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茶文化分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的茶文化分析

一、对陕茶文化历史的简要回顾

发现和利用最早源于神农时期,系农业之神炎帝氏,陕西宝鸡市姜城

堡一带就是他诞生的地方。所以唐朝陆羽《茶经》中概括说:“茶之

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从《茶经》中记载的史料推断延伸,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说道:“鲁周公旦,鲁是

国名,公是封爵,旦是人名。”按史料所说:在西周文王时,他辅佐

武王伐纣,封於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一直是在辅佐

武成王,因而被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的楷模,而今岐山县周公庙

古遗址就是人们寻根祭祀的圣地。与茶相关的还有我国最早的第一部

诗歌总集《诗经》,曾在《大雅绵》中有这么说:“周原詩詩,堇荼

如饴”。据查:荼字最早见于《诗经》中有七处,其中三处让人以茶

比较,分别是在《诗邶风谷风》中有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又在《诗豳风七月》中记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鸱鸮豳

风二》:“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从字面意思来说,更接近茶生活,有人指是说采茶,也有人说是指采“苦菜”,但已经普遍被人们

认为是在说茶事。地处秦巴东南之端,川陕鄂三省交汇处的安康地区,是以紫阳茶为代表性的,确是陕茶的“鼻祖”。唐朝陆羽《茶经八之出》写道:“山南: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意指今日的

紫阳一带,也是陕茶的源头。又据《紫阳县茶业志》载:自唐代始,

本地即有贡茶生产,今‘紫阳毛尖’的前身为唐代金州土贡‘茶芽’

的传统产品。我国茶学界研究认为在宫廷贡茶中:“陕西紫阳毛尖

(原名紫邑宦镇毛尖,贡茶时间最早,始于东汉末献帝年间,距今

1700多年)”。紫阳县也曾惊现出了清朝光绪年间的官府文件,显示

在光绪三年(1877)正月,陕西省紫阳县知县唐清辅差遣衙役办理贡茶

事宜的“贡茶事案”信票,其字迹至今清晰可见,上面写有:“照上

届贡茶数目严催采办,务于二月内申解”字样。其中还提到在今紫阳

县境内的麻柳坝、毛坝关、权河及盘厢河等地采办春茶的具体数目。

特别是唐代的“茶马互市”和宋明的“茶马法”,为紫阳茶开辟了广

阔的西北市场,紫阳茶曾左右陕西全省茶市千百年,意义长远。在陆

羽《茶经》开篇中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

抱者……”说明当时的古巴蜀(也包括今天的汉中区域)就生长着野

生的大茶树,这也是我国茶叶的摇篮。汉中茶区属古老的巴蜀茶区的

最北缘,种植茶树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汉中茶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唐代的朝廷曾以汉茶赐贡,宋代“汉中

买茶,熙河易马”,形成了茶马互市,相互繁荣的局面。汉中因茶课

而成为大宋王朝同成都、开封并列的三大财源城市之一。明代每年以“汉中茶3万担易边马3万匹”……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

国志》中记载,约在公元前12世纪古巴国的人们把茶叶作为地方特产

敬献给周天子武王,贡品茶“形似月亮,紧压成团”名曰“西乡月团”,应该是我国最早的贡茶。“西乡月团”大约产自今天汉中市的

镇巴、西乡县一带,当时风靡朝野。

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1987年4月份,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在重

建塌毁的“真身宝塔”时,意外发现了塔基下修建的秘密地宫,内有

金银器、陶瓷器、琉璃器、石雕、丝绸、服饰等古文物600余件,并

有物账石碑。这是晚唐咸通十五年(874),由懿宗、僖宗封藏于法门

寺以供幸佛骨的稀世之宝,距今1114年。在这批古珍奇宝中,珍藏有

一整套金银茶具摆放在宫室里,这是皇帝最喜爱的金银茶器,都当作

陪奉品深藏于此,带有着厚重的佛茶文化历史,给现代人品茶论道留

下了更多的悬念与考究。茶香天下,茶道大行,这就是最为典雅的、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茶禅一味”的意象,足见大唐帝王崇尚品茗

和对茶痴迷的水准及对供奉佛祖的虔诚。正如中唐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学者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

不饮者”。而另一方面,法门寺博物馆就以此为背景,连续举办了五

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其结论无不说明了博大精深的茶道根植长安,

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依据。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我

国大地的原点泾阳县,在北宋神宗年间就生产出第一砖———“泾阳

茯砖茶”,成为我国黑茶加工制作的源头,深受西北地区民族的青睐。就秦地饮茶风俗来说,曾有“清初大儒”之称的顾炎武在《曰知录》

中说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如有茗饮之事。”从此句话中能够得出,陕西是茶叶种植、加工、饮茶与茶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现今,

置身于西安大唐西市或古城墙上,向大西北眺望,古老通达的丝绸之

路上,至今还留有着陕茶飘荡不尽的醇厚香味。陕西茶文化就像一座

发掘不尽的“聚宝盆”,让海内外的专家学者羡慕至极。难怪外国友

人说:来中国不到古城西安,等于就没有来到中国一说。加之陕茶有

这么多厚重的历史文化,让外界人猜想,足能够支撑起陕西茶叶走向

海内外,顺其自然的就成为全国的茶叶大省强省,而事实上其实难副。就拿当前陕西茶产业来说,纵向比较有发展,横向与全国产茶省区相比,更显名落孙山。据省农业厅提供的资料来看:截止2013年,全省

茶园面积达到150万亩,其中可采面积达到9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3.5-4万吨,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计划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可达到28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3万吨以上,生产总值达150亿元以上,使全省茶产业步入全国中上游行列,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产茶名

省或强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陕西茶产业有自

己客观上的实际情况,茶园大多都集在陕南三地市22个县,实事实是

的说:分布零散,茶园管理粗放,产业化密集度不强,发展迟缓。自

从2012年秋,陕西省政府研究决定将持续了10之久的茶产业管理权

限重新划归到省农业厅后,上下管理渠道顺畅,并于2012年11月13

日首次召开了全省茶产业工作会议。会上决定省财政每年将拿出5000

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全省茶叶发展,激发起了陕南茶乡干部茶农真抓实

干的决心和信心。这带“金”的措施,无疑为陕茶产业重新崛起、又

好又快的发展之路上加了“一把火”,前景十分广阔。问天问地问茶史,当前陕西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方面,茶产业处于

了最好的发展时期。那么怎样拓展思路,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推动全

省茶产业大发展?作者从省农业厅厅长白宜勤的报告中看到了另一个

方面,即就是说:“立足资源禀赋,拓展茶业文化。一是要发展茶旅游;二是要展开茶事活动;三是挖掘茶文化资源……”且讲得非常详

细深刻,真正是想用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拉动陕西茶产业,这是一招高

瞻远瞩的“妙棋”与策略,落实做好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