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一直被称为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大国,包括电子产品设备的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制造、IC设计与制造、封装测试、消费类电子的生产等。近些年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业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生产规模已经据世界第三位,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十二五”期间,省将巩固发展电子产业链,相继落户的中芯国际项目和项目是建国以来可与神龙项目相媲美的重大战略性投资项目。根据项目规划,产业园将总共吸纳15—20万各类人员就业。省信息产业人才自今年起每年的需求将达到3万人,到2015年,全省信息产业人才总量将由去年的12万人增长至24万人,其中电子技术应用行业的技术蓝领需求最旺,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市作为鄂中重镇,下辖一市二县三区,常驻人口380万人,经济总量在省位居第7名,电子及相关产业是本市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推进经济增长和人民就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推手。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电子专业在省外中职学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省、市级电子技能竞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40余人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及教材、“校企融合、教产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等方面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是省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
一、指导思想
本人才培养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电子行业当前发展的人才要求,注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代码: )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
(三)学习年限
初中毕业生三年、高中毕业生一年
(四)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拙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技能,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电子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维修、生产辅助管理等工作的中级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前,应获取维修电工证、家电产品维修工及无线电装接工中至少一种国家职业资格中级证书。
(五)职业围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面向、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的电子类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专业定位如下所示。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电子类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电子信息行业等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教学群和技术领域的技能需求为依据,参照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材、项目大纲和实训、工程项目指导教材,设置项目实训、工程项目的教学容。
精心设计课程项目模块单元,注重理论够用为度、工作应用为主,剔除纯理论推导和繁琐的计算,增加实用有效的业务分析和现场测算方法等容,课程容及更新与时俱进,强调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动手技能。
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并用的教学容设计和仿真设计+实物制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教学容、教学进度等容,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把企业产品的生产和生产实训注入教学容。
教学容覆盖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容。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应知、应会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各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办法,各实训环节成绩考核表单列,强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采用了灵活、形式多样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项目导向教学法
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每一个项目中都设计了一个实际的载体,一个项目教学结束时,完成一个实际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装配或营销任务,进入工作现场,使实际工作与课堂相结合,完成项目的教学实践过程。
2、实物引导法
以观察元器件实物、实际电路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实验,使课堂紧紧围绕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听课。通过演、讲、练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故障排除教学法
在进行项目实训、工程项目过程中,人为设置故障,通过问题或现象特征,引起学生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法
密切联系电子产品生产发展的实际及一些相关的案例,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技术现状。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增加现场实际经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现场教学法
充分利用校企结合的办学优势,聘请企业工程师、技师现场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更有效地接触实际,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为促进学生平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工学结合,目前的成绩评定方式如下:
采用过程考评(平时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按百分制考核。由过程考核成绩(70%)、终结性考核成绩(30%)组成。其中过程考评(平时考核)由学生自评、团队互评、任课教师(包括工学结合指导师傅)评价,容包括平时学习态度、平时作业、现场教学和工学结合总结、技能操作熟练程度以及产品质量等;终结性考核为对课程综合掌握情况的考核。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考虑实施目标成绩评定,即给出成绩评定标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教师按照学生选择的成绩进行成绩的考核(通过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等方面来考察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给出综合评定)。
十三、毕业标准
(一)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能力。
1、专业能力
⑴具有对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选用的能力;
⑵具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及工具的使用能力;
⑶具有电子装配、焊接、调试、制作的能力;
⑷具备分析、调试、维修、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
⑸具备安装、调试、检测、运行和维护电子设备能力;
⑹具备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
⑺具备工艺指导、工艺设计、工艺管理及基本的生产、质量管
⑻具有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能力;
⑼能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单片机芯片。
⑽具备简单的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实践能力。
⑾具备应用单片机及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电气控制的能力;
⑿具有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2、社会能力
⑴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⑵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职业规;
⑶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
⑸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和社交能力;
⑹具有环保意识。
3、方法能力
⑴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能力,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⑵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
⑶具有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
⑸具有利用各种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
⑹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
(二)质量标准
⑴至少获得1种与首次就业岗位相适应的国家职业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⑵所修课程的成绩全部合格,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
⑶参加半年以上毕业顶岗实习,成绩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