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实验四 植物茎的形态结构.

合集下载

植物学实验-植物茎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学实验-植物茎的形态与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向 日 葵 茎 的 横 切
三、实验内容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初生韧皮部

束中形成层


初生木质部


三、实验内容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2)双子叶木本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取天竺葵茎的永久封片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表皮、皮 层和维管柱,高倍镜下观察各部分的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2)双子叶木本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 表皮:位于茎的最外层,形状规则,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角质层明显,有表皮毛和腺毛,有少量气孔。
• 皮层:位于表皮和维管柱之间,由多层细胞组成。近表皮 的几层为厚角组织,向内是皮层的薄壁细胞,细胞较大, 排列疏松,内含叶绿体。皮层薄壁细胞内有多层厚壁组织, 环绕在维管柱外面。
五、思考题
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茎的初生结构的 异同。
2.比较单子叶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的 异同。
五、思考题
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茎的初生结构的 异同。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棉花)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向日葵)
五、思考题
2.比较单子叶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的 异同。
植物茎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茎的形态与结构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茎尖结构和分生组织特点及其分化过程; 2.掌握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并了解其形成
过程; 3.掌握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并了解

茎的结构

茎的结构

茎的结构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1、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了木本茎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并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

是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木本植物茎)。

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

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自制维管束教具或利用多媒体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

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

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

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茎的结构》一节,由于名词较多,可以用两课时讲授。

本节是这一章带有关键性内容的一节。

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教师可以利用杨树或柳树的枝条或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进行教学。

教学时,可以按层次观察。

使立体感增强,形象清楚,学生容易理解。

植物形态解剖实验报告

植物形态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方法和观察技巧。

3. 分析植物不同器官的解剖结构,理解其生物学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 新鲜植物样本:包括叶、茎、花、果实和种子等。

- 干燥植物样本:用于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实验设备:- 显微镜:用于观察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

- 解剖刀、解剖针、剪刀、镊子等:用于植物样本的解剖和切割。

- 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染色液等:用于样本的制备和染色。

三、实验内容1. 叶的解剖(1)观察叶的形态结构,包括叶片、叶柄、托叶等部分。

(2)用解剖刀和镊子解剖叶片,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

2. 茎的解剖(1)观察茎的形态结构,包括节、节间、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等部分。

(2)用解剖刀和镊子解剖茎,观察茎的维管束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液泡、导管、筛管等。

3. 花的解剖(1)观察花的形态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2)用解剖刀和镊子解剖花,观察花的生殖器官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的细胞结构,包括花药、花丝、花粉、柱头、花柱、子房等。

4. 果实和种子的解剖(1)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包括果皮、种子、胚乳等部分。

(2)用解剖刀和镊子解剖果实和种子,观察其结构和功能。

(3)在显微镜下观察果实和种子的细胞结构,包括胚乳细胞、胚细胞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的解剖通过解剖和观察,我们发现叶片的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2. 茎的解剖茎的维管束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木质部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韧皮部负责输送有机物质。

3. 花的解剖花的生殖器官结构复杂,包括雄蕊和雌蕊,分别负责产生花粉和卵细胞,实现植物的繁殖。

4. 果实和种子的解剖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果实保护种子,种子则含有胚乳和胚,负责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物学实验

植物生物学实验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类型: 一)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二)成熟组织(永久组织)——失去分裂能力, 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群
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
(一)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根尖、茎端, 根尖、茎端, 细胞核相对较 大,细胞质浓 厚,液泡不明 显;
6茎纵切制片示分生组织菊叶下表皮装片示保菊叶下表皮装片示保护组织气孔苹果叶下表皮装片示表皮毛护组织气孔苹果叶下表皮装片示表皮毛甘薯根切片示贮藏组织睡莲叶横切示通气组甘薯根切片示贮藏组织睡莲叶横切示通气组织南瓜茎横切示导管管胞南瓜茎离析装片织南瓜茎横切示导管管胞南瓜茎离析装片示导管类型芹菜叶柄横切示厚角组织梨示导管类型芹菜叶柄横切示厚角组织梨果实切片示石细胞橘果皮切片示分泌腔果实切片示石细胞橘果皮切片示分泌腔生姜切片示分泌细胞及乳汁管松木离析装片生姜切片示分泌细胞及乳汁
筛管及伴胞、管胞
(六) 分泌组织
乳 汁 管
分泌组织的观察
取柑桔果皮制片,观察分泌腔。 分泌腔。 分泌腔
在果皮中通常看到的黄色透明小点, 在果皮中通常看到的黄色透明小点,便是溶 生方式形成的分泌腔,这种溶生腔的周围可以看 生方式形成的分泌腔, 到有部分损坏的细胞位于腔的周围。 到有部分损坏的细胞位于腔的周围。
气孔(保卫细胞) 气孔(保卫细胞)
番薯叶下表皮临时装片(表皮的表面观) 番薯叶下表皮临时装片(表皮的表面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皮
周皮
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逐渐替代表皮, 逐渐替代表皮,行使 保护功能。细胞扁平, 保护功能。细胞扁平, 无细胞间隙, 无细胞间隙,高度栓 不易透水和透气。 化,不易透水和透气。

被子植物器官茎

被子植物器官茎


茎:茎是种子胚中的胚芽向上伸长的部分,是植物的 中轴,即植物地上部分的骨干。茎位于根、叶之间, 是联系二者的通道。茎大都生长在地面上,支撑着叶、 花和果实,抵抗着风、雨、雪等自然力量的摧残。茎 内有两种管道,分别输导水分和有机物。 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 能
► 一、茎的外形
► 树皮的韧皮部内有
筛管(筛管细胞是 活细胞),筛管分 子纵向相连,相连 的端壁特化为筛板, 筛板上有筛孔,能 自上向下或自下向 上运输叶制造的有 机物。 ► 橡胶树的乳汁管、 漆树的漆汁道在韧 皮部内。
筛板
筛管细胞
橡胶树划破树皮流出白色乳汁
橡胶树
龙血树(树皮割破分泌出深红色像血浆样黏液,俗称 “血竭”,有云南红药之称。)
藕的根状茎,环状的节 上有变态的棕色叶。
莲的根状茎:藕
山药的根状茎长有不定根
► (2)块茎:短而肥大,呈不规则的块状,有明显
的节和很短的节间,节上有芽。姜、马铃薯、甘 露子
姜的块茎具指状分支
马铃薯块茎的凹陷处为节,内有芽。
菊芋的块茎
甘露子(宝塔菜,块茎)
► (3)球茎:肥厚呈球形或扁球形,节上有较大的
(一)枝条 ► 1.枝条 植物体上带叶和芽的茎叫枝条。节间较长 的枝条叫长枝(营养枝);节间较短的称短枝,又称 果枝(生殖枝),其上能开花结果。 ► 2.节和节间 枝条上叶和芽着生的位置叫节,两节之 间的部分叫节间。叶柄与茎的夹角处称叶腋,茎顶端 和节的叶腋处都生有芽。

节是茎的最本质的特征。大多数植物的节 部,一般是稍突出隆起,但不显著。 有些植物茎上节是环状的特别显著。如竹、 甘蔗、玉米等。莲的根状茎(藕)上节很 显著,但节部缩小,节间膨大。但在很多 植物茎上节并不清楚,特别是在老茎上更 看不到节,如杨树、柳树。可依据长叶的 部位来确定节的位置。

《植物学教学资料》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植物学教学资料》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02
CHAPTER
双子叶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表皮
表皮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最外层, 由一层活细胞组成,具有保护 作用,防止水分散失和病菌侵 入。
表皮细胞通常排列紧密,细胞 壁经过了角质化或蜡质化处理, 增强了其保护功能。
某些植物的表皮细胞具有特殊 的结构,如毛、刺、翅等,这 些结构有助于植物适应环境。
皮层
物的运输。
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因植物种类而 异,常见的有散生、环状、辐射
状等排列方式。
03
CHAPTER
双子叶植物茎的发育过程
细胞分裂和扩大
细胞分裂
双子叶植物茎的发育始于细胞分 裂,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这些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逐渐扩 大,形成初生壁。
扩大
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初生壁的形成 ,茎的横截面逐渐扩大。细胞壁 的伸展和细胞内物质的增加使得 茎的直径逐渐增加。
05
CHAPTER
双子叶植物茎的多样性
不同种类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态和结构
01
02
03
04
直立茎
如杨树、柳树等,直立生长, 无明显攀爬或匍匐特征。
攀爬茎
如常春藤、凌霄等,具有卷须 或吸盘等结构,用于攀附其他
物体生长。
匍匐茎
如草莓、蛇莓等,茎匍匐地面 生长,节上产生不定根和侧枝

缠绕茎
如牵牛花、豌豆等,茎缠绕其 他物体生长,无特殊的攀爬结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植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 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和预期学习成果
01
02
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 解。

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态解剖(初生构造)-高中生物奥赛辅导

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态解剖(初生构造)-高中生物奥赛辅导
表皮毛 — 形状和结构多样(单细胞或多细
胞),功能为保护、降低蒸腾等
皮层
占茎 的比例 小,茎 中一般 没有内 皮层, 有些植 物茎皮 层最内 层富含 淀粉, 称淀粉 鞘
皮 层 厚 角 组 织
维管柱
内皮 层以内 的部分, 包括多 个维管 束、髓 和髓射 线
维管束类型
外韧维管束:种子植物中普遍的维管束类型 双韧维管束:葫芦科、旋花科、茄科、夹竹桃 科等植物 周韧维管束: 周木维管束:
分化而来)
原形成层→维管柱
茎尖的生长动态
茎尖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原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成熟组织 表皮 皮层 维管束
基本分生组织

•茎尖顶端有原套、原体的分层结构.
1、叶的起源 ★叶由叶原基逐步发育而成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原基发生在分生组织表面的 第二或第三层细胞(单子叶植物由表层细胞发生) ★这些细胞平周分裂在茎侧面形成突起→叶原基 2、芽的起源 ★顶芽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腋芽起源于腋芽原基 ★叶腋的一些细胞平周分裂在侧面形成突起→腋芽原基 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 表面第一、二或三层细胞, 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 ★不定芽的发生与分生组织无 关,可从外部也可从内部发生
定根的茎
藤本植物
匍匐茎
缠绕茎
蛇 含 (匍 匐 茎 )
(攀 缘 茎)
直 立 茎
篱天剑 (缠绕茎)
绞杀植物
繁 缕(平 卧 茎)
2. 茎 的 分 枝 类型
假二叉分枝
(false monopodial branching)
单轴分枝
(monopodial branching)
合轴分枝
(monopodial branching)

实验五 茎的形态结构

实验五 茎的形态结构
维管柱):向日葵茎,南瓜茎 (2)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椴树茎,
松树茎(木材的构造)
向日葵茎横切-初生构造
向日葵茎横切-外韧维管束
南瓜茎横切-双韧维管束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玉米茎横切
椴树茎横切-木质部外结构
椴树茎横切-髓射线、韧皮部
椴树茎横切-木质部
椴树茎横切-髓
松树木材横切面
松树木材径向切面
松树木材切向切面
实验报告
1.绘向日葵茎横切面部分详图, 示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2.绘椴树茎横切面部分简图, 示双子叶植物老茎的次生构 造,注明各部位名称。
Hale Waihona Puke 植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学部分实验五 茎的形态结构
【实验目的】
1. 了解茎的基本形态。 2. 掌握双子叶植物草质茎与木本茎的解剖结构及
不同点。 3. 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特点及与双子叶
植物的异同。 4. 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5. 了解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
1.茎的形态:枝条,芽,分枝的类型 2.茎的解剖构造: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表皮,皮层,

植物根茎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根茎叶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认识植物根、茎、叶的解剖学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植物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生物,其根、茎、叶是植物体的主要器官,分别承担着吸收水分、养分、支撑植物体和进行光合作用等重要作用。

通过对植物根、茎、叶的观察,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植物栽培、育种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根、茎、叶。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刀、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染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根的观察(1)取植物根一段,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根纵切成两半,观察根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4)分析根的形态结构特点,如根尖、根毛、导管、筛管等。

2. 茎的观察(1)取植物茎一段,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茎纵切成两半,观察茎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木质部、韧皮部等。

(4)分析茎的形态结构特点,如节、节间、维管束、叶痕等。

3. 叶的观察(1)取植物叶片一片,洗净并浸泡在清水中。

(2)用解剖刀将叶片纵切成两半,观察叶片的横切面。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气孔、叶绿体等。

(4)分析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如叶片形状、叶脉分布、气孔类型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根,我们发现它们的根尖均具有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根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导管和筛管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2. 茎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的茎,我们发现它们的茎具有节和节间。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茎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木质部、韧皮部等。

根与茎实验报告

根与茎实验报告

根与茎实验报告1. 引言根与茎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部分,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根与茎的结构与功能,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根与茎的形态、解剖结构以及贮藏物质等方面的特征,探索根与茎的生物学特点。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 根类:胡萝卜、红薯、银杏树、橡皮树、水稻;- 茎类:香蕉、芦苇、玉米、草莓、玫瑰。

2.2 实验方法:1. 观察根的形态:分别取胡萝卜、红薯、银杏树、橡皮树和水稻的根,用显微镜下观察其外形特征,比较根的长度、粗细、表面颜色等差异,并拍摄照片记录。

2. 观察茎的形态:分别取香蕉、芦苇、玉米、草莓和玫瑰的茎,用显微镜下观察其外形特征,比较茎的长度、直径、表面纹理等差异,并拍摄照片记录。

3. 解剖根与茎:分别取水稻的根和玫瑰的茎,用刀片切取横切面和纵切面,用显微镜观察其解剖结构特点,并拍摄照片记录。

4. 检测贮藏物质:分别取胡萝卜和香蕉的根与茎的切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存在,并用苏丹Ⅲ染色检测油脂的存在。

3. 实验结果3.1 根的形态观察结果:- 胡萝卜根:红色,粗大,长度较短。

- 红薯根:棕色,稍粗,长度较长。

- 银杏树根:棕色,较细,长度较长。

- 橡皮树根:棕色,较粗,长度中等。

- 水稻根:白色,细长,长度较长。

3.2 茎的形态观察结果:- 香蕉茎:圆柱形,黄绿色,表面有纵向纹理。

- 芦苇茎:圆柱形,灰绿色,表面光滑。

- 玉米茎:空心,圆柱形,稍带紫色,表面有纵向纹理。

- 草莓茎:匍匐生长,细长,红色。

- 玫瑰茎:枝状,棕色,表面有刺。

3.3 根与茎的解剖结构观察结果:- 水稻根纵切面观察:外层为表皮细胞,内层为根皮细胞,中央为韧皮部和导管。

- 玫瑰茎横切面观察:外层为表皮细胞,内层为皮层和韧皮部,中央为髓部。

3.4 贮藏物质检测结果:- 胡萝卜根切片用碘液检测发现淀粉颗粒呈现黑色。

- 香蕉茎切片用碘液检测未发现淀粉颗粒,用苏丹Ⅲ染色发现存在油脂。

植物分类教案——通过茎的形态来区分不同科属植物

植物分类教案——通过茎的形态来区分不同科属植物

Introduction在植物学中,植物分类是一项关键的工作,这项工作包括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划分、分类,以及对植物的形态、生态、生长特征等进行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茎的形态来区分不同的科属植物。

茎的形态特征在植物学中,茎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科属植物。

茎的形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茎的直径和高度植物茎的直径和高度是区分不同植物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茎的直径和高度越大,说明植物的生长越好,茎的细长和矮小说明植物生长不良。

2.茎的节间茎的节间是指茎在分枝处的位置。

在不同的植物中,茎的节间长度和数量都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植物种类。

3.茎的外观形态植物茎的外观形态非常多样化,包括圆柱形、三棱形等。

通过茎的外观形态可以较为准确地区分不同的植物。

4.茎的质地茎的质地包括硬度、柔软度等,不同植物的茎在质地上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上述茎的形态特征,我们可以准确地区分不同的科属植物。

不同科属植物的茎形态特征1.茎呈鞭状的植物这类植物包括许多草本植物和一些木本植物。

这些植物的茎一般比较细长而柔软,呈鞭状,有时候很难用肉眼观察出来,但是对这类植物进行剪辑可以便捷地区分出其茎的形态。

2.茎呈圆柱形的植物这类植物的茎呈圆柱形,直径相对较大,长度相对较短,茎的节间也比较短。

这种植物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见,如树木、竹子等。

3.茎呈扁平形的植物这类植物的茎呈扁平形,不像圆柱形那样具有足够的强度,但是受力面比圆柱形大,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起到一种较好的支撑作用。

这类植物包括苔藓植物、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等。

4.茎呈节段形的植物茎呈节段形的植物大多是一些葫芦科、南瓜科、菖蒲科等稀有植物,这类植物一般为草本植物,茎的形态比较特殊,茎部呈划分为多个节段,会有空心或实心的特征。

Conclusion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可以通过茎的形态来区分不同的科属植物。

不同科属植物的茎形态特征是不同的,包括茎的直径、高度、节间、外观形态等特征,不同特征的植物茎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区分不同的科属植物,这也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报告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报告引言: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组织的形态和结构,进一步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包括鲜嫩的植物茎、根、叶片等,还有显微镜、刀片、盖玻片、注射器、染色剂等。

首先,我们用刀片将植物茎、根、叶片等样本切成薄片。

然后,将薄片放入盖玻片上,加入适量染色剂,用注射器轻轻吸取一些染色剂,使其渗入植物组织中。

最后,将盖玻片盖在显微镜片上,放入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植物茎、根和叶片中的不同组织结构。

首先,植物茎中有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由导管和木质纤维组成,导管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木质纤维则提供支持。

韧皮部则由韧皮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韧皮细胞形成了植物茎的外层保护。

其次,植物根中的结构主要包括根尖、根毛和根皮。

根尖是植物根的生长点,根毛则起到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根皮则起到保护根部的作用。

最后,叶片中的组织结构包括上表皮、下表皮、导管束和气孔。

上表皮和下表皮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导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气孔则起到气体交换的作用。

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植物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差异。

这些差异与植物的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木质部的导管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而木质纤维则提供了植物茎的结构支持。

根毛的存在增大了植物根的吸收表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而气孔则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不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相互协同作用,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为植物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致谢:在此,特别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本次实验的支持和帮助。

茎的基本形态

茎的基本形态

茎的基本形态
茎的基本形态如下:
1.地上茎:裸子植物中有许多是茎的结构不显著而与叶有较密切关系的植物,比如常绿硬革含有次生加厚的周皮,整个植物体如粗短乔木。

大多数草本植物以无或有次生韧皮部的草质茎生长,通常为长条状。

许多被子植物是木本植物,其茎是木质的,有明显的生长轮或年轮。

2.地下茎:地下茎是植物的茎在地下生长的一种形态,例如:马铃薯、山药、芋头等都是地下茎。

3.匍匐茎:匍匐茎是平卧地面上的茎,具有向横生长的特性,其节上长叶和芽,例如草莓、番薯等。

4.直立茎:直立茎是指向上直立生长的茎,而不呈水平状态或直立而明显呈弧状下垂。

例如松、杉、杨、柏等的茎都是直立茎。

5.缠绕茎:缠绕茎是具有旋转缠绕性能的攀援茎,常有扭曲和缠绕的支持器官,以其他物体作为支柱并沿着它们向上爬攀,以占据空间、吸收阳光、生长良好。

6.攀援茎:攀援茎是指依靠卷须、不定根、气生根等进行的攀援或蔓生的茎。

例如黄瓜、豌豆、葡萄等都有攀援茎。

以上就是茎的六种基本形态,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植物学家获取帮助。

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植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具有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特点,下面我将逐一解释并扩展描述。

1. 根:根是植物的地下器官,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在土壤中,并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主根和侧根。

主根通常是粗壮的,向下延伸,具有许多细小的侧根。

这些侧根可以进一步分支,形成根系,增加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表面积。

2. 茎:茎是植物的地上器官,主要功能是支撑植物的其他部分,并输送水分和养分。

茎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节间和节。

茎的节间通常较长,可以使植物在空气中生长,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叶片展开。

茎的节上有叶子和花朵的生长点,这些生长点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叶和花。

3. 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叶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叶片和叶柄。

叶片通常是扁平的,具有广阔的表面积,以便吸收足够的阳光。

叶柄连接叶片和茎,使叶片能够有效地接收阳光,并将制造的有机物质输送到其他部分。

4. 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种子。

花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花萼是位于花的外部,通常是绿色的,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瓣是花的彩色部分,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或鸟类。

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产生花粉。

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接收花粉并产生种子。

5. 果实:果实是植物的成熟子房,主要功能是保护种子并促进种子的传播。

果实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果皮、果肉和种子。

果皮是果实的外部包裹物,可以是坚硬的或多汁的。

果肉是果实的可食部分,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吸引动物食用。

种子是果实的成熟胚珠,可以发芽生长成新的植物。

6. 种子: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单位,主要功能是保护和传播植物的遗传信息。

种子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种皮、胚乳和胚。

种皮是种子的外部保护层,可以是坚硬的或有光泽的。

胚乳是种子的储存组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发芽提供能量和营养。

分析植物的茎结构与功能

分析植物的茎结构与功能

分析植物的茎结构与功能植物作为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体之一,其茎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茎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支撑植物体的作用,还承担着水分和养分的导管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茎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解析其在植物生长与发育中的重要意义。

茎是植物体中的主干部分,具有多样化的结构。

在细观结构上,茎由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过轴向排列构成了茎的导管组织。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位于茎的内部,主要由木质纤维和导管元素组成,能够承担植物体的支撑功能。

而韧皮部则位于茎的外部,主要由韧皮纤维和韧皮细胞组成,起到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

茎不仅承担着植物体的支撑功能,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茎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来实现植物的生长。

茎尖端的分生组织能够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并向两侧扩展,从而使茎逐渐变长。

其次,茎的导管组织可以形成液体和物质的运输通道。

水分和养分通过根系吸收后,通过茎的导管组织向上输送到植物不同部位,满足植物整体的生长需求。

另外,茎的结构也与植物的繁殖方式密切相关。

茎可以通过地下茎、地上茎和空气茎等多种方式繁殖。

地下茎是指植物在土壤中生长的茎,如马铃薯的块茎和薰衣草的根茎;地上茎则是指植物在地面上生长的茎,如大蒜的鳞茎和玉米的秧芽;而空气茎则是指植物在空气中生长的茎,如仙人掌的枝节。

这些茎的不同结构和形态适应了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从而更好地完成繁殖任务。

最后,茎的结构与功能还经常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植物茎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会因为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调整。

例如,某些环境条件下,植物茎会呈现出较长的形态,以便更好地获取光能;而在干旱环境中,茎则可能会呈现较短的形态,以减少水分蒸发。

这些结构调整和功能变化都是茎在植物适应环境变化中的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植物茎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茎不仅承担着植物体的支撑功能,还担任着水分和养分的导管任务,并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

植物生物学---第一部分 第三章 营养器官-茎上

植物生物学---第一部分 第三章 营养器官-茎上

茎的发育 顶端分生组织
茎的发育
茎 的
原分生组织

原表皮

原形成层
分 初生分生组织 生
基本分生组织


表皮 维管组织
初生结构
基本组织
组织原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茎端是由三个组织区(表皮、皮层、 维管柱)的前身,即组织原组成的,每一组织原由一个原始细胞 或一群原始细胞发生的。这三个组织原分别称为表皮原 (dermatogen)、皮层原(periblem)和中柱原(plerome), 它们以后的活动能分别形成表皮、皮层和维管柱,包括髓。
3、维管柱(中柱)
中柱
中柱鞘:大多数植物没有此结构
初生木质部:内始式
维管束 束中形成层:分生组织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髓:
幼茎中央的薄壁组织
髓射线:维管束间连接皮层和髓 的薄壁组织。
皮层
占茎 的比例 小,茎 中一般 没有内 皮层, 有些植 物茎皮 层最内 层富含 淀粉, 称淀粉 鞘

皮 层 厚 角 组 织
和花或花序
有无芽鳞 裸芽:无芽鳞包被 被芽(鳞芽):芽鳞包被
活动状态 活动芽:生长季节中可萌发的芽 休眠芽:生长季节不萌发的芽
有的腋芽为庞大的叶柄基部所覆盖,称为柄下芽
花芽
枝芽
混合芽

芽 的 基 本 结 构 和 组 叶原基 —幼叶——叶 成 腋芽原基—侧芽
芽轴 ---茎
3.茎的生长习性 (1直立茎 (2攀缘茎 (3缠绕茎 (4匍匐茎
二、茎的形态特征和分枝方式
1、茎的形态特征
1、形态: 圆形;扁平状、 三棱形、四棱形等。 枝条(长枝、短枝)
2、茎的形态组成
短枝
长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