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B 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D 3.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例:图中曲线中的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88°,求该地的地理纬度,及太阳直射该地点的 时间。 H 90° 88° 60° 30°
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 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
88°=90°- ∣Φ±23°26′∣
88°=90°- (23°26′-Φ) Φ=21°26′N 或根据同一天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 两地的纬度差计算:
△H= 90°- 88°= 2° ,故△Φ = 2°
H
H
H=900-纬度差 H=900-|Φ δ| 同号用减,异号用加
例:计算长沙(28°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 阳高度。
例:计算长沙(28°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 阳高度。 夏至日:
H=90°- 纬度差
=90°- (28°-23°26 ′) =85°26′
例:计算长沙(28°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 阳高度。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
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
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
最小值;冬至日情况相反。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接受直射之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2) 图
900 750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66.50 600 450 300 150 00 春分日
丙丁甲乙 。 (1)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为:___________ 丙丁 (2)在四地中,有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____ , 乙 正午太阳高度能达900的是_________ ;甲地一年中 13.5小时 最长的昼长为______________ 小时。
3. 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 (1) 变化规律
直射点的平均移动速度8°/月,故太阳直射该地 点的时间大约是夏至日之前和之后一星期左右, 即6月15日和6月29日左右。
图5中,当a,c值相 差20°时,该地的 纬度值为( C )
A.23°N B.63°N C.43.5°N D. 27°N
(2010年浙江)8.读右图,某经线
430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3) 总结
极 点:Hmax=23.5 0 回归线:Hmin=43 0 极 圈:Hmax=47
0
几条重要规律
1、子夜太阳高度h=Φ+△-90
0
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子夜太阳高 度为h,则△=(H+h)/2 3、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度数=H变化的度数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 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 2—3题。
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 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
88°=90°- ∣Φ±23°26′∣
88°=90°- (23°26′-Φ) Φ=21°26′N 或根据同一天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 两地的纬度差计算:
△H= 90°- 88°= 2° ,故△Φ = 2°
冬至日:
H=90°- 纬度差
=90°- (28°+23°26 ′)
=38°34′
例:计算长沙(28°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 阳高度。
春分和秋分日:
H=90°- 纬度差
=90°- (28°-0°′)
=62°
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
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太阳直射点越近,H越大;反之越小
ABaidu Nhomakorabea
0° 12.22 3.21
6.22
日期 9.23 12.22
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 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
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 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
88°=90°- ∣Φ±23°26′∣
88°=90°- (23°26′-Φ) Φ=21°26′N
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 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
88°=90°- ∣Φ±23°26′∣
88°=90°- (23°26′-Φ) Φ=21°26′N 或根据同一天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 两地的纬度差计算:
88°=90°- ∣Φ±23°26′∣
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 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
88°=90°- ∣Φ±23°26′∣
88°=90°- (23°26′-Φ)
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 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
23026’ 00 23026’
66034’ 900S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
温带:△Hmax=47o(46o52’) 寒带:△Hmax=23o26’—46o52’ 热带:△Hmax=23o26’—46o52’
5、下表表示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和昼夜长短的最大变化值,据表回答问题:
地点 正午太阳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甲 46052’ 3小时 乙 23026’ 0小时 丙 400 24小时 丁 46052’ 24小时
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该日直射点的纬度 同一天,位于直射点同侧的两地: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两地的纬度差。 同一天,对称于太阳直射点分布的两条纬线 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夏半年,某地在与夏至日对称的两天的正午 太阳高度相等。
夏 至 日 900
春 秋 分 日
冬 至 日
23026‘
900 N 66034’
该地纬度与 21°26′N。
例:图中曲线中的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88°,求该地的地理纬度,及太阳直射该地点的 时间。 H 90° 88° 60° 30°
A
0° 12.22 3.21
6.22
日期 9.23 12.22
21°26′
21°26′
夏至
21°26′
夏至
21°26′
该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相差2°,根据太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