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的风格

李贺诗的风格
李贺诗的风格

李贺诗的风格

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贺的诗,不论何种内容,想象都非常丰富,是著名的浪漫主义的诗人。那么李贺诗是什么风格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

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

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论李贺诗歌的主体心理

论李贺诗歌的主体心理 摘要:李贺是元和诗坛的天才诗人,是韩孟诗派的大将。他的诗想象奇绝,色彩冷艳,字词险怪,总体诗风凄艳诡激。表面上,这是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与诗人呕心沥血的苦吟有关。深层上,这直接源于李贺独特的主体心灵,即李贺对现实的深刻体验。李贺诗歌中蕴含的心理是独特而又极其朴素的。 关键词:现实主义;李贺;思深情浓;困境;伤感;显与隐;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唐朝的诗歌随着时代的变换,由李白的天真烂漫转向杜甫的雄浑圆熟,再发展为白居易的朴实无华。到了唐文化衰落阶段( 847 —— 907 ),诗歌成为人们抨击现实的工具,已经没有多少想象成分了。唐王朝由外向转为内敛,唐代诗人的心境是越来越苍老了,诗也由感性转向理性,由歌唱变为讲话。同样,李贺的诗也有极多的现实主义成分。与白居易不同的是,他更关注内心世界,通过内部世界反映外部世界。思深情浓是李贺诗歌的动人之处,文思奇绝是其独到之处,故他的诗还可算是歌唱,当然唱的是哀歌,心境无疑是凄楚的,大不同于先前的沉郁和后来的愤怒。 一、源于内外困境的伤感 李商隐的《李长吉小传》写道“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这样的描写似乎很符合我们习惯的诗鬼形象,但我觉得“诗鬼”这个称号事实上更偏向于对诗歌艺术特色的评价,与诗人的形象并无多大关系。李贺寓心声于诗歌,就其情感来说,他是一位普通的诗人,而不是诗鬼。李贺诗中所谓的生命意识,实质上是一种源于困境而又比普通人强烈的伤感。 (一)天柱断裂,大厦倾斜时的忧患 唐朝是最自信和最好学的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唐文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活力的文化,但安史之乱后,天柱断裂,不仅唐乃至整个中国都从此走向衰落。鲁迅在 1934

浅论李贺独特的诗歌精神

浅论李贺独特的诗歌精神 摘要: 李贺是中国诗歌界一朵奇葩,其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而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应其独特的诗歌精神影响生成的。其精神气格具体表现为:傲骨远志、高格、独化、冷不退避、哀绝不屈。一个时代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个人身世背景同时作用下,诗人在接受和选择过程中生成的生命意识形态,并成为一切行为活动的本源。本文主要从诗人被动接受的背景以及主动选择接受的艺术结构入手,试探究其最终形成的精神气格。帮助读者更深层次解读艺术家艺术作品。 关键词: 李贺背景接受精神气格 Shallow LiHe unique poetry theory Abstract: In general,thespirt of poetry is a subject fewer people deal with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reviews.In fact,it is a little vague to a certain degree.It is a psychoiogical ideology in deep level,which towers above creative methods,linguistic of social,cutural and family background of individuals influence of life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and selecting,is the cause of all activities.This essay tries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peculiar spirit of poetry in order to help the readers to explain and understand artistic works,from active and passive acceptance. Key words: LiHe background accpting spirit of poetry 绪论: 李贺,中唐诗人。自唐杜牧为其诗作序赞赏后,后人多欣赏李贺诗歌,相关评论主要有:唐:杜牧-《李贺诗歌序》;李商隐-《李长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 元智大学中语系■李翠瑛助理教授 现代诗在意象的经营上有胜於古人之处。有关於此,郑明娳把意象类型分为二类,一类是感官式意象,细分为五项: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第二类是心理式意象,分为概念式意象与情绪式意象。1而潘丽珠对诗的「意象」称其为: 然诗人意识欲对客体世界有所投射,必先与外界物象相交、作用,则是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去领受,因此便有所谓「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及其它感官意象; 又因为外界的物象有动态静态之别,所以作者意象的审思,就可区分为「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2 潘丽珠将意象分为「感官意象」之外,又将二者分为「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以动静来区别意象的特质。对於意象的经营,本文则不以上述角度分类,而以创作的角度说明意象在诗中的经营。 一、含蓄性 直述而露骨的述说并不是诗的本质,诗是具有含蓄而不说尽一切的特色,古典诗与现代诗皆然。诗是高密度的语言,在意象的经营上,看重「象」之表露而隐含其「意」,造成意在言外,不道尽一切,让读者保留许多想像空间,透过诗的意象掌握作者之「意」,形成读者在阅读上如同猜谜一般的乐趣,读懂之後,不免会心一笑,而「意象」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管道,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媒介。例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运用一种黄雀捕蝉,螳螂在後的写法,也是修辞学上的层递法,将意象一个又一个从後面推出,镜头也就逐渐拉远,诗的层次感分明,尤其是第一段,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可是对楼上的人而言,你也是风景的一部分,由此推之,任何一个看风景的人岂不都是风景的一部分,令人想到,我们在创造历史,我们同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於是,诗境在逐渐扩大,而读者可以联想的空间则不仅限於诗的意象本身。第二段的意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月装饰你的窗子,而你装饰别人的梦,似乎说明每一个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你会利用事物装饰自己,而自己同时是别人的装饰品,价值的存在就不是只有单向的,而是向前推展的。至於无限推展的部分,则留待读者想像,诗人只是点出其中的一个向面或是一个点,一个线头,其余意义的延申就是读者的事了。 1见郑明娳《现代散文构成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页73。 2见潘丽珠《现代诗学》(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8年)页61。

_唯新_与_唯美_试论李贺与李商隐诗歌中色彩运用的不同汇总

第5卷第2期2007年6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undePolytechnic Vol.5No.2 June2007 文?史?哲研究 “唯新”与“唯美” ———试论李贺与李商隐诗歌中色彩运用的不同 欧俊勇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 揭阳 522000) 摘要:李贺和李商隐作为有一定传承关系的两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中对色彩的运用既有 一致的地方,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二李诗歌中色彩运用的不同点进行一番分析和比较之后,认为李贺在用色时注重一个“新”字,追求辞必己出,用色新鲜而奇巧,是一个“唯新主义者”;李商隐则侧重于对和谐的“美”的追求,用色圆熟而华美,可称之为“唯美主义者”。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表现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个人的原因。关键词:李贺;李商隐;色彩;唯新主义者;唯美主义者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138(2007)02-0079-05 李贺是中唐时期一位风格很独特的诗人,其诗以瑰诡著称,后人称之为“鬼才”。李贺诗歌在中国诗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 [1]23此体不得。” 渊源流变,而把他们的文本放在共时语景下进行平行参照和横向比较。 唯新”诗风1瑰奇谲怪之美:李贺诗的“ [1]3 李贺诗歌体现了他那“不屑作经人道过语”的创 李商隐是晚唐诗的代表。其诗华美精工,包蕴密致,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清代诗评家叶燮认为其七 [2] 绝“可空百代无其匹”。程千帆先生也认为其七律[3]“足以接席杜甫而无愧”。由此可见李商隐在文学史上

作个性,色彩和事物间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奇搭配比比皆是,表达了诗人在种种具体情景中对不同具体事物的细腻而独特的主观感受,表现了具体情形的个别性而“陌生化”,须细加体味才能领略它们的真切。如《老夫采玉歌》一诗中描写采玉人身系长绳,悬崖采玉情景时写道:“泉脚挂绳青袅袅”。“袅袅”修饰长绳乍看略显突兀,仔细品味,在风雨中,碧水绿苔相映,遥遥地在空中飘荡的长绳自然显得青悠悠,使人不由得为诗人独特而细腻的洞察力而感叹。其他如不说青云白云说“紫云”(《老夫采玉歌》),避开青苔绿藓而用“紫钱”(《过华清宫》),鬼神所作之火为“碧火”(《神弦曲》),驴子上天成了“碧驴”(《苦昼短》),甚至把太阳光比成“桃花”(《题赵生壁》),等等。这些对色彩的描写,虽然细细琢磨之后不是不可理解,甚至会感到很巧妙真切,但乍看之下总觉得陌生化,因为在李贺之前很少有人这样用过。陈迩冬先生精辟指出,李贺诗多用未曾调 的地位。 李商隐写诗转益多师,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他对李贺也有学习借鉴。钱钟书说李商隐学李贺的诗“才思绵密,于杜韩无不升堂嗜胾,所作如《燕台》、《河内》、《无愁果有愁》、《射鱼》、《烧香》等篇亦步昌谷后尘”。 李贺和李商隐都是非常注意色彩运用的诗人,诗歌中的色彩非常丰富,他们都各自在诗歌中创造了一个色彩绚丽的艺术世界。其中李商隐诗歌中的设色敷彩就不无向李贺学习的痕迹。但李商隐作为一代大家,在学习李贺的同时,也有自身的独到之处。本文拟从他们在色彩运用的不同点方面进行探讨,即抛开他们之间纵向的 [4]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 2007-01-10 欧俊勇(1981-),男,广东揭阳人,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学理论。 7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5卷 [5] 过的“生色”。所谓“生色”就是指李贺在诗歌中运用酒器,红的鲜血,红与白的强烈反差已够夺目的了;而在鸿门宴上喝的不是酒,竟然是豹血,更是匪夷所思。奇特的想象和新奇的用色相得益彰,一起渲染了鸿门宴上充满血腥味的紧张气氛。 色彩对客观事物进行修饰时自出机杼地进行创造性搭配,从而达到新奇的艺术效果。

现代诗的意象

现代诗的意象 第一节意象 1、什么是意象 现代诗的所谓意象,就是感觉、情绪、知性的形象表现。 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量运用意象(image 或 imagery),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诗人在感情和理智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人的主观(心灵)跟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感觉,而意象就是各种感觉的形象表现,是进行诗歌交流的联络通道,也可以说是诗歌语言的灵魂。 诗歌通过意象,来表现事物、动作、感情、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任何感觉的或超感觉的经验。 诗歌的对象,有的本来就是实物,如山水、花木、鸟兽、器物,这些描述当然就是具体的;还有一些对象,本来不是实物,如场景、事件、印象、情绪、愿望、概念,等等,诗人也能通过“意象”和“意象群”的表现,给出具象的描写, 使得读者能在心中构成图景。 按照感觉的种类,意象又可以分为:视觉意象(visual image )、听觉意象 (auditory image)、嗅觉意象(olfactory image)、触觉意象(tactile image)、味觉意象(gustatory image)、动觉意象 (kinaesthetic image)、和抽象意象(abstract image, 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等等。 例如: 有多少/钢琴,/藏在 紫雾/空蒙的/峰峦 清脆的/石板/铺开一排排/洁白的/键盘 杜鹃/轻柔的/指掌 拂动/映红/山涧 黄鹂/双双/拨响 湖畔/翠绿的/丝弦 但这/花萼/沉吟 在清香的/梦中/酣睡 白露/供养/两颗/苦心 孕育/羞怯的/甜美 带着/未成熟的/寒噤 静候/一声/轻雷 这是一首三音步的十四行诗《仙乐》。通篇用的是双交韵。 其中,紫雾空蒙、映红山涧、黄鹂、白露、翠绿的丝弦……是视觉意象;清脆的石板、拨响丝弦、一声轻雷……是听觉意象;杜鹃花(的芬芳)、清香、是嗅觉意象;铺开键盘、轻柔的指掌拂动……是触觉意象;苦、甜,是味觉意象;酣睡 、供养、孕育、寒噤、……是动觉意象;羞怯、成熟……,是抽象意象(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 又如《爱之禁果》: 含羞的/爱呀!/你喷香的 青果,/请让我/尝尝 ------这青果/是涩的 只能/给你/闻一下 含娇的/爱呀!/你光艳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古代文学: 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人文关怀 2.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关怀 3.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 4.《诗经》中的叠字及其变式研究 5.试论《诗经》怨刺诗 6.《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7.《离骚》神话研究 8.孟子的论辩艺术浅析 9.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0.《战国策》细节描写之艺术成就 11.《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12.论《庄子》散文的结构艺术 13.论屈原在抒情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 14.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之比较 15.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16.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 17.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8.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19.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20.《左传》与《史记》的战争描写艺术之比较 21.汉赋审美情趣的演变 22.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23.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4.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 25.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 26.曹植诗歌中的神话境界初探 27.曹丕、曹植诗风比较论

28.从蔡琰的《悲愤诗》看其忧患意识与生命意识 29.从曹丕“文人相轻”看中国古代批评家的批评态度 30.从陶渊明、孟浩然看隐逸文人的济世情怀 31.试论陶渊明作品中的菊(或酒、鸟等)意象 32.陶、谢山水田园诗审美特征比较研究 33.浅议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 34.论庾信前、后期作品文风的转变 35.潘岳《悼亡诗》与元稹《遣悲怀》比较研究 36.浅析《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 37.论中国古代创世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38.论《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 39.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 40.《离骚》的历史意识与现实忧患 41.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人的审美观 42.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43.从庾信前后期文风的转变看生活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44.浅谈六朝志怪小说与神仙道教之关系 45.论玄言诗在山水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6.论《史记·项羽本纪》中范增形象的地域文化性及成因 47.《诗经》农事诗的历史价值分析 48.从《鸿门宴》看西楚霸王项羽的悲剧性格 49.《庄子》寓言思想意义浅析 50.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51.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 52.从《秋兴八首》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53.“清空骚雅”、“幽韵冷香”——论白石词的艺术特色 54.论白居易新乐府的时代意义 55.论唐传奇中风尘女性的形象 56.论杜牧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色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

下面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100个意象 擎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如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 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李清照:“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抱柱 相传古代一书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书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班马 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楼兰 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钓鳖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摘要】继孟郊、韩愈之后,元和诗坛又出现一位天才的诗人,世称“诗鬼”的李贺,英年早逝的他创作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审美价值的诗歌,是诗歌苑囿中一朵奇葩。李贺的诗在语言、构思、主题的表现等方面都惊人耳目,借助外在的语言来折射他苦楚的心,所以他用诗篇并在其中以丰富的想象展示他远大理想抱负的一面,更深层次的反映他多舛的命运与建功立业的欲望之间的猛烈碰撞,这使他的诗具有了历久不衰的魅力。 【关键词】悲冷语言;鬼魅世界;奇特想像;两重性格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时河南昌谷(今宜阳)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的家庭,少年时才能出众,以远大自期,但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不能应进士试,只做了一个职掌祭祀的小官奉礼郎,死时27岁。 政治的腐朽、卑微的官职乃至孱弱多病的身体都给这位富于幻想、热情冲动、渴望实现远大抱负的青年以沉重的打击,而其独有的早熟敏感的心理又令他比常人加倍的品尝到了人生的苦涩,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在强大生活的重压下,他的作品熔铸了种种早衰的症状和心理,便形成了独特的“长吉体”诗风。 但毋庸置疑,李贺是一个很富有创造性的诗人。在短短的27年的生涯中,李贺将其卓荦的才华和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诗歌的创作上,“骑驴觅诗,苦吟成性,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把作诗视为生命所系。这一方面导致他对社会不能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而时时耽于幻想;另一方面则是他的诗歌融入了极为浓郁的伤感情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表现重点也从韩愈的粗犷豪横、孟郊的冷峭枯寂转向对主题心灵的权利开掘和虚幻意向的巧妙营造,由此形成了与韩孟颇有差异的凄艳诡激的诗风,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李贺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在此,我主要就其艺术特色作一些粗浅的研究。 一、悲冷凄苦的语言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请看他的《秋来》诗: 枫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筒一编书,不遗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魂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古典诗歌中常见形象的归纳 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 1、梅花——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芳草: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4、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7、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8、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6、牡丹:象征高贵、富贵。9、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 1、杜鹃——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孤雁(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6、蟋蟀(促织):表示惆怅。 7、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8、蝉: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三)、乐器乐曲类: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四、送别场所: 1、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3、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本科生毕业论文册 学院文学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07级2班 学生 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浅谈李贺诗歌中的色彩》,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编号:2007013210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院系:文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 07级2班 学生姓名:学号: 2007013210教师:职称:教授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本论文研究目标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及其运用的色彩产生的效果。需要搜集大量李贺的诗歌,特别是带有颜色词的诗歌。并且分析其色彩词的作用,极其产生什么样的意境。分析李贺的色彩词与其他诗人的色彩词运用有何不同。探究李贺诗浓郁艳丽的深层原因,分析李贺的生命历程,及其人生经历,总结色彩在李贺人生中的重要位置。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李贺在繁茂的唐朝诗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他的诗歌诡谲绮丽,这与他运用色彩分不开。翻开李贺的诗歌,各种色彩扑面而来,这些颜色在李贺笔下有了自己独特的意蕴。由李贺的诗歌总是带着浓浓的悲愁,这与他短暂而痛苦的人生经历有关。李贺就是这样一位善于用厚重、浓艳、诡异的色彩创造诗的意境,表现自己浓郁的伤感意绪和苦闷不平的诗人。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首先,已经搜集到李贺的大量诗歌集,尤其是其中具有明显色彩词的诗歌。而对于李贺诗歌中色彩的研究方面的文献也很充足。本文通过分析李贺诗歌中的色彩意象,来研究其产生的意境。举例分析诗歌中的色彩诗,探求李贺背后的浓艳凄绝的人生。 4、主要参考文献 专著: 〔1〕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2〕王琦《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论文: 〔1〕金国全《谈诗词的色彩美》,《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1期。 〔2〕李晓峰《试析李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指导教师:年月日

诗歌中的意象

月亮 月亮给人的美感,是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纯净的。月亮不仅本身给人以美感,而且也象征了女子的美貌。月亮是失意文人的寄托。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 论《诗经》中周民族史诗的艺术价值 论《诗经》中农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论《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从《诗经》中的燕飨诗看周代的礼仪文化 谈《诗经》中政治美刺诗的思想性 论《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 谈《诗经》中的弃妇诗 谈《诗经》中的婚嫁诗 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 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论《诗经》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论《诗经》中的战争诗 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论《诗经》的讽刺艺术 孔子与《诗经》 《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 论《诗经》的“思无邪” 论《诗经》中的恋爱和婚姻主题 《诗经》与楚辞比较论 楚文化与楚辞 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 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离骚》的艺术构思 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 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 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 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的特色) 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写山水、田园) 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李白山水诗研究 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月亮等) 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物的行为异端 先秦汉魏晋六朝诗中“柳”的意象分析 庾信诗赋中的乡关之思及其意义 《史记》刺客形象与深层心理探析 浅析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宋人形象及其产生原因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的分析 从《史记》中看中国的游侠文化 《论语》的文学价值 唐德宗朝阳城的文学成就研究 唐德宗朝顾少连的文学成就研究 唐德宗朝“新春秋学”的理论与实践 柳宗元研究(具体题目待定) 河东吕湮墓志铭的史料价值 唐(宋、元、明、清)人咏物(史、怀)诗研究(可选择某一时期某一群体或某一作家进行研究) 《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史诗 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富于永久魅力的艺术想象——谈我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特色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吕氏春秋》与杂家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战国策》名篇研究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鸿门宴场面描写的深刻涵义 李广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缺陷描写 李斯的历史功过及人品优劣 《史记》个性化语言举例 《史记》叙事中的史笔和文笔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 (二)大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芭蕉等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三)松、菊、梅、竹(咏物诗的标志) 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四)杨柳、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 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山水田园诗的标志)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风(东风、春风、清风与秋风、西风)月(明月、圆月与残月、缺月) 8.古诗意象另外一类分析 动物类:鸦、杜鹃(子规)、猿、蝉。多传达凄楚、哀婉之情。 鸿雁、青鸟、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

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鸳鸯,指恩爱的夫妇,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鱼——自由,惬意。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狗、鸡、马、沙鸥。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乌鸦、沙鸥——飘零,伤感。 行为类: (酒——欢悦,得意与失意,愁苦。)折柳:多传达惜别、思乡之情。 9.古诗意象的具体分类 一、动物类1、蝉-----悲凉: 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3、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相关。 4、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5、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二、植物类 1、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李贺诗歌奇诡风格

李贺诗歌奇诡风格 在李贺短短的27年生涯中,他体弱多病,命运坎坷,仕进无路,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于是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把他内心极为浓郁的伤感情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都写进了诗歌中。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其诗歌奇特的风格和影响而引人瞩目。他年仅二十七岁便不幸早天,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多篇,可是却能在名家卓立的中唐诗坛上别开蹊径,崛起于大家的门庭堂芜之外,杜牧为他写序,盛赞其诗歌之美;李商隐为其立传,称他为“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的奇才;皮日休赞许李贺为自李白以来百年内诗歌之翘楚。后世诸多诗人都对他推崇备至。吴汝纶《跋李长吉诗评注》说:“昌谷诗上继杜韩,下开玉奚,雄深俊伟,包有万象,其规模意度,卓然为一大家。” 一、李贺的诗歌风格 幽冥凄冷是李贺诗歌的主体格调。杜牧曾以诗人所独有的艺术敏感力,用诗的语言形象指出李贺诗歌的特征:“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连,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墙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陟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嘧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十分鲜明地说出了李贺诗歌奇诡冷艳的特点。 李贺诗歌不屑作平常语,“辞必穷力而追新”审美趣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是一味的搬用传统,常常难以创作出优秀的诗篇来。所以,对前人常表现的题材,李贺不愿步人后尘,而是以新奇取胜。例如:“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人们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一空依傍,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索绕心头,把纤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李贺素以富于想象著称,并且他思路的展开以及想象的衔接

如何把握现代诗歌中的意象

如何把握现代诗歌中的意象 现代诗歌意向是中考重要考点之一,“意象”是客观事物经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而言之,意象就是客观事物(象)与诗人情感(情)的结合体,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中也给意象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诸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例如,《乡愁》中余光中就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达了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把握意象主要从意象的类别着手,意象的类别因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从创作方法的角度可将意象分为以下三类: 一、比喻性意象。比喻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之一,比喻的主要任务是使诗歌作品形象化。在诗歌中,用作比喻的意象,可称之为比喻性意象。例如,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这是艾青看了俄国舞蹈家乌兰诺娃的芭蕾舞《小夜曲》后写的诗。比喻中的本体是舞蹈家的“人体”,喻体则是“云”“风”等等。 二、象征性意象。象征是指借助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写作手法。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意象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蕴。例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诗人对处

于困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致死不渝的热爱之情。 三、描述性意象。写诗不能事事比喻,处处象征,所以在比喻性意象与象征性意象之外,诗人用的最多的还是描述性意象。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诗人用了一系列意象:“云烟、星子、细雨、鹅黄、新绿”,这些意象的特点是:软、轻、新鲜、美丽、纯净、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四月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浅论李贺诗歌风格与其心境的关系

内容摘要: 论文关键词:奇诡;幽冥凄冷;忧苦:心境论文摘要:在李贺短短的27年生涯中,他体弱多病,命运坎坷,仕进无路,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于是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把他内心极为浓郁的伤感情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都写进了诗歌中。他的每一首诗、每一意象都体现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指向,反映着其心灵独特的历程,给人以心理的刺激,诗句、诗意、诗篇无不带着冷,透露着凄神怅骨的哀激之思。 论文关键词:奇诡;幽冥凄冷;忧苦:心境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其诗歌奇特的风格和影响而引人瞩目。他年仅二十七岁便不幸早天,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多篇,可是却能在名家卓立的中唐诗坛上别开蹊径,崛起于大家的门庭堂芜之外,杜牧为他写序,盛赞其诗歌之美;李商隐为其立传,称他为“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的奇才;皮日休赞许李贺为自李白以来百年内诗歌之翘楚。后世诸多诗人都对他推崇备至。吴汝纶《跋李长吉诗评注》说:“昌谷诗上继杜韩,下开玉奚,雄深俊伟,包有万象,其规模意度,卓然为一大家。” 一、李贺的诗歌风格 幽冥凄冷是李贺诗歌的主体格调。杜牧曾以诗人所独有的艺术敏感力,用诗的语言形象指出李贺诗歌的特征:“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连,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墙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陟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嘧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十分鲜明地说出了李贺诗歌奇诡冷艳的特点。 李贺诗歌不屑作平常语,“辞必穷力而追新”审美趣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是一味的搬用传统,常常难以创作出优秀的诗篇来。所以,对前人常表现的题材,李贺不愿步人后尘,而是以新奇取胜。例如:“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人们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一空依傍,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索绕心头,把纤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李贺素以富于想象著称,并且他思路的展开以及想象的衔接处多异于常理,充满错觉与幻觉。故所写诗歌也常常有奇幻的特色。如《梦天》中的“老兔寒檐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取奇幻之象,构成包容诗人对月宫,对人世沧桑深沉感慨的意象,实现了尘世与天国的极富生命寓意的时空转换,显得无比奇幻怪谲。再如他的《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骊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象“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总之,诗人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心中虚幻世界融为一体,用诗歌传达他内心的奇情幽思。 李贺还常常选择一些冷僻的意象,构成幽冥凄冷的诗境。例如《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

李贺诗歌的浪漫情怀

李贺诗歌的浪漫情怀 摘要: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其诗歌构思奇妙,出人意料,常常将多种不同的意象剪辑组合从而形成一幅幽暗,凄冷的意境。李贺的诗歌不仅充满了大胆怪诞额想象,而且当诗人在目睹了国势衰弱、朝纲混乱、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后,更将这种深刻的思想感情注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此外奇警峭拔的语言文字和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李贺诗歌的一大特点,诗人在诗歌中用色彩秧丽、凄冷幽绝的文字把人们带进入了神秘幽幻、炫彩缤纷、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综合以上写作手法,李贺的诗歌呈现出独特的浪漫情怀。 关键词:李贺诗歌浪漫情怀 李贺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人,家住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之为李昌谷。诗人祖上虽为皇室后裔,但在李贺时家道已经中落,到他16岁父亲去世后,家里生计更是十分窘迫。诗人在幼年时便展露出能文能赋的才能,十五六岁的时候就以乐府诗闻名。成年后诗人想要通过参加进士科考从而进入官场有所作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诗人最终没有中第。这对其无疑是一次沉痛的打击,这条道路的彻底行不通也成为诗人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诗人由此产生了对人生的一种幻灭的感觉,感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所以诗人将自己的科场失意,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满腔的热血都融入了自己的诗歌中,表现自己对现世生活的不满和悲伤,如诗句“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铜驼悲)》。当然也正是这样的遭遇成就了李贺,使他成为了唐代最有创造力的诗人。李贺的诗歌大多表现出对超现实的幻想,诗句瑰丽诡异,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独具特色。诗人诗歌这种独特的浪漫情怀被称作“长吉体”,诗人也被后人冠以“诗鬼”之名。 一、李贺诗歌浪漫主义情怀基调产生的原因 (一)王孙情结——对遗失的贵族生活的虚妄 李贺虽然是没落的皇室贵族后裔,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不是王孙贵胄。不管现实生活对他多么残忍,他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绝不是贫困潦倒,而总是自然的表现出他的贵族气质。在他现存的200多首诗歌中,几乎没有单纯的表现生活中的质朴、真实简单、愉快、明亮等内容,而是通过大量的奇幻意象以及瑰丽鬼魅的诗句来描摹自己脑海中理想生活的样子。虽然家庭没落,可他仍旧是贵族。从诗人的名字名贺,字长吉可以看出,他的出生曾经带给家人的是无限的希望和欢喜。李贺短暂的一生其实很少参与官场的尔虞我诈,他经常只是一个人静静的看书。虽然家寒可是诗人的生活中总还是有婢女,书童和马的陪伴,以及母亲对他光耀门楣的希冀。因为家庭原因,诗人的弟弟不得不出去打工,而他却只限于“索米王门”,连每日的晨出暮归的吟诗作为,他的母亲都要担心他是否会因此过度劳累而心疼。书曰:“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奶已尔!’

常见诗歌诗歌意象分类

一、常见诗歌诗歌意象分类 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赋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现对其分类问题做个小结: ( 一)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河伯》“与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一、)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