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课堂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1cc0bda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e.png)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要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温馨的诗意环境诗意的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可以在课堂的角落里摆上一盆鲜花,挂上一些有关诗歌的书籍和画作,让学生们在诗意的氛围中学习。
课堂的墙壁上可以张贴名家名句,或是学生们自己创作的诗歌和小故事,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二、活学活用经典名句通过学习经典名句,让学生们感受诗歌的美。
可以选取一些简短而有意境的名句,引导学生们朗读和背诵。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名句的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们理解其中的意味,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述说。
可以设计一些与名句相关的讨论活动,如写一段话、绘一幅画等,让学生们运用名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开展多样化的诗歌鉴赏活动鼓励学生们参与各种形式的诗歌鉴赏活动,例如:欣赏朗诵比赛、诗歌比赛等。
可以邀请专业的朗诵演员或诗人来给学生们带来诗的表演,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诗歌的魅力。
也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或诗人来到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并指导学生们如何写作和欣赏诗歌。
四、开展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创作活动,激发学生们对诗歌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可以以学生生活、身边的事物为创作题材,教导学生们如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创作环节,如给学生们提供启发性的图片或词语,让他们展开联想和写作。
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参加诗歌比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要让课堂充满诗意,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让他们在诗意的氛围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
通过以上的努力,相信我们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让学生在美的世界中感受诗的魅力,熏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也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并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https://img.taocdn.com/s3/m/39acc2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e.png)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学生的素质提升,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接下来,将从师生互动、优秀教材、教学环境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论述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是老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坐到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缺乏情感交流。
而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老师以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
老师应尽量多地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优秀的教材对于课堂教学的“诗情画意”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应该具有生动有趣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材中的例子和案例应该具有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在选择教材时应注重文化和艺术的融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
在教授历史课时,可以通过音乐、电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在教授文学课时,可以通过朗读、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情境中。
教学环境对于课堂教学的“诗情画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教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室中可以摆放一些艺术品,如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这样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室中也可以设置一些艺术装饰和展示板,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欣赏美的事物。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入一些音乐、图片等元素,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评价体系也是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重要环节。
评价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https://img.taocdn.com/s3/m/2523bf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e.png)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教育是培养人的的灵魂和情感的过程,而诗情画意正是这种情感和灵魂的最好表达。
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更需要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在美好的情感环境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向往。
一、打造温馨舒适的教室氛围一间富有诗情画意的教室,环境整洁清爽,壁上挂着美术作品、诗歌和美景图片,窗明几净,教室内摆放着绿植,温馨如同家的感觉让每一位走进来的学生都倍感温暖和舒适。
这样的环境鼓励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对学习充满期待和热情,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用诗歌点缀课堂诗歌是优美的语言的结晶,它能够激发人的思维和情感。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一些富有诗情的诗歌来点缀,让学生在回味美好的诗句的也能更好地领会知识的深层含义。
比如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用《荷塘月色》的诗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生物的生态之美;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用《出师表》的诗句来感受赵云的豪情壮志。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
三、引导学生用画笔表达画是另一种美好的表达形式,它能够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画笔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比如生物课上,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感受;历史课上,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
通过绘画,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并且在艺术的品味上也能有所提高。
四、让音乐伴随学习音乐是另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它能够让人情感融入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知识相关的音乐,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韵味;在自然科学课上,可以播放一些大自然的声音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音乐的美妙旋律会让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也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五、教师语言美化教师语言的美化也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美,在诗意的课堂流淌
![美,在诗意的课堂流淌](https://img.taocdn.com/s3/m/415a15124a7302768e9939c9.png)
美,在诗意的课堂流淌“诗意阅读课堂”就是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情感和想象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智慧,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情调,一种情趣高雅的意境,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一种宽松和谐的对话,生成一种富有诗意的形象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来熏陶和感染学生,丰富学生的内心感悟,激发学生的灵性,润泽学生的生命成长。
在教学中,我注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得到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诗意课堂,让学生的心田绽放诗意的蓓蕾1.导入――激起学生智慧的诗花。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我这样导入:“告别了都市的喧嚣繁华,告别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古时的乡村,去感受美丽静谧的田园风光,好吗?”“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课堂的源头追寻诗意,顺利铺就了通往文本的情感之路。
2.造境――唤起学生澎湃的诗情。
优美的情境有助于使人形成良好的心境,产生表达和创作的冲动。
教学《水乡歌》时,我播放课件《水乡美景》,边描述边让学生观看,之后问:一趟水乡之行后,你有什么发现?有的说:“我看到了水乡的河水非常清澈,小鱼小虾还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地嬉戏呢!”有的说:“阳光下的河面波光粼粼,可美啦!”……舒缓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和动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情境。
3.创作――拨动学生心中的诗弦。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他们的脑袋里,永远盛开着诗的花朵。
教学《假如》时,我问:“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会做什么呢?请当一回小诗人,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学生听后,激情昂扬,一篇篇动人的小诗跃然纸上。
“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要给世界上每个动物,画一部手机,和我们愉快地交流。
”;“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要给无家可归的人画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冬天不会寒冷,雨天不会淋湿。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8a1234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8.png)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1. 引言1.1 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培养情感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语文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个性、提升品格的重要平台。
通过语文课堂,学生可以积累词汇,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塑造优秀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也是孩子们初次接触文学艺术的地方,通过接触各种文学作品,激发孩子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更是传承文化、启迪心灵的重要舞台。
建设一个充满诗意的小学语文课堂,将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美好的学习体验,丰富他们的阅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让他们在探索语言之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启迪。
【字数:206】1.2 诗歌对孩子的启发意义诗歌是一种美妙的语言形式,既有着优美的韵律,又富含深刻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诗歌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启发和想象力。
诗歌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表达。
通过诗歌的赏析和朗诵,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丽和力量,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诗歌可以帮助孩子们拓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的独特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以引导孩子们开阔视野,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诗歌还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文学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诗歌的启发,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生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现实生活。
诗歌对小学生的启发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的魅力。
2. 正文2.1 学习诗歌对孩子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习诗歌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人生和社会。
许多经典诗歌都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通过欣赏这些诗歌,孩子可以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诗歌还能帮助孩子增强情感体验和共情能力,使他们更加细腻和善于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3eb759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a.png)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初步接触和体验的时期。
为了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注重诗歌的教学。
诗歌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美感的感知和认识的最佳方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儿童诗歌,如《七律·长恨歌词》、《小河淌水》等,通过朗读和赏析,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亲自参与到诗歌的创作中来。
注重情感的培养。
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诗歌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表达情感的诗歌,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通过赏析、朗读和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情感交流的活动,如情感日记、情感小组讨论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感。
注重实践与体验。
语文课堂是学生接触语言文字的重要场所,为了让课堂充满诗意,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实践和体验。
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历史博物馆等,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通过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注重评价与反馈。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刻。
为了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作和表达的评价与反馈。
除了传统的分数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互评、自评、小组评价等,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通过注重诗歌的教学、情感的培养、实践与体验以及评价与反馈,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给学生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
![给学生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90f5a86101f69e3142329407.png)
学 生边 听边 在脑 海 中 把语 言 幻化 成 电 影
感 染学 生 。有 了激 情 ,课 堂 就有 了活 力 ,课 堂 教学 的诗 意 面 ,使 得学 生 “ 入 境动 情 ” 。 同时 还要 积 极 倡 导课 外 阅读 。优 秀传
生 良好 的人 文素 养 、传 承人类 文 明 的重任 ,这 就要 求 语文 统 作 品 中蕴 含 着 大量 优美 的语 言 文字 、高 教师 必须 具备 丰 厚 的人 文素 养 。诗意 蕴藏 于 文本 中 ,语 文 尚的 道德 情 操 和 中华 文 化 的精 粹 ,所 有 这 教师 就应 该做一 个发 现珍 珠 的人 ,将 散 落于 文本 中 的诗 意 些 都 为 学 生 打 开 了 另 一 扇 通 往 智 慧 的 窗
语 ,就 会 引发 学 生 的情 感 进 发 ,课 堂 自然
会充 满诗 情 画意 。
败。 语 文 课堂就 应该 充满 着浓浓 的诗 意 , 涌动着 诗 的灵性 , 演 绎着 诗 的精彩 。
一
学 生是 课 堂 的 主人 ,激 发 学 生 诗意 的
语 言是 教 师 的 目的所 在 。如 何 引发 学 生诗
镧瓣
新 一 轮 教学 改革 以来 ,很 多 教 师 虽 然 观 念 更 新 了,
教 师 的语 言 是营 造 诗 意 的课 堂氛 围最
但 课堂 教学 实 践并 不 尽 如 人意 : 仍 然 习惯 于分 段逐 句 的讲 重 要 的 因 素 。学 习朱 自清 的 《 春》 ,吟 一
千 里 莺 啼绿 映红 ” ,扑 向 大 自然 的 怀 解 ,把 美文 肢解 得惨 不 忍睹 ,诗 意 全无 ,语 文学 习 丰富 的 首 “ 人 文 性 和 文 学 性 被 极 度 弱 化 。语 文 是 一 门充 满 诗 意 的 学 抱去寻找春天; 学习 《 _ 二峡 》 ,吟一首 “ 两 科 ,语 义 的本性 、本体 和本 色是 诗 意 , 而学 生 又是 有 血有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轻 舟 已过 万重 山 ” ,凄 冷 肉的人 ,如 果语 文 教师 缺乏 有创 意 的讲 授 .让 原本 生动 活 泼 的课 堂 死 气 沉 沉 ,那 么这 样 的语 文 教 学 就 是 最 大 的 失 的伤 感 就会 涌上 心头 …… 教 师诗 一般 的导
如何构筑一个诗意的课堂
![如何构筑一个诗意的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c7f66218866fb84ae45c8d96.png)
如何构筑一个诗意的课堂?王秀华第一篇:诗意课堂诗意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悸动。
著名特级教师程少堂老师曾经如此解释“诗意”:诗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词语,诗或诗意就是你听了以后,内心感到暖融融的,感动你、触动你的那种东西。
那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让你很感动……生活中感动我们,提升我们精神境界的东西就是诗意。
一位成功的老师,桃李满天下,无数学生被他感动,甚至因他而改变人生。
但当学生们聚集起来研讨老师的成就时,他们已记不起老师教过的内容,但永不能忘记的是老师的眼神,那是一双睿智、充满了情感的眼神,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最大的震撼,从而在一生中无法忘怀。
有了感动,才会有诗意的课堂。
诗意的课堂,就是要擦亮孩子们的灵魂,重新唤醒他们心中的爱。
如何构筑一个诗意的课堂?诗意的课堂,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积淀,这不仅来自平时的努力,也来自我们坚持的信仰。
诗意的课堂,要关注教学的瞬间,不放过学生言语中的每个闪亮点,随时随地创设诗意的氛围,用诗化得语言点亮学生心灵的灯塔。
诗意的课堂,要以平等的心看待学生,善于转化学生的感受。
诗意的课堂,离不开学生孜孜不倦地探究与积累,用教师的魅力打动学生,引导他们的心灵走向更为深刻的内涵,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诗意的课堂,要追求诗意的灵魂,要崇高的价值引领,没有价值引领的课堂,是庸俗的课堂,粗劣的课堂,甚至是罪恶的课堂。
诗意的课堂,要最求意识的血脉。
要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滋润学生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美丽姿态,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仙境的无穷乐趣。
诗意的课堂,要引领学生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诗意的课堂,要追求生命的光华,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尊重和满足学生的精神诉求。
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无明到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唤醒。
诗意的课堂,要追求诗意的情怀,它不是知识的堆砌体。
他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a2e7685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6.png)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小学语文课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充满诗意,下面是几个建议:1. 给每个学生一个诗集:在课堂上,可以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本诗集。
每天课前,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在课堂上朗读给全班听,或者自己背诵给大家听。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课堂充满诗意。
2. 课堂上进行诗歌创作: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可以给学生一些主题或者情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在一定时间内创作一首诗歌,并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课堂充满浓郁的诗意氛围。
3. 课前进行诗歌朗诵:每节课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古代或者现代诗歌,让学生在课堂上背诵或者朗读。
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课堂充满了美妙的诗意。
4. 教授古代诗词: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解读诗词的意境、抒发诗词的感受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诗词的美。
可以通过欣赏古代诗词,让课堂充满了诗意。
5. 制作诗歌展览:在学校的走廊或者教室的角落,可以组织学生们制作一个诗歌展览。
让学生们把自己写的诗歌用漂亮的字写在彩纸上,挂在墙上展示出来。
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还可以让整个学校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我们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歌的美。
诗意的语文课堂将会给学生带来快乐和启发,让他们爱上语文。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https://img.taocdn.com/s3/m/670ac0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e.png)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在现代教育中,课堂教学往往被一本正经、务实的面貌所笼罩着,学生们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
如果我们能够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每一堂课都像是诗意盎然的画作,相信学生们一定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打造“诗情画意”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面向教材的,固定模式、枯燥乏味。
而如果我们能够将课程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选择与参与,那么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数学课上,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与游戏,让学生们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诵读古诗、辨析名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科学课上,可以开展一些实验与观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科学的探索中去。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来营造“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
一堂精彩的课堂就像是一首动人的诗,需要有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灵动多变的语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生动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讲解知识,让学生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感受到美。
如果一门学科的知识可以像一首诗一样通过美丽的语言展现出来,学生们一定会更加愿意去学习和理解。
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背诵文学经典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与文化修养,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和谐舒适的课堂环境来打造“诗情画意”的课堂。
一个美好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感受,给予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
我们也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感到轻松愉快,教学氛围更加和谐。
只有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们才能够放下心理障碍,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要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我们需要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优美的语言表达以及和谐舒适的课堂环境。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才能够在学习中领略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与探索。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77fe195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e.png)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诗意,在我们再也无法忍受枯燥乏味的学习的今天,尤其具备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诗意教育是一种以文化熏陶为基础,以文艺美育为手段,以情感培育为核心,全面引导学生在情感、思维、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而我们的教育,正需要这样一种起到推进、促进、引领作用的新的教育理念。
一、理念铺垫在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诗意。
在很多人的眼里,它是一种美感的表达,它会唤起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象征,它展现了一定的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而对于诗意教育的意义,则是通过诗性美,唤起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是注重教育内涵,形态优美的教育内容。
语文诗意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使诗的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表演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深深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无限的审美乐趣。
它不是一堆科技注释的总和,以及拼凑在一起的表演技巧,而是更注重课堂,让学生能够在真正的情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诗意课堂中,学生接受到了不一样的启发,从而更好地尝试去思考、去思考和去发现不同层次的意义。
同时,诗意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观察、表达以及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个性,形成对于诗词、散文、文言文、现代文学等文化文本的独特阅读风格和审美取向。
二、思路实现在开始准备诗意教育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意义,更好地打造一堂能够击中学生内心的课程。
我们要在课堂里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文艺修养和情感情态,让他们不仅学会如何去识别和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还能尝试着去创造和表达美好的东西。
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态诗意教育强调的是情感教育。
如果说我们在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还没有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上的变化,那么这个课堂也并不是非常成功的。
同学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求能够产生共鸣、感动或是超脱的感受,一个人所感受到的,很有自己的感觉,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诗歌。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e97ca3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3.png)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摘要】小学语文课堂的诗意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给学生带来美感的审美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与兴趣。
诗意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展开无限的想象空间。
诗歌的表达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更加灵活和准确地运用语言。
诗意教学还能促进学生情感的表达,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诗意的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综合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应该更多地结合生活、情感和社会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富有激情和创意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诗意、审美情趣、想象力、语文素养、情感表达、文学视野、意义、实现、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为什么要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情感的抒发,通过接触诗意的语言,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美感,从而培养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而这种对语文的热爱会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歌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抒情色彩的文学形式,通过接触和学习诗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激发创造力,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文学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入诗意元素,让学生在诗意中感受语言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2 诗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诗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和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意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诗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字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d77cc36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e.png)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诗意课堂是打动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学生情感与认知双重目标的重要教育途径。
小学语文在学生认知成长和思维习惯养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的关键在于打破教育的传统桎梏,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育模式,换用创新的教育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
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的思路。
一、选材切入点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尚浅,很难提高对生活领域深度的认知。
这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来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自己的感性思维,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感性认知生活,加深对语言的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二、创设诗意氛围为了打造诗意课堂,必须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进入情感教育的状态。
在课堂中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增加学生对诗意的感受。
另外,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小型花坛、插花等自然装饰,也能够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可以在课堂的一侧沿窗边放上一些花草苗,墙面上贴上一些悬挂画,这样会让课堂充满诗意。
三、转换教育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教育思路,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诗意教育的魅力和想象力。
在讲解文学语言时,可以请学生离开书本,走出教室去寻找文学语言的实例。
例如,让学生在校园或家庭中寻找日常语言的美感,或者单独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坚持描写和表述这些作品中的诗意语言。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感受到诗意与现实之间的衔接,加深对生活中丰富多样的诗意的感悟。
四、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开放性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在思路上进行扩展和深入。
可以组织一些语言游戏、文学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氛围,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写一些作品,不必限定长度和密度。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整合,创造呈现最佳的作品。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https://img.taocdn.com/s3/m/fba744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a.png)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往往被认为是严肃的学习场所,学生们在这里接受老师的严肃教育,接受知识的输入和灌输。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尝试将课堂教学注入“诗情画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美好和快乐。
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设温馨的课堂环境课堂是学生们每天学习的地方,因此一个舒适、温馨的课堂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在课堂里摆放一些花草、字画等装饰品,可以适当调节教室的灯光和温度,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感受知识的美好。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里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愉悦地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幻灯片、视频等,来呈现教学内容。
在这些多媒体展示中,老师可以加入一些优美的音乐、图片和视频片段,营造出浪漫、梦幻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美好。
多媒体手段也会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三、用故事启发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故事、寓言等形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学生们总是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充满好奇,他们会在故事中找到共鸣,进而对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价值产生兴趣。
通过讲述优美的故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四、用互动促进交流课堂教学不应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而应是一种双向的交流。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分享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见解。
老师也可以借助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们在游戏的氛围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五、鼓励学生创作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作活动,如诗歌、绘画、手工等,让学生们在创作中享受知识的乐趣。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题目或者创作材料,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3d9621f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0.png)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随着学生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降低,而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意思想和语感。
打造小学语文诗意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诗意课堂的概念、特点和课堂的构建,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一、小学语文诗意课堂的概念小学语文诗意课堂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一个富有诗意,培养学生语感、创新思维能力的语文课堂。
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写诗,而更是让学生学会感受、欣赏和运用诗意思维,让语文课程也充满诗意的氛围。
二、小学语文诗意课堂的特点1.强化阅读课程教学阅读是小学语文诗意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小学语文诗意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精选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实现阅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创意思维小学生的想象力天然丰富,通过启发和鼓励创意思维,可以让学生在诗意课堂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创意思维包括提供不同的情境、引导想象、激发联想和多样化思考,教师们可以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和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化的创新思维。
3.注重语感培养语感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小学语文教育中将语言的音美、形美、意美培养并不断增强,即用语感培养来代替语音和语法教学。
通过贴近生活、亲近自然的实际应用来强化学生的语感培养和诗意思维的发展。
例如,让学生创作各种形式的语言游戏,激发他们对语言形式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语感。
4.培养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读懂和写作,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从经典的文学名著中,学生可以学习历史和文化、学习丰富的人生哲理、品位优美的文学作品等,同时在文学的精神熏陶中,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文学素养。
三、小学语文诗意课堂的构建1.选择优秀课文在小学语文诗意教育中,选取合适的文学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分别选择启迪阅读、和阅读兴趣;发扬情感、以感悟诗意;加强鉴赏,以欣赏鉴别美的文学作品。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56631e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0.png)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学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阵地,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诗意的氛围。
注重文学情感的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的成长阶段,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很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让他们通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感受美的力量,激发情感共鸣。
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进行朗诵,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韵脚,体会诗歌的美丽和深刻。
还可以通过赏析文学名篇、名句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情感水平。
注重语言的美化和表达的艺术。
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强调语言的美化和表达的艺术。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游戏、拓展词汇、句型的多样化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一些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写诗、写散文等,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感受诗意的魅力,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创造力。
注重文学的情境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蓝本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将文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意的存在。
可以通过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诗意;通过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让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感受诗意的存在,激发他们对诗意的感悟和领悟。
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感受诗意的存在。
可以通过开展师生互动的讨论、答疑解惑,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领悟诗意的内涵;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诵、共同赏析文学作品等方式,让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充满诗意,激发学生对诗意的热爱和向往。
让小学语文课堂展现诗意的美丽刍议
![让小学语文课堂展现诗意的美丽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ac36eb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b.png)
让小学语文课堂展现诗意的美丽刍议语文课是学生最熟悉的一门学科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语文课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人的情感、品格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场所。
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展现诗意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注入诗意,打造美丽的课堂氛围。
让小学生了解诗歌的魅力。
很多小学生对诗歌抱有一定的恐惧感,觉得诗歌晦涩难懂,离自己很远。
语文老师要从小学生喜欢的事物入手,选取易懂、有趣的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魅力。
可以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儿歌或童谣引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诵,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慢慢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适当讲解诗歌的特点、修辞手法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
注重语文课堂的情感体验。
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心情的艺术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要教学生理性认识诗歌,更要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诗歌。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的诗歌,让学生在朗诵时深入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
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或者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并产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对语文的美好感受。
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
为了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体验诗意的美丽,老师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
在诗歌朗诵环节,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诵,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诗歌背诵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还可以邀请学生到校园中进行户外朗诵,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诗歌的美妙,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情感体验能力。
还可以邀请一些诗人或文学爱好者到校给学生讲解诗歌,让学生亲身感受诗人的创作过程,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注重语文课堂的文化熏陶。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国古代诗词等常识,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意课堂让小学生感受诗歌的力
![诗意课堂让小学生感受诗歌的力](https://img.taocdn.com/s3/m/c437ad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1.png)
诗意课堂让小学生感受诗歌的力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丰富的意象、抒情的语言和美妙的韵律吸引着无数读者。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小学生们往往对诗歌缺乏兴趣和理解。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力量,一种名为“诗意课堂”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一、开启课堂诗意之门在诗意课堂中,教师不再简单地以讲解的方式传授诗歌的知识,而是通过多媒体、音乐、图片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教师在课堂上会引导学生共同欣赏一些经典诗歌的朗诵或演唱,通过音乐的旋律和声音表达,让学生们感受诗歌的美。
同时,教师会适时播放与诗歌主题相关的视频短片或图片,让学生们通过视觉感受到诗歌的想象力和艺术性。
二、互动共读增进理解诗声飘然,如歌如泣。
在诗意课堂中,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共读的活动。
通过分角色朗读、对唱、合唱等形式,让学生们参与到诗歌中,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表达。
同时,教师会在学生朗读之后,引导他们进行互相分析和评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深层含义。
通过互动共读,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增进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三、开展创作活动培养情感在诗意课堂中,不仅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还通过创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情感。
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等,创作属于自己的小诗。
通过旋律婉转的文字和情感的外泄,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会鼓励学生们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种创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情感,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诗歌的认知和理解。
四、诗意课堂的效果通过诗意课堂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力量,并在情感、认知和创造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首先,诗意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愿意主动去接触和阅读诗歌。
其次,在参与互动共读和创作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打造田园诗情教案:诗意盎然的课堂氛围
![打造田园诗情教案:诗意盎然的课堂氛围](https://img.taocdn.com/s3/m/cbec7f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5.png)
打造田园诗情教案:诗意盎然的课堂氛围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创造出一个既有技术含量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氛围一直是一个难题。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将诗意融入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们在愉悦的诗意氛围中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篇文章将会探讨一些帮助打造田园诗情教案的实用技巧和想法。
第一步:创造诗意氛围你需要先创建一个适宜诗意的环境,这意味着你需要调整教室的装修,以及你自己的仪态行为以便更贴切地匹配你所要传达的信息。
装修方面,创造一个诗意氛围并不意味着将整间教室重装一遍,而是换一些简单的鲜花或小型绿植,精心挑选一些配合主题的照片或画作悬挂在墙上,这些都有助于为诗歌学习带来浓厚的情感氛围。
当然,在传达主题、层次感等方面也可以充分纳入自己的思考。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则是教师自身的仪态,尤其是教学态度和言行举止。
教师需要南容与诗意氛围融合在一起,例如,在介绍学习目标的时候,可以陪伴着一个诗歌来表达出你对未来学习的美好期望;在引导学生们完成作品时,尝试给学生们在环境意境中进行思考,并注意帮助学生们进行心理调节,使他们更能提升自己的诗歌素养。
第二步:运用多种形式表达在创造了诗意氛围后,你需要将这种氛围转化为一系列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启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课堂技巧。
这也需要教师多方面的严谨思考和经验积累,例如:-书面方式:可以基于教材和经典的诗歌教进阶资料,提供学生们能够认识自己欣赏喜欢的诗人、ghp诗歌内容和构思方式的老师推荐图书,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参与到诗歌作品的创作中来,并提供各种各样的评估方式,这些价值而简单的评估形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音乐方式:好的音乐总是有助于视听觉的愉悦和启发学生的思维,音乐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心灵栖息,同时也可以通过指定音乐作品的形式,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与主题相对应的诗意氛围。
-影像方式:视频、照片、动画或其他不同类型的视觉表达方式都有助于建立一种游戏化、视觉化的教学环境,例如可以将课堂内容和照片结合,同时可以使用高清晰度的图像使学生们更加沉醉于情境中,让学生们迅速与这种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给学生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
![给学生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1dda8b3aa1c7aa00b42acb9e.png)
给学生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新一轮教学改革以来,很多教师虽然观念更新了,但课堂教学实践并不尽如人意:仍然习惯于分段逐句的讲解,把美文肢解得惨不忍睹,诗意全无,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性和文学性被极度弱化。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诗意,而学生又是有血有肉的人,如果语文教师缺乏有创意的讲授,让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死气沉沉,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是最大的失败。
语文课堂就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演绎着诗的精彩。
一、打造诗意的教师心灵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导人物,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师就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丰厚的人文底蕴,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语文的真谛,接受美的熏陶,拥有诗意情怀。
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形象思维高于理性思维。
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经典的文章给教师的再创造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足以让我们激情奔放。
《观潮》的壮美与豪放,《散步》的温馨与责任,《谈生命》的峻冷与感悟,《蒲柳人家》的质朴与乡土,《湖心亭看雪》的超凡与脱俗……每篇文章都有激发我们热情的触点。
如果不激情去挖掘,去表现,再好的文本也会黯然失色。
只有教师拥有诗意的情怀,情动于衷,才能传情于外,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有了激情,课堂就有了活力,课堂教学的诗意境界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要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
诗意蕴藏于文本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做一个发现珍珠的人,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珍珠拾起来,并串成精美的项链,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风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怀乡情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一篇篇优美的诗文,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都值得用心灵去解读、去感悟。
只用教师用自己丰厚的人文素养去发掘领悟,才能引导和启发学生走进充满诗意馨香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课堂
——《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读后感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努力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一、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实现情感共振的绿洲。
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应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全身心地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首先,应让课堂洋溢浓浓的爱意。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有了浓浓爱意,课堂显得宽松,教师方可游刃有余地教,学生也才能轻松自主地学。
有了爱意,就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尊重。
有了爱意,课堂就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
有了爱意,课堂上更多的是激励,是赏识。
其次,应在课堂呵护孩子的未泯童心。
童年对孩子来说,是纯洁的,充满着天真与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能得到珍惜、呵护,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但童年又十分的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应呵护孩子们的这份天真,这种好奇。
我校马老师在执教一篇课文时,为了一个孩子的自尊、自信,一个句子竟让孩子读了8遍,他不断鼓励、引导,直到孩子读正确为止。
尽管花了不少时间,可这是对孩子多大的呵护啊!
第三,实现师生情感的和谐共振。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气”之所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技能,还
应通过一篇篇凝聚作家灵感、思想,代表人类美好愿望与情感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同生
小学阶段,是孩子打下终身学习基础和人格发展基础的阶段,要完成为学生人生奠基的任务,语文课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一方面,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另一方面,语文课堂还应运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融入作者情感思想的文章,来感染、熏陶学生。
首先,语文课堂应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训练,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人文熏陶而虚化了语言的学习,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应有机结合,二者并举。
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训练。
其次“语言”与“精神”是合二为一,共生共构的。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过程,训练语言的同时也在提升着孩子的精神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孩子们打下精神的底子。
“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同文本、作者、老师、同学进行着平等的对话,在感情交流、思维碰撞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个性的张扬,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语文就应是一首诗,语文的活力是诗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
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那种叫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情趣;是那种耐人寻味、思之无穷的情味;是那种含蓄微妙,只可
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是那种让人用生命去憧憬、去赞诵、去痛苦、去追求的力量。
它让人心灵不断净化,人格不断升华。
让我们的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吧,让身心彻底放松,精神高度自由,思想任意驰骋,去感受李白的飘逸、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感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雄壮、豪迈……总之,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自然的,它连着生活的源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梦幻的,它让人遐想联翩,诗意的课堂是神奇的,它提升着孩子的灵魂,诗意的课堂是智慧的,它给予孩子以力量。
除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外,还应让课堂成为孩子创造的乐园。
阅读是带有明显个性化色彩的行为,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港湾。
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曾说:“健康的个性与创造性之间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语文课堂需将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作为重点,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和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注重让学生大胆质疑。
另外,还需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鼓励自主创新。
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努力让语文课堂流淌着诗意,迸发出创新火花。
在教完白居易《暮江吟》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能用打比方的手法,尽可能说出有关月亮的诗句呢?学生稍作思考后,便纷纷举手作答:
生1:月亮是一个明晃晃的镜子。
生2:月亮好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浮在空中。
生:一弯新月,像一把银光闪闪的镰刀。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不同视点去想象,但我觉得学生的发言过于笼统,条理性不强。
我于是启发点拨学生,让学生将刚才说的内容再分一分类别,先从月亮形状的角度来说,学生经一番讨论后,有了下面的答案:
月圆的角度:
1.月亮晶莹剔透,如同明亮的玻璃球。
2.月亮栖息树梢上,像黄澄澄的橘子,诱人直流口水。
3.是哪吒的风火轮吧,他要和谁争高低呢?
月缺的角度:
1.那新月仿佛小姑娘的眉毛,细细的,弯弯的。
2.那一钩新月,像把银光闪闪的镰刀,收割丰收的希望。
……
学生的发言越来越精彩,语言也显得更有个性色彩和诗的韵味,我又要求学生将月亮拟人化,赋予月亮以人的动作和情感,学生又有了下面的句子。
1.清晨,月亮如同含羞的小姑娘,捂着秀丽的脸庞。
2.月亮如同慈祥的妈妈,哼着摇篮曲,哄着孩子安然入梦。
……
“月圆是诗,月缺是画”。
课后,我反思着本节课的教学,开始我没有满足于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回答,而是进一步开掘引导,让学生将所说的再加以抽象概括,分类归类,从月亮形状角度,从把月亮拟人化的角度,从
月亮给人的感觉的角度发散开去,学生的语言个性化色彩浓,富有诗意和灵性,学生创新的泉水汩汩流淌。
四、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教师引导对话与学生自主探究相得益彰的课堂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教师应采撷佳景,引导对话内容。
文本有短有长,并非处处皆经典,其中不乏有平淡之处。
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暗示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最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亮点予以关注、欣赏、品味、思考。
其次是要设置好对话话题。
一是让话题具有科学性,所设置的话题与学生认识水平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是时代性,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话题起到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效用。
三是开放性,让话题与生活链接,在生活的海洋中撷取智慧花朵。
四是启发性,话题设置要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联想。
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话的方向和结果,既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又注意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巧妙点拨,委婉纠正,做到去伪存真。
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决不忽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自主探究。
智慧的语文课堂应是充满问题探索的。
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中,才能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才能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在课堂中,当学生茫然时,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困惑时,给他们以引导,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给他们以帮助,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外,让教师的引导对话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机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