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

合集下载

《贵港市产业园区和西江教育园区排水专项规划(2019-2030

《贵港市产业园区和西江教育园区排水专项规划(2019-2030

《贵港市产业园区和西江教育园区排水专项规划(2019-2030)--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征求意见稿)简介一、规划背景随着贵港“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深入,越来越多企业、院校选择在产业园区和教育园区开办工厂、教育基地,园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为使园区市政排水规划更科学,也为今后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特编制《贵港市产业园区和西江教育园区排水专项规划(2019-2030)--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

二、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规划范围:本次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范围主要为贵港市产业园区和西江教育园区,规划总面积110.46km2。

其中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规划面积约为34.28km2。

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9~2030年。

近期2019~2025年,远期2026~2030年。

四、规划目标顺应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形式的要求,通过对现状排水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发展情况,划定城市排水分区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规划设计完善的排水收集及排除系统,提出分期建设计划,对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起到指导及控制作用。

五、规划排水体制贵港市产业园区和西江教育园区-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属于新建规划区,采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

六、雨水排水专项规划(一)雨水管渠设计标准本次排水专项规划中采用贵港市暴雨强度公式。

城区道路下埋设的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2~5年,立交桥、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10~30年。

城区综合径流系数采用 =0.60~0.75,公园、绿地 =0.20~0.30。

(二)防洪及内涝防治标准贵港市产业园区和西江教育园区郁江两岸市区段的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来设防,郊区段按20~50年一遇设防,支流(包括鲤鱼江)按防山洪30年一遇洪水设防。

贵港市产业园区和西江教育园区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采用20年一遇。

(三)雨水流域分区规划。

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雨水流域规划划分为6个片区,其中包括甘塘冲流域、城东冲流域、杜冲江流域、大元屯流域、横岭顶流域和西村岭流域。

年产5万吨水泥外加剂、15万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年产5万吨水泥外加剂、15万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XX海螺台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水泥外加剂、15万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修改清单序号审查意见修改情况所在章节及位置1完善“三线一单”分析;完善地下水评价范围。

按要求修改完善完善“三线一单”分析(完善见概述PIII);完善地下水评价范围(完善见P19、P138、附图5)。

2核实无组织排放废气种类及源强;完善项目生产线、废气收集及配套处理设施分布;补充完善项目配料、聚合及复配有机废气处理措施的方案比选按要求修改完善核实无组织排放废气种类及源强(核实见P13~P14、P39、P59、P66、P128);完善项目生产线、废气收集及配套处理设施分布(完善见P26、P39);补充完善项目配料、聚合及复配有机废气处理措施的方案比选(P174、P176)3进一步核实周边村屯饮用水情况;补充项目水文地质条件论述;核实本项目区域地下水与附近居民饮用井水的关联性。

按要求修改完善进一步核实周边村屯饮用水情况(核实见P22);补充项目水文地质条件论述(补充见P140);核实本项目区域地下水与附近居民饮用井水的关联性(核实见P16)。

4补充监测点布点及数据引用的合理性分析;补充项目场地地下水的水位标高、径流方向、富水程度、开发利用强度等水文地质特征。

按要求修改完善补充监测点布点及数据引用的合理性分析(补充见P88、P91、P95~P96);补充项目场地地下水的水位标高、径流方向、富水程度、开发利用强度等水文地质特征(P140~141)。

5完善气象参数选取说明及依据,复核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补充项目恶臭对周边居民点影响分析按要求修改完善完善气象参数选取说明及依据(完善见P118~P119),复核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复核见P128~131)。

补充项目恶臭对周边居民点影响分析(补充见P135~P136)6完善项目运营对周边农耕地的影响分析。

按要求修改完善完善项目运营对周边农耕地的影响分析(完善见P166、P168、P230)7补充废气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对九塘、自珍等附近村屯的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风险分析,提出对策措施。

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贵港市2017年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征收集体土地和收回国有土地的通告

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贵港市2017年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征收集体土地和收回国有土地的通告

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贵港市2017年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征收集体土地和收回国有土地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8.07•【字号】贵政通〔2017〕24号•【施行日期】2017.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贵港市2017年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征收集体土地和收回国有土地的通告贵政通〔2017〕24号贵港市2017年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关于贵港市2017年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批复》(桂政土批函〔2017〕413号),同意征收贵港市港南区江南街道办事处南江社区的集体土地14.4238公顷(折合216.357亩),收回原由广西农垦国有西江农场管理使用的国有土地0.7296公顷(折合10.944亩),共计15.1534公顷(折合227.301亩)。

现将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和《使用国有土地方案》内容及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建设用地项目名称贵港市2017年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

二、征收(收回)土地的位置贵港市2017年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征收(收回)的土地位于贵港市江南工业园西区二路与江南大道交汇处东南角(具体位置以实地埋设的界桩和开挖的界沟为准)。

三、被征收(收回)土地的土地权利人及面积四、征收(收回)土地补偿标准土地补偿安置标准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贵港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公布我市新一轮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贵国土资发〔2016〕20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收回国有土地分区域补偿标准注:收回国有土地补偿标准参照征收相邻集体同类土地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三)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

被征收(收回)土地上种植的零星果(树)木等地上附着物按照《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港市本级辖区新一轮征收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贵政发〔2017〕5号)规定的各种补偿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补偿。

贵发改工交【2019】493

贵发改工交【2019】493

贵发改工交【2019】493原文件如下:港南区发展和改革局:你局报来《关于请求核准广西贵港琦泉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的请示》(港南发改请字〔2019〕4号)及有关材料已收悉。

经研究,现就该项目核准事项批复如下:一、广西贵港琦泉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已列入《广西农林生物质发电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为推进我市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生物质多元化利用,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原则同意建设广西贵港琦泉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二、项目代码:2018-450800-44-02-043594。

三、项目业主:广西贵港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四、项目建设地点: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内。

五、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项目规划拟用地177.8亩,新建一台130 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配套一台40MW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抽汽凝汽式汽轮电机组及其他辅助配套设备。

项目采用甘蔗叶、稻草、桑枝秆、桉树皮等作为主要燃料,燃料总消耗量为36.76×104t/a,发电量约为27648×104KWh/a。

六、总投资和资金来源:本工程总投资36264.33万元,资金来源由项目业主自筹。

七、项目焚烧废水、废气、废渣、飞灰、噪声等处理系统要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项目单位要优化工程设计,选用节能设备,加强节能管理,并切实落实生物质燃料供应方案和保障措施;项目建成投运后,应履行广西贵港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的《承诺函》,严格自律,杜绝掺煤行为。

八、请你局按照“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的原则,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防治掺煤监督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发改能源〔2017〕239号)文件要求,加强对项目建设、运营监督管理。

发现掺烧煤炭的,要做好调查取证相关工作,并及时上报我委。

九、项目工程施工及设备和材料采购要执行《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工业园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的通知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工业园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的通知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工业园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03•【字号】贵政办[2012]20号•【施行日期】2012.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工业园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贵政办〔2012〕2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贵港市工业园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园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的全面实现。

二〇一二年二月三日贵港市工业园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为加快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特制定贵港市工业园区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

一、目标任务2014年,全市各工业园区完成2-3平方公里的核心建成区,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2012年五大工业园区各引进1个税收超亿元项目。

力争将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培育成为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园区。

(一)经济总量目标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69亿元,平南县工业园区48亿元,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49亿元,贵港江南工业园区45亿元,贵港(台湾)产业园49亿元;工业增加值78亿元,同比增长10%;上缴税金11亿元,同比增长10%。

经济增长主要支撑点:1.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中联陶瓷新上1条生产线,新权业陶瓷新上2条生产线,灵海陶瓷新上1条生产线,大成陶瓷新上1条生产线,高贵陶瓷新上1条生产线,预计新增6条生产线,金源生物化工年产2万吨乙酰乙酸酯项目,南江机械搬迁扩建项目投产,预计产值增加8亿元。

2.平南县工业园区:天保香料、海华木业、顺安过滤器、正东纺织等5个项目投产,预计产值增加3亿元。

1、建设项目的特点

1、建设项目的特点

概述1、建设项目的特点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生猪和家禽产业是我区畜牧业中规模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优势产业。

优先发展生猪和家禽产业可进一步做强做大广西畜牧产业,提升畜禽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税收入,保障社会肉食有效供给,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对加快广西现代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贵港市畜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猪肉、家禽需求量日益加大,为满足贵港市人民对猪肉、家禽日益增长的需求,广西贵港市盈康食品有限公司决定在贵港市江南制造业产业园(23°02'45.92"北,109°38'41.30"东),新建广西贵港市盈康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8万头生猪、2000万只鸭及配套深加工项目,年屠宰8万头生猪、2000万只鸭,年销售鲜猪肉5900吨、加工销售腊肉200吨、腊肠200吨,年销售鲜肉鸭1600万只、加工烤鸭400万只,同时建设冷库、污水处理站等其它配套设施。

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

(1)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课题小组通过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同时对现场进行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

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明确了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并进行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完成各环境要素及各专题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作。

贵港加强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分工方案

贵港加强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分工方案
贵港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分工方案
工作目标
工作措施
完成时限
责任人
一级任务
二级任务
三级任务
一、突出规划引领,实施城市规划提升行动
(一)完善规划体系。
1.完善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城市规划体系。
2017年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2018年完成总体规划纲要和初步成果编制,2019年全面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并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2020年启动控规、专项规划修编工作,2020年底前建立总规统领、控规核心、专项支撑的规划体系。
长期
市住建委:郭亮
桂平市政府:陈锦秀
平南县政府:蓝胜
10.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
2010年我市已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目前已对该制度进行多次修改完善,使其更符合时代要求,重大规划事项提交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
已完成
市住建委:郭亮
桂平市政府:陈锦秀
平南县政府:蓝胜
11.完善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推进县市区规划督察全覆盖。
目前贵港市中心城区已实现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全覆盖,覆盖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总规建设用地覆盖率达到76%。2017贵港市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工作,预计2019年完成。
2020年
市住建委:郭亮
桂平市政府:陈锦秀
平南县政府:蓝胜
港北区政府:黄英梅
港南区政府:曾健清
覃塘区政府:张景联
(五)保护历史文化风貌。
长期
市住建委:郭亮
桂平市政府:陈锦秀
平南县政府:蓝胜
一、突出规划引领,实施城市规划提升行动
(一)完善规划体系。
5. 2018年底前中心城区、桂平、平南近期建设区域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35)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35)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2018年10月15日,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在贵港市主持召开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

参加会议的有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发改委、工信委、住建委、国土局、水利局、林业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覃塘区经贸局、覃塘区建设局、覃塘区环保局、及规划组织编制单位覃塘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环评单位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5位特邀专家,审查小组由有关部门和特邀专家共10人组成(名单附后)。

会上,审查小组听取了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对《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以下简称“规划”)的介绍及规划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与会人员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一、报告书有关规划概述覃塘区产业园前身是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成立于2009年9月,属自治区重点推进园区。

2011年5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确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桂经园区函〔2011〕313 号),园区分为一主四副即石卡临江产业园(主园区)、覃塘林产品加工区、大岭工业园、甘化园区、黄练工业集中区。

2010年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出具《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总体规划(2009-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贵环管〔2010〕139号),同年贵港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复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总体规划(2009-2030年)(贵政函〔2010〕176号)。

根据《中共贵港市委办公室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区产业园区管理体制的意见》(贵办发〔2014〕24号),将石卡临江产业园、大岭工业园划归为贵港市产业园区管辖,覃塘区产业园管辖覃塘林产品加工区(现更名为“贵港市覃塘林业生态循环经济(核心)示范区”)、甘化园区、黄练工业集中区。

2016年贵港市人民政府同意贵港(台湾)产业园更名为贵港覃塘产业园(贵政函〔2016〕118号)。

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滨江产业园(2024—2035)》的批复

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滨江产业园(2024—2035)》的批复

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滨江产业园(2024—203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26•【字号】贵政函〔2024〕239号•【施行日期】2024.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滨江产业园(2024—2035)》的批复港南区人民政府:你区报来《关于审批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滨江产业园(2024—2035)的请示》(港南政报〔2024〕48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滨江产业园(2024—2035)》(以下简称《规划》)。

二、原则同意《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结合贵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确定,滨江产业园规划总面积为753.26公顷,其中,滨江组团北临郁江,东临三北高速,南抵规划纬六路,西至外环路,总面积为394.09公顷;大圩组团北临G358国道,西南部临北环路,其他区域以永久基本农田为界,总面积为75.33公顷;贵钢组团北部、东部以黎湛铁路为界,南至郁江,西以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用地权属界线为界,总面积为283.84公顷。

三、你区要抢抓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的重大机遇,科学做好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滨江产业园规划建设、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考核评价等工作。

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管控要求,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明确企业责任和开发时序,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提升园区亩均效益。

按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依法保护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生态敏感地区,加快建设生态产业园区。

四、你区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产业发展、体制改革、要素保障等方面得到更多指导和支持。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奉贤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奉贤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奉贤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3.01•【字号】沪府〔2019〕21号•【施行日期】2019.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奉贤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沪府〔2019〕21号市规划资源局、奉贤区政府:沪规划资源总〔2019〕82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上海市奉贤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奉贤区总体规划”),具体批复如下:一、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要立足全域规划,推进城乡统筹,以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为核心,促进功能提升,注重两规融合,体现多规合一,突出公共属性,指导实施建设,推动奉贤区建设成为上海南部滨海城区、杭州湾北岸综合性服务型城区。

二、严格底线约束。

要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严守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管控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布局。

到2035年,奉贤区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1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3.8万人左右。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奉贤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65.3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5万亩;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32.8万亩。

到2035年,奉贤区生态空间面积不小于405.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1.65平方公里,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自治区级贵港高新区建设及创建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自治区级贵港高新区建设及创建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自治区级贵港高新区建设及创建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1.22•【字号】贵政办通〔2019〕9号•【施行日期】2019.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自治区级贵港高新区建设及创建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工作方案的通知贵政办通〔2019〕9号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加快自治区级贵港高新区建设及创建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工作方案》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月22日加快自治区级贵港高新区建设及创建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工作方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自治区级贵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桂政函〔2018〕16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贵港市关于推动贵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为加快完善广西贵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建设,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及时启动高新区升级具体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自治区级贵港高新区工作目标。

成立贵港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制订高新区体制创新方案和高新区各项管理制度方案。

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抓手,构建壮大新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争取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60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产值达19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0亿元。

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尽快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做好今后高新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创建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工作目标。

建立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分工,正式启动国家级贵港高新区创建的各项工作。

《贵港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2017-2030)》

《贵港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2017-2030)》

《贵港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2017-2030)》(征求意见稿)简介一、规划背景为提高贵港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地震灾害,保障地震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城市在遭遇相当于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各要害系统不遭到较重破坏,重要工业能正常或很快恢复生产,人民生活基本正常,特编制《贵港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 2017-2030)》。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与《贵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局部修改(2012年)》确定的贵港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一致,含工业园区、教育园区范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9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98万。

三、规划总体任务加强贵港市的城市建设抗震防灾工作,逐步提高城市建设的综合防灾能力,尤其要提高城市、大中型变电站、大中型企业和重大生命线工程的抗震防御能力,加强各级政府对城市重点地段、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地震事件的应急反应与紧急救援能力,以减轻未来城市地震灾害影响,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四、规划基本要求1、规划编制模式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贵港市中心城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规划按乙类模式编制。

2、城市抗震设防基本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按《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灾减灾条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适度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建筑工程应按抗震设防烈度6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建筑工程应采取抗震设防烈度7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特殊设防类采取抗震设防烈度7度确定地震作用。

学校(幼儿园、中小学)和医院中的重点设防类建筑按提高一档(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等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水塔厂可行性研究

水塔厂可行性研究

贵港市江南不锈钢水塔厂水塔、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炉自动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贵港市江南不锈钢水塔厂项目建设地址:贵港市江南工业园区内编制日期:2012年10月目录第1章·项目总论--------------------------------------1第2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8 第3章·产品市场分析----------------------------------12 第4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7 第5章·工艺及设备技术方案----------------------------19 第6章·原料及辅料-------------------------------------22 第7章·总图及公用工程配套-----------------------------24 第8章·环境保护--------------------------------------30 第9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2 第10章·劳动组织和成员--------------------------------33 第11章·投资估算-------------------------------------35 第12章·财务预测与评价-------------------------------37 第13章·结论与建议-----------------------------------40第一章项目总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水塔、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炉自动生产线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项目建设单位:贵港市江南不锈钢水塔厂法人代表:李而宏投资资金:12500万元单位性质:民营1.1.3项目建设地址:贵港市江南工业园区内占地50亩(已纳入贵港城市规划用地)。

贵港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

贵港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2018年10月15日,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在贵港市主持召开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

参加会议的有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发改委、工信委、住建委、国土局、水利局、林业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覃塘区经贸局、覃塘区建设局、覃塘区环保局、及规划组织编制单位覃塘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环评单位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5位特邀专家,审查小组由有关部门和特邀专家共10人组成(名单附后)。

会上,审查小组听取了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对《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以下简称“规划”)的介绍及规划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与会人员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一、报告书有关规划概述覃塘区产业园前身是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成立于2009年9月,属自治区重点推进园区。

2011年5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确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桂经园区函〔2011〕313 号),园区分为一主四副即石卡临江产业园(主园区)、覃塘林产品加工区、大岭工业园、甘化园区、黄练工业集中区。

2010年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出具《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总体规划(2009-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贵环管〔2010〕139号),同年贵港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复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总体规划(2009-2030年)(贵政函〔2010〕176号)。

根据《中共贵港市委办公室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区产业园区管理体制的意见》(贵办发〔2014〕24号),将石卡临江产业园、大岭工业园划归为贵港市产业园区管辖,覃塘区产业园管辖覃塘林产品加工区(现更名为“贵港市覃塘林业生态循环经济(核心)示范区”)、甘化园区、黄练工业集中区。

2016年贵港市人民政府同意贵港(台湾)产业园更名为贵港覃塘产业园(贵政函〔2016〕118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9.21•【字号】苏政办发〔2018〕71号•【施行日期】2018.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8〕7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9月21日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江苏内河航道资源丰富,水运条件优越。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江苏内河港口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战略物资运输、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省内河港口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内河港口发挥更大的服务支撑作用。

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等要求,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也要求内河港口加快转型步伐,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江苏水资源通江达海优势,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服务地区产业转型和推进绿色水运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交通运输部《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省干线航道上的内河港口。

省干线航道主要依据200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并吸收其修编成果。

规划基础年为2016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

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

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

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2018年1月31日,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在贵港市主持召开《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

参加会议的有贵港市环保局、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住建委、水利局、港南区环保局、港南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环评编制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5位特邀专家,审查小组由有关部门和特邀专家共10人组成(名单附后)。

会上,审查小组听取了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对规划方案的介绍及规划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一、规划概述(一)规划概况贵港市位于珠江——西江流域,其建设将有利于落实国家、自治区正在推进实施的开发开放新战略,是贯彻和体现国家赋予广西新定位新使命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划建设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利用贵港市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依托西江经济带发展平台。

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港南区工业园区的批复》(贵政函2016[103]号),港南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包括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和东环路以东片区两部分,其中东环路以东片区为主园区,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为分园。

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总规及控规已编制完成并由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本次规划为主园区。

规划区位于贵港市中心城区的江南东部,规划西起城区东环路、东至郁江边,南起城市总体规划的纬一路,北至郁江边,规划总用地面积17.58km2。

规划期限:2017年-2035年。

其中近期:2017-2025年;远期 2026-2035年。

发展定位:贵港江南东部现代工业新城、广西林产品制造示范基地和贵港市综合性先进制造业新基地、港南工业转型升级新平台、改革创新先导区。

产业规划:提升发展农产食品加工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林板深加工与家具制造支柱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与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两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 制糖 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及建设分析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 制糖 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及建设分析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及建设分析摘要:通过战略管理领域中的SWOT 分析方法来进行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未来发展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示范园区规避风险及发展优势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国家生态工业园;工业园规划;循环经济;发展分析Abstract: Through SWOT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emonstration zone of Guigang national eco-industries (sugar),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demonstration park to evade the risk and the advantage of development.Key words: National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park;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nalysis规划背景自2001 年以来,国家启动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作为全国首家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发展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广西“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西江经济带的目标,提出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南方重要的开发轴带,成为大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段,成为大珠三角功能辐射的承接地,成为大西南开发的先导地区。

贵港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推进西江经济带产业大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目标。

根据《贵港市五大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布局实施方案》,对市内五大园区之一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进一步调整,将贵糖产业区、西江产业区和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区进行整合,纳入整个示范园区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2018年1月31日,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在贵港市主持召开《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

参加会议的有贵港市环保局、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住建委、水利局、港南区环保局、港南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环评编制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5位特邀专家,审查小组由有关部门和特邀专家共10人组成(名单附后)。

会上,审查小组听取了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对规划方案的介绍及规划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一、规划概述(一)规划概况贵港市位于珠江——西江流域,其建设将有利于落实国家、自治区正在推进实施的开发开放新战略,是贯彻和体现国家赋予广西新定位新使命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划建设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利用贵港市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依托西江经济带发展平台。

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港南区工业园区的批复》(贵政函2016[103]号),港南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包括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和东环路以东片区两部分,其中东环路以东片区为主园区,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为分园。

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总规及控规已编制完成并由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本次规划为主园区。

规划区位于贵港市中心城区的江南东部,规划西起城区东环路、东至郁江边,南起城市总体规划的纬一路,北至郁江边,规划总用地面积17.58km2。

规划期限:2017年-2035年。

其中近期:2017-2025年;远期 2026-2035年。

发展定位:贵港江南东部现代工业新城、广西林产品制造示范基地和贵港市综合性先进制造业新基地、港南工业转型升级新平台、改革创新先导区。

产业规划:提升发展农产食品加工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林板深加工与家具制造支柱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与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两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

规划结构:构建“两轴、一心、七片区”的空间结构。

①两轴:纬二路东西向发展主轴、经八路南北向发展次轴。

②一心:在园区西部配套居住区中心、纬二路发展主轴旁形成综合服务核心,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的行政管理服务、商务办公、法律金融信息服务、咨询培训、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便利服务。

③七片区:西部配套生活居住区、中部产业北区、中部居住与产业融合区、东部居住与产业融合区、东南部产业区、北部居住与现代物流仓储融合区、西南部物流仓储区。

土地利用规划情况:园区城市建设用地1707.66公顷。

其中居住用地(R)250.47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31.13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35.00公顷,工业用地(M)558.97公顷,物流仓储用地(W)100.60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S)329.15公顷,公用设施用地(U)38.33公顷,绿地(G)364.01公顷。

非建设用地(水域)(E)49.92公顷。

园区远期产业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以上,人口规模为10万人。

(二)规划区现状1、开发现状土地利用现状:规划范围内主要以非建设用地为主,且大部分为农林用地,用地构成包括:农林地、村庄建设用地、河流水域、乡村道路、公共设施与商业设施用地等。

规划范围内现状建设较少,仅4处已批用地,为港南区岑西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约1208.4亩)、新蒙种猪场、天旺养猪场和横岭水陆加油站用地。

道路建设:规划区内现状道路主要为乡村道路,大部分为水泥路面,但路面窄等级低;路面最好的贵港108乡道,宽5~6m,是目前规划基地内村民的主要对外交通通道,其余村道均为路宽3~5m。

给排水工程:目前,规划范围内现状均饮用地下水,为机械打井。

未建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周边地表水体。

人口规模:规划范围内现状有八塘镇横岭村、岑西村、新安村等3个行政村,共2826户,总人口12968人。

2、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规划区现状主要为林地、农耕用地及村民住宅用地。

根据环境现状监测数据,规划区现状环境问题主要为土壤污染问题和水环境问题,规划范围内部分区域土壤砷和镍超标。

规划区内部分村民的生活用水,未经处理,排入附近河沟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制约因素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的常规因子SO2、NO2、TSP、PM10等监测因子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甲苯日均浓度监测值满足《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限值;二甲苯日均浓度监测值低于方法检出限;臭气浓度均未检出。

(2)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沙冲江1#监测断面各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横岭江除4#断面的溶解氧超标外,其余监测断面的所有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郁江各监测断面所有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各个监测点的各项监测项目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水质标准值。

(4)土壤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除了1#点位的镍和砷,6#点位的砷超标外,其余土壤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的Pi值均小于1,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

(5)声环境:现状监测表明,各监测点位昼、夜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6)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范围内植被主要以次生植被及人工植被为主;无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总体而言,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敏感程度一般。

2、区域环境制约因素(1)园区规划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村庄,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将涉及到村庄的搬迁问题。

园区内存在部分基本农田,园区建设将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林地,人地矛盾的激化将成为园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2)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南面规划有三类居住用地,位于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且下风向有西岸村、西朗、必塘、石栏地等村屯,且距离较近,因此,周边环境将成为园区扩大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津镇郁江取水口位于园区下游,水源地部分二级陆域保护区与港南工业园区范围重叠,重叠部分面积为1.06km2。

饮用水源保护区必须重点保护,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新建、改进、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将会制约园区的发展。

四、公众参与调查通过对公众调查及公告公示结果的分析可知,100%被调查个人和100%调查单位均表示赞成该规划实施,由此看出,本规划的实施得到了周边居民及单位团体的大力支持,但同时也存在少部分的公众对规划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表示担心,因此,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公众调查结果,在今后工业园区的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对于公众提出的各项环保治理意见,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对引进企业要严格把关,防止重污染企业的进入,切实搞好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环境监督机制。

五、规划环境合理性的总体评价从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规划选址合理性来看,开发区选址符合区域“一带一路”战略产业布局,符合贵港市城市规划;工业区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不在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工业区规划选址基本合理。

港南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为“贵港江南东部现代工业新城、广西林产品制造示范基地和贵港市综合性先进制造业新基地、港南工业转型升级新平台、改革创新先导区”,发展定位是合理的。

根据规划方案分析,规划区配套生活居住区位于园区西侧,处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侧风向;产业主要布置在园区中部、东部和南部,仓储物流区布置在园区北面临郁江和园区西南面园区出入口,各功能用地之间布置防护绿地,减少各类用地之间的影响;根据对规划区内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分析及总量核算,经预测规划实施排放的水、大气污染均未超过环境承载力,但园区部分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等规划在东津镇郁江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故园区用地规划需重新调整,因此规划区整体布局是不太合理的。

六、规划环境承载力评价与“三线一单”(一)规划环境承载力评价1、大气环境承载力结论按照港南区工业园区的功能区划及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颗粒物、SO2和NOx。

根据“报告书”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分析成果,在规划实施的情况下,港南区工业园区远期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SO221.82t/a、NOx34.51t/a(NO231.06t/a)、TSP144.53t/a(PM1086.72t/a),低于按环境质量目标计算的低架源最大允许排放量:SO26837.36t/a、NOX 7814.16t/a、TSP7081.52t/a、PM103662.88t/a。

环境空气容量能能满足规划预测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2、水环境承载力结论根据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成果,港南区工业园区远期废水中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COD365t/a、NH3-N 36.5t/a、总磷3.65/a,低于按环境质量目标计算的最大允许排放量:COD 43664.89t/a、NH3-N4599.67t/a、总磷334.36t/a,3、资源承载力结论可供工业园区利用的水资源有郁江、龙井水厂和南江水厂,从水资源的角度,开发区所在区域水资源足可承载开发区规划实施用水需求,开发区规划实施不存在水资源方面的制约。

工业园区天然气供气纳入贵港市供气网络,形成统一的燃气管网。

待工业园区的供气管网接通后,工业园区将不再使用罐装液化气或煤炭,改用管道天然气。

工业园园区规划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可由主干路接入工业园区西面的东环路,交通较为便利。

4、生态环境及土地承载力结论根据生态适宜性分析,开发区用地生态适宜度总分为81分,属于“适宜”级,说明开发区的用地规划基本合理。

根据土地承载力分析,工业园区土地生态承载力可接受人口容量为16.3万人,而规划文本中提出工业园区最高控制人口数量规划为10万人,低于土地承载能力分析结果,是区域土地承载力可接受范围,能满足开发区的发展要求。

(二)“三线一单”1、企业准入引进企业需符合相关主管部门规定;根据规划区域实际情况,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建议如下:1)所有入驻项目应符合国家发改委最新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每年颁布的产业政策要求。

2)工业园区应按照拟定的产业发展导向进行引资入区,与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不符的工业企业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及工业园管委会商讨后予以决定是否允许入区。

3)鼓励技术含量高、低污染、附加价值高企业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