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
2600W家用分体挂壁式空调设计说明
![2600W家用分体挂壁式空调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82e95bdd1f34693daef3ed2.png)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空调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1)1.2 家用空调的发展历程 (1)1.3 家用空调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1.4 分体挂壁式空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5 空调主要部件介绍 (2)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3)第二章分体挂壁式空调设计的总体方案 (4)2.1 设计任务: (4)2.2 设计目的: (4)2.3 设计步骤: (4)第三章工况选择及计算 (5)3.1 设计工况选择 (5)3.1.1 室内外空气状态参数确定 (5)3.1.2 房间空调器运行参数的确定 (5)3.2 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5)3.2.1 制冷循环及压焓图 (5)3.2.2热力计算 (6)3.3 压缩机的选择 (9)3.3.1压缩机类型的选择 (9)3.3.2压缩机型号的选择 (9)3.4热泵循环热力计算 (9)第四章冷凝器设计计算 (11)4.1冷凝器介绍及选择 (11)4.2冷凝器计算 (11)4.2.1 有关温度参数及冷凝热负荷确定各有关温度参数 (11)4.2.2 翅片管蔟结构参数选择及计算 (11)4.2.3传热计算 (13)第五章蒸发器介绍及设计计算 (17)5.1 蒸发器进口空气状态参数 (17)5.2 风量及风机的选取 (17)5.3 蒸发器进、出口焓差及出口处空气焓值 (17)5.4 选定蒸发器的结果参数 (17)5.6 计算空气侧干表面传热系数 (19)5.6.1 空气的物性 (19)5.6.2最窄截面处空气流速 (19)5.6.3 干表面传热系数 (19)5.7 确定空气在蒸发器内的状态变化过程 (20)5.8 循环空气量的计算 (20)5.9 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 (21)5.10 管内R22蒸发时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 (21)5.11 传热温差的初步计算 (24)5.12 传热系数的计算 (24)5.13 核算设定的q值 (25)i5.14 蒸发器结构尺寸的确定 (25)第六章其他辅助设备选择及计算 (26)6.1 节流装置的选择计算 (26)6.1.1 毛细管的选择计算 (26)6.2 四通换向阀的选择 (27)6.2.1四通换向阀的容量和选用 (27)6.3 风机及配用电机的选择 (27)6.3.2 室外风机(选择轴流式风机) (27)6.3.3 室内风机(选用贯流式) (28)6.4 制冷剂充满量的计算 (28)6.5 热泵空调器热力经济性指标核算 (29)6.6 管路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29)6.6.1 管路系统选型 (29)6.6.2 干燥过滤器选型 (30)6.6.3 气液分离器选型 (30)第七章设计成果 (31)7.1压缩机 (31)7.2冷凝器 (31)7.3蒸发器 (32)7.4 节流装置 (32)7.5 四通换向阀 (32)7.6 风机及备用风机 (32)总结 (34)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体空调设计方案
![分体空调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bf9b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4.png)
分体空调设计方案空调是目前家庭、办公室等各类场所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循环室内空气,并将室内的热量排放至室外,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
分体空调是一种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两个部分的空调,它们通过铜管连接并通过电路控制来实现空气的循环和温度的调节。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家庭使用的分体空调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应选择适合家庭使用的分体空调产品。
在选择时,我们应考虑家庭空调的容量大小、能源消耗、噪音、节能性以及易于清洁等因素。
一般来说,家庭使用的分体空调容量不宜过大,一般选择1.5匹到3匹的空调机型即可。
同时,我们还应选择具有良好节能性的产品,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空调内外机应采用低噪音设计,以降低室内噪音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合理布局分体空调的室内和室外机位置。
室内机宜放置在房间中央或较为靠近人体活动区域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加均匀。
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铜管应尽量缩短,且避免避光和避振动。
此外,空调室外机应放置在通风良好、避光、避雨的地方,以防止室外环境对室内机的影响。
再次,我们需要注意分体空调的管路敷设。
铜管的敷设应尽量避免弯曲,以减少管路阻力,从而提高空调效果。
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安装管路的保护措施,如增加管道保温层、采用管道隔音材料等,以提高空调的使用效果,并减少室内噪音的干扰。
最后,我们需要合理设置分体空调的控制参数。
空调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以提供适宜的室内环境。
同时,我们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定时开/关机、风向摆动、睡眠模式等功能,以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使用便利性。
综上所述,适用于家庭使用的分体空调设计方案包括选择适合家庭的产品、合理布局室内外机位置、合理敷设管路和合理设置控制参数。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我们可以获得更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能耗,提高分体空调的使用效果。
分体式空调的设计与生产过程控制分析
![分体式空调的设计与生产过程控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bdc11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0.png)
分体式空调的设计与生产过程控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空调成为了现代家庭和办公场所不可或缺的设备。
其中,分体式空调由于其具有灵活性高、安装方便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欢迎。
本文将从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两个方面对分体式空调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其制造过程以及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设计方面的分析。
分体式空调的设计主要包括内机和外机两部分。
内机负责制冷和通风,而外机则负责排放热量。
在设计内机时,需要考虑空调的制冷能力、噪音水平和节能性能。
在制冷能力方面,设计师需要确定空调的制冷功率,以保证在不同室温下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冷效果。
同时,降低空调的噪音水平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优化压缩机和风扇等部件的设计,以及引入隔热和吸音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产生以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为了提高分体式空调的节能性能,设计师还应考虑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的制冷剂,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空调的能效比。
外机的设计主要涉及热交换和风向控制。
热交换是外机关键的制冷过程之一,设计师需要确保外机能够高效地排放热量,并减少热量交叉污染。
在现代分体式空调中,一般采用铝合金制作的翅片式换热器,通过设计翅片的形状和间距来提高换热效率。
同时,风向控制也是外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设计风叶和风道的形状和角度,可以使空气流通更加均匀,并提高散热效果。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分体式空调的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的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制造成本。
分体式空调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注塑成型、金属加工、组装和测试等环节。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生产线的温度和压力控制是关键,以保证注塑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生产厂需要确保金属材料的加工精度和质量,以确保外机的热交换效果和风向控制的准确性。
组装过程中,需要设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每个组件都被正确安装和连接。
最后,在测试环节中,需要进行全面的性能和功能测试,以确保每台分体式空调都能够正常运行。
KFR-25GW分体式家用空调器设计
![KFR-25GW分体式家用空调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6ac27bf111f18582d05a25.png)
KFR-25GW空调器设计摘要:本机是广泛适用于15-20平方米的家庭、商店、医院、宾馆、饭店等多个场所的热泵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
此空调器的主要优点是:将噪音低的压缩机置于室外故室内噪音很低;置于室外的冷凝器有较好的散热条件;室内机外形美观且安装地点灵活方便,可与房间融为一体;采用微电脑控制能获得较好的制热效果故减少了冬季采暖所需能耗。
本次设计以夏季工况为基础并在冬季工况下对冷凝器与蒸发进行了校核并用主副毛细管进行节流,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冬季制热效率。
基于上述优点,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主题词:分体挂壁式空调热泵节能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kind of high efficient, energy saving, low noise and easily controlled split/wall-mounted type cool-warm double usage air conditioner.It bases on summer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proofreads in the winter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the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denser and the evaporator use the slit fin-and-tub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he system is used to create healthy and comfortable indoor air environment. This kind of air conditioner can be wildly used in living room, shopping, hospital, hotel and restaurant. It has a wildly market prospect.Keywords: split/wall-mounted type air conditioner、heat pump、energy saving1前言近二十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与空调环境的室内空气有关的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建筑问题,美、日、欧各国及国际上有关学术团体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深入研究,每年都有数百篇论文发表。
分体空调工程方案
![分体空调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5bec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0.png)
分体空调工程方案一、概述分体空调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空调设备,它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通过管道连接实现空气对流,为室内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本文将介绍分体空调工程的方案,包括选型、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方面。
二、选型1. 室内机选型室内机的选型应根据房间的面积、高度和使用人数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室内机的制冷/制热容量:室内机容量 = 房间面积 * 100W/m2。
同时,还需要考虑室内机的外形尺寸、噪音和能耗等指标,选择品牌和型号较为成熟的产品。
2. 室外机选型室外机的选型应根据室内机的容量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室外机的制冷/制热容量:室外机容量 = 室内机容量 * 1.2。
室外机的选型还需要考虑其制冷/制热效率,噪音和排水系统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
三、设计1. 布置方案根据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确定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布置位置。
室内机应尽可能靠近室内活动区域,室外机应尽可能靠近室外通风口和排水口,便于安装和维护。
2. 管路设计根据管路长度、高度差和分歧点等因素,确定管道的布置和尺寸。
管道的设计应遵循简洁、美观、保温和防护的原则,避免出现漏水、冷凝和输送阻力等问题。
3. 电气设计根据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功率和控制需求,确定电源线路和开关插座的位置。
电气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和节能的原则,避免出现漏电、过载和故障等问题。
四、安装1. 安装前准备在安装之前,需要对室内机和室外机进行仔细的验收和清洁,确保其完好无损和无污染。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以确保安装过程顺利进行。
2. 室内机安装室内机的安装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手册进行,确保安装位置平整、稳固和通风,连接管路和电源线并进行固定。
3. 室外机安装室外机的安装应尽可能靠近室内机,确保室外机和支架平稳和稳固,排水通畅并接地。
4. 管路连接管路连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连接处牢靠、密封和美观,避免漏气和渗漏。
分体式空调的课程设计设计
![分体式空调的课程设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a5d2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4.png)
分体式空调的课程设计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体式空调的基本结构,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分体式空调的制冷和加热过程,解释能量转换的相关概念。
3. 学生能够掌握分体式空调的安装、使用和保养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选择和安装分体式空调,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工具和仪器,进行分体式空调的基本操作和维护。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分体式空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节能环保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分体式空调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类课程,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分体式空调的基本结构:讲解空调的室内外机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冷装置的结构与原理”,第1节“分体式空调的结构”。
2. 分体式空调的工作原理:阐述制冷剂在空调中的循环过程,介绍制冷和加热的原理。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冷装置的结构与原理”,第2节“分体式空调的工作原理”。
3. 分体式空调的安装与使用:介绍空调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器的安装与使用”,第1节“分体式空调的安装”。
4. 分体式空调的保养与维护:讲解日常保养方法、常见故障处理以及定期维护的重要性。
KFR—32GW分体壁挂式热泵型房间空调器设计说明书
![KFR—32GW分体壁挂式热泵型房间空调器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5cc528e9b6648d7c0c74603.png)
、设计任务:设计一台KFF—32GW分体壁挂式热泵型房间空调器。
名义制冷量Q0 3200W ,名义制热量Q1 3600W工质为R22。
、设计目的:通过房间空调器的设计,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家用空调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家用空调器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更好的从事相关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设计步骤:1、设计工况和设计参数的确定2、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3、压缩机的选择4、热泵循环热力计算5、冷凝器设计计算6、蒸发器设计计算7、毛细管的选择计算8、四通换向阀的选择9、风机及配用电机的选择10、制冷剂充灌量的计算11、热泵空调器热力经济性指标核算12、管路及辅助设备的选择13、空调器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四、设计成果:1、压缩机本设计选用压缩机厂生产的空调用YZ-30 全封闭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参数如下:名义制冷量:3580W电机输出功率为1100W电源:50HZ-220V额定电流:6.5A电机类型:属电容运转型(PSC质量:13.8kg。
其安装示意图如图3-1所示,其中标注的尺寸为H=286mm,M=237m m, L=237 mm,E=75mm,D=110.5mm图1 YZ系列空调用转子式压缩机安装示意图2、冷凝器本设计选用强迫对流空冷式冷凝器。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数如下:传热管:紫铜管,10mm 0.5mm翅片:厚度0.15mm,波纹型整铝制套片节距:2mm迎风面管心距S i 25mm 管簇排列采用正三角形叉排 冷凝器长:500mm 冷凝器宽:86.6mm 冷凝器高:312.5mm 空气流通方向上的管排数n:4 迎风面上管排数N: 122冷凝器传热系数:30.39W/m .K图2空冷式冷凝器主体结构示意图3、蒸发器本设计采用强制对流的直接蒸发式蒸发器。
结构与蒸发器相近。
参数如下: 传热管:紫铜管,10mm 0.5mm 翅片:厚度,连续整体式铝套片节距:1.8mm迎风面管心距S 1 25mm 管簇排列采用正三角形叉排 蒸发器长:550mm蒸发器宽: 43.3mm 蒸发器高: 237.5mm 空气流通方向上的管排数 n:2 迎风面上管排数CHE!«£4;j4t £奇左韭I I I- -N:9 蒸发器分路数:3 路蒸发器传热系数:44.41W/m2.K4、节流装置本设计选用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
分体式空调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创新
![分体式空调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ec5c4d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0.png)
分体式空调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创新引言:分体式空调是一种常见的家庭和商业空调系统,其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对于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节能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分体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制造技术创新以及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设计原理:分体式空调系统由两个主要组件组成:室内机和室外机。
室内机通过管道系统与室外机相连,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实现空气的冷却和加热。
室内机负责处理空气的循环和温度调节,而室外机则负责散热和冷冻制冷等工作。
在分体式空调的设计中,制冷循环系统是关键要素之一。
传统的分体式空调系统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通过压缩制冷剂的方式实现空气的冷却。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冷循环系统采用变频调速技术,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来实现制冷能力的调节。
这种技术可以更精准地控制室内温度,提高能效和舒适度。
另一个设计原理是空气处理技术的创新。
传统的分体式空调系统使用机械式风扇来循环空气,但这种方式存在噪音和能耗问题。
现代的设计采用了直流变频风机和电子膨胀阀等创新技术,提高了空气流量和空调系统的静音性能。
制造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技术在分体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制造技术。
首先,采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组件的精度和生产效率。
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压缩机,采用高精度数控机床来加工压缩机的关键零部件,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新材料的应用给分体式空调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例如,采用高导热材料代替传统的铜制散热器,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并减少能耗。
另外,使用新型环保材料来制造制冷剂和其他关键部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是分体式空调系统制造技术的创新方向之一。
通过添加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调节、故障诊断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这些功能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减少了能源浪费和不必要的维护成本。
分体空调机设计要点
![分体空调机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0eb1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b.png)
分体空调机设计要点1.效能和功率:空调机的效能和功率直接影响着其制冷和制热的能力。
设计分体空调机时,需要合理选择压缩机的型号和制冷剂的种类,确保机器能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达到预定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2.噪音控制:分体空调机在室内机和室外机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为了提供一个安静的室内环境,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可以采用降噪材料或隔音设计,以及优化机器内部结构和工作模式来减少噪音。
3.控制系统:分体空调机通常使用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温度控制和运行模式选择。
设计人员需要确定合适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以确保空调机能够准确地感知室内温度,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自动调节。
4.节能和环保:设计分体空调机时,节能和环保是必不可少的要点。
可以采用高效能的压缩机、热交换器和风机,以减少能量浪费。
同时,还可以选择环保制冷剂,降低对大气层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
5.维护和保养: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分体空调机的设计应考虑易拆装、易清洁和易维修的特点。
例如,可以设计可拆卸的过滤器和换热器,以及简化的维护程序,减少用户和维修人员的工作负担。
6.安全和可靠性:分体空调机工作时会产生高温和高压,因此在设计时要确保其结构和材料能够承受和耐受这些压力。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全控制系统,以避免发生电器或机械故障时的危险情况。
7.外观设计:除了功能和性能,分体空调机的外观设计也非常重要。
吸引人的外观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购买欲望,并使空调机与室内装饰风格相融合,提高整体美感。
总而言之,设计一个高性能、低噪音、节能环保、易维护、安全可靠的分体空调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同时,不断改进和创新也是设计人员应持续努力的方向,以适应未来的技术和市场发展。
直流变频分体式空调简易设计
![直流变频分体式空调简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b9c2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d.png)
直流变频分体式空调简易设计首先,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空调设备。
直流变频分体式空调系统由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组成,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室内机和室外机。
室内机的选取主要考虑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和风量大小,需要满足室内空调需求。
室外机的选取主要考虑制冷制热能力和噪音大小,需要满足室外环境和用户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设计空调系统的管道布局。
直流变频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需要通过管道进行连接。
在设计管道布局时,需要考虑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易于维护性。
管道布局需要尽可能短,减小冷媒流动阻力,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绝热和防冻设计,以避免能量损失和管道冻结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空调系统的电气设计。
直流变频分体式空调系统使用直流变频技术,需要有合适的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空调的正常运行。
电气设计包括选取适合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设计合理的电气电路布线和接线方式。
电气设计需要满足空调系统的工作要求和安全要求,保证空调正常运行并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空调系统的效能测试和调试。
在安装好空调系统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效能测试和调试来确认空调的性能和运行状态。
效能测试包括室内温度、制冷制热能力、送风风量等方面的测试。
调试过程中需要调整空调的参数和工作模式,确保空调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舒适需求。
综上所述,直流变频分体式空调的简易设计包括选取合适的室内机和室外机、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进行合理的电气设计以及进行效能测试和调试。
这些设计步骤需要充分考虑空调系统的性能、运行稳定性和用户需求,以实现高效、舒适的空调效果。
分体空调机设计要点
![分体空调机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26f10b52ea551810a6873b.png)
分体空调机设计要点(草稿)原则:适用、美观、节能、安全适用——保证满足制冷降温需求;美观——不影响建筑物整体外观;节能——不增加额外能耗,保证设备按要求的能效限定值运行;安全——机位设计方便安装、维修,设备安装牢固。
一、综合方案:1、采取遮阳、通风、隔热、高效节能窗、排风热回收等妥善措施,降低空调负荷,以减小空调室外机机位尺寸。
2、应认真进行空调、制冷方案比选:分体空调,户式集中空调,水源、地源热泵、余热制冷、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积极选用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技术、新设备。
条件可能时,尽量避免使用分体空调机。
3、各类公共建筑宜选用集中式空调系统,杜绝使用分体空调机。
4、精细化设计精装修住宅,达到整幢建筑甚至整个小区所有住宅空调系统的统一设计、选型、购置、安装。
5、随着我国城乡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室外空气质量的提高,考虑人与自然接触的需求及消防避难的需求,应逐步增加不封闭阳台的设计选用;室外机可设置在阳台角落,风扇对外。
二、室外机位置:1、分体空调室外机在保证散热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设置在建筑物凹槽内、不封闭阳台上或其它对建筑物外观影响小的位置。
2、室外机机位设置要避免对上下左右邻居造成噪声、凝水和热风污染,也不应设置在邻户外墙或阳台侧墙上。
3、根据房间大小确定机位大小,考虑选用窗机、柜机、“一拖多”机,周围留足安装、散热所需空间(注意冷媒管安装及固定螺栓安装的需要)。
4、当分体空调机没有条件统一设计、选型时,可根据房间冷负荷确定空调机功率后注:设备外表面尺寸为市场上尺寸最大的格力空调尺寸。
5、室外机的固定支撑应牢固、防锈蚀,室外机与支撑物应有螺栓连接。
三、室外机遮掩:1、室外机正前方风扇出风口前遮掩物开孔率应大于0.8,遮掩物应紧贴出风口。
2、室外机进风口方向的遮掩物开孔率应大于0.5,并注意防止进出风短路。
3、遮掩物可为铁艺、栏杆、百叶,金属材料应防锈蚀。
4、室外机无防雨要求,因此百叶无需向下倾斜,可水平安装或向上倾(有利于散热)。
分体式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设计报告
![分体式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e865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4.png)
分体式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家用空调系统是指用于家庭或小型办公场所的空气调节系统。
在夏季,这些系统通过制冷循环将热空气吸入系统内部,经过处理后,再将冷空气释放到房间内。
本报告将对分体式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旨在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二、设计原则1.高效能:系统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效比。
2.舒适性:系统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舒适需求,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并具备良好的声音和风洞设计。
3.经济性:系统设计应考虑到成本和维护费用,并尽量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量。
4.可持续性:系统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用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三、设计步骤1.确定需求:根据所需空调的制冷能力、应用场所的大小和使用需求,确定系统的规模和设计参数。
2.选择制冷剂:根据制冷系统的需求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合的制冷剂,并考虑其环境友好性和能源效率。
3.选择设备:根据制冷需求和场所条件,选择合适的室外机和室内机。
室外机应具备高效能和耐用性,室内机应具备良好的声学性能和舒适度。
4.管道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布置情况,设计合适的管道网络,确保冷媒流动畅通,并减少能源损失。
5.电气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设备性能,设计合适的电气系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6.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功能,确保系统的稳定和节能。
7.性能评估:通过实测和模拟,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设计结果1.使用的制冷剂:选择环保型制冷剂R410A,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和环境友好性。
2.设备选择:选择能效比高的室外机和室内机,保证制冷效果和舒适度。
3.管道设计:采用合理的管道直径和布置,减小管道阻力和能量损失。
4.电气系统设计:采用智能控制器和变频器,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和高效能运行。
5.控制系统设计:应用自动开关、定时启停和温度控制功能,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平衡。
五、结论通过以上的设计和分析,分体式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能够实现高效能、舒适、经济和可持续的目标。
浅析住宅分体式空调的设计和施工
![浅析住宅分体式空调的设计和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22cec721453610661ed9f4f9.png)
浅析住宅分体式空调的设计和施工摘要:依据实际工程中所遇到一些问题,浅析分体式空调设计、施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Based on the actu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split-type air conditioner design, construction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关键词:分体式空调功率制冷量冷凝水管位置中图分类号: TU83114文献标识码:A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空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家电之一,而分体式空调因为其具有安装简单、价格低、对建筑主体要求不高等特点成为绝大数住宅的首选。
如何整齐的摆放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美化建筑物?如何有序组织冷凝水排放,不让冷凝水污染墙面?如何设计、施工与其相配套的电气、电路?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会变成住宅建筑设计、施工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从而使原有设计形同虚设,住户私拉、乱接、乱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诸多安全隐患。
笔者现根据自身在实际工程中所遇到一些问题,来谈谈分体式空调设计、施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分体式空调功率选择分体式空调的功率通常以制冷量的大小为依据,根据制冷量大致判定空调的匹数。
一般情况下,2300W-2600W为1匹,3200W-4000W为1.5匹,5000W-5200W 为2匹,6000W为2.5匹,7200W为3匹,2000W称为5匹。
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空间大小及朝向、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人员密度及设备散热散失量计算出冷暖负荷来确定分体式空调的制冷制热量。
空间越大、建筑外围结构保温性能越差相对应的负荷也越大。
对与住宅来说,通常客厅、餐厅面积比较大,冷暖负荷大,人员活动比较多,应选择2匹以上,而对卧室、书房等面积比较小,冷暖负荷比较小,人员常处在静坐和睡眠状态,选择1.5匹以下。
选择合适功率的分体空调即能保证住宅居住的舒适性,又能节约开支,低碳环保。
分体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基本结构+电路设计
![分体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基本结构+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7c682e0b4c2e3f57276379.png)
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组呈细长形,有的机组厚度只有12cm,外表为白色或棕色,可紧贴在墙上安装,尤如室内的装饰品。
室内机组主要由换热器、风机、风扇、电器部件和外壳等组成。壁挂式空调器的换热器(夏季制冷、冬季制热)是一种由紫铜制成的换热盘管,外有铝合金散热翅片。风扇是贯流式低噪声多叶风扇,室内机组结构零件如(图二)所示。
分体空调器的制冷系统
分体空调器的种类很多,但制冷系统基本都相同。都是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四大部分组成。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如(图一)所示。
热泵型分体空调器的制冷系统与单冷分体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基本相同,只是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电磁换向四通阀。电磁换向四通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窗式空调器中的电磁换向四通阀相同。
当温度传感器TA、TC开路或短路时会使输入至IC的24脚、25脚电压不正常,另外R32、R27开路,会使24脚和25脚电压变为高电平,R11、R12开路,C15、C16短路会使24脚、25脚电位变为0V,会造成整机保护性停机。当温度传感器TA、TC特性不好时,会造成主IC输入电压不正常,引起风速不可调、不停机等故障。
3PIN为光敏三极管,若损坏则无法接收红外遥控脉冲。
R13为限流电阻,若出现开路则主芯片CPU75048的35脚接收不到遥控脉冲。
C19是抗干扰电容,若其出现短路,所接收的遥控脉冲对地短路。
五、温度检测电路
温度检测电路如(图五)所示,当温度改变时,温度传感器TA、TC(TA指室内温度,TC指蒸发器表面温度)的阻值也随之改变,通过R32、R27电阻分压后输入主IC,24脚和25脚电压也随之改变。从而完成由温度信号向电压信号转变的过程,实现温度的检测。
(2)在“弱”位置→X1不励磁→X1接点(5—1)接通→MF1接通→弱风
分体式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设计
![分体式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5f89386f1aff00bfd51e35.png)
目录摘要 (4)Abstract (5)Key words (6)前言 (6)1 方案论证 (9)1.1 流程选择 (9)1.2 冷凝器的选择 (9)1.3 蒸发器的选择 (9)1.4 制冷剂的选择 (10)1.5 节流装置的选择 (10)1.6 压缩机的选择 (11)2 过程论述 (11)2.1 已知参数 (11)2.1.1 制冷循环的lg p h图 (11)2.1.2 单供冷工况 (12)2.2 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13)2.2.1 单位质量制冷量 (13)2.2.2 单位容量制冷量 (13)2.2.3 单位绝热功 (14)2.2.4 制冷系数 (14)2.2.5 制冷剂循环量 (14)2.2.6 实际输气量 (14)2.2.7 压缩机理论功率 (14)2.2.8 单位冷凝热负荷 (15)2.3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15)2.3.1 冷凝器的结构规划及有关参数 (15)2.3.2 空气侧传热系数计算 (16)2.3.3 管内R22冷凝时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18)2.3.4 计算所需传热面积 (18)2.3.5 风侧阻力的计算 (19)2.4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19)2.4.1 初步的结构规划 (19)2.4.2 翅片管各部分传热面积的计算 (19)2.4.3 确定空气流经蒸发器时的状态变化过程 (20)2.4.4 计算空气侧传热系数 (21)2.4.5 计算制冷剂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23)2.4.6 计算管内传热面积 (24)2.4.7 求所需传热管的长度 (25)2.4.8 壁温校核 (25)2.4.9 风侧阻力 (25)2.5 节流装置的选型 (26)2.6 压缩机的选型 (26)2.7 结果分析 (27)3 结论 (28)4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致谢 (29)6 附录 (30)附录1整机系统布置图: (30)附录2 冷凝器参数图 (31)附录3 计算机编程与运行 (32)设计程序 (32)运行结果: (32)分体式家用空调制冷系统设计摘要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制冷课程设计设计一拖一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
![制冷课程设计设计一拖一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2d42a602d276a200292e40.png)
1 制冷循环热力计算1.1设计要求设计一拖一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不采用电辅助加热)。
进行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热力计算,选配制冷压缩机(定频),设计室外和室内换热器,完成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用,制冷系统管路设计。
根据设计规范命名空调器的型号,并确定其能效等级。
(1).进行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热力计算;(2).选配制冷压缩机(定频);(3).设计室外和室内换热器;(4).完成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用;(5).制冷系统管路设计。
已知:额定冷量:3841w;制冷剂:R290。
制冷时,环境温度:th=35℃室温:tl=27蒸发温度就是t0=5℃(风温27)制冷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tk=46℃过冷度5℃过热度 5℃制热时,自己定蒸发温度t0=-5℃,要保证达到制热量冷凝温度: tk=46℃(风温 35)环境温度:th=2℃室温: tl=20℃过冷度5℃过热度 5℃室内外机均采用翅片管式空气换热器,气候类型为T1(温带气候);室内机采用挂壁式。
表1.1(1)单位质量制冷量q0=h0-h4=578.89-307.800=271.19kJ/kg(2)单位容积制冷量qzv=q0/v1=271.19/0.08588=3157.49kJ/m3(3)理论比功w=h2-h1=638.151-587.888=50.263kJ/kg(4)指示比功wi=w/ηi=50.263/0.90=55.85kJ/kg(5)冷凝器入口的制冷剂比焓值:h2s=wi+h1=55.85+587.888=643.735kJ/kg (6)性能系数理论值:COP=q0/w=271.19/50.263=5.40指示值:COPi=q0/wi=271.19/55.85=4.86(7)冷凝器的单位热负荷qk=h2s-h3=643.735-307.800=335.94kJ/kg(8)制冷剂的循环质量流量qm=Q/q0=3841/271.19=14.2g/s(9)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qvs=qm v1=14.20.085888=1.21961m3/sqvh=qvs/λ=1.21961/0.90=1.36m3/s (10)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和指示功率P=qm50.263=712wPi=P/ηi=0.712/0.90=0.791KW(11)冷凝器热负荷Qk=qm335.94=4770w(12)热力学完善度COPc=TL/(Th-Tl)= (273+5)/(46-5)=6.78指示循环效率为η=COPi/COP=4.86/6.78=0.731.2.2供热循环计算取:ηi=0.90λ=0.90表1.2(1)室外蒸发器单位质量吸热量q0=h0-h4=567.36-307.800=259.56 kJ/kg(2)理论比功w=h2-h1=641.854-576.687=65.167 kJ/kg(3)指示比功wi=w/ηi=65.167/0.90=74.50kJ/kg(4)室内冷凝器入口焓值h2s=wi+h1=74.50+576.687=649.10kJ/kg(5)室内冷凝器单位制热量qk=h2s-h3=649.10-307.800=341.29 kJ/kg(6)供热系数理论值 COP=qk/w=345.55/65.167=5.3指示值COPi=qk/wi=345.55/74.50=4.65(7)额定供热量Q =qm*qk=341.29*14.2=4846w(8)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qvs=qm v1=14.2*0.115377=1.64m3/sqvh=qvs/λ=1.639/0.90=1.82m3/s (9)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和指示功率P=qm*w=*65.167=0.92537kwPi= P/ηi=0.92537/0.9=1.03kw(10)室外蒸发器热负荷Q0=qm*qo=14.2*259.56=3685.8w(11)热力学完善度COPc=TL/(Th-Tl)=(273+46)/(46+5)=6.255指示循环效率为η=COPi/COP=4.65/6.255=0.753.压缩机(1).压缩机型号的选择:选择1台DSF340V1UFT压缩机.(文字说明其类型及主4.室内机(制冷蒸发器供热冷凝器)的选择计算贯流风机已知:(1).(制冷)蒸发器热负荷 Q=3841w(2).(制冷)进口空气干球温度ta1=27℃湿球温度ts1=19℃(3).(制冷)出口空气干球温度ta2=17.5℃湿球温度ts2=14.6℃a.选定蒸发器的结构参数选择d10mm*0.7mm的紫铜管,翅片选用厚为&=0.2mm的铝套片,热导率为λf=237W/(m*k),翅片间距sf=2.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制冷课程设计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教师姓名:学院: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目录《制冷及低温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3)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4)一、工况 (4)1.制冷 (4)2.制热 (5)二、压缩机的选择 (6)三、蒸发器 (7)四、冷凝器 (15)五、毛细管的设计 (23)六、管路设计 (23)七、辅助设备 (24)八、附图 (25)九、参考文献 (28)《制冷及低温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类型:《制冷及低温原理》课程设计二、设计任务: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设计一拖一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不采用电辅助加热)。
进行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热力计算,选配制冷压缩机(定频),设计室外和室内换热器,完成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用,制冷系统管路设计。
根据设计规范命名空调器的型号,并确定其能效等级。
三、设计依据:1.《房间空气调节器GBT7725-2004》2.《GB 12021.3-201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3.《压缩机选型设计规范》4.《流路设计规范》5.《毛细管冷媒量匹配设计规范》6.《制冷系统保护设计规范》7.设计原始资料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类型:气候环境T1结构形式:分体式F 挂壁式G 制冷机组代号W主要功能:热泵型R冷却方式:空冷式压缩机控制方式:定频型条件:房间空调器的额定冷量:3986W制冷剂:R134a型号命名:KFR-39GW/Bp一、工况:1.制冷:蒸发温度:t0=5℃,冷凝温度:t k=48℃,过热度:7℃,过冷度:8℃制冷循环图:点号 p/Mpa t/℃ h/(kJ/kg) v/(m3/kg)0 0.3498 5 400.001 0.3498 12 406.77 0.060222 1.2542 58 434.033 1.254240256.23热力计算1压缩比:P2/p1= 1.2542/0.3498=3.592单位质量制冷量:q0=h1-h4=h1-h3=406.77-256.23=150.54kJ/kg 3单位容积制冷量:q zv=q0/v1=150.54/0.06022=2499.83kJ/m34理论比功:w=h2-h1=434.03-406.77=27.26kJ/kg5指示比功:wi=w/ηi=h2s-h1=27.26/0.9=30.29kJ/kg6压缩机排气管处制冷剂气体的比焓:h2s=wi +h1=30.329+406.77=437.10kJ/kg 7理论性能系数:cop=q0/w=150.54/27.26=5.528指示性能系数:copi=q0/wi=150.54/30.289=4.979制冷剂循环的质量流量:qm=0/q0=3986/150.54=0.02648kg/s 10实际输气量:qvs=qm*v1=0.026.48*0.06022=1.59*10-3m3/s 11理论输气量:qvh=qvs/λ=1.59*10-3/0.98=1.62*10-3m3/s 12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P=qm*w=26.48*10-3*27.26=722.10w 13压缩机指示功率:Pi=P/ηi=722.10/0.9=802.30w14卡诺循环性能系数:copc=TL/(TH-TL)=(273+5)/(48-5)=6.4615指示循环效率:η=copi/copc=4.97/6.46=78%2.制热:蒸发温度:t0-3℃,冷凝温度:t k46℃,过热度:7℃,过冷度:8℃,点号 p/Mpa t/℃ h/(kJ/kg) v/(m3/kg)0 0.2627 -3395.471 0.26274 401.83 0.07932 1.1894 57 434.173 1.189438 253.12热力计算1压缩比:P2/p1=1.1894/0.2627=4.5282单位质量吸热量:q0=h1-h4=h1-h3=148.71kJ/kg3单位容积吸热量:q zv=q0/v1=148.71/0.0793=1875.3kJ/m34冷凝器单位制热量:qk=h2s-h3=437.83-253.12=184.64kJ/kg 5理论比功:w=h2-h1=434.17-401.83=32.34kJ/kg6指示比功:wi=w/ηi=h2s-h1=32.34/0.9=35.93kJ/kgh2s=wi+h1=35.93+401.83=437.83kJ/kg 7理论性能系数:cop=qk/w=184.64/32.34=5.718指示性能系数:copi=qk/wi=184.64/35.93=5.149制冷循环的制热量:Qk=qk*qm=184.64*26.48*10-3=4889.27W 10实际输气量:qvs=qm*v1=26.8*10-3*0.0793=2.126*10-3m3/s 11理论输气量:qvh=qvs/λ=2.126*10-3/0.98=2.17*10-3m3/s 12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P=qm*w=26.8*10-3*32.34=866.7w 13压缩机指示功率:Pi=P/ηi=866.7/0.9=963w二、压缩机的选择初选谷轮涡旋压缩机型号:ZB19KQE 台数1台冷凝温度:45℃蒸发温度:5℃制冷量:4500W 输入功率:1270W涡轮式压缩机容积效率λ高达95%以上,取λ=0.98,ηi=0.9三、蒸发器选择表面式蒸发器:选用翅片管式换热器、双排选定蒸发器的结构参数选用ϕ10 x 0.7mm的紫铜管,翅片选用厚为δf=0.2mm的铝套片,热导率为λf=237 W/(m·K),翅片间距sf=1.8mm。
管束按正三角形叉排排列,垂直于流动方向的管间距s1=25mm,沿流动方向的管排数nL=4,迎面风速uf=2.5m/s。
(1)计算几何参数翅片为平直套片,考虑套片后的管外径为db=d0 + 2δf=0.0104m沿气流流动方向的管间距为s2=s1cos30°=0.02m沿气流方向套片的长度L=4s2=0.08m每米管长翅片的外表面面积af=2(s1 *s2 - db²) =0.41m²/m每米管长翅片间的管子表面面积ab = πdb(sf –δf) =0.03m²/m每米管长的总外表面面积aof = af+ ab=0.44m²/m每米管长的外表面面积abo = πdb x 10.03m²/m每米管长的内表面面积ai=πdi x 1=0.03m²/m每米管长平均直径处的表面面积am = πdm x 1=0.03m²/m由以上计算得aof/abo=13.61(2)计算空气侧干表面传热系数1)空气的物性空气的平均温度为ta = =22.25℃在此温度下的物性约为ρa= 1.1966kg/m³,cpa=1.005kJ/(kg·K),Pra =0.7026,νa=0.00001588m²/s2)最窄界面处的空气流速ωmax = ωf=4.71m/s3)空气侧干表面传热系数j =0.0014 + 0.2618=0.0085==0.061kW/(m²·K)(3)确定空气在蒸发器内的状态变化过程根据给定的空气进出口温度,由湿空气的h – d图可得= 55.6kJ/kg,= 40.7kJ/kg,= 11.1g/kg,=9.2g/kg湿空气的状态变化在图上连接空气的进出口状态点1和点2,并延长与饱和空气线相交于ω点,该点的参数是=29.5kJ/kg,=9℃,=7.13g/kg在蒸发器中,空气的平均比焓为=+ =47.11在h – d图上按过程线与= 47.11线的交点读得= 21.4℃,= 10g/kg。
析湿系数可由下式确定:ξ=1.57(4)循环空气是指计算Φ=963.06kg/h进口状态上空气的比体积可上上式确定:V1==0.87m³/kg故循环空气的体积流量为q v,a=qm*v1=834.09m³/h(5)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当量表面传热系数ξη=0.084kW/(m²·K)对于正三角菜叉排排列的平直套片管束,翅睛效率可由式(6-34)计算,叉排翅片可视为正六角形,且此时翅片的长对边距离和短对边距离之比为=1,且=,故ρ’=1.28=2.57肋片折合高度为ρρ=0.01m=63.571/mm=ξδλ故在凝露工况下的翅片效率为η()=0.866(6)管内制冷剂蒸发时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R143a在t0=5℃时的物性为:饱和液体的比定压热容c p,l=1.34kJ/(kg·K),饱和蒸气的比定压热容c p,g=0.94kJ/(kg·K),饱和液体的密度:=1278.61kg/m³饱和蒸气的密度:ρg= 17.24kg/m³,汽化潜热:r=193.4kJ/kg,饱和压力ps=349.63kPa , 表面张力σ=1.12N/m,液体的动力粘度μl= 0.000256Pa·s,蒸气的动力粘度μg = 0.00000842Pa·s,液体的导热率λl= 0.092715103W/(m·K),蒸气的导热率λg= 0.012706055W/(m·K),液体的普朗特数:Pr l =2.87,蒸气的普朗特数Pr v= 0.735。
R134a在管内蒸发的表面传热系数可由式(6-28)计算。
已知R134a进入蒸发器时的干度x1= 0.16,出口干度x2=1,侧R134a的总质量流量为99.72kg/h作为迭代计算的初值,取qi=,R134a在管内的质量流速为,则总的流通截面面积为=0.00025m²每根管子的有效流通截面面积为==5.8E-05m²蒸发器的分路数Z=A/=4.22对Z向下取整为Z= 4,则每一分路中R134a的质量流量为= =22.08kg/h,每一个分路中R134a在管内的实际质量流速为=,105.598kg/(m²·s)于是==0.00058计算hi时采用式(6-28),其中Co<0.65,C1=1.136 ,C2=-0.9 ,C3=667.2 ,C4=0.7 ,C5=0.3 ,对于R134a。
=2643.65W/(m²·K)(7)传热温差的初步计算先不计R134a的阻力对蒸发温度的影响,则有Δ=16.8℃(8)传热系数的计算= 43.11W/(m²·K)由于R134a与聚酯油能互容,故管内污垢热阻可忽略。
据文献介绍,翅片侧污垢热阻、管壁导热热阻及翅片与管壁间接触热阻之和(rw+rs+ rt)可取为4.8 xm²·K/W,故(9)核算假设的qi值Δ=724.45W/m²计算表明,假设的qi初值11800W/m²与核算值11918W/m²较接近,偏差小于1%,故假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