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失眠抑郁案例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失眠抑郁案例分享记录每一个医案,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每天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地成长。
女,2022年5月3日初诊,失眠乏力1年,胸闷,情绪抑郁,口干,咽干,鼻干,眼干,纳一般,大便干,小便频,身怕冷,绝经3年,脉沉细,舌体大,尖有瘀斑,苔白厚腻。
拟方:北柴胡 12g,黄芩片 12g,桂枝 10g,干姜 10g,龙骨 30g 先煎,牡蛎 30g 先煎,炙甘草 6g,天花粉 10g,当归 12g,酒川芎 12g,白芍 10g,盐泽泻12g,茯苓30g,麸炒白术10g,首乌藤20g,合欢皮15g,仙鹤草40g:中药4付,每天一剂,水煎,煎服5-23二诊,服药后睡眠明显好转,仍乏力,舌脉同前。
拟方:北柴胡 12g,黄芩片 12g,桂枝 10g,干姜 10g,龙骨 30g 先煎,牡蛎 30g 先煎,炙甘草 6g,天花粉 10g,当归 12g,酒川芎 12g,白芍 10g,盐泽泻12g,茯苓30g,麸炒苍术15g,首乌藤20g,合欢皮15g,仙鹤草60g 林利城,枳壳 12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煎服7-2三诊:现睡眠正常,乏力明显减轻,咽干、口干、眼干稍好转,二便正常,舌体大,尖有瘀斑,苔白,脉沉细。
拟方:北柴胡 12g,黄芩片 12g,桂枝 10g,干姜 10g,龙骨 15g 先煎,牡蛎 15g 先煎,炙甘草 6g,天花粉 10g,当归 12g,酒川芎 12g,白芍 10g,盐泽泻 12g,茯苓 30g,麸炒苍术 15g,党参 15g,麦冬 15g,五味子 6g,仙鹤草 60g 林利城,枳壳 12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煎服按:患者失眠、胸闷、情绪抑郁、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这些是上热的表现,大便干、小便频,身怕冷,这些是下寒的表现,乏力、脉沉细、舌有瘀点是血虚血瘀的表现,苔白厚腻是水饮内停的表现。
故辨为厥阴病兼血虚血瘀水盛,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首乌藤、合欢皮以镇心安神,首乌藤兼能养血,合欢皮兼能疏肝解郁,再加仙鹤草益气除乏力,仙鹤草又称脱力草,治疗虚劳乏力效果较好,但是用量要大。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案案例2009年10月21日初诊患者,男,33岁。
自诉:因工作压力大,失眠已五六年,入睡困难,有时整夜不寐,平素易生口疮,口干,饮水多,不喜冷食,易盗汗,时有胸痛,小便黄,大便易稀不成形,腹中冷。
就诊时见患者形体消瘦,面青无华,精神差,情绪低落,呈忧郁貌,上唇有大疱疹,舌紫红,苔薄,脉浮数。
处方:柴胡10 g,桂枝6 g,干姜6 g,黄芩10 g,牡蛎(先鞠10 g,瓜蒌根12 g,炙甘草5 g,5剂。
2009年10月28日复诊患者告知服药后已可入睡7h,原每晚0:00-1:00才入睡,现23:00即可入睡,至早晨6:30方醒,腹温,凉气感消失,面色转润,青色已无,大便仍不成形。
上唇疱疹基本愈合。
调整处方如下:柴胡10 g,桂枝6 g,千姜10昏黄芩10 g,牡蛎(先煎)15g,瓜萎根12 g,炙甘草5 g,7剂。
2010年4月21日三诊患者告知上方共服20剂,睡眠正常,诸症消失而停药。
近又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失眠,但身体整体情况较好,面色尚可。
仍用原方7剂。
2013年5月28日陪夫人来诊,自述药后至今睡眠完全正常,面色正常,体重也明显增加。
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文治疗指征并无失眠一症。
患者就诊时的主诉是失眠,希望解决睡眠问题。
根据四诊情况:患者形瘦、面青、精神差、易盗汗、不喜冷食、大便易稀不成形,为虚寒征象;上唇有大疱疹,易生口疮,口干饮水多,小便黄,舌紫红,提示胃经有火,是一个寒热虚实错杂之证。
按照以药测证的原理:失眠同时伴有盗汗、便溏、脉浮,最先想到的药物是牡蛎,因为牡蛎能镇惊安神、收敛止汗;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忧郁、有时胸痛,为柴胡药证。
含有柴胡、牡蛎的常用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去大枣加牡蛎汤3个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有大黄,不适合便溏者;渴而饮水多,口疮、唇疮,是瓜蒌根的药证。
黄煌教授在《张仲景50味药证》一书中明确指出:“瓜萎根治口渴而生疮。
”“牡蛎主治瘦人的胸胁痞硬。
柴胡桂枝干姜加减案例

柴胡桂枝干姜加减案例《柴胡桂枝干姜加减案例:中医智慧的奇妙展现》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门充满神秘力量的学问,就像一座神秘的宝藏,无数的医方就像那宝藏里的奇珍异宝。
柴胡桂枝干姜汤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有个朋友小王,身体一直不太好,老是感觉哪儿都不舒服。
他啊,成天无精打采的,就像霜打的茄子。
你能懂那种感觉吧?整个人看起来就像阴天的天空,暗淡无光。
去了好多医院,做了一堆检查,钱花了不少,可就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候,他就找到了一个中医老大夫。
老大夫那神态,就像一位武林高手,镇定自若。
他给小王把了脉,看了舌头,眉头皱了皱,然后就开始提笔开方。
嘿,您猜怎么着?方子就是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础加减的。
老大夫说啊,这柴胡桂枝干姜汤可神奇着呢。
就好比一把万能钥匙,只要用得对,就能打开像小王这种疑难杂症的锁。
配方里的柴胡啊,就像是一个敏锐的侦查兵,能在身体里找到那些问题的源头。
桂枝呢,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给身体带来温暖和力量。
干姜也是,像个热辣辣的小卫士,把那些寒湿邪气挡在外面。
小王按照老大夫的嘱咐开始喝药。
刚开始喝的时候,他还半信半疑呢,皱着眉头嘟囔:“这黑乎乎的汤,真的能把我的病治好吗?”不过呀,喝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脸色渐渐开始变好了,像被阳光照到的花朵,慢慢绽放开来。
我还认识一位大爷,他也受益于这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加减应用。
大爷呢,脾胃一直虚弱,吃东西也不香,还老是腹胀。
这药给他一调理啊,他的脾胃就像重新被激活的机器,开始正常运转了。
大爷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说:“这中医啊,真是神了,就这么几味药,把我的老毛病治好了一大半。
”从这些案例看到了吧?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管家,能把身体这个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
我就坚信,中医这些经典的方剂,是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解决好多现代医学可能都头疼的问题。
不管是谁,只要对中医有信心,去寻找那些有经验的中医疗法,可能就能找到解决健康问题的好办法,就像找到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验案1则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验案1则
鲁会杰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09(031)005
【摘要】王某,女,46岁。
2009-01—28初诊。
失眠1个月余。
白日昏昏沉沉,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晚上难以入睡,睡后易惊易醒,食欲不振。
刻诊:烦郁面容,口渴稍苦,大便3d一行,初稍硬后稍溏,心烦,情志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
诊断:失眠。
辨为邪陷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脾气不振。
属少阳太阴合病之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治宜和少阳,补太阴。
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柴胡
15g,
【总页数】1页(P712-712)
【作者】鲁会杰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班,黑龙江,哈尔
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30.531
【相关文献】
1.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验案1则 [J], 宗晓燕;葛淑琦;马云枝
2.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验案举隅 [J], 王嘉丽;罗静雅;唐兴荣
3.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J], 王月敏;徐俊涛
4.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人失眠验案报道 [J], WACHIRAPORN PADUNGKIETTIWONG;郭海英
5.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验案2例 [J], 邱凯莉;王敬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胡桂枝干姜汤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干姜汤验案举隅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桂枝、黄芩、花粉、牡蛎、干姜、炙甘草组成,用治伤寒汗下后,邪陷少阳,阳气郁遏、水饮微结所致的“胁满微结、小便不利、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诸症。
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寒热错杂之顽症,每收良效,兹介绍如下。
一、阳萎王×,男,30岁,司机,2008年3月5日诊。
因患淋病,终日苦闷,夫妻失和,意志消沉,渐至阳事不举,伴腹中胀闷、心悸、口干、身热汗出,舌红,脉弦细。
虽经多方调治而阳萎益甚。
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8克、花粉9克、黄芩10克、干姜3克、牡蛎18克、桂枝、炙甘草各5克,石菖蒲20克,蜈蚣3条。
每日1剂,水煎服,辅以精神开导。
药尽10剂,精神舒畅,姜症悉除,房事渐可,坚持服药30余剂,阳事坚举。
【按】本例因患淋病,长期抑郁,意志消沉,肝失濡润,阳事失疏,宗筋失养。
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肝解郁,利水泄热,加石菖蒲宁神化湿开结,蜈蚣入肝走窜最速,郁滞之处,皆能开之。
郁滞开,气血旺,宗筋壮而阳事举。
二、房事茎痛戴×,男,28岁,干部,2009年5月10日诊。
自述因房事后即沐浴,渐出现每于房事过程中阴茎疼痛已3月。
伴阴部发冷,小腹拘急,腹胀急,口干苦。
曾服柴胡疏肝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用八罔效。
现症:房事茎痛,小腹胀急,阴部发冷,潮湿,性功能低下,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投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处方:柴胡、当归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6无,黄芩9克、花粉12克、牡蛎18克、干姜4克、白芍12克、蜈蚣3条。
药尽9剂,神色转佳,诸症消失。
【按】本例体虚沐浴,骤感风寒,营卫不和,寒入肝脉,致人房茎痛。
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肝调气,温经散寒。
加当归、白芍、蜈蚣濡润宗筋,兴阳通络止痛。
药症合拍,收效较好。
三、美尼尔氏病王×,男,35岁,干部,2009年11月4日诊。
自述阵发性眩晕、恶心、耳鸣5年余,加重3个月,病始工作不慎,头部外伤后出现眩晕、恶心、耳鸣,他医用川芎嗪及益气化痰之品治疗无效,邀余诊治。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医案集结号(5)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医案集结号(5)1.柴桂姜治失眠患者,男46岁,失眠来诊。
刻诊:不易入睡,梦多,浅睡眠,口咽稍干,喝水较多,出汗多,怕热,大便1天1~2次,不怎么成形,先头硬后头软,解不干净感,喜冷食,手脚热,手心易出汗,小便黄,胃纳佳。
脾气急躁。
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yyz医案反馈今天复诊说有点效果,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效果抓手:渴而不呕(咽干口干)2.柴桂姜治后背热胸部以上及后背热,咽干咽痛,肩关节疼,眼痒,腰腿部疼,食后胃脘不适,纳佳,口干不苦,潮热汗出,手足热,夜尿2-3次,大便时干时溏,眠差,梦多,心烦易怒--桂老师医案抓手:渴而不呕(咽干)3. 柴桂姜治口渴男35,饿的时候,右胁下疼,口渴,饮水少,打嗝有饭味,屁多。
手脚不凉。
饭后脸热,前额头发白,后面黑色。
大便不成型。
小便黄。
--强哥医案抓手:渴而不呕(口渴)4.柴桂姜治手脚心痒男,38岁,主诉手脚心痒。
一般情况:体形偏胖,容易乏力。
手脚心烦热、瘙痒,严重时想拿刀子划几下缓解瘙痒,易汗,口干口苦,喝水多,喜热茶,白痰,胸闷烦躁,食欲正常,大便时干时稀,左腿疼。
舌体大,苔黄腻,脉弦滑。
药证:口苦、烦躁:柴胡黄芩手心烦热瘙痒:黄芩多汗、胸闷:桂枝甘草口干:花粉牡蛎咽干、白痰、大便时干时稀:甘草干姜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5剂反馈,3剂后手脚心痒戛然而止。
--王孔波医案抓手:渴而不呕(口干口苦)5.柴桂姜治乳头痛前天一个病人,女,35,乳头痛五天。
刻诊,乳房胀乳头痛不敢碰,咽干口渴,易汗出,无口苦,二便可,舌红苔薄腻,脉浮微弦,柴胡桂枝干姜汤三剂疼痛全无--河南上管抓手:渴而不呕(咽干口渴)6.柴桂姜治皮肤瘙痒男,多年皮肤瘙痒,睡前尤其明显,面部、会阴瘙痒,上火急躁后瘙痒明显,鼻炎多年,鼻塞、打喷嚏、清涕。
日常:上半身出汗多,右下肢麻木,白天犯困,腰麻痛,晨起口干口苦,脑鸣,喝水多,喜温水,咽干,清痰或黄痰,胸闷,食欲正常,不能进食生冷,容易腹泻,小便正常,睡眠可,脉弦,舌淡红,苔黄腻予 5剂。
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验案举隅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18184投稿邮箱:sjzxyx88@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验案举隅高亨泉1,刘亚芳1,李小军2△,刘满朝3(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3成都中医药大学17级针灸推拿学2班,四川 成都)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气机调畅,气血冲和是正常精神情志活动的基本条件。
治疗失眠以调气为先。
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气机,宣化痰结,疏泄肝胆,调理中焦,清肝健脾使气机畅达。
临床中导师李小军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疗效显著,故总结导师治疗失眠的经验以飨同道。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失眠;验案;疗效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8.125本文引用格式:高亨泉,刘亚芳,李小军,等.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验案举隅[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8):184-185.0 引言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名方,对于呼吸、消化、神经等多种系统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例举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的相关情况,对治疗疾病的病机、方药配伍进行分析探究,以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1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概述柴胡桂枝干姜汤首见于《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药方由如下中药组成:柴胡、桂枝、干姜、栝楼根、黄芩、牡蛎、炙甘草等,应用此药治疗疾病能够达到疏肝利胆、温中健脾、生津敛阴[1]的治疗效果。
此药方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消化、呼吸、神经等多种疾病,效果佳[2]。
方中柴胡、黄芩疏肝胆郁滞、清胸胁蕴热、解半表半里之邪,是枢转少阳必用的对药。
桂枝、干姜、炙甘草、辛甘合用,能斡旋中州,温通扶阳。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药】柴胡半斤(15克)桂枝三两(去皮)(9克)干姜二两(6克)栝蒌根四两(12克)黄芩三两(9克)牡蛎二两(熬)(6克)甘草二两(炙)(6克)【煎服】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二次温服)。
【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7)【解说】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小柴胡汤的一个变方,由小柴胡汤减去半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桂枝、牡蛎、花粉而成,用于治疗少阳胆热兼太阴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的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胸胁发满或胁痛控背,口渴心烦,往来寒热,手指发麻,舌红苔白脉弦而缓等证。
本方和解少阳,兼温脾家寒湿;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泻阳明里实,一实一虚,相互发明。
可知少阳为病影响脾胃,需辨其寒热虚实而治之。
【运用】一、腹胀(慢性乙型肝炎)刘渡舟医案:刘某某,男,54岁。
患乙型肝炎,然其身体平稳而无所苦。
最近突发腹胀,午后与夜晚必定发作。
发时坐卧不安,痛苦万分。
余会诊经其处,其家小恳请顺路一诊。
患者一手指其腹日:我无病可讲,就是夜晚腹胀,气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
问其治疗,则称中、西药服之无算,皆无效可言。
问其大便则溏薄不成形,每日两三行。
凡大便频数,则夜晚腹胀必然加剧。
小便短少右胁作痛,控引肩背疫楚不堪。
切其脉弦而缓,视其舌淡嫩而苔白滑。
刘老日:仲景谓“太阴之为病,腹满,食不下,自利益甚“。
故凡下利腹满不渴者,属太阴也。
阴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则发作。
脉缓属太阴,而脉弦又属肝胆。
胆脉行于两侧,故见胁痛控肩背也。
然太阴病之腹满,临床不鲜见之,而如此证之严重,得非肝胆气机疏泄不利,六腑升降失司所致欤?刘老审证严密,瞻前顾后,肝脾并治,选用《伤寒论》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6克,桂枝10克,干姜12克,牡蛎30克(先煎),花粉10克,黄芩4克,炙甘草10克。
柴胡桂枝汤治疗失眠案

柴胡桂枝汤治疗失眠案柴胡桂枝汤治疗失眠案作者:郫县中医院老年科主任肖义萍患者,浦某,女,51岁。
初诊:2016年6月15日主诉:失眠3年。
现病史:3年前患者因心情不畅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夜间入睡最多3-4小时,严重时甚至通夜不眠,伴梦多、心烦易怒、头昏、胸中不适、喜叹气、便秘等症,不伴潮热出汗、心悸、怕冷、口干、口苦等症,多处求治,口服中西药治疗效果差,在口服安眠药(具体药名不详)1片qn情况下仅能入睡5小时,仍有心烦、头昏、喜叹气、胸中不适等。
刻诊:失眠、多梦、头昏、心烦、叹气、便秘,小便正常,舌质瘀黯,苔黄白腻,脉弦。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性情抑郁多虑,42岁停经。
辨证论治:中医诊断:不寐西医诊断:焦虑证辨证:阴阳失调,气机不畅治法:调和阴阳,调畅气机方药: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15g 桂枝15g 白芍15g 赤芍15g党参30g 黄芩15g 法半夏30g 薏苡仁40g大枣30g 炙甘草15g 生姜3片3剂,煎服方法:每剂加水1000ml,水煎取汁共600ml,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二诊:2016年6月23日患者诉睡眠好转,已停服安眠药,夜间能入睡5-6小时,睡眠仍浅,精神状态及心情好转,头昏、心烦、叹息症状明显减少,便秘解除,现每日一次大便。
病员治疗效果显著,效不更方,续前方加减。
柴胡15g 桂枝15g 白芍15g 党参30g黄芩15g 法半夏30g 薏苡仁40g 大枣30g生姜3片赤芍15g 首乌藤30g 炙甘草15g3剂,煎服方法:每剂加水1000ml,水煎取汁共600ml,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三诊:2016年6月27日患者诉睡眠进一步好转,睡眠香,现夜间能入睡8小时,精神状态及心情佳,头昏、心烦、叹息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正常。
病员治疗效果显著,效不更方,续前方加减。
柴胡15g 桂枝15g 白芍15g 党参30g黄芩15g 法半夏30g 薏苡仁40g 大枣30g生姜3片赤芍15g 首乌藤30g 远志15g炙甘草15g3剂,煎服方法:每剂加水1000ml,水煎取汁共600ml,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柴胡桂枝干姜汤详解与验案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详解与验案分享《伤寒论》第147条出现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历来争议颇多,笔者欲从本方证的症状、用药和病机三方面的解析来认识柴胡桂枝干姜汤。
1、症状解析1.1 已发汗而复下之伤寒五六日,医用汗下病情不解。
从《伤寒论》59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60条“下之后,复发汗,……以内外俱虚故也”。
可知邪在表汗之为正治,但汗之不解,徒伤津液,复用下法,更伤阳气,终至“内外俱虚”。
发汗则表虚,误下则里虚。
邪气内传,邪犯少阳,已成变证。
1.2 往来寒热、心烦“往来寒热”的症状是邪犯少阳半表半里,致枢机不利,气机内郁,阳气枢转与升降出入失常的表现。
正邪相争,阴阳转化出现往来寒热。
“心烦”在《伤寒论》六经各论均有出现,但当其与往来寒热的少阳特征性症状一起出现时则是邪陷少阳,郁而化火,上热扰心的表现。
1.3 胸胁满微结“胸胁满微结”指患者自觉胁肋下气塞满闷。
胁下为少阳所辖,邪结此处,少阳气机不畅故见胸胁满闷。
“微”为稍微,邪结而不甚的意思。
“结”不仅有胸胁部位紧张的体征含义,同时也指邪气结聚病理特点。
1.4 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少阳病出现小便不利,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水饮内停和伤津损阳所致[2]。
如《伤寒论》96条有“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此即为太阳汗下后邪陷水停所致的小便不利。
但是汗下所致的小便不利更多的是伤津损阳所致。
如《伤寒论》60条“以内外俱虚故也”。
邪在表汗法当为正治,但汗之不解,徒伤津液,服用下法,更伤阳气终至阴阳两伤。
59条“……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明确指出亡津小便不利。
从本条的已发汗复下之的病理过程可知此为小便不利的病机为津液不足。
再者从“渴而不呕”分析,水气内停随其所蓄部位可以产生诸如咳、悸、呕、渴、小便不利等症。
上文中96条饮停少阳出现“心下悸、小便不利”,即为水饮上凌心神,下蓄膀胱所致。
若其内聚中焦,轻则呕而不渴,如《金匮要略》中“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凡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升降散治疗失眠心悸、月经...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升降散治疗失眠心悸、月经...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升降散治疗失眠心悸、月经不调验案
江某,女,33岁,初诊。
主诉:失眠2年,因为家事不开心,一直生气,遂失眠多梦,伴见饮食后胸闷心悸,饮食越多越明显,故不敢多吃。
经常感冒,扁桃腺发炎,牙龈发炎,鼻塞流涕,或口淡咽干,或口苦口腻,后背不适而怕冷,自觉腹中有气块,早上脚凉,大便一天一二次,有时溏。
月经周期不准,或提前,24天一周期,或延后,35天方至,经期每次亦不一致,短则7天,长则14天,血块多。
两年来屡屡就医,服过中药几百剂,均无效验,患者与家属均颇为焦虑。
舌边略有齿印,舌质偏淡,苔根薄淡黄腻,脉弦。
处方:柴胡15g,黄芩12g,半夏30g,党参12g,干姜9g,桂枝9g,生牡蛎30g,花粉15g,僵蚕9g,蝉衣9g,栀子9g,制军2g,姜黄6g,7剂。
二诊:服药2剂睡眠即安,进食后心悸胸闷已除,口苦大减,大便成形,小便较多,舌脉如前。
处方:守上方,改半夏40g,加夏枯草15g、玄参15g,7剂。
三诊:睡眠安,口淡、口苦、口腻除,但食后腹胀,大便略溏,最近手足有小水泡,瘙痒。
舌脉如前。
处方一:柴胡12g,黄芩9g,半夏40g,党参15g,人参粉(早上空腹吞服)6g,干姜9g,桂枝9g,花粉15g,生牡蛎30g,僵蚕9g,蝉衣9g,制军2g,山栀9g,香橼皮12g,佛手12g,青皮12g,川朴9g,7剂。
处方:桂枝2g,猪苓4g,茯苓4g,泽泻5g,白术4g,研粉吞服,7剂。
诸症均明显好转,自觉腹中气块亦减小,手足水泡明显消散,不痒。
来月经,6天净,血块减少。
舌脉如前。
中医李三.失眠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中医李三.失眠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原创三李医中中医李三 1周前病案:不寐主诉:失眠6年余,入睡困难,睡后易醒。
现病史:患者女,60岁。
失眠6年余,入睡困难,睡后易醒。
心烦、口渴、不呕、小便正常。
自觉乏力,饮食胃口一般。
晨起口苦,自觉胃凉,不敢吃常温的苹果,大便溏稀。
舌质淡、齿痕,舌中、舌根部苔略黄厚腻。
左关弦,右关沉。
病机:胆热脾寒。
治则:清胆温脾。
一诊处方(2021.02.24):柴胡12克黄芩9克桂枝9克干姜6克天花粉12克煅牡蛎6克炙甘草6克自述服药后当天入睡较好,用药一周后失眠、胃凉等诸症缓解,以为身体痊愈所以没有按时复诊。
3月7号开始睡眠不如服药时,于是3月10来前来复诊。
二诊自述除失眠症状外还伴有乏力,食欲不太好。
二诊处方(2021.03.10):柴胡12克黄芩9克桂枝9克干姜6克天花粉12克煅牡蛎6克生晒参6克炒白术10克焦神曲12克炒内金12克炙甘草6克处方思路:小柴胡汤是医圣仲景治少阳的代表方,少阳证见一证即可用。
解读其他柴胡类方我也喜欢从小柴胡汤入手,方证的层次会更加清晰一些。
此证口苦,可用柴胡、黄芩清解少阳之热,此证不呕,去半夏。
此证有乏力、可用人参、炙甘草。
此证胃脘部凉可用桂枝、干姜。
此证口渴、舌淡、脾脉沉,排除石膏证,可用干姜、花粉、煅牡蛎。
此证食欲不振可用焦神曲、炒内金。
此证大便溏稀可用炒白术、干姜。
在中医界有个观点是伤寒论缺方。
这个观点的由来有很多原因,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医圣仲景立书立言的出发点是人体外感寒邪。
伤寒论的方就静静的站在那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就会看到他不同的样子。
用六经解读我们可以讲少阳、太阴,用脏腑解读我们可以讲胆热脾寒,用五行解读我们可以讲木土,用气化解读我们可以讲升降出入,用经络解读我们可以讲足少阳、足太阴,我们还可以用药证来讲,等等。
学习中医跟学习武术一样,最开始我们是要系统学习一招一式的,但是最终上了战场,我们没有时间想套路招式,手上的功夫很自然的就用出来了,并不会拘泥于套路形式。
倪海厦-治疗失眠-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

倪海厦-治疗失眠-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
学习倪师中医已有些年了,发现这个方子治疗失眠挺管用的,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处方】
柴胡20克,升麻10克,牡蛎30克,干姜5克,
桂枝15克,清半夏5克,麻子仁15克,大黄5克-15克(后下),
党参15克,枸杞子15克,郁李仁10克,生姜5克。
这方子是根据“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而来的,去掉了栝楼根,这个药对肝脏有些轻微损伤,它在方中的作用是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换成了仁类的两味药,配上了大黄,清半夏。
此方针对中下焦的痰郁互结证,肝郁证的失眠有非常好的效果。
倪师讲过治肝要治大肠。
但在临床当中,往往肝有病的人,会影响脾胃功能,脾胃弱的人,用泻药过大也导致心血虚弱,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更加重了身体的亏虚劳伤,进而导致肝肾心血亏,所以,宜先用滋润泻药来化痰润便,
本方用麻子仁郁李仁配合大黄促进痰郁等病理物质的排出。
如果便秘不是很严重的,可以去掉大黄,
牡蛎咸凉可以软化肝区结节。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肝与大肠相别通,这个关系运用在中医的临床上,也指导了用药。
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柴胡配上牡蛎,能够促进肝细胞中垃圾的代谢,从大肠代谢出来。
党参和枸杞子、姜,温脾固中焦,具有理气调脾的作用。
全方作用在中下二焦,以固中焦润通下焦为主,治疗肝郁痰结证的失眠。
分享给有用的朋友。
柴胡桂支干姜汤治疗失眠

柴胡桂支干姜汤治疗失眠
马某,女,27岁,失眠1月余来诊。
自诉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失眠,难入睡,口干不欲饮,心烦,怕冷,周身乏力,觉脐动如豚,大便稀烂,月经量少。
无口苦、汗出、胸闷、腹痛等。
舌红苔黄腻,脉沉细。
既往有“神经衰弱”病史。
PE:神清,萎黄貌,精神差,对答切题,声低气微,手脚冰凉。
N·S(-)。
诊为:不寐-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属厥阴)
柴胡18g 黄芩15g 桂枝10g 干姜10g
牡蛎20g 天花粉15g 当归15g 白芍12g
川芎10g 泽泻12g 茯苓40g
白术30g。
本例为明显上热下寒的医案,热扰于神故失眠,口干、心烦、腹部跳动都是上热的表现,又有怕冷、大便溏烂、月经量少、手脚冰凉等下寒的症状,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原方。
患者服用五剂后,能够慢慢入睡,可以入睡4小时左右,嘱其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心态,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7531250_黄新艳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验案举隅

•58 •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ct. 2022 Vol. 46 No. 5 【引文格式】廖玲玲,黄新艳.黄新艳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验案举隅[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2,46(5):58-60.黄新艳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验案举隅廖玲玲1,指导:黄新艳2*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摘要: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因其疗效显著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
黄新艳教授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主症为神疲乏力、畏寒、口干、口苦、小便不利,辨证属肝胆郁热、脾肾虚寒之寒热错杂证。
于临床应用时,随证加减,可获良效。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杂病论;寒热错杂证;医案中图分类号:R289.5;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2)05-0058-03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2.05.01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xamples of Huang Xinya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LIAO Ling-ling1, Instructor: HUANG Xin-yan2*(1.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2. Heng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gyang 412001, China)Abstract: 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comes from Shang Han Za Bing Lun, an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diseases by doctors of a lot of dynasties because of its remarkable efficacy. Professor Huang Xinyan believes that the prime symptoms of 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are mental fatigue, fatigue, aversion to cold, dry mouth and bitter taste in the mouth, and dysuria, and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hould be simultaneous occurrence of the cold and heat syndromes, such as stagnation heat in the liver and gallbladder, and cold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and kidney. The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can achieve good efficac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Shang Han Za Bing Lun; simultaneous occurrence of the cold and heat syndromes; medical record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天花粉、牡蛎、炙甘草7味药组成。
余泽运:柴胡桂枝干姜汤案

余泽运:柴胡桂枝干姜汤案本方主治少阳兼脾虚津伤水饮证,见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便溏,但头汗出。
病机为少阳不和,三焦失畅,脾阳不足,津液被伤。
方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桂枝、干姜、甘草温化水饮;牡蛎、花粉逐饮开结。
现代用以治疗感冒后疲劳综合征、慢性胆囊炎、肝炎、慢性结肠炎等见肝胆郁热,脾虚、津伤之病机者。
案101、体倦乏力(感冒后疲劳综合征)张某,女,26岁,2013年9月5日诊。
主诉:身倦乏力伴口干口苦1个月。
患者诉:一月前,患感冒愈后出现体倦神萎,浑身酸困,四肢软,口干口渴,小便短涩不利,兼口苦纳差,心烦,两胁胀闷不适,大便稀溏,反复用中西药治疗,效不果,今来本所就诊。
诊其舌质淡,苔白润,脉缓弱无力。
辨证:肝胆郁热,脾虚气津两伤。
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三仙汤。
柴胡25g,黄芩15g,桂枝15g,干姜10g,花粉20g,牡蛎15g,甘草10g,石菖蒲12g,仙茅10g,仙灵脾12g,仙鹤草90g,黄精30g。
4剂,水煎服。
一周后因他病来诊,告知药用完诸症皆消失,精神、体力俱佳。
按:本例于感冒愈后见体倦神萎,浑身酸困,四肢软,小便短涩不利,大便稀溏,为外邪损伤脾阳,运化失职,水饮内停,阻遏清阳上升,肢体经脉受阻使然;口干口渴,口苦纳差,心烦,两胁胀闷不适,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热上泛所致。
如此虚实错杂、寒热错综之证,治疗殊为棘手。
《伤寒论》147条说:“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郝万山说:应用本方,要抓住胁痛、口渴、便溏三个主症;病机上主要抓肝胆郁热、脾虚、津伤。
本方常用于治疗肝胆疾患兼太阴脾家虚寒、津液损伤的证侯,临床既有口苦、口渴、心烦、胁痛、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又有便溏、腹胀、纳差等特征。
故笔者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畅达三焦,温脾生津;合三仙汤、石菖蒲、黄精扶正补虚,益气提神。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经验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经验患者,女性,48岁,反复头晕1年,1年前因脑肿瘤术后常常出现头晕,失眠,夜间入睡4小时,口干,饮水不多,胸闷,纳少,时有心烦,右眼视物模糊,身怕冷,二便可,夜尿2-3次,月经量少,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二诊,患者诉头晕症状消失,睡眠正常,无胸闷心烦,右眼视物模糊,右侧头皮麻木(手术切开),口干,纳可,二便可,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注:患者头晕、失眠、心烦、口干,是上热的表现,纳少、怕冷、夜尿多是下寒的表现,故辨为厥阴病。
月经量少、脉沉细,提示血虚,夜尿多、苔白腻,是水饮内停的表现,故辨证为厥阴病兼血虚水盛。
故拟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二诊,患者头晕失眠均缓解,右眼视物模糊是肿瘤压迫视神经引起的后遗症,右头皮麻木是手术损伤神经引起,考虑为血虚、血瘀所致,故加桃仁以加强活血化瘀,加青葙子以清肝明目。
以前未进入六经体系的时候,对厥阴病的认识很少,从来没有用过柴胡桂枝干姜汤。
学习了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之后,发现临床上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机会很多,在失眠、头晕、腰痛、便秘、胃病、肝炎等疾病都有运用的时候,而且疗效很好。
胡老讲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运用经验:本方证见:肝区疼痛,肩背痛,腰酸,渴而不呕,小便不利,疲倦无力。
临床常配伍方剂:血虚浮肿合当归芍药散;腹胀食欲不好合半夏厚朴汤;小便不利,大便溏,小腹胀合五苓散;浮肿或有汗合防己黄芪汤;肝区痛明显或左侧少腹痛合桂枝茯苓丸;肝区痛较轻或胸痛合旋覆花汤;头痛,头晕,吐涎沫合吴茱萸汤。
胡老屡用本方加吴茱萸治头痛剧烈的青光眼,得奇效。
慢性肝炎肝区痛可加王不留行,增加甘草用量;肝功能不正常宜加丹参、茵陈。
临床上辨证厥阴病,关键是辨对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病机:上热的表现主要有:口干、眼干、鼻干、口苦、口疮、心烦、失眠、面部痤疮等。
下寒主要表现:腹泻、小便次数多,手足厥冷等。
厥阴病又常兼夹血虚水盛的表现,《伤寒论》97条、“血弱气尽,腠里开,邪气因入”,这提示了半表半里的病机——血弱气尽,《金匮要略》中说“血不利则为水”,所以厥阴病常兼夹血虚水盛,临床上常常加用当归芍药散活血养血、化湿利水,疗效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8月第15卷第6期•2067 •年10月11日。
平素经量正常,色红,无痛经,无血块。
母亲有高血压病史。
现仍有头晕、头账痛、心慌、急躁 易怒,易疲劳,健忘,恶心、腹账、反酸、乏力、汗出、感气 从腹部上冲心胸,无发热、咳嗽、咯痰,无呕吐,耳鸣如蝉,畏寒,稍口干,口微苦,纳可,眠差,难入睡,易惊醒,失眠多梦,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脉细涩。
血常规:血 细胞比容33.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5.2 pg,平均红细胞体积79.1 fL,血红蛋白106 g/L,血小板平均体积10.2 fL,血常规稍有异常。
腹部彩超示:肝囊 肿。
甲状腺功能示:三磺甲状腺原氨酸(FT3)233.56 pmol/L,甲状腺球蛋白13g/mL。
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返流(轻度),二尖瓣返流(轻度),三尖瓣返流(轻 度),肺动脉高压(轻度)。
颈部血管彩超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心电图及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血压142/92 mmHg,心率72次/min。
综上分析:病人正处于绝经期内,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气血不足。
血虚无力平衡相火,相火上炎,扰心动脉,上扰清阳;阴阳两虚,水火失 济,肾者,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故诱发头晕头痛。
西医诊断:高血压(2级,高危),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医 诊断:眩晕病,心悸病。
中医辨证:肝肾阳虚,阴虚火 旺。
治法:温补肝肾,滋阴降火,益气活血,行气健脾。
方选二仙汤加减。
处方:仙茅9g,仙灵脾30g,巴戟天 30 g,盐黄柏30 g,盐知母30 g,当归15 g,赤芍30 g,鳖甲(先下)15 g,龟甲(先下)15 g,黄芪45 g,党参30 g,茯茶30 g,白术30 g,麦芽45 g,龙骨30 g,牡蛎30 g,代赭石30 g,旋复花(包)30 g,半夏9 g,远志30 g,枳实30 g,莱菔子30 g,防风30 g。
14付,水煎服,每 日1次,早晚分服。
方中配伍仙茅、巴戟天、仙灵脾温补肝肾,盐黄柏、盐知母、鳖甲、龟甲滋阴降火,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麦芽、防风益气健脾祛风,赤芍、当归活血化瘀,枳实、半夏、莱菔子、旋复花、代赭石行气降逆,远志、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温补肝肾,以调整阴阳;益气健脾,以补气血生化之源;滋阴泻火,以安养心神。
西药继续服用缬沙坦、倍他乐克,每日1次。
并嘱托病人低盐饮食,调节情绪,适量运动。
复诊头晕、头账痛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良好,纳可,检测血压125/75mmHg,心率69次/m in,继服14付,巩固治疗。
5结语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为发生在围绝经期内的心血管疾病,为女性常见多发病症,长期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西医认为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常以降压药物为主,辅助以激素调整[5]。
然而,效果不佳。
中医从调整阴阳气血角度论治,以二仙汤加龟甲、鳖甲温补肝肾,滋阴泻火,同时,劝病人规避风寒,调畅情志,防范劳倦,调节饮食。
经临床运用,在防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方面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进一步研究二仙汤加龟甲、鳖甲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刘永胜,赵丽慧.二仙汤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0, 25(4):741 742.[2]朱春兰,夏亦冬.中药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0) 92 - 95.[3]林玲,张艳辉,曲俐.辨证论治妇女更年期合并高血压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4)34 36.[4]王海清.论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与病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 232^2323.[5]祖力胡马尔•玉素甫,郭蔚.中西医防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3):48-51;64.(收稿日期:2017 02 21)(本文编辑郭怀印)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王学斌1,王中琳2,王兴臣3关键词:不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验中图分类号:R256.23 R289. 5文献标识码:B d〇i: 10. 3969/. issn. 1672-1349.2017.16. 039 文章编号:1672-1349(2017) 16-2067-02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名 方,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消化、呼吸、神经、泌尿 等多种系统疾病[]。
本研究例举王中琳教授用《伤寒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齐鲁内科时病学术流派 研究(No.2013Z003—4)作者单位: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讯作者:王兴臣,E mail: sdlcwxc@ 引用信息:王学斌,王中琳,王兴臣.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6)2067-2068.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的验案,并分析病机、方药配伍意义,以期开拓临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证思路。
1资料验案[1] 病人,女,35岁,2014年10月7日初诊,主诉“眠差1年,加重1月”,症见入睡困难,思绪烦 乱,不能自已,可睡3h〜4h,眠浅多梦、易醒,多醒于 凌晨两点左右,醒后难再寐。
平素急躁易怒,咽中痰多 难咯出,时有头晕、左侧头痛,经前期乳房账痛,腰酸痛,纳差,恶冷饮食,易腹痛、腹泻,精神可,易疲劳,大•2068 •CTHNESEJOURNAL OF IN TEG RATIV E MEDICINE ON CARDTO /C ER EBR()VASCULAR DISKASE A u g us t2017 V()l.丄5 N().16便稀,小便可。
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弦紧。
处方:柴 胡15 g,桂枝9 g,干姜12 g,黄芩15 g,生牡蛎30 g,天花粉15 g,甘草6 g,清半夏9 g,厚朴30 g,茯苓15 g,紫苏叶9g,桔梗12g,牛蒡子12g,白芍15g,酸車 仁30 g,远志15g。
10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病人服上方10剂后,诸症悉减。
刻诊:较前易入睡,夜眠7 h〜8 h,做梦减少,中间偶尔醒1次后可复眠,次日白昼仍困意浓,乏力,情绪激动时后项部账痛,头稍昏沉,纳可,二便调。
舌质红,苔腻稍黄,脉浮弦紧。
处方:前方加萆藓30 g,6剂,水煎服,日1剂,早 晚温服。
三诊:服上药6剂,睡眠质量提高,无异于常人。
前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验案[2] 病人,女,45岁,因“眠差3年余”于2013年9月6日初诊。
刻诊:睡眠时好时差,眠浅易 醒,思虑过度,偶有乏力,形寒肢冷,纳差,大便不成形,小便调,月经周期提前10余天,伴小腹坠账疼痛,经血 量多色黑,伴有血块。
舌红少苔,脉浮弦紧。
处方:柴 胡15 g,桂枝12 g,干姜9 g,黄芩12 g,天花粉15 g,生牡蛎30 g,茯苓15 g,半夏9 g,厚朴15 g,紫苏叶9 g,百合30 g,紫石英30 g,酸車仁30 g,延胡索30 g,甘草6 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7 d后复 诊,服药后睡眠改善,仍眠浅多梦,乏力,纳可,大便不 成形,小便调。
舌红根黄腻,脉细弦。
处方:前方加乌梅20 g,淡豆豉15 g,夏枯草15 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三诊:服前方7剂诸症悉减,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2讨论此两案病机皆为寒热错杂,“热”即是肝胆郁热,“寒”则指脾脏虚寒,而不寐实由肝胆郁热、热扰肝魂所致。
《灵枢•口问》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 尽而阳气盛,则寤矣”2]。
不寐之因不外两点,一者阴虚不能纳阳,二者阳盛不得人于阴,总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所致[3]。
其病位虽在心,实则与肝、脾、肾密切 相关,五脏六腑皆可使人不寐,非独心也。
此两案病人平素过多思虑,肝气郁不得舒,“胆者,中正之官,决断 出焉”4],最忌犹豫思虑不绝,五志过极皆化火,久之成肝胆郁热。
肝郁失疏泄,胆郁失升发,久郁热扰肝魂则见寐不得安、多梦,烦躁易怒;少阳不达,胆失决断则思虑不绝益甚。
验案[1]病人每于凌晨两点左右醒来,实 由此时肝经当令,肝之阳得天之阳所加以致阳出于阴所致。
病人经前期乳房胀痛、腰酸痛,月经周期提前10余天,伴小腹坠胀疼痛,经血量多色黑,伴有血块均为肝经郁热而致。
又“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5],肝失疏泄,木不疏土,久则肝病传脾;加之病人思虑过度,有伤于脾,故见腹痛、腹泻、大便稀等脾脏虚寒之象。
治宜疏肝健脾,调和寒热,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方中柴胡味微苦性平,气味俱轻,禀少阳生发之气,既舒肝之郁,又可泻肝之热,王好古谓曰“柴胡泻肝火”“柴胡泻胆火”[6],《神农本草经》又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7],用 于此证针对肝胆郁热兼脾脏虚寒甚是相宜。
桂枝味辛性温,张锡纯谓之曰: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 理肝木之郁使之条达”[8],用于此则佐柴胡疏肝、平肝,又可“补中益气”7]。
黄芩味苦性寒,配柴胡清肝胆火热。
所以不用大剂清肝热药者,恐其损耗肝阴也。
干 姜、甘草温中,理脾脏虚寒、止痛。
牡蛎味咸性平,散结 软坚,配柴胡疗胸胁坚痛,《本经》谓其主“惊恚怒气”,用于此则清降胆心之气。
天花粉,味苦,性凉而润,《本 经》谓之“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气味苦寒则疗火热,体质濡润能治燥涸。
全方寒温并用,以平 肝胆郁热、和脾脏虚寒为功,正切病机。
两验案均合以四七汤,取其理气健脾化湿之功及“以四味治人之七情”之义。
验案[1]加白芍、酸枣仁,柔补肝阴,纳摄肝魂;桔梗、远志者,强志倍力,使人有定见,又《名医别录》谓桔梗“得牡蛎、远志疗恚怒”二诊加萆蘚者,取其 “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7]之功。
验案[2]加 百合、酸枣仁解郁安神,紫石英镇心、安神,延胡索“理 气痛血凝”《药性赋》)复诊加乌梅酸敛生津养肝阴,淡豆豉清热除烦,加半夏、夏枯草者,“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医学秘旨》)取其交通阴阳之意。
全方安神药用之甚少,可见治不寐贵在求本,不 在泛泛安眠。
综上所述,柴胡桂枝干姜汤用于不寐肝胆郁热、脾 脏虚寒之寒热错杂证最相宜,本证多由思虑日久,情志 不舒,病由肝及脾而致,以人睡困难、眠浅多梦,伴闷闷 不乐或急躁易怒,胁肋胀痛或月经不调,腹痛、腹泻、大 便稀等肝热脾寒症状为辨证要点。
参考文献:[]姜建国.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55 - 256.[2]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0.[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7.[4]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5]清•黄元御.四圣心源[M].李玉宾,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6]元•王好古.汤液本草[M].张永鹏,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7]吴普.神农本草经[M].顾瞻,点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31;77;148.[8]张锡纯.张锡纯中药亲试记[M].刘观涛,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98.(收稿日期:2017 0121)(本文编辑郭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