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优化分析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2)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建设是当前城市地下交通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其施工工艺的选择对隧道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是一种具有较好效果的工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过程中使用简便,不需要大型设备和机械;2. 施工速度快,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3. 施工质量可靠,能够达到设计要求;4. 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减少了安全隐患;5. 施工工艺灵活,适用于各种复杂场地。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超浅埋大断面隧道的建设,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和需要快速施工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将隧道分段进行施工,每段完成施工后进行注浆加固。
施工过程中采用后退式推进,先进行隧道背部的支护,然后进行挖土作业,最后进行注浆固结。
五、施工工艺1. 寻找适合的施工区域,并进行勘察和清理;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隧道断面参数和施工阶段;3. 开始施工,先进行隧道背部的支护,使用有力度的岩石锚杆进行锚固;4. 进行挖土作业,使用挖掘机进行挖土,并进行垂直和水平控制;5. 完成挖土后,对隧道各个部位进行清理和检查;6. 对挖掘出的土方进行分类和处理;7. 进行注浆加固,使用注浆设备将浆液注入隧道,固结土体;8. 验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9. 进行后续的隧道施工工序,如砌筑、衬砌等。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合理的劳动力分配,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注意劳动安全。
七、机具设备1. 挖掘机:用于挖土作业;2. 注浆设备:用于注浆加固;3. 岩石锚杆:用于隧道背部支护。
八、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包括对挖土的控制、注浆浆液的配合比控制,以及注浆加固的效果检测等。
九、安全措施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安全通道的设置等。
不同偏压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力学分析及优化

中 图 分 类 号 : 5 2— 4 X( 02 0 0 1 0 17 7 1 2 1 ) 3— 3 5— 8
NI in h n ,Z NG n o ,YU h n h i E Ja c u HE We b AN C e g a ( .J nx h n ti x r s a o , t. j’ n3 3 0 , in x,C i 1 i g i a ga pe w yC . Ld , ia 4 0 0 Ja g i hn a C E s a;
2 eat etfC o c n a n i ei C lg Cv n i e n ,T nj U i rt , h n h i 0 0 2, hn ; .D p r n , t h i l gn r g, o eeo il gn r g ogi nv sy S a g a 2 0 9 C ia m o ee c E e n l f iE e i ei
3 in x Ta sot os l t nC m a y N nh n 3 0 8 C ia .Ja g i rn r C nu ai o p n , a ca g3 0 0 , hn ) p t o
Absr t:W h n l re c o s s c in t n e sr n t r u h g o n t e e e r i t ac e a g r s— e to u n l u h o g r u d wi un v n t ran,di e e t a y h f r n s mmerc le rh p e — f t a a t r s i s e r l y n o tr d.Th rf r ur sa e a wa s e c un e e e eo e,s l ci g r to a o sr c in me h dsi e y i ee tn ai n c n tu to t o s v r mpot n o h o to ft e l ra tfr te c n r lo h c n tu t n me ha i a e o ma c fa y o sr c i c n c lp r r n e o s mme rc —o d d lr e c o s s c in t n e su d rs a lw o e . I he p — o f ti a la e a g r s— e to u n l n e h lo c v r n t a l pe r,a a y i sma e o h iplc me tc n r la d s p o te so s mmerc lla e a g r s - e t n t n es n lss i d n t e d s a e n o to n u p r sr s fa y t tia -o d d lr e c o s s c i u n l o
城市浅埋硬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新奥法施工,隧道开挖,附示意图)

城市浅埋硬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新奥法施工,隧道开挖,附示意图)城市浅埋硬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工法编号:TLEJGF-03·04-35、GZSJGF 07-03-08中铁隧道集团三处唐果良刘建国邓青平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地面空间已不能满足城市功能的需要,向地下拓展空间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城区隧道与山岭隧道差别很大:一是位于市区,周边建筑较多,开挖爆破需要严格控制;二是城市地铁车站,商场的断面大,远大于铁路三线隧道。
《城市浅埋硬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是依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双侧壁导洞预留核心岩柱的方法开挖,通过综合减震措施减小爆破开挖时的地震动,保护周边环境,使用全断面整体式钢模台车进行二次衬砌,同时采用综合监测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实时处理的一个工程工法,它在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临江门车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
二、工法特点1、采用双侧壁导洞预留核心岩柱的方法开挖,二次衬砌紧跟核心岩柱上部开挖,控制二次衬砌面与核心开挖面的距离,从而减小变形,控制地表沉降,保证工程安全。
2、紧临建、构筑物的开挖爆破通过超前导洞先行、预留光爆层光面爆破、周边密排空眼减震、开挖面增打减震孔、非电不对称起爆网络等综合减震技术减小爆破震动效应,保护周边环境。
3、采用全断面整体式钢模台车进行二次衬砌,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效果,加快施工进度,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4、采用综合监测技术,实时反馈信息,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工程安全。
三、适用范围1、适用于新奥法指导施工的大断面、特大断面隧道及地下工程(即开挖宽度18m及以上,开挖高度12m以上)。
2、紧临既有建筑物需要采用控制爆破开挖,Ⅱ~Ⅲ级围岩的浅埋暗挖特大断面地下工程。
3、围岩较完整较厚层的软岩,中硬岩——硬岩。
四、工艺原理1、采用双侧壁导洞预留核心岩柱的方法,将大跨减小,大断面隧道分割成几个小洞室分部施工,利用核心岩柱作为支撑,从而控制变形,保证安全。
浅埋偏压段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优化

序提 供 了理论 依据 与技 术 指导 。
5 0 收 稿 日期 :2 1一O —1 01
虑 , 工 方 法 选 择 顺 序 应 为 : 断 面 法 一 正 台 阶 施 全
基 金项 目:铁 道部 科技 开发 计划 项 目 (05 0 1 B一 ) 20 K 0 一 2
作者简 介 :柳墩 利 (97 ) 17一 ,男 ,博 士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 :岩土工 程 与地下 工程 。
施工方案较优。分析 了双侧壁导坑法不同施工工序时的围岩位移 、支护内力 、地表沉降 以及塑性区的
变化 ,得 出 了先开 挖浅埋 侧侧 导 坑后再 开挖 深埋 侧侧 导坑 施工 工 序较 优 ,且 能有 效 地控 制 隧道 围岩 周
边位移。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值基本吻合。
关键 词 :浅埋 偏压 ;大断 面 隧道 ;数 值模 拟 ;双侧 壁 导坑法 ;围岩 ;支护
中图分 类号 :U 5 . ;U 5 . 4 54 4 63 文 献标 志码 :A
我 国 目前 已 经 开 工 的高 速 铁 路 ,隧 道 基 本 上
采 用 的都 是 单 洞 双 线 形 式 ,形 状 为 扁 平 的 大 断 面
1 工 程 概 况
工 程 区地 貌上 属 黄 土梁 峁 区 ,地 形起 伏 较 大 ,
柳 墩 利
( 铁道 科学 研究 院 ( 京 ) 工程 咨询 有 限公 司 ,北 京 北 10 0 ) 000
摘
要 :采 用 F A . 有 限差 分 数值 计 算 软件 ,对 大断 面 、软 岩 、浅埋 、偏压 段 隧道— —包 西 铁 路 L C5 0
洞子 岩隧 道进行 了三 台阶 、C D和双 侧壁 导坑 法 的施 工 力学行 为模 拟分 析 ,确定 了采 用 双侧 壁 导坑 法 R
大断面及浅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分析

doi: 10.3969/j.issn.1673-6478.2023.S1.019大断面及浅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分析董仕奎,潘登,刘英杰(山东东方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摘要:本文通过研究隧道工程相关文献和案例,对大断面及浅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施工时需要考虑的技术保证条件,以及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原则等一系列相关措施。
文章结合临临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隧道工程项目,选取了合适的施工方法,结果对提高隧道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减少了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隧道工程;大断面;浅埋施工;施工方案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78(2023)S1-0067-050引言在当前,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四通八达,众多的工程项目在线路规划中由于需要考虑生态环保、合理距离等因素,有些项目不得不以架桥、开隧的型式进行线路的连接。
其中,在隧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断面及浅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对于确保隧道的稳定性、施工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大断面及浅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施工前的技术保证条件及具体施工方案。
通过选择使用合理施工方法、充分考虑地下结构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大断面隧道洞口施工中的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1项目概况车场隧道是临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其中一个隧道工程,该隧道项目地位于沂源县车场村东800m处,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中隧道。
采用“新奥法”设计原理,项目以锚喷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以模筑防水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的复合式衬砌结构。
具体工程量如表1所示。
收稿日期:2023-05-17作者简介:董仕奎,男,中级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相关工作.表1 车场隧道主要材料工程数量表材料名称单位数量钢筋HPB300 kg 1 079 528.2HRB400 kg 5 854 793.6 工字钢kg 4 514 773.3混凝土C40 m3 3 995.9C35 m339 214.3C30 m37 720.8C25 m334 627.3C20 m311 217.4C15 m335 451.3 土工布m2122 458.1 防水板m289 097.42技术保证措施分析2.1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为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车场隧道的大断面及浅埋隧道洞口施工主要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 陈学

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陈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对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从而能够保证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质量。
本文通过对CD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和三台阶法进行选择比较,在对这四种施工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对施工方法的围岩应力、支护结构轴力和二衬弯矩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在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运用双侧壁导坑法相比于其他三种方式的效果较高。
关键词:隧道;应力控制;位移控制;数值模拟;分析1大断面施工方法模拟分析在选择大断面施工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法进行计算模拟。
模拟过程中选取的隧道断面是右洞YK120+260,隧道埋深的深度为25米。
在确定计算模型边长和高度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最大开挖尺寸进行充分的考虑,是不能低于开挖尺寸的3倍。
因此计算模型的边长确定为300米,而模型的高度是100米。
在计算模型受到水平向的位移约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模型左右边界受到水平向的位移约束进行计算,还需要对模型下部受到竖向的位移约束进行计算。
2模拟方案2.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首先需要对隧道的右导洞和左导洞上台阶进行开挖工作,还需要在施工工程中对右导洞和左导洞上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其次对隧道的右导洞和左导洞下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并且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右导洞和左导洞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然后对隧道的中部导坑上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中部导坑上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再对隧道的中部导坑下台阶进行开挖工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中部导坑下台阶进行初期支护工作;最后在对临时支护进行拆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整体进行浇筑,还需要进行二次衬砌[1]。
2.2CRD法施工工序首先需要对隧道的左导坑和右导坑上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左导坑和右导坑上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然后在对左导坑和右导坑的下台阶进行开挖工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左导坑下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对右导坑下台阶进行初期支护工作;最后对临时支护进行拆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整体进行浇筑和二次衬砌工作[2]。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分析公路建设规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下而逐步扩大,施工期间易遇到较复杂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黄土地区的地质条件特殊,于该处施工大断面隧道时,易诱发质量问题甚至安全事故。
对此,需要从实际建设条件出发,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切实提高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某黄土隧道工程,全长1241m,最大、最小埋深分别为56m、12m,属黄土浅埋隧道。
隧道结构方面,主体部分为曲墙带仰拱复合式衬砌,施工材料为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10。
出于安全层面的考虑,加强初期支护,采取的是“钢拱架+钢筋网+锚杆+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方案,以形成完整、稳定的初期支护结构体系[1]。
2 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施工难点地质勘察结果显示,黄土地区主要含三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新黄土、老黄土、第三系泥岩。
各部分的性质不尽相同,其中新黄土的土体相对疏松,受外部压力的作用,易出现土体变形、下沉现象。
在常规的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常采用的是掌子面分割开挖的方法,期间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设临时支护结构。
但该方法存在局限之处,即扰动性较强,易导致本就缺乏稳定性的围岩进一步变得疏松,且洞内作业空间有限,大型设备难以顺利进场,不利于施工进程的高效推进。
并且,隧道的围岩条件错综复杂,存在诸多潜在影响因素,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方法,由此带来施工周期长、质量可控性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针对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施工难点,需要采取适应性更强、效率更高的施工技术[2]。
3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分析3.1 套拱及管棚施工套拱基础用C25混凝土浇筑而成,按设计要求,将提前加工成型的钢板和钢筋预埋到位;配套φ42mm的锁脚锚杆,利用该装置稳固套拱内钢板脚底,以免施工期间出现失稳现象。
于套拱上安装2榀I20a型钢拱架,彼此间用连接钢筋稳定连接。
待工字钢架安装完成后,由技术人员检测,确定导向管的具体位置。
在本工程中,导管采用的是φ127mm×5mm钢管,具体如图1所示。
隧道浅埋暗挖法开挖方案的优化分析

T cn l ,G nhu j gi 4 0 0 C ia eh o g o y asr c :Ge tc n c gn e n e ea o t a e F AC i u e o t o—d me so a u rc i lt n f rtp c ls a — oe h ia En i e r g G n r S f r L s s d t w l i l w i n in ln me a smu ai o ia h i l o y l
rsac bet wt o sut ns uai ieet xaa o ehd imae o p r i nl io ekypit o te u — eerhojc, i cnt ci i l o o d f n ecvt nm to ,t ks m a t eaa s fh e ons n h r o m t nf f r i c av ys t ht f
S HEN Ao Z , HAO Ya o—q a g , in GUO Z o g—q n h n u
( . c o l f e h n sa d Cvl n ier g C iaU i r t o iiga dT c n lg , u h u J n s 2 0 0 C ia; 1 S h o o c a i n i g e n , hn nv s y f nn n e h o y X z o , i gu2 10 , h M c iE n i e i M o a n
n ld s l c me t n u n ec e c e t n te si u n e c ef in ,a d s mme p t e d g e fi u n e a d r l so e df r n e ip a e n f e c o f i n d s s n e c o f c e t n u il i a r l f i d u h e r e o l f n e c n u e f h i e e t f t e c v t n meh d o t e sa i t fs ro n i g r c , x a ai t o st h tb l y o o i u u d n o k .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为了保障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施工效率,一种名为“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一个实际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适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隧道断面形状。
2. 结构安全性高:采用分段施工和注浆加固的方式,确保了隧道的结构安全性。
3. 施工效率高:后退式分段施工工法可以减少现场停车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4. 环保节能:采用注浆加固,降低了土体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适应范围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土质较为复杂,包括软土、黏土、砂土等。
2. 隧道断面形状较大,具有一定的变形和承载能力要求。
3.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高、土层松散、地下岩层等。
工法通过以下方式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成功性:1. 结构设计: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隧道断面形状,进行结构设计,确保隧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控制。
2. 施工工艺优化: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断面形状,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填充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填充材料,并进行合理的配比,以提高注浆效果和注浆固化速度。
4. 注浆加固:采用注浆技术对隧道周围土体进行加固,增强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后退式分段注浆加固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现场准备:包括施工场地的布置、机具设备的安装和准备施工材料。
2. 隧道切眼:根据设计要求,开挖隧道切眼,为后续施工做准备。
3. 分段注浆加固:将隧道按照一定的分段方式进行注浆加固,确保每个分段的加固效果。
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浅析

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浅析隧道是铁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铁路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地形地貌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在现代铁路建设中,隧道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铁路隧道的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对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进行浅析。
一、地质勘察在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之前,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以确定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地层稳定性等因素。
在潜孔灌注桩法下穿高速公路时,还需要对地下管线、桥梁、高速路基等附属设施进行勘察,了解其位置、深度、结构等信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地质勘察,才能为隧道的安全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方案在进行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需要对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研究和论证。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等各方面因素,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运营稳定。
在设计方案中,还需对隧道的结构形式、支护措施、施工工艺等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三、施工工艺在确定了设计方案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
在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盾构法、潜孔灌注桩法等。
盾构法是一种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高效快速的隧道掘进;而潜孔灌注桩法则是通过先行施工潜孔灌注桩的方式,在隧道下方打通空间,然后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安全防护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标识,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还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周边围护,避免对周边环境和设施造成损害。
五、环境保护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

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和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逐渐增加,隧道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程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土方开挖、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不小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智能机械装备、环保材料和节能新技术等手段,以最小化地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节能: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装备,实现隧道开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力消耗和能源浪费。
2. 节约土方:合理设计挖土断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开挖量,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3. 环保材料:采用环保材料替代传统的土方填筑,减少土方运输和填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
4. 引入生物技术: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加速土地恢复和植被生长,提高施工后的生态效应。
5. 安全可靠: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适应范围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质条件和复杂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特别适用于煤炭、矿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
该工法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能有效减少施工成本。
四、工艺原理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绿色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勘察: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准确掌握隧道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工艺:根据勘察结果,采取合适的掏底和疏导方法,以保证隧道稳定施工。
3. 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效切削工具和土方转运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环保措施:在挖土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填充隧道的后期空隙,并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加速土地恢复。
大断面浅埋地铁隧道施工方法与应用

大断面浅埋地铁隧道施工方法与应用摘要: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深云车辆段出入线具有隧道断面大、埋深浅、围岩差等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隧道开挖的钻爆法施工方案和支护措施,保证了施工过程中隧道上覆地层的稳定性,通过现场监测分析,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稳定、变形量不大,地表沉降值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施工安全。
关键词:地铁隧道;跨度大;埋深浅;支护措施;地表沉降1 引言随着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发展,涌现出大量新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1]。
按照国际隧道协会(ITA)建议[2~4],净空断面面积大于100㎡的隧道为特大断面隧道,其施工规模大、技术复杂、工序繁琐,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极易导致事故。
本文选取深圳地铁7号线深云车辆段出入线为例,在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环境下,研究确定科学的开挖方法,合理安排各工序,控制地面沉降,确保周边建筑物不受较大影响,保证居民正常生活。
2 工程概况2.1工程特点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深云车辆段出入线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深云村,采用矿山法施工,针对大断面和浅埋这两个特点,本文选取该线右线SDK1+725.411~ SDK1+790.000段为研究对象。
此区段为单洞双线隧道,最小埋深为11.6m,开挖跨度达11.93m,开挖高度达8.91m,隧道毛洞开挖达102.23m2。
隧道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复杂,且紧邻深圳市道桥维修中心沥青厂,其地下管线的类别、年限、材料及施工方法表现出承受隧道施工扰动能力较弱。
2.2地质条件此区段属于富水区,上覆地层以软弱松散的残积层和强风化花岗岩为主,分别达到4m左右,而完整性较好、强度较高的微风化花岗岩不到2m。
隧道上覆地层如纵断面图2-1所示,其中残积层(Q el)为亚层⑦1砾质黏性土:红褐色、褐黄色、黄色,夹灰白色斑点,可塑~坚硬,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呈透镜体状;燕山期花岗岩(γ53)为⑧2强风化花岗岩、⑧3中等风化花岗岩和⑧4微风化花岗岩3个亚层,⑧2强风化花岗岩,岩体呈密实砂土状,局部夹碎块,碎块手可掰断。
解析超浅埋大跨度暗挖隧道施工方法

解析超浅埋大跨度暗挖隧道施工方法随着隧道施工的不断发展,下穿既有建筑物和线路的隧道越来越多,施工难度越来越大,施工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深圳市红棉路市政隧道下穿机荷高速公路段就是上述复杂隧道工程中的典型。
该隧道开挖断面大、埋深浅、围岩十分软弱。
本文在对隧道施工方法进行研究选择。
虽然构筑物类型、变形和受力模式存在差异,但都面临相似的问题,即隧道施工方法的选取、施工对地层、构筑物保护等系列问题,各种下穿类型的隧道技术研究成果可以为彼此提供借鉴。
在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施工方面,许亚军[2]分析了洛阳新区东干渠下穿洛界高速公路段采用CRD分部开挖法的施工安全性。
张鹏,谭忠盛[2-3]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闺乡隧道下穿施工工法进行了优化,并提出根据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两个角度确定下穿隧道地表沉降的控制基准。
此外,王志[4]、马占荣[5]、王成[6]等都对下穿高速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为下穿高速公路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2.工程概况红棉路求水山隧道下穿机荷高速段,是目前国内下穿高速公路最长的隧道,为双向六车道大断面隧道,其中,左线长163m,右线长177m,隧道中线与高速公路约45°~58°夹角斜交,中心线间距约为43.5m(如图1-1所示),隧道下穿段的开挖跨度约16.0m,高度为11.7m,开挖断面总面积约163.4m2,埋深6m~8m,覆跨比(H/D) 0.43,为大断面超浅埋隧道,隧道采用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
地质及水文情况,隧道穿越地层,围岩主要为人工素填土、第四系冲洪积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粗砂及残积黏土、强风化泥质砂岩、松散或松软结构,地下水呈小股流水或可出现股状流水,并有少量渗水,围岩开挖后无自稳能力。
图1-1 隧道下穿机荷高速段平面布置图3.工程特点隧道断面跨度大、埋深浅、穿越地质多为富水软弱围岩,跨越长度长,施工过程受高速公路强动载影响,开挖极易坍塌,隧道容易变形,施工风险极高,属于国内施工难度罕见的隧道。
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

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1.前言我国修建软弱地层隧道时,Ⅴ、Ⅵ级围岩主要采用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等工法,这类工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和变形收敛,但工序复杂、施工进度慢、造价也更高。
中铁十三局集团承建的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天恒山隧道为国内第一座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具有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大、粘结力差和易塌方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先后采用了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CRD法等工法,其中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存在开挖对土体扰动次数多、围岩变形大和仰拱封闭需要时间长等缺点,施工中多次出现初支开裂等险情;CRD法可以及时完成初支封闭,很好的控制变形,但工序较多,且全部为人工或小型机械作业,大型机械无法展开,施工进度慢,同时增加临时仰拱及中隔墙,成本增加大。
为安全、快速、高效完成隧道施工任务,最终优化创新了微台阶施工工法,通过对开挖支护工艺和参数的优化、各作业面之间距离的严格控制和其它配套设施的科学配置,成功穿越了3-1、5-1、5-2、7-1、8-2等软可塑状态的亚粘土地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8年12月25日,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法特点2.1采用多种技术措施,解决了软塑粘土地层地基承载力低的问题,确保了施工安全。
2.2施工空间大,可以引入大型施工机械,多作业面平行作业,工效高,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
2.3在地质结构复杂多变的隧道施工中,便于灵活、及时地调整施工方法,进度稳定,工期保障性强。
2.4能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没有需拆除的临时施工支护,避免了因拆除临时支护造成初期支护突然卸载而危及隧道安全的不利因素;初期支护断面圆顺,无应力集中点,安全性强;同时节省投资。
2.5仰拱初支及时封闭成环,仰拱衬砌混凝土超前施作,确保施工安全,改善隧道运输环境,便于隧道文明施工的开展。
市政工程隧道施工中的浅埋暗挖技术分析

市政工程隧道施工中的浅埋暗挖技术分析市政工程中的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程,其中浅埋暗挖技术是其重要的施工方法之一。
浅埋暗挖技术是指在地表上开挖深度较浅的隧道,同时在地表上几乎看不到施工的过程。
本文将对浅埋暗挖技术进行分析,从施工原理、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以及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浅埋暗挖技术的施工原理浅埋暗挖技术是指在地下深度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情况下进行隧道的挖掘和施工。
其施工原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控制:由于施工深度较浅,通常会遇到地下水的渗透和压力,因此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
2. 地质情况评估:浅埋暗挖技术要求对地下的地质情况进行精确评估,以便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不同的地质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3. 施工设备选择:在浅埋暗挖技术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包括隧道掘进机、隧道涵管机等,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运输和排放等问题。
4. 施工方式确定:根据地下情况和工程要求,确定合适的施工方式,包括盾构法、顶管法、矿用法等,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浅埋暗挖技术中,其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隧道掘进:通过机械设备对隧道进行掘进,控制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同时进行地下水位的控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干燥。
2. 地下支护:根据地下的地质情况和隧道的要求,对隧道进行合适的地下支护,包括衬砌、喷射混凝土、钢支撑等,保证隧道的结构稳固和安全。
3. 环境监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下环境的监测,包括地质变化、地下水位、地下岩层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4. 环保控制:在施工现场,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包括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噪音控制等方面。
1. 安全防护:地下隧道施工相比地面施工,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包括地质灾害、有毒气体、局部坍塌、机械设备故障等,因此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
大跨径、浅埋、泥岩隧道双侧壁导坑工法优化技术应用

大跨径、浅埋、泥岩隧道双侧壁导坑工法优化技术应用摘要本文以茅莱山隧道为例,分析大跨径、浅埋、泥岩隧道双侧壁导坑法的开挖工艺以及其工法优化,基于保证开挖安全稳定为前提,通过对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的优化,来解决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存在作业面小、工序干扰大,速度慢、施工成本高等问题,从而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提高隧道开挖作业效率。
对今后类似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跨径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工法优化监控量测1工程概况茅莱山隧道穿越地质主要为泥岩,整个隧道围岩等级为V级,隧道埋深最小14m,整个隧道为浅埋隧道,且上覆高压铁塔2处,隧道开挖宽度18.72m,开挖断面面积为186m2,整个隧道具有浅埋、大跨度、大断面、围岩级别差、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
隧道设计开挖工法为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初期支护形式为:超前小导管注浆+型钢拱架+钢筋网片+锁脚锚杆+喷射混凝土。
(隧道支护参数详见下表1隧道支护参数表)。
传统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复杂,且各工序干扰大,上下导坑断面狭小且无法同时施工,施工进度缓慢,效率低,施工成本高。
针对工期目标要求,如按传统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期根本无法保证,对此施工单位与各方及相关专家通过现场勘察,深入讨论,结合前期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各项监控量测数据情况,决定对开挖工法进行优化,因围岩完整性较好,且无大的渗水,曾考虑采用三台阶法,但因隧道断面比较扁平,且埋深浅,为保证安全,总体为在传统双侧壁导坑法基础上调整各导坑开挖部序,并取消临时横撑,优化各作业面作业空间,减少工序干扰,加快了施工进度,并做好各项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数据,动态掌握围岩变形稳定情况,保证了施工安全,该优化方法在茅莱山隧道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获得各方一致认可。
表1 隧道支护参数表2 施工方案2.1 传统双侧壁导坑法最初设计双侧壁导坑法,是将隧道整体断面分为7个导洞,施工步序为:打入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后,分两台阶进行左右导洞开挖,一次开挖进尺为1榀钢架间距,开挖完及时初期支护,同一导洞上下台阶掌子面距离为3~5m,左右导洞掌子面错开距离20m;中导洞上台阶、中台阶及下台阶间距3~5m。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措施分析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措施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隧道施工量的迅速增长,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已成为隧道工程施工的代表性技术,对保证施工质量及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简述浅埋暗挖法的基础上,对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浅埋暗挖法常见的地面沉降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
关键词: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控制1浅埋深挖法1.1 浅埋法浅埋隧道是一种埋深浅的施工方法,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易造成地面位移。
浅埋法具体包括明挖法、盾构法及浅埋暗挖法,具体方法对比如下:1.2 浅埋深挖法原理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是在新奥法的基础上结合复合衬砌结构进行的创新,其全部荷载由初期支护承担,二衬起到安全准备的作用,复合衬砌可对工程特殊荷载进行共同承担。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围岩具备较高的自承能力,然其能力的发挥需要支护施工的支撑,因此仍需要对围堰进行一定的加固。
在地质条件硬度小的区域,围岩自承能力相对较低,此时需要对初期支护刚度进行一定的提升,以保证施工进度及质量,同时需严格控制地面沉降。
1.3 浅埋暗挖法施工基本原则第一,在具体施工之前对施工区域附近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具体包括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奠定数据基础;第二,依据“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具体施工;第三,在开挖隧道工程洞身时,可借助环形开挖法,需预留核心土;第四,在具体开挖前,确保施工区域呈无水状态,在发现有水时,需提前根据现场环境状态进行堵水或降水操作;第五,在进行开挖与衬砌时,为防止施工影响隧道稳定性,应进行相关的辅助加固,提高施工安全性;第六利用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隧道支护,同时进行防水层设置;第七,进行全过程安全质量监理及现场监管。
2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2.1 开设马头门完善的施工方案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在进行具体施工之前,必须加强对施工准备的重视,详细勘察施工区域地下水层分布、土壤成分、地理条件及自然气候等状况,根据具体地质进行计划的制定。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分析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分析摘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浅埋暗挖法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施工方法,其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大断面隧道的结构稳定问题,而且还能对隧道的施工安全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浅埋暗挖法施工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充分掌握开挖的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予以预防,从而对该技术方法进行有效的优化,为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坚实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隧道工程大断面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1浅埋暗挖施工方式概述该施工方法在实际的施工中不仅会受到隧道工程浅埋区的影响,而且同时还会受到周边地形因素的影响,浅埋暗挖法本身包括了很多形式和方式,因此其能够有效的对浅埋区域内的土体进行有效的加固,从而更好的提高周边土体的承载力。
严格来说,浅埋暗挖法是一种概括的说法,它分为多种施工工法,主要有双侧壁导坑法、CRD法、三台阶多步法、预留核心土环形法等等。
如何运用一种或多种工法综合运用,这取决于隧道实际情况,如隧道断面大小、隧道围岩条件、埋深等等;但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其遵循的原则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保证施工安全、达到设计要求。
本文将通过笔者亲自参与管理的凉棚岭隧道为例,介绍浅埋暗挖法的具体实施和效果分析,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同类别隧道施工提供一些经验。
2.工程实例介绍工程概况:凉棚岭隧道是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工程澄江支线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净空5.0m,净宽15.75m,Ⅲ级围岩330m,Ⅳ级围岩155m,Ⅴ级围岩80m,明洞50m。
本隧道为三车道+非机动车道布置,是台州地区甚至是浙江省三车道隧道中断面、开挖宽度最大、矢跨比最小的隧道。
本文仅以左洞为例,也是本隧道施工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
凉棚岭左洞进口地质情况:凉棚岭隧道左洞进洞口表部为残坡积含碎石粉质土、土砾砂、土碎石层,厚度不均,进洞口上部覆盖层厚约3.6m,覆盖层较薄,隧道左洞顶部有一天然冲沟。
浅埋偏压段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优化

浅埋偏压段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优化柳墩利【摘要】采用FLAC5.0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大断面、软岩、浅埋、偏压段隧道——包西铁路洞子岩隧道进行了三台阶、CRD和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力学行为模拟分析,确定了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较优.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不同施工工序时的围岩位移、支护内力、地表沉降以及塑性区的变化,得出了先开挖浅埋侧侧导坑后再开挖深埋侧侧导坑施工工序较优,且能有效地控制隧道围岩周边位移.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值基本吻合.%Dongziyan Tunnel of Baotou-Xi'an railway is a complicated tunnel which contains large sections, soft rock, shallow and eccentric compression sections.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is tunnel is analyzed by simulating tri-bench excavation method, CRD method and double-side-drift method with FLAC 5. 0 finite different calculation software. The double-side-drift method is determined as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program. The displacement of surrounding rocks, internal forces of supporting, surface settlement and plastic zones caused by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cheme are analyzed by double-side-drift method. The optimized construction procedure is excavating the shallow firstly and then the deep one.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eripheral displacement of tunnel cav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on-site monitoring results.【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1【总页数】5页(P77-81)【关键词】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数值模拟;双侧壁导坑法;围岩;支护【作者】柳墩利【作者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4;U456.3我国目前已经开工的高速铁路,隧道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单洞双线形式,形状为扁平的大断面隧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6T20:27:45.0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刘捷
[导读] 摘要: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就是隧道近距离下穿公路,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路面沉降或者坍塌的现象。
身份证号码:42038119920229xxxx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就是隧道近距离下穿公路,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路面沉降或者坍塌的现象。
轻则影响交通,重则造成巨大损失。
本文以隧道工程中浅埋暗挖大断面施工为背景,在传统隧道施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重点阐述了隧道超前支护技术、初期支护技术、衬砌施工技术、监控量测等技术的施工方法与操作要点,以期对今后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浅埋;暗挖;大断面;超前支护;初期支护;监控量测
1前言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山地所占比重较大,公路、铁路建设在近几十年的交通建设里渐渐向西部山区发展,隧道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地域跨度广,各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差异大,对于一些超大断面、地下水极丰富、浅埋、围岩极软弱、掌子面容易失稳的隧道,施工难度大,不良现象多。
为了克服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难点,本文对浅埋破碎软弱围岩暗挖大断面隧道进行施工技术研究,以期为类似的工程提供指导和参考。
2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特点
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效应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大断面隧道开挖之后会导致一定区域内围岩应力水平的变动,部分地壳释放了残余应力;第二阶段,在应力重新分布之后,会导致围岩产生位移,最终导致围岩松弛,力学性质不断恶化;第三阶段,在薄弱位置的围岩会产生局部的破损;第四阶段,局部破损造成大断面隧道整体崩塌。
上述过程是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大断面隧道在开挖之前处于初始应力的状态,开挖之后应力重新分布,导致隧道的围岩处于二次应力的状态,上述状态受开挖方法和开挖方式的影响较大,如果上述二次应力的状态与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要求相吻合,隧道可以在不支护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如果隧道无法自稳,则需要采用适宜的支护措施对其稳定性进行控制,即三次应力状态,上述状态和施设时间、支护方式、结构类型等因素关系密切。
在浅埋条件下修建地下工程,以改造地质条件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为重点,以钢格栅(或其他钢结构)和锚喷作为初期支护手段,严格按照“十八字方针”(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3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3.1超前地质预报
隧洞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一般包括:
(1)不良地质预报及灾害地质预报:预报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有无突水、突泥、岩爆及有害气体等,并查明其范围、规模、性质,提出施工措施或建议。
(2)水文地质预报:预报洞内突涌水量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并评价其对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的影响。
(3)断层及其破碎带的预报:预报断层的位置、宽度、产状、性质、充填物的状态,是否为充水断层,并判断其稳定程度,提出施工对策。
(4)围岩类别及其稳定性预报:预报掌子面前方的围岩类别与设计是否吻合,并判断其稳定性,随时提供修改设计、调整支护类型、确定二次衬砌时间的建议等。
(5)预测隧洞内有害气体含量、成分及动态变化。
3.2超前支护技术研究
(1)超前小导管。
小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严格按设计孔径、孔间距、布置型式和位置进行加工,入土端制作成楔形。
小导管钻孔采用钻机沿拱架腹板预留孔进行,钻孔直径比钢管大5mm,在引孔内插入φ42钢花管,利用管棚钻机的顶推力,将小导管顶入围岩中,小导管插入深度应该达到杆长的90%以上,采用群管注浆技术,从下到上对称浇筑,注浆前将丝口管焊接在管尾,安上球阀,利用球阀止浆,分级升压注浆。
(2)超前砂浆锚杆。
用切割砂轮片按设计将Φ22mm螺纹钢筋切成长4.0m,并将一端切削成尖端。
灌注砂浆时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0.4Mpa。
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10cm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超前锚杆安装于钢拱架外侧,往孔内注入早强砂浆后,用风钻套筒将锚杆顶进。
3.3初期支护技术研究
(1)喷射混凝土。
开挖后找顶、敲帮完成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围岩,厚度4cm。
喷射前对喷射面进行检查,清除岩面危石。
喷射作业分段、分片,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分层喷射,边墙每层厚度按7~10cm控制,拱部按5~8cm控制,后一层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直至复喷到设计厚度。
喷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距受喷面0.6~1.0m。
喷射压力0.15~0.2MPa,水压力0.3~0.4MPa。
(2)中空注浆锚杆。
φ25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 1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流程图
(3)钢筋网片施工。
钢筋网片预先在加工厂加工成成品,现场人工安装,采用电焊机与钢架等支护结构固定牢固,网片间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且不小于150mm。
钢筋网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保护层不小于20mm,要求安装牢固,在喷射作业时不发生颤动。
(4)型钢及格栅拱架施工。
按照设计尺寸,采用冷弯机将型钢冷弯成形,先将弯制成型的箍筋位置及数量摆在模具中间,核定好数量,然后将四根主筋一根一根地穿过夹持在模具卡槽上,并调整箍筋间距,将箍筋与主筋焊平,最后焊接连接板(角钢L100*80*10)。
3.4回填注浆的初次支衬
对于回填效果来说,主要受到混凝土自重和喷射混凝土的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第一次支衬工作之后,结构会与围岩之间形成一定的
空隙,并且会导致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
因而,为了有效的避免沉降问题的发生,施工现场需要进行灌浆钢管的预埋工作,并且拱形两端位置要做成梅花形状,它们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 3~5m 一道。
仰拱结构封闭成环后,施工人员要从背后进行相应的回填灌浆工作,并且在进行液体的填充工作时,最好选用水泥与水玻璃的混合材料。
同时,施工过程中最好使用间歇式的注浆方法进行,进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注浆工作的紧实效果。
另外,注浆与静压工作要采取交替的方式进行,以提升注浆工作的施工质量。
3.5二衬施工技术
对于二衬施工来说,其施工的具体步骤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要对基面进行相应的处理,再进行仰拱防水层的施工工作;②进行仰拱钢筋的绑扎,并且要对拱墙的防水层样式进行合理的设计;③进行拱墙防水层的施工工作;提前进行衬砌台车的设计、加工和拼装,并进行拱墙混凝土的浇筑。
一般来说,二衬施工是从两端向中间进行施工,要控制好防水层的施工质量。
防水层设置于第一次支衬和第二次支衬之间,并且防水层与第一次支衬中间要进行缓冲部分的预留,施工人员要在两层中间填充相应的纱布。
3.6远程监测技术
浅埋暗挖技术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应对隧道做全面的监控测量,主要监测隧道的强度、地表沉降、拱顶下沉与隧道水平收敛等数据,进而为后期施工与管理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这是保证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的最重要、最可靠的技术指导。
结束语
在应用浅埋暗挖技术进行大断面隧道工程的施工时,要注重选择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对于施工中的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把控,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倡导绿色施工,与自然和谐共存。
另外,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监控量测工作,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并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为隧道施工管理及时提供指导信息。
参考文献:
[1]王莹李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分析[J].民营科技,2018(01)
[2]张金锋.大断面隧道包括仰拱全断面开挖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8(03)
[3]魏慧忠.硬质岩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的浅析[J].山西建筑,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