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演示
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
![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51f3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a.png)
(一)以课件演示代替板书 (二)以游戏活动代替板书 (三)板书设计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示范不到位
1、缺乏计划、形式单一; 2、 内容烦琐,条理不清; 3、呈现时机失去灵活; 4、布局随便。
二、板书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与建议
(一)“五要” 1、板书要有计划性 ; 2、板书要有规范性 ; 3、板书要有完整性; 4、板书要有针对性; 5、板书要有艺术性。
办学的思想:
1、塑有思想的教师 2、育有道德的学生 3、办有灵魂的学校
思考:
问题1:什么是课堂教学技能? 问题2:你认为课堂教学技能应该有哪些?你目 前具备了哪些课堂教学技能?
评课的角度?
教学组织/设计
教学创新
教学目标
教学逻辑、教学策略
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素质
构建有效课堂,展现课堂魅力
什么是课堂教学技能?
它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第一节 常见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技能问题研究
一、课堂观察不注意,缺乏教学调整 二、课堂提问不组织,全员参与不够 三、学习要求不明确,教学监控不够 四、教学组织不到位,时间利用不充分 五、学生课堂违纪,教师视而不见
1、教师对教材生疏,无暇顾及学生。 2、部分教师管理意识差。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课堂是师生相处、交流和互动的时空 课堂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地方 课堂是智慧生成的地方 课堂是自由开放的空间
这就意味着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对师生关系 平等与和谐,自由与互动的新的时代要求。
二、课堂教学技能的形成
1、教学技能的掌握既依赖于学习更有赖于实践。 (1)教学技能的掌握要重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 (2)掌握教学技能要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
清华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队伍建设-张留碗 - 国家级物理实验中心
![清华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队伍建设-张留碗 - 国家级物理实验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865e0079c850ad02df804137.png)
张留碗 清华大学实验物理教学示范中心
2013 -8 -5
Department of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Teaching Center of Experimental Physics
1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任务和要求
2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 教高[2005]8号
特色 基础性 应用性 综合、扩展性 光学的系统训练
23
典型3--耦合重力摆实验(普物)
色散关系以及研究在截止频率以外系统的振动行为
24
基础实验内容
观察双耦合摆、三耦合摆的耦合运动现象; 测量耦合摆链的色散关系,观察在截止频率以外耦合 链中波的传播现象
提高实验内容
测量耦合摆链在受迫振动时的幅频特性曲线; 引进单个弹簧“缺陷”后的色散行为 特色 基础性 丰富的物理内涵 设计简洁,易于推广
13
面临的形势
物理系从2003年开始实行Tenure-Track制度 科研-教学-服务 物理系学科发展的变化 理论为主-重点发展实验 清华大学从2013开始实行新的人事制度改革 分类管理
中学的实验物理教学环境的变化
职称和待遇 进修 减负的冲击
14
运行架构
实验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心主任 中心工作组 实验室主任 课程召集人 实验室主任 课程召集人
17
基础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
开设了“基础物理学原理与实验” 实验教师 24人 基础课+实验课 教师10人 实验技术人员 18人 承担一定的实验教学任务的 16人 演示实验室是理论教学团队和实验中心共建
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5f9f2a3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7.png)
职业教育培训类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 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 20号)要求,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合理有效的整合教师教育资 源,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为了满足园长和教师的职业化发展需求,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际职业技能认证协会共同组织开展“育婴咨询指导师”和“招生咨询师” 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培训,结业后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培训证书,并由国际职业 技能认证协会颁发职业技能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认证考试网 官方网站可查。
凭借雄厚的教师力量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中心已面向全国开展了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管理者、骨干教 师以及行政、一线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为管理者提供了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实地考察等方面的培训; 为骨干教师提供了针对高考改革、课程改革等务实的强化培训。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诸多优质的学习内容,成 功举办了多期适合基层教育管理干部、园长、校长、教师的系列培训课程研修班,以其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 训方式的新颖和实用,培训效果富有启迪性、实效性等特点,受到学习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培训内容
继续教育培训类
基于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针对各类各级学校(幼儿园)老师和管理人员的普遍需求,提供各类公开培训 课程;组织名园(校)与名师风采展示系列活动(全国个大中城市均进行);全国(幼教,中小学)名师精品课 观摩与研修;中小学、幼儿园后勤工作观摩考察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研究与推广;课题实验基地 建设。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9f7cf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d.png)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阴丁沁怡杨维新上海理工大学[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混合式英语教学,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思路。
本文研究了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现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的课堂形式更加多样、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1)12-0098-03近年来,国内多数高校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致力于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高效推进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充分利用既有的优质教学资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逐步实现了由线下、线上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向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转变。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往传统的线下教学以及线上教学,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完全调动。
因此,为了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成了近期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
1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充分发挥了传统线下与线上教学的优势,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了以往相互孤立的线下与线上授课形式的有机融合,其更加注重课程教学过程的成效,纵向培养、挖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将其与线下传统课堂的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2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新趋势2.1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为主要形式,学生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课前课后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
清华附小ppt课件
![清华附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8319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4.png)
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心理课程教育
清华附小开设心理课程,帮助学生了 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
个别心理辅导
家校合作
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 支持和帮助。
针对有需要的学生,学校提供个别心 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05
清华附小的教育成果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力的学校。
近年来,清华附小在教育教学、 科研、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果,为国内外所瞩目。
清华附小的教育理念
清华附小秉持“以人为本、面向世界、突出特长、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致力于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倡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 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培训体系
学术交流
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定期组织 校内和校外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 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 验和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 同进步。
继续教育
激励机制
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知识储 备和学术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 方法。
通过设立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评选等方 式,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提高教 学质量。
激励机制
通过晋升职称、发放奖金、提供培训 机会等方式,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 水平和专业素养。
04
清华附小的学生生活
学生日常管理
01
02
03
日常作息管理
清华附小制定了严格的作 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有足 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课堂纪律要求
学校重视课堂纪律,要求 学生遵守课堂秩序,认真 听讲、积极思考。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47fd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2.png)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A.激励教师勤奋工作B.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C.提升教师学历D.提高教师待遇【答案】 A2、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这体现了大学教学的()原则。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B.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C.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D.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答案】 A3、我国汉唐盛世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学府被认为属于()。
A.真正的大学B.单一的学术研究机构C.单一的教学机构D.杰出的古代学术中心和教育机构【答案】 D4、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反映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答案】 C5、高等学校职能的主要实现者是()。
A.学校行政管理者B.学校科研人员C.学生D.教师【答案】 D6、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
A.主要目的B.最高目的C.主要目标D.最高目标【答案】 B7、当代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和改善教学,发挥()。
A.选拔性功能B.发展性功能C.鉴定性功能D.导向性功能【答案】 B8、学校的建筑、设备、诗墙、画廊等是一种()。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 B9、我国现行高校领导机制是()。
A.校长分工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教授委员会负责制【答案】 C10、民族精神教育和成才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的()。
A.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B.政治课教学C.校园文化D.思想品德课教学【答案】 D11、我国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堂是()。
A.北京大学B.京师同文馆C.清华大学D.天津大学【答案】 B12、高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
A.教育性B.规范性C.职业性D.指令性【答案】 C1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著名高校()的校训。
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468784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1.png)
展对策2023-11-08CATALOGUE 目录•高校管理队伍概述•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现状分析•高校管理队伍发展对策探讨•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高校管理队伍概述定义高校管理队伍是指由高校各级领导、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
特点具有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承担着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任务。
高校管理队伍的定义与特点高校管理队伍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管理队伍的重要性推动学校发展优秀的管理队伍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师资和人才。
培养优秀人才高校管理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对于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形象和声誉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提升学校形象历史我国高校管理队伍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从最初的教学辅助人员到现代的职业化、专业化管理团队,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管理队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管理队伍的历史与发展02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现状分析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的选拔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招聘、内部选拔、组织推荐等。
其中,公开招聘能够增加选拔的透明度,提高公平性,但也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优秀人才被漏选。
内部选拔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但也可能因为“近亲繁殖”导致管理队伍缺乏多样性。
组织推荐能够兼顾公平和效率,但也可能因为个人情感因素影响选拔结果。
选拔方式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的任用制度主要包括职务晋升制和岗位聘任制。
职务晋升制能够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但也可能因为晋升渠道有限导致部分管理人员流失。
岗位聘任制能够根据岗位需求和人员能力进行匹配,提高用人效率,但也可能因为岗位调整频繁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稳定性。
任用制度管理人员的选拔与任用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理论、政策法规、实践技能等。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16篇)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3b816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1.png)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16篇)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篇120__年3月18日至20__年3月19日非常有幸参加了__教体局组织的__县校(园)长暨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会,整个培训共有四个讲座,每个讲座都深入浅出从不同角度切入,但都直击心灵,引人深思。
第一场讲座是来自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章立早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反思》的讲座,在这场讲座中章老师用他激情、幽默又不失理论支撑的语言以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章老师提出的阅读能提高人的眼光这一观点,并对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即钱理群说的“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读书”针对这一点,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更加明白了阅读对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也会把阅读深入贯彻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第二场讲座是陶树坤老师关于《重常规谋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的讲座,陶老师提到了学校常规管理包括行政、校园、教育教学、学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行政管理就是要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建章立制;依规治校;分工负责,科学管理;规范学校管理过程;抓好开学和期末工作;坚持工作例会制度;民主管理学校;抓好档案资料管理;规范书刊管理;加强校长自我管理。
接着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了“学校中做管理的几乎都没有学过管理”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管理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教育教学管理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抓好政治业务学习;抓好师德修养工作;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机制建设;规范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改进和完善评价制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抓好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加强教职工出勤管理;健全教师业务档案。
校园管理即合理配置校园设施;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和工作制度;维护校园良好秩序;加强对生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实行故报告制度;加强卫生工作;高好校园绿保持校园整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室内布置。
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d146b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7.png)
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第一篇: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能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在线培训,我很珍惜这次机会。
各种主题讲座,涉及面非常广泛,丰富而多彩的讲座,拓展了视野,了解到行业发展的前沿和新的教育理念。
我负责《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听了王连英老师主讲的《数字电子技术》,并选修了《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如何讲好一门课》、《心理学_遗忘及其原因》和《数字电子技术_AD转换》。
时间一晃而过,培训就要结束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以下即我的培训总结汇报。
一、网络学习成本低,内容丰富一般来说,教育受经济的影响。
在教育设施上,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
在教育的规模上,麦克风和音响可以让几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课。
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
网络学习可看做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扩大劳动规模的典型形式,劳动力因素(教师)被网络所替代,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或设备维护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二、网络学习方便,随心这种学习方式是适应了我们工作之余学习的特点,节省了很多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网上自由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而不用耽误工作。
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
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
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
三、名师讲座,深度、广度兼具这次听了《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后,自感受益匪浅。
这门课师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讲授,因此该课程准确地把握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符合职业岗位素质与技能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容量适当,结构合理,各环节时间分配合理,层次清楚,各环节衔接过渡自然,有较好的教学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
本次在线学习的选修内容极其丰富,因为我不是师范类毕业,缺乏教师基本素质的锻炼,选修内容给我更多的学习提高的机会。
清华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清华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56b4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7.png)
清华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概览首先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进阶,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
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网络知识、多媒体应用、编程初步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其次教学方法上,我们将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教学评价方面,我们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项目作品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我们也将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信息时代的优秀接班人。
1. 介绍教材名称和出版社信息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专为六年级学生设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出版社,长期以来致力于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教育出版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深厚的编辑实力。
本册教材结合了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内容全面且系统,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素养。
以下为本册教材的详细教案介绍。
2. 教材目标与意义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等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能力,通过实践操作、问题解决、项目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
六个教学实践基地(3篇)
![六个教学实践基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f5c54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c.png)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六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实践基地,它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清华大学—清华园教学实践基地清华园教学实践基地位于我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校内,占地面积约4000亩。
这里汇集了众多国内一流的教学设施和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1. 教学改革:清华园教学实践基地致力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相结合。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人才培养:清华园教学实践基地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基地每年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3. 社会服务:清华园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教学实践基地未名湖畔教学实践基地位于北京大学校园内,占地面积约3000亩。
这里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 教学改革:未名湖畔教学实践基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同时,基地还举办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助力学生成长。
3. 社会服务:未名湖畔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教学实践基地徐汇校区教学实践基地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占地面积约3000亩。
这里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清华附中语文教研活动(3篇)
![清华附中语文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3aade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1.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区语文教研员及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师参与,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共同探讨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伊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张老师致开幕词,对各位专家和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课例展示(1)张老师讲授《荷塘月色》张老师以《荷塘月色》为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荷塘的美景,进而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李老师讲授《故乡》李老师以《故乡》为切入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将故乡的风土人情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受家乡魅力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3. 教学研讨(1)评课环节课后,两位授课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区教研员及兄弟学校的教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大家认为,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2)主题研讨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展开了深入研讨。
主要内容包括:①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②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③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④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4. 总结发言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指出,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各位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氛围浓厚。
她希望全体语文教师能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成果1. 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以“学”为中心的实践式和混合式工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以“学”为中心的实践式和混合式工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df09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2.png)
总第23卷259期2021年3月大众科技Popular Science&TechnologyVol.23No.3March2021以“学为中心的实践式和混合式工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滕旭阳邸晓飞仇兆炀乔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如何改革当前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手段、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应对混合式和实践式教学模式存在的各种困难,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改革的目的是最终建立起适应于工科课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文章将充分发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及学科在大数据挖掘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来改善教学质量。
文章探索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联合采用混合式和实践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解决学生课余时间不足的问题,最终累积及挖掘学习数据,为改进教学质量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实践式;混合模式;以“学”为中心【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21)03-0107-03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in Engineering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Practical Mode and Hybrid Model under the Learning-Centered Principle Abstract:How to reform the current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main means,teaching as the center of the teaching mode,as well as to deal with the various difficulties of mixed and practical teaching mode,is a subject worthy of in-depth exploration.The purpose of the reform is to establish a learning centered teaching mode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courses.This article will give full play to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Hangzhou University of E 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nd disciplines in such areas as big data mi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use advanc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 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student"as the core of t eaching methods,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mixed and practical teaching mode,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ability;and make full use of classroom time,improve classroom learning efficiency,solve the problem of students1lack of spare time,and finally accumulate and mine learning data,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Key words:practical mode;hybrid model;learning-centered引言决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是课程质量,所有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思想,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并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闪。
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比较
![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24bd51c1711cc7931b716c7.png)
“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名单1.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专门网站)2.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门网站,内容少)3.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4.北京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5.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门网站)6.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门网站)7.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外网无法进入)8.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专门网站)9.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0.华东师范大学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1.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2.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3.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4.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5.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16.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7.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8.北京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19.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20.西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1.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22.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3.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4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5.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6.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27.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质量与师资培训办公室29.中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30.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比较表请按照上表需要的信息,按照接下来我整理的几个院校的情况,把剩余20多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信息整理粘贴过来。
该整理南京大学的了。
1.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机构设置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为学校直属机构,设主任1人,由主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兼任,常务副主任1人,副主任2人,成员10人。
中心由“学术顾问委员会”和“业务部门”两个部分组成。
学术顾问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制定中心重大发展建设规划、中心教学人员选聘以及中心重大资金计划安排等决策。
业务部门在学术顾问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其内设业务机构部门设置如下:1.教学研究开发部。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状况和师生教学需求,中心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负责研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设计高效的教学组织模型,开发高质量的教与学的方法和技术,探究教师发展成长的有效路径,建立国内一流的教师发展和教学理论体系。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综合提升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综合提升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01e6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9.png)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综合提升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单选题(共20题)1.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A.自然发展的过程B.被动发展的过程C.自主建构的过程D.被动生成的过程【答案】 C2. 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
A.主要目的B.最高目的C.主要目标D.最高目标【答案】 B3.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发现法【答案】 C4. 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关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答案】 B5. 在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内部,存在两种主要权利,即()。
A.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B.教师权利与学生权利C.政党权利与学术权利D.教授权利与学生权利【答案】 A6. ()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巴班斯基B.布卢姆C.泰勒D.施瓦布【答案】 A7. 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群体教学D.班级教学【答案】 D8. 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法首创于()。
A.斯坦福大学B.牛津大学C.北京大学D.哈佛大学【答案】 D9.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是()。
A.以教学为主B.以科研为主C.教学与科研兼顾D.按学校考核来取舍【答案】 C10.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活动职能之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的大学是()。
A.柏林大学B.约翰普金斯大学C.威斯康星大学D.弗吉尼亚大学【答案】 A11. 1984年,()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
A.谢冰B.洪秋雨C.潘懋元D.孟宪承【答案】 C12. 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13. 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422d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4.png)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大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首要特征是()。
A.专业性B.学术性C.多学科性D.严密性【答案】 B2、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是()。
A.课程设置B.培养目标和规格C.教学环节D.教学反思【答案】 B3、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A.高关联化B.综合化C.短学程化D.融合化【答案】 C4、大学的管理中心是()。
A.校级行政管理机构B.学院C.系D.班级【答案】 B5、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比率高于()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A.70%B.65%C.55%D.50%【答案】 D6、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起始于()。
A.柏林大学B.哥廷根大学C.哈勒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答案】 A7、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A.稷下学宫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洞书院【答案】 A8、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
A.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D.大、中、小、微型课程【答案】 B9、我国目前的学位级别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
A.专科、学士、硕士、博士B.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C.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后D.学士、硕士、博士【答案】 D10、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实现素质教育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加强理论教学D.注重实践教学【答案】 B11、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
A.美国B.日本C.英国D.中国【答案】 A12、()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A.专才教育B.通才教育C.自由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 B13、我国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堂是()。
A.北京大学B.京师同文馆C.清华大学D.天津大学【答案】 B14、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1.1 《计算机的前世今生》教学设计 清华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1.1 《计算机的前世今生》教学设计 清华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53542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0.png)
2. 通过设计简单的计算机模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1. 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2. 通过讨论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4. 通过总结提升,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深化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5. 接受课后作业,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6. 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7. 通过总结提升,培养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能力。
8. 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
1. 总结回顾准确性
2. 问题回答深度
3. 小组讨论参与度
6. 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
7.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8. 通过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能力。
1. 聆听教师总结,回顾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2.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达学习收获和应用思考。
3. 参与小组讨论,展望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
4. 介绍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5. 展示计算机实物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提出驱动性问题:“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7.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实物模型,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8.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初步认识。
题,表达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初步认识。
3. 观察计算机实物模型,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7. 通过小组合
1. 模型设计创新性
2. 模型展示清晰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申报材料
清华大学
2012年8月
主要内容
一、基本条件
二、已取得的工作成效
三、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
四、预期成果
中心历史与定位
一、基本条件
现有机构
成立时间历任主任目标定位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1998年(已成立14年)宋烈侠(1998-2002)李艳梅(2002-2004)
段远源(2004-2008)
周杰(2008-2011)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
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教师之家
现任主任康重庆(2011-至今)
Center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人员组成及设施条件
教学专家与管理人员相结合
教授副教授中级其他博士硕士平均
年龄人数12603174
47比例57%29%0%14%81%19%
中心设施
条件
中心用房面
积(m2)
设备台
(套)数
设备总值
(万元)
设备完好率
38049210100%
中心设施
中心成员
21人,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国家级名师3人,北京市名师3人
规章制度
•清华大学关于规范课程教学环节的工作意见2001年9月
•清华大学关于设立并实施“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工作意见2001年11月•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办法2006年1月
•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评选办法2006年11月
•清华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2006年12月
•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2007年6月
•清华大学开课教师试讲管理办法2009年7月
•清华大学首次开课教师达标评估实施办法1999年2月制订2009年10月修订•清华大学外聘课程主讲教师教学管理办法2009年12月
•清华大学教学责任事故处理规定1999年5月制订2011年3月修订
•清华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案2009年12月
•各类教学评估表格
教学研究
基本功比赛二、工作成效
整体理念与职责
整体理念
教师为魂、探索为先、服务为本、培训为要
试讲
培训
课堂教学评估激励
课程建设
教学资源教师憩园教学成果奖
达标
教学咨询
教学顾问精品课称号
青教奖
•微格教室建设
•
促进教师研究教学、重视教学、投入教学
教学理论与技能
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不同层次与学科课程
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
学校教学规定和支持
教学理论和技能讲座课程
研究型教学方法研讨
教学培训
师德教育-名师现身说法
•开设教学培训课程100余门次,教学培训受众超过1000人。
•五维培训
•对象:全校开课教师、研究生助教•举办教育技术培训班95期,培训教师3600余人次。
•
以评促建,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学资源建设
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精品课制度
•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师主讲课堂、国家级精品课录像93门,
3000余学时
•教师憩园:为教师教学服务的网站
课堂教学
教师自评
专家评估(重点)学生评估(全部)
干部评估(抽样)
在学本/研应届毕业生
校领导听课记录表
学生评教信息汇编
25个学期240余万份评估授课教师41000余人次
教学质量评估
•1998年: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程,纸面问卷•2003年:网上评估
•2004年:所有课程网上评估。
•
2006年:“课程教学建议”模块,实现过程评估和期末评估相结合。
•2007年:建设集成、闭合的现代化评估新系统,全面应用于学生评教。
多角度:五维评估
全覆盖:本科生/ 研究生全部课程
现代化评估新系统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坚持理念先行、探索教育教学方法:
凝练理念,指导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形成新理念
组织全校教学研究,形成良好氛围:
“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来进行研究”
组织申报并承担教育部、北京市和清华大学多项教改研究课题: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教育部)
•教学技术培训网络课程研制(教育部)
•清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市)
•高等工科学校教学质量状态检测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北京市教委)
•研究型大学精品课程教材标准及评估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生研讨课课程建设与发展(北京市)
•MIT公开课程运行机制研究(CORE)
结合教改研究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在教育教学类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在国内高校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包括:
•“关注教师发展,促进教学能力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教育信息化)
教学咨询
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咨询机制•依托清华大学校园网
建立师生间、教师与
专家间、教师间的网
络交互咨询平台
•组建文理兼顾、专业
课与基础课并重、各
年龄段全覆盖的专家
组,并定期更新教学
顾问组专家成员
充分发挥教学顾问优势挑战性课程的交流平台与示范基地
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美国UIUC、Purdue等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国外和境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交流并建
立联系。
先后接待国内多家高校来访、来电、调研和学习,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国家会计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深圳大学、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中国教育报还对我校在教学质量保证中的学生参与情况进行了介绍。
充分发挥我校优势,为北京市院校培训师资队伍;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培训其全校教师。
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清华大学质量评估及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奖情况
三、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
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如何促进教师投入教学、热爱教学、钻研教学?
•如何形成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何完善教学评价与激励体系?
建设目标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
以提升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
以“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宗旨
指导思想: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
•改进和完善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评估
•加强制度建设
•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重点建设内容
发展规划1.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将名师、精品课、高水平科研
成果等优势转化为支撑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优势2.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共同营造教师教学发展
的良好氛围,形成覆盖教师全教学生涯的发展体系
3.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开放式、信息化共享平台
4.以学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为目的,按学科整体规
划,派出青年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进修
5.进一步优化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完善五维教学评
估系统
6.完善助教博士生上岗标准、培训方法、激励机制
发展规划
示范与辐射
•促进国内外、区域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广教师教学成果
•力争做到:
•管理示范、模式示范、发展示范;
•理念引领、技术引领、方法引领;
•区域辐射、国内辐射、国际辐射”。
积极探索,力争在区域内乃至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教育部支持经费:500万元学校配套经费:300万元•教改研究:50万元(每年10万元)•校内教师培训:90万元(每年18万元)•教学咨询服务:50万元(每年10万元)•教学资源建设:60万元•中心设备购置与更新:230万元•教学评估体系研究:30万元•教学评估系统建设与完善:90万元•“教师憩园”建设与完善:80万元
•区域内培训会议:60万元(每年12万元)
•全国性培训会议:60万元(每年12万元)
发
展
规
划经费规划
四、预期成果
1.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的规模适当、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素
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十二五”期间,全校新增国家教学名师6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0名,上网视频公开课达到20门,全校新增青教奖获奖人数50人。
2.突出建设面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教师培训体系。
其中,微格教室1
个,培训课程50门,校级培训专家50人。
3.建成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咨询机制。
“十二五”期间参评
教师6000人次以上,学生参评比例不低于90%。
4.购置和更新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急需的设备20台套,平均利用率不
低于20小时/周。
5.承担促进区域内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任务,组织区
域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会不少于5次/年,每次会议参加人数20~50人;组织开展全国或区域内高校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会5场。
愿在教育部领导下,与各兄弟院校共同努力,实现全国范围内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汇报结束,谢谢!理念
教师为魂、探索为先、服务为本、培训为要
特色
•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在国内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教师发展中心。
•永葆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体系
•工作成果在国内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已经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