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作文审题训练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9fe2835915f804d2b16c15f.png)
路”我们联想石近平同Jfe 在2016年G 20峰会上的讲话中H 对外开放.本基寥 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 展;不碁要营遣處B 的后花两1而是要建 设各国共享的苜花园*;从高铁我们联想 到中国高铁与英国、乌克兰等国家合作共 赢,聰中:国如何利用雛技术造福世畀, 麵世界額麟同麵a这样繼我们 的立意自然而然出来了:追求世界共同发 展屈济融会、.文化包容的中:f t ,5.辩证思维法辩证思维法就是将对象作为 ^个鑛 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 面的相苴联系中进行考窜,以便抓本质 上蔘统地、佥画地、完整地认识対象,例 如/竄赞、.移动支付和空气污染、高铁.、. 移动支付獅塵纖发展、科技发达的 藥给■中3:人民带来了便利《但由于过 乎雇求a >p ,我:國出现空气污染等现 象。
据此我们辩证麟*中廳济要发 展,但同时要注意环癀保护,实现经济的 绿色发展9,因此,可以这样立黨:中闺目: 前科技发达、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誉 齒气織等问題。
中幽在设法麵,努 力实现经济的,色賺、和谐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既讲成绩,又不回避何题,这样辩 麵#■敏章鑛度,也有深度(作者单位;湖南.省隆回县教师进修学较)2017年金崔高考语文试卷<:1)作文 題时代感很強,濟每作要求的命制方面, 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 地反映时代主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考生普遍觉得该作文比较难写、阅卷老 师也普遍觉得该作文的出彩文章较少。
如何在短时藤内霉出理想的文章:r 首先 要求考生一 g :要有快速审题意意的能一、读懂作文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点读懂材料是高考作文审題立倉的第 —■.歩,也是很关键的.一歩2017辱全.国..嘗者语文试卷(1)作文要求考&查面理 解材料,从材料中读出观点:。
參生在迪择 关键词之前,首先要读懂材料作文题目 的四个要求。
其一是義两到3介关键词, 不可多选或少选;其二JS呈现自B 所认 识的中嵐,要选择最感兴趣和最了解.的 关键词,所选关键词自己必须熟悉,有话 可免其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 站在外国赫的角度,思考他们想了解 什么,是中国的文化还是中国的科技?是 中国的斑_史还是申國的现在?擧中國_的 政治■是中国的经:济?最好联系碧今的 国R 普景来思考;其四是词与減之闾要 有关联,并且是有机关联。
2017届高考练习试卷作文题写作指导及示例
![2017届高考练习试卷作文题写作指导及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39659ad551810a6f52486da.png)
2017届高考模拟试卷作文题写作指导及示例发布时间:2017-03-24 21:30 阅读:52次评论:(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近日,某大学组织了一项“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偏爱阅读漫画小说、网络作品,而非传统的文学名著。
即使读名著,也不为兴趣,而为考试。
调查中,一些学生反映:“虽然也想阅读名著,但实在读不下去。
名著虽然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但离我们时代太远,我还是喜欢反映当下、接地气的作品。
”针对以上情况,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阐述你的思想与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让年轻人能踮起脚尖“够着名著”近日,山东大学组织了一项针对“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中。
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偏爱阅读漫画小说、网络作品,而非传统的文学名著。
即使读名著,也不为兴趣,而为考试。
这一结论并不让人意外。
近些年,我们常常能听到社会上关于“文学名著正在远去”的忧心之论。
某家出版社甚至发起了“死活读不下去的10本图书”排行榜,结果《红楼梦》高居榜首,四大名著悉数上榜,西方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也都位列其间。
不幸印证了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
”所谓“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反复选择的经典文学作品。
可为什么在今天,这些高知名度、高含金量的作品却失去了阅读的魅力,或成为“束之高阁”的收藏品,或成为“味同嚼蜡”的应试工具?其背后有多重的、复杂的原因。
首先,读大著作没有一点静心是读不下去的。
信息化时代,人们阅读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闪阅读、微阅读,让人们对那些动辄洋洋万言、鸿篇巨制式的名著缺乏耐心。
《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在开篇时就提醒读者:“你最好是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
2017年高考作文题及审题立意解析汇总精华版
![2017年高考作文题及审题立意解析汇总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190756e45c3b3567ec8b96.png)
2017年高考作文题汇总一、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全国卷I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大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国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c9fd62deefdc8d376ee32d7.png)
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
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
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
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
而第三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
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借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造世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
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
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
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材料二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
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
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外有一只小雀,它不会飞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审题及标杆作文
![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审题及标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5f9a3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3.png)
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审题及标杆作文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审题及标杆作文整理编辑/无锡市北高中法拉查一、真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二、审题建议本题目指向探讨过去的经历对于自己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成长,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
语段中的“删除”,可以理解为“回避”“不敢正视”“掩饰”等等,如果纠结于这个理解,审题有点难度。
实际批阅中,只要能揭示“过去的经历”和“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视为合题。
进而探讨国家、民族、文化的“历史”对于“当下”的意义,或者“当下”的状态对于“未来”的意义,都是符合题旨的。
以下三种情况视为不切合题意:1、只谈经历,不提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2、重点谈经历,在结尾贴标签式地说一下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或者经历跟成长发展油水分离,也视为不太切合题旨,最高不超过48;3、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另起炉灶,改换话题,这种情况视为不切题。
如标杆作文8号卷。
三、标杆作文01 二手时间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一天常常要花三至四个小时与人交流,我不用笔记录,我用录音带。
26岁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站在讲台前,与中国读者分享她创作《二手时间》的经历,讲至此处,她稍稍停顿了一下。
一个作家与一支笔,那是会产生化学反应的。
在文字的排布与词语的筛选中,倾向性便出现了。
而录音带不同,那沉默的长方形匣子,一言不发地记录下所有发生的瞬间,细小至一次咳嗽,一声叹息。
于是,完整的,不加任何人为篡改的原始情感,便呈现出来。
一个人站在时间里,时间带动空间,夹杂着这世间所有好的坏的快乐的痛苦的万千种事物经过他。
任何一次经过,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一些痕迹,只是有些显露无疑,有些擅长潜伏,有些刻骨铭心,有些只像蝴蝶扇了扇翅膀,一会儿,便被埋进记忆的深处,所以物才得以成物,人才得以成人,携带着所有过去的痕迹,才是那个,完整的个体。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九套)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九套)](https://img.taocdn.com/s3/m/15b6f3f0856a561252d36faf.png)
2017年高考作文9套试题及专家名师解析1.2017年全国I卷(乙卷)作文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1:美丽中国,请你解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少华2017年广东高考全国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材料是一则调查,讲的是来华留学生所关注的12个“中国关键词”。
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
考生要使这两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联系。
读者对象是外国青年,目的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
材料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考题具有开放性,立意具有多种选择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考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发挥。
这是一则有多角度可选择的作文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中国的认识,从中选出三个关键词,并让他们形成有机联系,形成作文。
比如,可以选择“一带一路”“高铁”“京剧”,畅谈“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带动中国”高铁“的出口,可以扩大以”京剧“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比如,可以选择“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
共享单车广泛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移动动支付又为共享单车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和技术支持。
这是一道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的作文题,题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学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正确立场和方法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作文题引导考生要关注自己国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成就与特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外交流的自豪感,激发青年一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的使命感。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233622376baf1ffd4fad0f.png)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最新版)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370b08b7360b4c2e3f64df.png)
2017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1.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
(60分)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
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文题解析】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
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
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
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
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
可以联系传统的书本阅读进行写作。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
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b8e4f3886bec0975f465e2c1.png)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读懂材料(1)审清材料:化育后世的六个名句(2)审清关系:六个名句(并列、互补)→化育后世(3)审出问题:是什么:六个名句说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化育后世”的?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思亲、乡愁、家国情怀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担当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立足当下、坚定自信、责任自信诗句详解(详解部分源于网络)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象传》,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取自这两句。
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君子效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其点评(精品)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其点评(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56a62dc5fbfc77da269b1a5.png)
(2017·全国卷Ⅰ作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思点评一]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的材料“通过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可谓是国际视野,全面驱动,奏响时代最强音。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扣时政,关注热点,倡导国际视野。
作文材料中十二个关键词涵盖了经济、文化、民生、科技、环保、城乡、出行、购物等八大门类,充分体现了关注时政热点的主要特征,充分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现实问题,同时具有国际视野,从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承担中国公民向外国青年推介中国的责任意识,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展望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具有明显的“立德树人”导向功能。
2.全面驱动,尊重个性,引导独立思考。
今年的高考作文,既有“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的数量限制,又有“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内容驱动,还有“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对象规定和目标达成,同时更有“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的思维驱动;四重驱动层层叠加,对考生任务驱动的复杂性和思维驱动的关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但必须同时满足上述四个要求,这对于思维能力欠佳的考生来说难免会顾此失彼,这就提醒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必须狠抓思维训练,让考生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写作。
3.取材方面,容易写作,却又难以出彩。
“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耳熟能详的话题,特别是文科生,在政治课上肯定多有接触,即使理科生也会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会议等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加之试题多角度的提示,考生若从十二个关键词中任选两三个来写,肯定会忽视本次作文的核心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进而导致偏题。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44870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c.png)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分析】父亲开车接电话属于违章驾驶,不仅对自己、亲人也可能会对其他家庭造成危害,应该予以否定;小陈举报父亲是认可规则和遵守规则的做法,这是维系文明社会的基本底线,是应该鼓励的;警察将此事发布在官方微博上,虽然对其他违章驾驶者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但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这种做法有些欠妥。
据此可以立意:③点赞:赞小陈敬畏规则、敬畏生命,是大孝、是对父亲的关爱,是一种勇气、责任和担当。
②指责:责备老陈漠视生命、规则,存侥幸心理,不考虑他人安全。
③批评:警方发布微博,侵犯了个人隐私,给个人带来了精神压力。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分析及参考例文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分析及参考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4aed6ce518964bcf847ccf.png)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印130份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2017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2017作文审题立意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f8b0981aa00b52acfc7ca8e.png)
材料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一)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终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事业成功的企业家满怀深情地说:“现在想来,父母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吃苦,让我在创办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能够有勇气有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并最终做大做强。
”在一个成才交流会上,一位孩子事业成功的母亲自豪地说:“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孩子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让他吃过苦,给他足够的零花钱,让他交了很多的朋友,懂得了大度,收获了自信,为后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性格基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自从有了网络,有了微信,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焦虑有所增加了:蒸了几个螃蟹,掰开后会对着肥美的膏盯半天,看看是不是注胶的;买点草莓尝尝鲜,涌起一个念头——草莓不能吃,打药太多,致癌;外面买的油条不能吃,“加了明矾”……其实这些让人焦虑的案例,有的确实存在,有的曾经存在但已经被打击整顿,有很多压根儿就是以讹传讹,媒体也多次求证辟谣过。
对上面谈到的这些问题,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拟题训练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
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
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作文审题2017-09-13
![作文审题2017-09-13](https://img.taocdn.com/s3/m/7858de9684868762caaed545.png)
首先要做的是对“那一刻”的理解:“那一刻” 是一个细节,是一个特写镜头,是一幅画,是一 个动人的场面,可以是“真善美”的凝聚,也可 以是“假恶丑”带给人的震撼。“那一刻”虽然 限定了时间,时间虽短,但意义却很重大。 “那一刻”要实写,要具体、有厚度地描写 出它是传神点“那一刻”的人、事或物发展变化 的情境和过程,睛的突破口,是考生瞬间的体察 与感悟。 横线上所补的这个词语则是文眼所在,它决定了 这篇文章的体裁、内容乃至主题倾向,因此,后 半部分补题需要写出自己对“那一刻”思想、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为“那一 刻”的发展变化过程提供理性的飞跃,两者互为 映衬,相得益彰。
【作文】 • 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转;那 一刻,欣喜若狂;那一刻,泪流满面;那一刻, 幸福温暖:那一刻,终生铭记……生活总是伴随着 一个个无法忘怀的那一刻。那一刻,最动情;那 一刻,最难忘;那一刻,世界春暖花开。 • 请以“那一刻,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 •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 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和人名。
【审题训练】
2013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 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 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 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 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 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_____”为 标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 • 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转;那 一刻,欣喜若狂;那一刻,泪流满面;那一刻, 幸福温暖:那一刻,终生铭记……生活总是伴随着 一个个无法忘怀的那一刻。那一刻,最动情;那 一刻,最难忘;那一刻,世界春暖花开。 • 请以“那一刻,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 •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 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和人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作文审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围绕漫画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散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内容分析:
含意理解:
自己观点:
文章结构: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媒体报道,目前,南京市一所中学要求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和带早晚自习。
据说,学校这种做法是家长委员会主动提出的,学校并没有强制要求。
但实行后,有些家长觉得这样做促进了家校互动,有些却觉得难以接受。
学生们对此也有不同看法。
此事传开,一时间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各种说法都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内容分析:
含意理解:
自己观点:
文章结构: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
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
发展需要。
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
为此,学校很犹豫。
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文立意参考
内容分析:
含意理解:
自己观点:
文章结构: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6年7月8日.英国19岁的女孩史密斯在吃午餐时将一根薯条喂给一只鸽子,然而过了一会,一个议会工作人员走过来以乱抛垃圾为由给他开了25英镑的罚单。
史密斯说,鸽子已经将薯条吃完,现在地土并没有垃圾了,拒付罚款。
然而,11月3日,史密斯收到一封法院的传唤信,上面说她乱丢垃圾的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第87条,而且罚款的数额已经升到100英镑。
史密斯说,无法理解自己竟然因一个善举而被罚。
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内容分析:
含意理解:
自己观点:
文章结构:
2017届高三第二学期作文审题训练一解析
一、【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这是一篇漫画作文,因此要仔细观察漫画,理解漫画寓意之后写作。
这幅漫画是一组对比,其一是一个人在阳光下昂首挺胸走路,他的心境是美好的,他的脚下是百花盛开。
其一是一个人在月光下走路,他走得很辛苦,心情是凄楚的,他的周围是落叶纷飞。
显然,人的心态决定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人的生活状态。
这样就可以产生相关的立意,比如①心若向阳,百花盛开;②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情绪;
③培养开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二、【解析】本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家长主动代替老师进行监考和带早晚自修,反响不一。
核心相关各方:家长、学校、学生、社会。
材料对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和带早晚自习的行为已经提供了几种观点,有些家长觉得这样做促进了家校互动,学生自己也可以作进一步探讨:家长监考或看晚自修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有些却觉得难以接受,可思考为什么难以接受。
考生可选择支持或反对的观点,也可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立意。
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值得点赞,创新学校教育管理办法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实际,做事不可越俎代庖等都可以作为立意。
三、【解析】1.赞成“拆除”,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不破不立”。
2.赞成“保留”,旧教学楼是学校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它见证了学校的沧桑变化。
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
3.“拆”与“留”并不矛盾。
“新“和“旧”完全可以处理好,那如何处理“新”和“旧”的关
系呢?
可将对历史作出贡献的旧楼进行摄影,录像,制作模型等处理,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四、【解析】审题参考:
角度一法律不能随意破坏,行事要有法律意识,哪怕是善举。
角度二法理人情,法律也应有温度,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惩罚。
角度三法律和善举的融合,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应该维护法律的权威
(每一个角度又可从执法者和“违法者”,两面确定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