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讲_标准成本的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1)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财管】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总公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实际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成本=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其中: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具体公式: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工资率差异(即价格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人工效率差异(即数量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1)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即价格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即数量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二)固定成本差异分析
涉及的项目:实际数(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预算数(标准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二因素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数-预算数
能量差异=预算数-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因素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数-预算数
闲置能量差异=预算数-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直接人工数量差异=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10-11)
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10-1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数量差异+直接人工价格差异
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
➢ 直接人工数量差异的形成原因很多,一般包括生产计划安排不当、
四、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也是一个综合性费用项目,为了分析固定制造 费用标准成本的差异,可按固定制造费用明细项目编制管理会计 报告,将预算发生数与实际发生数进行对比。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一般由各费用项目变动引起的,如管 理人员工资变动、折旧方法改变、修理费增加、租赁保险费调整、 公共事业费上升等。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
材料价格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市场价格变动、采购地点或运输方式改变、采购 不及时及损耗率增加等。一般来说,材料价格变动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但往往 也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有关,如供应商调价、供货地点和厂家变化、未按 经济采购批量订货、因缺货而紧急采购使成本上升、违反合同被罚款、折扣期内延期 付款失去优惠、不必要的快速运输等,对此需要具体分析和调查,最终明确责任归属。
管理会计
一、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的一般模型
据成本性态,可将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统称为变动成本差异。计算变动成本差异的一般模型如下: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PPT课件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PPT课件
異與產出差異
一、各產品分開計算 為說明起見,以例題四說明如下: 華立公司生產B產品需投入兩種材料R和S,每
單位B產品之標準如下:
10-20
10-21
10-22
肆、組合差異與產出差異
二、各產品合併計算
延續例題四,現在將R、S產品合併計算其組合 差異與產出差異。
10-23
伍、標竿與標準
10-13
參、差異分析
(一) 兩項式差異分析:公式如下:
10-14
參、差異分析
(二) 三項式A法差異分析(兩種已分攤):公式如 下:
10-15
參、差異分析
(三) 三項式B法差異分析(兩種預算限額):公式如 下:
10-16
參、差異分析
(四) 四項式差異分析:(即三項式A法多分出一項) 四項式差異分析,係將三項式A法(兩種已分攤)
一、標竿與標準的比較
標竿與標準有點類似卻不盡相同,相似之處在 於兩者均為藉以評比的基準。相異之處在於標準 是短期追求的目標,標竿則涵蓋長期與短期之理 想。就
短期而言,每項設定之標準均可當成標竿之短 期準繩,而長期來看,標竿可說是理想標準,屬 於企業長期追求的目標。
10-24
伍、標竿與標準
在做差異分析時,係以實際數與標準數做比較, 其間之差額稱為「差異」(variances),但是若以實 際數與標竿數做比較,其間之差額稱為「績效差 距」。
購料數量 簡化成(AP-SP)×AQ 2. 用料價格差異=(實際單價-標準單價)×實際 用料數量 簡化成(AP-SP)×AQ
10-5
參、差異分析
(二) 材料數差異 係指材料實際使用數量與標準耗用量間之差異,
公式為: 材料數量差異=(實際用量-標準用量)×標準單價 簡化成(AQ-SQ)×SP

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知识点: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知识点: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知识点: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1.标准成本的含义: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主要用来控制成本开支,衡量实际工作效率。

【注意】标准成本通常只涉及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单位标准成本与标准成本总额
1)单位标准成本——适用于标准成本制定
单位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Σ(用量标准×价格标准)
2)标准成本总额——适用于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总额(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单位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用量标准×价格标准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价格标准
3.标准成本的分类
4.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标准成本管理)
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2、标准直接人工成本
• 一件产品的标准直接人工成本的决定因素类似于
标准材料成本:
• 劳动力标准等级
• 某一加工步骤消耗的标准时间——由管理部门
(或类似的其他部门)确定
• 标准工资率——由人事部门确定
3、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确定取决于标准制造费用 的分配率,该分配率计算如下:
• 标准制造费用的分配率= 预算变动制造费用÷预计经活动量
• 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 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 的账务处理。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 用标准成本制度的前提和关键,据此可以 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异计算 和分析是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借此可以 促使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并据以进行业 绩考评。
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
例:人工差异
• 续例,D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为每台10小时 ,每小时标准工资率为2元。实际共耗用1550小 时,实际工资率为1.8元。则人工效率差异和工 资率差异计算如下:
工资率差异=(1.8一2)×1550=一310(元) (节约) 人工效率差异=(1550一150×10)×2=100(元) (超支) 人工成本总差异 =1550×1.8—150×10×2=一210(元) (节约)
效 率 差 异
耗 用 差 异
产 量 差 异
预 算 差 异
总差额 =标准成本总额--实际成本总额
数量差异=(标准用量-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总差额⊿C =∑Q1 p1-∑Q0 p0
数量差异⊿CQ = (Q0-Q1)* p0 价格差异⊿Cp = (p0 -p1 )* Q1
三、差异分析
• 差异是指企业产品标准成本(或收入)与实际成本 (或收入)之间的差额。差异通常用货币量表示, 以显示其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差异分析则是找 出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 • 差异分析的结果是企业管理人员据以决定采取纠 正措施的基础。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晦涩的话题——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我们可以用平常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

什么是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是企业在预算和计划中设定的成本数值,用于衡量企业的业务表现。

简单来说,就是预先设定好的“标准”成本,作为业务运作的基准。

通过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并为未来做出计划和决策。

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又是什么?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则是用来比较预算的标准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成本之间的差异。

在日常运营中,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实际成本往往会与标准成本出现偏差。

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企业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健和持续发展。

为什么标准成本控制和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如此重要?这两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标准成本控制,企业可以在经营过程中做到成本的预测和控制,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和管理;而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则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和瓶颈,并及时采取行动,避免财务损失。

如何进行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要做好标准成本控制和实际成本差异分析,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成本体系,考虑到各种因素并合理制定标准成本。

要及时准确地采集实际成本数据,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找出差异的原因。

针对差异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的轨道顺利进行。

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企业可以提高经营效益,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标准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做到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材料数量差异=(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实际产量时的材料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价格×实际产量
பைடு நூலகம்
宏达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耗用A材料总 计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10 元,单位甲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A材料,那么,A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如下: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9)×8000=8000(元)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9×(8000-200×28)=21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0×8000-9×200×28=29600(元)

=8000+21600=29600(元)
分析和控制
要明确成本差异产生原因并确定责任 在计算出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以后,就要进一步分析、查明形成差异的原因。
影响人工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有下列几个方面: 企业劳动组织和人员配备情况;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责任感;材料的 质量、规格和供应的及时性;动力供应情况;工具配备情况;机器设备的 运转情况等。 影响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原因也有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企业工资的调整,工资等级的变更;奖金和津贴的变更;对工人安排使 用的变化;工人的技术等级与工作要求的技术等级不符等。 根据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最后应落实差异的责任归属。人工效率差异 基本上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也可能有一部分应由其他部门负责。人工工资 率差异通常由负责安排工人工作的劳动人事部门或生产部门负责。
一、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的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
差额。即: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材料实际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单位材料

第54讲_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

第54讲_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

第三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本节框架知识点——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标准成本及其分类】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判断题】理想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2014年)【答案】×【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理想标准成本是一种理论标准,一般很难达到。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制定】产品标准成本通常由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构成。

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应分为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标准)【例8-1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算如下:项目标准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标准单价①45元/千克15元/千克30元/千克标准②3千克/件6千克/件9千克/件标准成本③=②×①135元/件90元/件270元/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④=∑③495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额/标准总工时(价格标准)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例8-12】沿用8-11资料,A产品的直接标准人工成本计算如下:项目标准月标准总工时①15600小时月标准工资②468000元小时标准工资率③=②÷①30元/小时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④ 1.5小时/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⑤=④×③45元/件【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价格标准)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用量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例8-13】沿用[例8-11]中的资料,A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月标准总工时=15600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总额=56160(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56160/15600=3.6(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8720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87200/15600=12(元/小时)单位产品工时标准=1.5(元/小时)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6+12)×1.5=23.4(元)。

标准成本讲解课件

标准成本讲解课件

标准成本的作用
总结词
标准成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编制、决策分析 等。
详细描述
标准成本是制定销售价格的依据,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具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同时,标准成本可以作 为采购和销售的谈判依据,有助于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此外,标准成本还可以作为业绩 考核的依据,帮助企业评估各部门和员工的业绩。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 合理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
标准成本在决策制定中的作用
01
02
03
评估投资回报
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标准 成本和预期收益,选择最 优方案,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产品定价
根据标准成本和市场调查 ,合理确定产品价格,确 保企业的盈利水平。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是指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产品中的方法,如按工 时、按机器小时等。
工时消耗标准同上。
制定标准成本的注意事项
制定标准成本时应充分考虑历史数据 和市场行情,以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 可行性。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应充分考虑企业 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以确保标准 成本的有效实施。
标准成本应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 反映市场变化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 。
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标准成本制度下,企业可以设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并通过实际成 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标准成本的缺点
01
制定标准成本的主观性
标准成本的制定往往需要依靠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不同的人对标准成
本的制定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02
忽略市场变化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 用量差异=(0.22*800-0.2*800)*100 • =1600 • 价格差异=0.22*800*(90-100)=-1760 • 即由于材料用量超过标准,使材料成本上升 1600元,但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 使成本下降了176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 本净下降16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 • •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000-6000=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000*6-800*6=1200元 即未发生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但固定制 造费用发生闲置损失1200元。
•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由于 材料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的不同而导致的 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
际用量 •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较为复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 所以其主要责任部门是采购部门。
• 效率差异=((5.5*800)-(5*800))*4 • =1600元 • 工资率差异=5.5*800*(3.9-4)=-440元 • 即由于实际耗费工时高于标准,使直接人工 成本上升1600元,但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 标准,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两者相抵, 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1160元.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 (2)三差异法 • 三差异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 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又称产量差异和效率 差异三种。其中耗费差异与两差异法中的 耗费差异概念和计算都相同,三差异法与 两差异法的不同只在于它进一步将两差异 法中的能量差异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 异。相关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 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 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课件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课件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标准成本的定义与计算 •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 差异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01 标准成本的定义与计算
CHAPTER
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
01
02
03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根据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s)和工艺消耗定 额,结合材料价格信息计 算得出。
差异分析
定期进行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的差异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 措施。
反馈与改进
根据差异分析结果,对标准成 本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成本
控制效果。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改进
持续改进
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改进标准 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加强培训
对员工进行标准成本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 成本控制意识和技能。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根据产品工时定额、小时 工资率和直接人工效率计 算得出。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根据设备折旧费、维修费 、水电费等固定费用和可 变费用,结合工时定额计 算得出。
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
收集历史数据
收集企业历史成本数据,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和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数 。
制定标准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标准,包括产 品BOM、工艺消耗定额、 工时定额等。
控制措施
建立材料价格档案,定期更新;加强材料验收管理,确保材 料质量;优化运输方案,减少运输损耗;加强与供应商的沟 通,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直接人工差异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原因
生产效率低下、技能水平不足、工作态度问题、生产安排不合理等。

第57讲_标准成本的相关概念及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

第57讲_标准成本的相关概念及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

第三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一、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一)标准成本及其分类含义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种类理想标准成本这是一种理论标准,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等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提示】1.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2.理想标准成本要求异常严格,一般很难达到,而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所以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题•判断题】理想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2014年)【答案】×【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二)标准成本法的含义与目标标准成本法含义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实施成本控制、评价成本管理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主要目标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产品成本二、标准成本的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用量标准×价格标准)成本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直接材料材料用量标准(单位产品的材料标准用量)材料价格标准(材料的标准单价)直接人工工时用量标准(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小时标准工资率)制造费用工时用量标准(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或机器小时)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小时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教材例8-1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8-9所示。

标准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标准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分析、控制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应就每个生产部门分别编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应就每个生产部门分别记录。 标准分配率与实际分配率也应就每个生产部门分别计算。因此,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也应 该就每个生产部门分别进行,然后将各部门的开支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和各部门的固定 制造费用差异分别加总。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资源价格的变动(如工资率、税率的变动),酌量 性固定成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因管理上的新决策而发生变动,资源数量比预算数量的 增减变化(例如增减职工),计入本期成本的预提和待摊费用变化等。
一、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一、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甲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2400元,预算工时为1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 12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2600元,标准工时为1100小时。
(1)根据公式可求出标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400/1000=2.4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2600/1200=2.17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2600-2400=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4×(1200-1100)=240(元)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2.4×(1000-1200)=-480(元)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4×1100=2640(元) 所以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2600-2640=-40(元) 或=200+240-480=-4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主要是由于产品定价过高、经济不景气、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停电等原 因影响了产销量而造成的。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原因与形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基本相同。 不论以上哪一种差异,均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地落实责任归属。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共57张PPT】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共57张PPT】
直接人工的差异分析(续)
正常标准成本:一种平均成本,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 总差异
Knight用一个大白板列出了让工人们关注管理工程中所涉及的重要因素,共有20行10列。
从不同角度评价成应本差该异 达到的水平,它是根据正常的价格水平、正常的生产耗
用量以及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的制定
需要的技能等确定
标准成本的制定(续)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 总额/成本动因的预算额
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动 因的标准额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 总额/成本动因的预算额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原因多种多样。由于工人粗心、缺乏培训或技能素质由生产部门 负责;由于低质量的原材料则由采购部门负责;由于机器设备不 好,由管理部门负责。
差异分析主要不是用于归咎责任的,而是支持经理们的管 理,并帮助他们达成为公司设定的目标
直接人工差异分析
甜点公司生产多层花式蛋糕,9月公司预计生产2 500 个蛋糕,
直接材料的差异分析(续)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产量标准价格 (实际单位用量-标准单 位用量) =2 000 1.4 (5.125-5) =350(U)
图解
弹性预算的直接材料 (SP × SQ)
“标准”的直接材料 (SP × AQ)
实际的直接材料 (AP × AQ)
数量差异
比较预算数与实际数,分析单个投入和产出因素的不同,被用来: 修正预算假设
进行员工业绩评价 差异分析的类型

标准成本法与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法与差异分析

实际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 实际数量×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
整理课件
成本 差异
14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实际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 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耗费差异
材料 成本 差异
标准成本法是指预先制定标准成本, 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计算 成本差异,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 并据此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控制 系统。最适用于作业由一系列通用或 重复进行的操作组成的生产方式。
整理课件
4
二、标准成本计算系统
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通常是指经过仔细观察、 分析和技术测定后制定的,在正常生 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因而可以 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 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 标成本。
直接 人工 成本 差异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资额 / 实际工作时数
标准工作时数=单位产品消耗标准工作时数×实际产量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8
一、制定标准成本的方法
以历史纪录为基础制定标准 以技术分析为基础制定标准
整理课件
9

制定材料标准成本
采购部门

制 定
某产品 材料
材料
材料标准= 成标本准价格 标准耗用数量

生产部门

制定人工标准成本

本 的
人某 工产 标品 准= 成 小本 标 时准 工资 标率准工时数


标准成本卡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5
实际产量下 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找出问题所在,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本文将从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差异的分类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标准成本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预先确定好的单位产品成本。

它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设备折旧等,是企业管理者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其次,标准成本差异可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三类。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使用的材料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支付的人工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标准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出问题所在,比如原材料的浪费、人工效率低下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最后,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如直接比较法、分步分析法、控制账户法等。

直接比较法是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直接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的原因;分步分析法则是将成本差异分解为不同的因素来分析,以找出问题所在;控制账户法是通过设立控制账户,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控制。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综上所述,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出问题所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本节考点
1.标准成本的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2.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一、标准成本的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一)标准成本及标准成本法
应用举例
【例题•2014年判断题】理想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
【答案】×
【解析】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成本是正常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控制分析
标准成本法的流程一般步骤: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各项目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变动制造费用
4.固定制造费用
应用举例
【例题•教材例8-1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8-9所示。

表8-9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
价格标准①45元/千克15元/千克30元/千克
用量标准②3千克/件6千克/件9千克/件标准成本③=②×①135元/件90元/件270元/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④=∑③495元
表8-10 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项目标准
月标准总工时①15600小时
月标准总工资②468000元
工资率标准②÷①30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④ 1.5小时/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⑤=④×③45元/件
表8-11 A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项目标准
工时
月标准总工时①15600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② 1.5小时/件
变动制
造费用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③56160元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④=③÷①
3.6元/小时(56160/15600)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⑤=②×④ 5.4元/件(1.5×3.6)
固定制
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⑥187200元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⑦=⑥÷①
12元/小时(187200/15600)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⑧=②×⑦18元/件(1.5×12)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⑨=⑤+⑧23.4元
二、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1.变动成本差异计算
用量差异
价格差异
应用举例
【例题•教材例题改编】已知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卡如下:
成本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3千克45元/千克135元
直接人工 1.5小时30元/小时45元
变动制造费用 1.5小时 3.6元/小时 5.4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85.4元
假定本月投产甲产品8000件,领用直接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40元。

用工10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35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0000元。

要求计算:
(1)计算并分解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并分解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并分解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答案】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8000×3×45=1080000(元)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32000×40=1280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280000-1080000=200000(元)(超支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32000-8000×3)×45=360000(元)(超支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40-45)×32000=-160000(元)(节约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50000-8000×1.5×30=-10000(元)(节约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10000-8000×1.5)×30=-60000(元)(节约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350000/10000-30)×10000=50000(元)(超支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000-8000×1.5×3.6=-3200(元)(节约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0000-8000×1.5)×3.6=-7200(元)(节约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40000/10000-3.6)×10000=4000(元)(超支差异)。

【例题•2014年计算题】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

月标准总工时为23400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240元。

工时标准为2.2小时/件。

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M产品75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15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7000元。

要求:
(1)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3)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5)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4240/23400=3.6(元/小时)
(2)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57000/15000=3.8(元/小时)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7000-7500×2.2×3.6=-2400(元)
(4)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00-7500×2.2)×3.6=-5400(元)
(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5000×(3.8-3.6)=3000(元)。

2.变动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责任部门
应用举例
【例题•2018年单选题】某产品本期产量为60套,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18千克/套,直接材料标准价格为270元/千克,直接材料实际用量为1200千克,实际价格为210元/千克,则该产品的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为()元。

A.10800
B.12000
C.32400
D.33600
【答案】C
【解析】材料用量差异=(1200-60×18)×270=32400(元)。

【例题•2017年单选题】企业生产X产品,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4元/小时,当期实际产量为600件。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为32400元。

实际工时为1296小时。

则在标准成本法下,当期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A.2400
B.1200
C.1200
D.2304
【答案】D
【解析】(1296-600×2)×24=2304(元)。

【例题•2013年单选题】在标准成本管理中,成本总差异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

其计算公式是()。

A.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B.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预算产量下实际成本
C.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预算产量下标准成本
D.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答案】A
【解析】成本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例题•2011年单选题】某公司月成本考核例会上,各部门经理正在讨论、认定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责任部门。

根据你的判断,该责任部门应是()。

A.生产部门
B.销售部门
C.供应部门
D.管理部门
【答案】A
【解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主要由生产部门承担责任。

【例题•2016年单选题】下列因素中,一般不会导致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是()。

A.工资制度的变动
B.工作环境的好坏
C.工资级别的升降
D.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
【答案】B
【解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价格差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

工作环境的好坏影响的是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