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检查与诊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结果判断: (1)若眼球向上注视时见右眼的映光点高
于左眼的映光点,说明右眼位低,即表现 为右上直肌方向功能不足。 (2)眼球向右下注视时见右眼映光点低于 左眼光点,说明右眼位高,即右下直肌方 向功能不足。
32
2. 单眼运动
检查目的: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 功能及代偿情况
检查方法:遮盖一眼后,另眼在各方面 做运动,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到位
检查目的: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先用交替遮盖法检查出患
者的某类型斜视度,在用三棱镜中 和所出现的斜度,所用三棱镜度即 为患者的他觉斜视度
21
结果判断: (1)做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内向正位移动时,则用底 向外三棱镜中和至眼球不动止,此度 数即为所测斜视的三棱镜。
22
(2)做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外向正位移动时,则用底 向外三棱镜中和至眼球不动时止,此 度数即为所测斜视的三棱镜度。
家族史 斜视是否有家族倾向应做详尽调查。
3
视力检查 双眼视力正常或一致是建立双眼视觉
重要条件之一
4
(二)眼位检查
1. 映光法(Hirhberg) 根据角膜反光位置判断眼位分离的状 况 瞳孔缘15º,角膜缘45º,角膜缘与瞳 孔缘之间30º。
5
2. 遮闭法
(1) 交替遮盖法 检查目的:发现2º以上某种类型的斜
视倾向。 检查方法:先用遮挡板遮闭一眼,另 眼注视,很恨将档板移向另眼,观 察遮挡眼的运动情况。
6
(2) 单眼遮盖与不遮盖法
检查目的: 判断隐斜还是显斜。 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是否一致。 何眼为注视眼。
7
检查方法: 用遮挡板遮盖一眼,令一眼注视目标, 遮挡不少于5秒后将遮挡板撤离该眼, 并观察该眼的注视运动情况,同方法 再遮挡另眼,观察注视运动情况。
16
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上或下方时, 说明有垂直斜度或垂直隐斜 光线条高于灯光时说明眼位低,光线 条低于灯光时说明眼位高 用底上或底下三棱镜加至马氏杆前直 到光线条与灯光目标合在一起
17
Maddox杆检查( 33CM和6M)
33CM
6M
REF注视 +50
+30
LEF注视 +50
+30
REF注视 +30
11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 该眼停留在斜视位,另眼仍百度文库注视, 说明遮盖眼为斜视眼,另眼为注视眼
12
隐斜计或马氏杆(Maddox)检查
检查目的:为自觉的斜视度的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 (1)须在无杂光的暗室进行 (2)头部固定,平视正前方。 (3)一眼注视灯光,另眼注视隐斜计或马氏杆的
光线条,根据光线条与灯光位置关系放置三棱 镜。
36
结果判断: 正常集合近点为6.5厘米,超过10厘米以 外说明辐辏功能不全。严重的辐辏功 能障碍者可退至1米以外
37
同视机检查 检查双眼视功能(Ⅰ、Ⅱ、Ⅲ级视功能检查) 视网膜对应状况的检查
38
Ⅰ级功能检查 用同时知觉画片,令患者坐于同视机前,检查台、 下颌托高度要调整合适,头位保持正直
39
一侧的水平刻度盘 调至0° 令患者推拉另一侧的操纵杆,使两眼的物象重合。
此时的度数即为两眼的融合点(自觉斜视角) 交替熄灭灯光,双眼均不动,此时为他觉斜视角
13
结果判断: 马氏杆的光线条与灯光目标合 在一起时说明无斜视存在
14
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同侧位置时 说明有内隐斜或内斜 可用底外三棱镜置马氏杆前,逐渐加 至光线条与灯光合在一起,此三棱镜 为所测内隐斜或内斜度。
15
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交叉位置时, 说明有外隐斜、外斜 可用底向内三棱镜加在马氏杆前直至 光线条与灯光合在一起,此三棱镜度 为所测外斜、外隐斜度
26
结果判断: 右眼放4Δ双三棱镜,若左眼线颞侧
高,鼻侧低,说明有外旋转斜度。 若左眼线颞侧低,鼻侧高,说明有
内旋转斜度。
27
无旋转斜视
28
29
(三)眼球运动的检查
1. 双眼运动检查 检查目的:
了解一组配偶肌在各方向运动的协 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30
检查方法: 可用映光法在诊断眼位上比较二眼光 点变化判断肌肉的强弱。上方注视时 光点高,说明眼位低,低位眼肌功能 不足。下方注视时光点低,说明眼位 高,高位眼肌肉功能不足。
23
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上或由下向正位移动时, 则用底下或底上三棱镜中和,直至眼 球不动时止,此度数即为所测斜视的 三棱镜度。
24
4. 双4Δ 三棱镜检查 检查目的:用于旋转斜视度的定性检查。
25
检查方法:用一个二个底相对的4Δ三 棱镜放一眼前,视物时产生一分为二 的效果。令患者观察一横线时,放镜 片眼会看到双线,加上另眼所注视的 原横线,此时双眼所见为三条横线。
斜视的检查诊断 知觉方面 运动方面 眼位分离状态 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检查对斜视作出正
确诊断和处理
1
操作步骤
(一)病史询问 1. 发病过程
是先天还是后天发病 突然还是逐渐发生 是否复视、斜颈,斜度是否稳定, 患病后做过何种治疗
2
个人史 发病前后有否其它疾病,早期发病 者包括生产过程也要仔细询问。
+50
LEF注视 +30
+50
18
分别双眼注视检查
33CM
6M
REF注视 -30
-35
LEF注视 -50
-50
19
33CM REF注视 L/R20 LEF注视 L/R22
6M L/R30 L/R30
REF注视 L/R25 LEF注视 L/R25
20
L/R10 L/R12
3. 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法
33
结果判断:
正常内转运动时 内转眼内瞳孔缘可达上、下泪小点连
线 正常外转运动时 外转眼角膜外缘到达外疵角
34
正常上转运动时 下角膜缘与内外眦连线相切
正常下转运动时 上角膜缘与内外眦连线相切
35
3. 辐辏运动
检查目的:异向运动功能状态的检查。 检查方法:用细小目标(如笔尖)由
正前方移至眼前处,观察双眼异向 运动能否追随目标相应进行运动
8
结果判断: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此眼从其它方向 很快返回正位说明患者有隐斜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此眼暴露出斜视 并停留此位,说明位显斜
9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 二眼暴露出相同斜视度,说明第一、 二斜角相等
10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一眼暴露斜度大, 另眼斜度小,说明第一、二斜角不等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该眼虽为斜视眼, 但立刻转到注视位,而另眼原注视目 标不能维持而滑向斜视位,说明原遮 盖眼为注视眼
结果判断: (1)若眼球向上注视时见右眼的映光点高
于左眼的映光点,说明右眼位低,即表现 为右上直肌方向功能不足。 (2)眼球向右下注视时见右眼映光点低于 左眼光点,说明右眼位高,即右下直肌方 向功能不足。
32
2. 单眼运动
检查目的: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 功能及代偿情况
检查方法:遮盖一眼后,另眼在各方面 做运动,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到位
检查目的: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先用交替遮盖法检查出患
者的某类型斜视度,在用三棱镜中 和所出现的斜度,所用三棱镜度即 为患者的他觉斜视度
21
结果判断: (1)做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内向正位移动时,则用底 向外三棱镜中和至眼球不动止,此度 数即为所测斜视的三棱镜。
22
(2)做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外向正位移动时,则用底 向外三棱镜中和至眼球不动时止,此 度数即为所测斜视的三棱镜度。
家族史 斜视是否有家族倾向应做详尽调查。
3
视力检查 双眼视力正常或一致是建立双眼视觉
重要条件之一
4
(二)眼位检查
1. 映光法(Hirhberg) 根据角膜反光位置判断眼位分离的状 况 瞳孔缘15º,角膜缘45º,角膜缘与瞳 孔缘之间30º。
5
2. 遮闭法
(1) 交替遮盖法 检查目的:发现2º以上某种类型的斜
视倾向。 检查方法:先用遮挡板遮闭一眼,另 眼注视,很恨将档板移向另眼,观 察遮挡眼的运动情况。
6
(2) 单眼遮盖与不遮盖法
检查目的: 判断隐斜还是显斜。 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是否一致。 何眼为注视眼。
7
检查方法: 用遮挡板遮盖一眼,令一眼注视目标, 遮挡不少于5秒后将遮挡板撤离该眼, 并观察该眼的注视运动情况,同方法 再遮挡另眼,观察注视运动情况。
16
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上或下方时, 说明有垂直斜度或垂直隐斜 光线条高于灯光时说明眼位低,光线 条低于灯光时说明眼位高 用底上或底下三棱镜加至马氏杆前直 到光线条与灯光目标合在一起
17
Maddox杆检查( 33CM和6M)
33CM
6M
REF注视 +50
+30
LEF注视 +50
+30
REF注视 +30
11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 该眼停留在斜视位,另眼仍百度文库注视, 说明遮盖眼为斜视眼,另眼为注视眼
12
隐斜计或马氏杆(Maddox)检查
检查目的:为自觉的斜视度的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 (1)须在无杂光的暗室进行 (2)头部固定,平视正前方。 (3)一眼注视灯光,另眼注视隐斜计或马氏杆的
光线条,根据光线条与灯光位置关系放置三棱 镜。
36
结果判断: 正常集合近点为6.5厘米,超过10厘米以 外说明辐辏功能不全。严重的辐辏功 能障碍者可退至1米以外
37
同视机检查 检查双眼视功能(Ⅰ、Ⅱ、Ⅲ级视功能检查) 视网膜对应状况的检查
38
Ⅰ级功能检查 用同时知觉画片,令患者坐于同视机前,检查台、 下颌托高度要调整合适,头位保持正直
39
一侧的水平刻度盘 调至0° 令患者推拉另一侧的操纵杆,使两眼的物象重合。
此时的度数即为两眼的融合点(自觉斜视角) 交替熄灭灯光,双眼均不动,此时为他觉斜视角
13
结果判断: 马氏杆的光线条与灯光目标合 在一起时说明无斜视存在
14
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同侧位置时 说明有内隐斜或内斜 可用底外三棱镜置马氏杆前,逐渐加 至光线条与灯光合在一起,此三棱镜 为所测内隐斜或内斜度。
15
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交叉位置时, 说明有外隐斜、外斜 可用底向内三棱镜加在马氏杆前直至 光线条与灯光合在一起,此三棱镜度 为所测外斜、外隐斜度
26
结果判断: 右眼放4Δ双三棱镜,若左眼线颞侧
高,鼻侧低,说明有外旋转斜度。 若左眼线颞侧低,鼻侧高,说明有
内旋转斜度。
27
无旋转斜视
28
29
(三)眼球运动的检查
1. 双眼运动检查 检查目的:
了解一组配偶肌在各方向运动的协 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30
检查方法: 可用映光法在诊断眼位上比较二眼光 点变化判断肌肉的强弱。上方注视时 光点高,说明眼位低,低位眼肌功能 不足。下方注视时光点低,说明眼位 高,高位眼肌肉功能不足。
23
交替遮盖时 发现眼球由上或由下向正位移动时, 则用底下或底上三棱镜中和,直至眼 球不动时止,此度数即为所测斜视的 三棱镜度。
24
4. 双4Δ 三棱镜检查 检查目的:用于旋转斜视度的定性检查。
25
检查方法:用一个二个底相对的4Δ三 棱镜放一眼前,视物时产生一分为二 的效果。令患者观察一横线时,放镜 片眼会看到双线,加上另眼所注视的 原横线,此时双眼所见为三条横线。
斜视的检查诊断 知觉方面 运动方面 眼位分离状态 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检查对斜视作出正
确诊断和处理
1
操作步骤
(一)病史询问 1. 发病过程
是先天还是后天发病 突然还是逐渐发生 是否复视、斜颈,斜度是否稳定, 患病后做过何种治疗
2
个人史 发病前后有否其它疾病,早期发病 者包括生产过程也要仔细询问。
+50
LEF注视 +30
+50
18
分别双眼注视检查
33CM
6M
REF注视 -30
-35
LEF注视 -50
-50
19
33CM REF注视 L/R20 LEF注视 L/R22
6M L/R30 L/R30
REF注视 L/R25 LEF注视 L/R25
20
L/R10 L/R12
3. 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法
33
结果判断:
正常内转运动时 内转眼内瞳孔缘可达上、下泪小点连
线 正常外转运动时 外转眼角膜外缘到达外疵角
34
正常上转运动时 下角膜缘与内外眦连线相切
正常下转运动时 上角膜缘与内外眦连线相切
35
3. 辐辏运动
检查目的:异向运动功能状态的检查。 检查方法:用细小目标(如笔尖)由
正前方移至眼前处,观察双眼异向 运动能否追随目标相应进行运动
8
结果判断: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此眼从其它方向 很快返回正位说明患者有隐斜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此眼暴露出斜视 并停留此位,说明位显斜
9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 二眼暴露出相同斜视度,说明第一、 二斜角相等
10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一眼暴露斜度大, 另眼斜度小,说明第一、二斜角不等
档板撤离遮盖眼后,该眼虽为斜视眼, 但立刻转到注视位,而另眼原注视目 标不能维持而滑向斜视位,说明原遮 盖眼为注视眼