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色母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塑料在配制和成型时的条件
配色设计步骤
①寻找参照着色物 从已知配比的有色塑料样 品(样板)中,找出相似颜色的样品为参照物。 ②拟定试验配方 认真比较参照物和配色样品 之间的颜色、色光等方面的异同,并以参照物 来拟出配色样品内大致含有的颜色试配。 ③配色试验 按照拟定配方进行配色,直至配 准为止。 为了保证配色的准确性,配色工作应在晴天或太 阳底下进行,切忌持续观察,以免由于眼睛的 疲劳而产生误差。
耐 热 性
塑料用颜料的耐热性是指其在加工和使用温度 下颜料的颜色或能的变化程度。在PVC、PE中 的颜料应当能耐160—180C;ABS、需在250~ 280C加工;PP、PA、PET等则需高达280C以 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考虑颜料耐温的同时,还 要考虑其受热时间。因塑料在加工成制品时, 加工方法不同,受热时间不同;在使用过程中, 用途不同,受热时间也不同,一般要求颜料的 耐热时间为4~10min。通常,使用温度越高, 耐热时间越短。
色调
为了得到纯紫色,可用红光蓝和蓝光红拼合, 根据拼色三角形原理,得到紫色,若用颜色色 光的颜色环法,得到紫光,由此得到更为纯正 的紫色。 为了得到纯绿色,可用黄光蓝和蓝光黄拼色。 塑料制品着色时,常常采取以一种颜料为主, 再拼合少量其他色来使其色调纯正。
颜色深浅
塑料着色深、浅控制,通常错误地认为要使颜 色变深就加黑色;颜色变浅就加白色。这样, 呈现色调变灰,明(亮)底和饱和度也受到影响。 也有人认为要求色泽变深沉,可以增加色料用 量,但是其色量加到一定程度时,达到饱和点, 再继续增加颜料仅起填充作用,不能加深颜色。 这说明,提高色度靠增加颜料色料量是有限制 的,含量过大不仅增加成本,且对塑料制品性 能有影响。
不同颜料的耐热性能
颜料的耐热温度及时间的检验 方法
(1) 着色塑料在 180 ℃下分别塑炼 5 、 10 、 15 和 20min,观察其色调的变化。 (2) 着色塑料分别在 220 ℃、 200 ℃、 180 ℃和 160℃下,塑炼5min,比较其色调变化。 (3)着色塑料用柱塞式注塑机,分别在180℃、 230℃、250℃和280℃温度,注塑周期为10min 条件下,观察其色泽变化,或色差hE=3时的 温度称之耐热温度。
耐迁移性
颜料的耐迁移性是指着色塑料制品与其 他固、液、气等状态物质长期接触或者 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工作,有可能和上述 物质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表现为颜料 从塑料内部迁移到制品的自由表面上, 或迁移到相邻的塑料或溶剂中。例如, 某厂生产的塑料马蹄莲花朵中,桔红色 花芯的颜色迁移至洁白的花瓣上,而使 其斑斑色痕,失去其高雅的花姿。
着色用颜(染)料的主要性能
塑料着色用颜料如目前的标准还是采用 油墨、涂料等用的指标,塑料着色来说 是不够的,尚要考虑制品的加工性及应 用需要,例如热、耐迁移、耐候、耐溶 剂性能,以及与聚合物或添加剂的相互 作用这样选择的颜料,不仅光彩夺目, 而且不退色、经久耐用。
着色用颜(染)料的主要性能 着色力
颜料的着色力(TintingStrength)是指某一定颜色 制品所需的料量,用标准样品着色力的百分数 来表示。即取1g标准样品,加入Ag白色颜料(钛 白),调配成一定颜色的混合物。然后,取1g待 测颜料加白色颜料调配,直到在标准光源下观 察到的颜色与标准样品混合相同时,设所用的 白色颜料为Bg,则该颜料的着色力I为: I=B/A * 100%
耐迁移性
着色塑料中颜料的迁移性和塑料材料分 子链的刚性和分子间的紧密性相关。当 塑料中增塑剂用量增加时,分子距离加 大,结构更为松散,因而减少了聚合物 链的相互作用,从而使颜料迁移速率增 大。特别是软聚氯乙烯着色时,选用颜 料更要注意。
聚氯乙烯制品颜料迁移性的测试方法
用100份聚氯乙烯、6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 酯、 l 份硬脂酸钙和 l 份待测颜料,制成 薄片;同样制得未着色的聚氯乙烯片, 并使两片接触,放入烘箱。此两片材在 70℃下放置72h,根据未着色聚氯乙烯片 的沾染情况,仿照染色织物的沾色牢度 标准 GB251—84 分 5 级评定 ( 评定沾色用灰 色样本)
三角形拼色方法
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分别为红、黄、蓝三原色,在其 边上可以找到由两个原色颜料混合而得的一系列间 色调。也可用三原色和间色拼成三角形中间区域的 各种复色调,例如蓝灰、枣红等等。 避免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同时拼色,也就是避免 配色-三角形拼成三角形中心区的颜色——黑色。 当需用复色时,也要尽量远离中心区,否则,所拼 之色黯然失色。如用紫色和柠檬黄不能得到明亮的 橄榄绿色,若改用柠檬黄与橙色则得到色调明快的 橄榄绿色。
原色 间色 复色
红、黄、蓝色称作三原色 两种原色相拼为间色 ,间色也有三种,红 加蓝成紫色;黄加蓝成绿色;红加黄成 橙色 两间色相混所产生的颜色叫“复色”, 例如橄榄、棕色、蓝灰等
消失色
在原色或间色的基础上, 用白色冲淡,便可配出浅红、粉红、浅 蓝、湖蓝等深浅不同的颜色; 加不同量的黑色,又可调出棕、深棕、 黑绿等明亮度不同的颜色。 由此,常称白色和黑色为消失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角形拼色方法
颜色色光的混合——相加混合
颜色环法常用于某些 颜色色光的混合。一 般可见光谱可以分成 9个宽而易区别的区 域,它们可以用色环 的形式来描述,图中 每一扇形块代表一种 颜色光,其对角处都 有另一相应扇形颜色 光。这
颜色混合定律
以下几个定律只适合于颜色相加混合 ,不适合于色料 相减 ㈠补色定律 若两个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产生白色 或灰色,则此两个颜色为互补色。若按其他比例混 合,便产生接近比例大的颜色成分的非饱和色。 (二)中间色律 任何两个非补色相混合,产生中间 色,其颜色决于两个颜色的相对数量,而接近比例 大的颜色。中间色的饱和度定于两者在色调顺序上 的距离。两者距离接近,饱和度愈高,反之饱和度 愈低 ( 三 ) 代替律 相似色混合后仍相似 , 感觉上相似的 色可以互相代替
1 一蓝色的光; 2 一黄色的光; 3 一光线透过黄、 蓝颜料粒子反射的光(绿色);4一反射的白色光; 5 一散射光; 6 一蓝色颜料颗粒; 7 一黄色颜料 颗粒
着色的基本概念
入射光产生的三种现象 (1)当光射入到黄色颜料上时,反射光是被黄色颜 料吸收的蓝色之补色——黄光。 (2)当光射入到蓝色颜料上时,同理反射的为蓝光。 (3)光先后通过黄、蓝颜料时,先被吸收了紫色和 蓝色的光 , 而让蓝 — 绿、绿、黄 — 绿、黄、橙和红 色的光通过 , 然后通过蓝色颜料时 , 则黄、橙、红 各色的光被吸收。最后仅剩蓝—绿、绿和黄—绿光 被反射而出(相反通过蓝、黄颜料时也相同)。
配色原理
一个色迭在另一个色上,所以称之为色 光的相加混合(Additive Color Mixing) 光的部分去除,应称为色料相减混合 (Substractive Color Mixing)
颜色色料的混合——相减混合
颜色色料的混合为相减混合,一般仅用红、黄、 蓝三种颜色色混合。所谓红色是可透过红色波 长(这样人们感受到红色),吸收绿及其附近的 颜色波长。黄、蓝色也是同样道理。当黄、蓝 混合时,色颜料吸收短的波段,蓝色颜料吸收 长的波段,只剩下中间绿色波透过,则人们感 受为绿色。 同样,红、黄混合时剩下 560nm 以上的波段透 过,成为橙色。 同理,红、蓝色合在一起,成为紫色
颜色深浅
颜色的深浅程度,也就是原色光在三原色的总 强度中所占比例的一种量度。例如,色光全都 是红光而没有绿光和蓝光时,则看到非常饱和 的红色,也就是纯正的红色。如果三原色中的 绿色光和蓝色光阂强度相对于红色逐渐地增强, 总的效果是中和彩色,得到的色感是由红、绿、 蓝产生的白色,冲淡了红色,形成了粉红色。 因此,粉红色可以看成是饱和度较低的红色, 但它的色调并没有变化。
1. 色调(Hue)
2.明度(Lightness
Value) 3.饱和度(Saturation Chroma)
Mensell 颜色标记法
Mensell 颜色标记法
Mensell 颜色标记法
OSA均匀颜色标尺系统
包括558个颜 色样品
瑞典自然颜色系统
中国颜色体系
光线在不透明着色塑料中的路径
孔雀绿在乙醇中的吸收光谱
消光原理
利用消光原理可以改变某些制品的色光。 例如,黄光蓝色加以微量紫色就变成红 光蓝,这是因为紫色是由红、蓝光所组 成,蓝光可以减去黄光(两者是互补),这 样就增强了红光,变为红光蓝。红光蓝 色加入少许绿,可以变成黄光的蓝色(红 光和绿光相加混合成黄光)。同理,蓝光 黄色加少许橙,可以得到红光黄色等等。
塑料色母粒
苑会林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颜色的现状和未来
颜色的作用 颜色的价值
可见光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可见光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三原色
颜色的系统命名法
非彩色(Achromatic Color) 彩色(Chromatic Color)
颜色的三种视觉特性
耐迁移性评级标准
表2-3 耐迁移性评级标准 ┌─────┬─────┬─────┬──────┬─────┐ │ 1级 │ 2 级 │ 3级 │ 4级 │ 5级 │ ├─────┼─────┼─────┼──────┼─────┤ │ 严重迁移│ 显著迁移│ 有迁移│ 轻微迁移│ 无迁移 │ └─────┴─────┴─────┴──────┴─────┘
颜色的含义理
红、橙、黄会使人感到温暖与乐,故称之“暖色”; 蓝、绿、紫会使人感到安静与清新 , 称之,“冷色” 颜色还能引起人们的联想: 如黄、绿色调显得温柔,欢乐、恬静而富有生命 红、黄色调显得高贵、热烈而富有理想 青色调显得威严、深沉而颇赋神秘 白色象征纯洁、朴素 黑色象征庄重、肃穆
配色要点
必须注意颜料在拼色时,除了原色的拼合外,还产 生色光的拼合。每一种颜 ( 染 ) 料有几个吸收率,例 如图 1 — 1l 是孔雀绿在乙醇中的吸收光谱,它的两个 吸收光谱在可见光红光区和紫外区。两个吸收峰的 强度不同,会影响绿色的色光,其中红色光区的吸 收峰(产生蓝光绿的光感)比紫外区的吸收峰(产生黄 光绿的光感)强得多,两者色光相拼仍为绿色光。但 是蓝光大于黄光,最后观察到的是带蓝光的暗绿色。 此外,类似的颜料还有很多,菁红带蓝光、溴靛蓝 带红光、酞菁蓝带黄光、耐晒黄 G 带绿光、黄 R 带红 光等等。
配色的注意事项
着色塑料的基本特征 首先要了解着色塑料本身的颜色。因为 有时同一品种,因厂家、牌号不同或其 他原因,往往有发黄现象,配色时要加 以消除。另外,塑料中往往有添加剂, 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等等也会对颜 料发生反应而使制品变色
配色的注意事项
颜料的性能 各种塑料的加工温度不同, 因此选择颜料时必须注意其耐热性能, 否则颜料在高温下会分解、变色。 使用条件 下表为常用塑料在配制和成型 时的情况和对色料的要求。
着色力
颜料的着色力不仅与其性质,而且还与颜料分 散程度有关。分程度主要是指颜料细化程度, 分散程度愈大,其着色力愈高,但有个极大值, 超过此值着色力下降。例如,偶氮颜料的粒径 在o.1μ m、菁蓝颜料的粒径在 o.05gμ m左右时, 具有最高的着色力。 以上为油墨、涂料用着色力的标准(颜料用油研 磨来测试)。塑料用颜料的着色力标准建议采用 标准试样和样品添加不同量树脂,达相同深度 的比来衡量,即A为标准色板的添加树脂量, B为与A颜色深度相近时的添加树脂量。
消光原理
某些白、黑制品要求雪白或乌黑时,也 要用消光原理来消除某些黄光。乳白色 塑料制品常常用钛白粉加少量群青(约l%) 的办法消除黄光,使其更加雪白;黑色 塑料制品中也有加入微量的酞菁蓝以消 除黄光的方法,这些均是利用消光原理 的实例。
色调
色调是用以区分各种颜色的基础。因颜料本身 缺少纯色源,为了求得一种色调,往往要求用 不同颜色来拼成更为纯正的色调。例如欲得正 红色,一般采用现有的红色,如立索尔宝红、 耐晒大红等等。但是这些颜色分别带有蓝、紫 的色光。要抵消其干涉色相,拼色时常常有意 识地加入白色、黄色颜料。这样虽然提高了红 色明(亮)度,但是,却降低了饱和度(纯度),所 以添加量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