习水平。

(2)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把握它们的隶属关系。

(3)要求内容选取恰当,适应多层次的需求。

即内容的范围、深度既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相衔接,又适合学生的“潜在水平”,有利于
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或“顺应”新知识。

教学要求中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正常的学习活动,能够
基本掌握。

3.确定教学目标
(1)制定教学目标有如下要求:
①要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针
对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而设计的,因此,任何一个教学目标设计只
有在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最终体出为了学生
的发展。

同时教学目标还应具体、明确。

如仅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描述心理过程的术语来描述目标,就缺乏测量的具体规定,缺
乏可操作性和可测性,削弱了目标的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

值得指
出的是,思想目标和能力目标是许多教师在目标设计中最为空泛和
不具体的,主要表现为缺乏实现目标的载体。

例如,“发展学生的思
维能力”这一能力目标,就缺乏实现这一目的载体,此目标可以出现
在任何学科、任何课时的目标中,形同虚设,毫无价值。

有了载体,不仅使目标变得“有血有肉”,同时也有利于促使教师挖掘教学内容
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素材。

因此,具体的能力目标
不如改为“‘根据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法’的探索,发展学生的聚合思
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等为更好。

②从整体出发,处理好纵向、横向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不是
孤立的,它往往同其他目标一起,共同构成教学目标系列,它既要
考虑一个教学目标与同一课题或同一学科领域前后提出的内在之间
的关系,又要考虑这一目标与其他学科正在实现的目标的关系,只
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首先考虑学期、学年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的
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再逐步分解落实,最终
形成课时教学目标。

目标设计切忌吃一节、剥一节,任意割裂整体
目标,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