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题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课题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
社旗县唐庄中学王娥
教语文新课如何开好头,这是语文教学界同仁们非常重视的问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语文新课导入,对整篇课文教学来说,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应该说,从一个角度讲,一篇新课文教学如何开好头是没有“定法”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来设计,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学还是“有法”可循的。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利用课题导入是语文教学中新课导入的一种有效方法。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又有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这些话已足以说明题目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了。因此,如果我们在进行新授课时,能抓住课题进行有效的导入,那将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语文课题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利用课题导入的方法也是多样性的。下面例举几种我常用的方法。
1.连续追问法
对于不少通俗易懂的课题,可以围绕它提出一连串与课文重点有关的问题进行导入。简单的问题可以当即让学生回答,复杂的问题作为悬念,待学了课文后再进行解答。
例一:《范进中举》
提问: 1) 范进是谁?2)范进什么时候中举的?作者怎么写他中举的?3)范进中举前生活处境怎样?4)范进中举后身份
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5)他的亲戚邻居对他有怎样的态度?6)作者仅仅是写“范进中举”这一事件吗?写作目的是什么?
前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在弄清人物的身份后,再提出后四个问题边学边议,学生就不难理解范进的性格特征及作品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了。
例二:《死海不死》
提问:1) 死海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叫死海?3) 死海又为什么说不死? 4) 造成死海的原因是什么?5)死海是怎样形成的?6)如今死海怎么样了?7)以后死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弄懂了者七个问题,也就理解了死海的特征、成因及演变过程。教师稍加指导,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掌握本文围绕中心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2.解释提问法
有的课题,个别字词学生不易理解,有的课题比较含蓄,有的具有象征意义,这样教师有必要先让学生将课题的含义弄懂,然后再围绕课题进行提问导入。
例三:《白杨礼赞》
1)解释:“礼”包含着尊敬、崇敬的意思,“白杨礼赞”意思是“崇敬和赞美白杨树”或“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2)提问:那么,白杨树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敬和赞美的呢?
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崇敬和赞美白杨树吗?
通过对课文的词句教学,就很容易使学生了解白杨树值得我们崇敬和赞美的精神以及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军民和我们民族所具有的坚强不屈、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精神之目的,从而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例四:《变色龙》
解释:变色龙,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不同而改变。
提问:课文以“变色龙”做题,有什么含义呢?
教师提出问题后,再指出“还是让我们学了课文以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学习探讨课文的兴趣。
3.扩句提问法
常用于非主谓短语做课题的记叙文教学的导入。
例五:《我的老师》
1)提问:“我”的老师是谁?
2)扩句:老师与我们学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呢?将课题补充完整。(我的老师是一位-----------的老师。)
3) 提问:(引导学课文)“我”的老师非常爱“我”,“我”也爱老师,课文写了几件事?
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对课文要表达的人和事在总体上有了了解。
例六:《松鼠》
1)扩句:松鼠是一种---------的小动物。
2)提问:为什么“我”这么喜爱松鼠呢?
这样的导入就非常自然地与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相衔接,然后再通过阅读、启发,容易使学生懂得作者流露的喜爱之情。
利用课题进行新课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重点,理清课文线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另外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结构变得紧凑,有利于课堂教学较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我们在使用课题导入法的时候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囿于一种方法导入。采用怎么样的课题导入方法,应根据需要灵活而定。
如《多收了三五斗》可以用“解释扩句提问法”:
1)解释:dou 量词,十升为一斗,一斗米十五斤。
2)扩句:(戴旧毡帽的今年晚稻每亩)多收了三五斗。
3)提问:今年晚稻每亩多收了三五斗,应该说比往年是丰收了,
丰收的景象可以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看出来?
这样就导入对课文第一段的学习。
再如《蓝蓝的威尼斯》可以用“比较提问法”:
1)比较:
《水城威尼斯》或《奇特的威尼斯》
《蓝蓝的威尼斯》
通过比较使学生体悟拟题的技巧。题目“蓝蓝的威尼斯”有新鲜感,突出作者从客机里向低空俯视所看到的最初印象。
2)提问:课文题目比较特别,不说“水城”“奇特的”等,而说“蓝蓝的”威尼斯,你认为好在哪里?
同样道理,语文新课导入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使用课题导入法,也应该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寻求最佳方法。
二是对非介绍不可的名家、名著或作品背景知识,宜放在课题板书之后、导入之前,以便导入语与课文学习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三是利用课题导入时,如果要求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进行扩句的,一定要预先请学生自学,以防导而不入,启而不发,失去导入作用。
四是利用课题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应该选好角度,抓住重点,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