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黑客防范:计算机病毒
黑客入侵: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的风险与防护
![黑客入侵: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的风险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d9dab61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6.png)
黑客入侵: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的风险与防护介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利和发展机会,同时也给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黑客入侵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黑客入侵的风险,以及如何保护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不受黑客攻击。
风险:黑客入侵的威胁1. 网络犯罪的恶意目的黑客入侵的原因多种多样,从个人报复到商业间谍活动。
黑客可能窃取个人身份信息、财务数据或机密文件,用于非法用途。
他们也可能通过操控服务器或网络来故意破坏系统、删库或勒索金钱。
2. 潜在的金融损失黑客入侵不仅对个人和企业的声誉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损失。
从法律上讲,受害者可能面临数据恢复、法律诉讼、补偿及监管机构的罚款等巨额费用。
3. 破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备黑客可以利用漏洞或弱密码入侵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设备,从而造成设备的破坏或服务的中断。
例如,黑客可能通过攻击服务器来导致网站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业务运营,也会对个人用户造成不便。
4. 侵犯隐私和个人权利黑客入侵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
他们可以窃取个人信息,包括电子邮件、社交媒体账户和通信记录。
这不仅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会导致个人的身份被滥用。
防护:保护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1. 意识和培训对于黑客入侵的防护,第一步是加强个人和组织对网络安全的意识。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最新的安全威胁和防御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组织的安全。
2. 强密码和多重身份验证为了保护个人和组织的账户安全,使用强密码和多重身份验证是必要的。
强密码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换。
多重身份验证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层,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账户。
3. 安全软件和补丁管理安装和及时更新安全软件是保护系统免受黑客攻击的重要措施。
恶意软件和病毒可以潜藏在文件、链接和软件中,通过安全软件可以进行检测和清除。
另外,及时安装系统的补丁和更新,可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课件(3)黑客及其防范(下)
![网络安全课件(3)黑客及其防范(下)](https://img.taocdn.com/s3/m/70a2f5acb0717fd5360cdc6f.png)
3.6 网络间谍软件
3.6.1 网络间谍软件概述 一、网络间谍软件的基本概念 1、广告软件(Adware) 定义:广告软件是指未经用户允许,下载并 安装在用户电脑上;或与其他软件捆绑,通过弹 出式广告等形式牟取商业利益的程序。 危害:此类软件往往会强制安装并无法卸载; 在后台收集用户信息牟利,危及用户隐私;频繁 弹出广告,消耗系统资源,使其运行变慢等,普通 用户很难清除。
4.禁用IE。 5.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并严格执行。 6.政府通过立法来限制网络间谍软件。
关于间谍软件的清除,目前的办法是采用 一些专用工具,比如SpyBot Search& Destroy等,另外杀毒软件也具有查杀功能。
常用反间谍软件下载推荐
1.Spybot Search and Destroy(简称: SpyBot S&D):能扫描你的硬盘,然后找出你 硬盘里面的广告和间谍程序,然后把这些会 对你的电脑产生危害的程序移除,支持常用 的所有浏览器。 2.Spy Sweeper:让你免受间谍软件的影响, 它能在你浏览网页,浏览邮件,下载软件的 时候给予你充足的保护,免受间谍软件的入 侵,保护个人的信息。
教学内容:
3.6
网络间谍软件(重点) 3.7 IP欺骗与防范 3.8 拒绝服务攻击(重点) 3.9 缓冲区溢出攻击(重点) 3.10 本章小结 3.11 习题
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间谍的内容及常见的间谍软件的 应用 2.掌握常见的攻击形式,如:IP欺骗与防范、 拒绝服务攻击等
IP欺骗的原理
举例:
假设同一网段内有两台主机A和B,另一网段内有 主机X。B 授予A某些特权。X 为获得与A相同的特权, 所做欺骗攻击如下:首先,X冒充A,向主机 B发送 一个带有随机序列号的SYN包。主机B响应,回送一 个应答包给A,该应答号等于原序列号加1。然而, 此时主机A已被主机X利用拒绝服务攻击 “淹没”了, 导致主机A服务失效。结果,主机A将B发来的包丢弃。 为了完成三次握手,X还需要向B回送一个应答包, 其应答号等于B向A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加1。此时主 机X 并不能检测到主机B的数据包(因为不在同一网 段),只有利用TCP顺序号估算法来预测应答包的顺 序号并将其发送给目标机B。如果猜测正确,B则认 为收到的ACK是来自内部主机A。此时,X即获得了主 机A在主机B上所享有的特权,并开始对这些服务实 施攻击。
“网络安全课件-防范黑客攻击”
![“网络安全课件-防范黑客攻击”](https://img.taocdn.com/s3/m/3d72d91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e.png)
强密码
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双因素身份验证
通过另外一层身份验证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更新软件
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最新版本。
网络安全培训
教育员工如何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威胁。
常见的网络安全工具
防火墙
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来保护系 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防病毒软件
加密技术
检测、阻止和消除计算机病毒。
将敏感数据转化为无法读取的 形式,提供数据保密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黑客攻击也在不断演进。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加复杂和隐匿的攻击方式,因 此保持对网络安全的关注至关重要。
总结
通过了解黑客攻击的方式和方法,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我们可以保护我们的网络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共同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网络攻击的后果
1
服务中断
2
网络故障和攻击可能导致在线服务的
停止。
3
数据泄露
丢失或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机密数 据。
声誉受损
被黑客攻击会损害企业和个人的声誉。
应急响应计划
1 快速反应
识别攻击并立即采取行动。
2 协同合作
与IT团队和执法机构密切合 作。
3 修复与恢复
修复受损系统并确保业务的迅速恢复。
黑客攻击的未来趋势
网络安全课件——防范黑 客攻击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有效地防范黑客攻击,保护我们的网络和个 人信息的安全。
黑客攻击的常见方式
1 钓鱼邮件
通过欺骗用户来获取个人信 息和登录凭据。
2 密码破解
使用强大的计算能力破解用 户的密码。
3 恶意软件
通过下载和安装恶意软件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探讨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daf3efb9e314332396893ee.png)
接 完成计算 机体系组建 的调用 , 同时对软件系统 以及凭条包含
类病毒免疫 科学技术 , 为反病毒研 究专家探讨 的新型热点问
性 以及执行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令病 毒还呈现 出攻击 影响 题 。 可通 过强化 自主访 问应 用管控 , 布设磁盘 禁写安全保 护区
域, 进而达 到病毒免疫功 能构 想。 对于经常受到病毒侵袭影 响 病毒宿 主类 型广 泛, 可 隐蔽 于文件 、 软件之中, 或 是邮件 内, 因 的计 算机应用 程序 以及相关对 象, 可进行重 点防护, 应用嵌 入
网络 地 带 ・
计算机 网络 安全与病毒 防范探讨
宿志强( 山 西公安 边防 总 队, 山 西 太原 0 3 0 0 3 1 )
摘 要: 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特征 , 探讨了 有效的防范策略。 对提升网络安全, 预防病毒的不良 侵 袭与大肆传播, 创建优质可靠的
网络 环境 , 有重要 的实践意义 。
防范控制策 略, 应 用新型防毒技术 , 提升 计算 机 网络安全 防护
2 . 1采 用新 型防毒 技术 , 实现加 密保 护
为有效预 防计算 机网络数 据信息传输 遭到不 法人士 的恶 能效, 方 能降低病毒影 响, 创建安全、 畅通的计 算机网络环境, 意窃 听, 并被 不 良篡改 , 应做好 信息数 据 的安 全加 密保 护。 令 实现持续、 健康的应用发展 。 数据 信息形成 密文。 倘若不具备 密钥, 则即便数据 信息遭到窃 确保 数 据信 息的可靠 安全。 可应 用对 称 以及 分对称 加 密处理 方式 。 针对 计算机 网络各类 病毒做好 安全 防护 尤为重 要, 信息 [ 参考文献] 取, 同样无法将 其还原 , 并达 到 占用篡 改 目标 。 这样 一来 便可 [ 1 ] 张玉扣. 计算机 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 防范措施 [ j ] . 价值工程 , 2 0 1 2
网络安全与常见病毒防范
![网络安全与常见病毒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4cb8f1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3.png)
网络安全与常见病毒防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和病毒威胁着我们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为了保护我们的电脑和互联网使用的设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常见病毒的攻击。
本文将向读者提供关于网络安全的资料,以帮助他们了解常见病毒类型及防范方法。
第一部分:常见病毒类型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以程序形式存在的恶意软件,可以影响电脑的正常运行。
它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下载的文件或感染其他可执行文件等方式传播。
计算机病毒可以导致系统崩溃、文件丢失,甚至窃取个人信息。
2.蠕虫病毒蠕虫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的恶意软件。
它通过网络漏洞和弱密码来感染其他设备。
蠕虫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间谍软件间谍软件是一种主动搜集用户信息并发送给第三方的恶意软件。
它通常伴随着下载的免费软件或工具条安装而进入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间谍软件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上网习惯,侵犯用户的隐私。
第二部分:常见病毒防范方法1.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为了保护电脑免受病毒的攻击,我们应该安装并定期更新一款可靠的杀毒软件。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病毒。
2.经常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及时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可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并提高系统的抵抗能力。
我们应该经常检查并更新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和操作系统。
3.警惕电子邮件附件和下载的文件电子邮件附件和下载的文件可能携带病毒。
我们需要警惕从不可信的发件人发送的电子邮件附件,并谨慎下载从不可靠的网站获取的文件。
4.使用强密码为了防止被黑客攻击,我们应该使用强密码来保护我们的账户。
强密码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长度通常应不少于8位。
5.谨慎使用公共Wi-Fi公共Wi-Fi网络存在安全风险,黑客可能利用它们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在使用公共Wi-Fi时要避免访问敏感账户和进行重要的在线交易。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综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e42565011ca300a6c390e6.png)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综述作者:魏宏玲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5期摘要:在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全球互联网的被广泛的使用的背景之下,人们在进行邮件的传送以及文件快递上变得更加的快捷,使用互联网的频率也在变高。
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伴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计算机病毒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计算机病毒相关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措施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引言计算机的应用遍及各个行业和领域,如果计算机网络和系统有漏洞,就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并且造成信息和数据被破坏和泄露,甚至造成其他更加严重的后果。
怎样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病毒进行防护,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1.1、对黑客的防范措施鉴于近年来黑客侵入对人们导致的危害以及造成损失的案例频发,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也逐渐增强,也意识到了身份认证的重要程度,所以经常性的修改账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与密保功能结合使用,或者使用智能卡、智能密码钥匙等等,可以有效防止黑客的攻击。
此外防范黑客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使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指通过网络隔离、限制访问权限等办法来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
目前常用的有360安全卫士,瑞星防火墙软件等等,防火墙可以全面监管控制内网、外网进和出两方通信数据的访问,有效抵挡外部网络黑客的侵袭。
1.2、对垃圾邮件的防范措施垃圾邮件的猖獗已经严重危害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
在预防垃圾邮件之前先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邮件地址,不随便在不权威的网站上对E-mail地址进行登记,或者在不安全的环境下登陆自己的邮箱,谨防垃圾邮件的骚扰。
另外使用邮箱中的垃圾邮件过滤功能,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有效抵御垃圾邮件的骚扰。
现在很多邮箱都可以自动回复,如果使用不得当就给了垃圾邮件空子可钻,因此特别提醒用户请小心使用邮箱的自动回复功能。
此外,如果发现邮箱中出现了来历不明或者相对可疑的邮件尽量不要打开,更不要对其回复,这么做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垃圾文件对我们的骚扰和破坏。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治技术与黑客攻击防范策略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治技术与黑客攻击防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aa8b33ff111f18583d05a1c.png)
1 计 算机病毒与计 算机网络病毒 的特点 及危害
11 计算机病毒及特点 . 计算机病毒是指 “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 中插入的破坏 汁算机功
能或 者毁坏 数据 ,影响计算机使用 ,并能 自我复制的一组 计算机指令 或 者程序代码” ,汁算机病毒虽是一个小小程序 ,但它和普通 计算机 程序不吲 ,具有以下特点 ( 1)寄生性 计算机病 毒寄生在其他程 序之q ,当执 行这个程 J 序时 ,病 毒就起破坏作用 ,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 ,它是 不易被 人
发觉 的 ( ) 2 它具 有潜在的破坏 力 、系统被病 毒感染后 , 毒一般不会 病 即时发作 ,而是潜藏在系统中 ,等条件成熟后 ,便会发作 ,给 系统带 来严 重的破 坏。
( )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 的隐 蔽性 ,有的可 以通过病 3 毒软 件检查出来 ,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 ,有的时隐时现 、 变化 无常 ,
防火墙 计算机 网络病毒 黑客攻击
用的入 侵 方 法 .对 黑客 攻 击提 出 相 应 的 防 范 策略
关键词
随 着汁算机技 术的发 展和互联 I 卅的扩大 ,计算机 已成为人们生活 和工作 中所依赖的重要工具 但 与此IJ ,计算机病毒及州络黑客对 _时 计算 机的攻 击与 甘俱增 ,而且破坏性 H益严重 :计算饥病毒防治技术 与 络 黑客攻 击的 防范策略 成为保证信息安全 的重要技术
上 ,导 致计算机工作效率下降 ,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甚至造 成嘲络 系 统 的瘫痪 。 2 计 算机病毒与计算机网络防治技术 21 计算机病毒防 治防 火墙技术 . 从 防火 墙的功能来说 ,主要包含以下儿个方面 :访 控制 ,如应 用 A L 行 访f 控制 、 N T P C 进 u J A ;V N;路 由 、认证 和 加 密 、日志 i 己 录 、管理 、攻 击防 范等。 为了满 足多样化的组网需求 ,降低用户对其它专 没备的需求 , 减少用 户建 嘲成本 ,防火 墙上也 常常把 其它网络技术结合进来 ,例如 支持 DHCPsre evr、 DH pa CPr l e y、动 态路 由 ,支持拨 号 、 P P P 0E 等特性 ;支持广 域网 口;支持透明模式 ( 桥模式 ) ;支持 内容 过滤 (
计算机网络安全如何防范网络攻击与病毒入侵
![计算机网络安全如何防范网络攻击与病毒入侵](https://img.taocdn.com/s3/m/728165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f.png)
计算机网络安全如何防范网络攻击与病毒入侵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依赖于网络进行通信、储存与处理数据,因此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
网络攻击与病毒入侵是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为了有效地抵御这些威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与病毒入侵方式,并探讨如何防范这些威胁。
一、网络攻击的类型与防范措施网络攻击指的是黑客或其他恶意个体违法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软件、数据进行非法访问、利用和破坏的行为。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钓鱼攻击钓鱼攻击是黑客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冒充合法组织发送虚假信息,引诱用户揭示个人信息,从而实施非法活动。
为了防范钓鱼攻击,用户应保持警惕,警惕非官方或可疑来源的信息和网站,尽量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2. DoS/DDoS 攻击DoS(Denial of Service)和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通过占用网络资源,使合法用户无法访问目标服务,并导致系统崩溃。
为了防范这种攻击,网络管理员可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流量分析工具等技术手段,限制恶意流量的访问,并及时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3.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黑客非法获取敏感数据,可能导致用户隐私曝光、金钱损失甚至信用卡欺诈。
为了防范数据泄露,组织和企业应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包括制定安全策略、加密敏感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更新网络安全软件。
二、病毒入侵与防范策略病毒是指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自我复制、传播并对系统造成破坏的恶意软件。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病毒入侵方式,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通过网络或插入感染的介质传播,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的恶意软件。
为了防范计算机病毒,用户应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不随便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附件和软件下载。
2.间谍软件间谍软件(Spyware)是一种秘密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并发送给第三方的恶意软件。
IT行业中的网络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
![IT行业中的网络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209c6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3.png)
IT行业中的网络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IT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在信息时代,各类企业都离不开网络,并存储了大量敏感数据。
与此同时,黑客、病毒和其他恶意软件也在不断进化,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在IT行业中了解并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安全风险1. 黑客攻击黑客是指那些具有高度计算机技术能力,并且利用自身技术破坏或窃取他人信息的人员。
黑客攻击可能导致企业数据泄露、财务损失以及商誉受损等后果。
2.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并感染电脑系统的软件程序。
它们可以窃取用户账号密码、个人隐私信息,并且危害到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3. 社交工程攻击社交工程攻击是一种利用心理学手段欺骗用户,窃取其个人信息或机密信息的方法。
黑客通常通过诱骗、伪装成可信任的实体(如银行或电子邮件提供商)来实施社交工程攻击。
二、网络安全防范措施1. 加强密码和身份认证管理合理设置复杂的密码策略,并定期更换密码,确保用户账号的安全。
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例如使用短信验证码和指纹识别等技术方式。
2. 增强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及时更新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的固件和软件版本,并关闭不必要的服务,以减少入侵可能性。
同时,配置有效且复杂的访问控制策略和防火墙规则,限制远程访问以及不明来源的流量。
3.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与培训教育员工识别并应对各类网络威胁是预防黑客攻击和社交工程攻击的关键。
企业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使员工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风险,并且学会自己保护个人信息。
4. 实施数据加密技术对重要的企业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地防止黑客入侵和大规模数据泄露。
通过使用安全协议和加密算法,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5.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存储在离线、可控制访问权限的设备上,以应对病毒攻击或其他数据丢失情况。
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4c89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e.png)
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突出。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的意义、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以及有效的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安全的意义(200字)1. 保护个人隐私:在网络上,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的风险越来越大,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
2. 维护国家安全:随着国家核心信息的数字化,数据安全成为了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支持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只有保证网络安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服务。
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400字)1.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最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主要通过邮件、下载、传输等方式传播,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
2.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利用假冒的网站、电子邮件等手段获取个人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
3.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恶意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获取、篡改或者销毁目标系统中的信息。
4.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机构、公司等泄露数据或者故意出售数据。
三、有效的防范措施(600字)1. 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及时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防御,并保持软件的更新。
2. 强化密码安全:制定密码时应该选择复杂、包含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的组合,并经常更改密码。
3. 谨慎点击:在浏览器上点击或下载陌生链接时,要谨慎确认链接的来源和信任度,避免点击恶意链接。
4. 定期备份数据:及时备份计算机重要数据可以避免数据损失或泄露带来的损失。
5. 加强网络防火墙设置:网络防火墙可以有效过滤恶意软件、病毒和黑客攻击,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6.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安全防范意识。
7. 定期更新软件和系统:安装最新的软件和系统补丁,及时修复现有软件和系统的漏洞,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信息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
![信息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f19c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3.png)
信息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一、威胁来源及分类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主要来源包括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木马、网络钓鱼等等。
这些威胁种类不同,对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1. 网络黑客网络黑客指的是通过非法手段侵入系统防护机制,获取系统信息或者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犯罪行为。
黑客的攻击手段主要包括口令猜测、漏洞攻击、欺骗等等。
黑客攻击的目标主要是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拥有大量敏感信息的机构。
2.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指的是同样会对计算机进行破坏、破解、入侵等方式的一种攻击手段,病毒通过网络不断的袭击,将病毒代码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系统中,在系统中繁殖,破坏或者篡改文件,导致数据丢失等可怕后果。
3. 木马木马是一种类似病毒的程序,它通过扫描开放端口,建立网络连接,伪装为合法的程序,从而进入计算机系统,并在背后偷窃或控制计算机。
木马有危害性大的特点,它有能力盗窃敏感信息、破坏重要文件和软件,威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4.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指的是通过伪造的电子邮件等方式,引诱用户到伪造的网站或者网络环境中,从而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或者控制用户计算机,这是一种新型的攻击手段。
网络钓鱼的诈骗方式多种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对各种行业与个人都有劣势。
二、信息安全防范措施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各种防范措施层出不穷,包括网络安全技术、信息收集预警、加强日常管理等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安全威胁。
1.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防范信息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包括建立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加密技术等等。
防火墙是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能够有效阻挡黑客入侵,防止木马入侵,是最基础的安全措施之一。
杀毒软件是用来发现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工具,能够及时发现病毒,加以拦截,保护计算机安全。
加密技术是指通过密码技术将信息变成不可读的密文,保证信息传输安全。
2. 信息收集预警信息收集预警是对信息安全威胁的早期预警,包括风险评估、网络安全情报收集等。
【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研究
![【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87e41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e.png)
【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研究计算机网络平安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讨论随着社会进展和经济建设的脚步加快,网络技术也日新月异,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生产领域中都有着极其广泛的重要应用。
维护计算机网络平安,防止计算机病毒破坏网络造成不行挽回的巨大损失,已经成为了保障日常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重要内容。
一、关于计算机网络平安和计算机病毒的介绍1.1计算机网络平安的内容及影响因素计算机网络平安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计算机所储存的数据没有危急,不会由于偶然或恶意的攻击而被破坏、更改和泄露,从而造成事故损失。
系统和信息平安是网络平安的两个重要内容,前者涉及到计算机的设备硬件、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后者则和计算机完好、可用、保密地存储、传输各种数据信息有关。
计算机网络平安受到威逼的缘由可能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其他因素三种类型。
外部因素包括计算机病毒入侵和黑客等的人为恶意攻击。
内部因素主要指计算机系统内部存在的平安漏洞,这些漏洞多是由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程序中的“BUG”造成的。
其他因素包括人为失误和不行抗力,人为失误是指操作人员、用户不合理配置系统资源、误删或改动程序数据与指令等不当操作;不行抗力如地震、雷击等。
1.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传播和特点如今对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方式有许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病毒的传播方式分为引导区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宏病毒,而且业界越来越倾向于再加入网络型病毒的分类。
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磁性媒体〔主要是软盘〕、硬盘〔以优盘为最常见〕、光盘〔尤其是处处泛滥的盗版光盘〕、网络〔从节点到节点或从网络到网络〕途径来进行快速传播,感染其他电脑。
计算机病毒首先具有破坏性。
计算机遭到病毒攻击后,正常的应用程序将无法使用,内存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会被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泄露。
计算机病毒还具有传染性。
只要一部机器感染病毒,在通过网络与其他计算机进行接触后,病毒就会传递到新的个体上,然后通过新个体的其他接触最终造成大量计算机同时感染病毒。
黑客攻击的危害与防范
![黑客攻击的危害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bb16ab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4.png)
黑客攻击的危害与防范黑客攻击是当今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黑客攻击不仅对个人隐私和安全造成威胁,也对企业、组织和政府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了解黑客攻击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黑客攻击的危害1. 数据泄露:黑客可以通过入侵系统或网络来窃取个人和机密数据,如身份信息、财务信息等。
这些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金融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
2. 网络瘫痪:黑客可以利用技术手段使服务器过载,导致网络瘫痪。
这给企业和组织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那些依赖互联网运营的机构。
3. 恶意软件:黑客可以通过发送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或间谍软件,来感染计算机系统。
这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甚至被黑客操纵控制。
4. 网络钓鱼:黑客通过虚假的电子邮件、网站或信息,骗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
这种欺诈手段可能导致个人财产损失和身份盗窃。
黑客攻击的防范1. 强化密码安全性:使用复杂、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避免使用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密码,并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
2. 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通过及时安装系统和软件的安全更新来填补漏洞,以减少黑客入侵的风险。
3. 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安装强大的防火墙和安全软件来监控和阻止潜在的黑客入侵。
4. 敏感信息保护:谨慎处理和保护个人和机密信息,避免在公共网络或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敏感信息。
5. 培训和意识提高:向员工提供网络安全培训,教育他们识别和应对黑客攻击的常见手段。
6. 备份和恢复系统: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确保能够及时恢复系统和数据,在遭受黑客攻击后尽快恢复业务运营。
综上所述,黑客攻击的危害不可忽视,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来减少风险。
通过加强密码安全性、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安装防火墙和安全软件、保护敏感信息、提高员工意识和备份重要数据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黑客攻击。
什么是计算机安全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什么是计算机安全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https://img.taocdn.com/s3/m/aa5871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8.png)
什么是计算机安全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什么是计算机安全?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非法的访问、使用、破坏、泄露和干扰的一种技术和管理手段。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安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一、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破坏、盗取个人信息等操作。
病毒主要通过下载软件、电子邮件附件、传输文件等方式传播。
一旦计算机感染病毒,它们可能会删除文件、损坏系统,并传播给其他计算机。
二、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欺诈手段,骗子通过伪装成值得信任的个人或机构,欺骗用户输入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信用卡号等并将其获取。
钓鱼行为通常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欺骗性网站进行。
了解如何辨别真伪以及保持警惕是防范网络钓鱼的重要手段。
三、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窃取个人敏感信息、破坏系统或者实施其他非法行为的行为。
黑客通过利用安全漏洞或弱密码,获取未经授权的对目标系统的访问权限。
保持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包括使用复杂的密码和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对抗黑客攻击至关重要。
四、拒绝服务攻击(DDoS)拒绝服务攻击是指通过大量的网络流量向目标服务器发送请求,以使其超过正常负荷而无法正常工作的一种网络攻击方式。
攻击者可以利用多个计算机、恶意软件或者网络终端设备来发动此类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会导致目标网站无法正常访问,造成服务中断。
五、网络间谍活动网络间谍活动是指国家、组织或个人通过网络进行的间谍行为,旨在获取目标国家、组织或个人的敏感信息。
网络间谍活动可能导致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受到威胁。
这种威胁需要利用强大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监控手段进行防范。
六、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指敏感信息或个人数据被泄露的情况。
这些数据可能包括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信用卡信息等。
数据泄露可能是由黑客攻击、内部员工失职或系统漏洞引起的。
网络安全课件,防范木马、病毒的攻击与防御技术
![网络安全课件,防范木马、病毒的攻击与防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1fa26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3.png)
恶意软件可能导致财务损失,如盗取信用卡信 息、勒索财产。
系统瘫痪
恶意软件可导致系统崩溃,无法正常运行,影 响工作和生活。
影响声誉
遭受木马和病毒攻击可能损害个人或企业的声 誉。
4. 木马和病毒的攻击方式
1
社会工程
通过欺骗和诱导人们提供敏感信息,如钓鱼网站、钓鱼邮件。
2
恶意链接和附件
通过发送包含恶意代码的链接或附件,感染用户的计算机。
一种自我复制的恶意程序,通过感染其他文 件传播自身,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
2. 木马和病毒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
• 木马:隐藏、潜伏、隐蔽 • 病毒:自我复制、感染性、传播能力
分类
• 木马:远控木马、监视木马、金融木马 • 病毒:文件病毒、宏病毒、蠕虫病毒
3. 木马和病毒的危害和影响
个人隐私泄露
木马和病毒可能窃取用户敏感信息,如银行账 号和密码。
作用
监控和限制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 攻击。
配置
设置允许和阻止的规则,确保只有合法的数据 流通过防火墙。
7. 杀毒软件的选择和更新
选择
选择可信赖的杀毒软件,具备实时监测、 自动更新和病毒库更新功能。
更新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病毒库,以检测和清 除最新的病毒。
8. 系统漏洞的修补和补丁更新
1 修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可执行文件感染
将恶意代码插入可执行文件,当用户运行时感染计算机。
5. 木马和病毒的防御技术
1 实时防护软件
2 定期系统更新
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 实时监测和防御恶意软件。
及时安装系统补丁和更新 软件,修复已知漏洞。
3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安全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安全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dac65a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b.png)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是一种非常普遍存在的威胁电脑和网络安全的恶意软件。
这些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并在感染了计算机后对系统进行破坏,窃取敏感信息,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
因此,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防范成为保护我们的计算机的重要任务。
首先,让我们看看计算机病毒的真正危害。
计算机病毒可以以不可见的方式进入计算机系统,一旦感染了系统,就会进行各种恶意活动。
其中一种常见的病毒行为是数据破坏。
病毒可能会删除或损坏计算机上存储的文件和数据,导致数据的永久丢失。
同时,病毒还可以感染关键系统文件,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
除了数据破坏,计算机病毒还可能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银行账号、信用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等。
窃取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各种形式的欺诈活动,导致用户财务损失和个人隐私泄漏。
另外,计算机病毒还可以利用感染的计算机进行网络攻击,成为“僵尸网络”的一部分。
这些僵尸计算机可以被黑客远程控制,并用于发起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垃圾邮件攻击等。
这些攻击可以导致重要的网络资源被耗尽,对企业和组织的运营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免受这些病毒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
首先,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非常重要。
供应商通常会发布安全补丁来修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漏洞,我们需要及时安装这些补丁,以防止病毒利用漏洞入侵。
其次,安装和更新一个强大的防病毒软件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软件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计算机上的病毒,提供实时保护,并对可疑文件和链接进行扫描。
使用防病毒软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系统扫描来确保计算机的安全。
此外,合理的互联网行为也是避免计算机病毒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避免点击未知来源的链接和下载非法软件,同时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钓鱼邮件和欺诈网站欺骗。
此外,我们还应该经常备份重要的数据,以免在感染计算机病毒时导致数据无法恢复。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48d4180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6.png)
很长一段时间,恶意的攻击者非常喜欢使用克隆账号 的方法来控制你的计算机。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激活一个 系统中的默认账户,但这个账户是不经常用的,然后使用 工具把这个账户提升到管理员权限,从表面上看来这个账 户还是和原来一样,但是这个克隆的账户却是系统中最大 的安全隐患。恶意的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个账户任意地控制 你的计算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对 账户进行检测。
2.2 黑客攻击
这是一种最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攻击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系统脆 弱点或系统漏洞,由于网络系统同构冗余环境的弱点是相同的,多个系 统同时故障的概率虽小,但被攻破可能性却大,通过拦截、窃取等多种 方式,向系统实施攻击,破坏系统重要数据,甚至系统瘫痪,给网络安 全带来严重威胁。维护网络安全,主要指维护网络的信息安全。保证数 据的机密、完整是最基本的目标。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数据未经授权 应该是不能被任意修改的,任何想获取该数据信息的访问者都应是经过 授权的合法用户。此外,网络环境应是可靠的、可被控制的。网络管理 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攻击来临时能迅速控制安全隐患的 传播。同时,当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系统的硬件或软件资源,都应具 备及时修复并保证提供正常服务的能力。
2.3病毒的危害
网络病毒发病和传播速度极快,而许多计算机 用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不 能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造成网络病毒泛滥, 不仅严重地危害到了用户计算机安全,而且极大的 消耗了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拥塞,给每一个用户都 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外来的攻击和内部用户的 攻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 网络的正常使用。常见的网络病毒有“机器狗”, “桌面幽灵”,“猫癣病毒”等。
2.4各种非法入侵和攻击
由于计算机网络接入点较多,拥有众多的公共资源,并且 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比较薄弱,使得网络成为易 受攻击的目标。非法入侵者有目的的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 完整性,窃取数据,非法抢占系统控制权、占用系统资源。 比如:漏洞、薄弱点扫描,口令破解;非授权访问或在非授权 和不能监测的方式下对数据进行修改;通过网络传播病毒或 恶意脚本,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或者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导致 授权的用户不能获得应有的访问或操作被延迟产生了拒绝 服务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见威胁与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见威胁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5de4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7.png)
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见威胁与防范措施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常见威胁,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在阅读本文之前,读者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1.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最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文件传输、电子邮件附件、可移动介质等途径传播,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系统,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问题。
2.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获取计算机系统的未授权访问权,从而窃取、修改或破坏系统中的数据。
黑客攻击手段多样,包括密码破解、拒绝服务攻击、跨站脚本等。
3.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敏感信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泄露给外部人员。
这可能是由于系统漏洞、内部人员失职、物理设备失窃等原因导致的。
一旦数据泄露,将对企业或个人的声誉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4.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虚假身份和虚假信息欺骗用户,从而获取用户敏感信息的攻击方式。
常见的网络钓鱼手段包括仿冒网站、欺骗邮件、恶意链接等。
5. DDoS 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利用大量计算机发起大规模的请求,以占用目标系统的资源,从而使其无法正常响应合法用户的请求。
DDoS攻击会对网络和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导致服务中断。
二、防范措施1. 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为了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感染,用户应及时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杀毒软件可以扫描和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而防火墙可以监控和管理网络通信,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 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为了防止黑客攻击,用户应该选择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此外,多因素认证可以增加用户身份的验证难度,降低黑客攻击的风险。
3. 加密敏感数据:为了防止数据泄露,用户应该将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加密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密文,只有掌握密钥的人才能解密获得原始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按连接方式分为:
– 源码型病毒:较为少见,亦难以编写。因为它要攻击 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编译之前插入其中, 并随源程序一起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此时刚刚 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便已经带毒了。 – 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序中的部分模块或 堆栈区。因此这类病毒只攻击某些特定程序,针对性 强。一般情况下也难以被发现,清除起来也较困难。 – 操作系统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 统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操作系统,这类病毒的 危害性也较大。 – 外壳型病毒:将自身附在正常程序的开头或结尾,相 当于给正常程序加了个外壳。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 按破坏性可分为:
– 良性病毒: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存在,不直接破坏计算机 的软硬件,对系统危害较小,但会消耗系统的资源。 – 恶性病毒:会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恶意攻击,如破坏数 据、删除文件、破坏主板导致死机或网络瘫痪等。
2) 按传染方式分为:
– 引导型病毒:攻击用于引导计算机的程序。一个引导记录 病毒可以感染软引导记录程序,活动分区引导记录或主引 导记录的自举程序。 – 文件型病毒:一般只传染磁盘上的可执行文件 (COM , EXE)。 – 混合型病毒:兼有以上两种病毒的特点,既传染引导区又 传染文件。
Return
二. 计算机病毒的作用机理
1、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流程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流程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病毒通过第一次非授权加载,引导模块被执行,病 毒由静态变为动态。
2、病毒的引导 • 计算机病毒只有处在动态方式下,才具有传染和破 坏的能力。 • 病毒的引导模块具有三个功能:
– 把病毒程序代码引入内存。病毒一旦被激活.首先想方设 法窃取部分内存.使自身代码藏匿于此。 – 对内存中的病毒代码采取保护措施,使之不会被覆盖。病 毒将自身的程序代码保留在内存中的手段主要有两种: • 通过程序驻留; • 将病毒代码移到内存高端,然后修改内存大小指示单元。 – 对内存中的病毒代码设定某种激活方式。修改中断向量以 便在特定的条件下取得执行权。
• 计算机病毒的结构:三大功能模块,即引导模块, 传染模块和破坏(表现)模块。 1、引导模块 病毒程序运行时,首先运行的是病毒引导模块。 引导模块首先对运行环境进行调查,然后向系 统申请病毒运行所需的资源,接着将传染模块 和破坏(表现)模块导入内存运行。(导入、保护、 设置运行条件)
2、传染模块 • 传染模块是病毒程序的核心,是判断某个程序是否 为病毒的首要条件。传染模块由两部分组成:传染 条件判断和传染部分。 – 传染条件判断:根据预定的传染条件是否满足, 控制病毒的感染动作。传染条件有多种,如日期、 时间、特定程序、动作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逻 辑条件。 – 传染部分:它是使病毒代码链接于宿主程序之上 的部分,即使病毒进行传染动作的部分。传染部 分首先寻找要传染的文件(如可执行文件),接着检 查该文件是否已被感染 (一般病毒都会在已感染过 的程序中留下一些标志,避免重复感染),若设有 被本病毒感染过.则进行感染,将病毒放入宿主 程序。
3、破坏(表现)模块 • 破坏(表现)模块也由两部分构成:病毒触发条 件判断和病毒具体表现部分。表现分为良性表 现和恶性表现。
– 病毒触发条件判断与传染模块的传染条件判断类 似,判断是否破坏以及何时破坏。 – 病毒的破坏或表现部分是病毒程序的主体,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设计者的意图。它负责实施 病毒的破坏动作,其内部是实施病毒预定动作的 代码。这些破坏活动可能是破坏文件、数据,格 式化磁盘,破坏或强占计算机存储空间、时间, 降低系统效率,或使系统崩溃之类的动作。有的 病毒不执行破坏动作,只做特定的表现,如显示 特定的信息或画面、发出特殊的声音等,因此没 有破坏模块,而只有表现模块。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概述 ★ § 病毒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 §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 计算机病毒概述
• 一. 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 二. 病毒的起源与分类
Return
一 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 计算机病毒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它不是天然 存在的,是某些人根据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弱 点,而编制出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 • 与生物医学上的"病毒"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由于 这种程序具有传染和破坏的特征,因此习惯上将这 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 从广义上讲,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 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依据此定义,诸如 逻辑炸弹,蠕虫等均可称为计算机病毒。在国内, 专家和研究者对计算机病毒也做过不尽相同的定义, 但一直没有公认的明确定义。
4、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机制 • 病毒可在第一次加载时只把引导模块引入内存,以 后受到某些中断机制的触发,如小球病毒的破坏模 块一般不会在启动系统时就发作,它必须等整点或 半点时,再由INT 13H激活发作。 • 结构上,破坏模块类似于传染模块,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判断破坏的条件是否满足,另一部分执行破 坏功能。执行破坏所要求的条件一般会与时钟和时 间有关,因而病毒程序最常修改的中断除了诸如病 毒传染利用的INT 13H、INT 21H外,还有诸如破坏 模块利用的INT 71H(硬时钟中断)、INT 1CH(软时钟 中断)及INT 1AH(读取/设立系统时间、日期中断), 如黑色星期五(某月的13号正好是星期五);当前时间 是整点或半点;病毒进入内存已半小时了等等。
2)隐蔽性。 病毒为了保护自己,一般采用以下方法隐藏自 己:
– 短小精悍(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 – 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盘较隐蔽的地方(以隐含文件 形式出现) – 分散和多处隐藏 (而当有病毒程序潜伏的程序体被 合法调用时,病毒程序也合法进入,并可将分散 的程序部分在所非法占用的存储空间进行重新装 配,构成一个完整的病毒体投入运行。) – 加密 – 变体
5)不可预见性。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有不可 预见性。 – 病毒的代码千差万别。 – 传染条件,传染方式,传染对象不同。 – 破坏条件,破坏方式,破坏对象不同。 – 以上情况处于变化之中。病毒的制作技术在不断 的提高,病毒对反病毒软件永远是超前的。 – 某些正常程序使用了类似病毒的操作甚至借鉴了 某些病毒的技术。 6)触发性。满足传染触发条件时,病毒的传染模块会被 激活,实施传染操作。满足表现触发条件时,病毒 的表现模块会被激活,实施表现或破坏操作。 7)针对性。有一定的环境要求,并不一定对任何系统都 能感染。 Return 8)依附性。病毒依附在合法的可执行程序上。
2、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1)传染性。这是病毒的基本特征,是否具有传染 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 条件。 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 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 ( 软盘、光盘、计 算机网络等 ) 。病毒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 并得以执行,它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 程序或存储介质,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 自我繁殖的目的。
3)潜伏性。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 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悄悄地繁殖和扩散而 不被发觉,使得许多数据资源成为病毒的携带者而 迅速向外传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 表现(破坏)模块。潜伏的目的是为了赢得足够的时间, 充分扩散,最后造成尽可能大的破坏。 4)破坏性(表现性)。任何病毒只要侵入系统,都会对系 统及应用程序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由此特性可将 病毒分为良性病毒与恶性病毒。良性病毒可能只显 示些画面或出点音乐、无聊的语句,或者根本没有 任何破坏动作,但会占用系统资源。这类病毒表现 较为温和。恶性病毒则有明确的目的,或破坏数据、 删除文件或加密磁盘、格式化磁盘,有的对数据造 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表现和破坏是病毒的最终目的。
Return
§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 一. 反病毒的一般方法 • 二. 先进的反病毒技术 • 三. 防病毒系统介绍
Return
一. 反病毒的一般方法
• 对于病毒威胁最理想的解决方法是不允许病毒进 入系统,如采用病毒防火墙。这个目标不易实现, 一旦病毒侵入系统就要进行下面的工作:
– 检测:一旦发生了感染,确定它的发生并且定位病 毒。 – 识别:检测完毕后,识别感染程序的特定病毒。 – 清除:在标识了特定病毒后,从被感染的程序中清 除病毒的所有痕迹,将程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 所有被感染的系统中清除病毒使得病毒不能进一步 传播。
• 病毒的引导模块既可与其它两个模块一起运行,也可与 两个模块中的一个一起运行,甚至于独立先运行。
3、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过程 •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 用存储介质等传染载体进行传染;另一种是以 网络作为传染载体。网络已渐渐成为病毒传染 的主要途径。 • 病毒通过引导模块驻留到内存中后,监视系统 的运行,选择机会进行传染。一旦传染条件成 立,传染模块被激活并会马上对攻击目标进行 判断,以确定是否传染。当确定对某个文件进 行传染后,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把病毒写入磁盘, 同时保证被感染对象仍可正常运行,即进行的 是传染而非破坏。
• 与正常计算机程序的差异: – 病毒能使自身的代码强行传染到一切符合其传染 条件的未受到传染的程序之上。 – 未经授权而执行。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 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其目 的对用户是可见的。病毒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当 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 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是未知 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 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 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 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 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 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此定义具有法律性和权 威性。
病毒的起源与分类
1、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 电脑病毒的历史:磁蕊大战 – 早在1949年, 电脑的先驱者John Von Neumann在他所提出的 一篇论文 [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织的进行 ]里,已把病毒 程序的蓝图勾勒出来。 – 直到十年之后 ,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的贝尔(Bell)实 验室中,这些概念在一种很奇怪的电子游戏中成形了 ,这种 电子游戏叫做 “磁蕊大战” (core war)。 • 磁蕊大战是当时贝尔实验室中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程序员在工 余想出来的,他们中的一个是莫里斯。磁蕊大战的玩法:双方各 写一个程序,输入到电脑中,这两个程序在电脑的存储系统内互 相追杀 ,有时它们会放下一些关卡 ,有时会停下来修复 ( 重新写 ) 被对方破坏的几行指令;当它被困时,也可以把自己复制一次,逃 离险境。 游戏直到一方的程序被另一方的程序 “吃掉” 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