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及理论

2、了解和掌握西欧中世纪教育的类型;

3、了解和掌握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产生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中世纪教育的类型;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内容:

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进入封建时代。西方历史学家把从罗马衰落到文艺复兴的一千多年间称为中世纪。中世纪的特征首先是文化教育衰落。西欧四大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兴起后,其统治者一度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教育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和做法,僧侣阶级更是利用其政治、经济的统治地位,否定古代文明。(如:还在罗马衰落时期,即公元391年,提阿非罗主教就下令烧毁了藏书几十万册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格里高里一世,下令烧了罗马城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并且开出大量禁书的名单,予以刮削、烧毁,宣扬一切从头做起。)中世纪的文化教育本身渗透着神学的性质,文化科学的发展被扼制。中世纪从古代接收过来的只有麻醉精神的基督教和破烂不堪的城市。结果形成僧侣垄断了知识教育权,教育本身带有强烈的宗教性;教会是封建意识的权威代表。一切进步思想被扼杀,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惨遭迫害。神学家们宣布:“科学是宗教的奴仆”;“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第一节基督教教育

一、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

基督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基斯坦地区萌芽出现。它最初只是备受压迫与奴役的犹太民族下层民众自发形成的犹太教新宗派中的一个。与当时存在的其他宗教教派相比,新生的基督教宣称:“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徒之间患难与共,互相周济”、“现世界的末日即将来临,信徒因基督的牺牲而得救”。这种教义,对被压迫的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生活在“经济、政治、智力和道德的总解体时期”充满悲观绝望情绪的罗马帝国的民众来说,更具精神上的安慰和思想上的影响力,因此很快传播开来。公元2世纪后半期开始,基督教教义逐渐发展成为帝国统治阶级可以接受的宗教形态。它宣扬逆来顺受,爱一切人,甚至爱仇敌,还宣扬君主是神的代表,基督教徒要象敬神一样尊敬君主。于是它逐渐地变成了罗马帝国统治者对人民进行精神统治的工具。公元4世纪初被当时的罗马皇帝宣布为合法,公元4世纪末又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从犹太教中的一个分支到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改变。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教会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程序,即以主教为中心的教职、教阶体系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教规、教纪制度。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基督教不但与西欧社会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相联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情感、心理产生重大影响。正是这些特点,使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后期能够经受严重的社会动乱和危机,而且在罗马帝国灭亡、蛮族势力全面控制西欧的情况下成为古代文明的唯一载体,基督教信仰也成为影响和教化新兴民族的主要力量。

严格说来,基督教神学与基督教会是两个相互联系和相互而又含义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比较抽象的思想、理论、观念等,后者指有形的教会团体、组织和系统。

二、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一)修道院

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应该算是分散于各地的修道院。修道院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已经出现,最初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只是教徒集体修行的一种场所。但进入中世纪后,由于其他教育形式基本不存在,它们不但承担起教育的基本职能,而且成为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

修道是一种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训练。这种活动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存在。反映了古代的人相信肉体与灵魂分离与对立的思想。基督教不但继承了这种观点,而且在神学理论上经过奥古斯丁的改造以后,把肉体看成是灵魂的监狱,把源于人性的情欲看成是人最大的堕落,强调只有克制、乃至消灭肉体欲望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拯救和神圣。因此禁欲、苦行、修行等成为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另外,早期基督教的生存环境使教徒时刻面临殉教的危险,对教徒进行应付折磨甚至死亡的殉道教育,使他们能从容面对迫害,平静迎接死亡,成为基督教存在和发展的必需。所有这些原因使基督教的修行修道制度迅速发展起来。

“七艺”成为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智者派的“文法、修辞、辩证法”,柏拉图加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进入中世纪后,“七艺”被基督教接受过来。

(二)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

除修道院外,中世纪的西欧还有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

三、基督教教育思想的基础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填补了由于罗马帝国政治崩溃而留下的不能由任何蛮族首领来取代的巨大空隙,在一个既需要社会领袖又需要精神领袖的社会中担负起双重职责。基督教不仅改造了蛮族,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塑造了新欧洲,这使罗马帝国之后的欧洲成为基督教的天下,使中世纪成为神性的时代。

神性的时代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它是以基督教神学的世界观、人性观(儿童观)、知识观、目的论为基础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基督教教育思想的神学世界观和人性观基础,关于基督教的知识观和目的论下一节课再讨论。

人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上帝创造的。

“原罪”说。

四、基督教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基督教的人生观借助上帝的名义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原罪说使人的本性有了共同的来源,上帝的完美与人的不完美,现世的痛苦与来世的幸福,上帝之子的牺牲与人类的获救,等待,基督教用充满辩证关系的论证在从与神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人是上帝的造物,但又拥有自由意志,他既受制于上帝,又与

其竞争,人的罪恶是对上帝的背叛,也是其自由意志的体现

……所有这些不仅揭示了基督教在人生问题上丰富的辩证法和深刻的哲理性,而且赋于这一宗教本身强烈的伦理化色彩,基督教强调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生活的重要,把人的救赎与社会的教化联系起来,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教育才成为基督教极为关注的领域。

第二节世俗封建主的教育

公元6世纪以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西欧封建制逐渐发展起来,封建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形式,也是一种阶级结构。教、俗封建主之间存在着分野,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也一直时隐时现。特别是中世纪中期以后,这种现象十分明显。在文化教育上,公元8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和王权的巩固,有别于教会学校的、满足世俗封建主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构开始出现。

一、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在中世纪初期,西欧最具实力的是由法兰克人建立起来的王国。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者发展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加洛林王朝时期的查理曼大帝于768年即位以后,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宫廷学校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

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742—814)统治时期是法兰克王国最强盛的时期。王国的版图一度西到大西洋岸,东到易北河、多瑙河,北起北海、波罗的海,南到意大利。然而,法兰克人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和水平差,因此,查理曼大帝决心通过发展教育提高法兰克人的素质。

著名的英格兰教士、学者阿尔琴(Alcuin,735—804)于782年应查理曼大帝的邀请,来到法兰克宫廷,协助改进国家的教育工作。他亲自担任法兰克王宫宫廷学校校长14年,使这所宫廷学校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宫廷学校。他根据王宫的特殊需要,编写了很多问答体的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