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生态学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kangaroo rats移走后物种明显增多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一)干扰与群落的断层(gaps) (二)断层的抽彩式竞争
发生条件:
1. 群落中具有许多入侵断层能力相等和耐受断层中物理环境能力 相等的物种。
2. 这些物种中任何一种在其生活史过程中能阻止后入侵的其他物 种的再入侵。
在这两个条件下,对断层的种间竞争结果完全取决于随机因 素,即先入侵的种取胜,至少在其一生之中为胜利者。当断层的 占领者死亡时,断层再次成为空白,哪一种占有和入侵又是随机 的。
• 动态平衡:灭亡种不断被迁入的种所代替 • 随岛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
降低 • 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
岛屿的物种平衡
35
近岛
远岛 平衡点
平衡点
小岛
大岛
36
岛屿和集合种群
• 岛屿模型与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 模型的异同
– 片段化生境 – 生境斑块 – 个体移动
原因:
1. 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断层,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 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较低。 2. 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级期,多样性 也不很高。 3. 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 种入侵和定居。
(五)干扰理论与生态管理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实例
➢ 在培养基中有无另外一种寄生性孢子虫(Adelina)对竞争的 结局有很大影响。这种孢子虫能杀死两种拟谷盗,但在联合培 养时,它对于栗色拟谷盗的负影响却大于对杂拟谷盗的负影响, 这样使得竞争的结局恰好同不存在袍子虫时的结局相反。
➢ 该试验生态系统中的“气候”因素对竞争结局有重大影
响。在高温、潮湿条件下,栗色拟谷盗完全取胜;而在低 温、干燥条件,杂拟谷盗完全取胜;对于居中的条件,如 干—热、混—温、干—温、湿—冷,竞争的结局并非固定 不变,而是各有一定取胜的概率。
➢ Park还研究了四种栗色拟谷盗品系和四种杂拟谷盗品系 的竞争结局。他分别进行了16组试验,每组重复10次, 结果发现遗传品系不同对竞争的结局有很大影响。例如栗 色拟谷盗品系CI始终取胜,而品系CIII总是失败。
• 物种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生态分离(生态位分离)。 Cromble(1947)描述了一个实例说明栖息地的分离能够降 低竞争强度而使物种共存。他发现,当拟谷盗和锯谷盗共 同生活于面粉中时,由于拟谷盗积极杀死末成熟的锯谷盗 而消灭它。但是如果在面粉上放上一些小形的管子,则体 形较小的锯谷盗就能进入管中免受拟谷盗的攻击,两个种 群就能共同生活。这样,环境由“单生态位”改变为“双 生态位”,栖境的分离使竞争减弱。这个例子也是“直接 干扰型”竞争的一个实例。
– 捕食压力过高时,因为需吃一些不适口的物种,物 种多样性降低
• 特化捕食者
– 喜食的是群落的优势种,则捕食可以提高物种多样 性
– 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则捕食会降低物种 多样性
– 特化的捕食者,容易控制被食者物种
Fig. The rocky inter-tidal community 岩石潮间带群落
• 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接近 的种类之间。
--- 同资源种团(guild)是指群落中以同一方 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同资源种团 内的种间竞争十分激烈,它们占有同一功 能地位,是等价种。如果一个种由于某种 原因从群落中消失,别的种就可能取而代 之。
• 为什么许多调查结果显示的竞争不强烈?
岛屿的种数-面积关系
• 关系方程:
S=CAZ (z=0.24-0.34) 或取对数 : lgS=lgc + z(lgA) 其中:S为种数,A为面积,z和c为两个常数,z表示物种数 -面积关系中回归的斜率,c是表示单位面积的种数。 • 广义的岛屿的概念
• 岛屿效应
– 面积越大,种类越多
• 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是当今美国生物学 翘楚。他于196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过全 世界最高的环境生物学奖项,包括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 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负德奖(Craford Prize)。1996 年,威尔逊被《时代》杂志评为对当代美国影响最大的25 位美国人之一。
岛屿群落的进化
• 物种进化较迁入快 -岛屿的物种进化较迁入快,而在大陆, 迁入较进化快。
• 特有种多-离大陆遥远的岛屿上,地方种可能比多,尤其是 扩散能力弱的分类单元更易形成地方种。
• 物种未饱和-岛屿群落有可能是物种未饱和的群落,其原因 可能是进化的历史较短,不足以发展到群落饱和的阶段。
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地较热地区取代了岭南小蜂,但海边仍为岭南小 蜂所占领
• Keever(1955)记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一块弃 耕地上,第一年几乎纯粹为一种高杆杂草所占据 ,而以后逐浙地被以前没有的另一种杂草所取代 。这两种杂草,虽然在分类地位上归属于不同的 属,但生活史非常相似,如同时开花、结实,生 活型也极相似,因此彼此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三)断层与小演替:新断层常由扩散能力强的一些物种入侵, 开始多样性较低,随环境的改变,演替中期物种多样性开始增加, 但到顶级期往往稍有降低。参加小演替的各阶段一般都有多个物 种。
(四)断层形成的频率
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 Connell等指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高物种多样性。
1.自然选择可能已经有效地使物种产生生 态位分化,从而避免了竞争;
2.在一个斑块环境中,具有强竞争力的物 种能够共存,因为他们并不利用相同的资 源; 3.物种也许仅仅在种群爆发或资源短缺时 才发生竞争。
Tilman 对高等植物竞争的研究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泛化捕食者
– 捕食压力的加强,将有竞争能力的物种吃掉,使物 种多样性增加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由于竞争导致生态位的分化,因此,竞争在生物群落 结构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 两个利用相似资源物种之间的竞争,导致一种被消灭, 或者通过生态位分化而得以共存。
• 竞争和生态位分化的研究还导致更广地应 用个体大小特征作为自由分隔的指标
• Hutchinson(1959)提出,共存物种通常以一 “标准量” (即共存物种间个体大小的比 率)而分开。
竞争的结局及其影响因素
• Park的实验结果: 1.用面粉作为培养基饲养栗色拟谷盗和杂拟谷盗,
结果发现空间大小(面粉容量)以及开始放入培养基 中两种拟谷盗数量之比(即放养数),对于种群增长 的形式和竞争结局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通常 栗色拟谷盗取胜(74次中有66次),因为它在上述 试验条件下增比率较另一种大。
平衡说(equilibrium theory)和非平衡说 (non-equilibrium theory)
• 平衡说(Elton, MacArthur):认为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
一种稳定状态。其中心思想是:共同生活的种群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 等种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相互牵制的整体,导致生物群落具有全局稳定性特点; 在稳定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各种群数量都变化不大;群落实际上出现的 变化是由环境的变化,即所谓的干扰,所引起的。因此,平衡说把生物群落 视为存在于不断变化着的物理环境中的稳定实体。
• 捕食对于群落结构具有不同影响:(1)捕食者可能 消灭某些列物种,群落因而出现未充分利用资源, 使饱和度小、种数少(图d);
(2)捕食使一些物种的数量长久低于环境容纳量,降 低了种间竞争强度,允许有更多的生态位重叠,就 有更多物种能共存(图c)。
• 岛屿代表一种隔离的或发育不全的群落;(1)面积 小,自由范围少(图a);(2)面积小,物种被消 灭的风险大,反映群落的饱和度较低(图d);(3) 能在岛上生活的种有可能尚未迁入岛内(图d) 。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 生物因素
– 竞争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捕食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 干扰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4. 岛屿与群落结构 5. 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6. 平衡说与非平衡说
1. 生物因素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竞争:引起种间的生态位的分化,使群落中物种多 样性增加
• 美国加州南部桔园红圆蚧的生物防治:1900 年 从地中海无意带进蔷薇轮蚧小蜂,并成为了有效 的天敌。1948 年从中国引进岭南小蜂,并成了 介壳虫的天敌,在1958 年取代了整个轮蚧小蜂 。1956 和 1957 年又从印度引进了与岭南小蜂
同属的另一种小蜂 Aphytis melinus,很快在内
图片:群落的物种数
• 当资源利用范围一定时,群落物种平均生态位重叠 越大(物种间利用资源中重叠较多),群落将含有更 多的种数。
图片:群落的物种数
• 当资源利用范围一定时,群落中利用资源越充分, 含有更多的物种数;若群落种有一部分资源未被利 用,所含种数就越少。
不同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素下的模型
• 如果物种间竞争在群落中占重要作用的,那么资源 可能被利用更完全。在此情况下,物种丰富度将取 决于有效资源范围的大小(图a)、种特化程度的高 低(图b)、以及允许生态位重叠的程度(图c)。
• 威尔逊擅长著述,曾以《论人性》(On Human Nature) 和《蚂蚁》(The Ant)两度获普利策奖。
岛屿离大陆距离与物种数目的关系
岛屿离大陆越远, 其使物种丰富度 降低的效应就越 明显。
MacArthur的平衡说
• 岛屿上物种数目是迁入和消失之间动态平衡的结 果
• 不断有物种灭亡,也不断有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而 补偿灭亡的物种,岛屿上的物种数不随时间而变 化
26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 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愈高,群落多样性也愈高 • 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 (土壤、地形、水
体底质) • 植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森林垂直分层、草地
斑块性)
岛屿与群落结构
1. 岛屿的种数-面积关系 2. MacArthur的平衡说 3. 岛屿和集合种群 4. 岛屿群落的进化 5. 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 保护区面积 – 面积越大,能支持和供养的物种越多
• 保护区的连片 – 所有小保护区物种相同时,连片的保护区能支持更 多的物种 – 保护大型动物需较大面积的保护区 – 空间异质性丰富的区域,多个小保护区能保护更多 的物种 – 多个小保护区有利于隔离传染病
• 保护区的廊道建设 • 保护区形状
– 细长的保护区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和增加边缘生境40
• 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 • 等价种:在群落中有相同的功能地位的同资源种团
物种 • 关键种:对群落具有重要影响的物种,移出对群落
影响严重
1.竞争排斥原理 2.竞争的结局及其影响因素 3.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竞争排斥原理
• 在自然界或实验室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 的现象:具有相似环境要求的两个物种, 为了争取有限的食物、空间等环境资源, 大多不能长期共存,除非环境改变了竞争 的平衡,或是两个物种发生生态分离,否 则两者之间的生存竞争迟早会导致竞争能 力差的物种灭亡而被取代。这种现象被称 为竞争排斥原理。
• 后来他的思想被扩展为,共存的若干物种, 其沿个体大小轴的间隔是1.3长度单位。
• 个体大小与被取食的果实大小之间关系密 切,所以能作为资源分隔的指标。
The diversity of honeycreeper species found on the Hawaiian islands.(夏威夷蜜旋木雀)
• 生态分离不仅是降低竞争的临时行为,而且也是 物种在长期进化和群落演替中对竞争作出的响应。 这种响应主要包括:
(1)性状替换,即物种产生在形态、行为、生态、生 理等特征上的差异;
(2)栖境选择,即选择不同的生境; (3)时间上的并异,即不同的活动时间和取食时间; (4)食性变异,如取食食物的范围等。
9.5.5 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σ
有助于理解影
响群落结构的 形成的因素:
n -为生态位平 均宽度
σ -为生态位 重叠度
R -为群落的 有效资源范围
R n
图片:群落物种数
• 当群落物种的平均生态位宽度和平均生态位重 叠是一定值时,资源利用范围越大,群落将含 有更多的种数。
图片:群落的物种数
• 当资源利用范围一定时,群落物种的平均生态位宽 度越小(表示种在资源上越分化,生态位越窄),群 落有更高的物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