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作业评价
- 批改作业: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溶解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 点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 反馈学习效果: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 作业展示:定期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能够运用溶解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科学思维与创新:培养学生运用溶解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四要素。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5.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含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实验步骤、实例分析等内容,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6. 作业布置: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题目,包括理论题、实验操作题和生活实践题,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溶解度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第2课时溶解度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度的具体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溶解度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溶解度的含义。

难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

教学课件。

一、新课导入师:什么前提条件下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生: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等。

师: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解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在上节课的学习中,用20 mL的水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等?(不相等。

)由此可见,在确定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要确定相关的前提条件.过渡:在课题1的学习中,我们就明白: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二、新课教学1.固体的溶解度【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向盛有20 ℃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 ℃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量?2.向40克20 ℃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 ℃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量?3.向100克20 ℃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 ℃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量?(生交流讨论结果)投影展示上节课P33[实验9—5][实验9—6]分析:20 mL水中所能溶解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就是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2 溶解度精品教案(2)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2 溶解度精品教案(2) 新人教版

,则NaCl的溶解度是36 g问题2 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跟踪练习21.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 g,所以碳酸钙是溶物质。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所以食盐属于溶物质。

知识点2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问题1:与固体物质溶解度有关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表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这些表示方法有哪些优缺点?【活动与探究】绘制的溶解度曲线阅读,识记课本资料,比一比,赛一赛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并进行记忆方法指导。

溶解度/g一般称为<0.01 难溶0.01~1 微溶1~10 可溶>10 易溶[投影]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认识:不溶是相对的,溶解是绝对的,绝对不溶于的物质几乎没有。

[投影]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教材P36 表9-1)说明这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组内分析、讨论,组间、交流,归纳表示溶解度的另一种方法:曲线法启发思考,引导利用数学课中学习过的直角坐标系知识把教材P36 表9-1数据进行转换,以小组为单位,在坐标纸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绘制出表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对上述几种溶解度曲线图,及教材P37 图9-12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归纳小结:从溶解度曲线上课获得哪些信息?可以从溶解度曲线上得知:①可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②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时的溶解问题 1.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问题 2.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例2 如图是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是 。

(2)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 ________方法提纯甲; (3)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由t 3℃降到t 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是,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doc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doc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doc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2. 掌握测量溶解度的方法;3. 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和其特征。

教学重点:2. 如何准确测量溶解度。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 提问:什么是溶解?什么是溶解度?2. 呈现图片:(见附件1)请同学们看图,思考图片中的现象。

3. 引导思考:为什么糖放到水中会消失,而石头放到水中不会消失?二、知识点讲解溶解指的是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溶解度是指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媒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通常用符号S表示,单位是g/L或mol/L。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很多,包括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力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个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

(1)溶剂的性质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有很大关系。

由于不同溶剂的分子之间有着不同的相互作用力,不同的溶剂对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也会产生影响。

(2)温度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对于某些物质来说,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3)压力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通常不太显著。

但对于一些气体溶解度来说,随着压力的增加,溶解度也会增加。

(1)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通过称量样品质量和饱和溶液的质量来确定溶解度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 S = m / V其中,S为溶解度,m为样品的质量,V为饱和溶液的体积。

(2)体积法通过加入不断递增的溶质来测量溶解度的方法称为体积法。

在该方法中,温度和压力必须固定,然后记录每次加入溶质的量并测量饱和溶液的体积。

计算公式为: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添加溶质到溶剂中直到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的溶液。

该溶液具有以下特征:(1)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不再随着添加更多溶质而增加;(2)饱和溶液和溶质之间达到了平衡状态;(3)温度和压力是不变的,否则饱和溶液的饱和度也将发生变化。

三、课后练习1.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NaCl在25℃下的溶解度:质量:10g体积:200mL3. 什么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有哪些特征?教学总结:通过本课时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学会了测量溶解度的方法,并掌握了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溶液形成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等根底上,又接触的溶解度,便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是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入手,运用实验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设计合理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产生兴趣、好奇,从而进行问题分析,由表及里,认识溶解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

采用归纳比照分析法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掌握溶解度的概念,会从溶解度的曲线中得到信息;了解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溶解度的概念,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并且量变引起质变;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图像的能力;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开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四、教学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五、教学难点: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的相关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蔗糖、碘、氢氧化钙、酒精、水、药匙、镊子、试管、烧杯等。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课题3 溶解度〔第二课时〕。

2020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word教案

2020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word教案

课题2溶解度目的要求:1.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外界条件。

2.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难点:溶解度的槪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前而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饱和溶液活动与探究1.饱和溶液:在一泄温度下,在一左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肚温度下,在一左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讲述)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指明“一泄温度”和“一泄量溶剂”呢?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量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立温度下”和"一泄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泄的意义。

加热(硝酸钾晶体溶解)硝酸钾饱和溶液; *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硝酸钾晶体折出)加水(氯化钠固体溶解)氯化钠饱和溶液* 氯化钠不饱和溶液贏发溶剂(氯化钠固体折岀)泄性特征,一般说,要确左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立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练习)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试举出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皿不饱和溶液警豎鬻严瞰皿饱和溶液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总之:利用改变“温度”或改变"溶质”或"溶剂”相对量的方法。

(讲述)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人们还常常把溶液分成浓溶液和稀溶液。

饱和溶液是否一立是浓溶液,而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呢?结论:浓溶液不一左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泄是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教学重点1.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教学难点1.理解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关系;2.掌握计算溶解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学生:教材、作业本,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Step 1 概念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溶解度的定义和单位,并与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做简单区分。

2.教师向学生介绍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温度有关,并且关系密切。

Step 2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1.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1个溶质进行实验,根据教师提供的溶剂和温度条件,计算溶解度。

2.教师示范一个计算溶解度的实验步骤,并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溶解度,并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4.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和计算溶解度的方法。

Step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1.教师带领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在相同温度下,固定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逐渐增大,溶解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在相同溶质质量下,溶剂质量和溶解度之间有何关系?–在相同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Step 4 总结归纳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

2.教师核对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表,并对常见的计算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了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溶解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掌握了计算溶解度的方法。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2.思考如何改变实验条件,使得溶解度发生变化。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愉快!。

第九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溶解度(2)-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师讲课稿(人教版)

第九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溶解度(2)-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师讲课稿(人教版)
(3)压强。当温度不变情况下,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 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课堂小结
二、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物质溶解度
定义 四要素 影响因素 表示方法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 D.只有甲能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

/ g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38 169 202 246
(2)溶解度曲线
探究
a.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 示温度,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 在图9-11的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 解度曲线
200
溶 190 解 180 度 170
( 160
克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硝酸铵 硝酸钾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硝酸钠、氯 化铵等。 ②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氯化钠。
温度( ℃ )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课题2第2课时 溶解度(2)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

课题2第2课时 溶解度(2)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
B 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 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C 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 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 20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 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4.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 NaCl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为36.0g
5.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 变为饱和
6.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C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45.8
63.9
85.5
①描点 ②连线
注:曲线要尽可能光滑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 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 解度。
3.图2-12和图2-13给出了几种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与你所绘制 的溶解度曲线进行比较,并讨论:
(1)根据图2-12和图2-13分析, 这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①在20℃时,NaCl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溶质的质量是36 g。
②在20℃时,NaCl在100 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36 g。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课时2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课时2

在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1.6g硝酸钾
(1)50gA物质溶于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 液,则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2)20 ℃ 50gB物质溶于水中,刚好形成 100g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3)20 ℃ 50gC物质溶于100g水中,形成 150g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4)20 ℃ 50gD物质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 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 ( ×)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B.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溶 解 度 ( 克 )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操作流程
适量水 降温 过滤 混合物 KNO3 热 饱 结晶 加热 和溶液 滤纸上: KNO3固体 滤液中: 大 部 分 NaCl 少量KNO3
1.从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温度 0℃ 物质 NaCl Na2CO3 35.7g 7g
10℃
35.8g 12.5g
20℃
36.0g 21.5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较小的物质如 NaCl
温度(t)
6.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分离含有NaCl和KNO3的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巩固练习(投影)。

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

1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6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18。

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 g。

B36。

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 的溶解度为36。

0 gC20 ℃时,36。

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36.0 gD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教师巡回指导后,请学生代表说出答案,简单点评)教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绘图等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新知后及时通过练习进行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和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习题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增强学生关注生活、学好化学的信心。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解在1体积水里达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溶解度五要素

①压强为101 kPa ;

②指明一定温度;

③溶剂一定:1体积;


④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⑤单位为体积。

讨论与交流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归纳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和影响规律。
(1)打开汽水瓶盖后,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 200
解 190
度 180
( 170
克 )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硝酸铵 硝酸钾
. .d
b
硝酸钠.a
.c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温度(t)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 溶解度。
食盐、硝酸钾都能溶于水;常温下谁的溶解能力更强呢?
食盐
硝酸钾
讨论交流
下列方法能否比较食盐和硝酸钾在水中溶解能力呢?
食盐10g
硝酸钾20g
食盐10g
硝酸钾20g
应该控制哪些条件? 定温度
10℃ 100g水
40℃ 100g水
温度不同
食盐36g
硝酸钾20g
饱和
20℃ 100g水
不饱和
20℃ 100g水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至t2℃时,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 C.降温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 D.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二:固体溶解度
一、学习目标:
9.2 溶解度(第二课时)
1. 知道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2. 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 能根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预习】
一种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温度、溶剂的量的影响。

如何定量地描述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就需要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要求必须是在 、 、 才可以。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阅读】课本 P 36 第二段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1.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 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 “四要素”:①条件 ;②标准 ;③状态 ;④单位 。

2. 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讨论】在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 ,这句话的涵义。

在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g 。

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 g ,溶剂质量
g ,
溶液质量
g ,该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练习:氯化钾在 30℃时的溶解度是 37g ,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 。

【知识拓展】
1.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 100g 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此时的溶解度(用 S 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

2. 通过溶解度(S )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 (用S 表示)。

同时得到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有 、 。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mg 水中溶解某物质 ng ,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此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 g 。

二、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阅读】课本 P 36 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

通常把 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 有关。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物理量,通常用具体数字表示。

在数轴上表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温度 20℃):
练习:在 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 0.0013g ,该物质属于 物质。

在 20℃时,3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1.5g 某物质,该物质属于 物质。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
.2.~4. P41.9
40
1.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其涵义是:。

2.在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5.5g。

此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
溶液质量g,该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0g 水中溶解 20gNaCl 达到饱和状态,则 NaCl 的溶解度为 20g
B.在20℃时,把 20gNaCl 溶解在 100g 水中,所以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 20g
C.在20℃时,把 20gNaCl 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 20g
D.在3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7gNaCl 恰好饱和,则30℃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7g
4.在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其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溶质=11:1
B.溶液:溶剂=11:10
C.溶剂:溶质=11:1
D.溶质:溶剂=1:9
5.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21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21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6.在20℃时,硫酸钙的溶解度为0.225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7.60℃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12.5 克,蒸干得到2.5 克固体,则60℃时该物质溶解度为()
A.25 克
B.20 克
C.20
D.25
8.已知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60℃时将 70g 硝酸钾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 120g B. 110g C. 105g D. 100g
9.A、B、C、D 四个烧杯分别盛有 50g 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 27g、9g、36g、
18g 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

经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中盛有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保持温度不变,如果将A、B 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后,溶液刚好达到饱和,则该物质在50g 水中最多
能溶解该溶质g。

10.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65.6
/g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2)在20℃时,向100g 水中加入50g 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中考直通车】
11.
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废/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
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 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填“甲”或“乙”);
(3)80℃时,配制一定量甲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 (填“有”、“没有”或“不确定”)。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

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13.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

(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 氮和磷”是指;(填字母)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2)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

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加少量的洗涤剂后,就容易洗洗净,说明洗涤剂具有作用。

(3)20 ℃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 10g 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 1 所示的现象。

20 ℃时,(填“甲”或“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右图2 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要使试管中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将10 ℃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 ℃(溶剂不蒸发),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拓展延伸】
14.20℃时,在w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ng 水,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
A.100(w-n)/ng
B.100(w-n)/(w-n)g
C.100(w-n)/wg
D.100(n-w)/ng
【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