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辅导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一个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辅导案例

作者:满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1期

摘要: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很多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令人堪忧,因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导致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分析对一个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学生的帮扶案例,总结规律和经验,对新时期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258-02

一、案例内容

1.基本情况。小A,女,浙江人,工科试验班学生。大一入学时,在班委选举中小A被推选为团支书。她工作认真负责,但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在入学时递交了“绿色通道”申请。作为一名新生,从入学军训到日常活动,她都积极参加;作为一名班干部,她也常向辅导员和学长请教经验。之后有同学向辅导员反映:小A作为团支书,与男生的交流很少。辅导员在与她的交流中发现,她说话的语气显得有些急躁,而且整个人看起来不太精神。小A向辅导员讲述了她自入学开始就失眠的经历,因为睡眠不足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经过辅导员心理疏导及相关帮扶措施的实施,小A的睡眠状况有所改善,心理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2.个案主述。由于常常想着白天的学生工作和学习生活,我感觉精神高度紧张而不能入睡。记得在高中时期,我曾看过的一部恐怖电影,那种恐惧感至今仍让我在深夜时分感到恐惧,以致影响了睡眠。我也把这种情况跟家里人、班主任和信任的室友提起,并到心理健康中心咨询,咨询师通过心理测试,说我有轻度抑郁。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3.辅导员观察诊断。通过观察与交谈,辅导员察觉到小A在说话时手一直在轻微抖动,头也不敢抬起来,并且出现额头出汗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焦虑症状。辅导员进一步与其室友了解情况,发现小A不能顺利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她不愿意主动与人交谈,有时显得比较冷漠。对于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人际交往通常会成为新生遇到的首要困惑之一,综合观察情况及了解到的信息,小A就是因此而产生了角色困惑、自卑、不懂得与人交流等问题。由于心理障碍而带来的典型焦虑,表现为精神疲倦、身体乏力、失眠敏感、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低下等症状。综上,初步诊断小A为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和角色紧张问题。

二、情况分析及帮扶措施

1.帮扶过程及采取的措施。①定期与本人谈心谈话查找原因,并给予其困难补助。当小A 拿着医生的结论,神情紧张的找到辅导员时,辅导员提醒她医生的结论并不是判决书,心理状

态的调适还要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同时不断地给她鼓励和正面引导,帮助其重树信心。经过深入交谈,小A睡眠质量虽有所提高,但失眠的困扰依然没能彻底消除。同时,她因家庭经济困难,难以应付药费支出,停止了用药。辅导员在帮助争取临时困难补助的同时,也提醒她要注意劳逸结合,协调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缓解压力,不要因为学生工作压力而影响学习和休息。辅导员在与小A的交流过程中,小A也谈起过以往不愉快的家庭经历和情感挫折,但始终没有道出导致其失眠的真正原因。②联系寝室同学,进行随访跟进。随着同学之间的友谊逐步加深,学生活动也多了起来,而小A却又一次找到了辅导员。这次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她想调换寝室,她认为室友的作息习惯影响了她的正常休息,同时她强调不是因为寝室关系不合而要调换宿舍,只是不好意思让大家迁就她的作息。随后,辅导员找到其室友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她们所说的与小A所说的有些出入,她们反映小A不愿加入到她们的卧谈中去,甚至对她们的话题显得有点烦感。此后辅导员再次找小A谈心,她终于说出了其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她表示想调换寝室的真正原因是想找回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因为她发现与寝室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太多反而会感到紧张导致失眠;她还认为室友都很优秀,自己没有什么优点,感到自卑。辅导员通过号召室友关心帮助、设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等措施,鼓励她积极参与室友的卧谈活动,并积极通过体育锻炼和参加团体辅导来调适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A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③班主任、家长、班集体联动,多位一体,助人自助。辅导员除了进行个案辅导之外,还及时联系了小A的班主任、家长及班级干部,共同“会诊”,通过定期座谈,获得第一手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谈话和帮扶计划,营造良好、温馨的班级氛围。如组织全班同学为小A过生日,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其对班级的归属感。督促寝室同学规律作息,提醒家长加强与该学生的交流,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用亲情的力量来促使小A进行思想转变。家校联动,多位一体,帮助她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促进健康成长。

2.个案自我调节主述。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我意识到我不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周边有很多关心爱护我的人,我的亲人、老师和同学,他们都在关注着我,呵护着我。现在我的睡眠质量很高,很多事情我也会主动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别人对我的支持和我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过去我总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久而久之自己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现在我好像渐渐学会了怎样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

3.帮扶取得的最终效果。通过寝室室友及班主任的反馈,小A能够积极地参加班级活动,并能主动跟男生打招呼了,睡眠质量和学业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作为班级干部,也能组织班级同学开展有益的团对活动,帮扶效果显著。

三、案例总结

1.多方了解情况,全面查找原因,才能科学判断。在上述案例中,辅导员在开始阶段并没有察觉到导致其失眠的真正原因,忽略了人际交往这一重要因素。大学新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也会因为自身性格等原因不愿向他人透露,因而不易被察觉。尤其对于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本案例中的小A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过低评价。当学生没有正视自身的自卑情结时,往往就会采取刻意隐瞒的方式,表里不一,她在最初与辅导员沟通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与寝室同学的相处情况,而是将失眠归因于以往的不愉快经历。

2.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个体的带动和影响至关重要。在本案例中,培育温暖、健康、和谐的班风,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班上有神经衰弱的同学,经常熬夜的室友,应该体谅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作息规律,让每一个学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同时,通过班团活动的举办,发挥学生们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参与度,以提高对班集体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3.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交往能力。对于由于人际交往障碍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如倾听学生的倾诉,亲自或委派合适的人选与其进行沟通等。辅导员应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把握学生的心理,给予其安慰和支持,进一步舒缓其情绪。若当事人不愿意他们的事情被太多同学知道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尽量控制好参与干预的人数。辅导员应当在倾听、鼓励和支持的时候,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到适当的“共情”,积极鼓励对方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尽量为其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其作出有效的应对。

综上所述,认知矫正和氛围营造是解决大一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关键。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引导他们正视自己和他人的角色,积极参与到各种交往和沟通中,要充分利用每一次交流敞开心扉,寻求共鸣,这是一种很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同时还要善于借助社会支持系统来形成帮扶合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对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的学生改变认知模式,进而做出行为调整。

作者简介:满丰(1984-)男,吉林四平人。硕士,现就职于浙江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