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美苏冷战》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名师获奖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名师获奖课件

1946年2月
拉科西
1946年9月 季米特洛夫
1947年12月 乔治乌-德治
1949年10月16日 与中国建交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The Czechoslovakia People's Republic)
1948年5月 哥特瓦尔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2)1955年5月14日签署了《华沙条约》 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3)两大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 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 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波兰人民共和国(The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1944年7月
贝鲁特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The Federal People's Republic of Yugoslavia) 1945年11月
铁托
欧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lbania)
苏 相对较弱 联
拥有最强大的陆军
在1945年五月时苏联武装 力量总人数为1136.5万人
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控制了东欧地 区

··· ··
“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斯谓“高压控

制”。所以丘吉尔号召西方国家联哈合起来,依靠美伦国实力,反
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抗世界共产里S主义运动。
纳 德
演讲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 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1.“自由国家”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指资本主义国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  (共38张PPT)
(手段不一,目的一致)
二、德国的分裂
1.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 后,德国领土及首都柏林被哪 几个国家分区占领?
苏、美、英、法
哪个会议作出的规定?
雅尔塔会议
德国分裂
2.什么原因导致苏联与美、 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 的分歧越来越大?
杜鲁门主义出台
3.柏林危机
(1)危机出现: 1948年2月,美、 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 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 的抗议。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 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 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 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 锁。“柏林危机”爆发。
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3)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北约、华约建立
背景:
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 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 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 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
时间、操纵国:1949年 美国
成员国及总部:
美、英、法等12个国家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 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 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2)危机的解除 苏 联 没 有
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 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国也 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 水陆交通的封锁。双方都留有 余地。11个月后(1949年5月12 日)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 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4.德国的分裂
(1)1949年9月,美、英、
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
冷 主因
国家战略
社会制度

政治上:出台“ 杜鲁门主义 ” 开始标志
美 国
经济上:实施“ 马歇尔计划 ”
表现

第20课 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第20课 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第20课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十堰市第十八中学王友权【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知道杜鲁门主义等史实。

(2)了解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形成的内容。

(3)了解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2、能力培养:(1)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归纳冷战的大致进程,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理解美苏冷战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的实质。

(2)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安全和进步的威胁。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对美苏冷战过程的大致了解。

【教学难点】分析冷战爆发的必然性和冷战的实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自主学习】1、出台的时间:年3月。

2、主要内容: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3、意义:标志着美国推行的开始。

4. 本质: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合作探究】二战后的美国为什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二、两大阵营对峙(“冷战”对峙)【自主学习】1、美国方面:实施战略,对苏联推行全面的“遏制”政策。

为稳定和复兴欧洲,美国政府推出了“”。

2、苏联方面:为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联合东欧先后建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形成了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抗。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北约建立的时间是:年4月;华约建立的时间是年5月。

【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峙表现在哪些方面?三、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激化)【自主学习】1、柏林危机:⑴时间:第一次是年6月,第二次是年11月。

⑵结果:德国分裂成为和两个国家,并于1961年8月,由苏联和东德政府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

美苏冷战_ 课件

美苏冷战_ 课件

❖ (1)经济增速趋缓(或出现经济危机)
❖ (2)美国处于守势(或转为收缩)。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经济增速趋 缓等原因,被迫在美苏争霸中转为收缩,同 时开始改变对中国的政策,尼克松访华,同 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③战略优势在美国 ④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尼克松访华
❖ 根据材料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的特点。 ❖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什么态势?这一态势与材料
一、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
肯尼迪 赫鲁晓夫
苏联经济得到恢复 与发展,但实力不 及美国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60年代中 苏联处于攻势, 期~70年 美国转攻为守 代末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 度,苏联全面收 缩,美国同意有 限缓和
尼克松 (勃列日涅 夫)
(里根) 戈尔巴乔夫
苏联经济、军事实 力增强;美国经济 增长趋缓,陷入越 战泥潭
苏联经济困难;美 国成为最大债务国
动脑筋 谁说的对?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 答: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 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 战后的敌对关系。
❖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 家利益。
❖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 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经济上:推行 “马歇尔计划”
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4、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 PPT课件

美苏冷战 PPT课件
到底是由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
一条腿上的巨大决的定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
雅尔塔系:
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 (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中的合作主要表现在:
性质、越南、美国、国际
4.阶段特征
(1)二战后,世界在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 接武装冲突。
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局势长期 紧张(国家分裂、局部热战、核危机)。
2.积极的影响: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美苏争霸第一 50年代中-------阶--段------------60年代初
平起平坐, 实力增强, 苏美合作, 改变斯大林 共主宰世界 对外战略
和平政策,实弱力,相不对得削不 占有优势 承认苏美同
为超级大国。
签订对奥和约 联邦德国建交 赫鲁晓夫访美
修筑“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美苏争锋的重点是欧洲,焦点是德国。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5)
西方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1948),导 致德国经济的分裂,引起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一分为二(1949),但边界 一直开放
柏林墙(1961)
你能说说朝鲜 战争吗?
越战(1961----1975)
原因
美国取代法国统治越南南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越南民主共和国) 美国 冷战的产物(遏制社会主义,防止东南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

第20课 美苏冷战

第20课  美苏冷战

第20课美苏冷战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⑴知道杜鲁门主义等史实⑵了解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形成的内容⑶了解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2、能力培养⑴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辨政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⑵归纳冷战的大致进程,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⑴初步理解美苏冷战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的实质。

⑵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安全和进步的威胁。

教材分析本节课重点是美苏冷战的过程,具体包括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对峙:马歇尔计划(经济方面)北约和华约(军事方面)激化: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难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冷战爆发的必然性和战后初期冷战的实质。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谈话式,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是什么关系?(盟友,共同对抗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又怎样呢?(教师用肢体语言展示:对手;部分学生也能据课本答:对手)他们的关系为什么会有盟友变成对手呢?(教师提示:从美国苏联不同的政治制度、战争爆发前夕他们的关系来考虑),美国苏联的政治制度不同,苏联是一个信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则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从共产主义诞生那天起,资本主义国家便把他当成了敌人,当苏俄革命成功的时候,英美等国便进行过武装干涉,当干涉失败后,他们就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

二战中,处于对抗法西斯的需要,英美暂时的跟苏联联合起来,二战结束后,美苏没有了共同的敌人,思想意识领域里的对立便再度成为双方关系的重大障碍。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增,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而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变得强大而有影响力,在法反法西斯的过程中,苏联帮助东欧各国建立了人们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在战后大为加强。

这样苏联就成了美国称霸的障碍。

所以他们变成了对手。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处于冷战状态。

(释题)何谓冷战?就是美苏之间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

下册第20课美苏冷战

下册第20课美苏冷战

我来 说史
Hale Waihona Puke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夜里,午 夜过后,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28年的墙建了起来。
第20课
美苏冷战
预习:读课文84页—87页,解决以下问题。
1.冷战政策 (1)背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 的野心日益膨胀。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2)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3)表现: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推行援助 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1949年5月,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美苏争霸 (1)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 (2)表现:50年代中期至60 年代初,攻势在美国。60年代中期至70年 代末,苏联处于攻势。80年代末,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实现有限缓和。 (3)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4)结束:1991年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答: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军事扩张都严重威胁了世 界的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 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 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 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
• 请回答: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 后来被称为什么?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P114)
(1)时间:1947年3月 (2)提出者:杜鲁门 (3)内容:声称无论在何地…,美国…干预. (4)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 冷战政策的开始。

冷战PPT课件

冷战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苏联还 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 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相关史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曾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大国。它 最多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 它还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 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 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杜 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 开始。
马歇尔计划: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北大西洋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 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相关史事
1951年,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成立,总司令是美国人艾森豪威 尔。美国承担了西欧防务的绝大部分费用,还有数万美军驻扎在欧 洲,这样,北约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事实体。1955年,联邦德国成 为北约的正式成员。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和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订 “星球大战计划”。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 格局形成。
冷战
课堂小结
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世界现代史课件2—美苏冷战的兴起

世界现代史课件2—美苏冷战的兴起
土耳其问题:1945年,苏联要求土耳其把卡尔 斯和阿尔汉达两地归还苏联,苏联在达达尼尔海 峡建立基地,土耳其拒绝,美国支持土耳其。

乔 治
· 1946 2 22


南 的
月“

日 )
电 报 ”
凯南电报(1946年2月22日)
苏共路线根据的前提大部 分是不真实的。它并不是 以对国外形势的客观分析 为依据的。它主要是根据 苏联国内统治的基本需要 而确定的。克里姆林宫对 世界事务过于敏感的看法, 其根源是俄国人传统的和 本能的不安全感。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
一种方式基于多数人之愿望,表现于自由制度、 代议式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 自由、宗教自由以及免于政治压迫之自由。
另一种方式乃基于少数人之愿望,以强制加诸多 数人。此全赖于恐怖、压迫、报纸统制、无线电 统制、圈定式选举以及个人自由之压制。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
马歇尔计划与西德经济复兴
美国对英法施加压力,要求 同意美英法占领区取得较大 份额的“美援”,并积极筹 划将三国占领区全面纳入美 国控制西欧的战略计划。
1948年4月16日,西德三 个占领区总司令签订计划, 西德得到15.6亿美元援助, 给西德经济恢复提供了可能。
美苏英法四国外长会议
1947年11月25日至12月15日, 四国外长再次在伦敦集会。这次 会谈的“气氛是冰冷和紧张的”, 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
1946年7月20日,美国代表提 出合并占领区的建议,英国同意, 法国反对。12月2日,美英两 国协议建立“双占区” (Bizone)。
1947年1月1日,美英正式合 并两国占领区。2月25日,苏 占区军事长官发表声明,指出美 英占领区的合并“不只是经济性 质,也是政治性质”,“后果严

冷战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冷战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主要国 数额/美


英国 32.97亿
法国 22.96亿
德国 14.48亿
意大利 12.04亿
荷兰 11.28亿
比利时 7.77亿
奥地利 4.88亿
丹麦 3.85亿
挪威 3.72亿
希腊 3.66亿
瑞典 3.47亿
瑞士 2.5亿
4.冷战基本形成:德国的分裂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 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方式
二.冷战的原因
原因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 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
经济 工业产量占世界2/3 出口贸易占世界1/3 黄金储备占世界3/4
军事
军队人数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50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6课 冷战
导入新课
当时担任美国 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 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 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 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结束:二战 开始:“冷战”
一.冷战的含义: (P74)
冷战时间:1947-1991
冷战双方
“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2.冷战开始:表现在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主要内容:
1.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 胁”的希腊、土耳其。 2.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 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 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第20课 美苏冷战

第20课 美苏冷战

第课美苏冷战(对应学生用书第43~44页)一、杜鲁门主义*1.背景(1)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愈益膨胀。

2.出台: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

3.影响:标志着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开始。

二、两大阵营对峙1.经济领域(1)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①背景:美国着手实施全球扩张战略,对苏联推行全面的“遏制”政策。

欧洲是美国全球扩张侵略的重点。

②目的:为稳定和复兴欧洲。

③提出:1947年6月,美国推出了“马歇尔计划”。

④影响:复兴了欧洲经济,稳定了欧洲社会秩序;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加剧了美苏的对抗。

(2)苏联情报局和经互会的建立①背景:美国的冷战攻势。

②措施:苏联联合东欧各国国家先后建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

③结果: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局面。

2.军事领域(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4月,美、英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8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

(2)华沙条约组织:为了对抗北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东欧八国在波兰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三、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1.概况:冷战对峙中,东西方之间多次出现危机。

其中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几乎使美苏迎头相撞,爆发全面战争。

2.柏林危机(1)第一次柏林危机:苏联要求西方国家从位于苏占区的西柏林退出,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

1948年6月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最终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问题导学】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答案:略。

2.冷战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各有什么表现?苏联又是如何应对的?答案:略。

【记忆技巧】利用口诀记忆——美国对苏行冷战,政、经、军事三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相继建,两极格局虽出现,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至此完。

美苏冷战-PPT课件

美苏冷战-PPT课件

【判断抢答】 1.“冷战”政策即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 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 )
提示: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
资本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 ) 提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关系正式破 裂,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北 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1942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2)从材料二、三中你能获取美苏争霸的什么信息? 参考答案:重视科技发展,加强军备竞争,美国占据优势。 (3)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三种观点:一是和平友好,二是时有摩擦时有缓和,
第17课 美苏“冷战”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3)美苏争霸的阶段、特点、表现。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冷战”政策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但又 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2)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表现: 杜鲁门主义 。 (1)政治上:___________ 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 ①提出:_____ 冷战 ②影响:标志着战后美苏“_____”的开始。 马歇尔计划 : (2)经济上:___________ 欧洲 实施。 ①实施:1948年,美国在_____ 西欧 的控 ②作用: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16课 冷战(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16课 冷战(共30张PPT)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 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 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 之攻击。”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 动,包括武力。
集体防御
北约标志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政治集团。
二:冷战的形成
3.冷战局面基本形成: 1949年 德国分裂
德国的分裂
——1946年3月英国首相 丘吉尔《和平砥柱》
“铁幕演说” 拉开冷战的序幕
二:冷战的形成
2.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资本主义世界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
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
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
1、背景:
根据 雅尔塔 会议的内容,美、苏、英、法四国对德
国进行分区占领。 2、导火索 柏林危机爆发 1948年 3、分裂 ①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又称联邦德国。 ②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 影响: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二:冷战的形成
3.冷战局面基本形成: 1949年 德国分裂
军第事一位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
亿美元。空军、海军力量天下第一。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
地。垄断着原子弹。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
伟原大因的2领.美袖国所称担负霸的世责界任的,欲都望不十能同分美强国烈今天所担负的责
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冷战的双方: 冷战的手段: 冷战的目的:
冷战:二战后的40多年,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 对峙与竞争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德国分裂 为“民德” 和“联德” 修筑柏林 墙冷战加 剧
2、古巴导弹危机
(1)出现背景:1959年
1962年 (2)爆发时间:1962年10月,战争一 触即发。 (3)结果:双方都做出让步,通过谈 判获得解决。
3、美苏冷战的发展

(1) 20世纪60年代:“核均势” (2)20世纪70年代:改变各自战略,关系趋于缓和 (3)里根上台后:“星球大战计划”,关系再度紧 张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又趋于缓和
时间: 1949年8月 地点: 美国华盛顿 以美国为首的12个 国家: 西方国家 标志: 《北大西洋公约》 的签订 性质: 军事政治集团
华约的建立
时间:1955年5月 地点: 波兰华沙 国家: 苏联,捷克斯洛伐 克等8国 标志: 《华沙条约》的 签订 对抗北约组织 目的:
美国战后如何推行“冷战”政策?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三、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对峙激化的体现
1、柏林危机
危机 第一次 柏林危 机 第二次 柏林危 机
出现背景 分区占领柏 林分裂德国 计划 西柏林问题和 西方颠覆东欧 社会主义图谋
爆发时间 1948年6 月 1958年11 月



“两极”对峙下的具体事例
德国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军备竞赛
4、两极格局的结束
——苏东剧变、华约解体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 苏联等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先在波兰出现,后 蔓延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苏东剧变、华 约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标志着两大 对立的军事集团的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 发展。
——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1)背景:P115
(2)直接目的:稳定和复兴欧洲 (3)实质:通过援助欧洲复兴经济,
逐步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来对抗 苏联
(4)影响
材料阅读:关于马歇尔计划

战后欧洲形势严峻,生产凋敝,原料、燃料和生 活必需品奇缺。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了社会动乱。 法、英、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第20课 美苏冷战
美苏冷战
一、杜鲁门主义
二、两大阵营的对峙
三、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一、杜鲁门主义
1、什么是冷战
2、冷战的背景(P114)
3、冷战的序幕 4、冷战开始的标志
1、什么是“冷战”政策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 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的实质)。这种政策被称为 “冷战”政策。
1991年
苏东剧变, 华约解体
事件: 铁幕演说
课堂检测:
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他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 度之间,极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 这场特殊的战争开始于( C )
A、一战后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二战后
D、苏联解体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的标志是( C ) A、北约组织的成立 C、华约组织的成立 体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
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 · · · 就 必须关注欧洲的复兴。通过控制西欧增强遏制苏 联的力量。 ——德前总理阿登纳

请归纳: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作用?
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2)两极格局建 立的标志 (3)两极格局的 影响
北约的建立
3、“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
铁幕: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影响:揭开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序 幕
4、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两大阵营的对峙

1、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1)马歇尔计划 (2)“经互会”(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1949年1月 ①成立时间: 苏联东欧六国(P116) ②成 员 国: ③成立宗旨:(P116)
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得到哪些 启示?
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的基
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 。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格局 变化中发挥作用,必须发展本国经 济,增强本国综合实力。
冷战: 序幕 时间:
开始标志
发展
结束
1946年
1947年
杜鲁门主义
1948年
马歇尔计划
北约的建立 (1949年) 华约的建立 (1955年)
(1)美国与苏联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 长期不得安宁; (2)两极格局是建立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 双方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 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