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广西北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广西北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扫描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dde174783e0912a3162a01.png)
1、【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摩擦起电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的掌握。
难度:较易【解析】A.梳头时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这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符合题意;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属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合题意;C.电源给用电器供电,属于电能的利用,不合题意;D.利用风力发电,属于能量的转化,不合题意;2、【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长度、质量、温度、速度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长度、质量、温度、速度的估测能力。
难度:较易【解析】A.跳绳的长度约为2.5m,A 不合实际;B.体育测试专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B 不合实际;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C 符合实际;D.中学生50m 短跑的时间约为6s,速度约为,D 不合实际;3、【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噪声防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交通标志牌的认识及对噪声防治的方法的认识。
难度:较易【解析】A.此图表示最高速度为60km/h,与防治噪声无关,A 不合题意;B.此图表示承重质量最大20t,与防治噪声无关,B 不合题意;C.此图表示禁鸣,是在声源处防治噪声的方法,C 符合题意;D.此图表示到北海的距离及最高速度,与防治噪声无关,B 不合题意;4、【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电磁波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的应用的掌握。
难度:较易【解析】WiFi 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故 B 正确,ACD 错误;5、【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杠杆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杠杆及其应用的掌握。
难度:较易【解析】A.骆驼运载物品,扁担的宽窄影响的是压强的大小,与杠杆无关,A 不合题意;B.驴拉货物,拉力的方向决定了拉力的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有关,B 合题意;C.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表面,受力面的增大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与杠杆无关,C 不合题意;D.举重,是人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与杠杆无关,D 不合题意;6、【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凝华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掌握及辨别能力。
广西钦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b7d4cf80eb6294dd886cc4.png)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3分)(2015•钦州)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B.普通教室的高度为7m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为50ND.冷冻室里冰淇淋的温度为10℃考点: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温度;长度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将题目中的数值大小与生活相联系,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即可.解答:解:A、由用电常识可知,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故A正确;B、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m,达不到7m,故B错误;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为500N,而不是50N,故C错误;D、冷冻室里冰淇淋的温度一定在零下,不可能为1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和认识,将题中的各量与生活实际联系,排除不符实际的,即可得到答案.2.(3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是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重力示意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重心,方向竖直向下,据此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作答.解答:解:A、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而不是在小球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上.故A错误;B、图中重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故B错误;C、图中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重心,且方向竖直向下,故C正确;D、图中重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故D错误.故选C.点评: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需要牢记!3.(3分)(2015•钦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冰雪消融B.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C.露珠的形成D.电吹风吹干了湿头发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升华是物体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结合选项中物态的变化可逐一做出判断.解答:解:A、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是樟脑片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了气态,故B正确;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电吹风吹干了湿头发,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要判断某些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首先要知道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4.(3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两灯泡属于串联接法的是()A.B.C.D.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各元件顺次逐个连接,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并列连接,工作时互不影响,据此来结合电路图进行判断.解答:解:A、两开关均闭合后,两只灯泡并列连接,工作时互不影响,为并联电路;B、两开关均闭合后,一个灯泡被短路,电路为另一灯泡的基本电路;C、S1断开,S2闭合后,两只灯泡并列连接,工作时互不影响,为并联电路;D、S1闭合,S2断开后,电流依次流过两只灯泡,只有一条流通路径,为串联电路.故选D.点评:明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根据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可对电路图的连接情况做出判断.5.(3分)(2015•钦州)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①用水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循环散热;②用泡沫塑料作为救生衣材料;③用塑料制造插座和开关的外壳;④用盐水进行农业选种.其中,运用了密度性质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①水的比热很大,相同条件下,升高相同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比较多.②泡沫塑料的密度比较小,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③电源插座的外壳是由塑料制成的,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④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解答:解:①、因为水的比热比较大,所以用水做冷却液.不符合题意.②泡沫塑料的密度比较小,相同体积时,泡沫制成的救生衣质量小,重力小,使有效利用的浮力增大.符合题意.③塑料是绝缘体,所以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不符合题意.④调节盐水的密度,饱满的种子密度大于盐水密度而下沉,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而漂浮,达到选种的目的.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物质的特点的理解,熟记课本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6.(3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A.箭离开弓过程B.运动员撑起过程C.杠铃被举起过程D.运动员下落过程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选项应该具备重力势能减小(所处高度减小),动能增大(速度增大)的条件.解答:解:A、将弓拉弯时,人对弓做功,弓形状发生改变,产生了弹性势能;松手后,恢复原状态的弓对箭做功,使箭的速度变大,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不符合题意;B、运动员撑起过程,运动员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符合题意;C、杠铃被举起的过程中,杠铃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是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过程,不符合题意;D、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时,所处的高度降低,其速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能量转化的题目必定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掌握影响能量大小变化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7.(3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是通电螺线管磁感线分布的情形,其中磁感线方向正确的是()A.B.C. D.考点:磁感线及其特点.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由电源方向可知电流方向,由安培定则可判出磁极方向及磁感线方向.解答:解:AC、电源左侧为正极,则电流由左侧流入,由安培定则得,螺线管的右侧为N 极,左侧为S极,外部磁感线由N指向S,故A错误、C正确;BD、电源右侧为正极,则电流由右侧流入,由安培定则得,螺线管的左侧为N极,右侧为S 极,外部磁感线由N指向S,其中D的最左端箭头标注方向错误,故CD错误.故选C.点评:安培定则为判螺线管极性、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等的重要方法,应熟练应用.8.(3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A.B.C.D.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解答:解: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相对比较简单.9.(3分)(2015•钦州)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拔河比赛时换上新鞋 B.穿上雪橇滑雪C.司机开车要系安全带D.飞机机翼上下不对称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3)惯性在生活中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但也会带来危害,故即要注意应用也要注意防止其危害.(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飞机和船的设计上很重要.解答:解:A、拔河比赛时换上新鞋,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穿上雪橇滑雪,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司机开车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会向前冲,即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与摩擦力无关,故C不合题意;D、飞机机翼上下不对称的设计,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与摩擦力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通过日常生活中与摩擦、惯性等有关的具体措施,来结合对应的物理知识,是考查的热点题型,这种题目可以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10.(3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阻值为R的电阻丝,用四种方法分别接在电压为U或D考点:焦耳定律.专题:电和热综合题.分析:根据电阻的串并联比较各选项中电阻的大小,根据Q放=t得出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热量的关系.解答:解:因为串联电路中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因为Q放=W=t,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最多的是D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焦耳定律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电阻的串并联判断选项中总电阻之间的关系.11.(3分)(2015•钦州)现在家庭中使用的电器较多,例如:①吸尘器;②手机;③空调;考点:电磁波的产生.专题:电和磁.分析:(1)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是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具有了磁性,这是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是电流的化学效应.解答:解:①吸尘器靠电动机的转动而工作,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②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发射;③空调是利用了物态变化的吸放热过程;④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与电磁波的应用有关;⑤洗衣机靠电动机的转动而工作,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12.(3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解答:解: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错误,B正确.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做过实验应知道小车沿斜面做变速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属于中等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2分)(2015•钦州)(1)如图1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解答:解:(1)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答案为:(1)振动;(2)介质.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两个知识点,要会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的实际现象.注意转换法和理想实验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14.(2分)(2015•钦州)(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考点:漫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仍平行向着同一个方向;漫反射由于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解答:解:(1)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2)漫反射由于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因此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漫反射,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漫.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以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属光学基础题.15.(2分)(2015•钦州)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带异(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的缘故,这种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使梳子和头发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考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摩擦起电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解答:解:头发和梳子摩擦,头发和梳子带异种电荷,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利用摩擦的方法使梳子和头发带电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故答案为:异;摩擦起电.点评:掌握摩擦起电的实质、现象,并能运用摩擦起电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16.(2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 3.2 N,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与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要看清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平衡力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2N;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与物体所受重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3.2;物体所受重力.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与平衡力的辨别,属力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7.(2分)(2015•钦州)核电站是利用铀核在裂变(选填“裂变”或“聚变”)时释放的能量来发电,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选填“可控”或“不可控”)的.考点:核裂变.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解答:解:原子核裂变、聚变都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由于核裂变是可控的,故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过程中释放核能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故答案是:裂变;可控.点评:对核能的认识、核能发电中的能量转化、原理等是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我们在了解核能的同时,也应对其它新能源有所了解.18.(2分)(2015•钦州)为了确保用电的安全,日常生活中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电饭锅、电冰箱使用的是三脚(选填“两脚”或“三脚”)电源插头.考点:安全用电原则.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在维修、更换、搬运用电器之前,应先切断电源;三孔插座的第三个孔接地线,三脚插头的第三个脚接用电器金属外壳.解答:解:为了确保用电的安全,日常生活中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这样才能保证操作安全;电饭锅、电冰箱使用的是三脚电源插头,这样可将用电器外壳接地,避免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答案为:断开;三脚.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积累,加强安全意识,学好电、用好电!19.(2分)(2015•钦州)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撑着太阳伞走在大路上(如图所示),一阵强风水平吹过来,伞面会向上翻,这是因为伞的上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比下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小,导致伞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向下的压力.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本题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受到升力作用被吸起来.解答:解:如图,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伞上表面的气压,所以伞会被向上吸起来.故答案为:小;大于.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分析伞上下方空气的流速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2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的单摆,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对小球做功,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不做功(均选填“做”或“不做”).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解答:解: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高度降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小球受到的重力对小球做了功;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方向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小球没有在拉力的作用下移动距离,故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没有做功.故答案为:做;不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做功条件的应用,要明确: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才做功.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21.(2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与实物电路图相对应的电路图.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灯泡与电流表串联连接,根据实物图用各元件符号表示即可.解答:解: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电流表、灯泡和开关,然后回到电源负极即可,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能力,能正确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是画电路图的前提.22.(2分)(2015•钦州)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法.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通过比较提升物体绳子条数的多少确定最省力的绕法.解答: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股数,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达到省力程度也不同,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3.(6分)(2015•钦州)(1)小亮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c (选填“a”、“b”或“c”);温度计读数方法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C”).(2)小黄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进行如图3所示的操作,他漏掉的操作步骤是游码调零.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注意观察物体温度在零下还是零上.(2)天平的调节,先调游码,后调平衡螺母.解答:解:(1)a、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此方法错误;b、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此方法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测量方法正确;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正确的是B.(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游码调零,然后再调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故答案为:c;B;游码调零.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以及天平的调节,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和天平,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4.(8分)(2015•钦州)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9V)、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电压表、10Ω电阻、5Ω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1)如图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图,要用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导线a、b、c中有一根连接错误,这根导线是 c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选填“变大”或“变小”).(3)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3~6V,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①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本实验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值为15 Ω.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连接;②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③所测量的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2)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并结合欧姆定律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3)①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即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据此进行解答;。
2015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5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fadd86fd0a79563c1e7273.png)
2015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2.(3分)小明乘坐梧州南站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当动车行驶时,看到桌面上的苹果保持静止不动,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桌面C.路旁的树木D.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3.(3分)下列实际生活应用中,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的是()A.用钨做白炽灯泡的灯丝B.用塑料做插座的外壳C.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D.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的道具4.(3分)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A.B.C.D.5.(3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起火时,应迅速用水扑灭B.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铜线代替C.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要接触笔尾金属体D.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6.(3分)在同样环境下,比较两根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铜导线电阻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的大B.一样大C.长的小D.无法确定7.(3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冰雪消融B.草叶上形成“露珠”C.水烧开后冒出“白气”D.霜打枝头8.(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D.普通居民楼每层的高度约为6m9.(3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当闭合开关S试触时,发现3只小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并超过最大刻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小灯泡L1发生断路 B.小灯泡L2发生短路C.电流表使用的量程太小D.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10.(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伞被风吹得向上翻起的情景,关于伞向上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大,上表面空气压强比下表面大B.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大,上表面空气压强比下表面小C.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小,上表面空气压强比下表面大D.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小,上表面空气压强比下表面小11.(3分)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分别以v1、v2、v3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且v1<v2<v3.其牵引力分别为F1、F2、F3,不考虑空气阻力,则()A.F1=F2=F3B.F1>F2>F3C.F1<F2<F3D.无法确定12.(3分)在两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其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试管在乙液体中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C.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D.两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2分)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家庭中的日光灯、电视机、电冰箱等用电器是联的.14.(2分)小明在实验室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然后打电话呼叫这个手机,该手机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电磁波可以在传播;电磁波在社会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机是其中的一个,请你再列举一个例子:.15.(2分)“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产生的.16.(2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其质量,密度.(以上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7.(2分)如图是嫦娥三号着陆器图片,该图是由月球车上全景相机拍摄的.拍照时,着陆器到镜头的距离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倍焦距.若要把着陆器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填“远离”或“靠近”)着陆器一些.18.(2分)雨过天晴,小明陪同妈妈在湖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地游动,天上的一条彩虹也倒影在水面上,非常美丽,实际上他们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形成的虚像,水中的彩虹是光的形成的虚像.(以上两空均填“反射”或“折射”)19.(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3.6W”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断开S2,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的电阻为Ω;若再闭合S2,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4A,则R的阻值为Ω.20.(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为3×103kg/m3,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甲的边长为0.09m,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Pa,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乙正方体切去的厚度为△d=cm.(g取10N/kg)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22小题各2分,第23小题4分、24小题6分、25小题10分,共24分)21.(2分)如图所示,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2.(2分)图中,杠杆OBA在图示位置静止,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力F的力臂l.23.(4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2)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点燃了一支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实验中,我们(填“透过”或“不用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然后用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24.(6分)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再按图所示的连接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1)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填“缓慢匀速提升”或“静止”)时读数,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N.(2)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填“>”、“=”或“<”)G.(3)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测量,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4)在此实验中,若仅增加钩码的重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5.(10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实验中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电磁铁磁性越强.(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甲的上端是极;电磁铁(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电池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他想新旧电池混用和不混用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他用一节新电池代替图中原来的电源,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电路的总电压,并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再分别把两个新电池、一新一旧电池串联起来,替换原来的电源,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电路提供是电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原因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四、应用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6分、27小题9分、28小题9分,共24分.解题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直接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26.(6分)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电热水器,下表是该热水器的一些技术参数.现将水箱中装满水,通电后正常工作30min,水温从20℃上升到40℃,在此过程中[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求:(1)电热水器正常工作的电流;(2)电热水器所消耗的电能;(3)水所吸收的热量.27.(9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该艇满载后的总质量为2.0×105kg.在一次测试中,登陆艇在水中匀速直线行驶1200m,所用的时间为40s,若受到的阻力始终为2.0×105N(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1)登陆艇满载漂浮在水上时排开水的体积;(2)登陆艇在测试中的行驶速度;(3)登陆艇在测试中牵引力的功率.28.(9分)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40Ω 1A”字样,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某位置时,R1两端的电压为8V.(1)电流表的示数I1为多少?(2)电阻R1的电功率P1为多少?(3)现把一个表盘如图乙所示的电压表接入电路中,要求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变化最大.①为了满足要求,电压表应接入ABCD中的哪两点?电压表选用哪一档量程?(不用写出原因)②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2015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分析】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解答】解: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大小无关,故A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B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分子运动的知识,考查学生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2.(3分)【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看它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它是静止的.【解答】解:A、以铁轨为参照物,苹果是运动的,不合题意;B、以桌面为参照物,苹果是静止不动的,符合题意;C、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苹果是运动的,不合题意;D、以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苹果是运动的,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3.(3分)【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熔点、导热性、密度、比热容、导电性、硬度等等,结合选项,确定所描述的应用实例是利用了物质的哪一特性,便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用钨做白炽灯泡的灯丝,利用的是钨的熔点高.不符合题意;B、用塑料做插座的外壳,利用的是塑料的绝缘性.不符合题意;C、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性质.不符合题意;D、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的石头是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因此,在表演场景中制作成倒塌的“墙壁”,可保护演员的安全,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中的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到导热性、密度、比热容、熔点四个物理特性,明确每一个选项的应用方式,不难做出判断,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4.(3分)【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熔化的整个过程温度变化的整体趋势是随时间升高的,而晶体熔化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晶体要在一定的熔点温度下熔化,而非晶体则没有一定的熔点.【解答】解:A、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若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则为熔化图象若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则为凝固图象.若温度有一段时间不变,则为晶体,若温度不断变化则为非晶体.5.(3分)【考点】安全用电原则.【分析】(1)水是导体,电路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否则会发生触电事故;(2)险丝的作用就是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使用铜丝起不到保护作用;(3)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4)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解答】解:A、若家用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A错误;B、当用细铜丝代替后,细铜丝的熔点很高,温度即使升高到一定程度,它也不会自动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C正确;D、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安全用电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安全用电常识的记忆和应用.同学们要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避免危险发生.6.(3分)【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决定因素与其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若说与外界有关,也只与外界的温度这个因素有关.导体一定,则电阻一定.与导体两端电压的高度,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等都没有关系.【解答】解:在同样环境下,电阻的大小不仅跟导体的材料有关,还跟材料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大小有关,在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时,长的铜丝电阻大.故选:A.【点评】在分析导体电阻大小时要注意两点:电阻受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影响,注意控制变量;电阻不受电流、电压等外界因素的影响.7.(3分)【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要判断出属于凝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凝华的特点,凝华是由物体气态变为固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解答】解:A、冰山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合题意;B、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不合题意;C、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壶嘴冒出,遇到外界的冷空气液化,形成小水滴,所以看到冒出大量“白气”.故C不合题意;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能力,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8.(3分)【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根据已掌握的对物理量数值的估计经验或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再进行推理进行判断.【解答】解:A、考场内的气温约为30℃,A不符合实际;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其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B符合实际;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C不符合实际;D、普通居民楼每层的高度约为3m,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温度、重力、速度、长度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常见物体的温度、重力、速度、长度的估测能力,注意积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数值经验.9.(3分)【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分析】并联电路中如果某支路断路,则这一支路用电器不工作,其他支路用电器仍工作;并联电路中如果某支路短路,则所有支路的用电器都被短路而不工作,烧毁电源;电流表量程选小时,指针指到最大刻度之外;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时,指针反向偏转.【解答】解: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超过最大刻度,说明指针会迅速转到最右侧,超过最大刻度,即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而三只小灯泡均发光,所以可能是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过小引起的.故选:C.【点评】使用电流表时,指针偏转不正常的情况有四种:①不偏转,原因是电路断路或电流表短路;②偏转角度很小,原因是电流太小或选择的量程太大;③指针迅速转到最右侧,原因是电流太大或选择的量程太小;④指针倒转,原因是电流方向错了.10.(3分)【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解答】解:风吹向伞,由于伞的下表面风速比伞的上表面的风速小,从而使伞的下表面受到空气压强比上表面大,对伞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故伞向上翻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掌握和应用,属于基础题.11.(3分)【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2)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解答】解: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和牵引力的作用;因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所以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的牵引力,因在不同的速度下汽车均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每次的牵引力均等于其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不变,则牵引力相等,即F1=F2=F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应用和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是很常用的一种方法,要掌握.12.(3分)【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分析】(1)同一支装入适量的铁砂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重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判断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3)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判断两液体密度的大小;由于放入试管后液面等高,根据p=ρgh判断烧杯底部所受压强大小关系;(4)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关系,利用p=比较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解答】解:A、由于装入等量铁砂的相同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所以试管受到的浮力:F甲=F乙=G,故A错误;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m排g,所以试管排开的液体质量相等,故B错误;C、由图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V甲>V乙,而F甲=F乙,则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ρ甲<ρ乙,由图可知:放入试管后液面等高,根据p=ρgh可得:烧杯底部所受压强p甲<p乙,故C错误;D、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由p=可得:p甲=p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属于难题,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区分浮力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决定浮力大小的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决定液体压强大小的是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2分)【考点】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分析】(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2)并联电路各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互不影响,串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解答】解: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由于家庭电路的各用电器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所以家庭电路的用电器是并联连接.故答案为:220;并.【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家庭电路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家庭电路的电压及连接方式的记忆,是一道基础题.14.(2分)【考点】电磁波的传播.【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多的,如:电视、手机、电磁炉、微波炉等.【解答】解: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生活中电磁波的应用很广泛,如电视机(卫星、收音机等).故答案为:真空;电视机.【点评】本题旨在考查电磁波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的传播及应用的掌握,属于基础题.15.(2分)【考点】音色;声音的产生.【分析】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解答】解:“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够区别出来;我们说话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音色;振动.【点评】本题旨在考查音色及声音产生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声音的特征及声音的产生的掌握,属于基础题.16.(2分)【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分析】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②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解答】解:①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长度变短、体积变小,剩余部分所含的物质减少,则质量减少;②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密度不变;故答案为:减小;不变.【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及密度的概念,理解他们的意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c4a83d4431b90d6d85c70f.png)
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播信息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3.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5.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是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当该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的()A.动能在减小,重力势能在增大B.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在增大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6.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6个7.下列电器设备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电铃D.电热水器8.“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由此可知,“全碳气凝胶”是()A.密度小的绝缘体B.密度大的导体C.密度大的绝缘体D.密度小的导体9.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10.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的()A.B.C.D.11.火车某节车厢有两间洗手间,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内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能实现上述设计的电路图是()12.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衣柜里的樟脑片升华时要放热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3.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这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A.导体的电阻的关系B.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C.导体的长度的关系D.通电时间的关系14.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则()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15.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时,发现图中只有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电路中的电阻R或等L只有一个出现故障,则可能是()A.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短路B.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断路C.电流表A1示数为零,电阻R短路D.电流表A1示数为零,电阻R断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请把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横线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6.(2分)小红同学用吸管喝完一盒牛奶后,用力吸了一下,牛奶盒变瘪了,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证明是存在的.17.(2分)如图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测距所用的雷达传感器是利用波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的,所用的汽油是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8.(2分)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19.(2分)小芳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当她走进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0.(2分)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图中A、B两点间,正确操作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选填“左”或“右”)端,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21.(3分)据报道,南宁市区日常3000t生活垃圾,而“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利用垃圾发电可缓解城市垃圾过多带来的问题.若完全燃烧1t的生活垃圾可发电210kW•h,则完全燃烧3000t生活垃圾可发电kW•h.这些电能可供功率为1kW的空调正常工作h,可以使kg 的水温度升高60℃.[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22.(3分)将一小物块A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A的体积是cm3,A的密度是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三、作图与简答题(共8分)23.(4分)(1)图甲是一束光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和法线.(2)如图乙所示,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24.(4分)为了深入推进“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南宁市公安交警部门于2015年3月至年底,在全市范围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其中,禁止电动自行车“超载”、“超速”.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这两个规定的道理.四、实验题(共20分)25.(6分)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1)在图甲装置中,存在错误的是.(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3)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6.(7分)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以知道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N;(2)分析比较实验①④⑤,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4)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是正确的.(5)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6)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7)在进行实验⑥⑦过程中,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了不变,进行探究、验证.27.(7分)小明想知道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1)小明在检查电路连接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甲中找出来并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2)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并在实验表格中记录数据和现象.实验中,当滑片移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V.(3)用L2替换L1重复以上的实验,但需要改变表的量程.(4)在小明完成的实验报告中,其中的一个实验表格如下:小明通过对比、推测、分析表中数据及现象得出最后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灯泡越亮.(5)在交流讨论中,小明知道了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记录都是正确的,但所设计的这个实验表格存在不妥之处,是.(6)小明进一步思考,认为“把灯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这种想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五、计算应用题(共26分)28.(6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了14m,汽车的牵引力为2×103N;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2)汽车牵引力在反应过程所做的功;(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29.(9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6W”的字样,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划片P从某点A移到另一点B的过程中(图中未标出),电流表与电压表表示数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小灯泡正常发光60s消耗的电能;(3)小灯泡电功率为2.1W的电阻;(4)滑片P在A、B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差.30.(11分)体重为600N的小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竖直提升物体A.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小聪对绳子的拉力F为4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及绳重).求:(1)拉力F的功率;(2)物体A受到的重力;(3)小聪拉动绳子前后对地面的压强之比;(4)小聪使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播信息【知识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思路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2)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取决与物体振动的幅度;(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过程】解:A、真空中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B、发声体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植树可以在传递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总结归纳】(1)此题考查了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速、声音的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等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在真空中即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知识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思路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解答过程】解:A、手影是广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水面倒影是广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水中的筷子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2015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5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e6b7a069dc5022aaea0029.png)
2015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的得3分,不选、多选或选错的均得0分)2.(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3.(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是手影游戏,关于影子的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4.(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5.(3分)(2015•桂林)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器具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器具是..6.(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人不再用脚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自行车的脚踏板旗杆顶的定滑轮8.(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在2s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100W.C D.10.(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在电路中两个规格完全相同的小灯泡L1、L2,闭合开关S后,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电流分别为I1、I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得,11.(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观察到小.12.(3分)(2015•桂林)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2分)(2015•桂林)电磁波家族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等,它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用来辨别钞票真伪的验钞机就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这些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等”)14.(2分)(2015•桂林)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凸透镜的焦点为F,当蜡烛如图所示放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可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15.(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动滑轮(选填“动”或“定”),如果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竖直向上放入拉力F是200N.G=×16.(2分)(2015•桂林)桂林“两江四湖”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水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秋天漫步在湖边林荫道上,闻到阵阵桂花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17.(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小灯泡的电阻为100Ω,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范围为“0~20Ω”,则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电阻的最大值是120Ω;闭合开关后,变阻滑片由b 往a移动,小灯泡的亮度变亮(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18.(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发热了,这说明通过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减少(选填“减少”、“增大”或“不变”)19.(2分)(2015•桂林)用天平测量某木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木块的质量为54 g.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0.5292N.20.(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有一横截面积为0.4m2的薄圆柱形盛水容器,侧面有一横截面积为10mm2的小孔A;容器底部的密闭活塞可在小孔A下方沿容器内壁上下移动.开始水深h=2m,水流出小孔的速度为1m/s,水恰巧能落入小管B中,为使水始终能落入B管中,须通过自动装置使活塞缓慢向上移动,则5000s内流入小孔的水的质量为50 kg,容器中的水对活塞压强减少了约1250Pa(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得:=三、作图、实验与探究(21、22题各2分,23题5分,24题6分,25题9分,共24分)21.(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是平面镜反射所形成的光路,图中虚线是法线,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22.(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接入家庭电路中.23.(5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①水的沸点为98℃;②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3)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4.(6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转化法;(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25.(9分)(2015•桂林)学校实验室新进了一批“2.5V 0.75W”的小灯泡,小明想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否符合规格.实验员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小灯泡、铭牌为“10Ω2A”、“5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二节1.5V的干电池、开关、导线.(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2)按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时,开关S应该断开;(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小,原因是: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应换用铭牌为50Ω1A的滑动变阻器;(4)小明更换器材后完成实验,应用实验数据作出“U﹣I”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得小灯泡实测的额定功率为0.75W,该小灯泡符合(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制造规格;(5)由“U﹣I”关系图象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时,它的电阻是5Ω;进一步分析图象可得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它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增大(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R=可知灯丝的电阻:==5四、综合应用(26题6分,27题8分,28题10分,共24分)26.(6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重500N的小丽同学,在今年中考体育必测项目800m 的测试中,以3min20s的好成绩跑完全程.求:(1)跑前小丽站立地面,他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牛顿?(2)小丽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计算平均速度.=27.(8分)(2015•桂林)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6V,S为单刀双掷开关,小灯泡L的电阻R L=10Ω,R为某种压敏电阻,其阻值R与压力F成反比关系,(如图乙所示),R的正上方装有一电磁铁P,其线圈电阻不计.(1)在R上水平放置质量为1kg的铁制品,开关接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时多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2)在R上水平放置质量为2kg的铁制品,开关接b,电压表稳定后的示数为4V,则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多少欧?电磁铁P对铁制品的吸引力为多少牛?=得,灯泡两端的电压==0.4A===12N28.(10分)(2015•桂林)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甲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图乙所示),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燃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锅的比热容为0.8×103J/(kg•℃)](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3)如果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广西崇左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
![广西崇左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9c23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3.png)
广西崇左市 2015 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卷面总分:100 分。
计算时, g 取 10N/kg .第Ⅰ卷(选择题共38 分)一、选择题(此题共 12 小题,共38 分。
第1~ 10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第10、11 小题为双项选择题,每题 4 分。
)1.以下估测中,最靠近实质的是A.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4km80cm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9dm1.6mm2.以下现象中,由光的折射惹起的是A.空中楼阁3.如图电路中,开关B.水中“月亮”C.小孔成像S 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D.墙上手影第3题图4.2015 年 6 月 1 日,“东方之星”客船在湖北监利县遭受强台风翻沉。
潜水员潜入12m 深水里搜救落水乘客,此时潜水员遇到水的压强是(已知ρ水 =1.0 ×10 3 kg/m3)A. 0B.12PaC.83.33PaD.1.2 ×10 5Pa5.以下案例中,不可以说明分子永不暂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排下班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6.高效节能的LED灯,此中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的主要资料是A.陶瓷B.超导体C.半导体D.橡胶7.以下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叉车向上举起货物B.小林沿着斜面向上拉动物体C.小欣背着书包上楼D.小明用力推石头但石头不动8.以下做法中,不切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维修电器时应切断电源B.发现有人触电应先救人后断电C.家庭电路安装空气开关 D .控制电器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上9.如图为研究电磁感觉现象的实验装置,则A.保持导体AB在磁场中静止,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B.只需导体AB在磁场中运动,电流表指针就发生偏转C.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表示机械能转变为电能D.依据电磁感觉现象揭露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第 9题图10.在图中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忽视机械自重和摩擦,当提起同样重物时,最省力的是A BCD 第10题图11.(双项选择)在体育场上常看到以下场景,此中能用惯性知识解说的是A.跳高运动员超出横杆落到垫子上 B .扔掷出的铅球走开手后向前运动C.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可以立刻停下 D .起跑时运动员用脚向后用力蹬地12.(双项选择)如图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实验装置。
广西崇左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
![广西崇左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eba804ee06eff9aef80765.png)
广西崇左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计算时,g取10N/kg .第Ⅰ卷(选择题共3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38分。
第1~1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10、11小题为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2.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是A.海市蜃楼 B.水中“月亮” C.小孔成像 D.墙上手影3.如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4.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船在湖北监利县遭遇强台风翻沉。
潜水员潜入12m深水里搜救落水乘客,此时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已知ρ水=1.0×103kg/m3)A.0 B.12Pa C.83.33Pa D.1.2×105Pa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6.高效节能的LED灯,其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A.陶瓷 B.超导体 C.半导体 D.橡胶7.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叉车向上举起货物B.小林沿着斜面向上拉动物体C.小欣背着书包上楼D.小明用力推石头但石头不动8.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维修电器时应切断电源 B.发现有人触电应先救人后断电C.家庭电路安装空气开关 D.控制电器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上9.如图为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则A.保持导体AB在磁场中静止,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第3题图B.只要导体AB在磁场中运动,电流表指针就发生偏转C.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表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根据电磁感应现象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10.在图中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11.(双项选择)在运动场上常看到以下场景,其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落到垫子上 B.投掷出的铅球离开手后向前运动C.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 D.起跑时运动员用脚向后使劲蹬地12.(双项选择)如图是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实验装置。
2015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f4089dff00bed5b9f31db3.png)
2015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如图是四个装有水的敞口容器,同时同地放在阳光下,其中水蒸发最快的是()A.B.C.D.2.如图是花样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摆出的漂亮造型,其中一名队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云朵C.队友D.太阳3.如图实例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A.花香扑鼻B.气体扩散实验C.压在一起的两D.一勺盐使整锅铅柱能承重汤都有咸味4.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是以下光学元件中的()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玻璃片5.把一团橡皮泥捏成“小黄鸭”,橡皮泥的密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A.风声最快B.雨声最快C.读书声最快D.一样快7.以下实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推土机用宽大履带来支承B.骆驼的脚掌面积比较大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尖锥状D.火车的轨道铺在枕木上8.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就是一个电池。
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如图),由图可知()A.锌片是正极B.铜片是正极C.铜片和锌片都可能是正极D.用电压表无法区分正、负极9.如果下落的雨滴受到的所有作用力突然消失10s,在这10s内雨滴将()A.匀速下落B.减速下落C.加速下落D.变成静止10.如图的插线板中,a接电源,b接台灯,c接电风扇,两个用电器均正常工作时,a、b、c中的电流()A.a最大B.b最大C.c最大D.一样大11.小明站在与水平地面垂直的平面镜M前(如图),现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1cm,小明在镜中的像将()A.向上移动1 cm B.向上移动2 cm C.向下移动l cm D.不动12.如图是两边管子粗细相同、足够高的连通器,其水平细管足够长,中间有一个可无摩擦移动的活塞。
2015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5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cc9da172ded630b1cb6e9.png)
物理试卷 第1页(共26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26页)绝密★启用前广西省南宁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 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有可能用到的物理公式:U I R =W P t = P UI = 2Q I Rt = m Vρ= s v t = G mg = Q=cm t ∆ 1122F l F l = Fp S= p gh ρ= F G =浮排 W Fs = W W η=有用总本卷g 取10N/kg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 .教室周围植树可减弱噪声D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手影B .水面“倒影”C .水中筷子“弯折”D .雨后的彩虹 3.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
此透镜是一个( )A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在如图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在电线上晒湿衣服B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C .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D .不靠近高压电 5.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是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
当该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的( )A .动能在减小,重力势能在增大B .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在增大C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6.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 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6个7.下列电器设备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发电机 B .电动机 C .电铃D .电热水器8.“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
2015广西中考物理真题试卷.docx
![2015广西中考物理真题试卷.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34d73c4c850ad02df80417f.png)
2015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1.以下是有可能用到的物理公式,供你选用。
I=UR P=WtP=UI Q=I2Rtρ=mVv=stG=mg Q=cmΔtF1l1=F2l2p=FS p=ρgh F浮=G排W=Fsη=W有用W总2.本卷g取10N/kg。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教室周围植树可减弱噪声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图13.图2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
此透镜是一个()图2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在图3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图35.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是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
当该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的()A.动能在减小,重力势能在增大B.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在增大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6.如图4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图4A.1个B.2个C.3个D.6个7.下列电器设备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电铃D.电热水器8.“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
由此可知,“全碳气凝胶”是()A.密度小的绝缘体B.密度大的导体C.密度大的绝缘体D.密度小的导体9.在图5所示的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图510.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2015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5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7a34d3b0717fd5360cdcf2.png)
广西省南宁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答案解析 第Ⅰ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真空中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 错误。
发声体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B 错误。
植树可以在传递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 正确。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故D 错误。
2.【答案】A【解析】手影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 正确;水面倒影是广的反射现象,故B 错误;水中的筷子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 错误;雨后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 错误。
3.【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
则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知,此透镜是一个凸透镜。
4.【答案】D【解析】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 错误;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可能使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有触电危险,故B 错误;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同一插座板上,会造成电线中的电流过大,造成起火事故,故C 错误;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故D 正确。
5.【答案】C【解析】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速度和质量不变,其动能不变,高度和质量也不变,所以重力势能也不变,故AB 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 正确,D 错误。
6.【答案】B【解析】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122FL =F L ,23G 2L=F 3L ⨯⨯,解得2F =2G ,所以在A 处所挂钩码的个数为2。
7.【答案】A【解析】发电机工作过程中,消耗机械能得到电能,所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
故A 符合题意;电动机是利用电流工作的,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B 不符合题意;电铃是靠振动发声的,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广西桂林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
![广西桂林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dc81067ec102de2bd8982.png)
2015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的得3分,不选、多选或选错的均得0分)1.(3分)(2015•桂林)家庭电路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实用电路,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A.380V B.220V C.110V D.36V分析:因为家庭电路照明电压220V、动力电压380V、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选项;故选B.点评:记住家庭电路的电压,一是注意安全,不要发生触电事故,二是接入家庭电路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等于220V.2.(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用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听到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得出,把空气抽净,即玻璃罩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得出结论为:真空不能传声.逆向思考:传声就不能真空,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实验,记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就不能传声.3.(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是手影游戏,关于影子的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是光的反射形成B.是光的折射形成C.是光的色散形成D.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通过手影考查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知识点,要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把相机向上举高B.向前再走几步C.向后退几步D.向地面蹲下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说明此时的像太大,因此要采取措施使凸透镜成的像减小,由此入手解决此题.解答: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中,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物体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并且像距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因此要使此时的像减小,就要使凸透镜逐渐的远离树木,即照相机远离树木,故应向后退几步.故选C.点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主要要求之一.本题是捕捉了生活中照相的情景,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5.(3分)(2015•桂林)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器具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器具是()A.托盘天平B.电子天平C.弹簧测力计D.案秤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要弄清楚各种测量工具的用途再作出判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杆秤、台秤、磅秤、电子称等,实验室常用的是托盘天平.解答:解:ABD、托盘天平、案秤、电子天平都是生活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故ABD 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不是直接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故C 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测质量的工具很多,分清楚实验室常用的,日常生活常用的,家庭中常用的,并了解各自的量程分度值.6.(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人不再用脚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蹬力越大车的惯性越大D.蹬力越小地面对车的摩擦力越小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B、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当我们不再蹬地,滑板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说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最后会停下来,是应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 错误,B 正确;C、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与蹬力无关,故C 错误;D、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蹬力无关,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关系、惯性现象、摩擦力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7.(3分)(2015•桂林)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机械装置中,不能省力的装置是()A.自行车的脚踏板B.旗杆顶的定滑轮C.水管上的水龙头D.大门上的门把手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自行车的脚踏板、水管上的水龙头、大门上的门把手都是轮轴,轮半径大于轴半径,即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2)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解答:解:A、自行车的脚踏板是轮轴,轮半径大于轴半径,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机械,故A不符合题意;B、旗杆顶的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故B符合题意;C、水管上的水龙头是轮轴,轮半径大于轴半径,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机械,故C不符合题意;D、大门上的门把手是轮轴,轮半径大于轴半径,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省力机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类型题目的解决主要是依据生活经验和动力臂及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8.(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在2s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做功为零B.拉力的功率为零C.拉力做功为100J D.拉力的功率为100W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已知拉力和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W=Fs可求拉力做的功,又知时间,利用P=可求功率.解答:解:拉力做的功为:W=Fs=50N×4m=200J;拉力的功率为:P===100W.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由于条件已经给出,难度不大.9.(3分)(2015•桂林)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并联的是()A.B.C.D.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两灯泡首尾相连在电源两端是串联,如果并联,即让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结合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开关组合,组成题目要求的灯泡连接方式.解答:解:A、图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并列连接,为并联电路,符合题意;BCD、图中闭合开关S,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为串联电路,只是改变了开关的连接位置,不影响电路的性质,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10.(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在电路中两个规格完全相同的小灯泡L 1、L 2,闭合开关S 后,L 1、L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U 2,通过电流分别为I 1、I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 1≠I 2B.I 1=I 2C.U 1≠U 2D.若L 1灯丝烧断,灯L 2仍能正常发光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专题: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分析:两灯泡串联,电流相等.根据电阻定律研究两棒的电阻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研究电压关系.解答:解:(1)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I 1=I 2=I.故A 错误,B 正确.(2)因为在电路中两个规格完全相同的小灯泡L 1、L 2,由I=可得,U 1=U 2,故C 错误,(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若L 1灯丝烧断,灯L 2将不能正常发光,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实质是简单的串联电路,明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抓住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1.(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观察到小磁针指向正确的是()A.B.C.D.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用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再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磁极指向.解答:解:A、由图电流从螺线管左侧流进,由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 极,小磁针的右端应为S 极,故A 错误;B、由图电流从螺线管左侧流进,由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 极,小磁针的左端应为S 极,故B 错误;C、由图电流从螺线管左侧流进,由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 极,小磁针的左端应为N 极与螺线管右端吸引,所以小磁针应处于水平状态,故C 错误;D、由图电流从螺线管左侧流进,由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 极,小磁针的左端应为N 极,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安培定则:让四指弯曲,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指的方向是通电螺线管的N 极.12.(3分)(2015•桂林)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A.B.C.D.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爬杆时人受到身上的摩擦力和重力作用,根据人的运动情况分析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判断图象.解答:解:由题意知,人爬杆时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由图乙可知:0~t2时间内,人加速向上运动,所以F>G;t1~t2时间内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人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t2~t3时间内人在减速向上运动,F<G;A、由以上分析t1~t2时间内,摩擦力应不变,故不正确;BCD、分析可知,0~t1时刻受到的摩擦力最大,t2~t3时间内受到的阻力最小,t1~t2时间内受到阻力处于二者之间,故BD 错误,C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和力的关系,明确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加速时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时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2分)(2015•桂林)电磁波家族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等,它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用来辨别钞票真伪的验钞机就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这些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等”)考点:紫外线;电磁波的传播.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信息的传递.分析:要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了解紫外线的应用: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等.解答:解:验钞机能发出紫外线,钞票上涂有荧光物质,荧光物质只有在紫外线照射时,才发光.因为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紫外线;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传播速度的掌握以及紫外线的应用.14.(2分)(2015•桂林)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凸透镜的焦点为F,当蜡烛如图所示放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可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处于f 和2f 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由图知,蜡烛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会聚;倒立.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掌握凸透镜的作用及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15.(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N 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动滑轮(选填“动”或“定”),如果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竖直向上放入拉力F 是200N.考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动滑轮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2)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解答:解:(1)如图所示的滑轮工作特点可判断该滑轮为动滑轮;(2)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F=G=×400N=200N.故答案为:动;200.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的判断和动滑轮的简单计算,是一道基础题目.16.(2分)(2015•桂林)桂林“两江四湖”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湖水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秋天漫步在湖边林荫道上,闻到阵阵桂花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考点: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扩散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解答: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故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2)闻到阵阵桂花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答案为:比热容;扩散.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及扩散现象,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17.(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小灯泡的电阻为100Ω,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范围为“0~20Ω”,则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电阻的最大值是120Ω;闭合开关后,变阻滑片由b 往a 移动,小灯泡的亮度变亮(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考点: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电压和电阻;欧姆定律.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计算出两者串联后电阻的最大值;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P=UI 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解答:解:由图:L 与R 串联,当滑片滑到最右端时,R 连入阻值最大,所以串联后电阻的最大值:R 最大=R L +R=100Ω+20Ω=120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b 向a 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由U=IR 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为P=UI,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变亮.故答案为:120;变亮.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的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18.(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发热了,这说明通过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减少(选填“减少”、“增大”或“不变”)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等),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解答:解:小明在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他的内能;在下滑过程中,高度减小,质量不变,则重力势能减少.故答案为:做功;减少.点评:熟悉机械能的转化过程,并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9.(2分)(2015•桂林)用天平测量某木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木块的质量为54g.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0.5292N.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浮力大小的计算.专题:质量及其测量;浮力.分析: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解答:解:该木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即m=54g=0.054kg;木块的重力G=mg=0.054kg×9.8N/kg=0.5292N.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G=0.5292N.故答案为:54;0.5292.点评:此题考查质量的测量和浮力的计算,明确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是解答最后一空的关键.20.(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有一横截面积为0.4m2的薄圆柱形盛水容器,侧面有一横截面积为10mm2的小孔A;容器底部的密闭活塞可在小孔A下方沿容器内壁上下移动.开始水深h=2m,水流出小孔的速度为1m/s,水恰巧能落入小管B中,为使水始终能落入B管中,须通过自动装置使活塞缓慢向上移动,则5000s 内流入小孔的水的质量为50kg,容器中的水对活塞压强减少了约1250Pa(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根据水的流速、时间和小孔横截面积求出流出的水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水的质量;根据流出的水的体积和容器的横截面积求出水深度的变化量,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减少的压强.解答:解:流出的水的体积V=Svt=10×10﹣6m2×1m/s×5000s=0.05m3,孔由ρ=得:m=ρV=1.0×103kg/m3×0.05m3=50kg;水深度的变化量△h===0.125m,减少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125m=1250Pa.故答案为:50;1250.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根据水的流速、时间和小孔横截面积求出流出的水的体积;知道水的深度变化是由于水的流出引起的.三、作图、实验与探究(21、22题各2分,23题5分,24题6分,25题9分,共24分)21.(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是平面镜反射所形成的光路,图中虚线是法线,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解答:解:图中法线已经给出.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入射角为i.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画法,关键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22.(2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接入家庭电路中.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解答:解: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如图所示:点评: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23.(5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0123456789时间/min温度/℃90929496979898989898(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①水的沸点为98℃;②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3)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体积减小,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体积不断增大;(2)壶口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3)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变大;(2)由表格数据知,水在5min开始沸腾,沸腾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水保持98℃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3)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答案为:(1)变大;(2)98℃;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3)升高;不变.点评:本题考查水的沸腾实验,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4.(6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转化法;(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不能直接观察物理量的变化,而是通过物理量变化导致其它量的变化时,通过其它量的变化判断物理量的变化,这种方法是转换法;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解答:解:(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应选择图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由图D、E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由图E、F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可知,小丽的结论是正确的.(4)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转化法;(2)D、E;E、F;(3)正确;(4)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受力面积.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涉及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这两种方法是初中物理用到的最多的探究方法,大部分探究实验都用到这两种方法,需要重点掌握.25.(9分)(2015•桂林)学校实验室新进了一批“2.5V0.75W”的小灯泡,小明想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否符合规格.实验员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小灯泡、铭牌为“10Ω2A”、“5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二节1.5V的干电池、开关、导线.(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2)按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时,开关S应该断开;(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小,原因是: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应换用铭牌为50Ω1A的滑动变阻器;(4)小明更换器材后完成实验,应用实验数据作出“U﹣I”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得小灯泡实测的额定功率为0.75W,该小灯泡符合(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制造规格;(5)由“U﹣I”关系图象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时,它的电阻是5Ω;进一步分析图象可得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它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增大(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考点:电功率的测量.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把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右接线柱串联;(2)为了保护电路元件,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3)电路连接正确,不是连接故障问题,而是器材的规格问题,从滑动变阻器规格方面考虑;(4)先根据图丙读出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然后利用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5)根据图丙读出灯泡两端电压为0.5V时对应的电流,利用R=求出灯泡的电阻;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答:解:(1)把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相连,滑动变阻器的C接线柱与灯泡的右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广西来宾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
![广西来宾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精品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1b5502b90d6c85ec3ac638.png)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13.(3 分)(2015•广西)关于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的大小只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 B 电阻的大小只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 C 常温下,长度越长的导体,电阻越大 . D 常温下,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
点评:此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听到声音的条件等基础知识,需牢记.
9.(3 分)(2015•广西)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B
.
.
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
C
D
.
.
观看镜子里的像
日食的形成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 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 线传播形成的.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关,若物 体相当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以小明身旁的座椅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他身旁的座椅,小明的位置没有变化, 即小明是静止的; 以地上的房子、路旁的树木、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为参照物,小明与它们的位置不 断发生变化,则小明是运动的. 故选 C.
铜线.
故选 B.
点评: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
2015年南宁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原创含答案)
![2015年南宁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原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d6e53d6bd97f192379e903.png)
2015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物 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g 取10N/kg 。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 .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3.图2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
此透镜是一个( )A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4.在图3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5.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是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
当该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的( ) A .动能在减小,重力势能在增大 B .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在增大C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6.如图4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 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6个 7.下列电器设备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发电机B .电动机C .电铃D .电热水器8.“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
由此可知,“全碳气凝胶”是( ) A .密度小的绝缘体 B .密度大的导体 C .密度大的绝缘体 D .密度小的导体9.在图5所示的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10.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2015年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5年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b4c623a58da0116d174991.png)
2015年玉林市防城港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015年玉林市防城港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物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基本单位是()A. VB. AC. ΩD.W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伏特(V)是电压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B、安培(A)是电流的基本单位.符合题意;C、欧姆(Ω)是电阻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D、瓦特(W)是功率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是一道基础题.2.利用声音区分不同的乐器,主要是依据乐器发出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不同乐器的材料与结构不同,其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利用声音区分不同的乐器,主要是依据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D.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3.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A.10℃B.40℃C.50℃D.60℃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苹果从树上由静止落下的过程中()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高度,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苹果从树上由静止落下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其动能增加;同时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其重力势能减小.故选C.点评: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高度)是解决该题的关键.5.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反射形成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解答:解:A、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不符合题意;B、水中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林中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缸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光的反射:镜子、倒影、潜望镜;光的折射:看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蜡烛右移,光屏右移B.蜡烛左移,光屏左移C.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蜡烛左移,光屏右移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要使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并增大像距.解答:解: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应减小物距,将蜡烛靠近透镜,并增大像距,将光屏远离透镜,所以蜡烛和光屏都要向右移,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掌握成实像时物距、像距、成像特点的对应关系.7.以下操作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更换灯泡时要切断电源B.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铜丝代替C.将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一定要接地考点:安全用电原则.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1)物体接触电器;维修电器或更换灯泡,应先切断电源.(1)保险丝在电流过大时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采用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材料制作.(3)如果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火线直接接在灯泡时,虽然断开开关,但是火线和灯泡相连,触及灯泡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触及灯泡时更安全.(4)为防止因用电器漏电使其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一般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解答:解:A、更换灯泡时,要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换新灯泡,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铜丝的电阻较小,产生的热量较少,同时铜的熔点又较高,所以在电路出现电流过大的故障时不易熔断,起不到及时切断电路的保护作用,不能当成保险丝,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C、开关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但没有电流通过,而且电灯与火线断开连接,防止人发生触电事故,故C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D、为了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故D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选B.点评: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用电规则和现象,要有适当的应对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8.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手机通信B.声呐探测海底深度C.雷达跟踪目标D.北斗卫星系统导航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专题:信息的传递.分析: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声呐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工作的.解答:解:A、手机通信是通过手机发出和接收电磁波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属于回声的利用,故B符合题意;C、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故C不符合题意;D、通信卫星是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中的微波,故D不符合题意.选B.点评:这是一道考查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题,比较容易,可以作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9.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人晒太阳时,会感到很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两手掌相互摩擦,手掌发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D、压缩空气,空气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基础题目.10.下列哪个措施能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A.减小线圈的电流B.减少线圈的匝数C.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D.在线圈中插入铁芯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影响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线圈中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线圈中有无铁芯.并且,电流越大,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在电流与匝数相同的情况下,加入铁芯的磁性要比不加入铁芯时的磁性要强.因此要增强螺线管的磁性,就要从以上三个因素入手考虑.解答:解:A、在相同条件下,减小电流,磁性减弱,不符合题意;B、在相同条件下,减少螺线管的匝数,磁性减弱,不符合题意;C、将电源正负极对调,改变电流的方向,只能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不符合题意;D、在相同条件下,插入铁芯,磁性增强,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在明确影响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基础上,再结合对应的措施来确定答案.11.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B.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有自由的电子C.绝缘体也能带电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考点:导体;绝缘体.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解答:解:A、根据定义可知,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金属是导体是由于金属里面有大量的自由电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利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绝缘体)带负电,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电子并不少,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注意,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12.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臂逐渐变大B.阻力臂逐渐变大C.动力F保持不变D.动力F逐渐减小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简单机械.分析:先确定阻力臂、动力臂的变化,然后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分析动力的变化.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木棒是一个杠杆,力F是动力,力F始终垂直与木棒,则木棒的长度是动力臂,木棒长度保持不变,动力臂保持不变,故A错误;B、木棒的重力是阻力,阻力大小不变,木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θ角后,重力力臂(阻力臂)逐渐增大,故B正确;C、已知:G、L保持不变,L G逐渐变大,由杠杆平衡条件:GL G=FL可知,动力F逐渐增大,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会熟练应用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1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但未超出量程,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短路B.灯泡断路C.滑动变阻器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专题:欧姆定律.分析: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整个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部分发生了短路.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A、如果小灯泡发生短路,电流表有示数且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符合题意;B、如果小灯泡发生了断路,则电路为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不符合题意;C、如果滑动变阻器短路,电路中电流将会很大,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不符合题意;D、如果滑动变阻器断路,电流表、电压表都无示数,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判断,这是我们常考的内容,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多总结,多积累.1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A.所用时间为2.4h B.所用时间为2.6hC.平均速度为48km/h D.平均速度为50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利用t=求前、后半段路程用的时间,得出总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v=得前半段路程用的时间:t1===1h;后半段路程用的时间:t2===1.5h;总时间:t=t1+t2=1h+1.5h=2.5h,故AB错;(2)平均速度:v===48km/h,故C正确、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记住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15.如图甲所示,R1的阻值是20Ω,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P与其电阻R2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R2消耗的最大功率是()A.0.45W B.0.50W C.0.80W D.0.90W考点:电功率的计算.专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P与其电阻R2的关系图象利用P=I2R求出电流,结合R1阻值求出电源电压;(2)由曲线图可知当R2的阻值为20Ω时,消耗的功率最大,利用电源电压和串联总电阻求出电流,即可求出电功率.解答:解: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P与其电阻R2的关系图象,可知当R2=10Ω时,P2=0.4W由P=I2R可得:I===0.2A,由欧姆定律I=得:电源电压为:U=IR=0.2A×(20Ω+10Ω)=6V;乙图可知当R2=20Ω时,R2的功率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15A,电阻R2的最大功率为P′=(I′)2R2=(0.15A)2×20Ω=0.45W故选A.点评:此题为图象求解问题,始终抓住曲线告诉的信息,结合电功率公式的理解求解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6.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选填“一”或“二”).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核裂变和核聚变.考点:太阳能;核聚变.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1)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2)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解答:解:太阳能是直接吸收阳光来利用的,是一次能源;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故答案为:一;聚变.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和核能的利用;核反应的类型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17.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矫正近视眼的一种方法是戴一副由凹(选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光折射的可逆性.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解答:解: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可逆;凹.点评:该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故能从光的会聚和发散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和矫正是解决该知识点的关键.18.书包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以上两空选填“增大”或“减小”)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书包用宽的背带,做的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答案为:增大;减小.点评: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19.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选填“化学能”或“内能”).如果一辆汽车行驶时消耗汽油10L,那么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 3.15×108J的热量.(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考点:热量的计算.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内燃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利用燃料放热公式求解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在汽油机内,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由ρ=得汽油的质量:m=ρV=0.7×103kg/m3×10×10﹣3m3=7k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7kg×4.5×107J/kg=3.15×108J.故答案为:内能;3.15×10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能的转化、燃料放热等知识,难度不大,注意单位换算.20.某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5A、电阻为42Ω.假设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工作5min后,水吸收的热量为 3.15×105J,此热量能把质量为1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95℃〖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考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专题:电和热综合题.分析:根据焦耳定律公式求出电流产生的热量,得出水吸收的热量,结合水的吸热公式再求水的温度.解答:解:电流产生的热量为:Q=I2Rt=(5A)2×42Ω×5×60s=3.15×105J由于全部转化,则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Q=3.15×105J由Q吸=cm△t可得:△t===75℃则水的末温为t=75℃+20℃=95℃故答案为:3.15×105J;9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焦耳定律公式和物质吸热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常规考法,难度不大,但是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2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滑到滑动变阻器的最右端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1A和0.2A;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30Ω,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 5.12W.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当S1、S2均闭合,滑片P滑到右端时,R2短路,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电阻R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和电流表示数特点得到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即可求出电源电压;当S1、S 2均断开,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R2与R中串联,电流表A1测量电路电流.已知电源电压和电路电流,可以得到串联电路总电阻;已知串联电路总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两者之差就是R2的阻值;(2)电源电压一定,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由公式P=可知,电路总电阻最大.据此确定用电器连接方式并计算电功率大小.解答:解:(1)S1、S2均闭合,滑片P滑到右端时,R2短路,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R1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电阻R的电流.由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滑=I﹣I′=1A﹣0.2A=0.8A;由I=得:电源电压U=U滑=I滑R1=0.8A×20Ω=16V;S1、S 2均断开,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R2与R中串联;由I=得:电路总电阻:R总===40Ω;由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得:R2的阻值:R2=R总﹣R1=40Ω﹣×20Ω=30Ω;(2)由P=可知:U一定,当R总最大时,电路功率P最小,所以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滑到b端时,R1与R2串联,此时R总最大,则R总=30Ω+20Ω=50Ω,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最小===5.12W.故答案为:30Ω;5.12.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有关公式的掌握和应用,根据开关的开合确定用电器连接关系,是正确解答此题的第一步.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2、23各2分,24题7分,25题8分,共19分22.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故连接AA′,作出AA′的中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23.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一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由于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确定物体的重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拉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解答:解:因为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方向上受到推力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此过物体重心作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大小相等推力和摩擦力.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情况,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2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丁(选填“甲”、“乙”“丙”或“丁”).(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超程度”)(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2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物块,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2)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接触面越光滑、物体间的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
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8604f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0.png)
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本试卷共四大题,28 小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45 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基本单位是A. VB. AC.ΩD.W2.利用声音划分不同的乐器,主假如依照乐器发作声音的A. 频次B.音调C.响度D.音色3.如图 1 是某晶体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A.10℃ B .40℃C.50℃ D .60℃4.苹果从树上由静止落下的过程中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增添,重力势能增添C .动能增添,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添5.如图 2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流传原理解说的是图23 所示的减小、倒立的6.在做“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假如在光屏上获取如图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获取放大、倒立的实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A.蜡烛右移,光屏右移B.蜡烛左移,光屏左移C.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蜡烛左移,光屏右移7.以下操作不切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改换灯泡时要切断电源B.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铜丝取代C.将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定要接地8.以下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手机通讯B.声呐探测海底深度C.雷达追踪目标D.北斗卫星系统导航9.以下实例中,经过热传达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 B .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10.以下哪个举措能加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A.减小线圈的电流B.减少线圈的匝数C.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D.在线圈中插入铁芯11.以下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简单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简单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B.金属能导电的原由是由于金属里面有自由的电子C.绝缘体也能带电D.绝缘体不可以导电的原由是由于绝缘体内没有电子12.如图 4 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一直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迟缓转到图中虚线所示地点。
2015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d8679a4afe04a1b171de0e.png)
2015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计算时g=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选对的得3分,不选、多选或错选的均得0分)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石油C.核能D.水能2.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结冰。
这一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A.温度B.质量C.体积D.密度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用手捏棉花,棉花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铅笔芯使用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4.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
如图中对水的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B.“晶莹的露”C.“凝重的霜”D.“轻柔的雪”是凝华现象是液化现象是凝固现象是液化现象5.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市传统比赛项目之一。
龙舟赛中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音色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音调高D.观众是依据响度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6.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A.是等大实像B.是放大虚像C.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7.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可以在电线上晾晒衣服B.不能用湿抹布擦拭带电的插座面板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用接地线D.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被熔断后可用铜丝来替换8.下列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度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B.横截面积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C.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D.导体电阻由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决定9.下列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的是()A.电冰箱B.洗衣机C.电视机D.电饭锅1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研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B.可以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作用的规律C.可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D.在实验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1.如图所示,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去推一个重为500N的箱子,箱子静止不动,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是()A.0N B.100N C.400N D.500N12.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和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滑轮组比乙滑轮组更省力B.甲滑轮组绳子移动的速度比乙的大C.甲、乙两个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相等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的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3.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在烈日当空下的海边沙石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主要是由于海水的比沙石的大。
广西来宾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广西来宾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a45f41be23482fb4da4c92.png)
2015年广西来宾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3分)(2015•广西)在物理学中能量的单位是( ) A .千克B.牛顿C.焦耳D.瓦特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对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千克是质量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B、牛顿是力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C、焦耳是功和能量的主单位.符合题意;D、瓦特是功率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是一道基础题.2.(3分)(2015•广西)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 A .50g B.5kg C.0.5g D.50mg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物体质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从所学的质量单位中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即可.解答:解: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5×104mg左右.故选A.点评: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3.(3分)(2015•广西)下列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C电能D太阳能....考点:能源的分类.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解答:解:A 、煤是直接从地下挖来的,是一次能源.故A 不符合题意;B 、石油是从地下直接开采上来的,是一次能源.故B 不符合题意;C 、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故C 符合题意;D 、太阳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A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特点. 4.(3分)(2015•广西)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A.B .C .D .考点:透镜及其分类.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解答: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ABC 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D 是凹透镜.故选D .点评: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根据定义判断;根据能否成实像进行判断;根据对光线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进行判断 5.(3分)(2015•广西)如图所示,在A 、B 两点间先后接入下列物体,闭合开关后,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 .橡皮B .铜线C .玻璃棒D .塑料吸管考点:导体.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AB之间接入导体,小灯泡发光,接入绝缘体小灯泡不发光.解答:解: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铜线是导体,所以要使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A、B间应接入铜线.故选B.点评: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空气、玻璃等.6.(3分)(2015•广西)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地上的房子B.路边的树木 C .他身旁的座椅D.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关,若物体相当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小明身旁的座椅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他身旁的座椅,小明的位置没有变化,即小明是静止的;以地上的房子、路旁的树木、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为参照物,小明与它们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小明是运动的.故选C.点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关键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7.(3分)(2015•广西)关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电荷间相互作用只有吸引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选B .点评:本题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即可作答,为基础题目. 8.(3分)(2015•广西)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①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②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产生声音不一定被人耳朵听到.解答:解:A 、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 正确;B 、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B错误;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真空口声速为0,故C 错误;D 、振动产生的声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故D 错误.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听到声音的条件等基础知识,需牢记. 9.(3分)(2015•广西)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B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 C .D .观看镜子里的像日食的形成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B 、用放大镜看图案时,图案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C 、观看镜子里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D 、日食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0.(3分)(2015•广西)下列图象中,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毕,温度继续升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完毕,温度继续下降;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解答:解:A 、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B 、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C 、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D 、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然后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的凝固与熔化图象与非晶体凝固、熔化图象的区别,关键是搞清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和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11.(3分)(2015•广西)在下列通电螺线管中,小磁针静止时N 极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用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再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磁极指向.解答:解:A 、由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 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小磁针左端为S 极,故A 正确;B 、由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 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小磁针右端为S 极,故B 错误;C 、由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 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小磁针右端为S 极,故C 错误;D 、由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 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小磁针左端为S 极,故D 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安培定则:让四指弯曲,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指的方向是通电螺线管的N 极. 12.(3分)(2015•广西)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0V ,定值电阻R=20Ω,闭合开关S ,电压表的示数是6V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 .0.8AB .0.5AC .0.3AD .0.2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欧姆定律.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 与L 串联,电压表测L 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 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与L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U R=U﹣U L=10V﹣6V=4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0.2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13.(3分)(2015•广西)关于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的大小只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B.电阻的大小只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C.常温下,长度越长的导体,电阻越大 D.常温下,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专题:电压和电阻.分析: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决定的.解答:解:A、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以及温度,故A错误;B、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以及温度,故B错误;C、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以及温度,所以导体长的电阻不一定大,故C错误;D、常温下,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14.(3分)(2015•广西)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 A .漂浮,F浮=20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20N D.沉底,F浮=12N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沉的应用.分析:把这个物体放入水中后,只有先分析物体最后静止在什么位置;是沉在水底还是悬浮在水中或是漂浮在水面,才能正确求出物体它受到的浮力.解答: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3m3=20N>12N,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的条件知:受到的浮力F浮′=G=12N.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沉浮状态的判断以及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最终由物体所受重力及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大小关系所决定.15.(3分)(2015•广西)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标有“6V 0.6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中点时,灯L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4V,当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时,灯L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之比为( ) A .4:3B.3:4C.3:2D.2:3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和电功率计算出灯泡的额定电流及电阻,由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计算出电源电压及变阻器的阻值;计算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由P=UI=I2R判断电功率之比.解答:解:由题意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为0.6W,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0.1A;灯泡的电阻R L===60Ω;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的阻值R滑===40Ω,所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80Ω;P=UI=I2R,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二者电功率之比:P L:P滑=I2R L:I2R滑′=R L:U滑′=60Ω:80Ω=3: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及电功率公式的综合应用,计算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并能够熟练应用电功率的变形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多項选择题:本大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項.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項均多于一个.每小题选項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4分)(2015•广西)如图所示,某运动员进行射箭比赛的情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A.手把弓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箭离开弓后能继缕向前运动,是因为箭具有惯性 C.在空中飞行的箭,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落向地面 D.考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4)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没有力物体就会保持它的原来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被拉弯的弓发生形变,故具有弹性势能,说法正确;B、手把弓拉弯,弓的形状发生改变,故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说法不正确;C、射箭时,箭离开弓后仍然向前运动是因为箭具有惯性,说法正确;D、在空中飞行的箭,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箭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法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根据选项,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判断要有依据,不可盲目判断.17.(4分)(2015•广西)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电磁波不能在其真空中传播 A.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地磁场;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电磁波的传播.专题: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信息的传递.分析:(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3)地磁的两极分析在地理的两极附近,且其极性是相反的;(4)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答:解: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C、由地磁场的特点可知,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C正确;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了解电磁波的传播,知道地磁场的特点,掌握电与磁的关系和发电机的原理,是正确解答的关键.18.(4分)(2015•广西)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A.在热水中滴入墨水,热水很快变色,属于扩散现象 B.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 C.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水升高的温度比砂石的小 D.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的概念.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等;(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4)水的比热容大,在同等情况下,水比其它物质的温度变化小.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在热水中滴入墨水,热水很快变色,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正确;C、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故C错误;D、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水的比热容大,因此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比砂石的小,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内能的改变,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扩散现象,以及水的比热容的特点等,属热学综合题.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4分19.(4分)(2015•广西)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作图1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做出图2中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考点:重力示意图;透镜的光路图.专题:透镜及其应用;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要画重力的示意图首先要找力的作用点,即重心,从力的作用点起沿重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线段的末尾标上力的大小.(2)对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①过焦点的;②平行于主光轴的;③过光心的.每条特殊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都有自己的特征.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结合对应的折射光线的特点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重心起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尾标上箭头和力的大小.如图所示:(2)图示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入射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由此可以画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评:(1)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2)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抓住其对应的折射光线的特点和入射光线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3分)(2015•广西)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时间/min00.51 1.52 2.53…温度/℃90929496989898(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98 ℃,此时的大气压 低于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从图象中我们可以读出水的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2)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温度一直保持在沸点温度,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将不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98;低于;(2)不变.点评:该题以水为例考查物体的凝固点及沸腾、汽化过程的有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21.(2分)(2015•广西)如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选择A、B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2)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8cm,则蜡烛B与A相距 16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1)实验中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8cm,蜡烛A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8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16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故答案为:大小;16.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得出正确结论,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尤其要注意等效替代法的应用.22.(4分)(2015•广西)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利用 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过程木块对木板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滑动摩镲力/N甲522乙522丙7 2.8 2.8①比较甲和乙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积的大小 无关.②比较 甲和丙 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 有关.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图示情景,根据研究的问题确定需要控制的变量,然后答题.解答:解:(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图可知,图甲和图乙相比,木块对木板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不同的是甲图木块平放,乙图木块立放,即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大小不同,图甲和图乙丙两种情况下测力计示数相同,滑动摩镲力大小相同,由此可以得出: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3)图甲和图丙两种情况相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图丙中对木板的压力大于图甲中对木板的压力,丙的测力计示数大于甲的测力计示数,丙的滑动摩擦力大于甲的滑动摩擦力,由此可以得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①接触面积的大小;②甲和丙;压力大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分析,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3.(4分)(2015•广西)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做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1.以下是有可能用到的物理公式,供你选用。
I=UR P=WtP=UI Q=I2Rtρ=mVv=stG=mg Q=cmΔtF1l1=F2l2p=FS p=ρgh F浮=G排W=Fsη=W有用W总2.本卷g取10N/kg。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教室周围植树可减弱噪声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图13.图2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
此透镜是一个()图2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在图3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图35.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是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
当该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的()A.动能在减小,重力势能在增大B.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在增大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6.如图4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图4A.1个B.2个C.3个D.6个7.下列电器设备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电铃D.电热水器8.“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
由此可知,“全碳气凝胶”是()A.密度小的绝缘体B.密度大的导体C.密度大的绝缘体D.密度小的导体9.在图5所示的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图510.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图6中的()图611.火车某节车厢有两间洗手间,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中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
能实现上述设计的电路图是图7中的()图712.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衣柜里的樟脑片升华时要放热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3.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
这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图8A.导体的电阻的关系B.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C.导体的长度的关系D.通电时间的关系14.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
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9所示。
若甲、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 乙,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
则()图9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15.如图10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开关S闭合时,发现图中只有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电路中的电阻R或灯L只有一个出现故障,则可能是()图10A.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短路B.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断路C.电流表A1示数为零,电阻R短路D.电流表A1示数为零,电阻R断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6.小红同学用吸管喝完一盒牛奶后,用力吸了一下,牛奶盒变瘪了。
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证明是存在的。
17.图11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
汽车自动驾驶时测距所用的雷达传感器是利用波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的,所用的汽油是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图1118.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
这说明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
19.小芳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0.图12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
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图中A、B两点间,正确操作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0A。
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选填“左”或“右”)端,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图1221.据报道,南宁市区日产3000t生活垃圾,而“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利用垃圾发电可缓解城市垃圾过多带来的问题。
若完全燃烧1t的生活垃圾可发电210kW·h,则完全燃烧3000t生活垃圾可发电kW·h,这些电能可供功率为1kW的空调正常工作h,可以使kg的水温度升高60℃。
[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22.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
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A的体积是cm3,A的密度是g/cm3。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三、作图与简答题(共8分)23.(1)(2分)图13甲是一束光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和法线。
(2)(2分)如图13乙所示,小球静止在水中。
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图1324.(4分)为了深入推进“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南宁市公安交警部门于2015年3月至年底,在全市范围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
其中,禁止电动自行车“超载”、“超速”。
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这两个规定的道理。
四、实验题(共20分)25.(6分)图14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图14(1)在图14甲装置中,存在错误的是。
(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4乙所示。
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3)根据图14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6.(7分)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
图15(1)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以知道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N;(2)分析比较实验①④⑤,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4)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是正确的;(5)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6)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7)在进行实验⑥⑦过程中,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了不变,进行探究、验证。
27.(7分)小明想知道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如图16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
甲乙图16(1)小明在检查电路连接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
请在图16甲中找出来并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并在实验表格中记录数据和现象。
实验中,当滑片移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6乙所示,为V。
(3)用L2替换L1重复以上的实验,但需要改变表的量程。
(4)在小明完成的实验报告中,其中的一个实验表格如下:序号电压U/V电流I/A灯泡L1的亮度电功率P/W电功率的平均值(W)1 2.200.28比正常发光时暗0.622 2.500.30正常发光0.750.763 2.800.32比正常发光时亮0.90小明通过对比、推测、分析表中数据及现象得出最后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灯泡越亮。
(5)在交流讨论中,小明知道了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记录都是正确的,但所设计的这个实验表格存在不妥之处,是。
(6)小明进一步思考,认为“把灯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他这种想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
五、计算应用题(共26分)注意: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区域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8.(6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
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17所示。
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了14m,汽车的牵引力为2×103N;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2.3s。
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
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2)汽车牵引力在反应过程所做的功;(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图1729.(9分)如图18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6W”的字样,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某点A移到另一点B的过程中(图中未标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曲线如图18乙所示。
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小灯泡正常发光60s消耗的电能;(3)小灯泡电功率为2.1W时的电阻;(4)滑片P在A、B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差。
图1830.(11分)体重为600N的小聪用如图19所示的滑轮组来竖直提升物体A。
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小聪对绳子的拉力F为4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及绳重)。
求:(1)拉力F的功率;(2)物体A受到的重力;(3)小聪拉动绳子前后对地面的压强之比;(4)小聪使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