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8.三打白骨精-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打白骨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打白骨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9dbf6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6.png)
3.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但可能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4.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2.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西游记》相关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谁能来说一说?”
3.利用多媒体展示《三打白骨精》的动画片断,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500字
3.设计填空、选择题等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他们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认识。
2.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指导。
3.强调本节课所学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团结等,教育学生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生活中。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学习,共同掌握。
3.课堂讲解,重点突破
-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如修辞手法、成语运用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举例说明。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实践活动,巩固提高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恐惧心理,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教师需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https://img.taocdn.com/s3/m/ea474048bd64783e08122b43.png)
8、三打白骨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人物性格。
重点难点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体会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预习作业: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一定要把句子读通顺。
2、读读课文中带“一”的词语如:一再推辞一缕轻烟一堆骷髅……3、画出文中不理解意思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造化不胜欢喜4、三级训练完成一部分自己会做的题目。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
一、聊天导入1、说到《西游记》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谁?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他的特点吗?2、你最喜欢里面的什么故事?3、引读课题:今天学习《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
4、解题:同学们,课题往往是一篇课文的文眼,像今天的《三打白骨精》以最简洁的语言提炼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看看,哪个字是中心字眼?围绕“打”你想提什么问题?二、梳理内容1、在什么情况下打?为什么打?打的结果怎样?……先请同学们响响亮亮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读完后围绕这些问题快速默读。
读完后试着回答这些问题,也可以自由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情况读准读音:妖精斋饭癞蛤蟆紧箍咒隐瞒竹杖熟透脊梁(轻声)三、复述课文1、课文中的妖精有什么本事?她分别变成了什么?板书2、正因为有了这么个妖精,所以就有了《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变了三次,悟空打了三次。
每一次都是怎么打的呢?请你默读课文,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3、交流并板书:劈脸一棒、当头一棒、一棒打死。
4、根据板书提示,说说课文内容。
(在交流过程中提示学生要把故事结尾说清楚)四、学习第一小节,了解环境的重要。
1、自读第一节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90d13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d.png)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语文教案嘿,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那就是《三打白骨精》啦!这个故事可是咱们小时候都听过好几遍的,现在再听一遍,感觉还是那么新鲜有趣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背景。
这是一个发生在唐朝的故事,那时候有一个叫做唐僧的人,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去西天取经。
唐僧他可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所以他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帮助他,其中就包括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三个大家伙。
有一天,唐僧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叫做白骨精的妖怪。
这个白骨精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妖怪,她会变成各种各样的样子来骗人。
唐僧他们一开始就被她骗了,但是后来他们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打败了白骨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而且,我们还要学会分辨是非,不要被那些坏人所欺骗。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讲讲这个故事吧!话说唐僧他们在路上走了很久,突然遇到了一个叫做白骨精的妖怪。
白骨精她长得非常漂亮,而且还会变成各种各样的样子来骗人。
她先是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然后又变成了一个老婆婆,还变成了一个小姑娘。
每次她变完样子之后,都会去找唐僧他们,想要吃掉他们。
可是唐僧他们可不是那么容易被骗的。
他们通过观察白骨精的变化,发现了她的诡计。
于是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对付白骨精。
孙悟空他变成了一只蚊子,钻进了白骨精的鼻子里;猪八戒他变成了一块肉,放在白骨精的面前;沙僧他变成了一把扫帚,把白骨精赶走了。
唐僧他们还找到了观音菩萨,请求她帮助他们打败白骨精。
观音菩萨她听了唐僧他们的请求之后,决定赐给他们一件法宝——金箍棒。
有了这件法宝之后,唐僧他们就更加有信心去打败白骨精了。
果不其然,他们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终于成功地打败了白骨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而且,我们还要学会分辨是非,不要被那些坏人所欺骗。
小学语文《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1d1c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b.png)
小学语文《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案篇一这次上海之行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两节名著导读课和她的简短讲座。
与名师零距离接触,我们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窦老师那激qing、灵动、思辨的语言艺术,甚密、细致、周详、完善的教学设计,和她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
听窦老师的课就像在读一本文学名著,有精彩的对白,有奇丽的想象,有构段章篇的精巧,每一页的翻读你都会有新的发现,而到最后她会留给你很多启迪和思考,人生意义上的、教学上的,等等,咀嚼不尽,函咏无限。
窦老师的课和窦老师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1、从学生那头来谈,窦老师本着“为生命奠基”的思想来教学,因此,她的课堂上处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设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从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的提炼和回顾,到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的深入品读,再到“小说中人物的多种评价”和“阅读意义人生意义上的求取真经。
”她的课是高密度、高含量,高效率的,学生确实有收获的。
反观我们的课堂,是否还停留在只是为了教而教,有没有着眼于学生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问题之二是必须把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多读文学名著。
我们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语文学得好的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
他们的良好语感和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不是教出来的。
这个理儿大家都知道,但要去做不容易。
这一点窦老师和她们清华附小的老师做到了,他们开展了许许多多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值得我们借鉴。
2、从教师自身的成长来看,窦老师那勇于探索,勤奋钻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她由一个“打杂”的教师到清华附小的校长,这一路地走来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艰辛。
她抱着女儿背教案,把女儿和丈夫当小学生演练课堂教学,要不她怎么说话像说相声呢?许多特级教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王松舟也是这样。
用窦桂梅的话说就是:向学校要课上,请教研组评课,录音机还原课堂,写反思。
就她说的这几点,一般人也是很难做到的。
有人说,坚持写三年反思,你就能成为专家。
《三打白骨精》教学案例
![《三打白骨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bf4d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a.png)
《三打白骨精》教学案例《三打白骨精》教学案例篇1人性化”的对话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的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合作、交互,生成的双向交流关系,是一个以人为主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的过程片断:师: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多得数不清,说说你知道的有哪些关于孙悟空的故事?生1:我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真带劲。
生2:我知道孙悟空巧借芭蕉扇的故事,他很聪明的。
那扇子真厉害,我也想要一把。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2:我是从电视上看来的。
生3:孙悟空有72变,36计,本事神通广大。
生4: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历经艰难万苦,最后终于取得正果,孙悟空本事最大。
师:是吗?生5:不,只他们同心协力的结果。
师: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学过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你们听说过吗?(出示课题)生(点头,纷纷议论、夸耀自己读过,小声说故事情节。
)师:看来大家已经知道了不少,来说说。
生:孙悟空一连三次打妖怪。
生:我补充,是妖怪变了三次,孙悟空连续打了三次。
师:那变了哪三次呀?生:第一次变姑娘,第二次变老太婆,第三次变老大爷。
师:怎么第三次才被打死,那妖怪真是厉害。
生(急):不是的,是唐僧太仁慈了。
老是看不清妖怪的真面目。
生:不是的,不是的,是猪八戒在里面作崇。
师:那结果呢?生:妖怪被打死了。
生:但孙悟空却被错怪了,冤枉了。
生:但最后还是大团圆。
师:看来你们知道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来学这篇课文,希望我们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
评: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被物化和客体化了。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
“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c5bc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a.png)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7篇)《三打白骨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够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2.分段讨论。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说说从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
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
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① 找句子——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③ 分层次——分三层。
④ 说经过——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二。
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三打白骨精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三打白骨精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5e49ada0116c175f0e48a0.png)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教材分析】《三打白骨精》是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共由三篇课文组成:《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
本单元的意图为: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丰富学生文学素养。
本文根据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改写而成。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孙悟空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善识妖魔的高超本领及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勇于斗争的精神。
本篇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
课文总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
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讲述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进入六年级,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相对有了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但语言感悟能力还不够深厚,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还不能真正地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无法通过朗读将语言文字的感悟彻底表达出来。
此时学生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且对《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非常熟悉。
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剧情的安排基本上已心中有数。
因此教师不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及人物做过多的介绍,通过导入直接进入课文,按“三变------三打------三阻”的思路组织教学。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在这一篇课文中,我设计了“三变------三打------三阻”的教学主线。
围绕这条主线来引导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
由于学生大多对本故事较为熟悉,所以在组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因势利导,及时点拨,指导学习。
同时积极引导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妖怪、斋饭、蛤蟆、紧箍咒、瞒、骷髅、诡计”。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4.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三打白骨精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三打白骨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212e4fe45c3b3567ec8b51.png)
郭屯联校语文表格式教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指名朗读,说说描写有什么不同?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四、精读“三变”
1、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指导读好白骨精的话。
2、自读2—4自然段,圈画白骨精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妖精?
3、交流:
“外貌”:课文只用“美貌”一词形容白骨精。读读原著的描写,谈谈感受,体会白骨精变的长相之“妙”。
集体研讨(蓝色笔)及个性化修改(红色笔)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物形象。
个人初案书写(黑色笔书写)
一、回忆学法,导入新课:
1.“三变”的故事情节中你认识了怎样的白骨精?(交流人物卡片—白骨精)
2.还记得是怎么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读课文,圈画人物表现;对比原著阅读,体会形象。)
二、学习“三打”,体会悟空:
1.自读课文2——7自然段,圈画直接描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句子,想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他哪些特点?批注。
2.集体交流:提炼板书:
“一打”:睁开认出举起劈脸一棒
“二打”:也不说话当头一棒
“三打”:藏迎笑众神作证抡起一棒
3.联系妖精的变化,说说为什么“三打”的动作不同?(再次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相机理解“笑”字的作用。
“计策”之妙:美人计(从具体语句中体会)
这“美”的外表之下有的是什么?(贪婪狡猾虚伪的丑陋之心)
郭屯联校语文表格式教案
个人初案(黑色笔书写)
集体研讨(蓝色笔)及个性化修改(红色笔)
4、自读5—7自然段,圈画、批注,写写感受。
5、交流:重点抓住“闪”“哭”“不甘心”等词语体会白骨精的狡猾奸诈,谈谈二变、三变之妙。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5be7d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c.png)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特点。
(2)能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故事内容。
(2)学会通过故事提炼人生智慧,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勇于战胜困难和邪恶。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故事中所蕴含的寓意和道理的领悟。
三、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深入解读和人物性格的剖析。
2.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故事中的智慧和道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三打白骨精》原文。
2. 课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和道理等相关内容。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三打白骨精》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要介绍《三打白骨精》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三打白骨精》原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深入解读人物形象和特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解析:(1)教师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讲解。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慧和道理。
(2)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总结与反思:(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启示。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7. 作业布置:(1)请学生复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2)请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对故事中寓意和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三打白骨精》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5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03f16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0.png)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5篇)《三打白骨精》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读课文第一次斗争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斗争的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
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3,引导学生阅读以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
4,交流汇报。
(教师适时予以指导)白骨精: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指名读(出示段落)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自己跟自己说)师:那你再试一遍。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出示挂图)指导朗读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说说美貌的词(看挂图)看到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词?(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沉鱼落雁)这美下面藏的是恶。
()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径直(目标明确,恨不得马上把唐僧抓走)扔下一具假尸首(嫁祸于孙悟空)所以说这里的白骨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奸诈,诡计多端板书:诡计多端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孙悟空: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指名读(出示段落)师:这里孙悟空怎么样?(着急)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是着急吗?一般的人知道是妖精的话,早已逃之夭夭,看出什么来了?(勇敢)(聪明,厉害,火眼金睛)一眼看出师:所以说这里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善于识破,勇敢板书:勇敢唐僧: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三打白骨精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三打白骨精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9d12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9.png)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孙悟空勇敢、机智、坚定的品质。
2.强调课文中体现的道理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素养。
3.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西游记》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
五、作业布置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孙悟空为什么能识破白骨精的诡计?”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深入分析课文。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共同完成对故事情节的再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阅读课外书籍,了解《西游记》中的其他经典故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向家人或朋友讲述,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5.家长协助孩子一起观看《西游记》动画片或电影,关注孙悟空在剧中的表现,与孩子一起讨论孙悟空的优秀品质,鼓励孩子向孙悟空学习。
6.每位同学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如唐僧、猪八戒、沙僧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该角色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如预测、联结、提问等,但在深入分析课文、挖掘人物形象方面,仍需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3.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但部分学生仍然存在词汇贫乏、表达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关注和指导。
4.学生的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但在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方面仍有待提高。通过本章节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3.深入剖析课文中的道理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素养。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优秀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af2e9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0.png)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善恶辨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辨识善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通过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案例亮点
1.创新的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的语言描绘、互动环节以及课前预习任务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学习情境。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整个教学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关系、道德观念等方面。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全面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分析并理解孙悟空、唐僧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进行人物的生动描绘。
3.学会通过情节的发展,把握人物的心理变化,能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4.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够简要复述故事二)过程与方法
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并能进行简要复述故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fa522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4.png)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简要介绍《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提及其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人物,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以悬念式提问:“你们知道孙悟空遇到了一个怎样的妖怪吗?”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自然导入新课《三打白骨精》。
3. 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本案例中,我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分组活动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 反思与评价,促进个性化发展
案例强调反思与评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发现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同时,教师给予综合性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促进个性化发展。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深入学习课文。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了解孙悟空与白骨精的斗智斗勇。然后,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俗语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俗语,并造句。
2. 撰写一篇关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梗概,要求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3. 思考并回答:“从《三打白骨精》中,你学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如何将这些道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4. 课外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了解其他精彩故事。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共同分析课文、讨论问题、编排表演,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六年级语文教案)8三打白骨精
![(六年级语文教案)8三打白骨精](https://img.taocdn.com/s3/m/6936fc8bfad6195f302ba65d.png)
8三打白骨精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理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形象特点,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又熏导语言艺术;超越文本,提升语言,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孙悟空、白骨精、唐僧的特点,体会文中表达的与敌人的阴谋诡计斗争到底的思想。
教学时间:2课时预习要求读的要求:1.自学生字词,注意检查字词:读音:脊梁蒙骗峰岩重叠斋比一比,再组词。
峻()俊()梁()满()蛤()骏()峻()粱()瞒()洽()2.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正确、流利。
思的要求:1.思考:分别划出描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句子,好好品一品,看看在你的心中,这是一个怎样的白骨精?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的孙悟空,至少写出4个成语。
2.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为什么用不同的写法?3、《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起因:;⑤经过:;⑥结果:。
4、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要三打才能打败妖精?练的要求:1.把这课生字写一写,写正确,写工整;2. 交流《西游记》的故事梗概,说说你所知道的故事。
3、小练笔:①白骨精变成老太太和老公公寻找亲人,她会怎么说呢?②请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查的要求:1. 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名。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9篇】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93b43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5.png)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篇一《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经过,我上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词句不同这一文章特色,并出示原文片段,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精彩,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潜心入文本,去品读语言文字、去感悟人物特点。
该课表现突出的几方面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势利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机会。
我让学生自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打',读读、圈圈、划划,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打?再师生交流讨论,老师及时点拨,指导朗读。
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美。
2、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在学生交流自学心得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文中哪些词句用得好,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并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共同完成表格,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为下一课时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3、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比较"三打',并没有停留在课文中,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写课文内容更为丰富,使人感到新鲜。
然后,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叙述同样内容时要注意:语句要有变化,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
的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知识点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我们时时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学生会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精选11篇)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9169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7.png)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精选11篇)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篇1教材简析《三打白骨精》一文节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文章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是一篇进行讲读教学的好范例。
学情分析本课选自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与其他三部名著相比,学生们对《西游记》所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另外几部,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没有在影视作品上看过,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剧情的安排基本上已心中有数。
因此教师不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及人物做多的介绍,可以直接进入课文,按“三变------三识------三打------三责”的思路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对重点词句和具体情节的分析、比较,深刻理解、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西游记》视频、音乐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形式有许多种,如:唐诗、宋词、元曲,到了明清时代就演变成为小说,其代表就是“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四部吗?都有哪些人物?引出: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举个例子来说,欣赏视频《西游记》片断,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人物:师徒四人、白骨精《西游记》三要素:情节:三变----三识----三打----三责环境:山势险峻、峰岩重叠3、对于课文有关的内容,你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4.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根据《西游记》有关内容改写而来的课文。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打白骨精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打白骨精](https://img.taocdn.com/s3/m/a9ee89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d.png)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打白骨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楚辞《招魂》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含义,感受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自主运用理解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的意义;2.能够体会诗歌语言的多重表达意义并感悟人生价值观;3.能够自主写出语言地道、简练、有感情色彩的文字。
4.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理解“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诗句的含义;教学难点:感受诗歌语言的多重表达意义并感悟人生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平常去找东西要花多少时间以及历程,让学生进入主题,并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
2.阅读课文(15分钟)在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文细节的理解和总体理解融会贯通,逐个段落进行阅读,理解课文。
3.理解“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15分钟)教授学生诗句的背景、意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等各个层次的含义,并带领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一句诗的意义,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不用太在意细枝末节,有些东西往往就在平凡的生活中,不费力气地就能收获。
4.探究语言表现力(15分钟)分组讨论阅读课文中语言表现力的表现手法,如修辞、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多重表达意义,体会语言的美和生命的意涵。
5.撰写心情随笔(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创作思路及语言表达,加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笔头写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和思路,评价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所学历程,对课程有个整体性的了解。
五、作业1.课后反思(150字左右):通过今天的课程学习,我认识到……2.根据今天阅读的课文和课上的讨论内容写一篇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有关的心情随笔(150字左右)。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三打白骨精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三打白骨精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e8380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a.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三打白骨精9篇三打白骨精 1一、设计思路:《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第三单元一组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如梦令李清照;渔歌子张志和)》、《螳螂捕蝉》三篇课文组成。
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二、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发现,理清课文内容,并能按照课文提示简要地复述课文。
2、通过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自主探究人物的特点。
3、在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产生阅读兴趣,探索阅读方法。
4、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诡计,跟他们斗争到底。
三、教学重点: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四、教学难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五、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搜集有关《西游记》及孙悟空的相关故事。
六、教学过程:(一)、回顾文本,畅所欲言1、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你知道哪些有关的故事?2、过渡: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现在,同学们又有什么疑问或有什么感受?3、说说你对文中的人物有哪些认识?(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孙悟空的相关故事,鼓励学生表达其故事内容,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收集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一次走进名著当中去,真可谓“一箭三雕”。
)(二)、深入文本,潜心探究师叙: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为去西天取经,历经磨难。
一日他们来到一座大山脚下,但见此山悬崖峭壁,地势险恶,山林之中不时腾起一团团妖雾。
孙悟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啊呀,不好!”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书本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三打白骨精【教材分析】《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
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课文的主要特点是: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3.语言描写生动传神。
【教学目标】1.能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能用不同的语调与同学合作角色朗读、复述。
3.从读名著入手,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4.以“三变”——“三打”——“三责”为主线,在读懂“变”、“打”和“责”过程中,走近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
特别是品读语言,体会孙悟空机智、勇敢、坚定的品质。
5.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从唐三藏、白骨精、孙悟空的行为上深入体会三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原著《西游记》,学生学前阅读青少年版《西游记》。
【教学课时】二课时【资料链接】这篇课文是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的故事情节改写的。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它取材于宋元以来流行于民间的取经故事。
这一故事赴天竺各国学习佛经,前后17年的史实。
明代作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代神话的优良传统,写成了《西游记》。
这部长篇小说仍以玄奘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神猴孙悟空为主角,将其写成一个嫉恶如仇、敢于斗争、不怕困难和充满智慧的光辉艺术形象。
作者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县(今江苏淮安市)人,明代著名作家。
他借助这部小说来寄托政治理想和抒发愤懑之情。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从白骨精的“三变”中体会白骨精的狡猾、贪婪、诡计多端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聊小说的要素1.导入: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名著)。
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生:(《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教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板书:人物)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发生故事。
有故事,就有故事发展的——(生:情节。
)而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所,这些场所就叫——(生:环境)。
小结:多了不起,就这么聊,我们就聊出了小说的六要素。
下面咱们就聊聊《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板书:三打,再完整读“三打白骨精”的课题。
)2.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课件出示)妖怪斋饭拎着骷髅蒙骗嘴馋癞蛤蟆金箍棒瞒不过不胜欢喜火眼金睛(3)检查课文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聊故事环境过渡:故事发生在(出示)1.“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2.指名读,评价。
(指导朗读)3.吴承恩的原著中是这样写环境的:(出示)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
无数獐(zhāng)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
千尺大蟒,万丈长蛇。
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4.谈各自感受。
(可与课文对比读,说一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5.师言: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
在这穷山恶水之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
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
三、聊故事情节(一)共赏白骨精“三变”情节1.教师引述:话说唐僧走了一天的路,感觉饥饿,就让悟空去找些吃的。
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傅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
出示: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今天机会来了!”2.指导朗读:不胜欢喜————,自言自语可是发自内心的自己跟自己说,还不想让旁边的妖怪听见,和自己分肥。
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表示出来。
3.这妖精十分欢喜,一心想吃唐僧肉,下文就写了它施展妖术三变来蒙骗唐僧师徒,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次责怪。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白骨精的三变。
快速浏览下文,用波浪线画出白骨精三变的句子。
一变:(课件出示)1.一变美貌的村姑,用意是——2.原著中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dài),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zhuàn)林……《西游记》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评本”,在妖精第一次变少女(故意重音强调)的文字描写后,批了一个字。
你们猜猜是什么字?(引导出“妙”,从而体会白骨精变成“村姑”的美)3.白骨精变得如此美,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啊,再说猪八戒就爱美色啊,这“妙”还妙在哪?(美人计)。
如此美貌的外表,却藏着一颗怎样的心?(贪婪、邪恶、丑陋、蛇蝎心肠等)二变:1.过渡: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写白骨精第二次变化的是(生答出示内容)2.这一变的用意又是什么?品析“闪”。
三变:1.过渡:白骨精变成八旬老妇,想博取唐僧的同情,但仍难逃出悟空的火眼金睛。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第三次(出示:生齐读)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2.谁来说说,这一次白骨精的用意又是什么?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chǎng)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3.探讨:学到这,想想白骨精第一变失败了,为什么还要变第二次、第三次?你认为白骨精三变的顺序能否颠倒?(板书:连环计)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白骨精?三、总结:我们不仅看出妖精每一次变化的精明,也看出几次的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
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这家伙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
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该打!)作者之所以没有写悟空一次就将白骨精打死,是采用了反复叙事的写法,这样能使故事更加生动曲折,更引人入胜。
课后请找来《西游记》,阅读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孙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部分,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2、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白骨精的三变,了解到白骨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
二、再聊故事情节(一)品析悟空的“三打”1.快速浏览课文,直接划出课文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句子?出示:“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
’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一打)“孙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二打)“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三打)2.品析“三打”的动作。
细读文章2--7小节,你从“三打”中体会到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可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然后小组里谈论交流,并试着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3.学生畅所欲言。
4.小结:真是越“美”越打,越“哭”越打,越“善”越打!用一个字形容,打得怎样?(妙)太精彩、解恨,痛快!悟空的“三打”的确妙不可言!真应了那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二)赏读唐僧的“三责”1.过渡:然而,唐僧的态度呢?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2.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一责)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二责)师描绘:二十遍的紧箍咒,把个孙悟空痛得是“头痛难忍,连忙哀告。
”课文两次写悟空打后师父的责罚。
悟空三打之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原著中描写的情景:(读原著,悟空围在唐僧的四周,跪拜,恳求师傅留下的情景。
)妖精三变,悟空三打,唐僧也有三责(板书:三责)。
这“三变”,“三打”,“三责”的情节,叙述的次数相同,这样重复吗?(引导学生感悟写作方法)这是文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就是叙事反复。
这样写,不变中有变,相同中不同。
也正应了一个成语叫“一波三折”。
让读着不感觉重复,却耐人寻味。
同学们发现故事的结构密码,这也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生:(齐说)“妙”!(2)教师提示:以后读关于“三”的文章,《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重点关注一下最后一次。
读第三次打的内容,看看与前两次打有什么不同?(出示:课外拓展)(3)从悟空的三次棒打白骨精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悟空?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唐僧?(相机板书:坚定不移机智勇敢慈悲为怀)(4)学生角色扮演朗读。
三、课堂练习1.书后练习3(P45)2.小练笔大家再看文章结尾处,孙悟空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并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用一段话生动具体的写下来。
(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师总结:第三次悟空打死了白骨精,白骨精现出了原形,你猜,这次唐僧的反应——拓展:可结果并非如你们所愿,第三次,唐僧赶走了孙悟空。
有兴趣的同学找来原著,再读读“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回,你将有更多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读《西游记》的原著,准备参加读书交流会。
六、板书设计8 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三打三责白骨精唐僧(慈悲为怀)(诡计多端阴险狡猾)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