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古诗赏析题及答案1
初中课外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诗歌鉴赏题一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
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
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3分)(2)“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个诗句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5分)共同点是:(2分)两句诗是:(1分)末句感情:(2分)3.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8分)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南宋]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6分)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诗人所说的“意味长”,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如何表现的?答: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完整)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
完整)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一)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万枝,XXX掩映XXX迟。
我想起你,你的心像西江水,日夜流淌不停。
1、XXX和万枝对应的是枫叶,重复的“枝”字加强了枫叶的形象,表达出枫叶茂盛的景象。
2、江桥掩映XXX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边夕阳下的景色,令人想象江水和帆船的缓慢流动。
二)渡汉江(唐)XXX岭外音书断,经XXX。
离家久了,音信断绝,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冬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到故乡,我却有些害怕见到亲人,不敢主动询问他们的消息。
1、外、断、复三个字表达了作者的孤独、远离家乡的苦楚和时间的流逝。
2、作者不敢主动询问来人,表达了他内心的复杂和矛盾,既渴望家人,又害怕失望和伤心。
三)闺怨(唐)XXX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XXX都飞走了,我写信寄不出去,愁绪纷杂,梦境也难成真。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我希望自己能像孤月一样,照亮伏波营的黑暗。
1、孤字可以理解为寂寞、孤独,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独立,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和个性特点。
2、通过描绘思妇的心情递进,表达了她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和渴望,以及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四)送杜十四之江南(唐)XXXXXX接水为乡,君去XXX正渺茫。
我和XXX一起生活在荆州和吴县之间的水乡,现在他离开了,漫长的XXX在他面前无边无际。
日暮征帆何处泊?XXX一望断人肠。
夕阳西下,他的帆船驶向何处?他的离去让我感到无尽的伤痛。
1、以XXX之口,表达了他对故乡、家人和朋友的思念和不舍。
2、XXX渺茫,与XXX的离去相呼应,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五)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我独自一人在旅馆里,寒冷的灯光下无法入眠,内心充满了悲伤和忧虑。
故乡今夜思千里,XXX明朝又一年。
今夜,我在思念远方的故乡,我的白发在明天又要增加一年。
1、XXX形成对比,加强了孤独的感觉。
2、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老去。
初中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1答案
七年级古诗词赏析训练题1、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答: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答:忧国忧民2、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3、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答: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凄清孤寂。
寂寞悠思的心情。
4、菩萨蛮 [宋]高观国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5、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6、绝句 (杜甫)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初一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初一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的题目是《春夜喜雨》,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绘春雨的特点?(2分)答案:诗人抓住了“好雨”、“时节”、“风”、“夜”、“云”、“火”、“红湿”、“花重”等景物来描绘春雨的特点。
(2)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春雨在夜间悄然而至,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诗人用“潜”和“细”字,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和温柔,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一句。
(3分)答案:这句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野径云俱黑”与“江船火独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江船火光在黑暗中的明亮,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赞美。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的题目是《绝句》,诗人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分)答案:诗人描绘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等春天的景象。
(2)诗中“迟日江山丽”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诗人用“迟日”、“江山丽”等词语,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江山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句。
(3分)答案: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燕子和鸳鸯赋予了人的情感,燕子在泥融中飞翔,鸳鸯在沙暖中安睡,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二、诗歌默写1. 默写《春夜喜雨》的后两句。
(4分)答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默写《绝句》的前两句。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题目:《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和自然风光。
通过形容楼前广阔的河流、远处的青山和附近的乡村田野,作者展示了自己在高处俯瞰大地时的壮美感受。
- 主题:表达人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 感情色彩:作者经历到了山川河流的辽阔壮丽,体味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伟大,并产生了敬畏和自省之情。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登鹳雀楼”来比喻作者所在的高处,突出其观察的角度和高度。
- 反问:通过反问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无边和永无止境的奇观。
- 对偶:通过对偶结构的运用,如“何必见庙墓,心中只有诗书间”,突出了作者对名利财富等虚无的态度,强调了内心追求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七律四十九字,平仄工整,较为优美。
2.《静夜思》 - 李白- 题目:《静夜思》- 作者:李白这首诗是李白在夜晚时刻的自省之作。
诗中写道,作者独自思索着远方家乡的事情,念及家人和朋友,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
- 主题:表达作者在夜晚时思念远方故乡和重要人物的情感。
- 感情色彩:作者通过表达对远方家乡和重要人物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一种离别的伤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疑是地上霜”来比喻夜晚时地面上的露水,表达了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
- 借代: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借月光和露水来象征夜晚和离别的情感,增加了诗意的含蓄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五言绝句,四句皆押韵,节奏明快,抒情自然。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杜甫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离散的思考。
- 主题:表达离别时的思念和友谊的珍贵。
- 感情色彩: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美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作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详解习题十二首含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详解习题十二首含答案一、题目:登高1.1 诗词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 诗词详解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所见的秋景以及内心的感慨。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的景象,但猿猴的哀啸和鸟儿的回归又透露出一丝凄凉。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诗人眼中无尽的落叶和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寓意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身患重病,却依然独自面对人生的坚韧。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但依然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1.3 习题及答案1. 请简述这首诗的景象特点。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但又充满凄凉的景象,有猿猴的哀啸、鸟儿的回归、无边的落叶和滚滚的长江水。
2. 诗人为什么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答案:诗人身处异乡,身患重病,面对人生的艰难和短暂,感慨万千,因此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感慨。
二、题目:江雪2.1 诗词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2 诗词详解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所作,描绘了一个冬天的雪景,以及一个渔翁在雪中独自垂钓的景象。
首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描绘了一幅雪后寂静的山林景象,鸟飞绝、人踪灭,突显了冬雪的洁白和宁静。
颔联“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绘了一个渔翁在雪中独自垂钓的情景,渔翁的坚韧和独自行走于雪中,寓意着独立自强的人生态度。
2.3 习题及答案1.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独立自强,不畏艰难,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2. 请简述这首诗的景象特点。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寂静的山林景象,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情景。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解析习题十首含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解析习题十首含答案一、题目:解析《春晓》1.1 问题:请简述《春晓》这首诗的意境。
1.2 答案:《春晓》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床上听到鸟儿的欢叫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物,如风雨、花落等,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
二、题目:解析《登鹳雀楼》2.1 问题:请解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的含义。
2.2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黄河奔腾不息地流入大海。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立志远大的抱负。
三、题目:解析《宿建德江》3.1 问题:请简述《宿建德江》这首诗的主题。
3.2 答案:《宿建德江》这首诗主题是诗人在江边建德亭过夜,感叹人生短暂,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四、题目:解析《望洞庭》4.1 问题:请解释“洞庭青草,近中流者绿,远岸者苍”这句话的意思。
4.2 答案:“洞庭青草,近中流者绿,远岸者苍”这句话描述了洞庭湖的景色。
意思是靠近湖水中心的地方青草绿油油,而远处的湖岸则是苍翠的颜色。
这句话通过对比近景和远景,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
五、题目:解析《乌衣巷》5.1 问题:请简述《乌衣巷》这首诗的背景。
5.2 答案:《乌衣巷》这首诗背景是诗人在乌衣巷漫步时,看到巷子里的景象,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
六、题目:解析《过故人庄》6.1 问题:请解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诗的含义。
6.2 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诗意味着诗人告别了老朋友,在三月的时候前往扬州。
其中“烟花”指的是春天的景色,寓意着美好的时光。
七、题目:解析《春夜喜雨》7.1 问题:请简述《春夜喜雨》这首诗的情感。
7.2 答案:《春夜喜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对农作物的期望。
诗人通过描绘春雨的细腻和滋润,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待。
八、题目:解析《绝句》8.1 问题:请解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精品】中考语文课外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 有什么表达作用?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2) —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 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单独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答复。
的?简要答复。
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岀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土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2)故土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土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绝句(杜甫)(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 效果。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1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六、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七、送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解析习题十首含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解析习题十首含答案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问题:请解释以下句子的含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天的阳光随着山势的尽头而消失,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尽千里风景,就要再往更高的楼层登上去。
2. 《静夜思》 - 李白问题:请解释以下句子的含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的明亮月光,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则思念起故乡。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问题:请解释以下句子的含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天的阳光随着山势的尽头而消失,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尽千里风景,就要再往更高的楼层登上去。
4. 《静夜思》 - 李白问题:请解释以下句子的含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的明亮月光,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则思念起故乡。
5. 《登鹳雀楼》 - 王之涣问题:请解释以下句子的含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天的阳光随着山势的尽头而消失,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尽千里风景,就要再往更高的楼层登上去。
6. 《静夜思》 - 李白问题:请解释以下句子的含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的明亮月光,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则思念起故乡。
7. 《登鹳雀楼》 - 王之涣问题:请解释以下句子的含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及答案详解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及答案详解(一)春日(宋)晃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
②趁:追逐。
1.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细雨翻萍、______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
(2分)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如梦令(6分)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泛吴淞江[宋]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初一课外古诗赏析 答案
(一)答案:10.(4分)①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②“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1分)(二)【答案】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1分)(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
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
(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1分)(三)答案:17.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阕写报国情。
(2分,意同即可) 18. C(四)答案:10.答案:B 共1分。
11.答案示例:比喻。
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
(或者:对比。
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
)共3分。
12.答案示例: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五)答案:8.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
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
初中22首古诗阅读欣赏题及答案
初中22首古诗阅读欣赏题及答案初中22首古诗阅读欣赏题及答案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解读:“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之首紧接白诗尾,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地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表现了诗人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两句通过用典,表现出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
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惆怅的心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豁达。
本联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便乘势而下,表现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振作精神,投向生活,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考点梳理1、解释加点的字词:①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②到乡翻似烂柯人③二十三年弃置身④暂凭杯酒长精神2、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3、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提示诗句的含义。
4、这首诗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5、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6、写诗人用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付世变,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
7、通过用典,表现诗人十分复杂心情的诗名是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指谁?9、诗的首联与白诗的尾联相应和,表现了什么?10、颔联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具体指的是什么?11、颈联刘禹锡以“”和“”自喻,固然无不(),却也()。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14、对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颈联展望未来风光,形象壮丽,显出了慷慨昂扬的气概。
B.诗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变化,蕴含哲理。
C.诗人在诗中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显得十分悲观。
初中课外古诗解析练习题和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解析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一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色?A.《静夜思》B.《望庐山瀑布》C.《春望》D.《登鹳雀楼》答案:B2. 以下哪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A.《观书有感》B.《登山》C.《乡村四月》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C3. 下面哪一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之情?A.《望岳》B.《别董大丈二首》C.《月下独酌》D.《赠乌卢沃夫人》答案:B4. 以下哪一首诗中讲述了逃离战乱的故事?A.《十五从军征》B.《登鹳雀楼》C.《大林寺桃花》D.《春夜喜雨》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静夜思》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主题:这首诗以一个人的独处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寂静夜晚的场景,并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思念的情感,传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愁。
意境:诗中以月亮和床前明月光为主要景物,以清静宁谧的夜晚为背景,刻画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情绪和思绪。
表现了一种静谧、深沉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2. 请简要解读《登鹳雀楼》这首诗中的意象和感情。
意象:诗中描绘了壮丽高耸的鹳雀楼,将登高望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塑造了一种壮丽、高远的意象,给人以宏伟雄浑之感。
感情:诗人通过对鹳雀楼的描写,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体现了对伟大事业的追求和远大抱负。
同时,在描述中也流露出一种豪情壮志,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综合题请结合你在初中研究过的古诗知识,描述以下诗句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1. "暮江吟月,人生代代无穷已。
"意境:描绘了在傍晚的江边吟诵,月光倒映在江面上,江水汇聚了人生的无穷流转,给人以深沉、悠远的意境。
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无穷无尽的感慨和思索,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意境:描绘了白天结束,太阳西沉的景象;并以黄河入海来寄托壮丽、辽阔的意境。
表现了大自然的广袤和壮美。
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景色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结束和归宿,给人以一种豁达和深远的情感。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一)放舟蓬莱①阁下戚继光②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释】①蓬莱:今属山东,戚继光家乡。
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因遭弹劾被罢官回归故里之时。
③崚嶒:形容山高峻。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先从时间上着笔,“续”字点明是故地重游,从“自悠悠”可见诗人心境悠然自得。
B.颔联中“沧波”言水之澄碧;“浩荡”言水面广阔壮大,“浮轻舸”暗合诗题“放舟”。
C.颈联慨叹不知不觉中两鬓已经花白,但上天依然让自己存活于世,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时隔三十年旧地重游,看到山川依旧,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 颔联中“出”字精炼传神,突出了蓬莱阁立于高崖有缥缈飞天之势的特点,表达诗人隐逸家乡的意愿。
C. 颈联写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诗人已是双鬓斑白,垂垂老矣,转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颇有感慨之意。
D.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3.尾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4. 这首诗情感起伏有致,撼人心扉。
请根据诗歌内容和注释,简要概括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二)客夜与故人偶集①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②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③。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①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②翻疑:反而怀疑。
翻:义同“反”。
③寒蛩:深秋的蟋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描写了诗人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
B.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城中),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答案:
1、答: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答: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美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1、答: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
2、答:“落”字更有表现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1、答:柳条、藤蔓、黄莺。
Xkb 1. co m
2、答: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答:淡白、深青
2、答:惆怅。
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
“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答:院内院外
2、答:拟人,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1、答: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诗人的思家之切。
2、答:诗人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的复杂心情。
1、答:触觉、视觉、听觉
2、答:孤寂凄冷
1、答:表现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答: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寄托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1、答:水面如同刚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来表现水面的平静。
2、答: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
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答:高直、陡险
2、答:要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
新课标第一网 新埭中学王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