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PIC单片机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合集下载

第七章--串行口

第七章--串行口

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在异步通信中,数据通常是以字符(字节)为单位组成字符 帧传送的。字符帧由发送端一帧一帧地发送,通过传输线 由接收设备一帧一帧地接收。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有各自 的时钟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一个字符在异步传送中又称为一帧数据,字符帧也叫数据 帧,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四部分组成, 如图7-2所示。
例如,波特率为2400b/s的通信系统,若采用图7-2(a) 的字符帧,则字符的实际传送速率为2400/11=218.18帧 /s;若采用图7-2(b)的字符帧,则字符的实际传送速率为 2400/14=171.43帧/s。
串 行 通 信 和 基 础 知 识
串行口的结构
MCS-51串行口结构框图如图7-4所示。 主要由两个物理上独立的串行数据缓冲寄存器SBUF、发送 控制器、接收控制器、输入移位寄存器和输出控制门组成。 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和PCON用来控制串行口的工作方 式和波特率。 发送缓冲寄存器SBUF只能写,不能读;接收缓冲寄存器 SBUF只能读,不能写。两个缓冲寄存器共用一个地址99H, 可以用读/写指令区分。
7.1串行通信的基础知识
7.2 MCS-51的串行I/O口及控制寄存器
7.3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7.4 波特率的设计 7.5 MCS-51串行口的应用 7.6 MCS-51串行口的多机通信
本章首先介绍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重 点讨论MCS-51系列单片机串行口的特点和用法, 要求掌握串行口的概念、 MCS-51串行口的结构、 原理及应用。
在进行通讯时,外界数据是通过引脚RxD(P3.0,串行数据 接收端)和引脚TxD(P3.1,串行数据发送端)与外界进行串 行通信。 输入数据先进入输入移位寄存器,再送入接收SBUF。在此 采用了双缓冲结构。

第7章 80C51单片微机的串行口原理及应用

第7章  80C51单片微机的串行口原理及应用
· 数据传输波特率固定为(1/12)fosc。
· 由RXD(P3.0)引脚输入或输出数据,
· 由TXD(P3.1)引脚输出同步移位时钟。 · 接收/发送的是8位数据,传输时低位在前。 帧格式如下: …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
方式0时的工作原理图如图7-2所示。 发送:当执行任何一条写SBUF的指令(MOV 就启动串行数据的发送。 SBUF,A)时,
第7章:单片机的串行口及应用
通常把计算机与外界的数据传送称为通信,随 着80C51单片微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单台仪器仪 表或控制器往往会带有不止一个的单片微机,而多个 智能仪器仪表或控制器在单片微机应用系统中又常常 会构成一个分布式采集、控制系统,上层由PC机进行 集中管理等。单片微机的通信功能也随之得到发展。
方式1中接收到的是停止位。方式0中不使用这一位。 • TI(SCON.1)——发送中断标志位。
方式 0中,在发送第 8位末尾置位;在其它方式时,在 发送停止位开始时设置。
由硬件置位,用软件清除。 • RI(SCON.0)——接收中断标志位。 方式 0中,在接收第 8位末尾置位;在其它方式时,在 接收停止位中间设置。 由硬件置位,用软件清除。 系统复位后,SCON中所有位都被清除。
读SBUF(MOV A,SBUF),访问接收数据寄存器;写 SBUF(MOV SBUF,A),访问发送数据寄存器。
7.3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7.3.1 串行口方式0 — 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
在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中,SM0和SM1位决定串行 口的工作方式。80C51串行口共有四种工作方式。
当SM0=0、SM1=0时,串行口选择方式0。这种工作方 式实质上是一种同步移位寄器方式。
· TXD(P3.1)引脚发送数据。 由 · RXD(P3.0)引脚接收数据。 由 · 发送或接收一帧信息为10位:1位起始位(“0”)、8 位数据位(低位在前)和l位停止位(“1”)。帧格式如下: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章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1、什么是串行异步通信,它有哪些作用?答: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数据是一帧一帧(包括一个字符代码或一字节数据)传送的,每一帧的数据格式参考书。

通信采用帧格式,无需同步字符。

存在空闲位也是异步通信的特征之一。

2、89C51单片机的串行口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答:89C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由发送缓冲期SBUF,接收缓冲期SBUF、输入移位寄存器、串行接口控制器SCON、定时器T1构成的波特率发生器等部件组成。

由发送缓冲期SBUF发送数据,接收缓冲期SBUF接收数据。

串行接口通信的工作方式选择、接收和发送控制及状态等均由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SCON控制和指示。

定时器T1产生串行通信所需的波特率。

3、简述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

答:串行接口的接收和发送是对同一地址(99H)两个物理空间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BUF进行读和写的。

当向SBUF发“写”命令时(执行“MOV SBUF,A”),即向缓冲期SBUF装载并开始TXD引脚向外发送一帧数据,发送完便使发送中断标志位TI=1。

在满足串行接口接收中断标志位RI(SCON.0)=0的条件下,置允许接收位REN (SCON.4)=1,就会接收一帧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并装载到接收SBUF中,同时使RI=1。

当发读SBUF命令时(执行“MOV A, SBUF”),便由接收缓冲期SBUF 取出信息通过89C51内部总线送CPU。

4、89C51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答:89C51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8位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1(10位异步收发),方式2(11位异步收发),方式3(11位异步收发)。

有2种帧格式:10位,11位方式0: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1/12)方式2:方式2波特率≌2SMOD/64×fosc方式1和方式3:方式1和方式3波特率≌2SMOD/32×(T1溢出速率)如果T1采用模式2则:5、若异步通信接口按方式3传送,已知其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其波特率是多少?答:已知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方式3每个字符11位,则:波特率=(11b/字符)×(3600字符/60s)=660b/s6、89C51中SCON的SM2,TB8,RB8有何作用?答:89c51SCON的SM2是多机通信控制位,主要用于方式2和方式3.若置SM2=1,则允许多机通信。

单片机串行口的并行通信技术

单片机串行口的并行通信技术
2 利 用单片 机 串行 口实 现与P C机 并行 通 信 单 片机 的芯 片 内集 成 了计算 机 的基 本 功 能 部件 ,
作者简介 : 彭 顺 , ,9 1 生 , 北 大 学在 读 硕 士研 究 生 。 男 18年 中


图3 单 片 机 并 行 通 信 的原 理 图
9 ・ 5
最常 用的 端 口 .对 于存 在 两 个或 多 个 串行 口的 单 片机 来说 ,充 分 利 用 串行 口进 行 通 信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故 以 常 见 的
8 5 系列 单 片 机 为 基础 , 绍 了通 过 串行 口 实现 与P 机 的 并 行 通 信 原 理 , 其 传 输 速 度 、 应 性 、 靠 性 均 有 所提 01 介 C 使 适 可
串行 通信 中数据 是 一位一 位 按顺 序传 送 的通信 方
式 ( 图 1 . 点是 只需 一 对 传输 线 , 件连 接 方 便, 见 )优 硬 程 序 设 计简 单 易行 , 适合 长 距 离 通信 , 一 定 的纠错 能力 有
等 。 是 串行 通信 时要 设置 串行 通信 协 议 ( 起始 位 、 但 如: 挂钩( 手) 握 信号 约 定 、 特 率设 置 、 据 位 、 止 位 约 波 数 停
Pபைடு நூலகம்
机接 口
要使 单 片机 串行 口实 现并 行 通 信 ,其 原理 是 : 将
P 机传 过来 的并行 数 据转 换 成 串行 数据 ,送 入单 片机 C 的 串行 口, 由其 进行 相 应处 理 。 质上 就是 一个 数据 再 实 的 串一 并 、 并一 串 的转 换 过程 , 即如何 把要 发送 的并行 数 据 串行 化 , 把接 收 的 串行 数 据并 行化 , 就要 通 过数 这 据输 出、 入 接 口的扩 展来 实 现[ 见 图3 输 2 1 ,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7章: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及接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7章: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及接口
8051单片机通过引脚RXD和TXD进行串行通信。其串行口结构包括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分别用于配置工作方式和波特率。串行通信可选工作方式有四种:方式0为同步移位方式,方式1、方式2和方式3为异步收发方式,不同方式下帧格式和时序有所不同。波特率是数据传送速率,可通过设置定时器T1和SMOD位来调整。在方式0下,波特率固定为fosc/12;方3的波特率则通过T1溢出率和SMOD位共同决定。此外,文档还提供了波特率设计的实例和初始化程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80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功能。

第7章 串行通信

第7章   串行通信

第7章 串行通信 7.3.1方式0
当SM0=0、SM1=0时,串行方式选择方式0。这种工作方式实质上 是一种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其数据传输波特率固定为(1/12)fOSC。数 据由RXD(P3.0)引脚输入或输出,同步移位时钟由TXD(P3.1)引脚输 出。接收/发送的是8位数据,传输时低位在前。帧格式如下:
D7 SD7 D6 SD6 D5 SD5 D4 SD4 D3 SD3 D2 SD2 D1 SD1 D0 SD0
写SBUF(MOV SBUF,A),访问发送数据寄存器; 读SBUF(MOV A,SBUF),访问接收数据寄存器。
第7章 串行通信
7.3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工作方式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工作方式由控制寄存器中的SM0、SM1决 定,具体如表7-1所示: 表7-1 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位SM0、SM1 SM0 0 0 1 1 SM1 0 1 0 1 工作方式 方式0 方式1 方式2 方式3 特 点 8位移位寄存器 10位UART 11位UART 11位UART 波 fOSC/12 可变 fOSC/64或fOSC/32 可变 特 率
SM2
9CH
REN
9BH
TB8
9AH
RB8
99H
TI
98H
RI
其中,各位的含义如下: SM0,SM1—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位。其功能见表格7-1。 SM2—允许方式2、3中的多处理机通信位。 方式0时,SM2=0。 方式1时,SM2=1,只有接收到有效的停止位,RI才置1。 方式2和方式3时,若SM2=1,如果接收到的第九位数据(RB8)为0, RI置0;如果接收到的第九位数据(RB8)为1,RI置1。这种功能可用于 多处理机通信中。
每当接收移位寄存器左移一位,原写入的“1111 1110”也左移一位。当最 右边的0移到最左边时,标志着接收控制器要进行最后一次移位。在最后一 次移位即将结束时,接收移位寄存器的内容送入接收缓冲器SBUF,然后在 启动接收的第10个机器周期时,清除接收信号,置位RI。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习题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习题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第7章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思考题及习题71.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

答:方式1。

2.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答:相等的。

3.下列选项中,是正确的。

A.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

对B.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

对C.串行通信帧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

错D.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

对E.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

对4.通过串行口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在程序中应使用。

A.MOVC指令B.MOVX指令 C.MOV指令 D.XCHD指令答:C5.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A.固定的,为f osc/32 B.固定的,为f osc/16C.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D.固定的,为f osc/64答:C6.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接收方是如何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的?答:当接收方检测到RXD端从1到0的跳变时就启动检测器,接收的值是3次连续采样,取其中2次相同的值,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起始位的开始,这样能较好地消除干扰引起的影响,以保证可靠无误的开始接受数据。

7.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答: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有3种帧格式,方式2和3具有相同的帧格式;方式0的发送和接收都以fosc/12为固定波特率,方式1的波特率=2SMOD /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方式2的波特率=2SMOD /64×fosc方式3的波特率=2SMOD /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8.假定串行口串行发送的字符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停止位,请画出传送字符“B ”的帧格式。

第7章串行口

第7章串行口
串行口在中断方式工作时,要进行中断设置(编程 IE、IP寄存器)。
一、 89C51串行口 1、结 构
图7-7 串行口内部结构示意简图
☞ 2、串行口控制字及控制寄存器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98H)
• ①SM0和SM1(SCON.7,SCON.6)——串行
口工作方式选择位。两个选择位对应4种通信方式,
如表7-1所示。其中,fosc是振荡频率。
3、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2 SMOD f osc 16 / 2 初值 串行方式1、方式3波特率≌ 32 12


4、波特率设计
• 定时器T1用作波特率发生器时,通常选用定时器模 式2(自动重装初值定时器)比较实用。每过“28-X” 个机器周期,定时器T1就会产生一次溢出。
• T1溢出速率为 T1溢出速率≌(fosc/12)/(28-X)
移位时钟来源不同,因此,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
不同。
4、波特率设计
• (1)方式0的波特率 由图7-14可见,方式0时,发送或接收一位数据的移位 时钟脉冲由S6(即第6个状态周期,第12个节拍)给出, 即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移位时钟,发送或接收一位数据。
因此,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并不受PCON寄存
TxD输出移位时钟,频率=fosc1/12;
每接收 8位数据RI就自动置1;
需要用软件清零 RI。
☞经常配合“串入并出”“并入串出”移位 寄存器一起使用扩展接口
☞方式0工作时,多用查询方式编程: 发送:MOV SBUF,A 接收:JNB RI,$ JNB TI,$ CLR RI CLR TI MOV A, SBUF ☞复位时,SCON 已经被清零,缺省值: 方式0。 ☞接收前,务必先置位 REN=1 允许接收数据。

binbin详解第7章-串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binbin详解第7章-串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验位可以是“ 或 验位可以是“0”或“1”,使所发送的每个字符中(包括校验位)“1”的个数为 ,使所发送的每个字符中(包括校验位) 的个数为 奇数(称为奇校验)或偶数(称为偶校验)。 奇数(称为奇校验)或偶数(称为偶校验) 奇校验 偶校验 奇偶校验法是对一个字符校验一次,通常只用于异步通信中。 奇偶校验法是对一个字符校验一次,通常只用于异步通信中。奇偶校验 位的产生和检验,可用软件或硬件的方法实现。 位的产生和检验,可用软件或硬件的方法实现。
5. 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利用电话信道(频带宽度通常为 利用电话信道(频带宽度通常为300~3400Hz)进行远距离传输,为完 ~ )进行远距离传输, 成传输数字信号,通常把数字信号的“ 或 成传输数字信号,通常把数字信号的“0”或“1”转换成较高的不同频率的模拟 转换成较高的不同频率的模拟 信号,而在接收端再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前一种转换称为调制, 调制 信号,而在接收端再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前一种转换称为调制,后 一种转换称为解调。完成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叫做调制解调器(Modem) 一种转换称为解调。完成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叫做调制解调器(Modem)。 解调 调制解调器
波特率与字符的传送速率不同: 波特率与字符的传送速率不同:
波特率是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传送率是每秒钟传送的字符个数, 波特率是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传送率是每秒钟传送的字符个数,二 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波特率=位 字符 字符/秒 位 秒 字符× 波特率 位/字符×字符 秒=位/秒
串行通信按通信的格式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串行通信按通信的格式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通信协议:通信的双方约定,何时开始发送, 通信协议:通信的双方约定,何时开始发送,何时发送完毕以及双方的 联络方式、正确与否等。 联络方式、正确与否等。

单片机第7章89C51串行口和串行通信PPT课件

单片机第7章89C51串行口和串行通信PPT课件

4
7.1 串行通信的概念
• 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的CPU与外部设备之间常常要进 行信息交换,一台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也往往要交 换信息,所有这些信息交换均可称为通信。
• 通信方式有两种,即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 通常根据信息传送的距离决定采用哪种通信方式。
• 例如,在IBM-PC机与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通信时, 如果距离小于30m,可采用并行通信方式;当距离大于 30m时,则要采用串行通信方式。89C51单片机具有并 行和串行二种基本通信方式。
字 同 符 步 1 字 同 符 步 2 数 据 块 ( 若 干 字 节 )校 符 验 1 校 符 验 2
起 始
结 束
➢ 在这种通信方式中,数据块内的各位数据之间没有间 隔,传输效率高;
➢ 发送、接收双方必须保持同步(使用同一时钟信号), 且数据块长度越大,对同步要求就越高。
➢ 同步通信设备复杂,成本高,一般只用在高速数字通 信系统中。
• 在同步传送时,要求用时钟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同步。为了保 证接收正确无误,发送方除了传送数据外,还要同时传送时钟信号。
• 同步传送可以提高传输速率(达56kb/s或更高),但硬件比较复杂。
返回
28.09.2020
14
2、异步通信
• 起始位(0)信号只占用一位,用来通知接收设备一个待接收的字符开始到达。线路上在不 传送字符时应保持为1。接收端不断检测线路的状态,若连续为1以后又测到一个0,就知道 发来一个新字符, 应马上准备接收。字符的起始位还被用作同步接收端的时钟,以保证以 后的接收能正确进行。
28.09.2020
1
第七章 89C51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 串行通信只用一位数据线传送数据的位信号,即使加上几 条通信联络控制线,也用不了很多电缆线。因此,串行通 信适合远距离数据传送,如大型主机与其远程终端之间、 处于两地的计算机之间采用串行通信就非常经济。当然, 串行通信要求有转换数据格式、时间控制等逻辑电路,这 些电路目前已被集成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称为可编程串 行通信控制器),使用很方便。

第7章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技术

第7章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技术

2、方式1
波特率可变的10位异步通信接口方式。 波特率=2SMOD/32×T1溢出率
方式 1 的数位 • 1 位起始位 —— 值 0 • 8 位数据位 —— 为有用信息 • 1 位停止位 —— 值 1 异步传送时的速率设置
• 速率设置的方法 —— 设置定时器 T1 的初值
⑴方式1输出
异步发送时的工作过程:
RS232-C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低。
TXD
M
计 RXD
O
算 RTS 机
D E
DSR
M
电话线TXDM源自ORXD 计D E
RTS 算 机
M
DSR
TXD
计 RXD 算 机 甲
远程通信连接
TXD
RXD 计 算 机 乙
TXD RXD 计4 算5 机6 甲 20
TXD
RXD 4

5算
6机
20 乙
近程通信连接
RS-232C电平与TTL电平转换驱动电路 MAX232
8 位字节数据送串行数据缓冲器 SBUF 1 位停止位送入 SCON 中的 RB8 = 1 • 接收 10 位数据结束 —— 接收中断标志 RI = 1 注: 若需继续接收,置RI = 0
3、方式2
11位异步通信接口方式。传送一帧数据信息为11位
方式 2 的数位 • 1 位起始位 —— 值 0 • 8 位数据位 —— 为 1 字节有用信息 • 1 位校验位 —— 对有用信息的奇偶校验 • 1 位停止位 —— 值 1
一帧数据 第n个字符
第n+1个字符
起始位: 为逻辑“0”信号,占用一位,用来通 知 接收设备,一个新的字符开始了
数据位: 5~8位。数据的最低位在前,最高位在后。

单片机 串行口精讲

单片机 串行口精讲
19
方式0接收时序 图7-7 方式 接收时序
20
(2)方式 接收应用举例 )方式0接收应用举例 为串行口外接两片 图7-8为串行口外接两片 位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的寄存器 为串行口外接两片8位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的寄存器 74LS165扩展两个 位并行输入口的电路。 扩展两个8位并行输入口的电路。 扩展两个 位并行输入口的电路 端由高到低跳变时, 当74LS165的S/ L 端由高到低跳变时,并行输入端的数 的 据被置入寄存器;当S/ L = 1,且时钟禁止端(第15脚)为 据被置入寄存器; , 时钟禁止端( 脚 低电平时 允许 低电平时,允许TXD(P3.1)串行移位脉冲输入,这时在 ( )串行移位脉冲输入, 移位脉冲作用下,数据由右向左方向移动, 串行方式进 移位脉冲作用下,数据由右向左方向移动,以串行方式进 入串行口的接收缓冲器中。 入串行口的接收缓冲器中。
11
SCON的所有位都可进行位操作清“0”或置“1”。 的所有位都可进行位操作清“ ”或置“ ” 的所有位都可进行位操作清 7.1.2 特殊功能寄存器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字节地址为 所示。 字节地址为87H,不能位寻址。格式如图7-3所示。 ,不能位寻址。格式如图 所示
图7-3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的格式 特殊功能寄存器 的格式
方式0的帧格式 图7-4 方式 的帧格式
14
1.方式0发送 .方式 发送 (1)方式 发送过程 )方式0发送过程 当CPU执行一条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 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 的指令时, 写入发送缓冲器 的指令 产生一个正脉冲,串行口开始把SBUF中的8位数据以 产生一个正脉冲 fosc/12的固定波特率 的固定波特率从RXD引脚串行输出,低位在先, TXD TXD引脚输出同步移位脉冲,发送完8位数据,中断标志 发送完8位数据 发送完 位数据, 所示。 位TI置“1”。 发送时序如图7-5所示 置 ” 所示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7章 串行接口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7章  串行接口
D7 PCON SMOD D6 D5 D4 D3 GF0 D2 GF1 D1 PD D0 IDL
PCON寄存器的D7位为SMOD,称为波特率倍增位。即当SMOD=1时,波 特率加倍; 当SMOD=0时,波特率不加倍。 通过软件可设置SMOD=0或SMOD=1。因为PCON无位寻址功能,所以, 要想改变SMOD的值,可通过相应指令来完成: ANL ORL MOV PCON,#7FH PCON,#80H PCON,#00H ;使SMOD=0 ;使SMOD=1 ;使SMOD=0
高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类课程规划教材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7章
7.1 7.2 7.3 7.4
串行接口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MCS-51 单片机串行接口及控制寄存器 MCSMCSMCS-51 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串行口的应用
7.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7.1.1 数据通信的概念 计算机的CPU与外部设备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称 为数据通信。 1.并行通信 1.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是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发送或接收)的通信方式。 其优点是数据传送速度快; 缺点是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多少根传送线。 2.串行通信 2.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数据的各位一位一位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7.3
7.3.1 方式0 方式0
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串行口工作于方式0下,串行口为8位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口, 其波特率固定为fosc/12。
数据由RXD(P3.0)端输入或输出,同步移位脉冲由TXD(P3.1)端 输出,发送、接收的是 8位数据。不设起始位和停止位,低位在前,高 位在后。其帧格式为:
起始0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TB8/RB8 停止1

PIC单片机串口通讯程序

PIC单片机串口通讯程序

PIC单片机串口通讯程序单片机串口通讯是一个常用的程序模块。

PIC单片机是一款常用的单片机。

在网上搜索到一个PIC单片机串口通讯程序。

这个PIC单片机串口通讯程序站长没有验证,应该是正确的。

假如大家有更好的PIC单片机串口通讯程序,请向我推荐。

1. 单片机PIC1编程(发送部分)LIST P=16F877#INCLUDE P16F876.INCCBLOCK 0X24 ;保留三个字节作为显示用COUNT ;作计数器或暂存器用ENDCORG 0X0000 ;程序复位入口NOPSTART GOTO MAINORG 0X20MAIN MOVLW 0X30 ;以下将RAM内容初始化MOVWF FSR ;从30H单元开始MOVLW 0X30 ;将值30H赋给单元30HMOVWF COUNTINTRAM MOVF COUNT,0 ;将30H~7FH赋给单元30H~7FHMOVWF INDFINCF COUNT,1INCF FSR,1BTFSS COUNT,7GOTO INTRAMBSF STATUS,RP0 ;将SCI部件初始化MOVLW 0X19 ;将传输的波特率设为约9600 bpsMOVWF SPBRGMOVLW 0X04 ;选择异步高速方式传输8位数据MOVWF TXSTABCF STATUS,RP0MOVLW 0X80 ;允许同步串行口工作MOVWF RCSTABSF STATUS,RP0BSF TRISC,7 ;将RC6、RC7设置为输入方式,断绝与外接电路的连接BSF TRISC,6BCF STATUS,RP0MOVLW 0X30 ;30H作为同步字符发送MOVWF FSRMOVF INDF,0MOVWF TXREG ;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TXREGBSF STATUS,RP0BSF TXSTA,TXEN ;发送允许BCF STATUS,RP0BSF RCSTA,CREN ;接收数据允许LOOPTX BTFSS PIR1,RCIF ;等待PIC2的响应字节GOTO LOOPTXMOVF RCREG,0 ;读响应字节,清RCIFLOOPTX1 BTFSS PIR1,TXIF ;发送下一字节GOTO LOOPTX1INCF FSRMOVF INDF,0MOVWF TXREGBTFSS FSR,7 ;30H~7FH单元的内容是否发送完?GOTO LOOPTX ;没有,继续下一字节的发送BSF STATUS,RP0 ;如果是,则停止发送BCF TXSTA,TXENBCF STATUS,RP0 ;数据发送完毕CALL LED ;调用显示子程序,将发送的数据显示出来END ;程序完2. 单片机PIC2编程(接收部分)LIST P=16F876#INCLUDE P16F876.INCCBLOCK 0X24COUNTENDCORG 0X0000NOPSTART GOTO MAINMAIN BSF STATUS,RP0 ;初始化程序同发送子程序MOVLW 0X19 ;波特率设置与PIC1相同MOVWF SPBRGMOVLW 0X04 ;异步高速传输MOVWF TXSTABCF STATUS,RP0MOVLW 0X80 ;串行口工作使能MOVWF RCSTABSF STATUS,RP0BSF TRISC,7 ;与外接电路隔离BSF TRISC,6BCF STATUS,RP0MOVLW 0X30 ;从30H单元开始存放发送来的数据MOVWF FSRBSF RCSTA,CREN ;接收允许BSF STATUS,RP0BSF TXSTA,TXEN ;发送允许BCF STATUS,RP0WAIT BTFSS PIR1,RCIF ;等待接收数据GOTO WAITMOVF RCREG,0 ;读取数据MOVWF INDF ;将接收到的响应字节存入PIC2的RAM INCF FSRMOVWF TXREG ;发送响应字节LOOPTX BTFSS PIR1,TXIF ;等待写入完成GOTO LOOPTXBTFSS FSR,7 ;全部数据接收否?GOTO WAIT1 ;没有,继续接收其它数据BCF RCSTA,RCEN ;接收完,则关断接收和发送数据允许BSF STATUS,RP0BCF PIE1,TXENBCF STATUS,RP0CALL LED ;调用显示子程序,将接受到的数据显示出来END ;程序完PIC单片机双机同步通信1. 单片机PIC1编程(主控发送)LIST P=16F876#INCLUDE P16F876.INCCBLOCK 0X24 ;保留三个字节作为显示用COUNT ;作计数器或暂存器用ENDCORG 0X0000 ;程序复位入口NOPSTART GOTO MAINORG 0X0100MAIN MOVLW 0X30MOVWF FSR ;以下将从30H单元开始的RAM内容初始化MOVLW 0X30 ;将值30H赋给单元30HMOVWF COUNTINTRAM MOVF COUNT,0 ;将30H~7FH赋给单元30H~7FH MOVWF INDFINCF COUNT,1INCF FSR,1BTFSS COUNT,7GOTO INTRAMBSF STATUS,RP0 ;将SCI部件初始化MOVLW 0X19 ;将传输的波特率设为约9600 bpsMOVWF SPBRGMOVLW 0X94 ;选择同步高速方式传输8位数据MOVWF TXSTABCF STATUS,RP0MOVLW 0X80 ;允许同步串行口工作MOVWF RCSTABSF STATUS,RP0BSF TRISC,7 ;将RC6、RC7设置为输入方式,断绝与外接电路的连接BSF TRISC,6BSF STATUS,RP0MOVLW 0X30 ;将从30H单元开始的内容传送到PIC2MOVWF FSRMOVF INDF,0MOVWF TXREG ;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TXREGBSF STATUS,RP0BSF TXSTA,TXEN ;发送允许BCF STATUS,RP0TX1 BTFSS PIR1,TXIF ;等待上一个数据写完GOTO TX1INCF FSR ;准备发送下一个数据MOVF INDF,0MOVWF TXREG ;将新的数据写入TXREGBTFSS FSR,7 ;判断所有30H~7FH单元的内容是否发送完毕?GOTO TX1 ;没有,则继续发送其它字节TX2 BTFSS PIR1,TXIF ;等所有要求发送的数据已经发送完,再额外GOTO TX2 ;写一个字节到TXREG,使最后一个数据能够顺利发送MOVWF TXREGNOP ;延时几个微秒后,关发送允许NOPNOPNOPNOPBSF STATUS,RP0BCF TXSTA,TXENBCF STATUS,RP0CALL LED ;调用显示子程序,将发送的数据显示出来END ;程序完2. 单片机PIC2编程(从动接收)LIST P=16F876#INCLUDE P16F876.INCCBLOCK 0X24COUNTENDCORG 0X0000NOPSTART GOTO MAINORG 0X0100MAIN BSF STATUS,RP0MOVLW 0X10 ;选择同步从动方式MOVWF TXSTABCF STATUS,RP0MOVLW 0X80 ;串行口使能MOVWF RCSTABSF STATUS,RP0BSF TRISC,7 ;关断与外部电路的联系BSF TRISC,6BCF STATUS,RP0MOVLW 0X30 ;从30H单元开始存放接收的数据MOVWF FSRBSF RCSTA,CREN ;接收允许WAIT BTFSS PIR1,RCIF ;等待接收GOTO WAITMOVF RCREG,0 ;读取接收到的数据MOVWF INDF ;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PIC2的RAMINCF FSRBTFSS FSR,7 ;所有的数据是否已接收完?GOTO WAIT ;没有,继续接收其它字节NOP ;延时数微秒后,清接收允许位NOPNOPNOPBCF RCSTA,RCENCALL LED ;调用显示子程序,将接受到的数据显示出来END ;程序完PIC单片机与PC机通过串口通信1. PC机编程PC采用Toubr C 进行编写。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七章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七章

7.6.2 中断返回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的最后要安排 一条中断返回指令IRET,执行该指令, 系统自动将堆栈内保存的 IP/EIP和CS 值弹出,从而恢复主程序断点处的地 址值,同时还自动恢复标志寄存器FR 或EFR的内容,使CPU转到被中断的程 序中继续执行。
7.6.4 中断请求的撤除
①若ITO (ITl) =0,外中断为电平触发方式。单片机在每一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中断输入信号INTO (INT1)的状态,若为低电平,即可使TCON寄存器中的中断请求标志位IEO (IEl)置位,若满足响应条件就能得 以及时响应。由于外中断源在每个机器周期被采样一次,所以输入的低电平至少必须保持12个振荡周期,以保 证能被采样到。而一旦CPU响应中断,进入中断服务程序时,IEO (IEl)会被CPU自动删除,但由于中断系统没有 对外的中断应答信号,即中断响应后没有信号输出去通知外设结束中断申请,所以,设计人员如果没有措施来 撤除低电平信号,则在下一个机器周期CPU检测外中断申请时又会发现有低电平信号而将IEO (IEl)重新置位。
外部中断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共有两个中断源,及外部中断0和外部中断1,相应的中断 请求信号输入端是INT0和INT1。 外部中断INT0和INT1有两种触发方式,即电触发方式和脉冲触发方式。
7.4.2 定时中断类
定时中断发生在单片机的内部,也有两个中断源,即为定时/计数器0溢出中断和定时/计 数器1溢出中断。
7.4 中断源类型
中断源,中断是指由于某种事件的发生(硬件或者软件的),计算机暂停执行当前的程序, 转而执行另一程序,以处理发生的事件,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程序继续作业的过程。中断是 处理器一种工作状态的描述。我们把引起中断的原因,或者能够发出中断请求信号的来源统 称为中断源。

第7章 串行通讯口

第7章 串行通讯口

SMOD:波特率选择位。 例如,方式1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为
2SMOD 方式1波特率 = 定时器T1的溢出率 32
当SMOD = 1时,要比SMOD = 0时的波特率加倍,所以也称SMOD
位为波特率倍增位。
17
• 串行通道数据寄存器:SBUF • 它是两个8位移位寄存器,一个是发送缓冲器,只写不 读,另一个是接收缓冲器,只读不写,它们共用一个 地址 99H
送入SBUF中,并使RI置1,产生中断请求。
• 在方式1时,如果SM2 = 1,则只有收到有效的停止位时才 会激活RI。在方式0时,SM2必须为0。
13
• (3)REN——允许串行接收位。
• 由软件置“1”或清“0”。
• REN=1,允许串行口接收数据。REN=0,禁止接收数据。 • (4)TB8——发送的第9位数据 • 方式2和方式3,TB8是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其值由软件置 “1”或清“0”。在双机串行通信时,一般作为奇偶校验位使
1
0 D0 D D2 D D4 D5 D6 D7 1 3 起 数据位(5~8 始 位) 位
n+1 P 1 0 D0
校 停 验 止 位 位
5

P

• 2、同步通信: • 接收器和发射器由同一时钟源控制。同步传输方式去掉了 异步传输的起始位和停止位,只在传输数据块时先送出一个 同步标志即可。 • 例如0010010,SYN(16H)双同步字符 EB90H。 • 进入同步字符串的搜索方式,一旦检测到设定的同步字符串 后,就从同步字符串后的第一位数据开始计数,按约定的数 据段进行接受。数据之间没有间隔,可连续发送。 • 注:同步传输方式比异步传输方式速度快,但它必须用一个 时钟来协调收发器的工作,所以它的硬件设备复杂。 P 传送方向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同步字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07章串行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07章串行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07章串行口在单片机中,串行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接口。

串行口允许单片机与外部设备通过串行通信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它常用于与计算机、显示器、键盘、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串行口一般有两个主要的部分:发送器和接收器。

发送器负责将单片机内部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并通过一个引脚发送出去。

接收器负责将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单片机内部的数据,供单片机进一步处理。

串行口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串行口在一些常见应用中的使用方式:1.与计算机通信:单片机可以通过串行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这种应用广泛用于传感器数据的采集、控制命令的发送等场景。

通过串行口,单片机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或者接收计算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实现特定功能。

2.与显示器通信:串行口可以用来控制液晶显示器(LCD)。

通过发送特定的指令和数据,单片机可以控制液晶显示器显示不同的字符、图形或者动画。

这种应用广泛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人机交互界面,如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

3.与键盘通信:通过串行口,单片机可以接收来自键盘的按键数据。

这种应用广泛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输入设备,如电脑键盘、数字键盘等。

通过接收键盘的按键数据,单片机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控制电机、显示字符等。

4.与传感器通信:单片机可以通过串行口与各种传感器进行通信。

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通过串行口,单片机可以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总之,串口是一种非常常见并且实用的通信接口,在单片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之间数据的传输和接收,还可以用于控制和监测各种设备。

通过串口的使用,单片机可以更加灵活和方便地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实现更多样化、智能化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PIC18FXX2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教学目标串行通信基本知识串行口及应用PIC18FXX2与PC机间通信软件的设计本章知识点概要• 1.什么是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有什么优点?• 2.串行通信协议• 3.什么是波特率?• 4.PIC18FXX2中的串行口工作方式及应用• 5.PIC18FXX2点对点通信•针对PIC18FXX2串行口而言,概括为以下问题:1、波特率设计,初始化SPBRG2、设定通信协议(工作方式选择,SYNC)3、如何启动PIC18FXX2接收、发送数据?4、如何检查数据是否接收或发送完毕?7.1 7.1 串行通信基本知识串行通信基本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的CPU 与外部设备之间常常要进行信息交换,一台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也要交换信息,所有这些信息交换均可称为通信。

•通信方式有两种,即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采用哪种通信方式?----通常根据信息传送的距离决定例如,PC 机与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通信时,如果距离小于30 m ,可采用并行通信方式;当距离大于30 m 时,则要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PIC18FXX2单片机具有并行和串行二种基本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并行通信是指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发送或接收)的通信方式。

•优点:传送速度快;•缺点: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多少根传送线。

•例如,右图PIC18FXX2单片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就属于并行通信。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bit)一位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优点:只需一对传输线(利用电话线就可作为传输线),大大降低了传送成本,特别适用于远距离通信;•缺点:传送速度较低。

假设并行传送N位数据所需时间为T,那么串行传送的时间至少为N*T,实际上总是大于N*T。

接收设备发送设备D2D1D0D3D7D6D5D4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通常有三种:单向(或单工)方式,只允许数据向一个方向传送;半双向(或半双工)方式,允许数据向两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传送,但每次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全双向(或全双工)方式,允许同时双向传送数据,因此,全双工配置是一对单向配置,它要求两端的通信设备都具有完整和独立的发送和接受能力。

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送方式•异步串行通信协议•起始位(0)信号只占一位,用来通知接收设备一个待接收的字符开始到达。

线路上在不传送字符时应保持为1。

接收端不断检测线路的状态,若连续为1以后又测到一个0,就知道发来一个新字符,应马上准备接收。

字符的起始位还被用作同步接收端的时钟,以保证以后的接收能正确进行。

D0--D4)、6位、7位、8位(D0D0--•起始位后面紧接着是数据位,5位(D0D7)或9位。

若所传字符为ASCII码,则常取7位。

•奇偶校验(D8)只占一位,若在字符中可规定不用奇偶校验位,则这一位可省去。

也可用这一位(1/0)来表示这一帧中的字符所代表信息的性质(地址/数据等)。

•停止位用来表征字符的结束,它一定是高电位(逻辑1)。

停止位可以是1位、1.5位或2位。

接收端收到停止位后,知道上一字符已传送完毕,同时,也为接收下一个字符做好准备。

只要再接收到0,就是新的字符的起始位。

若停止位以后不是紧接着传送下一个字符,则使线路电平保持为高电平(逻辑1)。

波特率(Baud rate)•通信线上传送的所有位信号的持续时间都保持一致,由数据传送速度确定。

•波特率,即数据传送速率:每秒钟传送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它的单位是b/s (bits per second)。

•假设数据传送速率是120帧/s,而每一帧信息包含的代码位有: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

这时,传送的波特率为:10b/帧×120帧/s=1200b/s•每一位代码的传送时间Td为波特率的倒数。

Td=1/1200=0.833ms•异步通信的传送速率在50b/s~19200b/s之间,常用于计算机到终端机和打印机之间的通信、直通电报以及无线电通信的数据发送等。

串行通信协议类型•串行通信的基本特征是数据逐位按顺序进行传送。

•根据串行通信的格式及约定(如:同步方式、通信速率、数据块格式、信号电平……等)不同,形成了多种串行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

•常见的有:–通用串行总线(USB)–I2C总线–CAN总线–SPI总线485,RS--232C,RS422A标准……等等RS--485,RS–RS本课程介绍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是异步串行通信口的总称,而RS232、RS499、RS423、RS422和RS485等,是对应各种异步串行通信口的接口标准和总线标准,它规定了通信接口的电气特性、传输速率、连接特性和接口的机械特性等内容。

实际上是属于通信网络中的物理层(最底层)的概念,与通信协议没有直接关系。

而通信协议,是属于通信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上一层)的概念。

串行通信的过程1、串←→并转换与设备同步两个通信设备在串行线路上实现通信必须解决2个问题:1)串←→并转换,即把要发送的并行数据串行化,把接收的串行数据并行化;2)设备同步,即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的工作节拍同步,以确保发送数据在接收端被正确读出。

图7-5图7-62)设备同步•进行串行通信的两台设备必须同步工作才能有效地检测通信线路上的信号变化,从而采样传送数据的脉冲。

•设备同步对通信双方有两个共同要求:通信双方必须采用统一的编码方法;通信双方必须能产生相同的传送速率。

•采用统一的编码方法确定了一个字符二进制表示值的位发送顺序和位串长度,当然还包括统一的逻辑电平规定,即电平信号高低与逻辑1和逻辑0的固定对应关系。

•通信双方只有产生相同的传送速率,才能确保设备同步,这就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采用相同频率的时钟。

发送设备在统一的时钟脉冲上发出数据,接收设备才能正确检测出与时钟脉冲同步的数据信息。

7.2 PIC18FXX2串行口及应用•PIC18FXX2单片机具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能同时进行串行发送和接收数据。

•既可以配置成全双工的异步通信模式,又可以配里成半双工的同步通信模式。

•在同步通信模式下还可以有主模式或从模式之分,可按实际数据通信的需要灵活应用。

•此模块的异步串行通信模式应用面最为广泛,利用异步串行接口可以方便地实现单片机和PC机的通信,也可以进行多机联网。

•PIC18FXX2的引脚RXD(RC26)是串行数据接收端,引脚TXD(RC25 )是串行数据发送端。

相关寄存器•为将引脚RC6/TX/CK 和RC7/RX/DT 配置为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需要:SPEN 位(RCSTA<7>)必须置位(=1),TRISC<6> 位必须清零(=0),并且TRISC<7> 位必须置位(=1)。

16--1 显示发送状态和控制寄存器(TXSTA),•寄存器1616--2 显示接收状态和控制寄存器(RCSTA)。

•寄存器16•位7 CSRC :时钟源选择位异步模式:此位未用同步模式:1= 主控模式(由BRG 产生时钟)0= 从动模式(由外部时钟源提供时钟信号)•位6 TX9 :9 位发送使能位1= 选择9 位数据发送0= 选择8 位数据发送•位5 TXEN :发送使能位1= 允许发送0= 禁止发送注:在SYNC 模式下,SREN/CREN 位比TXEN 位优先级高。

•位4 SYNC :USART 模式选择位1= 同步模式0= 异步模式•位3 未实现:读作0•位2 BRGH :高速波特率选择位异步模式:1= 高速0= 低速同步模式:在此模式下未使用此位•位1 TRMT :发送移位寄存器状态位1=TSR 空0=TSR 满•位0 TX9D :发送数据的第9 位可能是地址/ 数据位或奇偶校验位。

•位7 SPEN :串口使能位1= 使能串口(把RX/DT 和TX/CK 引脚配置为串口引脚)0= 禁止串口•位6 RX9 :9 位接收使能位1= 选择9 位接收0= 选择8 位接收•位5 SREN :单字节接收使能位异步模式:未用此位同步主控模式1= 允许接收单字节0= 禁止接收单字节在接收完成后该位被清零。

同步从动模式:未用此位•位4 CREN :连续接收使能位异步模式:1= 允许接收器0= 禁止接收器同步模式:1= 允许连续接收,直到CREN 使能位被清零(CREN 位比SREN 位优先级高)为止0= 禁止连续接收•位3 ADDEN :地址检测使能位9 位异步模式(RX9=1):1= 允许地址检测、使能中断及装入接收缓冲器当RSR<8> 置1 时0= 禁止地址检测,接收所有字节,第9 位可作为奇偶校验位•位2 FERR :帧出错标志位1= 帧出错(读RCREG 寄存器可更新该位,并接收下一个有效字节)0= 无帧错误•位1 OERR :溢出错误位1= 有溢出错误(清零CREN 位可将此位清零)0= 无溢出错误•位0 RX9D :接收数据的第9 位此位可作为地址/ 数据位或奇偶校验位,且必须由用户固件计算得到。

•例如:•FOSC=16 MHz;目标波特率=9600;BRGH=0;SYNC=0。

•目标波特率= FOSC/(64(X +1)) 。

不同模式下波特率配置表见PIC18F452说明书169页•任何时候只要对SPBRG做一次写操作。

用以控制波特率发生的内部定时器/计数器就被复位清0,开始产生新设置的波特率。

要特别小心针对SPBRG的重复刷新操作串行异步发送模式串行发送口内部结构示意简图串行异步发送模式设置• 1. 选择合适的波特率对SPBRG 寄存器进行初始化。

如果需要高速波特率,将BRGH置1。

• 2. 将SYNC 位清零,SPEN 位置1,使能异步串行口。

• 3. 若需要中断,将使能位TXIE 置1。

• 4. 若需要发送9 位数据,将发送位TX9 置1。

可以用作地址/ 数据位。

• 5. 将TXEN 位置1 来使能发送方式,同时将TXIF位置1。

• 6. 若选择发送9 位数据,要先把第9 位装入TX9D位。

•7. 把数据装入TXREG 寄存器(启动发送)。

串行异步接收模式串行接收口内部结构示意简图串行异步接收模式设置•在RC7/RX/DT 引脚上接收数据,并驱动数据恢复电路。

数据恢复电路其实是一个以波特率x16 的速率工作的高速移位寄存器,而主接收串行移位寄存器以波特率或FOSC 工RS--232 系统中。

作。

此模式通常用于RS串行异步接收模式设置• 1. 选择合适的波特率对SPBRG 寄存器进行初始化。

如果需要高速波特率,将BRGH置1。

• 2. 将SYNC 位清零,SPEN 位置1,使能异步串行口。

• 3. 若需要中断,将使能位RCIE 置1。

• 4. 若需要接收9 位数据,将RX9 位置1。

• 5. 将CREN 位置1 来使能接收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