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在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合理游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文本解读:在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合理游走
作者:杨帆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9年第02期
近些年来,语文文本解读受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逐渐形成注重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作者中心”解读方式、注重分析文本语言结构的“文本中心”解读方式和注重读者接受的“读者
中心”解读方式。这三种方式,源起于西方一个世纪以来的三种主要文学批评理论。受西方学术界长期“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影响,这三种理论虽自成体系,却又相互排斥。这些独立的批评理论传入国内并进入语文教学领域后,语文文本解读打破了我国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作者中心”解读模式,很快形成了三种解读思想并存的情况。然而,三种解讀思想的并存也给语文老师文本解读带来普遍的困惑:面对具体的文本,到底选用哪种解读方式?哪种方式或者解读思想更加合理?如何在三者之中进行选择、取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深入分析语文文本解读大量实例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解读方式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正确的文本解读方式应该是——实现在作者模式、文本模式和读者模式之间的合理游走。
一、作者中心批评方式的理论和不足
“作者中心”批评方式原本是西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文学批评一直沿用的批评方式。该理论认为,文学批评应该从“作者”角度出发,关注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把文本看成作者的影子,文本阐释的目的就是要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作者中心”批评方式非常重视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等对作品的影响,重视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等与作品之间的紧密关联,努力从中寻找线索和依据来解读文本。
的确,在批评者想象中,文学作品是作者心灵的投射,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作品必然与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和时代生活密切相关,这应该毫无疑义。因此,“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应该顺理成章,这也是我国文本阐释一直使用的非常重要的一把钥匙,即使在今天的文本解读中仍然屡见不鲜。比如杜甫的《兵车行》,教学时必须弄清楚当时唐王朝不断扩边穷兵黩武,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发动战争的这段史实。特别是天宝十年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征伐南诏大败,损兵六万,杨国忠掩盖真相,企图募兵补充兵员,百姓不愿,他就下令捕人从军,制造出许多人间惨剧。《兵车行》就是杜甫在咸阳桥附近亲眼目睹了唐军出发时的凄惨情景后写的。只有掌握了这一史实,才能对诗文开头所描写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所展示的妻离子散、生离死别的现实,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否则,学生都认为入伍参军、保家卫国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木兰还主动从军呢,为什么诗中的百姓却如此拒绝、悲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