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辑)考点六十八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辑)考点六十八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1

考点六十八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聚焦与凝萃1.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pH 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 的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一、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H 3O ++OH -或H 2OH ++OH -。

它的电离有如下特点:①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电离的发生;②极难电离,只有极少数水分子发生电离;③由水分子电离出的H +和OH -数目相等;④由水的电离方程式可以看出,水既可以看成是一元弱酸,又可以看成是一元弱碱;⑤水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吸热的。

二、水的离子积常数1.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用K w 表示,它反映了水中c (H +)和c (OH -)的关系。

w=c (H +)·c (OH -),室温下的K w =1×10-14。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增大。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 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4)其它因素: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活泼金属与水电离出来的 H +直接作用,使c (H +)减少,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如酸碱盐溶液中都有K w =c (H +)·c (OH -)= 1×10-14(常温),其中c (H +)、c (OH -)均表示整个溶液中的c (H +)和c (OH -)。

4.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隐性考点1.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2(1)中性溶液:c(H+)=c(OH-)=1.0×10-7mol·L-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定是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
(5)温度一定时,水溶液中c(H+)、c(OH-),一个减小,另一个必增加。
主题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6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5 ℃时,0.10 mol·L-1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c(H+)与c(OH-)的乘积变大。( × ) (2)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 )
主题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目录
考点过关
2、水的离子积常数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3
1.0×10-14 温度
增大 电解质
主题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3、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命题调研
4
体系变化条件


可水解 的盐
温度
Na2CO3 NH4Cl 升温 降温
其他(如加入Na)
平衡移动方向
(7)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呈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 (8)100 ℃的纯水中c(H+)=1×10-6 mol·L-1,此时水呈酸性。( × )
主题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7
2.一定温度下,水中存在H2O
正确的是( D )。
H++OH- ΔH=Q(Q>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
主题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17
2.已知温度为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8.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8.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讲)

专题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掌握水的电离过程以及离子积常数以及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2、了解PH的定义,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测定pH方法及简单计算。

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方法和误差分析。

一、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1、水的电离平衡: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自电离:H 2O+H2O H3O++OH-,简写为H2O H++O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OH-其电离平衡常数:Ka =H2O2、水的离子积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表达式:K w= c(H+)c(OH-)(3)数值:室温下:K w=1×10-14。

(4)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K w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特别提醒】①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 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和OH-的离子积常数。

即K w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

不管哪种溶液均有c(H+)H2O=c(OH-)H2O。

②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酸和碱:酸或碱的加入都会电离出H+或OH-,均使水的电离逆向移动,从而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不变。

(2)温度:由于水的电离吸热,若升高温度,将促进水的电离,[H+]与[OH-]同时同等程度的增加,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pH变小,但[ H+]与[OH-]始终相等,故仍呈中性。

(3)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呈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202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02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向右
减小 增大 不变
说明“→”(←)表示向右(左),“↑”(↓)表示增大(减小),“-”表示不变。 思考:水电离出的c(H+)和c(OH-)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水的离子积常数提醒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都有H+和OH-共存。 在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总相等,即c(H+)水= c(OH-)水。如0.1 mol·L-1 HCl或NaOH溶液中,c(H+)水=c(OH-)水=1×10 -13 mol·L-1。酸中c(OH-)很小,但这完全是由水电离出来的,不能无视。同样的碱 溶液中的c(H+)也不能无视。
延长: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试剂 甲基橙 石蕊 酚酞
pH范围对应的指示剂颜色
1.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用物质的量浓度的
酸(或来碱测) 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
2.中和滴定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为例)
(1)预备
①滴定管
a.检验酸式滴定管 是否漏水 ;
碱(或的酸)
b.洗涤酸式和碱式滴定管后要用 待装液(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2~3次, 并排解滴定管尖嘴处的 气泡 ; c.用漏斗注入标准液至 “0”刻度上方2cm~3cm处 。 d.将液面调整到“0”或“0”以下某一刻度处,登记读数。 ②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2)滴定 ①用碱式滴定管取肯定体积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 2~3 滴指示剂(甲基橙)。 ②用 左手 握活塞旋转开关,右手不断旋转摇动锥形瓶, 眼睛凝视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至黄色变为橙色,登记读数。
1.溶液酸、碱性的实质 在酸、碱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但H+与OH-的关系仍符合 c(H+)·c(OH-)=Kw 。当加酸时,水的电离平衡 向左移动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超好)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超好)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点一水的电离平衡一、水的电离: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或H2O H++OH-。

二、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c(H+)·c(OH-)。

1.室温下,K w=1×10-14。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 w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三、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不变。

(2)水的离子积常数表示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2015·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 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解析]根据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因素以及pH的计算逐一分析各选项。

A.水电离出的c(H+)与c(OH-)的乘积为一常数。

B.由图看出M区域内c(H+)<c(OH-)。

C.T2时c(H+)·c(OH-)大于T1时c(H+)·c(OH -),因为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越大,所以T>T1。

D.pH=-lg c(H+),XZ线上任2意点的c(H+)=c(OH-),但pH不一定为7。

[答案] D[思维建模]水电离产生c(H+)和c(OH-)计算的5种类型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总是相等的,有关计算有以下5种类型(以常温时的溶液为例)。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考点复习第39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考点复习第39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20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八章
高考总复习
GAO KAO ZONG FU XI
第39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01
考点一
水的电离
02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03
真题演练 角度拓展
复习目标
1认识水的电离,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
2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正确测定溶液的pH,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
3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 A
解析 H2SO4与Ba(OH)2均抑制水的电离,Na2S与NH4NO3均促进水的电离。
25 ℃时,pH=0 的
-14
10
H2SO4 溶液中:c(H2O)电离=c(OH-)= 100
0.05 mol·L 的 Ba(OH)2 溶液中:c(H2O)电离=c(H
-1
10-14
)=
0.1
+
mol·L-1=10-14 mol·L-1;
大,B正确;水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故曲线a、b
可代表任何酸、碱、盐的稀溶液中水的电离情况,C错误;B点KW=10-12,
H2SO4溶液中c(H+)=10-2 mol·L-1,KOH中c(OH-)=
10-12
10-12
等体积混合后KOH溶液过量,溶液呈碱性,D正确。
mol·L-1=1 mol·L-1,
mol·L-1=10-13 mol·L-1;
pH=10的Na2S溶液中:c(H2O)电离=c(OH-)=10-4 mol·L-1;pH=5的NH4NO3溶液
中:c(H2O)电离=c(H+)=10-5 mol·L-1,则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10-13∶10-4

高考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高考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2022·浙江省1月选考)水溶液呈酸性的盐是( )A .NH 4ClB .BaCl 2C .H 2SO 4D .Ca(OH)2 【答案】A【解析】A 项,NH 4Cl 盐溶液存在NH 4++H 2O NH 3·H 2O+H +而显酸性,A 符合题意;B 项,BaCl 2溶液中Ba 2+和Cl -均不水解,是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B 不符合题意;C 项,H 2SO 4属于酸,不是盐类,C 不符合题意;D 项,Ca(OH)2是碱类物质,溶液显碱性,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

2.下列溶液一定显中性的是( )A .溶液中c(OH -)>c(H +)B .c(H +W KC .溶液中c(H +)=10-7 mol·L -1D .pH<7的溶液 【答案】B【解析】A 项,c(OH -)>c(H +)的溶液显碱性,故A 错误;B 项,c(H +W K 则K w =c(OH -)∙c(H +)=c(H +)2,c(OH -)=c(H +),溶液一定显中性,故B 正确;C 项,常温下c(H +)=10-7 mol·L -1的溶液显中性,未指明温度不能确定溶液酸碱性,故C 错误;D 项,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温度较高时pH 小于7可能显中性,如100℃时,纯水的pH=6,为中性,故D 错误;故选B 。

3.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 .溶液中c (OH -)>c (H +)B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色的溶液C .溶液中c (H +)=10-6 mol·L-1 D .pH<7的溶液【答案】B【解析】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关键是看c (H +)和c (OH -)的相对大小,若c (H +)>c (OH -),溶液呈酸性;而pH<7或c (H +)>10-7 mol·L -1,仅适用于常温时,若温度不确定,就不能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而B 项中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水的电离 溶液酸碱性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水的电离 溶液酸碱性

水的电离溶液酸碱性【学习目标】1.水的电离及平衡移动、水的离子积常数2.溶液酸碱性判断及pH的计算方法◆感知高考1.[2019·全国卷Ⅲ,1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c(H+)=c(H2PO-4)+2c(HPO2-4)+3c(PO3-4)+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答案】 B【解析】pH=2的H3PO4溶液中c(H+)=10-2mol·L-1,每升溶液中所含N(H+)=0.01N A,A错误;由电荷守恒知,该H3PO4溶液中存在c(H+)=c(H2PO-4)+2c(HPO2-4)+3c(PO3-4)+c(OH-),B正确;加水稀释能促进H3PO4的电离,使其电离度增大,由于以增大溶液体积为主,导致溶液中c(H+)减小,溶液pH增大,C错误;向H3PO4溶液中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中c(H2PO-4)增大,促使平衡H3PO4H++H2PO-4逆向移动,抑制H3PO4电离,溶液酸性减弱,D错误。

2.[2018·浙江11月选考,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测得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3.0,则HA一定为弱电解质B. 25℃时,将0.1 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11.0C. 25℃时,将0.1 mol·L-1的HA溶液加水稀释至pH=4.0,所得溶液c(OH-)=1×10-10mol·L-1D. 0.1 mol·L-1的HA溶液与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一定等于7.0【答案】D【解析】A、若HA为强酸,0.1 mol·L-1的HA溶液pH为1.0,现测得溶液pH为3.0,则HA为弱酸,选项A正确;B、0.1mol/L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c(OH-)=1×10-11,pH值为11.0,选项B正确;C、pH值为4.0的溶液中c(H+)=1×10-4mol/L,在25℃时,水的离子积K W=1×10-14,故c(OH-)=1×10-10mol/L,选项C正确;D、若HA为强酸,与NaOH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后,所得溶液pH为7.0,若HA为弱酸,与NaOH 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后,所得溶液pH大于7.0,选项D不正确。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考点一 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或 。

2.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

(1)室温下:K w = 。

(2)影响因素:只与有关,升高温度,K w 。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 ,也适用于 。

(4)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 ,K w 。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 ,K w 。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 ,K w 。

4.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体系变化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Kw 水的电离程度 c(OH -)c(H +) HCl NaOH 可水解的盐 Na 2CO 3 NH 4Cl 温度升温 降温其他:如加入Na深度思考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pH =2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 (H +)和c (OH -)总是相等的( ) (2)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K w 不变( )(3)NaCl 溶液和CH 3COONH 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4)室温下,0.1 mol ·L -1的HCl 溶液与0.1 mol ·L -1的Na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5)25 ℃和60 ℃的水的pH ,前者大于后者,但都显中性( )(6)室温下,pH 值相同的NaOH 溶液与CH 3COONa 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后者大( ) (7)常温下,pH =5的NH 4Cl 溶液与pH =9的CH 3COON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2.甲同学认为,在水中加入H 2SO 4,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解释是加入H 2SO 4后c (H +)增大,平衡左移。

乙同学认为,加入H 2SO 4后,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解释为加入H 2SO 4后,c (H +)浓度增大,H +与OH-中和,平衡右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主题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含解析-经典通用课件材料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主题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含解析-经典通用课件材料

主题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李仕才命题溶液的pH及计算酸碱中和滴定1.(2016年全国Ⅰ卷,12)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以下有关叙说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该当选择酚酞作为指点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析】盐酸滴定氨水的实验中,为了精确确定滴定起点,应选甲基橙作指点剂,A项错误;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若为20.0 mL,则所得溶液pH<7,为使溶液pH=7,盐酸的体积要略小于20.00 mL,B项错误;M点溶液pH=7,则溶液中c(H+)=c(OH-)<c(N)=c(Cl-),C项错误;由0.10 mol·L-1的氨水的电离度为1.32%可知,溶液中c(OH-)=0.10 mol·L-1×1.32%=1.32×10-3mol·L-1,c(H+)= mol·L-1=7.58×10-12 m ol·L-1,即溶液的pH<12,D项正确。

【答案】D2.(2014年全国Ⅱ卷,11)必然温度下,以下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浓缩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D.pH相反的①CH3COONa 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解析】H2S中存在两步可逆电离,c(H+)=1×10-5mol·L-1>c(HS-),A项错误;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浓缩时促进其电离平衡正向挪动,c(OH-)减小程度小于10倍,即a<b+1,B项错误;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C 2)+2c(C2),C项错误;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pH相等时,其浓度越小,HC对应的弱酸是H2CO3,D项正确。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c(H+)>c(OH-)
c(H+)>c(OH-)
c(H+)
目录
选一P68
目录
1.计算25 ℃时下列溶液的pH
(1)0.001 mol·L-1 NaOH溶液的pH=? 的HCl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 的HCl加水稀释10万倍,溶液的pH? 的NaOH加水稀释10万倍,溶液的pH? (5)1 mL pH=2的稀醋酸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 ? (6)1 mL pH=2的稀氨水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 ?
目录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大本188
体系变化条件
平衡移 动方向
Kw
加HCl 加HAc
酸溶液
加NaOH 加氨水
碱溶液
加NaCl
可水解的 盐
Na2CO3
NH4Cl
温度 升温
盐溶液
+பைடு நூலகம்c(H )

- c(OH )水
水的 电离 程度
c(OH-)
c(H+)
溶液酸碱 性
同时存在, 此消彼长
目录
知识梳理
丹麦化学家
不能测漂白性溶液的酸碱性和pH
①酸碱指示剂法:该法只能测其pH的大致范围,常见指示剂变色范围如表: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浅红色
>10.0红色
②pH试纸法:把小片试纸放在一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 玻璃棒 蘸取 ⁠
目录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一 水的电离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45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复习目标]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 w )。

2.了解溶液pH 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

考点一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2.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K w 水的电离程度c (OH -) c (H +) HCl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NaOH 逆 不变 减小 增大 减小 Na 2CO 3 正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 NaHSO 4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加热正增大增大增大增大3.计算2H O (H )c +或2H O (OH )c - (1)室温下,0.01 mol·L-1的盐酸中,2H O (H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pH =4的亚硫酸溶液中,2H O (H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pH =10的KOH 溶液中,2H O (OH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pH =4的NH 4Cl 溶液中,2H O (H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室温下,pH =10的CH 3COONa 溶液中,2H O (OH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0-12mol·L -1(2)1×10-10 mol·L -1 (3)1×10-10 mol·L -1(4)1×10-4 mol·L -1 (5)1×10-4 mol·L -1溶液中2H O (H )c +或c H 2O(OH -)的计算及应用(以室温为例)(1)酸、碱抑制水的电离,酸溶液中求c (OH -),即2H O (H )c +=2H O (OH )c -=c (OH -),碱溶液中求c (H +),即2H O (OH )c -=2H O (H )c +=c (H +)。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 稀 盐 酸、 稀 H2 SO4 、 BaCl2 溶 液、 Na2 CO3 溶 液、 H2 O2 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ꎬ加入除氧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蒸馏水

④ ꎬ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ꎬ 溶液
专题十一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5 3
������������������������������������������������������������������������������������������������������������������������������������������������������������������������������������������������������������������������������������������������������������������������������������������������������������������������������������
C.某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 = 1× 10-a mol������L-1 ꎬ则该溶
液的 pH = a D.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H+和 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等于 10-14 2. 答案 A 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ꎬ若不发生反应ꎬc(Ag+ )= 0.05 mol ������ L-1 ꎬ c ( CH3 COO- ) = 0. 05 mol ������ L-1 ꎬ c(Ag+ ) × c( CH3 COO- ) = 0. 05 mol ������ L-1 × 0. 05 mol ������ L-1 = 2. 5 × 10-3( mol2 ������L-2 ) >2.3× 10-3 = Ksp( CH3 COOAg) ꎬ所以可以形成 CH3 COOAg 沉淀ꎬA 项正确ꎻ Ba ( OH) 2 是二元强碱ꎬ pH = 13ꎬ c( H+ ) = 10-13 mol ������ L-1 ꎬ c ( OH- ) = 0. 1 mol ������ L-1 ꎬ n ( OH- ) = 0.1 mol������L-1 ×0.1 L = 0.01 molꎬB 项错误ꎻ某盐溶液中由水电离 出的 c( H+ ) = 1× 10-a mol������L-1 ꎬ该盐可能水解显酸性ꎬ也可能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自主小练: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易错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 × )[提示]25 ℃时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若温度高于此温度,溶液可能是酸性、中性或者碱性。

(2)25 ℃时,纯水和烧碱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不相等。

( × )[提示]25 ℃时,任何稀电解质溶液中K w均为1.0×10-14。

(3)在100 ℃时,纯水的pH>7。

( × )[提示]100 ℃时,纯水中c(H+)>10-7mol·L-1,则pH<7。

(4)若溶液中c(H+)=c(OH-),则溶液为中性。

( √ )[提示]利用c(H+)和c(OH-)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在任何温度下均适用。

(5)c(H+)=K w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 √ )[提示]c(H+)=K w即c(H+)=c(OH-),所以显中性。

(6)pH试纸可以测定所有溶液的pH。

( × )[提示]利用pH试纸不能测定具有漂白性溶液的pH。

(7)常温下能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 × )[提示]根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显黄色时不一定显碱性。

(8)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醋酸溶液的误差更大。

( × )[提示]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误差更小。

(9)任何温度下,利用c(H+)和c(OH-)的相对大小均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 √ )(10)T℃时,某溶液的pH>7,则该溶液呈碱性。

( × )(11)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某NaClO溶液的pH=9。

( × )(12)若100 ℃时K w=1.0×10-12,则该温度下,0.01 mol·L-1盐酸的pH=2,0.01 mol·L -1的NaOH溶液的pH=1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主题2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主题2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含解析)

主题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李仕才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一、溶液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比较c(H+)大小pH酸性溶液c(H+)①c(OH-)c(H+)②1×10-7mol·L-1③7中性溶液c(H+)④c(OH-)c(H+)⑤1×10-7mol·L-1⑥7碱性溶液c(H+)⑦c(OH-)c(H+)⑧1×10-7mol·L-1⑨7二、溶液的pH及其测定方法1.溶液的pH(1)定义式:pH=⑩。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室温下):2.pH的测定方法(1)pH试纸测定a.适用范围:0~14b.使用方法把小片试纸放在上,用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c.注意事项: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被稀释可能会产生误差。

广范pH试纸只能测出整数值。

(2)pH计测定:可精确测定溶液的pH。

三、溶液pH的计算方法1.总体原则(1)若溶液为酸性,先求c(H+)⇨再求pH=-lg c(H+)。

(2)若溶液为碱性,先求c(OH-)⇨再求c(H+)=⇨最后求pH。

2.单一溶液的计算方法(1)浓度为c的强酸(H n A):c(H+)=nc,pH=-lg nc。

(2)浓度为c的强碱[B(OH)n]:由c(OH-)=nc可推c(H+)=⇨再求pH=-lg c(H+)=14+lg nc。

3.混合溶液的计算方法(1)同性混合若为酸的溶液混合,则先求c(H+)混=⇨再求pH。

若为碱的溶液混合,则先求c(OH-)混=⇨再求c(H+)=⇨最后求pH。

(2)异性混合若酸过量,则先求c(H+)过=⇨再求pH。

若碱过量,则先求c(OH-)过=⇨再求c(H+)=⇨最后求pH。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lg c(H+) 酸碱表面皿玻璃棒标准比色卡1.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

考点规范练2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35 ℃的0.1 mol ·L -1NaOH 溶液,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K W >1×10-14B.水电离的c (H +)>1×10-13mol ·L -1C.pH>13D.c (OH -)=c (H +)+c (Na +)℃时K W =1×10-14,K W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 项正确;由于K W >1×10-14,c (OH -)=0.1mol ·L-1,H +完全来自水,水电离的c (H +)>1×10-13mol ·L -1,故B 项正确;因为c (H +)>1×10-13mol ·L -1,所以pH<13,故C 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D 项正确。

2.常温下,已知0.1 mol ·L -1一元酸HA 溶液中c (OH -)c (H +)=1×10-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A 为弱酸B.pH=3的HA 与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0.1 mol ·L -1HA 溶液与0.1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D.T ℃时,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K W =1×10-13,c (OH -)·c (H +)=K W =1.0×10-14,c (OH -)c (H +)=1×10-12,解得c (H +)=1.0×10-3mol ·L -1,HA 为弱酸,A 项正确;pH=3的盐酸与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3的弱酸HA 溶液的浓度大于pH=3的盐酸,故HA 过量,与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B 项正确;0.1mol ·L -1HA 溶液与0.1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生成弱酸强碱盐,所得溶液显碱性,C 项错误;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pH=11的NaOH 溶液中c (OH -)=1×10-2mol ·L -1,c (H +)=1×10-11mol ·L -1,则K W =c (H +)·c (OH -)=1×10-13,D 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在25 ℃时水的离子积K w=1.0×10-14,在35 ℃时水的离子积K w=2.1×10-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中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C.35 ℃时的水比25 ℃时的水电离程度小D.25 ℃时,纯水中滴加NaOH溶液,K w变小答案B解析根据温度与水的离子积大小关系可知:升高温度,水电离程度增大,水电离产生的c(H+)增大,A项错误;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B项正确;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所以35 ℃时的水比25 ℃时的水电离程度大,C项错误;25 ℃时,纯水中滴加NaOH溶液,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水电离产生的H+、OH-浓度减小,但溶液中c(OH-)增大,c(H+)·c(OH -)=K w不变,该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项错误。

2.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①将水加热煮沸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③向水中通CO2④向水中通NH3⑤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⑥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⑦向水中加NaHSO4固体A.①③⑥⑦B.①③⑥C.⑤⑦D.⑤答案D解析①将水加热煮沸能促进水的电离,但是c(H+)=c(OH-);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后生成NaOH,溶液中c(H+)<c(OH-);③向水中通CO2,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溶液中c(H+)>c(OH-),但这是碳酸电离的结果,并未促进水的电离,反而是抑制水的电离;④向水中通NH3,生成NH3·H2O电离出OH-,水的电离被抑制,并且c(H+)<c(OH-);⑤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并且c(H+)>c(OH-);⑥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HCO-3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但是c(H+)<c(OH-);⑦NaHSO4电离出的H+抑制了水的电离,且c(H+)>c(OH-)。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对应温度条件下,将pH =x 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 =y ,则x =y +1B .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d 点变到b 点C .c 点对应温度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常数比a 点对应温度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常数大D .b 点对应温度条件下,0.5 mol·L-1的H 2SO 4溶液与1 mol·L-1的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c (H +)=10-7 mol·L -1 答案 C解析 A 项,NH 3·H 2O 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中的OH -浓度大于原来的110,则x <y+1,错误;B 项,d 点和b 点的c (OH -)相等,若纯水仅升高温度,c (OH -)与c (H +)都增大,错误;C 项,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根据图中数据得出各点对应温度关系为b >c >a =d ,而醋酸的电离也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电离常数越大,正确;D 项,b 点的K w =1.0×10-12,0.5 mol·L-1的H 2SO 4溶液与1 mol·L-1的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此时c (H +)=1.0×10-6 mol·L -1,错误。

4.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 .将pH =2的盐酸和pH =5的稀硫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 =3.5B .将pH =11的NaOH 溶液和pH =13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 =12C .将pH =2的H 2X 溶液稀释至原来的1 000倍,得到混合溶液的pH =5D .将pH =1的盐酸和0.1 mol·L -1 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 =12.7 答案 D解析 A 项,混合液中c (H +)=V ×10-2mol·L -1+V ×10-5mol·L -12V≈5×10-3 mol·L -1,pH ≈2.3,错误;B 项,c (OH -)=V ×10-1mol·L -1+V ×10-3mol·L -12V ≈0.05 mol·L -1,c (H +)=K w c ()OH -=1×10-140.05mol·L -1=2×10-13mol·L -1,pH ≈12.7,错误;C 项,若H 2X 为强酸,则稀释后溶液的pH =5;若H 2X 为弱酸,则稀释后溶液的pH<5,错误;D 项,c (OH -)=0.1 mol·L -1×V ×2-0.1 mol·L -1×V 2V =0.05 mol·L -1,c (H +)=K w c ()OH -=1×10-140.05 mol·L -1=2×10-13 mol·L -1,pH ≈12.7,正确。

5.室温下,有关pH 计算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 ①强酸pH =a ,加水稀释到10n 倍,则pH =a +n ②弱酸pH =a ,加水稀释到10n 倍,则pH<a +n (a +n <7) ③强碱pH =b ,加水稀释到10n 倍,则pH =b -n ④弱碱pH =b ,加水稀释到10n 倍,则pH>b -n (b -n >7)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 D解析 若为强酸时,pH =a ,c (H +)=10-a mol·L -1,加水稀释到10n 倍,稀释后c (H +)= 10-(a+n) mol·L-1,则pH=n+a,但这时稀释程度不大;当a+n>7时,应考虑水的电离,此时pH≈7。

若为强碱时,pH=b,则c(H+)=10-b mol·L-1,即c(OH-)=10-14+b mol·L-1,加水稀释到10n倍后,c(OH-)=10-14+b-n mol·L-1,换算成c(H+)=10n-b mol·L-1,即pH=b-n。

同理,稀释到很稀时,应考虑水的电离,此时pH≈7。

弱酸与弱碱稀释时除考虑稀释因素外,还要考虑弱酸与弱碱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的移动。

6.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可用于测溶液pHB.实验②是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C.装置③是滴定操作时手的操作D.装置④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正确;装置④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半分钟不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达到滴定终点,D项错误。

7.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所示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选项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碱酸石蕊乙B酸碱酚酞甲C碱酸甲基橙乙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①明确酸式、碱式滴定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②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指示剂应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酚酞或甲基橙,不能选用石蕊。

8.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答案B解析A项,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待装液润洗才能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项,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锥形瓶内溶液中c(H+)越来越小,故pH由小变大;C项,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应停止滴定;D项,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所加标准NaOH溶液量偏多,使测定结果偏大。

9.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 A.锥形瓶里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B.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C.指示剂变色15 s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D.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答案D解析锥形瓶里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导致待测液溶质减少,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小,浓度的测定值偏小,A项错误;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对测定结果无影响,B项错误;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末读数据变大,标准液体积增大,测定值偏高,D项正确。

10.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2S2O2-3===S4O2-6+2I-。

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 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答案 D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 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二、非选择题11.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T/K298T1T2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10-14a1×10-12试回答以下问题:(1)若298<T1<T2,则a(填“>”“<”或“=”)1×10-14,判断的理由是。

(2)298 K时,某Na2SO4溶液中c(SO2-4)=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