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203
一、学科概况
发酵工程学科是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现代意义上的发酵工程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开放性学科。发酵工程从形成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它是在酿酒、制醋等传统发酵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从上世纪20年代的厌氧发酵工业到20世纪40年代初深层发酵法的推广,抗生素发酵工业的兴起,发酵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世纪70年代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不断交叉渗透,给发酵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今后,发酵工程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与发酵工程相关的学科主要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属基础理论学科;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运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技术成果加以开发,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一门边缘学科;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在分子水平上,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从而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的一门科学,属基础理论学科。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
等方面。发酵工程与微生物学、生物化工、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之间,既紧密相关,又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二、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学习、科研工作,应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通常是英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等单位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
具体培养要求是:
1、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辩证、唯物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合作精神。
2、进一步夯实发酵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了解所从事方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
3、能用一门外语(通常是英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书刊、撰写专业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具有从事发酵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的能力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与领导才能。
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三、培养方向
本学科设置下列研究方向:
1、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主要进行酒类酿造微生物研究、酒类酿造机理及工艺改造、酒类香味成分研究、酒类贮存老熟机理剖析及应用研究、新型酒类的开发与工艺研究等
2、发酵代谢调控:发酵工艺过程控制研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发酵过程基质代谢研究等
3、食品生物技术:发酵食品开发、食品加工过程控制、发酵食品安全性研究等
4、废物资源化及治理技术:主要进行发酵过程副产物、伴生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研究
四、培养年限与培养方式
1、培养年限及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含休学),其中,课程学习为1-1.5年,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
2、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实行以导师组指导为基础,主管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主管导师负责制。导师组应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位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审核与答辩的全过程指导与监督。主管导师应指导开展研究生的系统性科研训练,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学风和思想教育工作。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20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10 学分,必修环节不计学分;在核心期刊(同时满足北大版和武书连科学引文数据库目录)上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或申请并授理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或授权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且应均为第一作者或完成人(见刊或公告)。
2、课程学习不及格的研究生,必须在学习年限内参加重修,重修考试与下一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
3、本学科开设课程参见“发酵工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按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等设置课程计划。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参加社会实践与调研或专业实践,如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企业调查、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六、中期检查
1、开题报告及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中期检查前必须完成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
3、硕士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四川理工学院研究生中期检查表》。检查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分与成绩、思想表现、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和开题报告等。
4、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文献资料,硕士研究生在文献调研和预实验的基础上,按《四川理工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写出开题报告,通过审核和公开答辩,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七、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