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以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为中心
重读《从理学到朴学》
重读《从理学到朴学》作者:曹鑫来源:《读书》2013年第03期《从理学到朴学》是美国学者艾尔曼先生研究中国学术史和社会思想史的名著。
与传统著作的思想史研究理路不同,艾尔曼更注重哲学的框架,以中日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把曾经促使十七、十八世纪江南学术共同体繁荣的内在观念史变化与外在社会政治机制结合到一起考察。
艾尔曼通过分析大量的中外研究资料,叙述了十八世纪前后的中国学术史。
同时,在分析考据学形成的理路时,使用了书信、札记等前人较少利用的材料,引起了后来学者的注意。
但是,艾尔曼在分析和运用史料的时候,也存在一些可供讨论之处。
兹以一九八五年江苏人民出版社中译本为底本,谨述如下:第11页:“清代文禁是政治性的,很少涉及思想学术领域。
”按:其实不然。
《四库禁毁书研究》一书指出,思想文化上的禁锢不能不影响到《四库全书》的编纂以及当时的学术思想。
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四库全书》的编纂和禁毁,都是严格按照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进行的,既不是自由的学术活动,也不是文化长河自然演进的结晶。
乾隆禁书有严格标准,首先是禁毁那些在政治上反对清廷统治的图书;其次是禁毁那些在思想上拥护前明的图书,明末清初的史籍和诗文集是禁书重点;第三是禁毁那些在学术上离经叛道或不符合传统观念的图书,比如清代抚州生员刘震宇,著有《佐理万世治平新策》一书,仅因其中指出朱熹注错误若干,并请贬关圣封号、祀典及更衣制度,乾隆闻讯,将其人即斩、其书板查明销毁。
而且在历朝历代的文禁中,除了政治性的学术倾向和道德性的文字描写之外,思想文化也是文禁的重点。
第12页:“在乾隆朝的官方文化中,朝廷的目标设想为考据学运动提供了支持。
政治和学术通过庞大的修书工程结合起来,这些工程表明,清廷的主张与当时学术思潮的主流基本上是一致的。
”按:虽然很多学者对《四库全书》的修纂宗旨都是汉学的主张,如张维屏《纪昀与乾嘉学术》云:“《四库全书总目》可说是一部富有尊汉抑宋色彩的学术思想专著”,但是,清廷纂修《四库全书》的初始设想并不是有意发展考据学以繁荣汉学,而是保存文献。
明清史专题明清史参考书目
明清史参考书目1、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
2、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5年。
5、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8、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
10、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F129.48/511、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D691.9/612、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F812.948/313、粱方仲《明代粮长制度》。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956]。
F812.948/117、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F129.48/118、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
F729.49/119、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F129.4/2 21、Elvin, Mark.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2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F327.2/126、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K820.9/34 28、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索介然、龚颖译。
中华书局,1997年。
B248.05/43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31、粱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B249/113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B249.05/13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C092/1/134、艾尔曼(Benjamin Elman):《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从理学到朴学
从思想史到社会史——《从理学到朴学》读书笔记王元力51112905017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接下来就是清代朴学。
中国历史的发展一直伴随的着对于儒家经典的不断再阐释。
每一代学术史的发展历程,折射的是社会史的发展历程,同时影响着政治史进程的发展。
所谓理学,是指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
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而朴学,是指清代的传统学术研究从以求实切理为帜志,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
朴学以汉儒经说为宗,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称作“朴学”或“考据学”,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
从表面上看,从理性到朴学只是学术思想史的嬗变演进,然而作为历史学家的艾尔曼却敏锐地看到,从理性到朴学,学术史发展的背后折射出历史发展的两条暗脉,一条是,自19世纪以前,中国的社会权威及权利结构、儒家精英阶层的凝聚力业已开始土崩瓦解;另一条则是基于书院为基础的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以及儒家思想话语解读体系的重构。
前一条暗脉上承17世纪心学发展的学术潮流与明朝灭亡的历史巨变。
后一条暗脉下启清末经世思潮与变革思潮的发生。
从话语体系分析,传统的思想史研究过于重视观念和知识本身的连续性发展, 虽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论断在西方史家来看有点武断, 犯了物质决定论的错误, 但是,抛开社会物质条件去空谈思想与学术似乎成了空洞之言。
我们既要避免曼海姆式的社会阶级定意识形态的过度决定论, 也不能因噎废食, 只在纯粹的观念层面探讨思想的变迁。
艾尔曼在《从理学到朴学》指出他在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时候, 主张“语境化”,即把思想史研究同经济、政治、社会的背景相关联。
十八世纪是几几年十八世纪的学术与思想
十八世纪是几几年十八世纪的学术与思想据科林伍德(RobinCeorgeCollingwood)说,历史是历史学家在心灵中重温往事的一门学科。
可是说实在的,回忆并不太可靠,有时历史仿佛是一棵进入冬天的树,随着时光流逝,盛夏的绿叶渐渐地落去,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当人们试图追忆它的时候,总难以恢复它夏天的生动和茂盛,历史也是一样,时间越久,记忆的遗失就越多。
于是,有的被反复提起的事件就越发凸显,而有的被忽略的事件就仿佛根本没有存在过似的,历史就在这有意无意的强化和淡化的记忆中变了模样。
思想和学术的历史也一样,思想史家叙述过去的思索,学术史家记述过去的学问,依托的都是旧时的文献和前人的评价,常常想不起当年那些思索和学问曾经活生生存在过的环境,于是,他们笔下的思想史或学术史好像总是“悬浮”在白纸黑字之间,读者所看到的那些哲人或学者就好像汤碗里的死鱼而不是水中的活鱼,不明就里的读者睁大了眼睛恍然大悟:哇,鱼原来是和葱姜一道横躺在汤碗里的!当他们再度听到“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就会立即联想到鱼安然地卧在汤碗中的情景。
思想史和学术史著作常常教导我们,清代考据学曾经笼罩了十八世纪,在文字狱的大背景中它不仅充当了那一百年间学术史的主干,而且也是那一百年间思想史的主线。
自从龚自珍的诗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由一种夸大的感慨被升格成严肃的论断,我们的印象似乎都是这样的,好像清代的文化人都在书斋里皓首穷经,他们没有自由的浪漫的思想,但都很有学问,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从北京到安徽,从扬州到常州,人人都沉湎在书本知识中寻章摘句,真是“可怜文士舔故纸,堪叹书生蛀虫鱼”。
可是,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一书却告诉我们,清代“多数士大夫没有参与或推进考据学的发展”,真正从事考据的学者“人数不多,只占士大夫阶层的极小部分”(著者初版序,中译本,第2页),他们主要生活在江南即如今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依靠官方、半官方及私人的资助,凭借书院的讲学、书信的切磋、部分著作的刊刻等等在学界传播他们的学术,赢得学者的认可和一定的名声,从而在一部分文化人中形成了后人看起来似乎弥漫整个十八世纪文化界的考据学风气。
历史趣谈清朝时期的学士之风为何不如明朝同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时期的学士之风为何不如明朝同期?导语:清代中期的管同(1780-1831)曾指出明清风俗之异。
他说明代时大臣专权,而清朝即使是大学士和地方督抚也不过是奉命行事;明代时言官竞相言事,清代中期的管同(1780-1831)曾指出明清风俗之异。
他说明代时大臣专权,而清朝即使是大学士和地方督抚也不过是奉命行事;明代时言官竞相言事,而清朝的御史们都可有可无;明代时的读书人讲学结社的甚多,清朝则完全见不到这样的事例;明代的士大夫能够主持清议,清朝则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就淘汰了那些胆敢议论时政的人。
管同总结说,明代的风俗是“官横而士骄”,清代虽无此弊端,然而士大夫只知道仰承上意,缄默畏葸,于是上行下效,在社会上养成一种不负责任的风气,这是不良政治的根源(《拟言风俗书》,《因寄轩文初集》卷四)。
管同身在清朝统治之下,用词婉转,对明清两代的风俗各有贬斥,但他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清末的刘师培就要激越得多,他说明代的读书人虽然“疏于考古”,但是“切于通今”,取得功名的人对于国家的典章制度、政治得失都烂熟于心,相比之下,清儒“廉耻道丧,清议荡然”,只求其是、不求致用,完全丧失了儒家士大夫的淑世情怀。
(《清儒得失论》)道光朝以下,像管同、刘师培这样批评清代士风的论调层出不穷,在政治道德主义的语境下,清代士风败坏似乎成为一种共识。
即便今日跳出王朝本位的史观,研究者也都承认,从晚明到清代前中期,社会风气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而士大夫政治定位的不同,则是这个转变的重要表征。
至于转变的推力,自然首在清代前期严酷的文化高压政策,但是像禁书与文字狱运动这样的文化管控行为,究竟如何作用于一般读书人的思想世界,并进而引起士林风气的转变,在以往的历史生活常识分享。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今天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网站上找着的,希望对于有益于想查找资料的吧友。
我准备有时间看看这里的推荐书目。
(也不知道国内北大是不是清史领域的NO.ONE,书目的入门参考价值还是有的。
)明清史研习入门课程号:02132400课程名称:明清史研习入门周学时:2 学分:2先修课程:中国通史(古代史)基本目的本课讲授明清史的基本线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七个专题,使高年级学生学生阅读部分基础文献,进行科研基本训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基础课学习向断代史研习转变,提高分析能力,为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第1-2周:一、研习明清史初步1、认真阅读明清史名著,掌握明清史的基本框架――精读孟森《明清史讲义》等。
2、阅读明清史的主干文献,熟悉基本史料――《明史》、《明史记事本末》,《清史稿》、《圣武记》等。
3、学习作专题研究的学术史,关注中外学术前沿动态。
4、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3-4周:二、明清史的基本线索1、政治与政治制度2、赋役制度与商品货币经济3、社会动荡与转型4、“心学”、理学与汉学、宋学5、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6、“封贡”外交体制与中西文化交融实践活动:任选《明史》或《清史稿》中的一篇“本纪”,与相应一朝的《明实录》或《清实录》对照,编写一份某帝王简表。
第5-6周:三、如何利用明清史研究的工具书1、纸本工具书的种类。
2、纸本工具书的利用。
3、网络信息的查找。
实践活动:选择一部自己家乡所在县(或府)明清时期的一部方志,概述该方志的主要内容和纂修特点。
第7-9周(8周运动会):四、明清制度史研习什么是制度?内容包括政治制度(中央至地方机构、军事、法律)、经济制度(包括赋役、水利、钱法、商税、海关等),以及民族、宗教、边疆、宫廷、外交等。
制度研究的基本文献,以具体制度说研究方法。
实践活动:任选《大明会典》(万历)或《大清会典》(乾隆)中之一种,与《明史·职官志》或《清史稿·职官志》的一部分对比,条陈其异同。
中国哲学史泛读书目
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等待刺猬》
附:外国学者中译著作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
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列
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三松堂学术文集》、《贞元六书》(主要为《新理学》)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文集》(主要为《魏晋玄学论稿》)、《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两卷本)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国学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两卷本)、《朱子新学案》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庞朴:《良莠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
余英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论戴震与章学诚》、《士与中国文化》、《钱穆与中国文化》、《现代儒学论》、《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篇)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何怀宏:《良心论》
杨国荣:《心学之思》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争论》
王凡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
陈立胜:《王阳明“万物一体”——从“身—体”的立场看》
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论儒学的宗教性》
成中英:《中西哲学的会通》
林毓生:《中国传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三卷本,已出二卷)、《东亚儒学的新视野》
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第四编
中国哲学研究书目
1、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
3、蔡仁厚:《王阳明哲学》,台湾三民书局,1974年版。
4、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
5、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
7、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陈来:《有无之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陈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陈鼓应、辛冠杰、葛荣晋:《明清实学思潮史》,齐鲁书社,1989年版。
12、陈荣捷:《朱子门人》,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13、陈荣捷:《朱子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14、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
15、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16、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冯友兰:《贞元六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
2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985年版。
22、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董平:《浙江思想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台湾黎明文化公司,1985年版。
26、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朝的历史学派与学术争鸣
清朝的历史学派与学术争鸣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其历史学派与学术争鸣对于研究清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清朝的学派体系逐渐形成,并在学术争鸣中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一、清朝的历史学派形成清朝的历史学派主要有“正统派”、“经史派”和“史学派”等。
其中,“正统派”以孔子儒学为基本思想,重视儒家经典,强调道德修养和遵循礼仪;“经史派”则注重经学和历史研究,深入研究经书和史书,对于清朝的历史演进有着深刻的认识;而“史学派”则更加注重历史的实证研究,以事实为基础,梳理历史脉络,并尝试用理性的方式进行历史的解释。
二、清朝学术争鸣的背景清朝学术争鸣的形成与社会历史的进程密切相关。
清朝初期,由于满族入主中原,文化融合和冲突不可避免,各种思想流派争相涌现。
同时,清朝作为一个多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对于汉族文化的摄取和延续也是学术争鸣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学术界的意见分歧和辩论。
三、正统派与经史派之争清朝初期,正统派代表了儒家传统文化,主张以儒学为中心,推崇孔子的经典思想。
正统派强调传统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尤其重视礼仪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正统派的学者以康熙皇帝为代表,提倡儒学的思想和教导。
相对而言,经史派则更加关注历史的研究和经学的发展。
他们以学术能力为核心,追求学术的深度,通过对经典和史书的研究,试图提供更为全面的历史理解和文化解读。
四、史学派的兴起与多元学派的形成随着社会和学术进步的推动,史学派逐渐发展壮大。
史学派的学者更加注重以史为鉴,以事实为基础,对历史进行实证研究,并且试图用更为理性的方式解读历史。
史学派的学者通过研读史料,梳理历史脉络,提出新的历史解释和文化观点,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独到的思考角度。
五、学术争鸣的影响与启示清朝的学术争鸣激发了社会思想的活力,促进了历史学科的发展与繁荣。
正统派、经史派和史学派对于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考框架,对于清朝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学术史讲义
清代学术史讲义清代学术史是对清朝时期的学术发展和学术思想的历史研究。
清代学术史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各个学派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
本文将从清代学术史的主要学派、学术思想以及学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清代学术史的主要学派1. 东林学派东林学派是清代学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
该学派以俞樾、黄宗羲等人为代表,主张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注重实践和现实问题的解决。
东林学派注重实证主义,倡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对清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顺治学派顺治学派是清代学术史上的另一个重要学派。
该学派以顺治帝为代表,主张继承明代的文化传统,重视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教育。
顺治学派在学术思想上强调道德修养和忠诚于皇权,对清代的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同文学派同文学派是清代学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派之一。
该学派以郑成功为代表,主张汉文化与满洲文化的融合,注重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同文学派提倡文化多元主义,强调各民族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对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清代学术史的学术思想1. 经世致用清代学术思想强调实践和应用,强调学术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经世致用的思想在清代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应用,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实际问题,提出了许多实用的理论和方法。
2.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清代学术思想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清代学者注重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传承,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形成了独特而多样化的学术思潮。
3. 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清代学术思想强调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清代学者提倡各民族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注重汉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清代学术史的学术成就1. 历史研究清代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他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著作,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 经学研究清代学者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读《清代学术概论》有感——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读《清代学术概论》有感——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王苗苗
【期刊名称】《作文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清代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与其学者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
梁启超所著《清代学术概论》简要地对清代的学术思潮进行了评价。
其中把清代的学术思潮分为了启蒙、鼎盛、分裂、衰败四个时期。
不同时期学者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不同的,但却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前期注重创新和务实,中期则朴实严谨。
晚期由于社会动荡,学者的研究更倾向于促进民众的觉醒。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王苗苗
【作者单位】辽宁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95
【相关文献】
1.原创力的回归:朴学精神的思考--读胡适的《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J], 谢之
2.思想与学术之间——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J], 吴岩
3.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解放潮流——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J], 李锦全
4.梁启超以佛学理论研究清代学术史之得失——以《清代学术概论》为中心 [J], 萧平;王硕
5.从《清代学术概论》谈梁启超先生的治学方法--浅谈传统学术对梁启超的治学影响 [J], 朱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讲: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以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为中心
第四講:清代學術史與思想史的再認識:以艾爾曼《從理學到朴學》為中心引言:清代学术和思想研究的问题在哪里?一、清代学术史的学术史一百年來,关于清代思想和学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典范。
(一)1904年,章太炎《訄书.清儒》(重订本)。
(二)1904年,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近世之学术》一节。
(三)1907年,皮锡瑞《经学历史》。
(四)1907年,刘师培《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
近一百年里面,最重要的典范性著作:(一)中国: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1)、《近三百年中国学术史》(1926)、钱穆《近三百年学术史》(1937),(二)日本:狩野直喜《支那哲学史》、《清朝的制度与文学》(均为1920年代的京都大学讲义)、森木竹成《清朝儒学史概说》(东京,文求堂,1930)。
两种典范:(一)“外缘影响”论————从社会背景来讨论清代学术的缘起。
(二)“每转益进”论————从内在的资源、转化和启迪方面讨论清代学术起源。
————以欧洲文艺复兴作背景的历史脉络,使关于清代思想和学术史研究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二、艾尔曼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艾尔曼的三部著作:《从理学到朴学》。
《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
《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第一,他相当注意从经学内部的分歧中,看到思想史的变化、差异和冲突。
第二,他相当注意科举制度和文化人的身份、角色,在思想史上的意味。
第三,他在清代思想史研究上,非常注意家族、地域、通信以及政治事件对思想与文化的作用。
——这就是“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结合,它和侯外庐的社会史與思想史,相差很大。
三、对于艾尔曼的批评:以《从理学到朴学》为例第一个问题,考据学是江南共同体吗?【A】北京乾隆十九年(1754)——北京,进士考试(甲戌科),秦蕙田主持,成为进士者有朱筠、王鸣盛、王【永+日】、钱大昕、翟灏、纪昀,《纪晓岚文集》卷十六《前刑部左侍郎松园李公墓志铭》“此科最号得人……,皆称汲古之彦”。
10、清代学术的几个问题
第十讲清代学术的几个问题•主要内容:•一、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几部典范著作•二、清初学术的几个面相•二、关于乾嘉学术的几个问题•三、汉宋之争与今文学的复兴•推荐阅读:•1、梁啓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3、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4、张舜徽《清儒学记》《清代扬州学记》•5、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6、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7、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
•8、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一、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几部典范著作•有清一代学术文化至为繁盛,名作迭出,佳作不断。
丰厚的学术成果需要不断的清理和总结,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
•实际上,清代学术史的总结从乾隆后期就已经开始了。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虽然不是专门论述清代学术史的著作,但是其《朱陆》、《浙东学派》诸篇等都对当时的学术风气进行了较多的关注,可谓之清代学术史研究的雏形。
•嘉庆年间的学者江藩著有《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宋学渊源记》,对清学进行了第一次总结。
但“扬汉抑宋”遭到了当时许多学者的反对。
宋学一系的方东树专门写了《汉学商兑》驳斥江藩,对汉学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道光时期的理学家唐鉴著有《国朝学案小识》,从理学的立场上对清代中叶以前的学术进行了总结。
民国时徐世昌所辑《清儒学案》208卷,1169人,止于清末,最为详备。
然该书旨在搜罗,未见别择,被后世讥为“庞杂无类”。
•另外,阮元主持编撰有《皇清经解》,王先谦编有《续皇清经解》,汇集了清代经学研究成果,是清代经学史研究的重要参考。
•近人研究清代学术史较早者,首推章太炎。
章氏撰有《清儒》一篇,对清代学术的发展变迁作了提要钩玄式的概括,可谓是近代总结清代学术史的开山之作。
•稍后的刘师培著《南北考证学不同论》、《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对清代学术作了富有价值的总结。
葛兆光丨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
葛兆光丨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引言:清代学术和思想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思想史和学术史研究,似乎以清代最有吸引力,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第一,它是古代中国思想与学术的尾巴,也是西方影响下的现代思想和学术的开端,这个转换或者叫做转型的过程,一定最有意思。
更何况在中国,终点和起点并不是那么清晰,彼此纠缠重叠,古代传统里面有现代因素,现代思想里面有古代资源。
第二,清代思想和学术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很多。
这是一个满族统治的时代,满汉问题本身就构成复杂的背景,又是一个西洋东洋列国的文化和学术都进入传统中国的时代,还是一个版图越来越大,族群越来越多的大帝国,内外华夷、满汉甚至满蒙回藏鲜问题也出来了,一面是朝贡体制下的天下,一面是万国公法中的一国,还有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疆域,它的问题的复杂性,会让你感到兴奋,大凡学术研究,越复杂越搅不清楚,你就越有用武的空间。
第三,清代学术和思想,大家都知道,主要表现在经史考证上,而考证的经史呢,又多是早期的典籍,所以,清代和先秦两汉,形成了中国的“两头”,因为它总是关涉到先秦两汉的思想和学术,比如经学、诸子学、早期的佚籍,所以,它成了古代思想史和学术史的两端之间的“联系环节”,从两端的叠影,看它们之间的互相解释,可以看到思想和学术史的巨大变化。
第四,清代的资料太丰富,你尽可以从这里面,不断发掘到新资料,而学术研究总是期待新资料,来填补空缺的。
这就是清代学术与思想有研究意义的原因。
一、清代学术史的学术史今天我们要以艾尔曼(Benjamin Elman)教授的《从理学到朴学》作为文本,来当清代学术与思想史讨论的基础。
当然,在这本书出版之前,关于清代思想和学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家熟知的典范,出版了好多重要的著作和论文了。
通常,书写的历史总是实在的历史结束的时候出来的,就像经学即将结束的时候,出现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经学史即皮锡瑞的《经学历史》,传统文学结束的时候就有黄人、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一样。
管窥学术话语递嬗,解构清世朴学万象——评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
一、作者简介汉学名家本杰明·艾尔曼教授所著的《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①是深入了解清代学术、社会、经济和政治诸方面不可或缺的学术著作。
艾尔曼为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教授,曾撰写有关汉学和中国历史的著作。
艾尔曼在本科阶段学习西方哲学,因对汉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又自学了汉语。
艾尔曼曾经在汉密尔顿学院、台湾辅仁大学、夏威夷大学等高校有过学习和研修经历,在专业方向选择上,尤其钟爱中国思想文化、科技史及文化交流史,并且有很高的造诣。
在《艾尔曼教授访谈录》②中,他谈到因为对康梁等人产生学术兴趣而产生著述的愿望,学术思想史与哲学密切相关。
以上各点正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他决定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艾尔曼教授著有《经学、政治和宗教: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科学在中国,1550-1990》及《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等著作,有些已经翻译成中文刊行于世。
二、各章梗概与评价第一章为概论,勾勒出中华帝国晚期的学术话语革命的社会背景。
西方史学家原本对中国的认识是断裂式的,忽略宋元明清对儒家式微和现代化萌芽的关键作用。
十七八世纪小学家们倡导实证和考据,为了恢复古代理想社会,事实上造成了儒教的衰亡,造就了新时代的话语体系。
第二章为考据学派与公认认识论观点的形成。
作者认为考据学派跻身为主流学术话语不仅是汉族士大夫的主动选择,而且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
该章论述了起源、对学界专业化结构的影响、认识论特点及西方科学作为外部因素的促成作用。
第三章起重点讲述了江南学者的职业化。
从社会研究的角度,重点论述十八世纪的朴学家兼具商人和学者特点,并具备文献考证的学术素养。
当然这种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富庶的江南及学术发展之间的联系。
本章讨论了大概以下几个问题:发起阶层、学术共同体组织机制、学术成员的特点及他们的研究经费来源。
作为对宋朝名著《十三经注疏》的清代延续,1829年刊行的《皇清经解》包罗宏富,是朴学的集大成制作,囊括75位学者的180种著作,共1400卷由阮元收辑而成。
二十世纪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之回顾
二十世纪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之回顾王俊义2004-08-17 09:52:2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3期目前,正处于新旧世纪之交,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国内外学界都在对本领域20世纪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反思。
基于个人的研究领域,这里拟就20世纪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做简略回顾。
1644年至1911年的清代历史,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终结,又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与当代中国社会的联系乃至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
因而,近年来清史研究愈益受到海内外研究中国政治历史的学者的重视,在中国各断代史分支的研究中较为活跃。
清代学术思想史是整个清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状况也与整个清史研究的状况大致如是。
清代学术思想史既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时期,也是近代中西学术思想的冲突交融和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的起点,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清代的学术思想,对于弘扬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学术、新文化,无疑有重要意义。
一欲回顾20世纪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首先应明确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对象。
据我个人理解,清代学术思想史主要是研究清代的学术思潮、学术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成就,并总结清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的规律。
依据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对象的界定,来衡量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可以看到早在20世纪之前的清朝时期,就已着手研究清代的学术了,而20世纪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正是在清代当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出发和前进的。
因而,在清理20世纪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时,有必要对清代当时的研究做粗略的钩勒。
由于中国学术思想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起,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就连绵不断,各个历史时期的学术,均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诸如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等。
清代当时的学者,不仅整理研究其以前各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想和著述。
《思想史经典著作研读》书目
五、 书评的写法(有关研究综述以及学术史的回顾)。
三、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关于所谓"近代"、"前近代"和"现代"。
基本资料1: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译本)、《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即《方法としての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基本资料2: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导言》(《胡适文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绪论》(汪荣祖中译本,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一、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作为历史领域的思想史研究方法
基本资料1: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上册《绪论》(台北:允晨,2003;北京:三联书店,2004),
基本资料2:陈来《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10月号;刘述先评论,《九州学林》(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第二辑;余英时《抽离、回转与内圣外王--答刘述先先生》,《九州学林》(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第三辑,2004年春季号;杨儒宾《如果再回转一次哥白尼回转》,《当代》(台北)2003年11期;余英时《我摧毁了朱熹的价值世界吗--答杨儒宾先生》,《当代》(台北)2004年1期;杨儒宾《我们需要更多典范的转移》,《当代》(台北2004年2期;葛兆光《拆了门槛便无内无外》,《当代》(台北)2004年2期。刘述先《对于余英时教授的回应》,余英时《试说儒家的整体规划--刘述先先生回应读后》,均载《九州学林》第四辑,2004年夏季号;金春峰《内圣外王的一体两面--读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九州学林》第六辑,2004年冬季号;包弼德《对余英时宋代道学研究方法的一点反思》,程钢中译本,《世界哲学》(北京)2004年4期;田浩《评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程钢中译本,《世界哲学》2004年4期。王汎森《历史方法与历史想象: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国学术》总十八辑,2004年2期。
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
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①■葛兆光引言:清代学术和思想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思想史和学术史研究,似乎以清代最有吸引力,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第一,它是古代中国思想与学术的尾巴,也是西方影响下的现代思想和学术的开端,这个转换或者叫做转型的过程,一定最有意思。
更何况在中国,终点和起点并不是那么清晰,彼此纠缠重叠,古代传统里面有现代因素,现代思想里面有古代资源。
第二,清代思想和学术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很多。
这是一个满族统治的时代,满汉问题本身就构成复杂的背景,又是一个西洋东洋列国的文化和学术都进入传统中国的时代,还是一个版图越来越大,族群越来越多的大帝国,内外华夷、满汉甚至满蒙回藏鲜问题也出来了,一面是朝贡体制下的天下,一面是万国公法中的一国,还有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疆域,它的问题的复杂性,会让你感到兴奋,大凡学术研究,越复杂越搅不清楚,你就越有用武的空间。
第三,清代学术和思想,大家都知道,主要表现在经史考证上,而考证的经史呢,又多是早期的典籍,所以,清代和先秦两汉,形成了中国的“两头”,因为它总是关涉到先秦两汉的思想和学术,比如经学、诸子学、早期的佚籍,所以,它成了古代思想史和学术史的两端之间的“联系环节”,从两端的叠影,看它们之间的互相解释,可以看到思想和学术史的巨大变化。
第四,清代的资料太丰富,你尽可以从这里面,不断发掘到新资料,而学术研究总是期待新资料,来填补空缺的。
这就是清代学术与思想有研究意义的原因。
一、清代学术史的学术史今天我们要以艾尔曼(Benjamin Elman)教授的《从理学到朴学》作为文本,来当清代学术与思想史讨论的基础。
当然,在这本书出版之前,关于清代思想和学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家熟知的典范,出版了好多重要的著作和论文了。
通常,书写的历史总是实在的历史结束的时候出来的,就像经学即将结束的时候,出现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经学史即皮锡瑞的《经学历史》,传统文学结束的时候就有黄人、林—8—中国典籍与文化ZHONG GUO DIAN JI YU WEN HUA №1 2012(总第80期)①作者简介:葛兆光,1950年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講:清代學術史與思想史的再認識:以艾爾曼《從理學到朴學》為中心
引言:清代学术和思想研究的问题在哪里?
一、清代学术史的学术史
一百年來,关于清代思想和学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典范。
(一)1904年,章太炎《訄书.清儒》(重订本)。
(二)1904年,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近世之学术》一节。
(三)1907年,皮锡瑞《经学历史》。
(四)1907年,刘师培《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
近一百年里面,最重要的典范性著作:(一)中国: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1)、《近三百年中国学术史》(1926)、钱穆《近三百年学术史》(1937),(二)日本:狩野直喜《支那哲学史》、《清朝的制度与文学》(均为1920年代的京都大学讲义)、森木竹成《清朝儒学史概说》(东京,文求堂,1930)。
两种典范:
(一)“外缘影响”论————从社会背景来讨论清代学术的缘起。
(二)“每转益进”论————从内在的资源、转化和启迪方面讨论清代学术起源。
————以欧洲文艺复兴作背景的历史脉络,使关于清代思想和学术史研究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二、艾尔曼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
艾尔曼的三部著作:
《从理学到朴学》。
《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
《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第一,他相当注意从经学内部的分歧中,看到思想史的变化、差异和冲突。
第二,他相当注意科举制度和文化人的身份、角色,在思想史上的意味。
第三,他在清代思想史研究上,非常注意家族、地域、通信以及政治事件对思想与文化的作用。
——这就是“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结合,它和侯外庐的社会史與思想史,相差很大。
三、对于艾尔曼的批评:以《从理学到朴学》为例
第一个问题,考据学是江南共同体吗?
【A】北京
乾隆十九年(1754)——北京,进士考试(甲戌科),秦蕙田主持,成为进士者有朱筠、王鸣盛、王【永+日】、钱大昕、翟灏、纪昀,《纪晓岚文集》卷十六《前刑部左侍郎松园李公墓志铭》“此科最号得人……,皆称汲古之彦”。
乾隆二十年(1755)——北京,戴震入京。
【B】扬州
乾隆二十年间(1756-1765)——扬州。
卢见曾幕:惠栋、王昶、沈大成(1700-1771)、朱福孙、戴震、朱筠、江声、余萧客。
【C】安徽
乾隆三十年代,朱筠、朱珪兄弟为中心,“太平使院”,章学诚《与族孙汝南论学书》:“近从朱先生游,亦言甚恶轻隽后生【】腹空谈义理,故凡所指授,皆欲学者先求徵实,后议扩充,所谓不能信古,安能疑经”。
先后有戴震、邵晋涵、颜九苞、洪亮吉、章学诚、王念孙、汪中。
【D】北京
乾隆三十八年(1773),北京开四库全书馆,成为学术的中心,有戴震、翁方纲、邵晋涵、周永年、余集等等。
第二个问题是,艾尔曼对清代考据学的评价,是根据历史的叙述还是来自后设的追认?
断定清代考据学使得中国传统学术与思想出现了崩溃:
“对帝国正统学术的批判,早在十八世纪已达到高潮,传统儒学经典一度拥有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那时即受到知识阶层日益尖锐的挑战”(初版序,1页)。
那个时代的学者“在学术上反对迷信权威,追求更高层次的一致性……他们认为,只要正确研究并恢复古代经典的纯洁语言,就会建立这种永恒秩序”(5页)。
还原古典和批评考辩,就像欧洲文艺复兴“能唤起一种批评意识,向过去至高无上的经典权威挑战”。
“考证是义理的最终裁定者”(21页)。
问题:(1)学术上的这些变化,真的一定可以引起思想、文化甚至社会的变化,让人们看到“新时代即将来临的序曲”吗?(2)表面上和欧洲古典学一样的清代考据学,真的能像反抗中世纪神学那样,发掘除古代的资源来反抗另一宗教神学,让清帝国走出中世纪吗?(3)如果清代考据学只是“江南”的“一批”捍卫古代经典的文人学者的共同体,他们能够形成整个中国的文艺复兴吗?
第三个问题,如何超越文献透视历史?
“把文献当历史”的问题。
三种不同的话语:(一)公开的政治语言:翁方纲:“博综马郑,勿畔程朱”;段玉裁《致陈寿祺》“专订汉学,不治宋学,乃真人心世道之忧”。
(二)学术圈子里使用的“学术话语”,它是以知识的准确和渊博为标准,在专业领域赢得声誉。
(三)在家庭、朋友之间使用的“私人话语”,王鹄亭:“清人入主中国,阴察学术宗主之所在与夫当时趋向之众寡,于是从众而力主之。
升享朱子于十哲之列,而号于天下曰:朱子之道即吾帝室之家学也,遂天下洽然悦服者有之,缘饰希世者有之……其所以动遵朱子者非他也,骑天下士大夫之项扼其咽而抚其背,天下之士大夫率被其愚胁,区区自泥于仪文节目之中而莫之能觉也”。
结语:作为思想史资源的学术史
“学术”与“思想”的分野。
在清代学术史或思想史研究中,始终有这样的误解,即把学术史与思想史不那么合适地“对接”,把事后的思想资源当成了当时的思想活动。
第一,不要把可以引申、解释和发挥的“学术资源”(如清代考据学)和直接能够作用于社会政治和生活的“思想观念”(走出中世纪)画等号。
第二,学术资源(清代考据学)有它的资源意义。
第三,资源要等待历史环境的刺激,才有可能再度进行“现代的解释”,从而真正影响社会,改变时代。
【参考文献】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从理学到朴学》,赵刚中译本,江苏
人民出版社,1995。
(參看:葛兆光《十八世纪的学术与思想》,《读书》1996年第6期,
后收入《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及
艾尔曼《再说考据学》,《读书》1997年2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原出版于1926年,现收入《梁启超
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原出版于1937年,中华书局重印
本,1986。
森木竹城《清朝儒学史概说》,文书堂,东京,1930。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年以后。
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载《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
业公司,1976,1981。
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载《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
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
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中译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张维屏《纪昀与乾嘉学术》,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98.
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山井涌《明清思想史の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
近藤光男《清朝考据学の研究》,研文出版,1987。
滨口富士雄《清代考据学の思想史研究》,国书刊行会,1994。
木下铁矢《清代考据学とその时代——清代の思想》,创文社,1996。
冈本さぇ《清代禁书の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