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工程测量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工程测量课件8_第八章 工业设备的安装和检校测量

武汉大学工程测量课件8_第八章 工业设备的安装和检校测量

2007-5-9
32
8.5 大型天线安装测量实践
二、 安装测量所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
3、 设计坐标系的工作姿态 在工作姿态下,天线的设计 坐标系的原点为V,X轴(焦轴) 的大地方位角为A,俯仰角(焦 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εY,姿 态倾斜角(Y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为θ。
2007-5-9
33
8.5 大型天线安装测量实践
2007-5-9 12
8.3精密定线、短边方位传递和姿态准直测量
三、卫星安装姿态准直测量方法 (一)准直测量中各坐标系的定义: 1、星体坐标系 由转台上的定位销w1、w2、 w3确定。坐标系原点为三个定位 销所确定的空间圆之圆心o,w1、 w2的连线确定某一轴线方向,一 般为Z轴正向;w3到该连线的垂线 方向确定另一轴线方向, 一般为 Y轴正向;按照右手规则确定第三 轴线方向。
三、卫星安装姿态准直测量方法 (三)立方镜坐标系的建立 (四)星体坐标系建立 (五)立方镜坐标系与星体坐标系的转换
2007-5-9
16
8.4 三维工业测量系统
一、极坐标测量系统 测量原理
X = S sin α cos β Y = S cos α cos β Z = S sin β
2007-5-9
第八章 工业设备的安装和检校测量
2007-5-9
1
第八章 工业设备的安装和检校测量
学习要点
精密微型安装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设备安装和检校测量仪器与方法 精密定线、短边方位传递和姿态准直 三维工业测量系统 大型天线安装测量实践
2007-5-9
2
8.1 精密微型安装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一、直伸三角形网 在线状设备的安装,可建立直伸边角测量网
dx j +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CPII复测和CPIII测量方案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CPII复测和CPIII测量方案

CPII、二等水准测量复测和CPIII测量(石武线十九局管段,线路长约50Km)一、作业依据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全世界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4.“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CPIII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京广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9月,郑州)。

二、坐标与高程系统⑴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中铁三院、中铁四院提交的精测网功效的工程独立坐标系统。

参考椭球体采用WGS-84坐标系椭球体参数。

⑵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已知高程采用中铁三院、中铁四院提交的二等水准点高程。

三、作业人员组织和测量仪器⑴按作业量和进度,开始进入一个GPS平面测量增强组(8人)、二个水准测量组(8人)和一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组(4人),进行CPII、二等水准复测和加密和地面至桥面的高程引测。

⑵按工程进度,每次最多进入3个CPIII平面测量组(12人)和二个CPIII水准测量组(8人)。

⑶按测量内容和测量进度,前后采用8台静态双频GPS接收机、2台电子水准仪(0.3mm/Km)和2~3台1秒级智能全站仪作业。

四、CPII、二等水准测量复测这里所进行的CPII、二等水准测量复测,是指对设计院在第一次成立CPIII之前,进行CPII、二等水准测量复测功效的复测。

如CPII、二等水准控制点不能知足CPIII测量要求时,还需加密CPII 平面测量控制点和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点。

CPII复测和加密采用GPS测量,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C级测量要求作业。

测量按边连接扩展,每次采用8台双频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一个时段≥60分钟。

GPS同步观测图形如下。

8台GPS同步观测二等水准复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测量要求作业。

工程测量学全套教案.doc

工程测量学全套教案.doc
DJ6型经纬仪的操作步骤详细演示
难点及处理方法

授课方式
实习
教学内容
1.演示
2.学生自主练习
3.本次实习小结
时间分配
15分钟
80分钟
5分钟
主要教学方法与
手段
实习
课后作业
1.简述DJ6型经纬仪测量的操作步骤。
2.简述对中整平的操作过程。
3.DJ6型经纬仪测量应注意哪些事项?
参考资料
土木工程测量,王国辉,中国建筑上节内容复习
2.竖直角测量
3.角度测量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
4.本节小结
时间分配
15分钟
50分钟
30分钟
5分钟
主要教学方法与
手段
多媒体+板书+提问
课后作业
1.绘图说明竖盘指标差的概念。
2.写出根据盘左盘右读数计算竖盘指标差和竖直角的公式。
3.试述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
土木工程测量,王国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教学后记
量距时要从不同的起点丈量两次甚至三次。
上课日期
2014年4月3日
第12讲
章节
第四章距离测量4.3光电测距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
掌握光电测距的改正计算和精度评定
重点及处理方法
光电测量的改正计算和精度评定,以实例加深理解。
难点及处理方法
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图形辅助加深理解。
授课方式
测量学,顾孝烈、鲍 峰、程效军,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测量学,武汉大学测量学教材编写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后记
水准测量读数前务必要消除视差。
上课日期

2020年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20年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82卫星导航原理
①最优估计
②编程测试
③外语测试
④综合测试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1 (全日制)测绘基准建立与维持
02 (全日制)地球重力场确定理论与方法
03 (全日制)地球动力学
14 (全日制)地下工程测量
15 (全日制)海洋测绘
16 (全日制)多传感器集成测量技术与应用
17 (全日制)相对论大地测量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49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①大地测量学基础
②编程测试
③外语测试
④综合测试
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
01 (全日制)数字摄影测量
02 (全日制)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
03 (全日制)微波遥感
04 (全日制)定量遥感
05 (全日制)低空遥感与近景摄影测量
06 (全日制)精密图像测量
07 (全日制)三维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08 (全日制)全球测图
09 (全日制)移动测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04 (全日制)地震大地测量学
05 (全日制)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06 (全日制)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应用
07 (全日制)GNSS地学应用
08 (全日制)航天器精密定轨理论与方法
09 (全日制)深空大地测量学
10 (全日制)精密工程测量
11 (全日制)变形监测技术
12 (全日制)变形分析与灾害预警
13 (全日制)工业测量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全日制攻读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全日制攻读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30116测绘工程(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全日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5)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13)测绘学院(214)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618)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9)一、培养目标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领域简介测绘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的采集、量测、分析、显示、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确定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及空间定位,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获取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科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

测绘工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疆界的划定以及各种工程、矿山和城镇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编制各种地图和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以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决策使用。

在国防建设和现代战争中,可持续、实时地提供战场环境,为作战指挥和武器的定位与制导提供测绘保障。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现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三年。如 超年限,作自动退学处理。
硕士研究生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其余时间用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撰写学位论文或学习报告。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分流制度,在二年级上学期由考核小组主持进行一次包括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全面 衡量的水平考核。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 在大地测量和测量工程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
的基本素质及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 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课题的
第二外语 (英、德、俄) 3 54 2 讲授 考试 按 不 同 的
研究方
广义测量平差
3 54 1 讲授 考试 向 ,由 导
高等物理大地测量学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
2 36 2 讲授 考试 师 指 定 课 程,选择
2 36 1 讲授 考试 课 程 的 范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与应用 2 36 2 讲授 考试 围 不 限 于
的主要统计模型和确定性模型理论,为从事动态变形分析研究打下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
(1)变形监测的概念,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趋势,变形分析与解释的主要方法及其新进展。
(2)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3)变形监测基准的稳定性及其分析方法。
(4)变形分析与预测建模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5)变形的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讨论。
五、学位论文
1
在第二学期末确定论文计划,在导师指导下提出论文选题写作提纲,由研究生本人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 告,经讨论审查后,以一年时间左右的时间完成研究和写作工作,由导师推荐提交答辩。

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第三版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第三版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点的⼏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场,据此测量地球表⾯⾃然形态和⼈⼯设施的⼏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然信息的地球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的⼀个分⽀学科。

2.⼤地测量学: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重⼒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测定地⾯点的⼏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3.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研究利⽤摄影或遥感的⼿段获取⽬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的学科。

4.⼯程测量学:研究⼯程建设和⾃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控制测量、地形测绘、施⼯放样和变形监测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5.地图制图学(地图学):研究模拟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设计、编绘、复制的技术⽅法及应⽤的学科。

6.空间信息可视化:运⽤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空间信息输⼊、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和结果,⽤符号、图形、图像,结合图表、⽂字、表格、视频等可视化形式显⽰,并进⾏交互处理的理论、⽅法和技术。

电⼦地图是空间数据最主要的⼀种可视化形式,通常显⽰在屏幕上。

7.海洋测绘:对整个海洋空间,包括海⾯⽔体和海底进⾏全⽅位、多要素的综合测量,以获取包括⼤⽓(⽓温、风、⾬、云、雾等)、⽔⽂(海⽔温度、盐度、密度、潮汐、波浪、海流等)以及海底地形、地貌,地质、重⼒、磁⼒、海底扩张等各种信息和数据并绘制成各种使⽤⽤途的专题图件,为经济、军事和科学服务。

8.海洋测绘学:以海洋⽔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的理论和⽅法的学科。

9.地理信息系统:⼀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包括⼤⽓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信息系统。

10.测量平差:依据某种最优化准则,由⼀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求定未知量的最优估值及其精度的理论和⽅法。

11.地图投影:依据数学原理将地球椭球⾯上的经纬度线⽹描绘在平⾯上相应的经纬线⽹12.海道测量:以保证航⾏安全为⽬的对地球表⾯⽔域及毗邻陆地所进⾏的⽔深和岸线测量以及底质、障碍物的探测等⼯作。

工程测量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武汉大学张正禄版)

工程测量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武汉大学张正禄版)

工程测量学复习思考题(张正禄版)第1章绪论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答:定义一: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项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定义二: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定义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它主要以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

2.工程测量学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其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这三个阶段对测绘工作有不同的要求。

3.工程测量学按所服务的对象如何进行划分?答:工程测量学按所服务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地下工程的测量、工业工程测量、铁路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测量、管线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港口工程测量以及城市建设测量等。

4.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提供模拟或数字的地形资料;进行测量及其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各类工程建设物、矿山和地质病害地带的变形监测、机理解释和预报;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等。

5.工程测量的常用技术有哪些?答:常规地面测量技术;卫星定位技术(GPS);影像技术;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特种量测技术;信息管理技术。

6.简述工程测量的特点。

答:可概括为“六化”和“十六字”。

“六化”是: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的网络化。

武大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报学校-609)

武大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报学校-609)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1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测绘专业创新人才。

具体要求是:1.在大地测量和测量工程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3.掌握1至2门外语,对于其中的一门外语,不仅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而且还要具备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4.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及教学工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物理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学是大地测量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是构成现代大地测量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及各自随时间的变化。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给物理大地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空间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大地测量学的结合开创了现代大地测量学发展新阶段,使大地测量学有能力深入地球科学,在更深层次上参与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精细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将为测绘科学、国防与军事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地球空间信息,在高程基准的统一、空间飞行器的精密定轨、资源勘探、灾害与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卫星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大地测量学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分支学科,是现代大地测量的一个重要支柱。

其任务是研究利用卫星技术,获得距离、距离差和角度等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从中提取位置、速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建立坐标系和参考框架、确定地球重力场、进行地球物理研究必不可缺的基础。

除此之外,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当代高新技术在测量中的具体体现,它的出现给大地测量,乃至其它诸多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3.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是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延伸和拓展。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复习资料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复习资料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复习要点武汉大学测绘学院XX一、GPS网及其建立1、GPS网:采用GPS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由GPS点和基线向量所构成。

2、GPS静态测量的特点:(1)测量精度高(2)选点灵活,无需造标,布网成本低(3)可全天候作业(4)观测时间短,作业效率高(5)观测、处理自动化(6)可获得三维坐标3、GPS网的建立过程:(1)设计准备阶段:项目规划;技术设计;资料搜集整理;仪器检定和检验;踏勘、选点和埋石(2)测量实施/施工作业阶段:实地了解测区状况;卫星状况预报;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备份;基线解算及其质量控制(3)数据处理:网平差及其质量控制;技术总结;成果验收。

4、几个基本概念:(1)观测时段:从测站上开始接受卫星信号起止停止观测间的连续工作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时段持续的时间称为时段长度。

(2)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信号进行观测。

(3)基线向量: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所采集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简称为基线。

(4)同步观测基线:利用同一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确定出的基线向量被称为同步观测基线(5)闭合环:由多条基线向量首尾相连所构成的闭合图形(6)复测基线:在某两个测站间,由多个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获得的多个基线向量结果称为复测基线(7)同步闭合环:三台或三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简称为同步环(8)独立基线向量:若一组基线向量中的任何一条基线向量都无法用该组中其他基线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则该组基线向量就是一组独立的基线向量(9)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基线所构成的闭合环即非同步观测环也称为异步环(独立观测环闭合差的大小可作为评定基线解算结果质量的有力指标)5、GPS网的质量及质量控制:(1)质量=精度+可靠性+(成果适用性)(2)质量控制:质量检验(指标)和质量改善(措施)(3)影响GPS质量的因素:GPS基线向量的质量(依赖于观测数据和处理方法);常规地面观测值的质量(观测方法);起算数据的精度、数量和分布(网的设计及已有成果的质量);GPS网的结构(网的设计和外业观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法的完备性(数据处理软件及其解算方案)二、GPS处理的技术设计1、技术设计的依据:GPS处理规范及规程;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其他规范与规程2、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用途/目的→GPS等级(AA、A、B、C、D、E)→精度密度设计。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介绍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介绍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介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原武汉测量制图学院。

学院位于江城武汉,地处长江南岸,武昌东湖之滨,准确定位在风景秀丽的珞珈山南麓。

建校时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直属国家教育部。

测绘学院是一个集测绘工程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大地测量、测量工程、卫星应用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于一体的理工科学院,是我国测绘科技和教育事业的著名学府。

学院是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

测绘学院下设导航工程、地球物理以及测绘工程3个系。

学院内设五个研究所:航空航天测绘研究所、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测量工程研究所、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卫星应用工程研究所,设有为教学服务的测绘实验中心和多个为科研服务的专业实验室。

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是利用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地球科学问题,包括资源勘探、地质勘察、自然环境变化、灾害监测及预测等。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介于物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天文学之间的边缘、新兴学科,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涵盖空间物理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勘探地球物理学与环境地球物理学等研究领域。

我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是一个融固体地球物理学、现代测绘于一身的新型地球物理专业,培养能掌握大地测量学、地球重力场、地球固体潮、地球自转、地磁场、板块构造以及勘探地球物理等固体地球物理学各分支的基本理论、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地球物理的各种观测和数据处理任务,具有较好的科研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相关的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地球科学概论、普通地质学、统计物理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张量分析与弹性力学、场论、地球物理力学原理、地球重力学、地震学、地震勘探、地磁学、地电学、勘探地球物理、地热学、地球自传与潮汐理论、大地测量学基础、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等。

《武大大地测量》课件

《武大大地测量》课件
原则
遵循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 ,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 ,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的控 制系统。
大地水准面的测定
大地水准面的概念
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 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模型。
大地水准面测定的方法
通过大地测量和地球重力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精确测定大地 水准面的位置和起伏。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该技术能够实现大面积、高精度的地表形变监测 和地形测量,尤其在地质灾害监测和城市规划等 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大地测量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 断推进,大地测量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精度和 效率要求,同时还需要应对复杂地形和地貌 的测量难题。
机遇
03
大地测量的技术与方法
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大地控制网的概念
大地控制网是由一系列按一定规 律分布的控制点构成的网状图形 ,是进行大地测量和地理信息获 取的基准框架。
大地控制网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精度要求,大地控制 网可分为一、二、三、四等控制 网,不同等级的控制网有不同的 布设要求和精度标准。
大地控制网的布设
《武大大地测量》ppt课件
目 录
• 绪论 • 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 • 大地测量的技术与方法 • 大地测量的应用与实践 • 大地测量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绪论
大地测量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大地测量的定义与任务
详细描述
大地测量是一门研究地球大小、赤道、地球重力场、地球自转等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精确的地球参 数,为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军事侦察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
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促进其在大 地测量中的应用,实现大范围的地形 测量、地表监测和资源调查等。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测绘学院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测绘学院

测绘学院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测绘学院是我国测绘教育事业的著名学府,源于1956年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她以当时的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等几所高校测绘专业的师资和设备为基础组建,隶属国家教育部,并于1958年划归国家测绘局管理,易名为武汉测绘学院;1978年,武汉测绘学院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5年10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3年12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原大地测量系与工程测量系合并组建了地学测量工程学院,2000年8月,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当时的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武汉大学。

在新的武汉大学建制下,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了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学院下设测量工程系、卫星应用工程系、地球物理系,是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现有测绘工程和地球物理两个本科专业,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硕士及博士授权点、固体地球物理学(省重点学科)硕士及博士授权点。

学院拥有三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工程测量与测量机器人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以及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国际全球导航卫星服务系统(IGS)永久性卫星跟踪站、GPS 差分基准站等,学院教学、科研设备齐全,有充足的高端GPS接收机、各种类型的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数字水准仪、影像处理软硬件、地球物理实验仪器等。

学院内设五个研究所:航天航空测绘研究所、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测量工程研究所、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卫星应用工程研究所,设有为本科教学服务的测绘实验中心、地球物理实验室和多个为科研服务的专业实验室。

武大测绘工程研究生课程

武大测绘工程研究生课程

430116测绘工程(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5)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13)测绘学院(214)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618)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9)一、培养目标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领域简介测绘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的采集、量测、分析、显示、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确定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及空间定位,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获取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科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

测绘工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疆界的划定以及各种工程、矿山和城镇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编制各种地图和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以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决策使用。

在国防建设和现代战争中,可持续、实时地提供战场环境,为作战指挥和武器的定位与制导提供测绘保障。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导师名单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导师名单

测绘学院教职员工数据库导师名单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固体地球物理学(8人):宁津生李建成许才军申文斌张双喜宋晓东罗纲* 王正涛*兼职(2人):李斐党亚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1人):宁津生李建成许才军申文斌闫利郭际明黄声享孙海燕尹晖徐亚明花向红张小红徐进军姚宜斌赵建虎魏二虎罗年学蓝悦明王正涛罗佳邹进贵桑吉章余科根徐晓华王甫红李星星邹贤才暴景阳刘万科丁浩* 金涛勇*兼职(22人):刘经南李斐姜卫平施闯黄国满党亚民高扬刘焱雄文汉江程鹏飞刘少创王尚庆常晓涛李清泉蔡剑青杜明义李明峰赵西安张力王泽民张永红刘正军摄影测量与遥感(4人):邓非闫利张景雄袁强强兼职(1人):孙承志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人):张景雄花向红电子信息(5人):张双喜许才军* 张小红* 刘万科* 李星星*资源与环境(4人):姚宜斌* 闫利* 黄声享* 魏二虎*注: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同时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固体地球物理学(14人):徐晓华张丽琴陈庭霍学深温扬茂张煜陈巍金涛勇丁浩钟波刘洋汪海洪罗佳汪建军*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4人):黄劲松徐芳丁士俊巢佰崇梅文胜蒋征陈雪丰虞晖李英冰张朝玉乔俊军陈庭徐晓华汪海洪郑莉詹总谦邹贤才刘万科吴云褚永海徐新禹温扬茂张守建周晓慧邓非霍学深史俊波钟波方兴曾文宪郭斐刘洋汪建军吕翠仙*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12人):尹晖罗年学黄声享梅文胜花向红蓝悦明李英冰邹进贵孙海燕乔俊军胡春春吴云*摄影测量与遥感(6人):詹总谦刘异郑莉徐芳袁强强张毅导航、制导与控制(16人):巢佰崇黄劲松刘万科桑吉章王甫红魏二虎徐晓华邹贤才张小红张守建周晓慧姚宜斌郭斐闫利* 李星星* 吴云*测绘工程(58人):李建成姚宜斌许才军闫利张小红郭际明徐亚明花向红黄声享赵建虎邹进贵蒋征梅文胜巢佰崇徐晓华黄劲松魏二虎蓝悦明孙海燕虞晖罗年学尹晖徐芳邓非詹总谦王正涛徐进军陈雪丰温扬茂张守建刘异王甫红刘万科霍学深丁士俊陈庭李英冰郑莉曾文宪方兴周晓慧金涛勇黄海兰褚永海罗佳汪海洪钟波张煜史俊波郭斐刘洋胡春春暴景阳乔俊军桑吉章吴云袁强强汪建军** 2020年新增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35人(不含兼职博士导师25人,含2020年新增3人)宁津生李建成许才军申文斌张双喜闫利郭际明黄声享孙海燕尹晖徐亚明花向红张小红徐进军姚宜斌赵建虎魏二虎罗年学蓝悦明王正涛罗佳邹进贵桑吉章徐晓华邓非张景雄王甫红邹贤才李星星暴景阳刘万科袁强强丁浩2020 金涛勇2020罗纲2020硕士研究生导师38人(含2020年新增1人)张丽琴霍学深温扬茂黄劲松徐芳丁士俊巢佰崇梅文胜蒋征陈雪丰虞晖李英冰张朝玉乔俊军陈庭汪海洪郑莉詹总谦吴云褚永海徐新禹张守建周晓慧刘异郑莉史俊波钟波方兴曾文宪陈巍张煜黄海兰张毅胡春春刘洋郭斐汪建军吕翠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第一章绪论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的内容:①工程测量中的地形图测绘②工程控制网布设及优化设计③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④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⑤工程测量的通用和专用仪器⑥工程测量学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第二章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与信息管理1.(简答)按工程建设的程序可划分为:(1)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亦称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内容:任何一项工程都必须按照自然条件和预期目的进行选址和勘测设计。

主要工作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供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城市规划主要采用1:2000地形图)(2)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内容:按设计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测量工作(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和施工放样);工程质量的监理测量工作。

()(3)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内容: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即定期对建筑物的位移、沉降、倾斜以及摇摆等进行观测。

2.(简答)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内容:⑴初测(初步设计)是对方案研究中认为有价值的几条线路或一条主要线路,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实地进行选点、插旗、标出线路方向。

内容:选点、插旗、标出线路方向、点位平面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测出各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⑵定测(施工设计)是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所选定的线路方案,利用带状地形图上初测导线和纸上线路的几何关系,将选定的线路测设到实地上去。

内容:中线测量、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量及局部地形图测绘,并为施工设计收集资料。

(初步设计为1:2000比例尺地形图;施工设计为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3.工程建设中的测量信息管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信息存储)采集方法:测量仪器采集、通过数字化仪自动或手动扫描采集、用摄影测量方法获取影像。

信息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

信息编码分类:顺序码、位别码、表意码、合成码。

第三章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1.测量控制网按其范围和用途分为:全球控制网、国家控制网、工程控制网。

2.工程控制网:是工程项目的空间位置参考框架,是针对某项具体工程建设测图、施工或管理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布设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作用:为工程设计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测绘在质量(精度、可靠性)、进度(速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

还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积累的作用。

按用途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测量)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测量)控制网。

建网步骤为:①确定控制网的等级②确定布网形式③确定测量仪器和操作规程④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⑤埋设标石、标志⑥外业观测⑦内业数据处理⑧提交成果。

3.测图控制网作用:控制测量误差的累积,保证图上内容的精度均匀和相邻图幅正确拼接。

(四等及以下各级平面控制网的最弱边的边长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及实地的中误差不大于5cm)4.(简答)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①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的密度较大,精度要求较高②使用频繁③受施工干扰大④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⑤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⑥分两级布网,次级布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

第五章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1.(了解)工程规划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1.水利工程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进行水库设计主要采用1:1万—1:5万的地形图,已解决:确定回水的淹没范围;量测淹没面积;计算总库容与有效库容;设计库岸的防护工程;确定沿库落入临时淹没或永久浸没地区的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重要耕地,并拟定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设计航道及码头的位置;制定库底清理、居民搬迁以及道路线路改建等的规划。

2.铁路工程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在初步设计阶段,应采用比例尺为:1:2000或1:5000的城市地形图,以选定线路的布置。

为了设计车站、进口大厅、竖井以及用明挖法施工地区,还需要该地区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

为了施工设计,要沿着设计的路线施测1:500比例尺带状地形图,带的宽度取决于隧道的深度与地质条件。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图上要正确地反映出所有建筑物的形状与平面位置、道路和管线的走向与坡度、各项建筑物的高程等,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主要质量标准为:地形图的精度、比例尺的合理选择、测绘内容的取舍等)2.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误差类型)3.(计算)在工程建设中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1.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根据已有的地形图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实地测绘断面图2.按规定坡度选最短路线: S=h/i3.平整土地:计算土石方量:方法分为:实测方格网法,断面线法(更经济方便)P117第六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1.施工放样:将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建筑限差:指工程建筑物竣工之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

3.(计算)精度分配:等影响原则和忽略不计原则(1)等影响原则:是假定Δ1=Δ2=Δ3=Δ/3由此求得的Δ1是分配给测量工作的最大允许误差,通常把它当做测量的极限误差来处理。

由“等影响原则”配赋给各方面的允许误差是相同的(实际上不合理)(2)忽略不计原则:若某项误差由m1和m2两部分组成,即M²=m1²+m2²,其中m2影响较小,当m2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忽略不计,即认为M=m1.设m2=m1/k,则 M=m11 通常取k=3时,M=m1.实际工作中,m2≈m1/3,作为可把m2忽略不计的标准。

k/14.(简答)常用的施工方样方法:直接放样方法(高程放样、角度放样、距离放样、点位放样、铅垂线放样)归化法放样(精密):先用直接放样法定出待定点的粗略位置P',然后通过精密测量和计算将P’归化到精确位置(归化法放样角度、归化法放样点位、归化法放样直线、构网联测归化放样法)5.(计算)直接放样方法:①高程放样:放样由设计所指定的高程.(1)水准仪法①地面有水准点A,高程已知为HA,待定点B的设计高程为HB,要求在实地定出与该设计高程相应的水平线或待定点顶面(如平整场地需按设计要求放样点高程)如图,a为水准点上水准尺的读数,待放样点上水准尺的读数b计算式: b= ( HA+a )- HB②当放样高程HB高于仪器视线时(如放样地铁隧道管顶标高时),可以把尺子底向上,即用“倒尺”法放样。

如图,b计算式: b= HB -( HA+a )③当放样的高程点与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很大时(如向深基坑或高楼传递高程时),可以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以放样设计高程.****基坑高程传递:悬挂钢尺时,零刻画端朝下,并在下端挂一个重量相当于钢尺鉴定时拉力的重锤,在地面上和坑内各放一次水准仪如图,设地面放仪器时对A点尺上的读数为a1,对钢尺的读数为b1;在坑内放仪器时对钢尺的读数为a2,则对B点尺上的应有读数为b2.由HB-HA= hAB =(a1-b1)+(a2-b2)得 b2 = a2 +(a1-b1)-hAB用逐渐打入木桩或在木桩上画线的方法,使立在B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2,这样就可以使B点的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2).全站仪无仪器高法(对一些高低起伏较大的工程放样)如图,为了放样B、C、D···目标点的高程,在O点架设全站仪,后视已知点A(设目标高为l,当目标采用反射片时l=0),测得OA的距离S1和垂直角α1,从而计算O点全站仪中心的高程为: H。

= HA +l- Δh1然后测得OB的距离S2和垂直角α2,并顾及 H。

= HA +l- Δh1式子,从而计算出B点高程为: HB=H。

+ Δh2 -l = HA - Δh1 +Δh2将测得的HB与设计值比较,指挥并放样出高程B点。

*******必须指出:当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超过150m时,以上高差就应该考虑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的影响②角度放样:放样水平角时,正倒镜法,需要盘左盘右取中法③距离放样:钢尺的3项改正过程,与测量距离时相反④点位放样方法:极坐标法全站仪坐标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 GPS RTK法(要有2个以上的控制点,且已知待定点坐标,通过距离和角度来放样待定点)⑤铅垂线放样方法:1.经纬仪+弯管目镜法2.光学铅垂仪法 3.激光铅垂仪法6.归化法放样(精密放样工程)①归化法放样角度:PP'=Δß·S /ρ”(忽略不计原则)②(论述)归化放样点位:1.距离交会归化法2.角度交会归化法③(论述)归化法放样直线:1.测小角归化法2.测大角归化法7.(计算)曲线测设(1)曲线测设方法:偏角法测设曲线,切线支距法测设曲线,任意设站极坐标法测设曲线A.偏角法测设曲线:1.单圆曲线的测设:已知圆曲线的半径为R(设计给出),转向角α(现场测出)。

⑴曲线要素包括:T :圆曲线切线长 L:曲线长 E:曲线外矢距 q:切线差 R:圆曲线半径α:转向角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⑵圆曲线的主点包括:起点ZY(直圆点)、中点QZ(曲中点)、终点YZ(圆直点)曲线主点测设:从交点JD沿两切线方向量取切线长T,可定出ZY和YZ点,沿转向角α内角平分线方向量取外矢距E定出QZ点。

⑶偏角法详细测设圆曲线:2.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测设:设圆曲线半径为R,两端缓和曲线长均为l。

转向角为α⑴曲线综合要素:T、L、E、q、R、α外,还有L。

(两端缓和曲线长)缓和曲线参数:m(切垂距)、P(圆曲线内移值)、β。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曲线综合要素计算公式:缓和曲线参数计算公式:⑵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主点为:直缓点(ZH)、缓圆点(HY)、曲中点(QZ)、圆缓点(YH)、缓直点(HZ)主点测设:有了曲线测设资料T、L、E,与单圆曲线主点测设一样,可定出ZH、HZ、QZ各点。

至于HY和YH两主点,可采用以下偏角法测设。

⑶偏角法详细测设缓和曲线:B.切线支距法测设曲线:(要从两端分别向中点测设)坐标原点都在曲线起终点(ZY、YZ、ZH、HZ等),因为坐标原点固定不动,当测设曲线越长,支距越大,点位测设就越困难,精度越低。

如果切线支距法测设遇到障碍需要搬站时,要想继续用切线支距法测设曲线,是不可能的。

1.单圆曲线的测设:以曲线起点ZY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

圆曲线上任一点i的坐标为:2.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测设:⑴缓和曲线部分:以ZH点为坐标原点,以切线长为x轴。

在缓和曲线内,距ZH点为L1的i1点在此坐标系内的坐标为:⑵圆曲线部分:设曲线上一点i2,距ZH点曲线长为L2,可得i2点坐标为:(一般情况下,偏角法适用于地形困难的地区,切线支距法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地区,两种方法只能单独使用,不能够随时交替使用)C.任意设站极坐标法测设曲线计算原理及思路:把由直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组合而成的曲线归算到统一的导线测量坐标系统中,便于计算放样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