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家园海洋教育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https://img.taocdn.com/s3/m/16b184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09.png)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了解海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海洋的定义和特征:介绍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基本参数。
海洋生态系统: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食物链、栖息地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海洋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
学生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看法。
第二章:海洋生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分类: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体系,包括鱼类、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海洋生物的特征: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海洋生物的形态和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学生能参与到观察和描述中,展示对海洋生物的理解。
第三章:海洋环境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问题:介绍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现实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介绍海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等保护措施。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学生能参与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提出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看法。
第四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种类: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6f7f4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5.png)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海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面积、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2. 海洋的面积和分布3. 海洋的重要性三、教学活动1. 观看海洋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海洋的特点。
2. 老师讲解海洋的定义、面积和重要性。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海洋地图,标注海洋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梦想。
第二章:海洋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点和生存环境。
2. 培养学生关爱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2. 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3. 海洋生物的保护三、教学活动1. 观看海洋生物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2. 老师讲解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措施。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四、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海洋生物图鉴,标注每种生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第三章:海洋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
2. 培养学生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2.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3. 海洋资源的保护三、教学活动1. 观看海洋资源利用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2. 老师讲解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保护措施。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海洋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四、作业布置1. 设计一份海洋资源利用计划,标注各种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和保护措施。
第四章:海洋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2. 培养学生关注海洋环境,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行动。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环境的现状2. 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3. 海洋环境保护的行动三、教学活动1. 观看海洋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的现状。
2. 老师讲解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和保护行动。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_全册,推荐文档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_全册,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c29c471c1c708a1284a44f0.png)
岸带去看一看吧。
欣赏图片,让学生
(播放我国海岸带图片。)
感受到海岸带资源
3.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丰富,激发起对海
4.教师小结:海岸带历来是人类聚居和从事经 岸带的探究欲望。
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多方面开发和利用的
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活跃的海岸,去研
究一下吧!
二、探访海岸带 1.教师引导:人们是怎样利用海岸带的呢?课 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资料,请大家根据自己 搜集的资料自由结合小组,进行交流、整理, 并选出中心发言人,一会儿在全班交流。 2.学生自由分组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 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3.各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随即展示海产 养殖、填海造陆等视频资料。 A.海产养殖研究小组 B.填海造陆研究小组
2.学生分组讨论搜集的有关资料然后全班交流, 良后果。
要求学生用事实说话。
3.教师小结:人类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利用,
影响了生态平衡,加剧了环境污染,严重破坏
了沿海生态景观,破坏了岸滩的稳定和形态,
破坏了原来的海岸动态平衡。
四、保护海岸在行动
1.教师引导:其实,人们早就认识到了对海岸 本环节通过交流政
通过观看视频、动手实验、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知道海水有 能量,认识海洋新能源及其种类,初步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优势,培 养热爱海洋的情感、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实验操作,初步认识海水能发电 1. 小实验,认识水流有能量(准备盆、风车、瓶子 里有水) (1)同学们,今天这节海洋课我们先做一个小实 验,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师出示玩具风车。
课内外知识的融合。
四、海运航线 了解世界主要海港和主要航线示意图,会查找相关的海运线,并 引导学生多方查证我国的海运线有哪些。
四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212ad804a1b0717fd5ddf1.png)
四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学设计8、海洋,生命的摇篮【教材分析】本课旨在指导学生体会海洋对生命发展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珍惜、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起源于海洋及进化的过程。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推理等探究能力。
体会海洋对生命发展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珍惜、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进一步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海洋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远古海洋生物的图片以及相关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视频:远古海洋生物。
2.谈话:你认识它们吗?对它们都有哪些了解?你还有什么疑问呢?二、新课1.谈话:关于生命起源,现在存在着多种认识和看法。
请你阅读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2.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教材资料和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并互相交流感受。
3.过渡:从资料上看,大多数人认为生命是起源于海洋的,为什么呢?4.学生分组学习教材内容和收集来的资料,整理资料并探究“生命起源于海洋”的相关信息。
5.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出示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起源于海洋” 的相关知识。
教师板书整理出“化石为据”“推理为证”这两个方面。
6.小结:总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
三、经历漫长演变:1.教师出示“生命的长河”图。
2.学生认真读图,学习书中内容,并结合教师下发的补充资料进行学习。
3.分小组进行交流、整理资料,填写表格。
4.学生汇报及小结。
四、人类离不开海洋。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汇报。
2.播放视频。
3.活动:对于未来海洋的开发与利用,你还有什么设想?写在泡泡里。
4.学生汇报及小结。
9、潜水世界【教材分析】本课旨在了解潜水的基本装置及相关常识,了解潜水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亲近海洋的情感。
【教学目标】1.了解潜水的基本装置及相关常识。
2.了解潜水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亲近海洋的情感。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a773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d.png)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定义、特点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洋的基本知识1. 海洋的定义与特点2.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第二课时:海洋生物1. 海洋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海洋生物的保护第三课时:海洋环境1. 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2. 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四课时: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海洋资源的种类与利用2. 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五课时:海洋意识与人类生活1. 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2. 提高海洋意识的必要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海洋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海洋知识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海洋生物标本或模型。
3. 海洋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4.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海洋的基本知识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的特点和作用。
2. 课堂讲解:介绍海洋的定义、特点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海洋生物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课堂讲解: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特征和保护方法。
3.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海洋生物知识。
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海洋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海洋环境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环境问题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
2. 课堂讲解:介绍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和保护的重要性。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4-6年级教材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4-6年级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6c2ed05022aaea998f0fed.png)
海洋 自然 环境
物的多姿多彩; 了解海底地形地貌; 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海洋灾害; 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培养热爱大海的 情感。
领 域
目
给当地发展带来的变化;
标
对应课题
我看海岸工程
海水制盐
初步了解常见的海岸工程,感受海岸工程
了解人类改造海岸的现状,初步感知改造
海洋 资源 与 经济
海岸的利与弊; 知道国内外著名的沿海城市和主要海港,
活 动 2.知道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 目 3.体会海洋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 标 的联系,激发学生亲近海洋、探索
海洋的情感。
的基本方法。
主 题
五上
5.开放的海港
1.了解中国、世界主要的海港及
活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搜集、 动 目 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标 3.感受海港及航运对沿海经济的
拉动作用。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主 题
四上
3.沿海风景线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 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 洋文化。 活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
动 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 目 的能力。 标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
的情感。
海娃的童谣
主 题
六上
神奇的海洋生物圈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初步了解
1.了解人类改造海岸的现状。
活 2.初步感知改造海岸的利与弊。 动 3.了解海洋产业发展对海岸带的 目 影响,树立合理利用、保护海洋的 标
意识。
主 题
四上 6.蓝色国土
1.了解蓝色国土的构成,树立整
活 动 2.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算一算 目 的形式了解我国的蓝色国土,提 标 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青岛出版社
![六年级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青岛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f6805627cfc789eb172dc88b.png)
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一单元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学习目标:1.认识珊瑚与珊瑚礁,及珊瑚礁的形成;2.知道珊瑚礁是海洋最宝贵的自然生态系统,并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了解珊瑚礁中生存的生物及其特点,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重难点:了解珊瑚生物,知道珊瑚礁是海洋是奇妙的生态系统,并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了解珊瑚礁中生存的生物及其特点,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把搜集到有关珊瑚礁形成的图片、音像资料及介绍珊瑚礁群落共生的趣闻介绍、珊瑚礁濒临灭绝的现状短片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整理珊瑚礁的成因、分布、形态、种类等方面资料做好汇报交流准备及收集珊瑚礁的趣闻趣事,做好关于珊瑚礁重要作用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课师:同学们,你知道点珊瑚的有关知识吗!?(展示珊瑚礁奇异景象的图片)师:同学们,徜徉在这神奇的海底旅行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如:海底景色奇异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海底生活着各种鱼类、藻类种类繁多;我还看到了美丽的珊瑚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到珊瑚礁,你了解它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探究学习的主题。
(板书: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和交流自己假期的旅行,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本课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海底之旅”这一情境设置,迅速拉近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珊瑚礁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二、初识珊瑚礁师:下面让我们走进珊瑚礁和它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吧!课前,我们查阅、收集了关于珊瑚礁的资料。
考考大家:珊瑚礁是怎么形成的?(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师:初步了解了珊瑚礁的形成,我们来听一听小海豚博士的介绍。
(课件展示:结合图片进行说明:海洋中的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1daf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b.png)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海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保护海洋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海洋的定义和特点: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0%。
海洋具有丰富的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海洋的分类:海洋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特点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海洋的重要性:海洋对地球的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和保护海洋的意义。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的不同分类和特点,分享自己的了解和观点。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海洋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海洋的措施。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出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生能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海洋的措施。
第二章:海洋生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知道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种类:海洋生物包括鱼类、哺乳动物、鸟类、甲壳动物等多种生物。
海洋生物的特点:海洋生物具有适应海洋环境的特殊结构和生存方式,如鱼类的鳞片、海龟的甲壳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石,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实物,了解其特殊结构和生存方式。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出自己的建议。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出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学生能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海洋生物的措施。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a5d30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b.png)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2)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3)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学会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情感;(2)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海洋的基本概念1. 海洋的定义与特点2. 海洋的分布与分类3. 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二章:海洋生物的多样性1. 海洋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3. 海洋生物的保护与利用第三章: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海洋资源的种类与分布2. 海洋资源的开发技术3.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海洋环境的保护1. 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原因2. 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3. 青少年如何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第五章:海洋意识与人类发展1. 海洋意识的重要性2. 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3. 我国海洋事业的现状与展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知识;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问题;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5. 融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热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2. 学生作业、小测验的成绩;3. 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的表现;4. 学生对海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蓝色家园——海洋知识普及读本》;2.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报告、新闻报道等;3. 互联网资源:相关网站、博客、论坛等;4. 多媒体教具:课件、视频、图片等;5. 实践活动材料:调查问卷、实验器材等。
一年级上册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
![一年级上册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6e27f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9.png)
一年级上册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4海有多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在活动中感知地球上海洋所占的大致比例;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在地球上找到四大洋和我国的四大领海为止,对它们有初步的了解;3、感知海洋是相互连通的,初步体会海洋的博大;教学重难点:在游戏中感知地球上海洋所占的大致比例,能在地球上找到四大洋和我国的四大领海,感知海洋是相互连通的,初步体会海洋的博大;教学过程:一、玩一玩,激发学习兴趣;1、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出示:充气地球仪;2、准备游戏道具:快快拿出你们的材料袋,找出一个这样的充气地球仪和十枚小贝壳,让我们开始玩“投掷充气地球仪,看看贴小贝壳的大拇指落在海洋还是陆地”的游戏吧3、讲解游戏规则;4、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反馈;5、游戏总结:1学生汇报小组桌面上的贝壳总数;2你们发现落在海洋里的次数多还是落在陆地上的次数多学生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海洋面积大;4教师小结:地球仪掷的不错,猜想也很多样,那么到底海洋有多大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看看海洋究竟有多大;二、拼一拼,引导学生发现1、导语: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海洋拼图游戏;2、游戏道具:从材料袋里拿出世界地图拼图;3、讲讲游戏规则;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把陆地拼到海洋里;5、小组汇报发现:无论怎样拼,陆地的板块放到海洋里,都无法将海洋完全覆盖;6、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是小小科学家,具有探索发现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贝壳落在海洋上次数多的原因;三、涂一涂,认识海洋占地球的大致比例;1、导语:这么多的海水包裹着我们的地球,如果把整个地球表面分成10分,可以让我们生活的陆地占3份,剩下的7份都是海洋呢2、涂色活动:请小朋友们快在组内把答案涂在小转盘上,看哪个组涂得又准又快3、通过涂色,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四、找一找,为四大洋和中国领海找“家”;1、导语: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广袤的海洋,把离陆地近的地方称为海,把远离陆地的部分称为洋;2、给四大洋找家;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帮我把四大洋的名称“送回家”;指名板贴大洋名称3、给中国四大领海找家;1小朋友们,中国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我们就生活在大海边,青岛坐落在黄海之滨;黄还是我国的领海之一,我国一共有四大领海,其他三个请各小组拿出材料袋里的中国地图找一找、圈一圈;2、小组展示:从北到南找到的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3、小结:通过学习你对海洋有了那些了解五、看一看,三个视角观视频,升华学生爱国情感1、导语:大家在游戏和地图中发现了海洋的博大,那么宇航员在空中看地球又会是什么样播放视频2、太空中看海:谁来说一说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及时评价激励;3、大海边看海: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就是一个蓝色的水球,我们平时站在海边看大海又是什么样子的播放视频4、海洋中看海:还想知道在海中看海洋什么样子吗课件播放纪录片海洋精编版视频片段5、教师总结:现在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其实,我们广袤的海洋蕴含着无穷的奥妙,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课后希望同学们去观赏这部有关海洋的纪录片,去感受海洋之大,去领略海洋之美。
三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全册教案3
![三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全册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536c15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5.png)
1.沿海风景线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 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 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 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青岛是一个依山傍海, 碧海蓝天的沿海城市, 你们都知道青岛哪些美丽的景点?【同学们知道的景点真不少啊!】2.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青岛美丽的风景吧!(播放视频)【随机补充: 青岛通常会用绿树红瓦来形容, 每年五一期间美丽的樱花便会绽放, 吸引了不少的市民和游客。
】3.我们的青岛如此之美, 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布置学生提前准备自己在青岛景点照的照片)4.补充资料(设计意图: 学生说不到这几方面再做补充, 让内容深一点, 有点高度)(1)栈桥: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
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 建成之时, 只是供海军运送军用物资的简易铁木结构的码头, 到了1931年青岛港, 由当时的青岛政府出资, 假德国信利洋行之手, 对栈桥进行了重建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 呈“个”形, 以减弱风浪的冲击。
并且在桥的南端建了一座名为“回澜阁”亭子。
(2)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 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 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3)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 史书各有解释, 说法不一。
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 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 又称“崂顶”, 海拔1132.7米, 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 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在全国的名山中, 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5.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 是我国众多沿海城市之一.而我国东南两面临海, 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 有14座城市处在沿海一线上, 你们知道有哪些城市吗?(出示地图)【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城市?6.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珍珠, 组成沿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沿海风景线, 去欣赏沿海城市那美丽的风景。
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
![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4408e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2.png)
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内容:《海洋是个聚宝盆》一课青岛版《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篇》二年级第10课46-49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呈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1、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海里的宝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海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2、海洋宝贝大搜索:通过引导学生对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等进行探究,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种类丰富,用途广泛,海底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各种矿产,即使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海水也是海洋中不可或缺的宝。
3、海洋宝贝数不清:教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海洋里蕴藏着数量极其庞大的宝藏,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类正在积极开发、利用海洋里的宝藏,让海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4、珍爱海洋宝库: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把了解到的海洋宝贝画一画,同时让学生知道虽然海洋是个聚宝盆,但我们也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体现集约用海的理念。
三、学情分析:《海洋是个聚宝盆》这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爱海洋的情感,理解“保护海洋,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海洋,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等。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感知海洋资源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培养珍爱海洋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等;培养珍爱海洋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海洋生物的资料或图片七、教学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记忆,自然而然地把书本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思维里的东西,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997d5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0.png)
四年级上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分布和特点。
(2)学习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了解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3)掌握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知道人类如何与海洋和谐共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海洋的基本概念1. 海洋的分布和特点2. 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2课时:海洋生物1. 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2. 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第3课时: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 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2. 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第4课时: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生1. 人类如何利用海洋资源2. 人类如何保护海洋环境第5课时:实践活动——制作海洋手抄报1. 收集海洋相关资料2. 设计手抄报内容3. 展示和交流手抄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海洋的基本概念2. 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3.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难点:1. 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2. 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制作手抄报的过程和成果。
4.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课时安排第1课时:海洋的基本概念第2课时:海洋生物第3课时: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4课时: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生第5课时:实践活动——制作海洋手抄报七、教学资源准备1. 海洋知识资料2. 海洋生物图片和视频3. 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相关案例4. 手抄报制作材料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海洋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6a2d7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7.png)
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全册1.初步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2.熟悉世界著名海洋旅游圣地和海洋产业的分类。
3.了解海洋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课题1.出示2013年红岛蛤蜊节的图片新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发展的促进作用。
2.老师带来一则新闻,让学生仔细阅读,从中初步了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3.强调海洋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开展活动,初识海洋旅游业1.出示青岛旅游地图,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去过的青岛旅游景点,并将交流的景点标注在地图上,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2.学生小组合作,了解世界著名海洋旅游圣地,认识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3.强调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的促进作用很明显。
三、自主探究,纵览海洋产业1.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中海带的作用。
2.学生交流海带的作用,了解海洋化工业、海洋养殖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等属于海洋产业。
3.强调海洋产业的分类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四、案例分析,聚焦绿色发展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海洋产业的做法。
2.强调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观。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例如查找相关海运线路和海洋产业发展的影响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感受海港及航运对沿海经济的拉动作用。
通过研究海港和海运航线,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海港和航运对沿海经济的拉动作用。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经济意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引入本课的内容,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中国的海港图片,让学生了解海港的特点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六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计划
![六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8c13b1fff00bed5b9f31d1a.png)
六年级下册《蓝色家园-海洋教育》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这套新教材,是为了更好地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要求,根据市主要领导批示,由青岛市蓝色经济办公室指导、策划,青岛市教育局负责组织编写《海洋教育》区域性地方教材。
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随着深入学习,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师生在海洋教育这个领域将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这是一门需要师生共同挑战的学科。
二、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的教材以小学生生活经验发展为主线,以引领学生探究——体验为基本手段,以海洋科普知识为内容,以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宗旨进行整体构建。
1.遵循儿童生活经验增长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精心选择与小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案例,以此为切入点,同时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按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分层设计,并有机结合,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安排到各年级,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和序列化的结构体系。
2.以小学生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突出问题式、探究式,结构模块化,过程活动化,使整套教材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探究性。
突出问题式、探究式编写思路,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使教材真正成为活动型“学”材。
教材中每个活动课题都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
活动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阔新视野、培养新能力。
3.以海洋科普知识为内容,开放学习空间,将学习与探究置于广阔的背景中,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教材内容涉及海洋自然环境、海洋资源与经济、海洋文化与生活、海洋开发与科技、海洋生态与环保和海洋权益与国防等六大领域。
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设计探究性活动主题,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
在此基础上,设计一课动手实践篇,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多姿多彩的大海活动目标:1.了解大海的色彩变化。
2.初步认识大海呈黄色的主要原因。
3.初步感受大海的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特点。
活动重难点:理解大海呈现蓝色的原因和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
活动准备:1.海水呈现蓝色的原因图片,各种天气时颜色的变化。
2.不同条件下的大海的样子。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海的样子是多姿多彩的,有时候蓝,有时候黄,还有的时候青,这是什么原因呢?(播放儿歌《天蓝蓝,海蓝蓝》的朗诵,学生拍手说儿歌:天蓝蓝,海蓝蓝,小小船儿当摇篮。
海是家,浪作伴,白帆带我到处玩。
)2.谁能说说大海为何是蓝色的?为何把海水装到瓶子里,就没有颜色了?(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大海的色彩变化是丰富的,是什么引起大海的颜色变化的。
二、大海是块蓝宝石1.大海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蓝色的呢?谁能说一下你的想法呢?。
2.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找一找关于大海颜色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学生交流展示)3.教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对,阳光中有七种颜色,这一点从彩虹种可以知道。
而海水是蓝色的,和光照有关系。
1.教师引导:大海是个多变的世界。
生活在大海边,你都看到过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关于大海的,你又知道哪些知识呢呢?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大海在不同的天气具有不同的颜色,但是大部分时间是蓝色的,那是天空的颜色。
当大量的泥沙流入大海,海水就会呈现黄色!四、大海是个魔术师1.你知道大海退潮是什么样子的吗?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呢?2.大海也是一个多变的魔术师,有时候性格温柔,风平浪静,想一个害羞的小女孩,有的时候脾气暴躁,波涛汹涌,像一头发怒的雄狮。
你还知道哪些大海的性格呢?3.世界各地的海多姿多彩,有的在大陆中间,有的在陆地边缘,有的很小,有的很大,你知道哪些于大海多姿多彩的样子有关的资料?2、美丽的海滩活动目标:1. 感受美丽的海滩风景2. 了解美丽的异域海滩3. 培养热爱大海的情感活动重点难点:体会大海景色的美丽,体会海边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我国及其他国家海滩风景的图文和视频资料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金沙滩吗?那里美吗?(学生回答)。
看来许多同学都去过金沙滩,因为我们住在青岛,我们是幸福的海边孩子。
看,金沙滩真的很美啊。
(课件播放金沙滩的图片)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2.小结:金沙滩真是太漂亮了(板书:美丽的海滩)海滩上的沙子让太阳一照金光闪闪的。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对海滩美景的兴趣。
)二、案例传真,认识海滩美景荟萃。
1.幻灯片出示我国不同地方的海滩美景(1)出示图片海南的白沙滩(2)出示图片澳门的黑沙滩(3)出示图片月牙湾的砾沙滩2.同学们欣赏完这些图片什么感受啊?(各种各样的海滩可真美啊)3.同学们你们还见过哪种海滩啊(我还见过这种泥质海滩呢)4.幻灯片出示外国不同地方的海滩美景(1)出示图片马尔代夫的沙滩(2)出示图片美国夏威夷的海滩(3)出示图片泰国普吉岛的沙滩(4)出示图片克罗地亚的尖角海滩(5)出示图片加拿大温哥华岛的海滩同学们是不是外国的海滩也很美啊!(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并使用幻灯片展示异域采风,使学生了解异域的海滩,培养学生意识。
)三、探究天地1.同学们我们到海水浴场去看看吧?(出示海水浴场图片)海水浴场的沙子又细又干净,来玩的人可真多啊2.你们知道海滩可以干什么吗?(1)我们可以在海滩上挖蛤蜊(2)我听爸爸说可以在海滩上进行大规模的海滩养殖3.为什么海滩上的石头是圆溜溜的呢(1)学生讨论(2)全班交流。
四、小结3、鱼类运动会教学目标1、了解鱼类的特征和运动方式。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丰富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识,激发探究海洋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各种鱼类的资料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鱼的资料教学过程:一、火眼金睛辨真伪(章鱼、鲸不是鱼类)1、教师组织“鱼类运动会的模拟活动”,(当学生看到喧闹的报名处是的要求时,原有的关于海洋动物的知识信息立刻调动起来,有的学生说章鱼不应该参加却说不出理由;还有的学生说鲸鱼是哺乳动物,不应该参加,紧接着又提出鲨鱼,并说鲨鱼和鲸鱼都是大块头,应该是一样的。
大家各抒己见,全班很快争论起来。
)2、教师引导学生把焦点集中到章鱼、鲸上。
3、为什么说章鱼、鲸不是鱼类?需要科学的材料说明他们不能参加鱼类运动会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尝试从海洋动物中分辨出哪些属于鱼类。
)二、组内探讨章鱼和鲸不是鱼类的原因1、小组探讨2、交流原因3、教师总结:鱼用鳃呼吸、鱼用鳍游泳、鱼有脊椎骨。
只有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的生物才能称作是“鱼”4、学生根据书p10页中的图片来进一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师生共同探究如何分辨鱼类,归纳出鱼类的主要特征,确定可以参赛的海洋动物。
)三、召开鱼类运动会1、第二届鱼类运动会的筹备工作也顺利展开。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或者比较了解的一种海洋动物,着重了解这个海洋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然后通过报名参加运动会,向大家介绍自己。
3、对参赛选手进行资格审查,把不符合鱼类特点的海洋动物筛选出来。
4、将鱼类的参赛项目进行分类,明确什么鱼类擅长什么项目。
5、想像鱼类的比赛,讨论谁能获得哪个项目的冠军,并说说理由(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模拟竞赛实为交流资料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了多种鱼类的运动方式和技能,丰富对海洋动物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交流资料,认识翻车鱼、海马、比目鱼。
1、学生自主交流2、教师补充(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五、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热爱1、你喜欢海洋生物吗?为什么?2、你想为海洋里的鱼类做点什么呢?(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的行动,自觉的宣传、保护海洋生物。
)4、海兽家族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小白鲸出生图片初步学习海兽家族的基本特征。
2.了解海兽家族的家族明星。
3.培养热爱大海的情感活动重点难点:通过小白鲸出生及成长初步体会海兽家族的家族特征,体会海兽家族的家族明星,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白鲸出生及成长的图片、海兽家族的家族图片及视频资料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认识小白鲸吗?都知道关于小白鲸的什么知识?(学生回答)。
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课件播放小白鲸出生的图片)2.小结:小白鲸的出生很有特点,板书课题:海兽家族。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对海兽家族的研究兴趣。
)二、家族特征1.幻灯片出示海兽家族的鯨和小海豹、美人鱼妈妈的图片。
(1)出示鲸喷水的图片。
(2)出示小海豹的图片(3)出示“美人鱼”妈妈图片2.同学们欣赏完这些图片什么感受啊?(各种各样的海兽有很多。
)3.同学们你们还见过哪种海兽啊4.幻灯片出示知识小百科:海兽的定义、海兽的特点。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并使用幻灯片展示海兽的特点,使学生了解海兽的特点。
)三、家族明星1.幻灯片出示海兽家族的其他动物的图片。
(1)出示蓝鲸的图片。
(2)出示宽吻海豚、抹香鲸、一角鲸的图片(3)出示座头鲸的图片2.同学们欣赏完这些图片什么感受啊?你都知道了什么?四、探究天地1.同学们我们去看看海獭和海象有什么特点吧?(出示海獭砸开海胆、海象集体睡觉的图片)2.你们知道海兽海还有什么特点吗?3.我们一起做一份海兽剪报吧。
(1)学生讨论合作制作。
(2)全班交流。
五.小结。
海洋研究院1——可爱的小贝壳活动目标:1.感受有关美丽的小贝壳的童谣。
2.了解小贝壳的工艺品的种类。
学会制作贝壳相框。
3.利用小贝壳进行有趣的创意。
活动重点难点:体会小贝壳的美丽,体会制作小贝壳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贝壳的图片和精美的贝壳制品的图文和视频资料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小贝壳的有关童谣吗?你收集过小贝壳吗?(学生回答)。
看来许多同学都玩过小贝壳,因为我们住在青岛,我们是幸福的海边孩子。
看,这些小贝壳真美啊。
(课件播放海边美丽的小贝壳的图片)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2.小结:贝壳真是太漂亮了(板书:可爱的小贝壳)海滩上的贝壳让太阳一照可爱极了。
小贝壳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对研究小贝壳的兴趣。
)二、精美的贝壳制品。
1.幻灯片出示不同的贝壳制品。
(1)出示图片贝壳屏风。
(2)出示图片贝壳项链、贝壳帆船、贝壳饰品的盒子。
(3)出示图片贝壳挂件、贝壳相框、贝壳小老鼠。
2.同学们欣赏完这些图片什么感受啊?(各种各样的贝壳礼品真美呀!)3.同学们你们还见过哪些贝壳礼品呢?5、海有多大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大海面积。
2.根据孩子们查到的内容来具体了解海洋的面积,并进一步了解有关大海海岛与人类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海洋、热爱海洋热爱地球,保护地球,保护海洋的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海天一色1、老师让学生欣赏大海蓝天连成一体的照片。
让学生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阅读第四课的图片:我是快乐的航海家,大海真大啊,好像行不到边儿一样,这座上万人居住的小岛,在大海中就像是一个小土堆。
为什么?学生:因为大海很大。
在童谣中欣赏感悟大海的风,大海的海浪,大海博大的壮景,与学生分享所见所得。
3、看p15页的地球的图片。
这张图片上的蓝色是什么?学生:大海教师:那绿色的是?学生:陆地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
大海到底有多大?(激发学生思考。
)大海和陆地哪个面积更大?啊?当然是大海了。
陆地占地球面积的29%,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
是的,没错。
那么,是你的心胸更宽广,还是我的心胸更宽广呢?当然是我的心胸更宽广了,啊哈!是的,没错。
嗯?陆地占地球面积的29%,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
也就是说,大海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42倍。
教师提出学生关注的兴趣问题,总结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
有关大海的其他知识:大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
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
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
它的水份和盐度的变化不大。
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
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
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
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
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